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73期
1999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再談「香港佛學院」
特  稿 功德今圓 還歸故土
--北京房山石經由發現到回藏
◎果 藏
特  稿 高僧玄奘的遺骨遷葬地 ◎俞慕雅
論  述 《法華經》在中國的流傳概述 ◎高振農
佛門高僧 唐代高僧兩懷素 ◎中 流
佛教文化 舊上海佛教文化發達史 ◎覺 醒
海外佛教 今日泰國佛教風貌 ◎鄭大為
高僧事跡 唐三藏取經《佛教東傳故事畫卷》 ◎根 林
世出世法 我的人生觀--素質 ◎楊 釗
隨筆禪話 「法喜充滿」 ◎秦孟瀟
佛教知識 佛教知識探索--卍字佛的標誌 ◎劉繼芸
淨土淺釋 淨土給我的啟示 ◎張嘉裕
佛理淺說 何謂「四大皆空」 ◎胡 茵
講經說法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
泉慧記錄
佛門儀軌 談禮佛 ◎釋果律
佛教古塔 粵地古塔趣聞軼事 ◎章 蘊
滬弘法團 上海佛教弘法團蒞港
天童精舍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啟壇
德尼示寂 慈祥法師圓寂封棺說法詞 ◎覺 光
佛教動態 弘法使者獎學金簡介 ◎佛聯會
希望工程學校 ◎佛聯會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再談「香港佛學院」

   自從本刊在八月份(第四七一期)發表了會長覺光大師《暢談籌建「香港佛學院」》一文後,在海內外、教內外引起各方的關注和有識之士的普遍讚揚。誰都知道,海峽兩岸三地的佛教發展進度各異其趣,各自因緣殊異,各自成就不同;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惟獨香港佛教能平穩地發展,沒有受到客觀環境的干擾和影響,一切順著自然情勢進展,故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國際佛教界享有美好的讚譽。回顧海峽兩岸的佛教進展,都有不同的境遇,在四十年代末,台灣佛教未能得到正常發展,直至中國大陸佛教僧人紛紛卓鍚台灣,灌輸了傳統佛教的精髓,逐漸扭轉了偏離「正道」的軌道,樹立了「正知正見」的心理建設,開創了信奉佛教的新風氣,培育了一大批正信佛教四眾弟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社會潛在的力量,因此說,台灣佛教非常興旺。而中國大陸佛教的進展,可以說,「一波三折」!在五十年代初期,佛教和其他宗教都得到國家法律保護,教徒過著正當的宗教生活,保持著傳統的宗教風格,沒有受到過多的干擾。到了六十年代「文革」冒起,佛教與其他各大宗教,都面臨著扼殺的苦難命運!遭到滅頂之災和徹底破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終算扭轉了乾坤,撥亂反正,掃除了一切害人蟲!自此之後,佛教和其他宗教都得到健康發展,當然其進度是較為緩慢的,能夠得到保護和發展,應該說,是一大善因緣,許多寺院得到興建,僧人受到保護和培育新一代成長。最可喜的是,在大陸上興起了多座佛學院,還培育他們到國外繼續深造,弘揚正法為鵠。
台灣和大陸都有條件辦「佛學院」,這是「續佛慧命」,「紹隆佛種」的具體表現。為什麼香港佛教不能興辦「佛學院」呢?這是令人深思的地方。可以說,香港完全有能力創辦一座國際化的權威性的最高佛教學府,香港有八十萬佛弟子,若能齊心合力,沒有任何事辦不成的!且看興建「天壇大佛」、「志蓮淨苑」道場,動輒需求上億元的經費,一呼百應,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興建「大佛」、興建「尼眾道場」等,都有佛弟子肯佈施功德,如果有人發大心興建「佛學院」,肯定地說,一定有佛弟子發菩提心支持「紹隆佛種」清淨事業的。佛聯會董事楊釗居士曾發大心支持北京中國佛學院教學大樓,真是功德無量。如果香港有座「佛學院」興起,而且有「道風」的「佛學院」,相信支持的「功德主」絕不會少數,競相布施為榮。關鍵是能否樹立「道風」兩字。香港若無「佛學院」,就成了「無木之本」,「無泉之水」了。日前,上海佛協副會長王永平大居士拜訪會長時,聞悉會長覺光大師計劃籌建「香港佛學院」之事,極為讚揚,願鼎力相助。果爾,則香港佛教幸甚,「後繼有人」了。

 
 
北京房山石經 由發現到回藏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已出土四十餘年的一萬餘塊中國遼、金時代鐫刻著《契丹大藏經》的石經板,將被回歸到地下藏經穴珍藏。我國文物界、佛教界的這一盛事,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首肯,並擔任顧問。屆時,恢復宗教活動場所的雲居寺將舉行由趙樸初先生親予主持的盛大法會,共祝石經歸安。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內,距市中心七十五公里的雲居寺,因珍藏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塊石刻大藏經以及明代二萬二千卷紙經,七萬七千塊清龍藏木板經而著稱於世,稱為「三絕」。雲居寺由寺院、石經山藏經洞、唐和遼代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寶庫,被譽為「北京敦煌」。一九六一年,雲居寺石經和塔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二年,雲居寺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房山石經是從中國古代隋大業年間的高僧靜琬開始,至明末清初延續千年纍積刻出的,分別珍藏於雲居寺藏經地穴和石經山九座藏經洞內,文化歷史價值極高。
一九五七年,從雲居寺藏經地穴出土的遼、金時代鐫刻的石經板一萬零八十二塊,後保存在寺院中專建的石經庫內。四十餘年間,盡管進行過數次保護性整理,但因諸多原因,出土石經板風化損毀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石經山藏經洞內石經板的風化問題更為嚴重。

閻明復先生的呼聲
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中華民族悠遠燦爛的古文化,猶如一顆耀眼奪目的巨星閃爍在永恒的星空。
京郊房山雲居寺佛經石刻,堪稱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瑰寶。曾幾何時,靜琬高僧履先師宏願,從隋至明,幾代先人延綿千年鏗鏘斧斫,鍥而不捨,創造了如此瑰麗的宏篇巨制,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寫照。
歲月無情,風雨何堪。雲居石經的消蝕,為世人關切。所幸,得益於社會各界的關懷和努力,歷經幾代先人親手鐫刻的稀世珍品將有望回歸地穴,備受呵護,這不僅是宗教界、文物界的一宗盛事,更為弘揚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濃重一筆。
中華慈善總會以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為己任,願與佛教界智者及北京各界連袂籲請熱心公益援助的人士,戮力同心,拯救民族文化瑰寶。

房山石經歷史簡述
北京房山縣石經山下的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郊七十五公里處的白帶山麓,那裡重巒疊嶂,風景秀麗。石經山上共有藏經洞九個,南北向,分上下兩層,上層七個洞,下層兩個洞。九個石洞內和雲居寺壓經塔下地穴中共存有石刻佛教經版一.四萬餘塊,是我國古代遺存的金石文物的偉大寶藏和碑刻藝術的燦爛明珠。
我國佛教石經,創始於公元六世紀的北齊時代,分佈在山西、山東等地,其中以唐邕在河北省武安縣北堂山所刻《維摩詰經》、《勝鬘經》等幾部大乘經典最為著稱,並留下了《鼓山唐邕刻經銘》。《銘》文稱:「縑緗有壞,簡策非久,金牒難求,皮紙易滅。」他認為,紙帛書經,易於毀滅,刻經於石,則可久存。這對後代大規模刊刻石經有很大影響。
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我國,至東漢明帝以後,逐漸成為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南北朝時佛教更為盛行,鑿窟造像,建塔築寺,僧侶急劇增多。但是,佛教在我國歷史上也屢遭變故。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下詔盡誅境內沙門,焚燒寺院經像,佛史稱為「魏武之厄」。其後北周武帝,亦行滅法,下敕斷佛道二教,經像俱毀,勒令沙門道士二百餘萬還俗;滅北齊後又毀境內佛寺經像,驅僧侶還俗者三百餘萬眾,佛史稱為「周武之厄」。經過這兩次「法難」,許多手寫經卷都化為灰燼;而唐邕所刻石經卻安然無恙,這給了佛教徒石刻佛經以很大的啟發。
為了保存佛經,使正法長住世間,隋大業年間(公元六○五年),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大師的弟子靜琬法師遂發心刻經於石,以留傳後世。他是房山石經的最早創刻者,以後他的弟子繼承師志,不斷鐫刻,代代相傳,歷經唐、遼、金、元、明等朝代。在這千餘年間,除因戰亂出現過幾次短暫的停頓外,刻經事業一直持續不斷,共刻石碑一.四萬多塊,刻經一千多部,三千四百多卷。如此大規模地刊刻佛經,又歷時這樣的長久,確實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是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九個藏經洞中,只是最大的一個雷音洞為開放式外,其餘八個洞均為封閉式,洞口以石門錮封,不能進入。
雷音洞洞口右下方石碑上,「寶藏」兩個大字遒勁有力,是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手跡。洞口有一方殘石,上刻《靜琬題記》云:「釋迦如來正法象法凡千五百餘歲,至今貞觀二年,已浸末法七十五載,佛日既沒,冥夜方深,瞽目群生,從茲失導。靜琬為護正法,率己門徒知識及好檀越就此山巔刊華嚴經等一十二部,冀於曠劫濟度蒼生,一切道俗同登正覺。」於此可見靜琬法師當時刻經之目的。
雷音洞內寬廣如殿,面積約八十多平方米。石經版鑲嵌於四壁,共計一百四十六塊,均為靜琬法師早期所刻。從這些端正、清秀的字跡中,可以想象靜琬法師及其門徒當年是怎樣堅忍不拔、一絲不苟、一刀刀地刻經於石的。洞內還有四根八棱形石柱,柱面鐫刻佛像一千零五十六尊,每尊像旁都有名號,刻工精致,十分莊嚴,是石刻的精品。過去這裡還供奉不少石刻佛像,是石經山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可惜後來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當時壁上鑲嵌的經版脫落了十八塊,有的已摔成碎片。其他各洞凡靠洞門的經版,由於山水滲透和風吹雨淋,往往使經版互相粘連在一起,稍事移動即成粉末而脫落;有的經版部分表層鼓起,稍一觸及即剝落;許多經版的上端被風化成圓形,當然這與當時刻經所選的石料質量有關。洞外唐、遼所刻宋小儿《金剛經》和《四大部經成就碑記》等經碑,經歷千載,風吹雨淋日曬,至今字跡仍清晰,並無風化漫漶。這幾塊石碑是選用漢白玉和艾葉青石料所刻造的,因而耐風化。
遼初,北方契丹貴族取得包括房山在內的燕雲十六州,之後,國勢日益強大,不久建立遼國,大量吸收漢族文化,並提倡佛教。同時在文化事業上,力圖與北宋抗衡,雕版刊行《契丹藏》,與北宋《開寶藏》相媲美。房山刻經事業也隨著復興起來,使石經山諸洞容納不了更多的經版,於是所刻石經便藏於壓經塔下之地穴中。
石經山向西三里外的雲居寺座西向東,原有五層院落,六進殿宇,依山勢遞升,南北雙塔對峙,氣象萬千,雄偉壯觀。寺院的主體建築及壓經塔在本世紀四十年代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因而昔日的佛門聖地,已是殘垣斷壁,一片廢墟。一九五七年,我國考古工作者來到雲居寺進行地穴的發掘工作,結果在雜樹叢生的土丘堆中,找到了藏有經版的地穴。該地穴南北長二十九米,東西寬十米,深五米,面層以方磚鋪墁,周圍砌磚,東中部有一石門。此穴北部佔三分之二,南部佔三分之一,兩穴之間隔有一米寬土。南北兩穴經版排列形式不同,北部經版是一排排順序排列,南部經版則縱橫交錯排列,瘱藏經版六層。這就是埋藏了八百多年的遼、金兩代所刻經版。兩穴所藏經版,北穴六千二百九十五片,南穴三千七百八十七片,共計一萬零八十二片。可喜的是,因這些石經版埋藏於地下,所以保存得很好,其中僅少數因重疊被壓斷外,一般字跡都很清晰,漫漶不清者極少。一九五八年底全部拓印工作完成後,原計劃在石經山上另鑿石洞將經版運到山上貯藏。鑒於洞內藏經易遭風化,不利保存,後來北京市文化局決定在原地穴遺址附近建庫貯藏。
房山石經的發掘、整理,對研究我國佛教史、書法史、金石篆刻等都有著重大意義。石經閟藏在石洞和地宮先後一千多年,在歷史上第一次拓印出來與世人見面,為學術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石經刊刻所依據的經典是我國最早的寫本,因此最正確,可以校勘後世所刻《藏經》中的脫誤和錯字。尤其可貴的是,從房山石經中發現了《契丹藏》的復刻本,為我們研究這部早已失傳的遼刻大藏經提供了線索;石經的書法藝術精湛,通過各朝代不同風格的石經拓片,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書法的演變過程;各經末尾的題記,內容豐富,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史料。中國佛教協會於五十年代末即著手整理研究房山石經,並作了全面的規劃。
的鐵製框架上。一旦雲居寺修復完工,它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國內外學者和游客,使更多的人了解房山石經這一祖國的瑰寶、世界的奇觀。

 
 
高僧玄奘的遺骨遷葬地

   位於古城西安東南約二十公里處的長安縣少陵原畔,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它就是唐高僧玄奘的遺骨遷葬地--興教寺。
該寺靠近臨川,綠樹環抱,南對巍巍終南玉案峰,千峰萬壑,林木蒼郁。山門額上鑲著「護國興教寺」、「法相」、「莊嚴」九個金色大字,映襯著朱紅大門,顯得格外肅穆。走進大雄寶殿,紅柱碧椽,古樸雅致,門額上有康有為書寫的「興教寺」三個大字,殿內大理石鋪地,寬敞明亮,殿正中供有新近塑造的釋迦牟尼佛脫紗像一尊,栩栩如生,造型精湛;東西兩側供有十八羅漢塑像,姿態各異,雕塑精致。後殿是大法堂,堂內供有元代所鑄的千佛繞毗盧銅佛像一尊,緬甸所贈的白玉小佛像一尊,以及明代銅鑄阿彌陀佛像,後西側有唐代銅鑄觀音像,東側有明代木雕地藏菩薩像。堂壁上懸有十八羅漢拓版像,形態生動;兩側墻壁上還嵌著《金剛經》石碑,書法剛勁有力,皆為藝術珍品。
在西院的蒼柏翠竹之中,有三座塔矗立著,中間一座是玄奘三藏的舍利塔,高廿三米,磚砌仿木結構,四面五級正方形錐體。基層拱形洞內有玄奘塑像,塔的背面嵌有劉軻撰寫的《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石碑,詳載著玄奘的生平事跡。西側為高徒窺基之塔,東側為高徒圓測之塔,均為三層四面,高達七米,塔下龕內有窺基、圓測塑像。三塔位置為品字形。三塔之北,為慈恩殿,殿內正中有玄奘和弟子窺基、圓測石像碑各一座,並刻有贊詞。墻上還懸掛著「玄奘赴印度取經行程圖」和玄奘法師紀事簡表。近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為慈恩殿書寫的「大遍覺堂」題字,高懸在門額上邊。由此可見,唐高僧玄奘法師對中國佛教的傑出貢獻。
玄奘法師的遺骨,據說是經過多次朝代更換、戰亂和遷移,最後才安寢在這裡的。
玄奘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前往印度取經,跋涉五萬多里路,往返十七年,歷經一百三十八個國家,於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回到長安,回佛教經典六五七部。回國後,他相繼在弘福寺、慈恩寺、玉華宮(在今陝西銅川市境內),用了十九年時間,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對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於積勞成疾,他不幸於唐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圓寂在譯場玉華宮。後來被安葬在長安城東白鹿原上。
當時,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百姓信徒,都同聲痛哭,前來送葬的人竟達到一百多萬,僅廬宿在墓旁的就有三萬人。唐高宗李治哀慟傷感不已,並罷朝說:「朕喪失玄奘大師,有如喪失了一塊國寶,無邊苦海突然沉舟,在黑暗中突然熄滅了火炬……。」他在大明宮含元殿向前遙望,每每觸目,時動悲思。於是在總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便把玄奘的靈柩遷葬於樊川北原,建五層磚塔藏之,並隨即建寺,以示紀念。後來,唐肅宗李亨曾來此游覽,題塔額曰「興教」,從此這座寺院以「興教寺」命名。
興教寺建成之後,千百年來飽經滄桑。據《塔銘序》記載,在建寺約百年之後,「塔無主,寺無僧,游者傷目」,其荒涼可想而知。黃巢之亂,塔身被人毀壞。後至宋端拱元年,終於在南山可政沙門於紫閣寺發現玄奘法師頂骨。宋仁宗天聖五年,被人移葬在南京天禧寺的東岡塔內。明洪武十九年,又被移至南岡三塔之上。以後日久湮沒,一代聖骨,不知所終。
直至一九四二年日本侵華,日軍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附近,建築高射炮位時,挖土五尺多深,突然掘出了一個大石匣,裡面有五色珠骨十七粒,上面刻著模糊不清的文字,經專家鑒定,為玄奘法師的靈骨。於是,他們將其偷偷地運回日本。這消息很快傳遍了南京和全國,許多愛國人士提出強烈抗議。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汪偽政府不得不派白隆平到日本交涉。在這種情況下,日方勉強答應將石匣內靈骨分成兩半,一半留日本,在東京都約五十里外崎玉縣的慈恩寺建塔供奉;另一半由白隆平帶回中國。抗戰勝利後,在大陸的三塊玄奘靈骨分別由北京的巨贊法師、廣東的虛雲老和尚迎請回本地寺內建塔供奉;另一塊由四川的能海法師迎請入川,存放在淨慈寺內。一九五八年後,這塊玄奘靈骨才供奉在成都文殊院藏經樓靈骨塔中。以後,它們都遷入了興教寺。
一九五六年,日本把留存的一部分玄奘靈骨送到台灣,先被安放在新竹縣獅子頭山開善寺,一九六四年新建的玄奘寺落成,才將玄奘靈骨移放在玄奘寺之樓塔中供奉。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中日兩國佛教徒在興教寺共同舉行佛教儀式,紀念玄奘法師圓寂一三二○周年。在儀式上,以高田好胤長老為團長的日本奈良藥師寺友好訪華團把一份流落在日本的玄奘法師頂骨交還給興教寺住持常明法師,重新供奉在玄奘塔內。這樣,玄奘的遺骨除了台灣的一部份外,全部安寢於此。

