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77期
2000年2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邁向「佛教新世紀」
論  述 黃懺華對佛教判教思想的認識 ◎蔡 宏
佛教藝術 古代江南佛教藝術掠影 ◎郁永龍
佛門飲食 飲食與修道 ◎耿 林
佛門史話 旃檀瑞像來儀記 ◎釋紹乾
佛門高僧 江東一高僧--覺正上人 ◎俞 方
世出世法 我的人生觀--千禧行願 ◎楊 釗
隨筆禪話 南傳佛教高僧(玫瑰和剌) ◎秦孟瀟
佛教梵音 略談佛教梵音妙樂 ◎章 蘊
敦煌佛教 「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計劃 ◎陳志城
香江梵宇 沙田道榮園新風貌 ◎胡國強
佛教道場 浩霖法師返大陸恢復祖庭 ◎達 文
上海佛教 滬濱的佛塔趣聞史 ◎潘碧雲
一片心香 我真的很想「哭」 ◎照 宗
佛教知識 佛像下的蓮花座 ◎劉繼芸
講經說法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
泉慧記錄
藏傳佛教 布達拉宮藏寶揭秘 ◎鄭有為
佛教文人 陸游與佛教之緣 ◎法 空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上鏡下盦長老圓寂訃聞
 

 
編者的話
邁向「佛教新世紀」
   有位作家說,逢千禧年,真是千載難逢,真要慶祝一番!於是有此一聯:「千載難逢日,禧年共慶時。」
   佛家說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佛家常說「三千大千世界」,以及「無量諸世界」。這是佛 家「宏觀世界」,與今日天文學家所說的銀河系存在著數不盡的星球,不謀而合,充分顯示了佛法的權威性,是絕對的「真實不虛的」真諦。
   早在多年前,有位西方哲學家預言:「在廿一新世紀,是信奉佛教的新世紀。」到底為什麼呢?因為,「廿一新世紀是科學最為發達的理性時代,凡是經不起科學分 析的一切宗教,將被人們的理性所摒棄,上帝七日『創世說』,是違反科學原理的。人們所追求的宗教,再也不能盲目信奉了。而佛法真理是合乎科學,更合乎理性 的一大宗教。一切宗教的傳統儀規,亦隨著時代演進將會逐漸淡化,再也無法保持它昔日的盛況了。」
   這位學者的論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廿世紀各國人民還繼續著承接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傳統的宗教信仰行為,沒有較大的變化,各國政治體制都處在蛻化過程中,民主意識還不強烈,科學還不十分發達,加上時局處在動盪不安狀態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
    人們跨進廿一世紀時代,期望能夠從過去苦難歲月中醒悟過來,總結一下過去苦難的經驗因何而起?雖然有不少政治家、哲學家、社會學家……都有過精闢的論述,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好比「瞎子摸象」一樣,各自說到一點,而不能說到實體的真相。佛家是關心全人類的命運。所謂「普渡眾生」,旨在「救苦救難」,發揚 「慈悲精神」!「慈能生樂,悲能拔苦!」這是佛教誕生的目的,偉大的佛陀並不是什麼「救世主!」更不是主宰人類的命運。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於此。佛教把人 人看為是「未來的佛!」人人是平等,之所以「佛」與「眾生」有分別,因「佛」是覺悟者!而「眾生」(人)是迷性者,如果迷性者能夠覺悟了,他就是「佛!」 這叫做「轉識成智。」
   人活在世上被「識」(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迷惑,所困惱。一切煩惱由此而起,主要歸為「貪、瞋、痴」三大根本煩惱所引起的種種罪業。過去的帝 王將相以及近代的希特勒之輩,甚至小者販夫走卒等等,都與「貪、瞋、痴」三毒結下不解之緣,佛教全部經典義理是在「淨化人心」!人人懂得佛法教理,並能付 之實踐,這就是「人間樂土!」所以說,廿一新世紀是人們通過理性普遍探討佛法的嚆矢,過去只是在東方亞洲各國流傳佛法,教化人群,而今以後,佛法將面對全 人類的神聖教化使命。
   佛法是「無國界」、「無種族」、「無膚色」等無分別的,《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應離一切相。」唯有「無相觀」,才能徹底破除一切執著,才能達到人類「大同」的境界,才能實現真正世界和平。
 
 
黃懺華對佛教判教思想的認識
<<南京大學哲學系97博士生 蔡 宏>>

   太虛大師在《佛教各宗大意序》中說:「君(黃懺華)於民國十五年,訪余上海寓園,余始識之。然於未面前,因嘗見君關於佛學之論述矣。曾涉及各宗判教之得 失,一談之下,輒相莫逆於心。」【1】由此可見黃懺華對於佛教的判教思想確實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的,下面就談黃懺華在佛教判教認識上的特色。在談黃懺華 的判教思想前,先了解一下古代的判教思想,以及太虛和印順法師的判教思想,因為這些判教思想對黃懺華判釋佛教各宗有著重要影響。
佛教的判教思想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佛教在二千年的流傳中,人們將佛法加以系統歸類,明確各類經所出的先後次序,界定它們的意義和地位,判定它們的不同性 質,這在佛教上稱為判教。佛教的各個宗派,大都有自己的判教思想。而各個宗派出於自己宗派的立場,往往都厚此薄彼的局限。而具這些判教大多是從佛教義理上 對佛陀所說經法的劃分,由於是從佛教思想的深淺上來劃分,這就使得這些判教較少具有歷史意義,即難以反映佛教發展的真正軌跡。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依據, 判釋迦教法為五時:一華嚴時,即佛剛成正覺,對大菩薩,說自證法,即講《華嚴經》。二阿含時,眾生根鈍,佛在其後十二中,就說四阿含等經。三方等時,為了 使小乘人,恥小慕大,此後八年就說了《維摩》、《楞伽》、《楞嚴》、《思益》等大乘經典,嘆大褒圓。四般若時,其後二十年,佛說般若諸經,以破對大小二乘 之法有別的執著。五法華涅槃時,最後八年,佛就《法華經》,開方便顯真實,會三歸一,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並授記作佛。華嚴宗則把如來的說法分為五 類,即小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這兩家的判教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都較有特色,也較具有代表性,這樣的判教是從佛教教義上對佛陀的教法進行歷史概 括,但這種分類顯然缺少確切的歷史考證。當時的判教者或許也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又講圓融的判教方法,想以圓融的思想來彌補其判教理論歷史學上的不足。黃懺 華在闡述天台判教思想時說「此五時判教有通有別,別即如上。通五時者……即五教中,隨一一教皆偏五時。所謂一切時中,說圓融無盡法,皆名華嚴教。說聲聞 法,皆名阿含教。乃至說會三歸一之法,皆名法華教。」【2】
近代以來,由於受西方史學的影響,人們(以日本人為多)開始以新的歷史學的方法來探索佛教歷史的進程和本質,把佛教在印度的歷史劃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 教、大乘佛教、後期大乘密教等幾個階段,但這種以史學為主的判教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太虛大師認為佛教的基本立場是宗教,不能僅從歷史的角度去攷察,僅從 歷史的角度去探索,就很難全面、準確、合理地認識佛教發展的真相。因此太虛基於歷史的事實,又兼顧到佛法教理演進流變的特點,把印度佛教劃分為三個階段。 即初五百年的小行大隱時期,次五百年的大主小從時期和後五百年的密主顯從時期。他認為每一時期以某一思想為主流、代表,其它思想並不是不存在,只不過相對 弱小而已。太虛大師的這種判教思想,很具有啟迪意義。
印順法師受太虛大師的啟發,也對印度佛教進行了劃分。印順法師研究佛學,很重視歷史,但他又時時顧到佛法的特質,做到教理與歷史的有機結合,條貫融通。他 認為純學術的研究對於佛法的開展沒有究竟實在的意義,他認為研究歷史,應該超出歷史研究本身,應從歷史中接受經驗教訓,探索佛教發展的歷史法則,從而把握 佛教的發展方向和本質。為此他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階段:一是佛陀時期;二是部派佛教時期;三是大乘興起時期,同時小乘佛法仍在流傳;四是對「如來」的不同 理解,大乘佛法分為性空、唯識、真常三大系;五是佛教異化(梵化)時期。這五期佛教再配合佛教緣起中道的義理,印順就把印度佛教分為三時教。初時教是第 一、二期,以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為中心,其時理論和修行方法都以無常為出發,學派上以一切有部為代表。中時教是第三期,以諸法無我為中心,理論和修行都從 無我出發,這時以中觀學派為代表。第三時教是第四、五期,以涅槃寂靜為中心,多談妙有、不空、中道。這可稱為「真常之一乘」。
黃懺華對佛教的分類,頗與印順法師相似。他在《佛學概論》第七篇佛教枝末學說中把佛教分為:法有我無說、俗有真空說、外無內有說、一心二門說、法界圓融說 五個部份。黃懺華對這五個部份概括和劃分與印順法師對佛教的歸納是很相近的。法有我無說,是黃懺華對部派佛教薩婆多部等教義特徵的總結。這一學說認為五蘊 組成的我是假的,但組成我的五蘊是真的。俗有真空說是黃懺華對龍樹中觀學說特徵的總結。黃懺華說:「若世俗門,諸法皆有,乃至許有我法心境,若勝義門,諸 法皆空。」【3】外無內有說是黃懺華對唯識學特徵的總結。他說:「外無內有者,唯有內心,無心外境。所謂心外法無,非無內識。」【4】一心二門說,是黃懺 華對《大乘起信論》思想的歸納。他說:「一心二門者,大乘起信論,以一心二門三大,成立三界唯心義。」【5】一心是指真如心,二門是指從一心上分出的兩 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這相當於印順法師說的真常一系。這樣黃懺華與印順法師就都從部派佛教講到中觀學,講到唯識學,講到佛教的真常一系。至此他們對 佛教的分類都相似。然而黃懺華對佛教的分類、歸納並不限於印度佛教,他是從整個佛教的發展歷史上來研究佛教的,因此他還講到中國佛教。而中國佛教受到中國 傳統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天台、華嚴等宗派,而天台、華嚴這兩家思想具有圓融的特徵,而密教思想也有法界圓融的特徵。因此印順把密教劃到三時教的最末一教中 去了,而黃懺華則把密教歸到法界圓融這一系。這是因為他講的密教不是印順講的密教,印順講的是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它有梵化的特徵,是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像 徵。而黃懺華講的是藏傳佛教中的密宗,這是一個獨特的佛教體系,其理論具有圓融的特點,因此就把它歸到法界圓融這一系。黃懺華推崇圓融的佛學思想,把佛教 的圓融思想看成是中國佛教理論在的最高成就。因此黃懺華對密宗的圓融理論還是推崇的,不似印順對印度的密教多是採取批評態度。黃懺華對圓融佛法的歸納和總 結,與他推崇唯識學萬法唯識的理論有著很大關係。因為世界是多樣性統一性的結合,傾向於世界的物質性,則會較多地看到世界的多樣性,而傾向於主觀性,則會 較我地看到世界的統一性。正因為黃懺華認為世界是統一於心識的,所以無限多樣的物質、精神世界處處都可以是融通的。而天台、華嚴、密宗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理 論基礎上的,而黃懺華對佛教認識世界統一性的總結和歸納,就是他判教思想的一個重要理論特色了。
黃懺華的判教思想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以空和有的關係來判印度佛教的發展,他講的法有我無,內有外無,俗有真空,這都是從佛教的空與有的基本理論上講的。 佛教的空有二諦理論是佛教理論的樞紐,而印度人又好思辨,因而黃懺華就從對空與有的關係上,來判印度佛教的發展。而一心二門說講如來藏,講生滅與不生滅, 則是從變與不變的角度來進行判說的。如來藏,印度人說,中國人也說,但中國人對它較印度人更重視。法界圓融說,則是從中國佛教上講佛教的圓融理論,這樣黃 懺華的佛教判教思想就不僅僅限於印度的佛教。
總的說來,黃懺華的判教思想吸收了古代佛教學者的經驗和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把佛教的教理與教史結合起來,以自己對佛教義理的精深理解,對佛教的思想和發展歷史進行了歸納,從整體上,提出了自己具有特色的佛教判教思想。

註 釋:
【1】《太虛大師全書》第30冊,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第806頁。
【2】《佛教各宗大意》佛陀教育基金會印,第390頁。
【3】【4】【5】《佛學概論》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第一版第169頁、第181頁、第213頁

 
 