 
 
《法華經》在中國的流傳概述(1)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由於它運用了許多譬喻故事,這些故事都是一篇篇優美的文學作品。加上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本子,文筆流暢生動,語言通俗易懂,所以受到我國廣大佛教信徒和一些文人學士的歡迎。它在中國、日本、朝鮮等傳播大乘佛教的國家裡都非常流行,對這些地方的佛教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將其在中國流傳的情況作一簡要的概述。

一、《法華經》的起源和演變
《法華經》的起源是比較早的,一些學者大都認為此經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即已形成,相當於印度大乘佛教產生的初期。
由於《法華經》是一部大乘經典,而大乘經典種類繁多,卷帙浩繁。《法華經》在許多大乘經典中,也不是最早出現的。根據呂澂先生的研究,他認為大乘經典最早出現的是《般若經》類。《般若經》後來發展得相當龐大,究竟有多少種,迄今為止還不能確定。其中《大般若經》就有十六會,共六百卷。我們現在常見的《金剛經》、《心經》等,都屬於《般若經》類。在《般若經》類出現後,又出現了《寶積經》、《華嚴經》。此後就是《法華經》、《維摩經》。這許多大乘經典,都是屬於初期大乘佛教的經典,出現的時代大都是在公元一世紀前後。
為什麼一般學者都認為《法華經》形成於公元一世紀前後呢?這是根據《法華經》中所說的內容推斷出來的。
首先,學者們對《法華經》中的《方便品》進行了分析。因為《方便品》中講到,佛在以前講的各種說法,都是對小乘佛教徒所講的小乘法,是一種「方便善權」之說,乃是為了引導小乘根機的眾生能夠接受教化而說的,並不是究竟之說(最完善的說法)。因此,當小乘佛教徒修行取得一定成果以後,不能滿足於此,應該再接再厲,毫不鬆懈,繼續修習,直到取得大乘佛教的「究竟果位」。接著在後面的一些章節中,佛陀又不厭其繁地作了許多譬喻,如「化城喻」、「三車喻」等等,來勸導眾生,要他們不能滿足於小乘,必須繼續走大乘佛教的道路。根據這一點,一些學者們認為,《法華經》是形成於佛教從小乘向大乘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也就是說,在大乘佛教形成的初期。
其次,在經中《持品》第三的最後偈頌中,說到《法華經》開始形成時,一些信仰《法華經》的教徒和團體遭受到迫害等的情況。其中說到:我們(指信仰《法華經》的教徒)在佛入滅以後的恐怖、惡濁的世界裡,廣泛宣揚這部《法華經》,但遭到一些愚昧無知之徒的誹謗、咒罵,甚至刀杖相加。但是我們一定要忍耐。經中還講到:有些處於惡濁世界中的比丘,由於邪智和我慢之心,所以不明瞭佛所說的方便之教。他們經常在大眾中排謗我們是為貪求利益而編造此經,以欺騙世人。他們還經常在國王、大臣、婆羅門等處講我們的壞話,說我們是具有邪見之人,是宣傳外道的道理等等。我們敬信大乘佛法之人,為了宣揚此經,一定要忍耐這些事情,要不惜生命和身體來維護此經等等。經中還說到,一些《法華經》的信奉者,為了宣揚此經,曾屢次被人趕出廟門,不得不遠離寺院塔廟處所而安身。從經中反覆敘述信奉此經者遭受種種迫害,以致要求他們能夠忍辱負重,不惜一切犧牲來維護佛所說的大乘教法等等情況來看,說明《法華經》出現時,維護《法華經》的教團,在當時還是一些勢力較弱小的教團,他們受到來自小乘佛教徒的攻擊、圍攻,以致不能到寺院宣傳他們的主張和大乘教法,甚至連人身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法華經》的出現,是在大乘佛教開始流行的初期。
第三,從《法華經》裡主張「會三歸一」的思想來看,可以推定此經是初期大乘經典中比較後出的一部經。因為其他早期大乘經典,如《般若經》類、《華嚴經》等等,經中大都是批評小乘,讚歎大乘。而《法華經》則主張「會三歸一」,承認小乘佛教也是佛說,祇不過是一種方便之說,還沒有達到究竟之說,還不是佛的最高說教。由此推定,它應該是諸多大乘經典中比較晚出的一部經。
第四,《法華經》中《方便品》最後的偈頌裡,已經談到了佛像製作之事,其中說到: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象,
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寶成, 鉐赤白銅,
白蠟及鉛鍚,鐵木及與泥。
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根據佛教史的研究和考古學的發現,印度佛像製作出現在大乘佛教開始流行之後。早期佛教是沒有佛像崇拜的,祇是在一些佛教美術作品中用一些象徵物,如佛的腳印、菩提樹、佛座等等,來表示佛陀。到了大乘佛教流行之後,為了把佛說成是一個無所不能,具有無窮的神通變化,威力無邊,由此才產生了對佛的偶像崇拜,於是漸漸有了佛像的製作。《法華經》記載了為佛造像的功德,並詳細敘述了運用各種材料來製作佛像之事,這說明當時印度的佛教造像藝術已發展到一定程度。從這裡我們又可以看出,《法華經》也不是一開始就具有今天流行的本子那樣完備的,應該是隨著印度大乘佛教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的。它可能是最初成立於大乘佛教流行的初期,後來又逐步增加其內容。因此,有的佛教學者認為《法華經》最初形成於公元一世紀前後,最後完善於一世紀末或二世紀初。我認為這一推斷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法華經》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本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法華經》的原本
正是由於《法華經》是經過不同的歷史階段陸續完成的,所以後來發現有各種不同的本子。據近代學者在中亞、新疆一帶從佛教考古方面所發現的古代佛經抄本,有在古印度克什米爾發現的,有在尼泊爾地區發現的,也有在中國新疆和西藏等地發現的。這些梵文寫本共有四十餘種之多。後來學者們把這些寫本分為三個體系:

(一)尼泊爾體系:
一般認為是公元十一世紀時的作品。目前已出版有五種校訂本。其中有十九世紀前半葉由英國駐尼泊爾公使霍格森(1800-1894)在尼泊爾首次發現。霍格森發現後,曾將它送給法國的東方語學者布魯諾夫(1801-1852),布魯諾夫即將它譯為法文出版。後來,又有荷蘭學者柯恩將它譯為英文,收入由馬克斯.繆勒(1823-1900)主編的《東方聖典》叢書中。此外,在一九八三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制出版了原由尼泊爾傳入並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於一○八二年書寫的梵文貝葉寫本,內容完整無缺,字體清晰優美。

(二)克什米爾體系:
一九三二年六月,在克什米爾的基爾基特北方約二十公里處的一個佛塔遺址中,發現了《法華經》的梵文寫本,多數屬於片斷,大約共有一百五十張。此寫本與尼泊爾體系的寫本比較,內容約為尼泊爾本的四分之三。從字體上看,比較古老,一般認為是五、六世紀時的作品。

(三)新疆體系:
一般亦稱為中亞西亞體系。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在我國新疆天山南路的和田附近,發現了一些《法華經》梵文寫本的殘片,內容與尼泊爾體系的抄本比較接近。但從字體上看,抄寫的時間要比尼泊爾體系本要晚,約為七、八世紀時的作品。這些殘片的大部分被當時沙俄帝國的喀什噶爾總領事彼得羅夫斯基獲得,並被帶回俄國,現藏於列寧格勒博物館,以「彼得羅夫斯基本」著稱於世。除此以外,在新疆還發現有和闐文的譯本。(待續)

 
 
唐代高僧兩懷素

   比丘中自古多奇才。隋僧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至今傳於世,唐代懷素和尚,以狂草而名垂宇內。為了檢讀懷素的資料,發現《辭源》、《辭海》、《中國美術辭典》、《書法力辭典》、《中華文化大辭典》諸籍中各各說法不一,有的說懷素是京兆人,或進居京兆,有的說他是玄奘弟子,還有的說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等等,把這些記述裝在以狂草著稱的懷素上人名下,實在是大誤了。但,誤亦有因。原來唐代開元至貞元年間,卻有兩個懷素和尚,都是著名高僧,名同而人異,生年雖一先一後,仍容混淆。
早生的一位是律宗大師懷素(六二四-六九七)生於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六二四),俗姓范,祖籍河南南陽,生於京兆(今西安),十歲時即出家,貞觀十九年為玄奘弟子,博學經論,聰敏穎悟。其後,先從道宣律師學《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後又從法礪律師學《四分律疏》(又稱舊疏),他對兩家都不滿意,有所彈糾,咸亨元年(六七○)居弘濟寺,由此自撰新疏,至永淳元年(六八二)寫成《四分律開宗記》十卷,別立一派,後人稱之為東塔律宗,並與他的老師道宣之南山律宗、法礪之相部律宗,鼎足成三。可見律師懷素在當時之影響,於上元三年(六七六)奉詔遷往西太原寺(即今西安崇福寺)的也正是這位律宗大師懷素。
後生的一位是書法家懷素(七二五-七八五)字藏真,俗姓錢,長沙(今湖南)人,是那位以試帖詩《湘靈鼓瑟》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一聯名世的詩人錢起之侄。童年即佛門,因好書法,惜貧無紙,就在寺內廣種芭蕉萬株,以蕉葉代紙傳字,題其所居,名「綠天庵」。但蕉葉仍不供需求,史載「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至再三,盤板皆穿。」可見用功至極。他的性格飄逸不群,有李白之風,好酒食肉,不拘小節。三分酒意,興到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變化多姿而法度具備。寺內墻壁、門、柱、衣服、器皿、石欄無不書寫。禿筆堆積山下,埋成「筆塚」。中年遠游洛陽、長安,得到顏真卿及從弟金吾兵曹鄔彤的傳授,所以史稱「真出於鍾繇,草出於二張」(張芝、張旭)。傳說一夕觀夏雲隨風,窅然空縱,乃頓悟筆意,自此得草書三昧,世稱其「以狂繼顛」,並稱「顛張狂素」或作「顛張醉素」。其時,李白、戴叔倫、錢起諸家均有詩讚揚懷素。傳世的懷素自敘帖是潑墨大寫意長卷,最好著名,而論書帖,東陵聖母帖,藏真律公帖,苦筍帖等,勻穩清熟,出入規矩,絕狂怪之形,是草書中有章草遺意的佳作,尤為後人所寶。

 
 
舊上海佛教文化發達史

近代上海,由於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印刷出版事業處於全國的領先地位。因此,它既是全國文化出版事業的中心,也是佛教文化事業出版的中心。當時除了一般的出版機構,如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醫學書局、世界書局、有正書局、亞東書局、泰東書局、大東書局、光華書局、華通書局、公民書局、開明書店等,都曾出版發行了一定數量的佛教著作外,還陸續建立了一批專門編輯出版佛教經典、著述的出版機構。從這些出版機構,可以明顯地看出,近代上海是全國佛書出版的中心。

一、上海佛學書局
上海佛學書局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一所專門編輯、刻印、流通佛學典籍的出版機構。一九二九年(一說一九三○年)創辦於上海,由於它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因而在中國近代佛教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在近代上海佛教復興運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創辦緣起
上海佛學書局,系上海知名佛教居士王一亭、李經緯(李証性)等發起創辦。初設局址於上海閘北寶山路界路口,繼遷膠州路愚園路。其創辦緣起,據《佛學半月刊》第四十期所載《上海佛學書局概況》稱:王一亭等鑒於「各地佛經流通處,多因循舊習,甚少新猷,印刷流通,各行其是,無偉大之規模,無精密之計劃,無組織,無聯絡。求其容納眾流,集全國各處佛經於一地,合編輯、印刷、流通為一事者,不能不推本局為創始。」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當時王一亭等所以要創辦佛學書局,目的是要改革當時各地佛經流通處的一些缺點,建立一個佛教書刊編輯、印刷、流通三者合一的機構。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在書局成立之初,即在組織方面建立四大部。其中:
「流通部,將我國各地出版之佛經及一切佛學書報,盡行羅致,陳列本局,使留心佛乘者,無展轉購求之勞。」
「出版部,將大藏教典,分別淺深,或依類編訂,或擇要單行,使初學之士,有循序入門之益。」
「翻印部,將藏外孤本、研究名著、學院講義及中外佛典,或與翻刻,或為譯印,使幽潛蒙表彰之功,他山獲攻錯之效。」
「代辦部,為國內發心法施之士,審擇稿本,計劃印送,使佛化普及,功德圓成。」
上海佛學書局成立後,為普及佛學和推廣營業起見,到一九三六年前後,其機構逐漸擴大,日臻完備。當時除了局本部外,另在麥特哈斯脫路(今泰興路)、閘北新民路世界佛教居士林、市區望平街四馬路(今福州路)有正書局、上海貝勒路(今黃陂南路)霞飛路(今淮海路)護生報社等處設立分發行所。又在長沙玉泉路、北京東四南大街、杭州西湖龍翔橋、福州開元樓、昆明勸業場等地設立佛學書局分局。為了便於所出版的佛學書籍能及時向國內外發行,除了在國內各省市分別設立特約經銷處以外,還特地在緬甸仰光、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分設特約經銷處。據一九三四年二月出版之《佛學半月刊》第七十三期所載《佛學書局第五屆股東會議詳志》稱:「當時各地分局已有八處,分銷處已增至一百餘家。」其業務之盛,可想而知。作為中國近代著名的佛學典籍印刷出版流通機構,其規模之巨大,組織之健全,實為罕見。
除此之外,佛學書局還附設贈書會和印書功德基金會。其中贈書會按月分向各地入會人士寄贈經書若干,印書功德基金會則向社會籌募印書基金,使印贈之書源源不絕。
上海佛學書局為股份有限公司,曾向社會各界發行股票,吸收投資。當時規定每股十元,凡為公司股東者,除照例每屆發給官利外,並得享受公司對於股東之各種優待。公司還成立股東會,選舉董事和監察。第一屆股東會,選出董事王一亭、狄楚青、丁福保、諸廣成、朱石僧、李經緯等,並推舉王一亭為董事長,李經緯為常務董事,聘請沈彬翰為總經理。以後每年召開股東會議,報告上年經營情況。每兩年選舉董事、監察一次。

2、經營事業及其成就
上海佛學書局所經營的事業,一開始其主要業務是編輯佛學書報,精印佛像楹聯,流通各處刻經,發售法器名香,代辦印刷文件。到一九三六年前後,所經營的事業已逐步擴大。它統籌經營一切佛教文化事業,幾乎把全國所有的佛學出版書刊,全部納入了它的流通範圍。由於經營有方,業務發達,成就顯著,終於成為全國影響最大的佛學出版發行機構。其經營的主要事業有:
(1)出版發行佛學典籍
上海佛學書局的主要事業是編印、出版、流通佛學典籍。其中編印出版佛典,既有木刻佛經,也有用鉛字排印的佛學著述;既有從漢文大藏經中輯錄出來的經、律、論和各宗撰述,也有中國近代佛教學者撰著的佛學著作。流通的佛書,範圍更廣,既有書局自己編輯的佛典和著述,也有其他刻經處和書局所出版的佛典和著述。當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泰東書局、大東書局、亞東書局、世界書局、光華書局、華通書局、公民書局、有正書局、醫藥書局以及北京三時學會、南京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和金陵、常州、揚州、天津、北京、福州等刻經處所出版刻印的佛典、佛書、著述,都可以由上海佛學書局代辦發行流通。因此,可以這樣說,舉凡漢文大藏經中的重要佛教典籍以及我國近代著名佛教學者所撰的佛學通籍,在上海佛學書局均應有盡有,包羅無遺。據一九三七年編印的《上海佛學書局第九期圖書目錄》統計,該書局編輯出版發行的佛教典籍和佛學通籍共有三千三百一十九種,其中大藏輯要二千零二十四種,佛學通籍有一千二百九十五種。此外,該書局還曾經代為流通及預約發行近代鉛印和影印的《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宋磧砂版大藏經》和《宋藏遺珍》等。又代理發行近代著名佛教學者的專集,如《太虛叢書》、《圓瑛法匯》、《諦閑講錄》等。
上海佛學書局特地編輯出版了一套《佛學小叢書》、主要是為普及佛學知識,供初學佛者參考的。其內容主要是關於佛學的理論和學佛的方法等等。小叢書以五十本為一編,第一編收有《百喻經淺說》、《釋尊傳》、《觀音菩薩典要》、《蓮宗九祖略傳》、《佛像概說》、《佛典略說》、《六波羅蜜法門》、《大乘宗要》、《唯識學》、《淨業津梁》、《念佛四十八法》、《在家學佛法要》、《婦女學佛初步》、《佛學在今後人世之意義》、《什麼是佛學》、《人何以要學佛》、《破除迷信》、《佛法談天》、《佛法說地》等。由於每本都短小精悍,文意普通,內容扼要,所以出版後頗受初學佛者的歡迎。
(2)出版和代辦發行佛學刊物
上海佛學書局定期出版的佛學刊物有《佛學半月刊》。這是一份綜合性期刊,先後由範古農、余了翁等居士主編。當時的高僧大德和佛學名流如太虛、滿智、慧舟、李圓淨等常為該刊寫稿,是特約的撰述員。主要內容有傳記、論說、文苑、佛學問答等。所載文章,短小精悍、內容豐富,論述廣泛,深受學佛者歡迎。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年間,訂戶逾萬,為近代佛學刊物銷數之冠。此外,代理發行的不定期刊物有《佛學出版界》,代理發行的定期刊物有《海潮音》等。後來,北京出版的《微妙聲》雜誌,也一度由上海佛學書局發行。
(3)建立刻經部
一九三四年,上海佛學書局開始籌設木版刻經部。其緣起是,楊仁山居士生前所選定的《大藏輯要》,未能完成即逝世。佛學書局擬將之校刻齊全,使古本佛經能流通國內外,與排版鉛印之經籍並行。為此於一九三四年起即籌設木版刻經處,刻印古本佛經。數年之中,刻印了一大批木刻本佛典。後來,書局不僅自己刻印佛典,而且還把其他各地刻經處的經版,加以印刷流通。如先後曾將北京、天津兩地刻經處所藏經版,繼續印刷流通。又將福州鼓山所有的一百多種經版,由書局獨家印刷流通。
(4)設立造像所
上海佛學書局除了彩印佛像、佛畫外,從一九三四年起,即在閘北新民路設立造像所。當時有造像工人二十餘人,聘請浙江寧波造像專家黃炳榮任主任,專營雕造佛像。由於出品精良,頗受各地歡迎,委辦定造者絡繹不絕。十餘年中,除為上海各大小寺院雕造佛像外,還先後為青島、福州、廣州、營口以及新加坡等地的佛教寺院雕造佛像。
(5)附設佛學文會
上海佛學書局為引發研究佛學者的興趣起見,特援古人以文會友之例,設立佛學文會。由佛學書局聘請佛學專家出題,按期徵文,閱定等級,然後交《佛學半月刊》發表。徵文以三個月為一期,一年四期。評閱文卷分為六等,按等級奉贈佛學書局券十元、五元、三元、一元、五角、二角不等。佛學文會的建立,充實了《佛學半月刊》的稿源,也推動了佛學研究的發展。
(6)灌制佛化唱片
為了普及佛法,供佛教寺院、團體舉行佛事儀式和佛教徒個人進行修持之用,上海佛學書局於一九三五年起,開始灌制佛化唱片。第一套佛化唱片共五張,內容有《彌陀贊》、《戒定贊》、《護香贊》、《大悲咒》、《三皈依》、《心經》、《贊佛偈》、《念佛》等。第二套佛化唱片共六張,於一九三六年灌製,內容有《華嚴字母贊》、《普賢十大願文》、《拜願》、《開經偈》、《鐘聲偈》、《贊禮西方贊》等。佛化唱片發行後,受到廣大佛教徒的歡迎。
(7)設立佛學研究函授社
為了培養更多的佛學人才,便利外地有志於佛教研究的學者從事佛學研究,同時廣泛弘宣佛教教理,上海佛學書局從一九三四年起,設立佛學研究函授社,利用通訊方式,函授佛學。當時禮聘佛學名宿,編寫各種佛學講義,進行函授。這個函授社一開始就受到佛教界的支持和歡迎,先後培養出了一批佛學人才,並在弘揚宣傳佛教教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8)創辦電台播送佛經和佛學講演
為使廣大佛教徒和各方善男信女同沾法益,普及佛學,上海佛學書局從一九三三年三月起,首創在上海永生電台播誦佛經。從此以後,廣請佛學名流播講佛經和講演佛學,蔚然成風。該書局於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建立了一個播誦大乘佛經法會,以提倡誦念佛經、鞏固弘法為宗旨,於每日下午假李樹德堂廣播電台播誦《普賢行願品》。此後,播誦大乘佛經法會曾先後假上海大中華電台、李樹德堂電台、上海佛音電台等播誦《金剛經》、《心經》、《楞嚴經》、《彌陀經》和《通俗佛學講演》等。後來,為使電台播誦佛經正常化、制度化,上海佛學書局於一九三六年,在門市部二樓專門開辟了一個佛化播音會電台,取名上海華光電台,每天從早到晚,全天播講佛法。利用廣播電台播送佛經和佛學講演,使得廣大佛教徒和善男信女可以在家利用收音機接受佛化教育,有力地推動了近代佛教在上海的進一步發展。
(9)附設流通圖書館
為使廣大學佛人士閱讀佛書方便,上海佛學書局專門附設了一所佛學流通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既陳列各種佛經和佛書,包括各種佛教刊物外,還陳列了一些佛學以外的書籍和刊物,以供佛教四眾學者借閱研究。為方便讀者,圖書館借閱規則規定,本埠讀者可以憑借書證到圖書館當面借閱,外籍讀者還可以辦理郵借。流通圖書館設立後,頗受四眾讀者的歡迎。它既為四眾學者閱讀佛書提供了方便,也對佛學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今日泰國佛教風貌

   當前泰國佛教徒約佔泰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僧團約有廿八萬人,其中比丘約十八萬,沙彌十萬。寺院約二萬五千座,平均每一個鄉有一座寺院。屬於王室的寺院有一百多座。法宗派(Thammayut Nikai)主要流行於王室人員為首的貴族階層信徒中,該派自稱「符合佛法的部派」,因此看重經典,強調要行解雙優,既要掌握經論也要嚴格持戒,嚴格規定受戒的地點、程序、儀式,僧人在頌經時要嚴格區別送氣音和不送氣音,規定雙肩披覆僧衣,尤其對奉守「不持金銀戒」非常認真,現有寺院一千多座。此派僧侶在國內居於少數,但掌握了上層僧伽的領導權,其成員又多是王室人員和貴族,因之有相當的實力,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大宗派(Maha Nikai) 主要流行於廣大民間的信徒中,為泰國佛教歷史最久的宗派。此派僧人持戒較寬,允許僧人抽煙,嚼檳榔及接觸金銀錢財等,在國內有二萬四千座寺院,分為泰北、泰南、泰中三部分,與法宗派合在一起統稱國內僧團四大部。大宗派僧人眾多,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泰國佛教發展的中堅力量。法宗派和大宗派各有自己的僧王和行政系統,雙方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此外,與其它南傳國家一樣,泰國也有部分剃髮的優婆夷,她們身穿白衣,持八關齋戒,在寺院出家,接受比丘的指導,如有必要隨時可以蓄髮還家。由於泰國僧團不承認她們是比丘尼,所以這些優婆夷雖精進持戒,生活嚴肅,但地位仍然很低。她們不可托,不能單獨經營佛堂,不可和比丘共坐,不可大聲說話。
泰國佛教協會是泰國現今最大的在家人組織。該組織成立於一九三三年,最初稱弘法會,五十年代改今名,一九六○年總部定居曼谷,現在泰國地有七十個分會。該會以宏揚佛法為宗旨,專門成立了自願弘法團,到全國各地宣傳佛法,規定每星期四下午是實踐禪定日,星期六下午是討論佛法日,還從事慈善事業,向國外宣教,與國外佛教組織建立經常聯系。協會用泰文出版《佛法》月刊,用英文出版《吠舍雌節》專刊和《法言》書刊。一九五○年協會參加了世佛聯發起的會議,成為世佛聯主要成員,協會會長擔任了世佛聯主席達幾十年之久,至今仍然如此。
泰國佛教青年會於一九五○年成立,一九六○年泰國王御許「皇家監護」,故全稱「皇家監護泰國佛教青年會」,在泰國有七十三個分會。青年會以團結全國青年佛教徒為己任,並組織他們開展各項弘法利生的活動,開辦星期日佛法學校,組織年青人討論佛教問題。一九六六年參加世佛聯,也是世青佛聯的成員,參與很多世界性佛教活動,例如對印支三國和非洲難民開展救濟工作等。
佛陀達沙創建的解脫園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並成為當代泰國佛教界最有影響的僧侶組織之一。解脫園位於南泰差耶(Chaiya)的一片森林裡,佔地約一百五十英畝。在這裡生活的僧侶實行農禪並作的制度,與一般泰國僧侶不參加勞動的傳統習俗不同。園內僧人居住在粗陋簡樸的住宅裡,但是他們活動的公共場所卻是現代化的。在現代化建築「精神劇院」裡擁有現代設備的大型視聽室,墻上佈滿了取自佛教題材的壁畫。佛教展覽館擺滿了各式精美的佛教工藝品,富麗堂皇。因此解脫園內充滿了原始佛教古風和現代化的反差,表現了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融和。
一九七○年成立的查摩凱基金會是由佛教僧侶組織起來的提倡現實精神與利益的經濟實體。該組織在特摩差侑的改革理論指導下,標榜實行新的宗教實踐,關注經濟上取得的成果和效益。基金會擁有大筆資金,並將其投資到製藥、出版、印刷、土地、旅館、旅游、石油等盈利行業,取得豐盛的收入。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基金會還在國內主要城市實行定期募捐活動,規定每周六早上是募捐日。僅一九八六年的一個周六早上,就募集到二千二百美元的捐款。他們還利用現代信息科技和廣告等新聞媒介,廣泛進行宣傳,爭取更多的信徒和更多的施主,擴大影響,吸引投資。凡參加該組織的人都要求有一定的世俗教育水平,宣誓過一種與傳統寺院不同的生活,組織嚴密。上層僧人生活豪華,袈裟用瑞士進口布縫製,出門有高級轎車,據說甚至乘奔馳車進行募捐,為此受到人們的指責,斥之為對世人慷慨捐款的浪費和揮霍。
一九七五年建立的山迪.阿輸克中心雖然也是近年出現的新的有影響的佛教改革派組織,但它與查摩凱基金會完全不同。該組織在浮特迪克的領導下,以勤奮工作、節欲自律,遵守原始簡樸道德生活為己任,信徒的捐助至少要經多次證明確屬發自內心,才被接受。但是由於此派在觀點上過激,特別是全面否定現存的佛教傳統,因此受到了傳統僧伽的反對,也受到泰國宗教當局和警察的監視。一九八四年泰國靈魂拯救高級委員會對其進行了審查,認定為非法組織,盡管中心做了申訴,並引經據典,證明並非違法,然而並沒有取得諒解,迫不得已只好與當局斷絕關係,建立自己的僧伽體系。隨著其信徒增加,組織規模擴大,政府開始重新認識其存在的現實。一九八八年八月靈魂拯救委員會重新審查了阿輸克中心,最後提出原諒中心所做的一切,接納浮特迪克和他所建立的寺院中心,但是又規定了浮氏本人只能在固定區域宣教。政府終於把該中心控制起來,同時又加強了限制,表明了這個中心具有潛在的勢力和相當的號召力及影響力。

 
 
唐三藏取經《佛教東傳故事畫卷》

敦煌壁畫頌揚高僧弘佛功德
唐三藏故事成為西遊記藍本

中國高僧千百年來致力弘揚佛法,實是印度佛教得以在華發揚光大的關鍵,敦煌三大歷史故事畫之一正是記錄其事跡,歌頌其功德。最為中國民眾津津樂道的,自然是唐三藏取經的故事,莫高窟壁畫也以此為重要題材。
被譽為佛教一代宗師的玄奘,為河南洛州人,俗姓陳。他早有慧根,幼時隨兄長學佛法,十一歲已熟讀《法華經》和《維摩經》,兩年後出家,研習《涅槃經》和《攝論》後升座講述。他後來於荊州、趙州和揚州講授佛典,儘管名揚京師,但深諳學而後知不足的道理,為融匯貫通佛教的小乘和大乘理論,他立志前往印度研習《瑜珈師地論》。
玄奘於唐貞觀三年經敦煌展開西行取經之路,十四年後終於返回中國,帶回梵文佛經原典五百二十夾(按:夾是梵文佛經單位),計六十五部,獲唐太宗賜號「三藏法師」。從盛唐以至元代,敦煌莫高窟相繼出現不少這位高僧取經學法的壁畫。

玄奘取經故事盡現壁畫中
例如,榆林窟第三窟東壁就有繪於元代的「唐玄奘與孫悟空」故事畫。只見玄奘,面對懸崖深壑,正在靜心祈求菩薩協助度過困厄,護送他去取經的孫悟空,猴頭尖腮,一臉焦躁,兩師徒神態恰成強烈對比。馱負行裝的白馬則靜立待發。整幅畫面採取白描手法,呈現出取經之路的艱險,還有玄奘的堅毅沉著。
西夏年間的「唐僧取經圖」,同樣表現這位高僧矢志西行的精神。在這幅繪於榆林窟第二窟西壁的壁畫上,急流阻擋去路,玄奘面對滔滔大水,合什祈求平安過河,拉馬的行者悟空緊隨其後。
有志者事竟成。同一壁畫就繪出玄奘抵達天竺學佛的場面。只見身穿袈裟的玄奘,正合什禮拜騎象的普賢菩薩。