古代江南佛教藝術掠影
<<郁永龍>>
   中國文化在世界上一向以博大宏富著稱。中國的疆域遼闊廣遠,不同的民族、宗教和地區各有其文化特點,又彼此溝通融會,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傳統。 佛教文化上下兩千年,中國江南地域橫跨十餘省,本文著重以蘇(州)、(無)鍚、常(州)為中心的吳地佛教藝術向海內外朋友作一介紹。
   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蘇州名畫家張僧繇應請為建康安樂寺繪壁畫。他大筆揮灑,沒幾下,四條龍已形態飛揚升騰壁上。在旁觀看的眾人仔細分 辨:「咦!怎麼,四條龍都不點眼睛?」張僧繇僅頷首微笑。眾人一再請求:「點上眼睛吧!點吧!」張僧繇無奈應允,隨手點了兩條龍的眼睛,使龍神采更加逼 真。不一會,雷電交加,兩龍竟破壁飛升而去。這就是「畫龍點睛」的成語出典。張僧繇以擅長佛畫著名,他盡力吸取當時來華天竺僧人所傳「凹凸」技法,擅於應 用中國水墨的「點、曳、斫、佛」等筆法,獨創「疏體」,所繪極富立體感。他為建康一乘寺畫藻飾「凹凸花」,「遠望眼暈如凹凸」,近看才知是平面,具有浮雕 的效果。由於此畫,當地人盛稱該寺為凹凸寺。他畫的佛像,如《行道天王圖》、《定光佛像圖》,都色彩鮮艷,形態豐盈,被譽為「張家樣」。畫壇「望其塵 躅」,名聲極大。
   東晉興寧年間(公元363-365年),無鍚名畫家顧愷之也曾為江寧瓦官寺北小殿繪維摩詰像。為了精心繪製這幅像,他閉門不出長達月餘,也不允旁人偷窺。 這樣反而激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待到畫像揭幕那天,士大夫與佛教徒聞訊紛紛前來觀賞:「喲!原來是維摩詰居士略帶病狀,正憑几若有所思呢?」「怎麼,也沒 畫眼睛?」觀眾正起疑的剎那間,顧愷之凝神揮毫,當眾點睛。頓時,畫像光彩奪目,滿壁生輝。信眾被感化了,於是紛紛解囊捐施,以助弘法。這幅畫的技巧,典 型地體現了顧愷之「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眼睛)中」的主張。顧愷之作畫成功的關鍵,則在於他既吸取印度傳來的佛像畫法注重比例協調,飄逸莊嚴之長,又體現 了中國玄風火熾的時代精神。像顧愷之、張僧繇這樣的大畫家紛紛涌現於江南,說明了產生輝煌的藝術作品需要繼承、借鑒,也需要融合、獨創;說明了六朝時唯有 江南才具備有利於藝術發展的各方面條件。
   具有江南特色的佛教藝術一時匯為中國藝林的主流。吳興名畫家曹不興帶頭傾心學習印度佛像繪法,心敏手運,力學不懈,很快便技藝嫻熟。他能把五十尺絹連接一 起,繪製大幅佛像,且比例得當,衣衫飄逸;體態豐腴,莊嚴超俗,為中國人物畫開辟了新境界,被譽為中國「畫佛之祖」。他的大弟子衛協,一改江南民間繪畫的 粗獷風格,進一步學習印度繪畫的巧密構思,而不沒民間繪畫貼近生活之長,被尊為六朝「畫聖」。曹不興的再傳弟子張墨、史道碩等也工於繪佛像,以神妙著稱。 他們分別有《七佛圖》、《維摩詰像》、《佛祖像》、《梵僧圖》等傳世,顧愷之亦曾師承衛協,其佛畫《八國分舍利圖》為傳世名作。劉宋蘇州名畫像陸探微近承 顧愷之,旁通書法,創造了「一筆畫」,所繪佛像衣褶起伏轉折如篆文,形態生動,秀骨清勁。其子陸俀、陸弘肅承父業,後輩如顧寶光、袁倩、袁質、江僧寶等都 深受陸探微的影響,引成一大畫派。張僧繇的兒子善果、儒童也以擅畫釋道人物聞名。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三人被譽為「六朝三傑」,開唐畫之先聲,足見吳地 藝術家與佛教藝術在當時畫壇的地位。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發展狀況與繪畫相仿佛。東晉著名雕塑大師戴逵曾旅居吳地,號「吳中高士」。為使佛的形象更符合江南審美觀,使佛法普及民間,他隱坐在帷 帳中傾聽群眾對印度佛像「形制古異」的意見,然後潛心構思三年,為建康瓦官寺「造行像五軀」。他所塑之像體現了江南秀美特色,不失清淨莊嚴,與顧愷之畫的 「維摩詰像」,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玉佛像一起被稱為「瓦官寺三絕」。戴逵之子戴顒亦精於塑繪,所鑄丈六金佛像藝術造詣極高。他曾十居蘇州,後捐宅改為北 禪寺。他若支慧護在吳地所造的釋迦丈六金像、晉恭毫在建康所造丈六金像、觀音及大勢至菩薩像等都很有名,僅攝山一地,當時塑雕佛像達五百一十五尊,號稱千 佛,因其衣褶風格與大同雲崗石窟相似,被譽為「江南雲崗」。
   六朝佛像雕鑄在民間早已形成熱潮,其源頭之一即為吳地。佛畫也空前流行,帝王如晉明帝、宋武帝、梁武帝、陳文帝都擅畫佛像,士大夫如王廙、王羲之、王獻 之、謝靈運、謝惠連等都作過佛畫,畫僧如曇研、僧吉底、僧摩羅菩提、僧伽佛陀惠遠、惠秀、智識等或攜印度壁畫來華借鑒,或運用藝術手段弘法。民間、帝王、 士大夫、僧人多層次群體相互影響,推動著江南藝術突飛猛進。唐宋時,師承曇研的曹仲達展示了「曹衣帶水」的新風,畫繼張僧繇的吳道子推出了「吳帶當風」的 極境,同出張僧繇一脈的楊惠之所塑佛像儀態萬千,極為傳神,今蘇州保聖寺羅漢像仍保存了其雕塑具有的江南特色。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上的巔峰之作。不 獨繪畫雕塑,中國古代書法,音樂等藝術領域同樣受印度文化啟發而展現出新的特色,同樣在江南得到開拓。
   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書具有典型的飄逸柔美的江南風格。王羲之在蘇州將其私宅捐其為佛寺,他在書法上一改漢魏書風,創造了妍美流暢便利的行書,達到了自然瀟 灑雋永的境界。王羲之被後世尊為「書聖」,傳世之作有《佛遺教經》、《金剛經帖》、《蘭亭序》等。至盛唐,中原文化與江南文化再次融合,產生了楷書。名書 法家顏真卿的祖父亦好佛理,顏真卿受其影響又師承釋智永,其作品垂為楷書正範。江南大書法家褚遂良亦崇佛,其法帖《聖教序》、《伊闕佛龕記》至今傳為圭 臬。日本留學僧空海十分欣賞吳地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空海臨摹監寫的《書譜》,成為日本書法臨習的典範。唐代草書與禪宗倡導的超脫也有關係,吳地書法 家張旭與僧人懷素之草書並為一代「草書之冠冕」。
   印度音樂也曾在江南產生重大影響。三國時,支謙在吳曾制「贊菩薩連句梵唄」;康僧會至江南作「泥洹唄聲,清靡哀亮」成「一代模式」。「梵唄」譯成漢語就是 清淨贊畭的意思。六朝時,釋道照、慧琚、曇宗、道慧、智周、慧明、法稱、真觀等均以「唱導」聞名。此外,梁竟陵王蕭子良還招致名僧,講習佛法,「造經唄新 聲」。梁武帝多次在建康同泰寺設「無遮大會」,在會上演奏佛教歌曲,有《善哉》、《大樂》、《大歡》、《滅過惡》、《除爰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 「正樂」,皆述佛法。從此佛教音樂進入朝廷大堂。中國古代僧人其實與儒生一樣,也屬於文化職業,有詩僧、畫僧,也有樂僧。六朝僧人多才多藝,兼擅音樂。釋 道照、僧佑之音樂造詣亦為樂壇稱頌。其時江南法典成套,唱導成風主要是樂僧的貢獻。垂至唐宋明清,「唱導」由佛經偈頌擴充為佛經故事,加入民間傳說,在吳 地演變成「弦宣卷」,常由僧、道在辦喪事、做壽、盂蘭盆會上演唱。在法事活動中,演奏更成為部分僧人專職;而原從西域傳來的胡琴、琵琶等唱導專用樂器,反 而普及成為供「昆曲」、「評彈」等江南戲文伴奏所用的民間樂器。其間也可見佛教音樂與江南民樂之相互影響。人生有涯而藝術無涯,古代江南佛教藝術領域廣 闊,在此以「掠影」闡說。
 
 
飲食與修道
<<耿 林>>
   佛曾說十句法,第一句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很扼要的說明了,一切有情(動物),能延續維持其生命體的,不外乎依賴於「食」。
    沒有了「食」一切有情將無從談起。有情生活在這自然界中,如同一盞燈似,能按時加油和燈芯,使其延續不斷,也就能繼續地放發著光明。相反,就會息滅。人如 不按時進食同樣難以持續其生命體。食,就像燈中的加油和燈芯一樣,居於如此重要的因素。盡管對於修道者來說,「食」並不看得十分重要,但一個真正懂得教理 的人,知六道生死之淪的痛苦根源,想盡辦法求出解脫之門,必需要有正當的飲食為資助。因為,既然了解無始眾生均由貪(食,包括食物的一部分)起瞋恚等煩 惱,致使生死穿流不息,就更能善於利用「食」來資助這無常的肉體進行修證,回復本來的真如本性,這樣就能增長道業的日益升華。因此,從有情(眾生)乃至成 佛(成佛必經人間肉體),「食」起著舉足輕重而不可低估的助道品,由此,更加顯得多麼的重要!所以,佛陀以曾經在雪山所受的苦肉計(絕食),所得出的經 驗,加以證悟後的高超智慧,細致觀察了人生,開方便門對「食」展示了全面而具體的剖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異常的誘導,告誡人們應如何正視「食」的潛在力 量和現實的意義。啟迪那些忽視生活的盲修者。
   現在就「食」的問題談談,對有情生命體有那些資益和重要。如果,以一期生命體來言,佛教以「四食」概括了有情的日常生活,在《雜阿含經》第四十一卷說: 「四食於四大,眾生安立。饒益攝受……」人體是四大(地水火風)組成的,因此,相對產生了四食的名詞。所謂「四食」即是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 食。即是分別日常餐次段落的粗細飲食叫段食。眾生以六根發出的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根六境相互涉入而生六識)根境 識和合而生起一種合意感覺叫「觸食」(眼根以眠為食,耳根以聲為食,鼻根以香為食,身根以細滑為食,舌根以味為食,意根以法為食)。意欲思願,也即思心所 相應的意欲,使生活能維持下去的叫意思食。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叫識食。看來有情眾生的生活主力由此「四食」盡可包羅。食,說確切一點,直接資益增長著 有情的一期生命,欲也間接地種下了第二生命期的再創(有情不知塵勞自苦,迷戀侈望,不知不覺中種下了來生的種子,主要由意思食和「識食」在調撥支配)。所 以,佛陀立此「四食」,用意在於說明他對執著迷惘的眾生的悲切關懷,以及對世間假相虛幻的徹底破除而進行分析。引導眾生正確通往光明的里程。如此高超透徹 的真理,恐要比其宅所有的創造發明的現代學說,望塵莫及,自以弗如。
   至於「食」在《阿含經》中,所說到的範圍很廣泛。「明解脫有食,非無食,何謂明解脫食?」答曰:「七覺支為食……」乃至「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何謂有愛 食?答曰:無明為食……」這樣一切有情眾生就無法離開食的囹圄,並且,長期在於食中打滾,不能自己。照《俱舍論疏》第十卷)中說:寒遇日光及值炎火;熱逢 樹影,並得風涼。有益予人,皆名為「食」的說法,吾人日常中的一舉一動無不帶有食的色彩,也就非常客觀普遍,無所不到,無所不及。佛法處處著重於以人類為 基礎,更無法離并「四食」範圍。就連生命中最微細的一呼一吸,也都資益著有情生命體的延續。
   人乃至最小昆蟲類的有情眾生,都許是為了「食」字而生活賣力。「食」這東西以《俱舍論》說:「毘婆沙說……,一初食能除飢渴,二消化已資根及大」起著支柱 有情的形軀作用,也使其更能為自己造作或善或惡的業。例如《俱舍論》說的「思謂能令心有造作」。《唯識論》也說:「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 業」,由此可見「四食」中的意思食的力量很大,造善或者行惡,全憑它為動力。碰到樂意的境界而生歡喜,藉以希望。如人思想飲食,令人不死,小兒視梁上懸囊 及望梅止渴等喻,均與意思食相應。在最高級的人類裡,我們明顯地看到「食」是多麼的重要,人們為了生活不僅過去、現在,挺而走險,用盡心機,想盡腦汁,直 至未來,也還盡一切可能去實現自己所妄想得到的東西。所以,就有了生生死死,死而復生的因果說。有情眾生造作業力,辛辛苦苦,競競業業,一旦為了自己的利 益關係,甚至不顧一切代價去吃掉他人,這種現象特別在充滿階級矛盾,競爭的社會裡是比比皆是,司空見慣,被大家所熟悉。他們都到底為了什麼呢?可能而肯定 為生活而滿足生活欲望吧。人類(有情)在享受種種資益過程中,是永無停止和滿足的時候,那怕是生命的最後一刻。依佛經說,凡是有形體的三界有漏眾生,不是 有這種食,必定也有那種食,完全不出世間中的「四食」。於是在平凡的生活無形中,給了生命體塗上了一層暗淡而不易的塵垢,使此期生命又有新生再創的潛力。 佛教的「生生相續,流轉不息」說,也就是從這原因上而建立起來的。佛教不否定也不反對,「食」在有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假如一個人沒有前途的希望和未來的 目標,促使自己向上升華的志願,必覺人生毫無意義,終日渾渾噩噩。乃至整個國家民族沒有一種正氣的魂感,就不可能恢復之興旺發達,繁榮富強,遲早會給這個 國家民族帶來危機、災難,很可能被其它所吞沒、代替。這就關鍵到是否有意思食了。中國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或「人為錢財而死,鳥為食飽而亡」。有情在享 受或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滿足的欲望,過份強求或取之不義之良,有時勢必招來不幸之禍,這種說法,雖然屬於片面的看法,但有事實的道理,其實一切有 情無不具有「四食」而圖生存。不過應該取其正當的,而棄之不義的「食」。
 