師徒事跡成文學創作素材
此外,若然沒有孫悟空護送,唐三藏可能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完成西行取經的大業,兩師徒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玄奘與悟空漸漸開始成為文學創作的主角。
晚唐年間就出現了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宋以後更產生有關其取經事跡的說唱話本,南宋則出現充滿傳奇色彩的《大唐三藏取經詩畫》,其後故事情節更趨複雜離奇,吳承恩的《西遊記》既取材於玄奘史實,又加以生發意念,儼然一部神話。
孫悟空的造型也起變化,繪於西夏年間的「唐玄奘和孫悟空」壁畫中,孫悟空手持金剛棒,伏妖降魔,為一代玄奘取經開路。

高僧事跡繪成宏大歷史畫
另一方面,歷代畫師也以極大篇幅繪畫中國高僧弘揚佛法的故事。莫高窟第323窟,就是馳名的敦煌三大佛教歷史故事畫之一。該窟南北兩壁上,繪畫西漢時率先傳揚佛法來華的張騫、促成東吳大帝孫權建立江南第一寺的康僧會,還有重振佛教戒律兼廣建寺院的佛圖澄,以及積極傳揚《涅槃疏》等佛學經典的曇延等。構成一幅中國高僧故事全圖。
不論是玄奘取經圖,或是該幅巨型佛教故事畫,僅為佛教東傳的片段之一,也是敦煌逾四萬多平方米壁畫一部份而已。
據悉:由敦煌研究院與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合作的《佛教東傳故事畫卷》將與您一同尋找佛教東來及紮根中國的印記。該畫冊將為廿八卷的《敦煌石窟全集》之一,定於十月十八日隆重推出。由九月十七日至十月十七日為徵訂期。訂購全套者可獲七五折優惠,並贈予敦煌傳世書櫃乙個。

 
 
我的心生觀

素 質
在人類的社會中,有兩種競賽,其一是科學技術的競賽,另一種是人才和人的素質的競賽。科學技術的競賽可以在物質豐富與否體現出來,而人的素質競賽可以在社會風氣、社會治安、人們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念中表現出來。
科技的競賽,實際也是人才的競賽。人才的競賽往往也依賴於人的素質的競賽。而人的素質則又有兩種,其一是知識素質,另一種則是道德素質。而我們平常講的文化素養則包括知識和道德的內容。知識我們可以理解成對事物、人和自然界的了解和確認,而道德則是對自我和社會上責任的承擔,由於現代教育基本上是知識的傳播,面對於道德傳播的成效是遠遠地落後於知識的傳播。
所以,更準確地說,世界上的競賽可以分為科學技術的競賽和道德素質的競賽。
科技的先進不代表可以爭取一切的勝利,也正如我們可以從歷史上很多的戰爭中可以看到武器優良的一方未必能夠取得勝利可以證明。近代的例子有:抗日戰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原因何在?在於士氣、在於團結、在於決心、在於能否吃苦、在於不怕犧牲,勇往直前。這一切,我們稱之為精神素質,精神素質的高低往往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在現代企業的競爭之中,其因素也可以分為兩種,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人的精神素質的競爭。
科學技術是指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先進的管理等。
精神的素質是指守紀律、講禮貌、勤奮、好學、有責任心、團隊精神、盡忠、願承擔、不怕吃虧等。
在現實的社會中,很多公司只注重技術的培訓,而忽略了精神素質的培訓;只注重技術的提高,而忽略了精神素質的提高。其效果在短期是顯著的,但在長期的競爭中是否能取得勝利則成疑問。
因此,在現代管理學中,也認為精神素質是自己發展最終目標,稱之為優質管理及全面優質管理(TQM),可以看出物質與精神、科技與精神最終是要合二為一的,最終必須具備兩種因素,才能稱之為最高境界和最完美境界。
精神素質的標準往往重於內涵而輕於形式,制度是規範,人們要遵守,而精神則要人們自知,自省和自覺。知識的傳播在於教,而精神的傳播在於學,知識的傳播重在言教,精神的傳播在於身教。
因此,儒家有「立功、立言、立德」的名訓,而對人的成長過程定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作為一個自視為科技發達的城市人,我們試想想,到底自己素質如何?能有幾分自知,曾幾何時自省,又有多少自覺?「盡忠,職守,肯承擔,重合作,不爭功好勝,不爭出風頭」,這樣才有條件談論素質,否則,只能說一句:「未夠檔次」,只屬於素質不高,甚至素質很低一類。
在未來的社會中,能否立足,我們不只要看看我們的知識有多少,我們還要看看自己精神素質有多高。

愚痴與執著
世上一切痛苦煩惱之根源在於愚痴,而愚痴的由來在於執著。例如:張三具有特異功能,能透視別人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便前往找他求醫,結果往往失望而回。原因在於張三只具有透視的能力,而未必具有治病的功能。因此只告知你的病情,而不能替你治病。但部份有特異功能之人,若他只具有一種功能,而沒有其餘的功能,本應有自知之明,並告知求診者。但往往事實不是這樣,別人請他醫,認為他可以,他也自以為可以,結果問題便出現了,而特異功能往往引起的爭論原因之一也在乎這樣。
「杯子的故事」的甲方,因看見杯子的耳而說杯子有耳,而乙方看不見杯子的耳而相信自己的眼睛堅持說杯子沒有耳。「盲人摸象的故事」中,甲盲因摸到象的腿而說象如柱子;乙盲摸到象之耳而說象如扇;丙盲說象如繩……
某人告知李四,播種會有收成,一粒穀可以變成百粒稻,李四馬上效仿,並且每天到田中看看禾苗長大了否。如是一星期,禾苗尚未長大,李四便把苗拔高一點,禾苗不僅未有長大反而枯死了,而李四也認為播種得百粒稻是謊言。
某甲初信好心有好報,而行一善。後因肚餓進菜館食飯沒有錢被罵一頓,他因此說好心有好報是騙人的,為什麼他行了一善會反而被人罵一頓。
這一切,都是人們之愚昧無知所引起的,也是由於人們太過執著,完全相信自己眼睛所見、耳朵所聽、意識所想所引起的。人們由於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辦事,結果迷信於經驗,執片面以為全面。因此,自我為中心成為人們的幣病。人們的錯誤和失敗往往也從此而起。
克服執著的方法在於放下自我,克服愚痴的方法在於智慧。分析問題時,唯物辯證法用的是「一分為二的分析法」,佛學提倡的是「離二邊、平等住」。知道一切事物具有二面性,好與壞、圓與扁、上與下、光與暗、智與愚、努力與消極……但是也不被它所迷,完全相信它,因為事物往往不是完全絕對的,灰色地帶多得很,好人往往也有缺點,壞人也往往有優點。智者有時也有愚見,愚者有時也有好的主張,因此不應絕對化。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也不是好的分析問題的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於「隨方解縛,假名三味」。意思是根據當時實際的情形,而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樣就是最高境界了。也即是說,解決問題的最高境界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也就是「隨機應變」。
當然,事情談起來很容易,實行時往往很困難。因為「因人、因地、因時」解決問題,往往未能達到最好的經濟效益,因為條件未成熟時,而一定要解決時,往往得不償失。所以解決問題的另一招是「事緩則圓」,時勢和條件未成熟時,寧可把它擺一擺,放開一下,又或創造條件,待時機成熟時,或人們的認識基本一致時,自然「水到渠成」,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隨筆禪話

「法喜充滿」
由於我近些日子談佛法與健康等問題,大概說到「點子」上了,故引起別人極大的興趣!有些人找我攀談有關素食的來由。當然,我是非常樂意地談這類話題的,從佛教立場而言,這叫做「宏揚佛法」,「功德無量」!正是何樂而不為呢?有人知我「脾性」所在,有意無意地逗引我發表「宏論」,他們屢試不爽,一試見效。談到素食話題,合我心意,勁頭十足,就像一位「佈道士」一樣,誇誇其談,說個不休。在我周圍的人,常常邀約我飲下午茶或吃晚飯之類的聚會,每次約會少則三、五位好友,多則八個、十個,恰好一桌人。由於我年紀較大的緣故,往往是坐「上座」,在我們圈內已形成了「習慣」似的,若是我因事遲到了,他們總是留著這個空位置給我。我一到場大家興高采烈,佛家人形容說:「法喜充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說的話都是「佛法」內容,故定位在「法」字上,而聽眾則稱之謂「聞法」,大家很開心,於是就統稱謂:「法喜充滿」!

圈子內外
信佛的人常喜歡以「佛法」為話題。如果請一位法師來說法,整個氣氛就非常嚴肅了,而法師說「法」,叫做「開示」,有訓導的意味,法師的態度要嚴肅,不可隨意亂說一氣,有板有眼,而聽眾則要畢恭畢敬的樣子,是一副「受教誨」的神態,絲毫不能有輕慢態度。若是邀請我去講「佛法」,內容跟法師差不多,大同小異,但氣氛輕鬆多了,所謂「自由漫談」,我說一套道理,他(她)們也有一套道理,展開了「辯論會」,越說興奮,有理無理任說不惱!總之大家「開心」就得了。他們邀請我參加晚宴,其目的是要我擔任「法師」的角色,來說「甚深微妙法」,以求達到「皆大歡喜」!信密宗的教友則形容謂:「大圓滿」。信佛的與不信佛的,都有著不同的樂,只是各自追求不同的內涵罷了。信佛的人不完全是那麼嚴肅的,也有他們輕鬆寫意的一面,甚至在「和尚」圈子,或「尼姑」圈子裡,他(她)們都有「輕鬆」而「自在」的一面,只是「圈外人」不知罷了。

素食來由
某日夜晚,多位居士邀約我前往北角普光齋素宴,很自然地將話題落到「齋」字上來了。我說,在中國佛教界實行素食很久了,而且很嚴格遵守這一戒律。本來在印度原始佛教「戒律」裡並無「不食肉」的規定。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也沒有普遍禁止食肉。但大乘佛教則認為食肉就是「殺生」!從南朝劉宋以後,開始流行的《梵網經》規定:「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南北朝梁武帝篤信大乘佛教,於是大力提倡僧尼禁止食肉,並以法會形式告誡天下沙門,若有違反則嚴懲不貸。這樣,素食也就逐漸成為中國佛教風俗習慣的主要特徵之一。佛教素食大多以豆製品和蔬菜為主,並把它們製成多種美饌佳餚,別具一格,它豐富了我國人民的飲食文化,提高了民族飲食風味。同時,適當的素食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適當的素食有利於人體健康。有位居士問道:是不是有具體數據?我回答說「有」。而且數據不少!我相信你們是樂意聽聞的。

僧俗對比
當今世界各地吃素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有受佛教「戒教」的影響,也有受「環保」的影響,而堅持素食主義者,還有出於「愛心」的緣故,所謂「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這是善良的惻隱之心。總之一句話,素食是一種時代風尚,國際上不少著名運動健將紛紛倡導素食,鍛煉體魄。有一位滬濱高僧曾向筆者介紹說,早在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國八五醫院內科主任陳俊元和他的同事,對上海玉佛寺、龍華寺和蘇州寒山寺、靈岩山寺共一百名僧人進行血指標測定,結果表明,僧人比普通人的血黏度要低;在體格檢查中,他們有五十七人無疾病或異常,有十八人患有心血管病,而在普通人的對照體檢時發現,一百名普通人只有八人無疾病或異常,有六十七人患有心血管病。當時僧人的飲食是:主食大米、豆製品、蘑菇、竹筍和時令蔬菜。在美國有位雷久南博士,她組織了琉璃光學會,提倡素食和修習佛法、「禪宗」和「密宗」的功法,信徒遍及五大洲,宗旨是:健康、長壽。影響很大!

素食與葷食
信仰佛教的人,極大多數是奉行素食主義的,因為他(她)們深信「因果」、「輪迴」的道理。佛經說:「人死為羊,羊死為人!」這句經文體現了「因果循環」的道理,當然也有人不信因果的,信仰宗教是自由的。有一位醫生跟我說,以葷食為主容易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和癌症等。因為經常吃葷食的人,葷食在體內要經過六至八小時才能完全消化,身體還必須分泌大量的膽汁,從而增加了消化系統的負擔;而大量的膽汁和腸內細菌容易起化學反應而產生致癌物質。有實驗表明,經常葷食者患結腸癌的機會比素食者高四倍;吸煙的葷食者比吸煙的素食者患肺癌的機會大得多。葷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這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當然,信佛的人吃素是很自然的,不信佛的人,要他(她)吃素是較為困難的,佛教稱之謂「習性難改」!十多年前,在美國竟有八百萬人吃素食,目的在維護自己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的防範措施。佛說,善哉,善哉!

禁得有理
禁止飲酒,是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之一。佛教認為,酒可剌激性慾,使人邪淫。人飲酒過量易於失控,會犯下種種罪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教的「不飲酒戒」,對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入胃腸道後吸收很快,尤其是在空腹第一小時能吸收百分之六十,兩個小時便被全部吸收。酒精進入血液中後,均勻地滲入各內臟器官,最後在肝臟中經過一系列十分緩慢的代謝,才可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據醫學界人士說,一個人大量飲酒時,肝臟處理不及時便容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死亡。據報道,法國每年有四萬人因酗酒而死亡,飲酒使美國工業每年損失二百億美元。在世界各地都有因酗酒而發生的不幸事故,是非常可怕的,每個國家都有法律約束人們不得酗酒,事實上收效甚微。信佛的人多數能守「五戒」,「不飲酒」者比比皆是,這是佛教對人類社會有益之處,也可顯示出它超越法律的地方,可惜很多人不能深刻理解。

魔芋非「魔」
有一日,我同幾位友人前往一尼庵吃齍。有一味菜是魔芋做的,非常可口,有位女居士興致甚濃,問長道短。熱心的尼師很耐性地說道,魔芋最初是佛教徒的齋菜,後來從寺院走向民間,並東傳日本和朝鮮,也成為日本和朝鮮的素菜,許多和尚、尼姑幾乎每日必食魔芋。尼師又說,出家人發現魔芋還是一味良藥,它能化痰散積,行瘀消腫,利尿化食;還可以治痰嗽、積滯、瘧疾、經閉、痛腫、療瘡、湯火傷、跌打損傷等症。廣州某工廠以魔芋為主要原料,製成魔芋系列素食,更具保健作用。
據現代科學研究分析,魔芋含有優質食物纖維,萄甘露聚糖成分,進入消化系統後能平衡、協調和抑制人體攝取食物中動物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促進新陳代謝正常進行。香港寺院的和尚和尼庵的女尼,他(她)們特別注重吃魔芋,還搞了不少花式品種,所以僧尼當中很少得糖尿病、腎炎和腎結石症的。魔芋莖切片,磨擦患處,可治腳癬。甚至可治肥胖症,妙哉,妙哉!