 
旃檀瑞像來儀記

   佛像之設,所以想像聖德,啟物敬慕之誠,勸俗而致化也。自古靈像頗多,唯填王檀像,其傳最遠,按諸記錄,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誕聖西域,穆王五十二年 壬申入滅,佛成道後,嘗升忉利,為母氏說法,數月未返,時填王以久闊瞻依,乃刻旃檀像佛聖表,以立宁翹想之懷。目犍連慮有缺謬,以神力攝三十二匠升天,諦 觀相好,三返乃得其貞,既成,王及國若與神對,及佛復降人間,王率臣庶往迎佛,其像昇空謁佛,佛為摩頂記曰,我滅度千年後,爾往震旦國大興佛化,佛滅千二 百八十餘年,始自西域傳至龜茲,六十八年東至涼洲,一十四年至長安,一十七年至江左,百七十三年至淮南,三百一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北至汴京,百七十 六年自宋高宗紹興元年辛亥,金國太宗迎至燕京,建水陸會,安奉於閔忠寺十二年,是年金國熙宗於上京建大儲慶寺成,奉迎於積慶閣中,二十年金國海陵王復南迎 還燕宮內殿,居五十四年,大元丁丑歲三月,會內殿火,尚書石時,公迎往聖安寺,一十九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乙亥,遣大臣孛羅等,備法駕音伎奉迎入萬壽山仁 智殿,居十五年丁丑,建大聖萬安寺,二十六年己丑,自仁智殿奉迎於寺之後殿,百四十餘年,自爾迎於慶壽寺。至嘉靖十七年,居百二十餘年,因寺回祿表聞於 上,奉迎於鷲峰寺,至今萬曆二十五年丁酉,居五十八年,計自優填王造像之歲,當穆王十二年辛卯,至今萬曆丁酉,凡二千五百八十餘年,甚矣哉。魏魏瑞像,赫 赫金容,瞻之仰之,如大聖之在焉,時因偕諸梵眾至寺禮敬,其住持僧等,謂言無識,昧於聖蹤之源,往來瞻敬者,或問而不知對因啟之故,按記錄通載中,歷代瑞 像行在年記,并元世祖命翰林承旨程巨夫,撰瑞像殿記,及泰定間,昭文館大學士脫因,石刻瑞像緣起,參詳考訂,自前至元入聖壽萬安,至今萬曆丁酉,在此源流 續錄如左,以彰聖德,以昭見聞,庶來者知其所自,則於瞻對禮敬,有所興感云,其助緣檀像列於碑陰瑞像後,永供京都鷲峰禪寺。

明萬曆丁酉秋八月吉日
成都釋紹乾述並立石

 
 
江東一高僧 -- 覺正上人
<<俞 方>>
   江蘇南通市有座著名的香光蓮寺,香火鼎盛,慕名前往者絡繹不絕,該寺住持覺正上人德高望重,在佛教界被視為「修行人」!因為他昔日在普陀山潛修,以印光大師為楷模,故發揚蓮宗,在江東大放異彩,為了深入了解覺正上人的前因後緣,先從普陀山談起:
   普陀山,向以海天佛國、觀音道場稱著於世,是中國佛教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島形狹長,像飄浮在藍色大海上的一片菩提樹葉。島靜林幽,石奇水美。全島叢林庵院掩映(庵院八十八處),三大古剎(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鼎足並立,四季香火繚繞,終年香客如雲。自古就有「山逢曲處皆有寺,路欲窮時便遇僧」之說。
    普陀山第二古剎法雨寺,這座在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被明朝皇帝敕封的「護國鎮海禪寺」又名「後寺」的禪林,佔地約五十畝,寺背倚靈鷲山為屏,俯瞰 東海萬頃綠波。古剎因得康熙帝「天花法雨」賜額而改名「法雨寺」。山下的「千步金沙」以「樹色秋擎出,鐘聲浪答回」(宋.王安石句)的詩境,將古剎烘托得 更具魅力。
   在法雨寺的九龍殿、王佛殿前的青石板道或待客室裡,常可以看見一位緇衣芒鞋老僧的身影,他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地向僧眾和遠道而來的香客合什致意,回答著人們的詢問。寺內的僧人會告訴你:他就是法雨寺的都監,德高望重的覺正法師。
    一九九六年初秋,我有幸同友人去普陀觀光、朝山,下榻在寺院的迎賓樓內。晚間,我去法師納涼的小木樓造訪。小樓前的平台上,一張茶几,一杯香茗,一柄葵 扇,在天籟悠悠和輕喧入耳的海濤聲中,法師向我娓娓道述他與佛教的種種宿緣。法師生於一九一七年,俗家姓名王福岩,原籍南通縣(今為海門市),出生於一個 雙親信佛的家庭,父母皆是虔誠的佛教信徒。置於這樣的血源法緣下,使處於童年幼時的法師已慧根早育,在佛門法乳的浸潤下,對於常人需經過一番刻苦研習方能 背誦、操作的佛事焰口之經咒、儀規,他竟能如兒童遊戲般熟練地操演,並身披緇衣,如規如儀地參與活動,被當地人稱為「佛子奇兒」!淵源於此種禪佛宿根,他 捨棄家中優裕生活,於十五歲時出家到三餘鎮禹稷寺,從此身入伽藍。
   一九四四年法師來到二甲香光蓮寺住過一夏。香光蓮寺創建於一九三三年,又修法師為開山祖師,又真師繼任方丈,覺正法師為其衣缽傳人,其法號覺正,含蘊正 信、正覺之義。在他青春韶華的一九四六年來到江南名剎常州天寧寺佛學院學習佛典奧義,學期二年。今狼山廣教寺監院峻德法師即為其同窗學友之一。在佛學院中 得其敏智、超塵等高僧知識們的悉心傳授和裁培,加上自身青燈黃卷下的苦讀,使學業勇猛精進。
   後轉入到上海佛教寺院。十年浩劫中,他被責成看管龍華禪院。使他在那個特殊年代裡「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得以避開世間種種劫火,免遭批粆沖擊之災。
    一九七七年,處於上海大都市的玉佛寺,經批淮成為全國最早開放的寺廟,他被調入玉佛寺當知客,負責接待任務,當時玉佛寺只有八個出家人。隨後,浙江普陀山 也迎來對外開放的春天。一九七九年普陀山方丈妙善法師深知覺正法師的修為,特致函禮請他去普陀山主持法務,管理寺廟,協助開放。鑒於當時玉佛寺百廢待興, 僧材亦嚴重不足,上海玉佛寺婉謝了妙老的誠聘。此間,他曾代表上海佛教界出席「鑒真真身重返揚州大明寺」的紀念活動。一九八四年,浙江普陀山佛協再次派人 來滬,同上海有關部門和佛協相商,覺正法師才得以辭滬赴普陀山就任,直至今日。
   法師品高行重,修持嚴謹,深受海內外信眾景仰,慕名者如星追月,皈依門下從善者如流,粗略算來,海內外弟子逾兩千人。法師一生苦讀不輟,參研佛理,學識淵博。雖指說宿緣佛事,使聞者有似開壇講經,說禪論道。平常話飽含人生哲理,深藏玄機,啟思益智,解惑除迷,令人回味。
   對於法師的祖庭通東名剎香光蓮寺,緣於工作關係,我也頗多了解,知其滄桑演變中的興衰交替,更深知法師植根於祖庭脈源,在古剎的再度重光中,作出的殊勝功德,獻出的特別愛心。
    香光蓮寺,是通東地區著名的佛教寺院。寺內佛雕精美。原址位於二甲鎮東街。三十年代,在佛教界有著很高知名度的江易園(江謙)居士,在建寺之初,曾蒞臨寺 院講經說法,撒播甘霖法雨,香光蓮寺寺名亦由江居士命名。一九五八年香光蓮寺被改為地區醫院,「文革」中佛像悉數被毀。一九八七年六月,經原南通縣(今通 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二甲鎮北約一華里處,重建香光蓮寺,初稱念佛堂,對外開放。
   覺正法師出於對祖庭的拳拳護持之心,他十分關注香光蓮寺的重建。一九八七年在他的牽緣下,從北京恭請玉佛一尊供養寺內。玉佛重約一噸,為坐姿像,高約一.五米。這是南通市一市六縣之開放寺廟中最先請入的玉佛。
    一九九一年夏,覺正法師回通探視,參拜祖庭,再向香光蓮寺捐款二十萬元。一九九二年香光蓮寺禮請覺正法師兼任寺院住持。香光蓮寺由原佔地五畝又續徵七畝, 現為十九畝。按照南北走向,以中軸線的建築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即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玉佛樓;兩側為寮房、客房、禪堂的布局構建。山門前還將建造 一座九龍壁,和一座高大的牌樓。天王殿將於一九九七年年底完工。其它建築將於一九九八年四月竣工,並舉行落成和開光慶典。
   大雄寶殿雄踞於寺院中心,氣勢高大、雄偉,建築面積四百二十平方米,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覺正法師不辭年齡高邁,多次往返於蘇、浙間,為使百年大計精益求 精,質量上乘,他親自物色挑選技術力量和施工隊伍,進行規劃設設和施工。每道工序他都一絲不苟,技術上嚴格把關。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大雄寶殿內十八羅漢的雕 塑造型,是他將法雨寺羅漢的移植和再現。這堂羅造型特異,一人一姿,形態絕妙,各具神采,絕小雷同,令人拍案叫絕,實為藝術佳作!佛像的雕塑工藝採用脫砂 胎造型,用材獨特,要求難度高。在江海眾多的佛教寺院中採用此種工藝的屬最早一家。法師已為耄耋老人,為寺院重建,他殫精竭慮,耗費心血,為寺廟捐款已逾 四百萬元,使重建工程得以順利進展。
   覺正法師除任普陀山佛協副會長、法雨寺都監外,現被禮請為南通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並任通州市政協常委、通州市佛協會長、二甲香光蓮寺住持。
   他像一樹經秋的紅葉,把秋色裝扮得更加燦爛。
 
 
我的人生觀
<<楊 釗>>

千禧行願
千禧年的到來,大家都懷著畢生難遇的心情迎接千禧的第一道曙光,它代表著希望,光明和溫暖……
是的,人活著世上,需要希望、光明、溫暖,而最能代表希望和光明的,莫過於創新和科技,而代表溫暖的則是環保,我們說廿一世紀將是新的年代、科技的年代、環保的年代。
科技短短百多年歷史,對人類物質的貢獻,大大超過人類歷史幾千年,而電力發明至今也僅一百八十年,它對人類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最近這幾年發展的資訊科 技,更被喻為另一次革命,它對人們的沖擊、挑戰和機遇亦將不亞於歷史上的種種大發明,對於這場革命,誰首先接觸它、認識它、運用它,誰就會首先受益。誰較 遲去接觸和運用,誰就會受損、受沖擊。誰是資訊科技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在於你能否運用它,把它對人類的貢獻用在你的工作上、生活上,從而節省成本、擴大銷 售。
創新亦是人類流行的新玩兒,由於科技的發展大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素,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由數量、質量到現在的「變化」,人們由過去追求「不變」到現在的追 求「變化」,而這種變化又必須是「顧客導向」,是顧客所需的,而不是為變而變的,它的方向亦離不開顏色的變、款色的變、用料的變、購物環境的變、廣告的 變、觀念的變,從而又回到數量的變、質量的變,所以我們旭日文化的十二真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創新的宗旨盡在其中。
在發展科技與創新之中,離不開二個原則,那就是「顧客導向」和「效果主義」,「顧客導向」是原則,「業績」是標準,只要能緊緊抓住這二個原則,就能發揮科技和創新的作用。
環保亦是廿一世紀的大主題,過去幾千年人類為了生存,與自然界鬥爭了幾千年,雖然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了,但破壞自然環境的禍害也慢慢浮現,空氣污濁,河海污 染,綠色的環境被破壞,從而疾病增加,人類的生存條件亦逐漸收窄,所以人們提出,我們不應該與自然界戰爭。我們應與自然界和平共處,而首先在綠化環境做 起,所以有「綠色環保」的口號。
自然環保已經被人們認識,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有相當一部份人是會受到沖擊,例如失業,若處理不當,則會影響我們社會的安定,所以一種未被人們普遍認識的環 保正在醞釀中,那就是心靈環保和精神環保,其要點是,人類不只要與自然界和平相處,人們更應該與自己同類和平相處,那就是多一點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只有 這樣,才是人類之福,而避過因分配不均而闖出大禍。
總而言之,人類的最基本問題是生存問題,也就是「溫飽」問題。而「溫飽」之中又分物質的溫飽和精神的溫飽,簡而言之,也可以說是「物質」和「精神」問題,而解決「精神」問題的方法是依靠東方的「文化」與「宗教」。
在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工作是如何將科技生活化、文化生活化以及宗教生活化。
而目前我們工作的目標,則有賴於拉近理論與實踐的差距。精神與物質的差距,從而實現拉近「貧富」之間的差距,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我們的社會才能較長久的繁榮與安定,我們的人生,才能有價值,有意義,才能稱得上「豐盛的人生」,「喜耀的人生」。

妄 語
有一些人,他們待人不錯,但卻沒有推心置腹的朋友。他們努力工作,但得不到同事和上司、下屬的完全信任。他們總覺得周圍的人似乎凡事有所保留,甚至有所防範,因此工作和生活得不完全是味道,故而煩惱。
原因何在?當事人往往不能尋著,旁觀者卻了了分明。因為這缺點看來微小,但實在重要,曰:「妄語」。
喜歡說謊的人,為了暫時過關,或有所交代而往往找一個很好的理由而應付。在說謊的一剎那,對方似乎為之接受,自己也完成任務,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但是卻種下很大禍根。
西方有一句話說,「錯誤的經理引至錯誤的決策」,也就是「錯誤資料引至錯誤的判斷」。中國人也有一句話,「無信不立」,就是說沒有信譽的人是很難在這世界上立足。在世界公認成功的管理人的條件中,「可靠性」列為首要條件。可見歡喜說謊的人所犯的錯誤,其影響是多麼嚴重。
蘇聯有一本暢銷書籍「不要靠說謊吃飯」,正是說明了令一個國家不能很好發展的原因。
奉勸喜歡說謊的人,認真要在意識和行動中改正「妄語」缺點。否則,有一天終於會「狼來了」而找不到別人的幫助。

宗 教
宗教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了幾千年,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一般的人都把宗教當作精神的寄托,或稱精神的避難所。人的一生有些時候精神是否會遇到無所依據,又或會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而需要冷靜一下,找個地方安靜的思考思考,這或者是宗教的其中一種作用吧。
美國立國之前,當時各洲的代表討論起草獨立宣言,成立美利堅聯邦,議論紛紛,各為本身的利益而爭論不停,無法達成統一的意旨,會議瀕於破裂。最後華盛頓提 議,讓我們共同祈禱,看看上帝的意旨,若上帝不讚成我們獨立,那麼我們便沒有必要再做這種工作了。各洲代表都一起祈禱,祈求上帝的指示,祈禱之後,各代表 變得出乎意料的統一,一致讚成建立合眾國,並選舉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其二,在尼克遜總統因「水門事件」被彈劾其總統職位時,無法接受辭職現實,那時美國馬上產生危機。因總統手上握有「核子大戰」開關密碼,萬一總統精神不能 控制,人類或有「核子大戰」危險。海格上將負責說服總統接受現實的任務,在海格的回憶錄中說:總統當時精神非常頹喪,無法面對現實,作出抉擇。形勢越來越 緊張,後來尼克遜總統平靜地告訴海格上將:「好了,我有了主意了,我決定了辭職」。輕輕一句話,解決了美國和人類的一次危機,海格如釋重負。
列根總統在一次演講中說:「宗教是美國兩大支柱之一」。不無道理。
如何能在危難中得到宗教效用呢?祈禱是一種辦法,到教堂中祈禱和遇到問題即時祈禱都可以,如何祈禱可請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徒。
另一種方法是佛教中「持名」,那是需要幫助時馬上口唸某某菩薩名字,例如唸「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口唸、耳聽、意想,持之有恒,其效 果便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經云:「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為善何為?
有些人把賺來的錢捐給社會,有些人對一些年老的人表示關心,有些人為傷殘人士盡點義務……。種種祇是付出而不計收穫的行為,在一些功利主義者的眼中認為很 愚蠢。他們認為既然有錢,為什麼不多給一些親戚、朋友,而給一些不認識的人,既然關心及協助一些無利用價值的人,為什麼不協助一些有利用價值的人。在這些 人的心中,所作所為都是唯我。
在自然界中,有二種收穫。其一是靠搶奪、獵取而得。其二是靠付出、播種、種植而得。第一種往往是動物的行為,是野蠻的,會引起鬥爭的結果。第二種是植物的 規律,是友善的,會引至和諧的效果。人類戰爭的起因不是由於搶奪的本性而引起的嗎?從更廣義去認識,曾有人指出是在於人類殺生所引起。「若知世上刀兵劫, 但聽屠門夜半聲。」
但凡人們都知道,「要秋收,必須春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基本原理的。要收穫,必須有付出。要別人尊重自己,自己必須先尊重別人。要多得別人幫助, 自己必須先幫助別人。另外,人們應不否認運氣之存在,但運氣的由來總是不明白。實在運氣的由來與自己以前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佛教認為「若問前生事,今生 受者是;若問來生事,今生作者是。」這裡所說雖然是前生、今生、來生,但理解成過去、現在、未來也未嘗不可。
但是人們依然不完全相信「因果律」,因為他們所見的有些好人得不到好報,而惡人又時常很風光。這些祇不過是人們認識問題,祇是時間的問題。春天播種是否可 以春天收成?今年種樹是否會今年得果?中國人有句老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切都報」。
然而,在佛教中更加指出,若要收穫大,應該不計付出。「祇問耕耘,不問收穫」。《金剛經》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否則,很容易「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隨筆禪話
<<秦孟瀟>>
玫瑰和剌
   南傳佛教高僧阿羅陀大師,他是位著名學者,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他的弟子遍及寰宇。有一日,他對不少求知的信眾諄諄教誨說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平衡的世界! 這世界裡完全是玫瑰,也不完全是剌。玫瑰是柔軟、美麗而芳香的,但是它的莖上卻長滿了剌;為了玫瑰,我們可以容忍剌的存在,但我們卻不應為了名利而責怪玫 瑰。面對樂觀主義者,這世界是絕對像玫瑰一樣美麗的;而對於悲觀主義者,則簡直是荊棘滿途。但是實觀主義者以為,這世界既不全是玫瑰,也不都是荊棘;而是 既充滿了玫瑰,也充滿了它的剌。大師教導說:智慧具足的人,不會被玫瑰的美色所迷,而能如實地觀察它。他也深知剌之為剌的性質如何,而深加提防!不為它所 害。事實上,在人世間許多、許多東西,都具有兩面性,比如「火」的特性,它能給予人們溫暖,還可以滿足人們迫切需要的東西,如煮飯、燒水……等,造福予 人!但一日火失控,就會釀成巨大的災難!

談談「八風」
   南傳高僧阿羅陀大師,說起佛理來,可謂深入淺出,啟迪信眾的智慧。在東南亞佛教界是位有影響力的人物。他講起經來,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他說:像一顆經常 左右擺動不停的鐘擺,世界存有四種可欲和四種不可欲的情況。世人在一生中,毫無例外地,必須面對這些境遇,這就是:「得」、「失」、「毀」、「譽」、 「稱」、「譏」、「苦」、「樂」的「八風」!一般經商的人,都有「得」、「失」之慮,有利潤的時候,洋洋得意乃是自然的事,這態度本身也無可非議。這種利 得,必能產生某種程度的愉快!這也是一般人所追求的。如果生命中沒有這種愉快的時候,不論多麼短暫,那生命也就不值得活了。在這個競爭而混亂的世界裡,人 們享受某種快樂而開心也是應該的;這種快樂,雖然是物質的,也能導致健康和長壽。問題出在「失」上,在遭遇損失大到不可以忍受的程度時,也會造成自殺的傾 向,所謂得與失能左右人的命運!

慷慨的態度
   阿羅陀大師的教誨,對一般世俗弟子來說,很難做得到,即是一件很尋常的小事,沒有超俗的慧力,恐怕不易做到。有一日,阿羅陀大師借喻說道:有一個人錢包被 偷竊了,一定會惱火!但惱怒並不能使失物歸來,所以應當泰然處之!應當採取一種慷慨的態度,認為偷東西的人有迫切的需要,不如我跟他結個「緣」好了,如此 想,心情就會平靜了下來。大師又引佛典說道: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貴婦以食物供養舍利弗長老和若干比丘。在她為他們呈上供養時,她忽接到一張字條,告訴 她家裡發生了不幸的事情。她絲毫不表驚慌,只靜靜地將紙條放在口袋裡,繼續上供,如同沒事一樣。同時她的一個女傭拿著一罐乳酥去供僧,不小心滑跌,把瓦罐 打破了。長老舍利弗以為她會為這損失難過,安慰她說:一切能破的東西總要破的,萬物無常呀!這位聰慧的貴婦說:師父,這一點損失算什麼呢!我剛收到一張通 知,說我家中發生了不幸,也不為惡耗動心牽掛哩!

「毀」與「譽」
   在人類社會中,不少人很難過「毀」與「譽」的關。可以說,人人怕「毀」,人人喜「譽」,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阿羅陀大師指出:也有的人,為了沽名的關係,情願齋僧百人以上,以顯示他的慷慨,但對於窮人的痛苦和社區的需要,卻漠然無動於衷。一個饑民為了充饑,偷了他園中一棵椰子,他就要告他罰他!但為了名聲好聽,他又肯捐贈一千棵椰子而毫無吝嗇。
    大師說,這些就是人類的弱點,大多數人是有企圖的,真正無私的慈悲心,在這世間上是稀有的。我們不必去獵取名聲,實至名歸,用不著我們自己去強求。花房中 擺滿了鮮花時,蜜蜂自然會來,花並不曾去邀請蜜蜂呀!我們聲名遠揚時,自然會欣喜、快樂,這是事實。但是我們必須明白:名聲、榮譽和光榮都是過眼雲煙,它 們不久就消失了。至於譭謗,也是一樣隨風而逝!

貪、瞋、痴
   阿羅陀大師用佛陀的故事來啟迪弟子的智慧。他說,有些反對佛的人,造了個謠言,說有女人在寺裡度夜。這卑鄙的造謠失敗之後,他們又在居民中散播惡毒的傳 言,誣佛和弟子們將那女人殺了,屍體藏在寺中萎謝的花壇地下。後來這些陰謀者終於被認出,他們自己是兇手。佛陀成道後,到處宣揚真理,許多人在他手下受 戒,他的反對者又誣賴他,說他奪人之子,掠人之夫……這些手段都不能損傷佛的高尚品格。在佛陀一生中,誰都知道,有不少人被度化了,卻有極個別的人心懷叵 測。他的表兄弟提婆達多,也是他的徒弟,竟因妒忌而從高處推墜一塊岩石,企圖將佛陀殺害,但也沒有成功。一個止於至善的佛陀遭遇尚且如此,那麼缺點多多的 凡夫俗子,其命運又該如何?大師說,你爬山越高,在別人眼中就越顯著。人家看不見你的正面,卻看到你的背面。專門吹毛求疵的世間眾生,揭露你的弱點。這是 人類的通病--貪、瞋、痴三毒是也。

要像獅子
   慈祥的阿羅陀大師告誡弟子說:看到別人過失時,我們應當學盲人。聽到別人不公正批評時,我們應當學聾子。要講人家壞話時,我們應當學啞巴。想阻謠言,誣控 止息是不可能的。這世間滿是荊棘瓦礫,不可能都予以清除。如果我們必須不顧這些障礙前進的話,不要想著去排除它們(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穿一雙鞋 子,走起來便不會受到傷害了。佛陀教導眾生:要像一頭獅子,不會聽到些聲音就發抖。要像一陣風,不會被網所繫留。要像一朵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要像一隻犀 牛,獨來獨往而無所依偎。大師說,獅子是森林之王,無所畏懼;牠們生來就不怕其他動物的吼聲。在這世界裡,我們會被別人的長舌所誣衊譭謗,要像獅子一樣, 根本不去聽它。這些惡毒的話就會像澳洲土狗儘管叫,篷車隊依然可以安靜地前進。我們所住的五濁惡世,許多蓮花在這世界出生,它們不但未為污泥所染,反能莊 嚴此世界,我們應當像蓮花一樣高尚純潔的生活。

稱讚與譏諷
   阿羅陀大師是一位卓越的智者,他對人類心理的剖析,是非常獨特而精闢的,意味深長。他說,稱讚與譏諷,是另兩種環繞著人類的世間景況。人受他人稱讚而高 興,受人抱怨而沮喪,都是很自然的事。佛說,在稱譏之中,智者既不表示高興也不沮喪,他們像一塊岩石一樣屹立著,不為「風」所動搖。大師說,有價值的稱 讚,是好聽的;如果是無價值的讚美,好比阿諛之詞,雖然好聽,卻是欺人之言。而他們都只是聲音,如果不傳到我們耳中,是不會引起作用的。從世間的觀點來 看,一句稱讚的話,可以有深遠的影響。只須稍微說些讚美的話,便不難得到人家一份惠施。有教養的人不會採取阿諛的手法,他們也不願受他人的阿諛。他們讚美 那值得稱頌的人而不妒忌他們。他們也責怪那該受責怪的人,卻不輕視他們。而是出於慈悲的心懷!目的在勸化他們改過。我們看到一個真正信佛的人,跟一般世俗 人卻是不同,或者說是踏踏實實做人,而不浮誇。

人性扭曲
   有人問,怨恨是怎麼樣呢?很多人都有這個情緒和煩惱!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它。佛陀教誨說:「多言招怨,寡言招怨,不言亦招怨,在此世間無有不招怨者!」怨恨 是人類一宗共有的遺產。阿羅陀大師說,愚痴頑劣的人只會找人家的短處,卻不去發現人家優美的長處。除了唯一的佛陀之外,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 是完全壞的。我們當中最好的人也有邪惡之處,最邪惡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如人忍受攻擊、侮辱與謾罵」。佛說:「我嘉許這人已經面臨涅槃了,雖然他尚未 得到涅槃。」一個人可以盡他的一切力量為人服務,幫助他人,甚至為救助一個有困難的朋友而負債,或變賣物品產業,而後來就是這些受過他援助的人,竟會找他 的毛病!敲詐他,玷污他的品格,看著他失墮而歡欣。這個愚痴的世界就是這樣!在我們這個世界中,有人表現較為隱晦,也有些人較為露骨,特別是「文革」期 中,這是人性醜惡的大暴露,赤裸裸的,是一個瘋狂的世界。

何謂「快樂」?
   「出家人」與「世俗人」在許多問題上,觀點很不一樣。比方說,對人生所追求的快樂,也是不同的。在佛教人士而言,須向心中尋求,而不是以財富、勢力、榮譽 或征服來衡量。如果這類世間的財物,乃以暴力或其他不正當的方法得來,或運用不當,或予以執著,它們即將成為持有者痛苦的泉源。君不見,張某以不正當手段 攫取勒索巨款,嗜賭成性,終成陰府鬼魂!這是盲目追求享樂所致。佛陀對世人教誨說:人生貴在擁有之樂,如擁有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喜悅、體力、資產、 兒童等等。普通的男女都嚮往享樂,佛並不勸所有的人都捨離世間的欲望,到無人處過孤獨的生活。擁有財富並不單是要自己享用它,而是要布施別人以增進共同的 福利。阿羅陀大師說:我們吃的東西,只能得一時的享受,我們所積聚的根本帶不走,只有布施所造的福,才是我們能帶走的,我們以世間財物所行的善業,人們將 會永誌不忘。事實上,許多人信佛或不信佛的都這樣做的。
 