舍利由來
有些初信佛的人,對世尊佛陀涅槃歷史一無所知,他(她)們認為我懂得多,希望我講解一下。我說:釋迦牟尼在八十歲時,自知陽壽將盡,便最後從王舍城出發,作一次巡行。他向西北走到希拉尼亞瓦提河西岸的兩株莎羅樹下,頭朝北,右手支頤,左手放置身上,雙足並攏,取側臥姿勢,面向西,進入大般涅槃,這就是「雙林入滅」的由來。佛陀入滅後遺體由大弟子迦業火化,火化後的遺骨稱為「舍利子」,梵語「寶利羅」(即骨身)。它被分成八份,由與佛陀因緣深的八個國王各取一份,另有遲到的兩國代表一個揀拾碎骨小塊,一個掃骨灰,合共十份,各起一塔供養,共有十塔。中國歷史就有九次迎奉佛陀舍利子的記載。佛牙舍利供奉在北京八大處靈光寺內,「佛指舍利」供奉在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內,「佛陀舍利」供奉在浙江阿育王寺內。在記載史上,曾提到舍利放光事蹟。中國許多高僧大德圓寂後都呈現彩色晶瑩大小不一的舍利子,百年、千年而堅固不壞,玄奘大師舍利依然在人間。

談談「攀緣」
說來真是因緣殊勝。我相識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方丈靜一老法師是在八六年間,當時我在廣州六榕寺「掛單」(暫住)在客寮中,同時有一位老法師也從北方來寺「掛單」,滿口北方音腔。我有個特別個性,不論走到哪裡,凡是看到「出家人」,不論是和尚、尼姑、或是喇嘛等等,會頓生「歡喜心」!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合掌為禮,問個「好!」這樣形式打招呼,佛家人稱之謂「攀緣」。就用這個方式,我相識了無數的「方外人士」(指出家人)。雖然這個方式很靈驗,但最重要的是「走第二步的功夫了!」當別人回應你了,你跟對方談什麼呢?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當你同別人展開對話時,一定要吸引對方,使對方覺得你很重要,不是你想找對方談,而是對方想方設法找你談下去!首先要使對方認識你的「身份」很重要。比方說:「我是香港佛教雜誌的編輯。」這話一出口,對方立即感到有很大的興趣,攀談起來了,說個不休。我相識法門寺靜一法師就是這樣一個巧遇因緣。

相識靜一上人
靜一法師與我同住一間客寮裡,內有多個床位,每個床位上掛有蚊帳。與法師樊談,最緊要的是要懂得佛學,還要懂得佛門中的事,這樣才有共同的語言,才能彼此建立友誼。既然大家能同住在一起,說明彼此間屬同一身份--佛弟子,否則不能「登堂入室」了。靜一法師當時是「監院」(當家師)身份,因寺院的「真身寶塔」半邊倒塌了,他代表寺院外出「化緣」。當他知道我是香港佛教雜誌總編輯的身份。頓感極大的興趣,想通過我主編的刊物發布信息,向海外佛教人士宣傳真身寶塔倒塌了,希望發心捐助。我對靜一法師的要求自然願意樂助的。他跟我談至深夜,他對「常住」(指法門寺)有特別深厚的感情,發大宏願要把寶塔和寺院修葺重建,因為這是名聞中外的古剎。他的心願是令人非常感動的。返港後,我立即在刊物上發布了新聞通訊稿,希望海外佛教人士給予援助。想不到隔了半年之久,突然發現塔下竟有一座地下宮殿,藏有不少稀世寶物,此事震撼全球。

法門寺寶藏
香港佛教計劃明年「佛誕」迎請法門寺地宮發現的「佛指舍利」,這是一大盛舉。海外還有不少人並不清楚法門寺有地宮,以佛指舍利為首的大批國寶級文物,在數量、種類、等級諸方面都創下了空前的紀錄。據資料顯示:有一百廿一件唐代宮廷金銀器供養器物,富麗堂皇,工藝卓越;四百多種(顆)珠玉寶石,玲瓏剔透,耀眼奪目……最令人生敬的是發現「佛指舍利」。據靜一法師相告:第一枚「佛指舍利」供奉在八重寶函內,原放置在地宮後室正中,兩旁有天王護衛。在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凌晨一時,當第八重舍利容器--純金四門塔,被揭開四門塔身後,套在塔座立柱上的佛指顯出了真容,這天為農曆四月初八,正是佛陀的誕辰。佛指舍利呈管狀,白色如玉,長四十點三毫米,寬在十七至二十毫米之間。供藏這枚佛指舍利的寶函為八重,被趙樸初居士形象地比喻為佛的護衛:天龍八部。每一重寶函都很講究的,都雕有諸菩薩像及珠寶環繞四周,純金鑄造的。

佛指舍利
所謂「佛指舍利」不是一枚再現,中間有一個曲折迂迴過程,一方面反映出古代人愛護「聖物」用心良苦,另一方面顯示了古代人極其莊重其事,絲毫不馬虎,認真負責。第二枚佛指舍利供置於地宮中室的漢白玉靈帳中,帳裡還盛兩重寶函,分內外兩層。在一九八七年五月九日零時卅五分,在裡層鎏金雙鳳寶蓋紋銀棺中發現第二枚玉質「佛指舍利」。在第二日上午八點零六分法門寺住持澄觀,監院靜一法師誦經聲中,發現於晶瑩玉潤的小白玉棺中,佛骨呈乳黃色,白色霉點附在佛骨之上,並有一細細的裂紋。白玉棺外套一具玲瓏剔透的水晶,蓋大端嵌黃寶石一顆,小端嵌銀藍寶石一顆。再外是一重檀香木函,四角包金描金。木函和水晶之間還置放小巧精緻木雕菩薩、諸弟子等像。木函上端刻有:「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真身寶函」等字。最外為大鐵函,還用絲綢包裡。這枚佛指舍利原供置在地宮後室下的小龕內,隱蔽不露。最後一枚是「靈骨」,前二枚是「影骨」。

 
 
佛教知識探索

戒,是佛教弟子的行動規範和守則。佛教戒律名目繁多,既包括對個人品行的要求,又有關於佛事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禁忌。中國佛教戒律是從印度僧人那裡學來的。開始時,漢代僧人只是學印度僧人剃髮、持化緣等。到了公元三世紀中葉,隨著印度戒律譯成漢文,當時中國已有受比丘(出家男子)戒的和尚,約在四世紀時,又出現了受比丘尼(出家女子)戒的尼姑。東晉道安時根據中國情況製定了自己的佛教戒律,規定中國僧尼不姓父姓,改為釋姓。公元六世紀時,梁武帝下令不許僧尼吃暈;到了唐代,禪宗僧人懷海制定了《禪門規式》被稱為《百丈清規》,對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戒律作出了整套規定。

「卍」字--佛的標誌
佛教中的「卍」字不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稱為「吉祥海雲相」,而且還是佛教建築或器物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從一定意義上說,卍字已經成了佛教的一種象徵。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譯為「室利靺蹉洛剎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譯《十地經論》卷十二中,譯此語為「萬」字;而鳩摩羅什和玄奘都譯為「德」字,取萬德莊嚴之意。武則天長壽二年(公元六九三年)製定卍讀「萬」音,在宋朝人編的《翻譯名義集》卷六中說「主上(武則天)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為吉祥,如禮敬佛或塔,要求右繞三匝;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等。因此有人認為古來寫作「卍」形有誤,如《楞嚴經》卷一就有「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卻認為應以「卍」為准。
從廣義來看,卍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誌。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家中都有出現,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麼,中國古代是否也出現過卍字圖案呢?
一九八○年在青海民和縣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卍字紋長頸壼。壼的周圍有四個卍字形的圖案,線條圓熟,勾畫清晰。圖案的空間位置分布均勻,不類草創之作。據一部反映我國觀察彗星歷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紹,在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標座,其中彗星的標誌即作卍字形狀。
根據資料判斷,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圖案出現。出土這種圖案的地區十分遼闊,包括甘肅、青海、廣東、內蒙等省區在內,說明在遠古時代我國先民對這一神聖的符號並不陌生。中國卍字符號的出現不僅早於佛教的傳入年代,而且早於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國先民自己創造的一種代表某種崇拜對象的符號,並非伴隨佛教而來,也不是武則天製造的。至於近代德國的納粹黨即「國家社會黨」的黨徽,由於「國家」和「社會黨」的德文字頭均為「S」,兩S交錯而成「卍」形。希特勒認為卍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斗爭的使命」,因而於一九二○年用作納粹黨黨徽。應該指出的是,這與上述佛教的意旨沒有絲毫的關係,要加以嚴格區別。

戒律與戒壇
佛教的戒律實行起來因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不出家的男女信徒稱為居士,對居士要求遵守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出家但沒有正式受戒的稱為沙彌、沙彌尼,他們需要遵守十戒,除了上面提到的五戒外,還需遵守不裝飾打扮、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後不吃飯)、不蓄也不接觸金銀財寶。正式受戒的和尚,有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正式受戒的尼姑,有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這些都稱為「具足戒」。出家人只有嚴格按照戒法規定受持戒律,方可取得正式僧尼的資格。
不僅中國佛教如此,其他國家佛教徒也要遵守嚴格的戒律。如緬甸佛教規定:禁止穿絲綢的或不用碎布拼製的僧衣,禁止穿拖鞋騎馬或乘車,禁止接觸金錢和觀看文娛演出。此外,還規定外出時不得帶傘,化緣來的食物要自己吃,不得給狗、鳥吃等。
佛教的戒律是根據事實的需要而製定。在最初的佛教僧團中,可以說根本沒有成文的戒律條文,所有的出家弟子,一般都有很深厚的根器,往往在佛陀三言兩語的開示下,便能悟證聖位,初步是得「法眼淨」,也就是證初果、斷見惑(就是斷各種邪見);到證四果阿羅漢時,進斷思惑(就是斷貪、瞋、痴、慢、疑),所以沒有制戒的必要。只是後來有人犯了過失,遭受了外人的誹謗譏嫌,才由知足、少欲、樂頭陀、知慚愧的弟子們稟告佛陀而由佛陀制戒。佛陀雖然知道必須制哪些戒,但他決不預先制定,而是隨著客觀需要才制戒,這樣做,一是表示民主,二是表示尊重弟子們的人格。如果佛陀預先制戒,就表示看不起自己的弟子,估計他們必將有過失出現。
為了實施戒律,後來制定了受戒制度。受戒,就是佛教徒通過一定儀式,使之成為正式僧尼。戒壇,即是佛教徒傳戒受戒之處。
中國依律傳戒開始于曹魏嘉平二年(公元二五○年)。時年,高僧法時來到洛陽,看到眾僧未受戒法,就在白馬寺譯出《僧祇戒心》(戒本),並請梵僧作法辦事,稱為羯摩(即授戒之作法),進行受戒。
據記載,明末清初以來全國佛教寺廟中保存下來的戒壇,規模最大的是北京戒台寺的戒壇和泉州開元寺的甘露戒壇。此外,還有杭州昭慶寺的戒壇。
北京戒台寺的前身是唐代僧人智周興建的「慧聚寺」,初時香火不盛。公元十一世紀法均大師重修慧聚寺,創建戒壇,一時名聲大振。後寺院毀於兵火,明正統年間在知幻大師主持下重建,以擁有全國最大戒壇之一而享有盛名,與泉州開元寺和杭州昭慶寺並稱為中國三大戒壇。遼宋對峙之時,有北宋僧人甘願冒殺身之險前來受戒。該寺的戒壇殿位於牡丹院北側一長方形大院落中,高二十餘米,建築面積達六百七十六平方米。戒壇即在殿內的斗八藻井之下。藻井是殿內最珍貴的建築,下方上圓。在下部方形井口,四周雕有許多小閣,天閣上又雕有許多小佛龕,佛龕上圓形小門洞內有雕工精細的金木質佛像。藻井上部圓頂,正中倒懸一條木質團龍,龍頭居藻井中心,張口鼓須,俯視戒壇,其四周穹壁又雕有八條升龍,與正中團龍共成「九龍護頂」的神奇效果。戒台寺的戒壇呈品字形,總高三.二五米,分三層,各有須彌座,須彌座的束腰處共雕有一百一十三個小佛龕,供奉戒神。戒壇西側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漆金塑像,佛像前置十把硬木椅和一個紫檀木雕龍供桌,供舉行授戒儀式時「三師七證」就坐。每次授戒有三名新戒者登台,面對佛像跪立在說戒法師正面,恭聽戒律要求。
泉州開元寺的甘露戒壇最初建於北宋天禧三年(公元一○一九年)。現壇是明初建成,為重檐八角攢尖式。壇分五級,最高層中供奉明代木雕盧舍那佛坐像。壇頂正中藻井結構復雜而又精巧,作如意斗拱,是仿照北京天壇祈年殿所造。
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九七八年),在杭州昭慶寺建立了萬壽戒壇,後經重建,成為江南著名的戒壇。自慶曆、皇祐(公元一○四一至一○五三年)以來,南方立了很多戒壇,如蘇州開元寺,秀州(今嘉興)精嚴寺等都建造了戒壇,當時估計約有七十二處。在開封慈孝寺,還另立大乘戒壇,使受過比丘戒後的僧侶,再到這裡受菩薩戒,成為後世三壇次第受戒的開端。自晉宋至唐初,從滄州(今重慶)下到江淮(江蘇、安徽)之間,共計有戒壇三百多處。

 
 
淨土給我的啟示

   常言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緣和合的世界,沒有值得我們留戀的地方。
但,眾生情歸何處?
淨土帶給我們新的訊息與希望,為娑婆世界執迷不悟的眾生開闢新的天地。
對人生死後之去處及歸宿提供指引;指出「依佛力」與自他共願力之修持方法;為娑婆眾生打開方便之門;淨土更提供場地、設施與生前修大乘悲智之眾生,好使他們繼續修持。
由此可見,眾生很需要淨土。
在世事上失敗的人,可在佛法中找到一點希望和慰藉。但,在佛法中失敗了的人,卻又如何?
生存在這五濁惡世,學佛時遭遇到的種種難題,自己無法解決,而往往又無人請問。不是不氣餒,不是不叫人無奈的。
眾生貪生怕死,戀棧浮華,淨土更加「適合」他們。
舉西方阿彌陀佛淨土為例,其國珠圍翠繞、寶光流轉、繁華似錦、富貴耀目;直接一點,真是獨一無二、高雅脫俗、莊嚴秀麗的混合體。
其土眾生,皆以蓮花化生,修持學習,直至凡情滌蕩,內外如如。
更難得是與諸善人俱會一處及阿鞞跋致(住不退轉)。
相信阿彌陀佛的殊勝功德,不只折服佛教信徒,更叫諸外道們不忍埋沒良心去否定它的光芒。
然,佛法不離世間法。
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五濁惡世,我們何懼之有?
我們應當努力「建設現實世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界變得如何,在乎我們的一念。」
我們絕對有能力扭轉世情之乾坤、制定現世之藍圖。把這個人間地獄變為清淨樂土。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佛、眾生與我,本為一體,娑婆有情因一念之差,生死流轉,深受痛苦繫縛。我們好應幫助扶持他們,度己度人,自利利他。
時間的巨輪不停在轉,不應把精力與時間花在無謂之事情上。
《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於爾等,爾等皆當作佛」。
雖然淨土的環境莊嚴、瑰麗;問題是時間委實太長,而空間的距離,也太遙遠。「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啊!時空的差距太長久,太遙遠了。那麼,何不就立地成就人間淨土!
人間,太多魅魅魍魎的邪門左道。人心,充滿醜陋邪惡的奸詐陰險。
善人、善事不是沒有,只是太少。世界上許多地方仍然滿佈痛苦:貧窮、疾病、饑饉、天災、戰亂,叫人痛不欲生。怎麼辦呢?怎樣可以令他們減輕苦楚,脫離煎熬,過著一點更健康、較富足,平靜而安穩的人生呢?
我們應立刻付諸行動,坐言起行。現在就要實施人間淨土的建設。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菩薩當於五明處求。」
單看工巧明,我們有現代化的聲、光、電、熱,令生活舒服受用。醫方明會促使醫藥進步,醫治疾病。聲明致令世間美化。因明全言語、文字都有邏輯思維,不落巧言令色,強調奪理。而內明呢,更不得了。當禪定訓練成熟,心地淨化、昇華、純善。
果真如此,那麼我們活在世上,也豈不是「與諸生善人俱會一處」了麼?