 
略談佛教梵音妙樂
<<章 蘊>>
佛教音樂作為一種宗教音樂,與其他宗教音樂有不少共同之處,主要是用音樂來渲染和加強宗教儀式的氣氛和效果。佛教的「唱贊」、「偈頌」通過莊嚴、肅穆而節奏緩慢的旋律起到了澄清雜念、淨潔心靈的作用。
    佛教戒律告誡信徒們「不聽視歌舞」,何以佛教又有音樂?對此,佛經中多有記載說明。一是說佛樂為禮佛歌贊之需。《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各以一切音聲 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以及我們中國,都是文明古國,「甚重文制」,揚曲韻以歌贊,才被成是至善至貴 的。佛教既成僧伽,便有禮佛之儀;既有禮佛之儀,必有歌贊之需。況且,據《百緣經》載:「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民,各自莊嚴而作伎樂,出城游戲,入 城門值佛乞食,諸人見佛歡喜,禮拜,既作伎樂供養佛,發願而去。佛微笑,語阿難言,諸人等由伎樂供養佛,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最快樂。」 伎樂使人賞心悅耳,去惡從樂,何樂而不為?但是諸佛賢聖既已遠離紅塵,不須音樂歌舞,又何以伎樂供養呢?《大智度論.九十三》曰:「諸佛憐愍眾生故出世, 應隨供養者,令隨願得福故受。如以香華供養,亦非佛所須,佛身常有妙香,諸天所不及,為利益眾生故受。」可見佛之受樂,全為了眾生。《分別善惡報應經》還 列舉了以妙音樂供養佛塔能獲得的十種勝妙功德:一、身相端嚴。二、見者歡喜。三、音聲微妙。四、言辭和順。五、肢體適悅。六、遠離瞋恚。七、慶喜多聞。 八、崇貴自在。九、命終生天。十、速証圓寂。認為這樣的功德才能「獲如斯報」。
   二是說佛樂為宣揚法理之需。《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記載了各種各樣的佛事,以聲音語言文字而作的佛事也是其中的一種。朝暮課誦、道場懺法中都用音樂,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法華經.普門品》)。據說,佛陀還通過白 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的奇妙音聲,「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阿彌陀經》)
   三是說佛樂為開導眾心之需。這類佛樂後來演化為帶有濃郁民間色彩的樂曲。如陝北農村流傳的「勸善歌」,南方農村流傳的「佛歌」,皆屬此類。它的內容大多是勸人慈悲為懷,改惡從善,修行修德的。
    佛教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形成了自己以「悠、和、淡、靜」為特徵的獨特風格,即以悠遠柔和的形式來表現恬淡寂靜的主題。從佛教歌曲內涵看,有的選 自佛經經句,如選自《華嚴經淨行品》的偈語;有的用佛教念誦詞填寫,如「菩薩聖號」、「迴向偈」、「三皈依」等便是早、晚課誦時唱念的,還有一些是西方音 樂傳入中國後,用現代曲譜編寫的佛教歌曲,其中著名的是由弘一大師撰詞,弟子劉質平居士等譜曲的《清涼歌集》。歌曲一組五首;分別為「清涼」、「山色」、 「花香」、「世夢」、「觀心」。中間三首是弘一大師依明代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中三篇同名文綴錄的,最後一首是依明代藕益大師《靈峰宗論》中的法語綴錄 的。「清涼」一首用「清涼月」、「清涼風」、「清涼水」,表現我們身心與自然界亡人亡我、無物無心、萬有一體的諧融化,似可看成是佛意天機的流露。「世 夢」的歌詞說:「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人生自少而壯,自壯而老,自老而死,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無窮已。生不知來,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 然。千生萬劫不自知,非真夢歟。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今貪名利,梯山航海,豈必枕上爾?莊生夢蝴蝶,孔子夢周公,夢時固是夢,醒時何非夢,曠 大劫來,一時一刻皆夢中。破盡無明,大覺能仁,如是乃為『夢醒漢』,如是乃名『無上尊』。」佛教說的「世夢」,包括一生以前的一生又一生,一生以後的一生 又一生,生生如夢,所以說「夢時固是夢,醒時何非夢」,如果明白了一切都是緣會幻有,緣散幻滅,不固執為實在,就能在長夜無明中逐步獲得覺醒。可見,「世 夢」也是為「轉迷為覺」這一目的服務的。
   以「悠、和、淡、靜」為內容的佛教音樂,自然不會贊賞那種「淫音婉孌、嬌弄頗繁」之聲,它需要一種能夠表現自己主題的相應的形式。佛教音樂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融宗教色彩、宮廷情調、民樂韻味於一身,溫和、典雅、恬靜、純樸。
   最早的佛教音樂來自西域胡人或天竺僧人傳授的「梵唄」,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三國時,梵唄難以漢化的矛盾日趨突出,「梵音重復,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促;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於是由曹操之幼子曹旗,開了佛曲漢化的先河。
    佛教音樂的宮廷化,當推南北朝的梁武帝蕭衍。他在裁定梁朝「雅樂」時,就把敘述佛法的樂曲定為「正樂」。隋代視梁朝「雅樂」為「華夏正聲」,佛教音樂流行 於上層貴族中。其結果,使佛典吸收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精華,悠揚典雅,及至唐代,佛教音樂竟能與宮廷音樂一決高低。相傳貞觀年間長安莊嚴寺的藝僧段本善,竟 使有「宮中第一手」之稱的琵琶大師康昆侖拜而稱弟。段本善將康昆侖彈奏的獲得滿場喝彩聲的《羽調綠腰》移入更難奏的《風香彈》中彈出,激昂輝煌,出神入 化,使昆侖驚服。詩人元稹在《琵琶歌》中曾高贊揚段本善的上足弟子李管兒:「管兒還為彈《六哋》,《六哋》依舊聲迢迢。猿鳴雪岫來三峽,鶴唳晴空聞九 霄。」由此也可以想像段本善高超的藝術修養和風格。除了藝僧,還有其他僧人具有較深的音樂功底的。如僧文敘,善於採用樂曲演唱變文,聲調婉暢動人:「聚眾 譚說,假托經論所言,……愚夫冶婦,樂聞其說者填咽,……教坊效其聲調,以為歌曲。」佛教音樂悠遠虛靜的主題已經與清淡素雅的形式融為一體。佛教音樂的優 柔典雅還可從中國文化受到的影響中窺見一斑。現存的宋詞曲牌--《菩薩蠻》、《雙調五供養》,均有佛教深刻的痕跡,甚至文人士大夫的七弦琴音樂中,都有 《普庵咒》這樣的曲目。佛教音樂在元代盛行南北曲以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曲調。
   佛教音樂因其蓄韻幽微、超然脫俗之境界,非簡譜所能表達,所以歷來由山門師徒口頭授受,長此以往,各地寺廟眾多的唱誦流派,各盡其妙。就樂調曲牌、樂器形 制、音樂風格論,我國佛教音樂中頗具特色的有北京智化寺的京音樂、潮汕廟堂音樂、福建南音、西安城隍廟鼓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台山青黃廟音樂等。盡管 如此,佛教音樂還是留下了一些見諸於文字的記載,如明代永樂年間由僧人編成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五十卷,北京智化寺在清代整理成的《音樂腔 譜》等。《音樂腔譜》載有多種曲牌名。有與唐代教坊曲同名的「望江南」、「感皇恩」、「後庭花」;有與宋詞詞牌相同的「一剪梅」、「梅花引」、「粉蝶 兒」;還有與唐代法曲同名的「獻仙音」,與宗教有關的「三皈贊」、「華嚴燈贊」、「普庵咒」等。內容除為佛事服務的「金字經」、「楚江秋」、「五團花」、 「焚化贊」、「五聲佛」、「大華嚴」、「小華嚴」等外,還有描寫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的「拿天鵝」、「放海青」、「垂絲釣」,描寫瓊樓玉宇的「水晶宮」、「逍 遙游」,描寫風光景物的「小花園」、「錦堂月」及反映閑情逸趣的「斗鵪鶉」等,演奏的曲調既有素淡的宗教色彩,典雅的宮廷情調,也有濃郁純樸的民間音樂的 韻味。
   當然,佛教音樂「悠、和、淡、靜」的特徵在法事音樂中尤為顯著。此類音樂在佛教舉行各種儀規時用,有贊、偈、咒、誦等多種形式,源淵流長,代代相傳。這種 特殊使用場合的傳授方式,使它具有某種神聖性,其中贊類音樂典雅舒緩,旋律悠揚跌宕,如「八大贊」、「四大祝延」等。各類經咒的念誦及稱頌佛號的轉讀類音 樂則旋律性不強,常以一個旋律短句作鏈式反復,有六句八句之分。六句贊由六句廿九字組成,如《爐香贊》;八句贊由八句四十八字組成,如《三寶贊》。另一類 是世俗佛樂佛曲,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與各地民間音樂融為一體,呈現出「地分鄭衛、聲亦參差」,「神州一境,聲類既各不同」的狀態。
   演奏佛樂的樂器,據佛經記載有幾十種,但當今漢地寺院在一般性宗教活動中則僅用敲擊樂器(法器),以鐘、鼓、引磬、木魚為主,配合以鈴、鐺子等,有清澈靜 穆的效果。不過有些佛事,如「瑜珈焰口」中,也有管樂器加入。梁朝和隋代演奏法樂的樂器有鐃、鏺、鐘、磬、幢簫、瑟琶等。演奏時,金石絲竹先後參加,然後 合奏。世俗佛樂幾乎是純器樂曲,樂器分打擊樂器和管樂器兩種。前者有鼓、鐺、鐃、鈸、金察、銛子、雲鑼等;後者有管、笙、笛等。北京智化寺佛樂演奏所用的 十七簧笙,是明清以來所傳簧數量最多的一種。
   佛教音樂以其深邃的宗教意識,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獨特的音樂風格,成為中國文化和宗教藝術中的一塊絢麗瑰寶。
 
 
「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計劃
<<陳志城>>

   來到甘肅敦煌莫高窟,祇是望到那「牌樓」,仍未進入石窟內觀看,已經心潮澎湃,有說不出的微妙!……千多年前,這些石窟壁畫,一幅一幅地出現了,那精緻多變的畫藝,那份艱辛的製造過程,在腦海視像連環圖那樣,一幕緊接一幕地浮現。
進入石窟之後,用電筒逐點逐點地照射觀看,更增加幾分神秘感。為防光線猛烈,洞口是加上門的,內裡也不許強烈的燈光照射,生怕這些壁畫受到侵損,可見其價 值之大。敦煌石窟是當今世界超級藝術瑰寶,連聯合國也在敦煌立碑,說明這些世界性文物,不論哪一個國家的人,都要好好地保護它,不得破壞。
敦煌莫高窟有四類碑文,而令我十分感動的,一是上述聯合國立的石碑,此外,在三危山那邊有一個小沙丘,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碑,那是墓碑,是一些把一生貢獻 給敦煌,一生在研究、保護敦煌石窟藝術的工作人員,這是他們長眠之地。這其中包括敦煌研究所之第一任所長常書鴻先生(我在他墓碑前作了兩次的憑弔)。
敦煌石窟對我們佛弟子尤其重要,大家要好好地珍惜、重視。我站在鳴後山上,看到那風吹沙動的情景,深深感受到莫高窟所承受的「悲慘遭遇」。
(石窟是建造在鳴後山旁的)。千百年來不斷受風沙侵蝕。敦煌的工作人員,不斷地與風沙搏粆,但就好像治黃河之水,只能治標,未能徹底地做到治本,正如我們 現在看到的「防沙網」就是如此。有沒有根治之法呢?有,筆者在敦煌時與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陳萬雄一起,跟敦煌研究院現任院長樊錦詩女士說起來,她告訴我們已 經由多位專家經過調查,研究出一個根治的方法。但這工程要花上近千萬元。我與萬雄兄看了這份報告書,思考了一個晚上,大家不約同而地有共同的想法--結合 《敦煌全集》的文化推廣,同時發動一個籌款活動,特別在香港有幾十萬佛教徒,何況這又不僅僅是佛教文化,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回返香港之後,跟覺光長老說到此事,他老人家非常欣喜地答允做帶頭人,做好這樁事。覺光長老並提議邀請饒宗頤大教授共同擔任籌備委員會主席。
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以及前任院長段文杰(《敦煌全集》主編),日前來港出席商務《敦煌全集》的首發,與此同時並拜訪了覺光法師、饒宗頤教授,大家共商 籌組「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這次歷史性的聚會,出席的還有《香港佛教》月刊主編秦孟瀟;聯合出版集團副總裁、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陳萬雄,以及筆者等多 位。
這是一項雖艱辛卻有重大意義的工程,筆者衷誠祝願,用兩年時間,把這個「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在敦煌樹立起來。在佛祖光照下,帶引我們融入千秋萬代的歷史長河去!