 
 
何謂「四大皆空」

   甚麼叫做四大呢?就是:地、水、火、風。為什麼這四樣東西叫做「大」呢?大者,言其普遍無物不有的意思。有如現今化學中所稱的原素一樣。所以地、水、火、風,稱為「四大」,這是古代印度對於宇宙萬象研究到最後,所得到的結論。每件東西,只要是物質世界的,沒有不是這四種原素所集合而成的,所以佛教裡又名此地水火風的四大為「四大種」。種有能生之義,這就是說:一切萬物都是由此四大種之所生的。地,以堅強為性;水,以流濕為性;火,以溫燥為性;風,以輕動為性。它們各自的作用是:地,有任持的用;水,有攝持的用;火,有成熟的用;風,有增長的用。因為一切萬物都由這水火風的四種原素所合成,分析起來,除了此四種原素而外,更沒有萬物的真實自體可得,所以說:四大皆空。這裡所說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的空,是說萬物的本身,沒有可以特立獨存的實在自體,所以說空。只要你肯去觀察它分析它,一切萬物都不外是四大假合的幻想,所以說萬象為「空」。空,是言其不實在,無真實自體的意思。「四大皆空」,用另一句佛教裡的話來說,就是「一切法皆空」。因四大而成一切法,故一切法不是真實有,常恒自在的有,所以是空。而地水火風的四大本身,也還是因緣的存在,也不是真實的最後的東西,所以也是空的。能夠生一切法的原素尚且是空,被生的一切法是空,更不成問題了。
一切萬物都離不開這地水火風的四大,舉例來說,如一個人,皮肉筋骨等是地大,血汗涕唾小便等是水大,暖氣體溫是火大,呼吸是風大。又如一支粉筆,從它的因素上去分析,是由凝聚無數的粉末而成固體的粉筆,這是地大;粉筆之所以成為粉筆,是由粉末凝聚得成的,而粉末為什麼會凝聚在一起,必須用水把粉末粘結起來,這種能攝聚粉末而成為一總體的作用,就是水大。粉筆必須經過火的烘烤暴曬才能定形,本身即其有一種乾燥性,就是火大。粉筆雖是許多粉末凝聚成的固體,可是,粉末與粉末之間,不是毫無間隙的,有間隙就有風的輕動之用,這就是風大。不過,在粉筆的表面來說,好像只有堅強為性的地大,其實,仔細分析起來,水、火、風大還是有的,只是地大特別增盛而已。又譬如水,水的性能是流濕,可是,遇到冷氣就結成冰,大海裡可以航行數萬噸的大船,這就現出地大來了。水經過太陽或火的曬煮,即有暖熱相現,這就是火大。水的流動波浪,即是風大。而我們只知它是水大,而忽略了水的本身,還是有地大、火大、風大的。由此可見任何物體,都不過是這地、水、火、風的四種原素之所合成,並沒有所謂真真實實可以特立獨存的東西。比如水是由氫二氧一的二種原素合成的,等到把氫氧二種原素分離開來,水之為物就不見了。由此可見,水並不是實有的東西,它只是氫氧二種原素化合成的。又如一間房子,是由磚、瓦、水泥、木料、銅鐵、人工等所集合而成的,如果把磚、瓦、木料等拆開來,各別的放在那裡,是不能成為房子的。由此可見,房子不過是磚、瓦、木料等照著一定的方式拼湊起來而成功的,除了磚、瓦、木料、房子的樣式等,又那裡有真實的房子呢?也就因為人的身體、粉筆、水、房子,……都是由各種原素所集合成的,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條件關係聚合的暫時存在,等到關係條件分散了,而這些東西都是要無常散壞的。無常、不實在,這是一切法的實相。因此,佛法教人要認識事物的真實相,不要把一切事物都看成為真實不壞常住的東西,佛法中有一首很有名的偈頌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我們如果能夠真實懂得佛教中的這種道理,就可以知道:世間上根本就沒有可以稱為最後獨立存在的東西的,不管是唯心、唯物,或唯我與唯神,在佛法的真理觀察起來,都是根本不通之論,所以佛法不主張有神。佛法講空,不是說什麼事物都沒有,只是說事物是因緣和合所生的法,其本身是要受其他關係條件之配合而存在的。沒有真實獨立常存不變的自體,佛法名這樣的存在為幻有、假名有、或世俗有。能夠知道一切法由因緣的湊合而成,也由因緣的分散而崩析,就不會在一切法上再起實執。學佛的人之所以名為「看破紅塵」,其主要的意義,也就在此。看破紅塵學佛、出家,不過是看破而已,不是把紅塵等的一切緣起有的事根本否定了。一個人如果真正明白了這些道理,對於我們人生的向上努力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一般人反誤會這是消極的、厭世的,這是絲毫沒有理由的。
再談「修心」「養性」二句話。真正修心、養性的人,必須要懂得這「四大皆空」的道理,才能夠把心修得好,把性養得好。因為我們的心、性,是小其無內其大無外而皎潔純真的,只因我們為物慾障蔽了,處處認為是真常實在的,所以處處是障礙、痛苦。因為,這時只見到小我和物慾,純潔的心性就處處障礙不通了!世間上的人我、是非、貪名、圖利、為非作歹,可說都是由此而來的。心性,是與「四大皆空」的道理融洽而無間的。所以,必須懂得這佛教的真理,才真正的能夠作到心性的恢廓朗耀,化私慾為真理,捨私我而從大公。諸位不妨仔細想想,一個人為什麼會犯偷竊、貪污、毀謗、走私、強姦等的罪呢?就因為他把那金錢、名位、女人、貨品……看得太實在了,把自己也看為非獲得這些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樣一來,就千方百計的想得到這些東西,乃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所希求的還沒有到手,或是雖得到手而還沒有享用,然而,這是違反人與人之間相存共處的道德的。國家既有法律的制裁,自己的心性也為此等惡念惡行為所污染了。以致成為社會人群的罪人,受法律的制裁,受良心的責備,這是多麼的不幸!如果我們把那些物質的享受:金錢、名位、異性……看得淡一些,而以正當的方法,合理的去求生存所必需的一切,這樣,縱使在物質享受方面差一點,但是自己心安理得,社會自有公道,心性的擴充與培養,就全在這起心動念的幾微之處。要知道:好的結果,是由積集準備好的因緣條件而獲得的,不循此正當的途徑去妄求,那必定是要欲益反損的。一切是虛幻不實在的,可是在虛幻不實的事物中,善惡因果的起滅仍是絲毫不爽的。所以真正懂得佛法因緣生滅、性空無我的道理,必定會提起積極向上向善的精神來,不但不會消極、頹喪,反而勇氣百倍,決定不會再作違背心性,蔑視真理,去幹那不道德的事的。
「四大皆空」這句話含有至深的道理,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假如我們每個人能夠審細地去體味,則我們人生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由此而得到合理的解決。語云:自求多福。佛教也說:自作業自受果。我們唯有了解這作為宇宙人生的真理--四大皆空,才能夠達到人生最高至善的境界。

 
 
華嚴經(行願品)

(接上期)

庚二釋行願,分為四科,辛初隨喜諸佛德,二隨喜六趣善,三趣喜二乘善,三隨喜菩薩德。今初隨喜諸佛德。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從所有盡法界,至菩薩智地,是列諸佛因中功德。成就諸佛無上菩提,至所有善根,是列諸佛果上功德。是總出所隨喜之妙境。我皆隨喜,正明隨喜,亦是能隨喜之心行。盡法界虛空界,約橫偏之處廣大。三世約豎窮之時深遠。一切佛剎是明國土充塞。偏空盡界,十方三世,都有國土,國土中必有諸佛坐道場。以國土無量故,所以諸佛,亦復無量,故曰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諸佛如來因中亦是凡夫,故「從初發心」初從凡夫,由聞法故,信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皆得成佛。我亦是眾生,若能獲心修行,亦必成佛,然我所以不成佛者,因不發心,不修行故。今欲成佛,必先發菩提心。「為一切智」,明發心之目的。發心為何?是為一切智,具云一切種智,亦名無上菩提,發心之後,必須實行,方能達到發心之目的,所以發心之後,應當勤修福聚,不得懈怠,不怕辛苦,不惜身命,捨己從人,損身利物,修廣大行,又非一朝一夕,一年一世,一劫百萬億劫,要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頭目手足,救濟眾生,隨眾生所需,惹能給與。「不可說不可說」,乃華嚴經百二十大數中最後第二大數,總言其數之多,不可以言說而知。「捨頭目手足」,是釋上不惜身命,以能捨無量頭目手足救濟眾生故,一切眾生皆有我執,看得身體非常寶貴,莫說以頭目手足布施,即身外之物,尚不能施,乃至有的一毛不拔,何況頭目布施?這是最難之事,菩薩發菩提心,為利益眾生故,不怕痛苦,難行能行,難捨能捨,故曰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梵語波羅密,此云到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以修行力,從生死此岸,度過煩惱中流,至涅槃彼岸。又云事究竟,凡作一件事到究竟圓滿時,都可名波羅密,以修行都有究竟相,現在稱為種種波羅密者,明菩薩之行無量,如此經云:我所修行無有量。又說一切法門無盡海。法華云: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菩薩修無量行,行行都有究竟圓滿相,故皆可稱為波羅密。如布施功德圓滿時,稱為布施波羅密,持戒圓滿時,名持戒波羅密,乃至精進波羅密,忍辱波羅密,禪定波羅密,般若波羅密。大般若經云:施戒忍進禪等等,若無般若,不名波羅密,只可名度,如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雖修一切行,若無般若,不名波羅密,是故應修行般若,以般若力,方知萬法唯心,無論修何行,無住無著,不取不捨,此則契理冥真,方名波羅密。門以通達為義,依般若門可通至大涅槃之堂奧。門有行門理門,行為入理之門,行為能入,理為所入,欲入堂奧,必從門入,欲入諸菩薩一切智地,必從波羅密門入,此經有四十一住,菩薩是能入,四十一住是所入,由修智慧行故,頓空煩惱,漸證一切種智,徹法界底源,鑒事理邊際,得成佛道,由波羅密門,得入菩薩種種智地,乃至究竟圓滿諸佛一切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具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略稱菩提,此云覺道,即是一切種智,證窮一心,智理不二,始本一如,無時不照,無處不照,無法不照,徹頭徹尾,洞鑒中邊,三德之中,是般若德,三身中屬報身,二果中屬智果。梵語摩訶般若涅槃那,此云大寂滅,即三德秘藏,大即是法身,寂是般若,滅是解脫。大涅槃經云:如來之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脫,亦非涅槃,我今為眾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於涅槃。三德秘藏為大涅槃,此二果中,屬於斷果,斷三煩惱而證得,住三德秘藏,受用常樂我淨,名般涅槃,非一定入滅,方名涅槃。「分布舍利」,梵語舍利,此云身,又云靈骨,即修行有功,道力精真而成,形如圓殊,由精骨而成是白色,血肉而成是紅色,毛髮成者是黑色,此皆是以火化身後所得。有色身舍利,法身舍利,色身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如法華經多寶佛塔,將來天王佛,是全身舍利,如中國六祖大師,遺下肉身,則屬全身舍利,為後人作福。碎身舍利,如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以火光三昧力,焚化色身,得舍利共八萬四千斛,十六大國王,收取回國起塔供養,後由阿育王,一齊收取,散布閻浮提各國,起塔供養,中國共有十九處,最顯著者,即今寧波廣利寺,是供養佛舍利處。法身舍利亦有二種,一切實教大乘經,是法身之全身舍利。權教諸佛,是法身中碎身舍利。上二種舍利,若人恭敬禮拜,即如供佛,得福無量,所以分布,利益眾生,上明隨喜之德,下正明隨喜之行。「所有善根,我皆隨喜」,根以能生為義,由因中修一切善法,將來能生智慧花果,故名善根,善根通於因果,因中修行,種種功德,乃至佛果上功德,無量無邊,法花云:「諸佛有無量無邊智慧之藏」。又云:「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諸佛因中功德,果上功德,我皆隨喜」。(接下期)

 
 
談禮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燈來供佛。西方神教徒,說我們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實,佛是我們的教主,是人而進達究竟圓滿的聖者;大菩薩們也是快要成佛的聖者。這是我們的皈依處,是我們的領導者。尊重佛菩薩,當然要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須有禮貌一樣。佛在世的時候,沒有問題,可以直接對他表示恭敬。可是,現在釋迦佛已入涅槃了;還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薩,都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不得不用紙畫、泥塑、木頭石塊來雕刻他們的形象,作為恭敬禮拜的對象。因為這是表示佛菩薩的形象,我們才要恭敬禮拜他,並不因為他是紙土木石。如我們敬愛我們的國家,要怎樣表示尊敬呢?用顏色的布做成國旗,當升旗的時候,恭恭敬敬向國旗行禮,我們能否說這是迷信的行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雖沒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為敬念的對象,有的還跪下禱告,這與拜佛有何差別呢?說佛教禮佛為拜偶像,只是西方神教對我們欠缺正確的理解所致。
至於香花燈燭呢?佛在世時,在印度是用這些東西供養佛的,燈燭是表示光明的,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禮佛,一方面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淨。並不是獻花燒香,使佛得聞香味,點燈點燭佛才看到一切。西方宗教,尤其是天主教,還不是用這些東西嗎?這本來是一般宗教的共同儀式。禮佛要恭敬虔誠;禮佛的時候,要觀想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東想西,意念不集中,或者講話,那是心不誠,忘想多多!失掉了禮佛的意義。

寫於九龍粉嶺觀宗寺

 
 
粵地古塔趣聞軼事

   廣東被稱為「千佛塔」的很多,大多與塔上或雕或刻眾多的佛像有關。潮州開元寺千佛塔為明末金木雕藝術佳品,塔高二米多,塔身每一洞門置有十八羅漢和二十四諸天塑像,塔基六柱頭刻作六尊力士,基座六面刻唐僧取經的故事,人物生動。梅州市東山嶺千佛塔,為南漢大寶八年(九六五年)南漢主劉鋹所鑄造。塔高約五米,四角七層。原在修慧寺內,清乾隆年間移至東山嶺。按每面計,第二至第六層依次鑄有七十七佛、六十七佛、五十七佛、三十七佛、十二佛,合為二百五十尊佛像,四面合計適滿千佛。又第四層佛像中,四角各有一尊大佛,趺坐蓮花座上,它們是東方善德佛、南方旃壇德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相德佛。佛像均輪廓清晰,造型精美,此塔為稀有文物。惜已毀損嚴重。在廣州光孝寺大殿後的東、西兩側鐵塔,是中國目前已知的最古最大而且最完整的鐵塔。東鐵塔為南漢大寶十年(九六七年)以劉鋹的名字鑄造,塔高七點六九米,四方形,七層,全身有九百個佛龕,每龕都有小佛像。初時全身貼金,有「塗金千佛塔」之稱,今已是鐵色。西鐵塔是劉鋹的太監龔澄樞與他的女弟子鄧氏三十三娘於大寶六年(九六三年)聯合鑄造,形式與東鐵塔相同,實是東塔仿西塔鑄造。西鐵塔原為七層,抗日戰爭期間被塌房壓崩四層,今僅存三層。在新會縣城北部圭峰東南面的白石塔,也稱千佛塔,但卻名不符實。全塔高六點一米,六角七層,實心。底座的六面分別鏤刻二龍戲珠、獅子、狻猊、鳳凰、麒麟和象;塔頂刻相輪、葫蘆。全塔卻沒有佛像。
廣東的風水塔佔了很大數量。這裡又有兩種:一是以「鎮妖避邪、保民平安」為主的;一是以「興文引祿」為主的,希冀保祐讀書人功成名就、青雲直上。前者比較聞名的有鎮風塔(饒平縣)、文福古塔(蕉嶺縣)、三元塔(德慶縣)、鳳凰塔(深圳市)、凌雲古塔(台山縣)、琶洲塔(廣州市)、桂洲文塔(順德縣)、雁塔、水口塔、長福塔(新豐縣)、雙峰塔(吳川縣)等。饒平縣柘林鎮地處濱海。古人建塔取「鎮風鎮水」之意;又石塔座落於風口,故取名鎮風塔。塔建於元至正十三年(一三五三年)二月,高二十二米,七層八角,是汕頭市轄區內保存最齊整、最古老的石塔。台山縣城西郊的凌雲古塔為明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知縣王尚賢所建。塔高四十八米,外表七層,內實九層。傳說當年為造此塔,燒磚三年,共四百多萬塊,費工二年才建成。因當時人民生活困苦,常有人跳塔自殺,故清代知縣把塔門封閉,並立碑:「凌雲古塔,永遠封閉,如敢廢損,嚴拘不貸」。一九二四年,塔山雖闢成公園,但後來卻成了煙賭集中之地。在一九六○年,一九七九年,政府曾撥款維修,使古塔生輝。德慶縣三元塔在德城鎮東郊白沙山上,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八角九層,磚造。塔內從底向上觀望,各層的組合圖案、幾何線條精緻多彩。傳說當年塔身全部用銀硃灰塗抹,故有「只新不舊」之說,至今尚鮮艷如昔。

*****

吳川縣雙峰塔位於吳陽區文塔鄉。因縣治內有尖山、麗山兩山峰而得名。塔為明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知縣周應熬所建,高二十一米,磚石結構,七層。順德縣桂洲文塔在掁華鄉外村,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為當地胡族「風水保障」。塔高三十六米,六角七層,門楣鑲「四山群赴」石額。塔砌磚方法獨特;開始一順一橫,接著兩順一橫,三順一橫,四順一橫,牆最厚處為一點五米。各層楣額均有刻字,由下至上分別是:「飛出上青霄」、「秀甲獅陽」、「聚奎閣」、「題名處」、「涵高下」、「鳳鳴」、「靈照」,字跡分楷、草、行、隸、篆五體,味不薄,耐人觀賞。座落在新豐縣城東郊的雁塔,又稱文峰塔,為清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知縣張翼倡建,以「鎮水造福」。塔為閣樓式磚砌,高三十三點二米,六角,外觀七層,內分十三層。塔心全為六角直井式。樓梯原為穿心壁繞平座式,盤旋而上,可登頂層,極目四望。廣州東南面的琶洲塔,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外觀八角九級,內分十七層,每層設有神龕。塔腳的石雕托塔力士,是明代石雕罕見之物。
古代廣東「興文引祿」的塔主要有:元魁塔(梅縣)、文峰塔(澄海縣、興寧縣)、文昌塔(懷集縣)、文塔(開平縣)、文光塔(潮陽縣)、文明塔(高要縣、饒平縣)、登方塔(徐聞縣)、雁塔(漸州市)、文筆塔(惠州市)等。梅縣元魁塔位於松口鎮銅盤鄉,為明萬曆年間翰林李二何倡建。塔高四十餘米,八角七層,青磚砌築,塔勢高聳。文峰塔位於澄海縣龍田,創造於明萬曆七年(一五七九年),明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年),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年),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重修。塔原高十五點七米,七層;重建後高十一點六四米,五層,改名文明塔。一九七三年,一九八○年重修,改名田寶塔。興寧縣城南郊的文峰塔,建於清光緒年間。塔八角十層,磚砌堅固穩重,造形美觀。位於懷集縣下閣的文昌塔,原為文昌書院一部分。建於明萬曆十七年(一六一九年),三年後竣工。塔座東面西,高約二十五米,六角五層。塔頂是圓錐形,上蓋硫璃瓦,翹角高出,頗具規模。文光塔在潮陽縣棉城鎮中心。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宋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年),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年),重建清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重修。傳說地震時放出「毫光」,時人以為是「人文昌盛」之兆,遂取名文光塔。塔高四十三米,磚砌空心八角七層。每層有塔門、塔廊,塔身由各種不同形狀與規格的磚石砌成,結構嚴謹、堅固。一九五六年、一九八一年曾兩度維修。高要縣文明塔位於新縣城南岸,建於明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為肇慶知府鄭一麟建。塔高七層,六角。一九八六年曾維修加固。饒平縣文明塔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十年後竣工。塔高十七米,八角七層,用青磚條石砌成。一九五六年曾維修。惠州市橋西區文筆塔建於清初,高二十點二九米,八角五層。該塔自建築未曾修改,故真實反映了清塔的形制特點。

*****

開平縣文塔又稱開元塔,位於馬山。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知縣葉重秀認為,開平縣當時科舉不達,連舉人也沒有,是「風水」不妥,便創建文塔,作為開平的文筆。塔高二十四米多,七層。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知縣張幫泰想開平縣「文運昌隆」,能出狀元,議修文塔。修建後,塔改開元塔,意指開平從此出狀元,塔旁加建「印星」--方塊小屋「金章閣」,作為狀元的官印;並規定,不出狀元不開塔底塔門。塔加建至三十多米。但此後開平縣也沒有出狀元,因而塔未曾打開,要到第四層才有門可通。一九四六年,一九八三年曾重修。徐聞縣城的登方塔明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由知縣趙一鶴起建,八年後建成。塔象徵文筆,意在「蔭」其十子登方直上,高中科甲,故名登方塔。塔高三十六點四一米,八角七層,為泥磚灰結構。塔每一角伸出處都有用生鐵鑄成的鷹鳥頭裝飾,塔頂有鐵鍋覆蓋,造型別緻。
廣東不少古塔是為紀念名人而建的,如光塔(廣州市)、榴花塔(東莞市)、御史塔(潮安縣)等。光塔在廣州懷聖寺(光塔寺)內,為早期來華的阿拉伯著名傳教士阿布.宛葛素於唐貞觀元年(六二七年)所建。塔為圓柱形磚塔,高三十六點三米,實心,僅有兩條狹窄的螺旋形暗梯從塔內通向塔頂。塔頂原置一「金雞」以測風向,明初毀墜,萬曆間復修,換上銅葫蘆,清康熙時又墜毀。現塔頂為近代所修。榴花塔位於東莞市東郊,是南宋抗元英雄熊飛的家鄉。明萬曆年間,鄉人袁昌祚籌建此塔,取名「榴花」,紀念熊飛。塔八角七層,磚砌。御史塔位於潮安縣中離溪邊,原為一所禪院塔,建於南宋嘉定年間,為八角磚塔。明朝潮安人薛侃在朝中任行人司職(管傳旨、冊封等事)。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他因上疏朱厚總被削職為民。薛侃回鄉後,興建了中離書院,聚集了百餘士子,塔養了一批人才。他死後,被追贈御史。人們為紀念他,稱塔為御史塔。民間有「水繞御史塔,碑出狀元來」之說,意指塔影投到那裡,那裡就出賢才。
廣東也有不少「古塔之最」如:我國至今所見到的兩座最古的鐵塔--廣州光孝寺東鐵塔、西鐵塔;廣東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唯一元代石塔--南雄縣城珠璣巷珠璣塔,高三點五米,八角七層,距今六百三十八年,廣東現存最早的石塔之一-新會縣城龍興寺石塔,為隋唐時代建築,高三點九四米,八角六層,仿木構式,石砌實心;廣東唯一的喇嘛塔--新會縣會城北郊鎮山寶塔,建於元代,高二點七六米,八角,實心,用紅色砂岩雕鑿而成;廣東罕見的宋代古塔--澄邁縣美亭區美郎雙石塔,宋朝鄉人陳道敘長女出嫁,次女為出家尼,他為紀念二女而建雙塔,高約十七米,層檐七層,一座六角,一座四角;廣東銅葫蘆最重的塔--三水縣河口鎮魁崗文塔,明代所建,八角九層,高四十二點五米,塔頂銅葫蘆高四點七米,重三百六十公斤,廣東最高的古塔--肇慶市崇禧塔,始建於明萬曆十年(一五八二年),三年後建成外觀八角九層,內分十七層,高五十七點五米。

*****

廣東不少古塔,經過戰爭的考驗和洗禮,更富風采,為人景仰。澄海縣龍田文峰塔,清咸豐初年,海陽、澄海、潮陽、普寧等縣農民聚集在桑浦山金方寺,舉旗起義,響應洪秀全起義,反對清廷,遭到潮州知府吳均「進剿」。義軍利用文一塔作屏障,吳均久「剿」不克,損失慘重,不久吳均病死。而塔亦被吳均砲火所毀,十年後(一八六四)在原址重建。新會縣城北郊的白石塔、饒平縣柘林鎮的鎮風塔、合山縣城西郊的凌雲古塔等,都遭受過日本侵略軍的砲,留下彈痕,親睹日軍暴行,成為歷史的見證。
廣東每一座古塔都有動人的傳說,都有神奇的故事。慧光塔(連縣)仙人和土地公鬥法、正相塔(龍川縣)烏鴉化磚建塔、龜峰塔(高明縣)神龜除禍、三影塔(南雄縣)南朝梁武帝長子蕭統追瘟、熊子塔(新會縣)梁海擊鼓鳴冤救小鳳、興文塔(連縣)「船篙」撐連州、登雲塔(徐聞縣)賢堂公智鬥狠財主、三元塔(潮州市)鎮壓鯉魚精、聚奎塔(瓊海縣)廬章夜夢霄霍、珠璣塔(南雄縣)胡貴妃投井避兵禍、象塔(東莞市)鎮壓野象群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
一些古塔的楹聯,用詞洗煉,寓意雋永。五華縣城東郊雄獅古塔始建於宋,明萬曆間知縣詹子忠重建,五年建成,八角九層,高三十五點五米。塔門上嵌「萬代瞻仰」,兩旁有詹子忠刻聯:
「山作屏,地作氈,月作燈,煙霞作樓閣,雷鼓風簫,長慶升平世界
塔為筆,天為紙,雲為墨,河瀚為硯池,月圈星點,樂觀大塊文章」
饒平縣文明塔於清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竣工後,曾鐫一石碑,上題「新事隱語」,碑文是首五言詩:「天高一望空,水至青如許,懸看本無心,貪多貝應去;橫目點離州,廊上開新宇;竿頭竹已非,水草翻無羽;同船話相告,土草合為侶;健兒欠夫人,木側堪喬舉」。這原是一首謎語詩,大意是:大清縣令四川郭于蕃造建橋。塔還有一聯:
「文明已授青藜杖
科甲聯綿報土心」

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惠來縣玉華塔,其對聯寓意高塔是一座魚船往來的帆標:
「瀉影人滄溟,靜浪恬波,早見鯨潛鯢伏
高標出雲障,捫星滴斗,待看鳳起蛟騰」

梅縣松口鎮的元魁塔,明萬曆年間建,塔底正門有李二何撰寫的楹:
「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
峰是天外秀,萬年騰奎壁之光」

此外,潮州市鳳凰塔「玉柱擎天,鳳起丹山標七級;金輪著地,龍蟠赤海鎮三陽」等塔聯,都耐人尋味,詩意綿綿。

 
 
上海佛教弘法團蒞港
天童精舍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啟壇

滬佛教弘法團訪佛聯會
主理天童精舍水陸法會

上海佛教弘法團一行逾廿人,於九月九日中午飛抵香港,他們這次來港,肩負兩項使命,一是參觀香港的佛教事業,與香港佛教作文化交流;二是應天童精舍之邀,主理己卯年水陸普度大齋勝會。
上海佛教朝氣蓬勃,他們大多是年輕有為的法師。今次來港弘法的團長照誠法師,也是十分年輕的,今年才三十二歲,但已經肩負弘揚佛法重任,是龍華寺的代方丈,是上海佛教界的領袖人物。這大批年輕法師,來自上海的龍華寺、玉佛寺、靜安寺及圓明講堂,由龍華寺的代方丈、上海市佛教協會秘書長照誠法師擔任團長,顧問乃龍華寺寺務第一副主任王永平大居士。
上海佛教弘法團剛抵港,用過午膳,稍作休息,立即前往香港佛聯會拜會覺光長老、智慧長者。覺光上人見到這班年輕有為的僧人,滿心歡喜,情不自禁地在致歡迎詞中也提到:香港佛聯會已著手籌備興建「香港佛學院」,積極培養佛教接班人。
覺光法師、智慧法師、衍空法師、林漢強居士、何德心居士及區潔名居士等佛聯會董事出席歡迎會。會上,會長覺光上人在致歡迎詞時說:「我們到過上海訪問,也經常到各大省市訪問,而內地不少法師也來香港作文化交流,可以說,我們的來往是緊密的,這樣可以促進兩地的佛教事業發展。在座的有些法師可能是第一次來香港,希望他們多抽點時間了解一下香港的佛教事業,多參觀一下。」

上海佛教弘法團名單
法名/俗名 序號 工作單位及身份
照 誠 團 長 上海市佛協秘書長,
龍華寺代方丈
王永平 顧 問 龍華寺寺務
第一副主任
慧 平 副團長 龍華寺監院
平 熙 副團長 龍華寺監院
漢 棠 團 員 玉佛寺知客
明 海 團 員 玉佛寺知客
慧 同 團 員 玉佛寺知客
智 鎮 團 員 玉佛寺知客
常 松 團 員 靜安寺法師
文 繼 團 員 靜安寺法師
湛 空 團 員 圓明講堂法師
聖 瓊 團 員 圓明講堂法師
世 炫 團 員 龍華寺堂主
相 玉 團 員 龍華寺知客
瑞 林 團 員 龍華寺知客
慧 蓮 團 員 龍華寺副寺
清 慧 團 員 龍華寺悅眾
社 林 團 員 龍華寺僧值
必 茂 團 員 龍華寺維那
慧 文 團 員 龍華寺悅眾
桂 平 團 員 龍華寺悅眾
常 輪 團 員 龍華寺法師
桂 雨 團 員 龍華寺法師
慧 超 團 員 龍華寺法師
慧 祥 團 員 龍華寺法師
性 宇 團 員 龍華寺知客
高棣偉 顧 問 佛教朝山旅行社秘書

照誠法師小傳
照誠法師俗姓王,遼寧大連人,一九六七年十月生。一九八四年春,因喪母頓感無依,遂投海城市海安寺依明達老和尚出家。次年在澍培長老座下受具足戒。
一九八七年,南下蘇州靈岩山寺,就讀於中國佛學院蘇州靈岩山分院,一九八九年秋畢業。一九九○年春,赴上海親近明暘長老至今。一九九二年,香港佛教界領袖天台教觀總持覺光長老傳付心印;同年,明暘長老傳付曹洞正宗心印。
照誠法師在覺光長老和明暘長老的共同精心培育下,學修並進,德才雙全,已能肩負起弘揚佛法之重任。
明暘長老已於去年任命他為圓明講堂當家,今年初又任命他為龍華寺代方丈。照誠法師身體力行,領導兩寺法務,道風日隆,多次在圓明講堂和龍華寺舉辦生死佛七。今年初,在圓明講堂佛七圓滿後,他領導一群青年法師,花四個整天時間,步行去蘇州靈岩山,最後一天三步一拜,拜到蓮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的道場--靈岩山寺的大雄寶殿。親眼見到的四眾弟子,十分激動,異口讚揚:「現在已很少見到這樣的年輕菩薩。」
照誠法師還在兩寺組織教理學習班。積極培養青年講經法師。去年,照誠法師在龍華寺講經。聽眾踴躍,歡喜讚嘆。他還多次講開示,信徒們都講:「聽他的開示,能頓開茅塞,增長智慧,樹立正知正見。」許多人要求皈依他,要長期跟他學佛,走了脫生死的菩提大道。照誠法師現任上海市佛教協會秘書長,是上海佛教界的領導人之一。


覺光法師主持上堂說法法語
水陸宏開妙法筳  冥陽兩利功德田
聞經悟道無空有  恒順眾生吉祥天

天童精舍啟建水陸普度大齋法會,今次是第三屆舉行,國內外諸山大德。同襄其盛、海會雲來、莊嚴殊勝、法願弘施、冥陽兩利,真是功德無量。
天童精舍在港創立多年,住持堅明法師、監院道平法師。慈悲普度、攝化群機,已奠下良好楷模,尤其是道平法師為年青一代優秀僧才、修持精蘧。更以專長學識,首創電子光碟傳錄經文,出版佛梅電子大藏經,各方均予好評。
道平法師普利大眾,弘願啟建水陸道場,祈福消災、護國安民,每次法會,都是儀典宏大,隆重非常,由此可見其辦事之魄力。
法會更與眾發心,籌募天童寺建寺基金,及由香港佛教文化協會舉辦;耄耋歡聚慶中秋素宴晚會,以上法喜功德,如非有大智慧者實不易成事,現今道平法師一一策動成功,實至可喜可賀。
本人承邀隨喜盛典,歡喜讚嘆之餘,謹祝頌大家法喜充滿,福慧無量,並說偈語云:
靈山一會歷千秋  如來寶藏萬象收
法輪常轉福德在  普同迴向樂悠悠