敦煌石窟乃我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瑰寶,由於地處沙漠戈壁,風沙猛烈,千多年來的不斷侵蝕,使這人間寶庫受損不少。根治之道,經各方專家多年研究,認為應該建立綜合防護體系,包括:
1.高立式柵欄阻沙帶;
2.草方格沙障固沙帶;
3.植物固沙帶;
4.礫石壓沙帶;
5.窟頂化鞏固沙帶;
6.人工沙堤。
這項工程雖艱辛,但意義重大。由於我們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出版《敦煌石窟全集》(有史以來敦煌石窟最大規模最完整的一套畫冊,共二十八本),在合作過程上,我們也真切地體會到風沙對敦煌石窟破壞的嚴重性,遂與敦煌研究院興起「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的籌款計劃。
此計劃獲得國家文物局的支持,經甘肅省政府的批准,並得到香港佛教界領袖覺光長老、著名國際學者饒宗頤教授答允出任籌備委員會主席。

臨時秘書長
陳萬雄 陳志城

 
 
沙田道榮園新風貌
<<胡國強>>
   一提起新界沙田,誰都知道,這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市鎮,區內高廈林立,鐵道橫貫南北。過去的沙田,是個純樸寧靜的小村,距市鎮半里之遙,有一座小山,與附 近的道風山遙遙相對。山不太高,但清奇謐寧,曲徑通幽,雖然沒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那種景色,倒也少不了「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的情境。在這 面積僅方寸之地的山坡上,前前後後有著十數間佛寺廟院,琳宮櫛比,香煙輕颺;晨鐘暮鼓,梵音繚繞。就在這佛門叢林中,沿著崎嶇不平的山石路直上,可見一條 溪水沿著山溝緩緩流下,山溝的盡頭,遠遠望去一幢三層樓房飛來眼底,外牆上「道榮園」三字,遒勁有力。這就是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佔地達三十多畝的十方叢林 道榮園。除了佛門弟子和世居沙田的老人,知道山上還有這樣一座百年古剎外,一般人知其為一座見證香港近百年佛教發展史的佛寺者,可能不多。甚至還會有人誤 以其為外教道場,而過門不入。在佛教界,確實有不少人,祗顧個人修禪,與外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對於「道榮園」是否佛門,既不在意,更不深 思。
   其實,如果細心的話,在「道榮園」山門兩側,就有一幅對聯:「普渡眾生憑佛道,匡扶宇宙藉神道」,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這是一座佛教寺院,是一座享有百年 香火的十方叢林。沿山坡拾級而上,進得山門,眼前是一片開闊明亮的空地。莊嚴的大雄寶殿門口,站立著兩頭,從西雙版納運回的木象,形態溫順逼真;大殿上供 奉著從緬甸運來,用純白玉精雕而成的一尊高約三米的佛陀釋迦牟尼坐像,兩旁也是用純白玉雕塑的迦葉和阿難兩尊者站像;大殿左邊是觀音殿,觀音殿左的一間偏 殿,就是聞名遐邇的道榮禪師真身殿。在佛教史上,有得道高僧圓寂後遺體不腐,後人為其留存真身,稱為真身和尚,安徽九華山上,就有肉身菩薩,來自新羅的金 喬覺老和尚的真身。
   大殿右偏殿,供有開山祖師聞修法師塑像,座前明燭素香,伴著大鐘發出的宏亮鐘聲,更顯出這座古山寺的莊嚴,靜謐。
   談到「道榮園」的歷史,不能不提及「道榮園」的開山祖師聞修法師和法師在家時的父親--得道高僧道榮禪師。當然,這還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滿清時代。
    那是一八三一年(道光十一年),廣東中山小欖的一戶張姓民家,生下一名小男孩,父母為孩子取了個名字叫隨聯。隨聯幼時聰敏過人,博覽群書,過目成誦;對佛 教典籍更是一覽不忘,早種慧根。隨聯二十歲時,承雙親之命成婚立室,生有四子一女。道光、咸豐年間,中華民族外受列強侵辱,國內流寇四竄,內憂外患,災禍 迭起。隨聯深感世事變幻無常,於是立志求法,皈依靜意庵的隨益師太,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來,就在羅浮山的寶積寺出家為僧,法號道榮,得授禪門心 法,持戒精進不已。道榮禪師二十歲開始,就坐禪不眠。
   道榮的幼子汝良,侍父甚孝。道榮皈依佛門,汝良四出尋訪,最後終於在東莞上洞雲幢寺,獲悉父親在該處閉關修禪,也就追隨禪師出家,法號聞修,也就是今日「道榮園」的開山祖師。
    一八九一年(光緒十七年),道榮禪師六十歲,這時禪師已不食人間煙火。有一天,禪師對聞修法師說:「我三日後將入滅,入滅後若過七日屍身不臭,不可將我身 入土,將此身留後世見證。」禪師圓寂時,彩華四射,滿室芳香,歷數日不退。消息一傳開,鄉紳父老,八方大德,專程來到雲幢寺,膜拜求福,並為禪師更裝金 身,就地供奉,寺中香火鼎盛,傳頌十方。這時當地土豪見有利可圖,頓起賊心,持強霸佔寺院,對鄉民欺詐勒索,好好的佛門淨地,被搞得鳥煙瘴氣,聞修法師被 迫還俗。可是禪師金身仍在賊手,怎樣才能保住金身不受騷擾呢。法師苦思良策,最後,還是在夢中得到禪師指示巧法,找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楊楚生先生,雕刻一 具與真身幾乎不差分毫的禪師木像,趁黑夜土豪不察,用木雕換回金身,並連夜運往南方,輾運數日,終於到達羅湖關卡。這時,香港早已被割讓,成為英國殖民 地。聞修法師在運載道榮禪師金身過關時,受到阻撓,被人嘲笑為神棍,不讓他入境。法師為此告上法庭,經過三年的訴訟,最後官方答應聞修法師要求,驗證禪師 真身。他們切斷禪師小指作化驗,誰知即時有血自斷處滲出,這才被准許入境,進入香港。
   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五年),聞修法師買下九龍城外大街十九號石屋,安頓禪師金身,成為「道榮園」的第一個園址。二十世紀初,香港佛教界雖有不少高僧大德 南下卓錫香港,弘揚佛法,那時也僅僅是限於結草為廬,注重個人修持。聞修法師也不例外。一九一八年,聞修法師將禪師金身,移至沙田排頭坑,穿上法衣袈裟, 奉於一個玻璃神盦內,自己也在山上結廬修禪,神盦內的道榮禪師金身,垂頭跌座,法相莊嚴,如閉目入定。可是由於道榮禪師顯靈事蹟,已不脛而走,附近鄉紳居 民,紛紛來到聞修法師結廬處聞法,香火漸盛。一九二六年,「道榮園」遷至現址,聞修僱用工人,劌草伐樹,劈山開石,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建成今日的「道 榮園」,弘法利生,廣設方便,這就是「道榮園」的由來。一九三二年,「道榮園」取得政府發給的寺廟牌照,成為沙田的第一間教化眾生的佛寺,並向香港政府華 人廟宇委員會正式註冊,登記為合法開放寺廟,可以接待四眾參拜、參觀。「道榮園」經歷了他的輝煌時期,那時,各方人士慕名而來,參拜道榮禪師真身,佛寺香 火旺盛,單是住在園內的男女僧眾和居士,超過百人。抗日戰爭爆發後,「道榮園」因需供養僧眾,不得不變賣部份產業維持生計。禪院的一批在家和出家人員,紛 紛北上至博羅、羅浮山一帶謀生。和平後,禪院曾一度顯赫興旺,來禪院用齋膳的最多達一日二百多席。近代禪宗代表、佛教高僧,虛雲老法師來港弘法時,也曾兩 次專程上山,往訪「道榮園」,並在「道榮園」下榻有數月之久。「道榮園」香火日益鼎盛,佛事興旺,利益眾生。「道榮園」建成後,其間曾一度命名為「道榮禪 院」。
   「道榮園」正式建成後,一改往日香港佛教的那種著重個人結廬修持,而是發揚大乘佛教的濟世精神,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早在一九一八年,香港跑馬地馬馬棚大 火,這場火災導致近六百人不幸罹難,「道榮園」應馬會邀請,到現場為死難者做功德,超渡亡魂。「道榮園」特地禮請虛雲老和尚來港,為死難者舉行盛大的水陸 法會。一九三六年,東華三院做為時七天規模宏大的「萬善眾緣水陸大法會」,「道榮園」再次邀請虛雲老和尚來港主法。
   五十年代後,老一輩法師,歲月不饒人,逐一往生極樂世界,出家弘法的越來越少,出現青黃不接。「道榮園」這時已由女眾主持作當家。至一九九二年,改修尼師圓寂,道榮園有限公司恭請智鴻法師,任董事住持至今。
   「道榮園」屬佛教曹溪宗一脈,五葉開禪宗一派,屬下有位於香港丹頓街十四號的延祥寺。在馬來西亞馬六甲設有分院,戰後遷往新加坡牛車水,後因政府興建地鐵,收回該處,不得不將分院佛陀菩薩,送回「道榮園」祖堂,即現在供奉。
   「道榮園」雖建成於一百年前,由於禪院開山祖師聞修法師,一向處事低調,出世清修,不顯名聲,因此,多年來,雖在香港佛教界份屬開山元老派,卻因乏於宣導,加以殿宇陋小,鮮為廣大善信知道。
    一九九九年,是「道榮園」一百周年,也是這座將被人們忘掉的古剎,再次煥發新春的一年。一百年,世間法無常,風雲變幻,滄海桑田,在這一重大的歷史時刻, 人們不會忘記多年來,一直為承接、發揚禪園香火而默默奉獻的法師和眾善信,不會忘記佛教道榮園有限公司、道榮園、道合園行管理,人稱「九叔」的張廣泉居 士,發大願翻新寶殿。九叔不辭辛勞,凡事親力親為,在眾信發心捐助,出錢出力支持下,「道榮園」沙門大眾、皈依子孫、護法集資,終於完成大雄寶殿的翻新。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道榮園」舉行百年暨大雄寶殿重修開光典禮和智鴻法師陞座。園董事會和智鴻法師,特別禮請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永惺長老、 智開長老主持灑淨、說法、開光,並聘請香港演藝界著名藝員魯振順先生和顧紀筠小姐擔任司儀。對於「道榮園」來說,這是百年來的一大盛事,「道榮園」經歷百 年滄桑,終於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在慶祝百年盛典的重要時刻,「道榮園」的僧俗四眾,回顧往昔,更感我佛慈悲,佛因深重;對道榮禪師和開山祖師聞修法師更為 敬仰。「道榮園」是一個由善信成立的董事會負責管理寺務的佛院。不久前,張氏三兄弟將大殿前的一大幅土地無償地捐獻給佛寺。現在「道榮園」的總面積已達到 三十餘畝,大有發展前途,對於園眾來說,他們的心願是繼往開來,善用佛地,把「道榮園」建造成一個弘揚佛法,利樂眾生的佛門聖地。
 
 
浩霖法師返大陸恢復祖庭
<<達 文>>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五日,上海玉佛禪寺隆重舉行新任方丈覺醒法師晉山陞座儀式。前往滬濱祝賀的諸山長老、高僧大德絡繹不絕,佛門興旺,後繼有人,因緣殊勝!
僑居美國紐約市東禪寺方丈浩霖老法師也親臨盛會觀禮,不辭辛勞,極為難得。這位老法師寰宇聞名,世人稱頌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他胖乎乎的形像,猶如佛殿 上彌勒菩薩一模一樣,老法師宣揚彌勒菩薩為宗旨,近代佛學泰斗太虛大師,一貫倡導「人間佛教」思想,其門生慈航上人繼承恩師衣缽,發揚《彌勒經》大乘精 神。早在半個世紀前,浩霖法師在台灣親近慈航上人受業多年法乳哺育,一脈相承;這三位大德相隔三代,不僅思想相同,就連身體形態也酷似,都以彌勒菩薩大肚 露臍法相示現人間,妙哉!
六十年代初,浩霖法師為了弘揚佛法,振興佛教為職責,由台灣飛往美國大展鴻圖,攝受西方人士歸信佛陀,三十多年來,美國佛教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各地華僧紛 紛卓錫美國弘揚佛教,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成就!浩霖法師德高望重,在美國被推選為佛教聯合會會長,還被推舉歷任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為世界佛教作出 不少貢獻!
浩霖法師自擔任世界僧伽會副會長以來,經常在世界各地參加世界佛教有關各項會議活動,加強了各國佛教徒之間的友誼和佛教文化交流活動!有人說,廿一世紀是 「佛教世紀」。佛教的博大精深教理影響到全人類。十九世紀、廿世紀西方文化(宗教及科學等)走向東方發展,確實影響不少人,使東方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個多世紀來,充分證明了西方文化已走到極限地步,似乎再也走不下去了,自然科學還有不少發展的空間,但精神文明表現在宗教方面,日盛枯萎了,影響作用似 乎越來越少了。反而古老的佛教越加煥發無限青春魅力!它由東方走向西方,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寬廣,成為新世紀的新宗教,它是理性化的宗教,它不拘一格,適合 各民族的宗教文化,所謂契一切根機,凡是人,都有佛性,有佛性的人,一定能接受佛陀的真理,所以說,佛教適合全人類信奉的宗教。
浩霖法師受太虛大師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影響,在國外幾十年來,弘揚彌勒菩薩的教義,就是實現人間佛教崇高理想而不斷努力。在美國建立起的佛教事業只是一個「點」,所謂踏上萬里長征邁開第一步而已!
浩霖法師在全世界各地不知跑了多少個圈,但心裡老是不踏實,他自一九四八年由大陸去到了台灣、美國等地,距今已有五十多年了,海峽兩岸政治的勢力割斷相互 聯繫,但人們思念故里的親人、師長、祖庭……的念頭日益增強,渴望著能有一日再踏上大陸親澤故土,這份俱生而來的鄉土情誼誰都會有的。浩霖法師雖是個「出 家人」,他亦不例外,朝思暮想盼望返祖國家鄉走一趟,這是人之常情。
近幾年來,自中國政府實行開放政策以來,海外各地的華人一片歡騰!在美國的僑胞,台灣的同胞們,紛紛返回祖國探親了。浩霖法師亦隨著同參道友返回祖國探親,這份喜悅之情難於言宣,內心高興極了。
浩霖法師是江蘇東台(大豐市)人,他跟一般世俗人不一樣,他探訪親屬列在次要位置,他迫切渴望的要求,是想看看自己當年削髮出家的寺廟(草堰義阡禪寺), 佛家稱之「祖庭」。浩霖法師對自己的祖廟,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他想著自己剃度的恩師,想著過去的情景,寺內僧人誦經、拜懺、生活過的地方,一草一木,一 磚一瓦……在腦海裡記得清清楚楚,殿堂樓角,尊尊佛,菩薩像,清罄木魚,鐘鼓樓……等等,頓現在腦際中盤旋,只要閉上眼簾,恍惚在眼前,睜開眼來一看,都 不見了。據鄉親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造反有理」!到處打砸搶,瘋狂的年代,許許多多人都遭殃,寺院、佛像、僧尼……無一倖免,偌大的寺廟被拆毀 一空!
浩霖法師面對這座開創於唐朝武則天證聖年間的千年古剎,遭此浩劫,不禁扼腕悌愴,潸然淚下!低頭掃視地上依然置放著巨型香爐!蓮花石、石鼓、石匾、古墻 等,頓起重建祖庭的念頭來,一股振興道場強烈願望油然而生,便雙手合十虔諴默禱:「盡形壽,發大宏願,誓將祖庭恢復。仰求諸佛、菩薩慈悲護持。南無本師釋 迦牟尼佛!」
在學佛的人看來,能發誓願的人,就有一股強大的動力,所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過去和現在不少高僧大德就在宏大誓願力量推動下,興建了宏偉的莊嚴的殿宇、佛像、寶塔……光照人間,教化有情。
浩霖法師發了誓願後,真是收到立竿見影之效。他與當地市政府領導人談出自己的想法後,立即獲得領導的讚同,並又獲得宗教事務局的同意,再經過有關部門的審 批,終於達成了協議,工程經費約需一千萬人民幣,浩霖法師正展開籌募經費活動,於去年十月奠基,當地政府各級領導人和諸山長老暨護法居士等人,參加了動土 儀式盛會,熱鬧場面非凡,法喜充滿!預計寺院於二○○二年建成使用。
從重建草堰義阡禪寺事例來看,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進一步落實宗教政策,這是大得人心的英明策略和措施,對海外佛弟子來說,感人甚深!尤其像浩霖法師長期居 住在台灣、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持有懷疑態度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事實證明,中共領導人說話是算數的,這不是什麼說話的姿態而已,而是認真落實 宗教政策的具體行為,近年來,江南、江北不少佛教寺廟道場獲得了重建和恢復,就是貫徹執行宗教政策的具體反映,如泰州光孝寺,興化上方寺等恢復重建,便是 有力的事例。像浩霖法師這樣一位在國際佛教界是位重量級人物,換句話說,他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因為他肩荷世界僧伽會的副會長重任,跟各國佛教領導人都有 著良好的友誼關係。如今他在中國大陸恢復自家祖庭道場,可不是件簡單的修建廟宇事例呀!數年前,上海只有三大寺院:靜安寺、玉佛寺、龍華寺,和一座慈修 庵,而今陸續恢復了約有六十多座寺廟、庵堂,香火鼎盛,大轉法輪,僧尼過上了宗教正常生活。我們衷心祝願國家興盛,人民幸福!

浩霖法師報答師恩
重建草堰義阡禪寺


美國紐約市東禪寺方丈浩霖老法師,在紐約市弘法三十餘載,被推舉歷任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美國佛教聯合會會長,領眾修行,弘法利生。
今浩霖師以七十古稀之歲,重回昔日剃度落髮的祖庭--江蘇東台(大豐市)董海的草堰阡禪寺,驚見祖庭已於文革期間,蕩掃拆毀一空,只餘巨型香爐,蓮花石、 石鼓、石匾、古牆基等。浩霖老人看見一座開創於唐朝武則天證聖年間的千年古廟,遭此浩劫,不禁扼腕悌愴,遂發願重建興復,重燃玉燭,不斷佛種。
經申請後,今已獲得地方政府及宗教事務局的批准及協助,達成協議,進行復修。
工程,經費約需一千萬人民幣(約美金一百萬元)。現在展開籌募經費活動,希望能如期於今年十月奠基,並於二○○二年建成使用。
各方善男女發心捐助,共襄善舉者,不拘多少。請把善款寄交浩霖法師收集,支票抬頭:Ven Au Ling,地址:83 Divison Street, New York, NY 10002請註明是「重建草堰義阡禪寺善款」。

 
 
滬濱的佛塔趣聞史
<<潘碧雲>>
(上接第四七五期)
   六、松江方塔
   原名興教寺塔,在松江縣城東。寺建於五代後漢乾祐二年(九一九),北宋熙寧至元祐年間(一○六八-一○九四)造塔,磚木結構,九級方形,總高四十八.五 米。形制與結構,因襲唐代磚塔,如磚身之壼門形式,門內通道上施迭澀藻井,內室用牦門等。斗栱部份,保留宋代原物達總數百分之六十左右,券門上的月樑,外 檐之羅枋、撩檐枋等均為原物,是江南古塔保存原有構件較多的一座。後因年久失修,底層的圍廊全毀,各層腰檐、平座、欄杆、樓板均殘缺不齊,一九七七年重 修,恢復腰檐、平座、欄杆等部份,形體優美,玲瓏多姿。今方塔周圍,開闢了古典園林。興教寺則在元代已毀。
   方塔的底層下面還有地宮,離地面一.五米以下的一間面積約十三平方米,高約三米的磚室,藏有銅佛、銅臥佛、唐開元錢幣、宋代錢幣、裝著動物化石的銀盒等,都是佛教信眾捐獻的。

七、松江西林塔
   在松江縣中山西路西塔弄內。南宋咸淳年間(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在原慶雲橋西建接待院,後改名西林禪院,有崇恩寶塔,俗稱西林塔。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 七)重建,改名圓應塔,與興教寺塔東西對峙,點綴了古城松江的風光。明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道光二十年(一八四○)三 次重修。塔七層八角形,高四十六.九米,磚木結構,內砌有盤梯,可登高遠眺,原為樓閣式各層均有腰檐、平座、欄杆。經考證,現存塔身為明建宋式,塔身轉斗 也同。其高度為上海古塔之冠。一九九三年十月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重修,十二月十五日在塔剎下部磚砌的天宮內發現四千年前良諸文化時期的兩件玉鐲、玉環 以及佛經、玉佛、鎏金銅佛、銀塔等珍貴文物。

八、天馬山護珠塔
   在松江縣天馬山中峰。北宋元豐二年(一○七九)建於圓珠教寺後。磚木結構,七級八角。南宋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為火所 焚,燒去塔心木、樓板、扶梯、腰檐等也殘缺。以後又有人在磚縫中發現元豐錢幣,拆磚覓寶,底層磚身的西半角被拆去大半。今塔側向東南,傾向度很大,宛如斜 塔,但歷二百餘年未坍,迄今猶立於山上,堪稱奇跡。

九、佘山秀道者塔
   在松江縣佘山,北宋太平興國年間(九七六-九八四)建。潮音庵有道者名「秀」,結茅於山麓,親自參與造塔,塔成後引火自焚,因此以「秀道者」為塔名。《松 江方誌1載有「聰道人塔」,又名月影塔,造塔事跡相同。地點亦同,因此兩者實為一人。塔為磚木結構,七級八角,僅存磚身,較小。佘山上翠竹幽草,林木深 秀,多寺院及亭園。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法國天主教會購去山地,拆去寺廟,改建聖母堂,舊有園亭,亦多荒廢,獨此塔屹立,尚存古意。

十、法華塔
   又名金沙塔,在嘉定縣嘉定鎮練祁塘南岸。塔下為登龍橋和大街,踞舊城中心,周圍市廛林立,一塔高聳,為城鎮面貌增色。南宋開禧年間(一二○五-一二○七) 建造,俗名文筆峰,寓有祈求科舉中式的意願。方形七級,磚木結構,扶梯以石級砌於磚身內。明萬曆年間,腰檐、平座俱毀,僅存底層,萬曆三十六年(一六○ 八)重修。清末又殘缺,一九一九年修理時,改用水泥鋼骨砌出平座欄杆,遂失古塔原貌。最近又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大修。在清理地宮時發現不少文物。

十一、華嚴塔
   位於金山縣松隱鎮東北。元末,有僧人來此建松隱庵,明代改額為寺,稱松隱禪寺,有寺僧剌血寫《華嚴經》八十一卷,募款造塔。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動 土,歷時四年建成。磚木結構,七級方形,在黃浦江上游航行,即可見此塔在南岸聳峙。明代磚木結構的方塔,較為少見。松隱寺已修復,寺塔互映,相得益彰。

十二、萬壽塔
   在青浦縣城南,俗稱南門塔。建於清乾隆八年(一七四三),當時地方官奏請減賦輕徭,得到皇帝批准。青浦士紳為表示感恩,在乾隆的誕辰集資建塔,因此名萬壽 塔。塔為磚木結構,七層方形,有腰檐、平座、到光緒九年(一八三三),有人帶小爐至塔頂偷竊塔剎上的鍋、爐、爐火落在塔心木上,引起火災,將木結構部份燒 毀殆盡,僅存塔身。

十三、鎮海塔
   位於崇明縣城東金鰲山壽安寺側,建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磚木結構,六角形,高約十米,塔內三層,塔外書「寶藏興鳥」及「鎮海塔」等字,登塔可遙望東海。

    上海境內的佛塔很多,經過歷史變遷,有些依然如故,有些已湮沒無聞。尚有金山縣內亭林鄉的楞嚴塔,朱涇鄉的靈根塔已無從查考。地方誌上有其名而已不存的有 松江慈雨塔、馬山耆禪師塔、超果寺塔等,搬遷的有南翔普同塔、嘉定萬佛塔等,韓塔已被拆毀。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其社會影響和文物價值將永載史冊。
   「塔就是佛」,禮塔猶如拜佛。敬請旅滬的同修們隨便朝禮現存的上海古塔和新建浦東新區的潮音塔,功德無量!
 
 
我真的很想「哭」
<<照 宗>>

離開媽媽的懷抱,在幼小無助的心靈
植下自卑的寂寞之苗
一旦擁有內心深處的震憾--母愛的本性
那比擁有整個世界更愉悅
就因為如此,投入母親的懷抱,得到的是
--溫馨、依靠
流浪的游子,何日是歸期
尋找那久已失去的母親
--本性

   證嚴法師曾說:
不要問我為什麼哭泣?人說「女子」是油菜麻籽命,落到那裡算那裡!
不要問我為什麼哭泣?過去的歲月顛躓難行,小小的問題,長長的未來。能體會佛的道理,才是真正出生的日子。
我所想哭的,就是那久已失去而未得的--實踐佛法,因此,這又有什麼不能問和不好意思哭呢?!
第一想「哭」:是為我自己在六年的學佛生涯中,在此殊勝的因緣下能利用「行腳」體會佛法、體會祖師大德提供寶貴經驗的表率和「老婆心切」的吶喊。
此種心情的激動並非筆墨所能形容,惟有深入其中者才能深切體會,故而我想「哭」。
我「哭」,並不是我喜歡「哭」,可曾見過經典中所描述「痛哭流涕」的大阿羅漢,為法而得聞的感動。
要知,現代佛教已被學術所同化,然而學術切是人們對事情的客觀認知,用自己的一套邏輯思維所妄想出來的或猜的。由於這,多少人不懂學術而卻又迷戀學術、迷 信學術,甚至拿學術來自我標榜,像這樣子如果是世俗學者,那也罷了,可是如果是想要修行力生的佛弟子還那樣子,就可怕了。
利用學術研究佛學,是會把佛法的一切流傳與發展,當作是一種純世間宗教、社會、文化及人類學範疇的現象。完全失去了佛教修行、開悟和證道等等不可思議的宗 教內涵;也完全把佛教設限在二千五百年之中,而不承認有三世佛法與十方佛法的概念。這種完全不用宗教修行立場來看待佛法,這樣研究佛法對嗎?
我卻這樣學習了六年。故而,在佛法的利樂上,根本沒有嗅到味道,圖亂留下的只是一顆枯燥、寂寞而又倨傲的心。當煩惱來的時候,身心如坐針鼦,一刻不得安 寧。假如沒有強大的忍耐力,或轉化,或放縱,那只有兩種可能:一者得精神分裂症;二者扛不了還俗去。此刻,我才真正體會、了解到還俗者的辛苦(當然不包括 本身有出家不良目的的)。不管怎樣?畢竟他有過一段奮粆史,不過是失敗而已嗎!於是當我有此因緣參加行腳行列,去體會佛法,內心的激動,真的唯有「哭」才 能表達。
第二想「哭」:真誠感謝圓明講堂全體法師的「提攜」(給我機會行腳去體會佛法)。隨著古今環境的變遷,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種程度上講給予生活中的許多便利。然而,朝聖的方便是否帶動了朝聖內涵的提升?亦或只變成一種觀光旅游的「休閑活動」,生活的「調節劑」而已?
真正像圓明講堂全體法師這樣身體力行,做到「身教」與「言教」合二為一,能有幾希?往往是看到一些高談闊論,口沫橫飛,侃大山的腐敗份子。能真正在道心上 幫助你提起,在菩提路上助一臂之力者,微乎其微!也許,正是當鬧市的繁華腐蝕著清淨純潔的清新空氣,反而以街市間的慣性眼光去看古人的行為很不符合普通生 活的邏輯常規,他們(照誠法師等)也就以一種強烈的復古方式提醒著世人(出家人)超越尋常,體驗生命,回歸本真。

 
 