天童精舍住持堅明法師致開幕詞
尊敬的覺光長老、上海佛教弘法團團長照誠大法師、紹根長老、修智大和尚、新華社協調部范瑞方副部長、各位嘉賓、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今天,天童精舍隆重啟建已卯年水陸勝會道場,承蒙諸山長老慈悲,各位嘉賓歡喜,光臨道場,上海佛教弘法團的全體法師,都是上海佛教界的福田僧,你們發菩提心,不辭辛勞,來到香港,修建水陸大法會,集十天晝夜、虔修顯密神咒和大乘經文,其功德大如須彌,迴向法會參與者,現在者,增福延壽,諸事吉祥;過往者,業障消除,早登蓮邦。
此乃天童精舍的一大盛事,也是香港居士們的殊勝因緣。在此,本人代表天童精舍全體仝人,謹向各位表示由衷的致意!
天童精舍擴建道場以來,積極展開各項宏法利生事業。尤其《佛梅電子大藏經》出版工作。仰仗佛力的加持、教內長老大德的關心和支持、檀那善信的鼎力協助,專家學者的寶貴意見。
世界第一套漢文電子大藏經--《佛梅電子大藏經》已在香港正式出版!
天童精舍近幾年來的成長發展,歸功於諸山長老的慈悲關懷,檀那善信熱心護持,社會各界好友鼎力相助!特別是我們的會長覺光長老,多年來,經常親臨天童精舍,視察指導,使我們各項弘法工作能按計劃得以完成。
天童精舍四眾仝人,感恩於心,誓將身心奉塵剎,以此報效長老對我們悉心栽培,迴向檀那善信布施供養!
目前,我們將全面展開香港天童寺籌建工作,我們衷心地冀望諸山長老和護法居士們繼續給予大力支持。

天童精舍監院道平法師致謝詞
尊敬的覺光長老、上海佛教弘法團團長照誠大法師、紹根長老、修智大和尚、新華社范瑞方副部長、上海佛協副會長王永平大居士、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護法居士:
首先,代表天童精舍董事會仝仁,謹向各位致以萬二分致意!謝謝大家法駕光臨。這次,天童精舍打水陸算得上是因緣殊勝!承蒙各位諸山長老在百忙中前來主持啟壇灑淨儀式,本人由衷地感激!誰都知道天童精舍是個小道場,歷史又短,經濟能力又薄弱,根本沒有條件打水陸,能一而再地打水陸,在信眾中產生良好的效果,人人稱讚,這真是一個龍天護佑的奇蹟!諸山長老光臨天童精舍主持勝會,足以證明得到大家的愛護和支持。
當然我們更感謝天童精舍的護法居士無私的長期護持道場,正是愛護常住如愛護自己眼珠一樣。
大發菩提心的護法居士促使天童精舍得以健康發展,在百般困難的條件下,天童精舍不到三年的光景,能夠完成《佛梅電子大藏經》全部工程這也是一個大奇蹟!我心中有很多的感激的話要說,一時也說不完,集中起來說一句,天童精舍同仁們,永遠感謝大家的支持!天童精舍近年來的發展,總的來說是好的,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古人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正如會長覺光大師教導的:百尺竿頭再進一步,謝謝!

上海佛教協會副會長王永平大居士致詞
尊敬的覺光長老、各位法師、新華社范瑞方副部長:
在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的領導下,天童精舍經過堅明長老和道平法師的艱苦創業,弘揚佛教文化,首創《佛梅電子大藏經》光碟,為弘揚法寶,作出了重大貢獻,此次舉辦大法會,滬港兩地的大法師,會聚一堂,共同修持,感應佛菩薩加被,國運昌隆,香港繁榮,人民安樂。
敬祝與會各位福慧增長,家庭幸福!

上海佛教協會秘書長照誠大法師致詞
尊敬的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公上人慈悲、諸位長老、各位大德法師、各位來賓、各位護法善信,感恩佛陀的慈光加被,使我們的弘願達成一片!
感謝天童精舍,堅明大和尚、道平大法師的慈悲又一次給予我們上海佛教弘法團以音聲為佛事與香港佛教界交流的機會,我們滬港兩地的佛教徒,心連心,手拉手,一定會推動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慈祥法師圓寂奉安讚頌委員會通告

   香港佛教聯合會現任董事、大光園創建住持慈祥法師,度生法業圓滿,於己卯年八月初五日(西曆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四日)安詳圓寂於聖保祿醫院,享世壽八十九歲,僧臘七十三夏,戒臘七十二秋。法體奉移九龍紅磡世界殯儀館舉行殯禮,擇於九月廿九日(農曆八月二十)星期三,上午十時公祭大殮。
恭 請
香港佛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主持封棺說法,隨即回大光中學致祭後奉葬於柴灣哥連臣角道香港佛教墳場。香港佛教聯合會經組成奉安讚頌委員會主理其事,謹特通告教界內四眾與佛聯會同人,屆時蒞臨敬禮,同申悼敬。
慈祥法師圓寂奉安讚頌委員會

 

主任委員


副主任委員

覺 光法師

黎時煖居士 
永 惺法師
林漢強居士
委員 圓慧法師
常光法師
廣琳法師
果德法師
道平法師
融靈法師
衍空法師
智慧法師
智開法師
妙光法師
智鴻法師
演慈法師
淨修法師
妙慧法師
達義法師
楊錦珍居士
梁衛珍居士
鄭常智居士
崔常祥居士
區潔名居士
黃 水居士
何忠全居士
何德心居士
楊 釗居士
盧偉強居士
林志達居士
沈張婉居士
張梅桂居士
余潔冰居士
溫綺玲居士
溫果和居士
謹 啟

覺光法師為
慈祥法師圓寂封棺說法詞

     佛門龍象早名傳
寶航度眾矢心專
性相齊彰人天頌
生滅去來本自然

大光園堂上,開山住持慈祥法師,覺行圓滿,於己卯秋八月初五,安詳示寂,今天舉殯奉安,本人與慈祥法師昔年發起,創立香港佛教聯合會,共事至今經逾五十多年,今到來告別致禮,讚頌數語實難盡一一也:
懿歟法師    順德郭姓
門弟書香    師範畢業
抱志度生    出家凌雲
受戒棲霞    參師海老
楞嚴精長    世出世間
大光弘道    悲願憫憐
戰後哀鴻    失學徬徨
義校興辦    首為之倡
佛聯創會    熱心參與
地方公益    博濟利眾
推展教育    桃李廣植
財力佈施    喜捨無量
英廷逖聽    榮勳頒授
九秩高臻    人瑞群稱
圓滿覺行    示現涅槃
蓮生上品    永世留芳

際斯封棺說法一句作麼道?

百年身是未空行
慈光照遍萬人群
祥熙遺愛傳後學
修成上品蓮座登

封!

 
 
弘法使者獎學金簡介

弘法使者
弘法使者是由一班對佛學抱有熱誠的大專生,透過每年九月開始接受申請的香港佛教聯合會「弘法使者獎學金」招募而成的,而今年正是弘法使者成立的第一年。他們來自七所不同的大專院校,分別修讀不同的學系。平時除了互相砌磋佛理和分享生活的感受外,他們的任務主要是推行和策劃一些弘法的活動。例如:佛學座談會、大專生、中學生學佛營、佛經派發等。加入了弘法使者後,同學們除了在佛教教理和智慧上有所增長外,也得到了寶貴的友誼。
今年暑期間,他們舉辦了一連串弘法活動,其中包括於六月十九日觀音誕當天,在寶蓮禪寺向大眾派發經書及為他們解答佛學問題,反應熱烈。另外,又在八月六日至八日,於石崗圓通寺舉辦了一個名為「佛理留宿」 的中學生學佛營,讓同學們體驗寺院生活和學習在生活中保持一顆覺醒的心。

宗 旨
為貫徹推動弘揚佛法普利有情的使命,香港佛教聯合會特別設立弘法使者獎學金,以積極培育新一代智士,以秉持如來正法知見,情懷菩薩大悲精神,行於社會,服務眾生,自利利他,建設人間佛土。

獎學金額
一九九九至二○○○年度每名成功申請者可獲獎學金港幣一萬六千元正。

申請資格
(甲)正信皈依三寶弟子或發心學佛者
(乙)香港大專院校全日制學生
(丙)其它考慮因素
-學業成績
-佛學基礎
-弘法理想
-家境(貧者優先)

申請方法
有意申請者,可於一九九九年十月三十日前將填妥之申請表格連同:
(一)皈依證副本
(二)履歷
(三)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自傳及理想
寄往:香港灣仔駱克道三三八號二樓
香港佛教聯合會
弘法使者獎學金委員會

申請結果
經評選委員會進行甄選及面試後,本會將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底前聯絡成功申請者領取獎學金。若申請者至十二月底仍未接到通知,即表示其申請不被接納。

評選顧問
覺光法師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林漢強先生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
楊釗先生    香港佛教聯合會常務董事 / 旭日集團董事長
潘宗光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蔡素玉女士   立法會議員

 
 
香港佛教聯合會希望工程學校

   學校是最佳培訓人才場所,它的座落環境、校舍建設和師資都很重要。中國廣大繁榮的省、縣、市、鎮中都有完善的教育設備,政府也極力推廣,造就無數的傑出人才,為國為民服務,成績彪炳。由於中國版圖大,人口多,政府開支龐大,未能十足兼顧邊荒山區地帶少數民族(苗、侗……等)的校舍建設。開放後,中央高層構思一項「希望工程學校」計劃,由海內外慈善團體及善長仁翁捐獻資金,協助政府完成未能完全顧及的邊荒地區教育事業。
香港佛教聯合會,秉承佛陀的慈悲宏願,愛國愛教精精,成立「贊助希望工程學校」部門。鼎力資助邊荒山區校舍。已開幕的計有紹根希望中學,陳國超、大雄、鄭常智、崔馮常寶、李世明、釋大光紀念希望學校。
今年將落成的校舍有釋大光紀念希望中學、釋大光紀念希望小學、正康希望小學、邱志豪紀念希望小學及郭賴金井希望小學;佛聯會亦定於十月十八日至廿五日,為期八天,組團前往貴州,為此五校舉行竣工典禮,順道探訪其他貧困的山區居民。
是次考察團由廣琳法師擔任團長、達義法師擔任副團長,全團共有十餘人。團員除有發心的護法居士,亦有熱心的社會人士,彼此都懷著刻苦的精神,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心理準備而踏上旅途。
若有善長仁翁想參與扶貧興學計劃,請與香港佛教聯合會魏世波先生聯絡(電話:二五七四 九三七一)。我們樂意為您完成善願。阿彌陀佛。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

正覺蓮社李嘉誠護理安老院
千禧學堂長者榮膺學士
覺光法師表示國際長者年加強活動

   香海正覺蓮社主辦佛教李嘉誠護理安老院開辦歷時九年以來,對住院老人生活照料,不論日常生活、健康保養、精神調劑,均予全面兼顧,該院為嚮應聯合國發起國際長者年,加強老人福利工作,去年底起設立千禧學堂(類如老人大學),聘請多個科系義務教授,分有中、英語文、歷史、藝術、佛學等科,讓長者們有機會接受校園生活,充份表現「活到老,學到老」精神。
該院於八月(廿九日)午間,在大坑道院址大雄禮堂,舉行千禧學堂第一屆畢業典禮暨懇親聯歡會,特別得獲香港港東獅子會贊助,除捐出慶典經費、學業獎品外,並同數百份禮物到院探訪,向住院二百五十多位長者致以熱切慰問,在院主持典禮者有院董會主席覺光法師、總監果德法師、院董區潔名、陳明智、院長伍庭山等,港東獅子會到會者有會長姜漢坤、上屆會長李常盛、前會長徐中吉、盧應銘、副會長何志文、劉劍雄、獅兄董事石賢德、陳浩波、鄺能恩,及各獅兄嫂等卅多人。
典禮中由主席覺光法師致詞,講述香海正覺蓮社興辦安老機構及學校共十多個單位,其中安老服務工作至為龐大,現有三間護理安老院,一間護養院,均具有最新型設備,及完善規模,共收容老人逾八百多人,另耆英中心兩所,會員人數亦共逾三千多人,在迎接千禧年來臨,香海正覺蓮社之老人福利服務工作將會更趨擴展,希望各方人士多加支持。
於頒發畢業證書時,各長者身穿學士袍、戴四方學士帽,喜氣洋洋接過證書,六十多位長者得償完成大學心願,在座嘉賓對長者們求學精神均表讚佩。繼舉行懇親聯歡會,港東獅子會副會長何志文高歌粵曲助興,由陳浩波獅兄(二胡)與其友好香港中樂團名家陳鴻燕先生(洞蕭)拍和,兩位陳先生隨再合奏平湖秋月一曲,及港東全體獅嫂演唱流行曲「上海灘」,以娛各長者,獲得全場掌聲,隨後並有康山中華學校小學生舞蹈,飛越慈善義工組,及住院長者,護理同人,先後表演節目,氣氛熱烈,歡樂非常。

律儀淨苑衍慈法師教授

第十五屆靜坐班
課程宗旨:為了有興趣靜坐人士,能以正確方法修習止觀而能以定發慧,以智能體察宇宙人生真理與及佛法妙用,自得禪悅。
開課日期:一九九九年十月廿三日
上課時間:逢星期六晚上七時半至九時

第十五屆儀規班
課程宗旨:為使佛弟子對佛門一般基本常識有一定認識,本苑特設此項課程,內容包括講解及示範禮佛,拈香,穿袍搭衣,以及行、住、坐、臥等各種儀規。
開課日期:一九九九年十月廿二日
上課時間:逢星期五晚上七時半至九時

上課地址:香港佛教律儀淨苑(裕華國貨斜對面)
九龍彌敦道二四二號立信大廈四字樓E座
電  話:二三六七三○九一
報名辦法:請親臨或來信律儀淨苑(附回郵信封)
索取報名表格
以上課程,費用全免。歡迎信眾隨喜參加,額滿即止。

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 已卯年秋期傳戒通告

  逕啟者:本寺定於夏曆九月初一日傳授三壇大戒。
恭 請
佛教聯合會會長
上覺下光律師為名譽得戒和尚
上聖下一律師為得戒和尚
上初下慧律師為說戒和尚
上道下海律師為羯磨阿闍黎
上融下靈律師為教授阿闍黎

十三日授五戒沙彌十戒。十六日授比丘具足戒。十九日授菩薩三聚淨戒。希十方龍象發心求戒者,自備三衣具,早日入山,學習威儀,免至臨時倉卒登壇,肅此預

寶蓮禪寺 監院 副寺 謹啟
己卯年 七月十五日    

大陸

永信法師榮膺少林寺方丈

   在空缺十二年後,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有了新方丈。永信法師升座法會於八月廿日在少林寺法堂舉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世英前往少林寺祝賀。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倪強宣讀了中國佛協的賀信,代表因病未能前來的趙樸初會長贈送了題詞。
國家和河南省、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社會知名人士及各地信眾三千餘人參加了升座法會。
九十二歲高齡的本煥大和尚為永信法師送座。佛源、傳印、惟賢、聖輝、願炯、怡學、妙俠、紹凡、心廣、妙航、胡雪峰、徐干祥及九華山、普陀山、法門寺等諸山的長老大德、十方善信蒞臨法會祝賀;海外佛教界的長老大德也分別寄來了賀辭和賀電。
法會在隆重祥和的氣氛中圓滿舉行。與會人員對少林寺在改革開放以來所體現的愛國愛教精神,在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國際交流中的貢獻予以充分肯定。
少林寺方丈從清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後三百多年一直空缺。一九八六年行正長老榮膺方丈,後於次年圓寂時,授弟子永信法師接法傳燈,續佛慧命。永信法師秉承恩師宏願,光大少林祖庭,勤修博學,弘揚佛法,修繕寺院歷盡苦心,開展慈善事業普度群生,並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海內外富有聲名。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