佛像下的蓮花座
<<劉繼芸>>

臉膩香熏似有情,
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
碧玉盤中弄水晶。
--唐.郭震

   蓮,又稱荷,是生於水中的多年草本植物,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她不及牡丹雍容華貴,不如秋菊清高孤傲,不與群芳爭艷粆奇,但卻「出淤泥而不染」,在奼紫嫣紅開遍,濃艷芬菲凋盡時,迎著夏日的清風盛開。
在漣漣的水面上,盈盈的蓮花似含羞的少女,亭亭玉立,笑靨迎人。蓮花粉紅或白色,如少女之肌膚,純潔無瑕。其味清香,沁人肺腑,潔淨幽雅。荷葉青綠,團團 如蓋,脈絡清晰,水土不侵,片片光潔,令人神為之清。尤其是雨過天晴,青青荷葉似玉雕的碧盤,盤內點縔著晶瑩的水珠,輕風徐來,蓮花凌風起舞,荷葉款款輕 蕩,水珠閃閃滾動,構成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畫面。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對它一唱三嘆,寓物寄情,借以詠志。《詩經》有「灼灼芙渠」的 贊譽;屈原在《離騷》中追求「集芙蓉以為裳」;曹子建以「灼若芙蓉出綠波」形容洛神的嫵媚秀麗;樂府民歌用「開門郎不出,出門採紅蓮」的詩句來描繪窈窕淑 女的潔白忠貞。這種對蓮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的描繪,不只是對蓮花自然美的欣賞,它與佛教傳說,佛教藝術和佛教理論也有著密切關係。
在佛教文化中,蓮是佛的象徵。相傳,佛陀降誕前,先現出八種瑞祥之相,其中之一是池沼皆突兀生長大如車蓋的蓮花。八瑞相過後,繁花盛開,四方萬霞。後來佛 陀從舌根生萬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葉金色蓮花,每朵花上都有佛盤腿交叉坐說六波羅密(六種化度法門),因而佛教造像學上有專門的「蓮花座」勢。
「蓮花座」是指以蓮華為座席者,佛、菩薩或坐或站於蓮花上,所以又稱「蓮座」、「華座」、「蓮台」等。佛教藝術中,蓮花的出現早於佛教造像。在早期的佛教 藝術中,常常以象徵性手法表現佛陀,除了一棵菩提樹,六牙小白象外,更多的是以蓮花為象徵。到了公元初,犍陀羅王國把古印度藝術和古希臘的藝術精華相融 合,創造了犍陀羅藝術,出現了佛陀造像。在犍陀羅藝術中,蓮花仍然是主要的題材;在阿育王獅子石柱上、在阿瑪拉瓦提遺址上,在山奇大塔上,蓮花的表現幾乎 到處可見。在一幅轉法輪的雕像中,佛陀坐在一朵雕造精美的蓮花上,位於池堂中央,池中錦鱗游弋,小蓮花飄蕩溢香。在著名的《持蓮花的菩薩》畫像中,菩薩低 眉垂眼,纖柔的手指挾著一朵盛開的蓮花,下垂的目光凝視著它,似乎人生愁苦,唯有皈依佛教才能獲得清淨和解脫。在斯里蘭卡古獅子岩的壁畫中,天女散花圖 上,豐滿的天女們手托花盤,內盛蓮花朵朵,飛翔在凡夫俗子頭頂的彩雲裡,把朵朵吉祥花瓣灑向人世間,普度眾生跳出苦海。在我國,佛教雕刻、繪畫中,蓮花的 表現也極普遍,敦煌、雲岡都以蓮花作為最基本的裝飾圖案。龍門石窟中有蓮花洞,就是因洞窟藻井有一精美的浮雕蓮花。四川大足的觀音石刻中,觀音意態嫻雅, 純粹如晶玉,寧靜似春水,頭戴花冠,足踏蓮花。此外,華表、石筍的座基也多為蓮花。
蓮花座的基本形式,形式於公元初印度的貴霜王朝犍陀羅和笈多王朝,有蓮莖蓮座和無蓮莖蓮座兩種。蓮莖蓮座又有一莖一尊形,一莖多尊形兩種。無蓮莖蓮座則分為仰蓮座、俯蓮座和仰俯混合蓮座三種。
對蓮花的描繪,蓮瓣往往由淺雕刻或者深雕刻而成。後者的蓮瓣肥大,但瓣梢尖小,在整體上更加生動,更具立體感。早期藝術中,蓮花還常常露出雄芯。蓮瓣數 目,嚴格遵守佛經的規定。依《大智度論.卷十》的說法,一者人華,二者天華,三者菩薩華,人華大蓮花有十餘葉,天華有百葉,菩薩華有千葉,隨著佛教藝術的 發展,又變化出千姿百態的蓮花形式,但基本形式仍離不開犍陀羅藝術和笈多藝術的基調。
佛教傳說,佛教藝術之崇尚蓮花,歸根結蒂還在於佛教學說尚蓮。《大日經疏十五》說:「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悅可眾心,今密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 最吉祥。」可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正是佛教離塵脫俗、清淨無染思想的生動體現。這種潔淨觀念深深浸透到佛經和宗派學說中。《妙法蓮華經》即用蓮花比 喻經典的潔白微妙。《華嚴經探玄記》把蓮花的香潔清淨定義為「四德」,即「香」、「淨」、「柔軟」、「可愛」。到了東晉元興年間,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創「白 蓮社」。宋代以後,各地續有蓮社組織,使蓮宗(淨土宗)正式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在日本,建長年間(公元十三世紀)建立了以《妙法蓮華經》經典的日蓮 宗。十七世紀的越南,把禪宗和淨土宗相結合,建立了蓮宗派。
佛教中佛蓮一致的觀念,也是對印度民俗愛蓮心理的迎合和對婆羅門教尚蓮風格的批判吸收。印度氣候酷熱,烈日炎炎之下,一片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中,蓮荷 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淨涼爽。婆羅門教認為蓮守一莖一花之節,花色紅白與葉綠相間,把紅白綠看成是梵天、濕婆和毗濕努三大神的代表。佛教產生於剎帝 利階層,它主張種姓平等,以俗語傳道。以蓮花為喻,能夠更形象、更大眾化地弘揚佛法,吸引信徒。於是蓮花的自然美升華為佛教的象徵,給了苦難的民眾一種對 解脫的期待和追求。
隨著犍陀羅藝術和佛經佛典的傳入,佛蓮一致的觀念也影響我國。漢譯佛經中常有「七寶蓮花」的稱謂,實際上是把荷蓮和睡蓮混淆了起來。在巴利文經典中,七寶 僅指紅蓮和白蓮,即荷蓮。至於其他如藍、紅等色之蓮,皆是「睡蓮」。荷蓮和睡蓮雖屬同一本、科,品性卻很不相同。睡蓮無花梗,花色艷膩,葉呈馬蹄形,紅 綠,花、葉均浮於水面,秋季午後開放,傍晚閉合。睡蓮無果、無實、無用,也有文人墨客貶之為「貪蓮」的。佛教崇尚的,乃是荷蓮。佛教對蓮花的描繪也有嚴格 的規定:人間蓮花大不過尺,天上蓮花生百葉,而佛、菩薩的蓮花有千葉。
佛蓮一致的觀念後來侵蝕到世俗藝術。康代從西域傳來的「木右枝舞」,又稱「蓮花舞」,舞者始藏蓮花中,應著鼓聲,花慢慢開放,舞者方露倩姿。對優美的舞步 多以「步步生蓮花」來形容,這同佛教造像學中關於手足應如盛開的蓮花的規定如出一轍。宋代有一種曲藝,為乞丐行乞時所唱,它模仿出家人化緣,內容也都是宣 傳佛教思想的,曲名就叫「蓮花樂」。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弟子泉慧記錄>>
(接上期)
   三念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斷無明證法身,一心三觀,任運現前,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念念與中道理相應,於一一念中,能行一切菩薩所應行事,故名念 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者,此明其精進之相,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此屬財施,財施有內財外財,此乃內財施。剝皮為紙,拆骨為筆者,若皮若骨, 都是身中物,眾生之身臭穢不堪,用來書寫佛經,何成恭敬,此正表其恭敬至誠,不惜身命,為法亡軀,如本師佛於因地中,為求四句偈,身挖千孔,燃一千燈,供 養法身,佛因中如是而行,今菩薩亦如是行,了達此身,五陰六大而成,無有實我,所以能不惜身命,剝皮為紙,拆骨為筆,剌血為墨,書寫經典,所書寫佛經,不 是一部二部,多至如須彌山之高,總明其不惜生命,為法忘軀,眾生之愛護者,莫如此身,今身命尚能捨,何況身外物。身外之物,最貴莫如王位,王位既能捨,則 其他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則更能捨,身體既能布施,則其他一切一切都能布施,此即是外才施,及餘種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上來明本師佛因中之難行苦行,佛既如是行,我隨佛學,亦如是行,雖學佛修一切難行苦行,應以般若智,了一切法唯心自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若能如是修一切 善法,無住無著,修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即名妙行,又名普賢行、法界行、如來行等。
   癸二辨果上勝因,勝因,應合作勝用,成佛之後,所起之大用,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此皆後之大用。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 眾會道場,或處剎帝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 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乃至是超略之詞,超略因中所修萬行,供佛度生,經無量劫無邊劫所作事業,無窮無盡,乃至因行圓滿,於菩提 樹下,成等正覺,坐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是藏教佛。坐七寶菩提樹,成等正覺,是通教佛。於花藏世界,坐大寶法王座,成等成覺,是別教佛。以虛空為座,成 清淨法身,是圓教佛。「成大菩提」即是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成等正覺。成有生成、造成、現成三種差別,猶如人身,由父母生成,無中而有,從少至 大,從幼至長,自長至老,由老至死,無常生滅,是名生成。如屋房樓宇,罎椅床騌,舟車等等,從人工鐵木而造成,有成必有壞,造成和生成,都是無常而忽有, 有而究竟為無,有生有滅,有成有壞,都非究竟。現成者,無生無滅,不成不壞,現現成成,究竟常住,猶如暗室中寶,本來現成,但為黑暗所障,不得顯現,由燈 光故,暗即消滅,室中之室,現現成成,雖因燈得顯,室中之寶,本自有之,因燈而顯,非因燈有,燈是了因,非是生因。(待續)
 
 
布達拉宮藏寶揭秘
<<鄭有為>>
   有人說,「沒有到過布達拉宮,就不算到過西藏。」 自從三百四十年前,五世達賴從哲蚌寺搬進了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就成了一座政教合一的神宮。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使得各種奇珍異寶匯聚宮中,稱得上是一個「寶 物薈萃的博物館」 。如今,這座偉大的建築早已成為人民的財富,而這些奇珍異寶也和這座建築一起,成了西藏的象徵。

比珠寶更珍貴的文物
   布達拉宮裡的珠寶浩如煙海,數不勝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八座用純金包裹的靈塔。靈塔是歷世達賴埋骨之地,不僅塔體用純金包裹,而且裡面裝有各種寶物,外壁也遍鑲奇珍異寶,成為宮藏寶物之集大成者。
    就拿最大的兩座靈塔來說,五世達賴靈塔是耗用黃金最多的一座靈塔,塔高十四米有餘,耗黃金三千七百公斤,鑲嵌各類鑽石珠寶約兩萬顆,其中最為神奇的是一顆 在大象腦內生成的珍珠,它竟比常人的大拇指還要大些。此外,還有五十多顆鑽石、八百多顆紅、綠寶石、一百多顆綠松耳石,以及一萬多顆珍珠、珊瑚、貓眼石、 祖母綠、松石、海螺、魚骨、琉璃等。整座靈塔金光閃閃,鑲嵌的珠寶如滿天星斗,藏族人稱這座靈塔是「贊木林耶夏」 ,意思是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
   而十三世達賴靈塔則比這「半個世界」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的高度比五世達賴靈塔略低,黃金用得少一些,為五百九十多公斤,但它鑲嵌的珠寶更多,達十萬餘顆。在靈塔前,還有一座六層重檐珍珠塔,是以廿二萬顆珍珠由金線串連編織而成,不僅價值連城,而且工藝絕倫。
    而在專家學者的眼裡,比這些有價珠寶更珍貴的是一些無價的宗教和歷史文物。僅在五世達賴靈塔中,就埋藏著這樣一些稀世奇珍:釋迦牟尼的舍利子一顆,有鳥蛋 大小,釋迦牟尼的大拇指骨一個,還有松贊干布從印度迎請的迦葉佛舍利子,以及松贊干布的靴子、阿底峽的法帽、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碟子等,當然, 還有五世達賴的遺骸。至於十三世達賴靈塔裡的寶物,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但《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清冊》上介紹:「塔內藏盡了能為眾生造福無窮的寶物和佛舍 利。」可以想像,其中的寶物當也不在少數。有人說,塔裡的東西比塔外的珠寶更珍貴,此話並不過分。

五千年前的經書
   盡管靈塔內的文物能令人產生無限的想像,但靈塔畢竟不能打開,布達拉宮裡面能看得見的文物則多為唐卡和經書。
   唐卡是西藏獨有的一種宗教繪畫,布達拉宮裡收藏的唐卡極為豐富。從畫法上看,有前藏、後藏、東藏、青海和其它藏區的不同風格,從內容上看,覆蓋了宗教、醫學、天文曆算、藝術、建築等許多領域。目前,這些唐卡已成了研究西藏文化的重要歷史資料。
    最令專家學者感興趣的是卷軼浩繁的經書,這些經書不僅有豐富的內容,且有眾多的孤本,單是書寫的材料就令人嘆為觀止。有用金水寫的,有用銀水寫的,有的還 是金銀凸字,顏料價值就極昂貴。這其中最珍貴的當數八寶七彩《丹珠爾》,所謂「八寶」,指的是它用黃金、珍珠、松耳石、白銀、珊瑚、鐵、紅銅、白海螺八種 珠寶做成的顏料寫成,一共呈現七種顏色。《丹珠爾》則是藏傳佛教大藏經中的一部重要典籍。
   這部《丹珠爾》不僅顏料貴重,經紙也很特別,它不是用傳統的粗質藏紙,而是用一種名為「汀梭」的特製經紙,其製造方法是:把內地產的精製硬紙疊成兩層,中 間夾一層藏紙,用熬開的面糊貼上,然後兩面抹上藏皮膠、牛毛牛腦漿和黑色藏製墨水,再進行壓、砸、磨,把三層合為一層,最後用光滑的貓眼石反復磨擦,直到 光可鑒人。這種經紙使各色經文清晰悅目。它的質地既硬又韌,具有防腐、防蟲蛀、耐潮濕等特徵,有利於經卷的長期收藏。
   八寶七彩《丹珠爾》共有二百二十五函卷,每頁經卷正反兩面各書七行經文,每行使用一種顏料,使得每一頁經卷都七彩紛呈。
   除了寫在紙上的經書,還有一些從印度傳入的貝葉經。貝葉是梵語,一種樹葉的名字。貝葉經是造紙術和印刷術沒有發明以前的古代佛經,它是以梵文手抄在貝葉上 的。由於氣候的原因,葉經在潮濕印度已留存不多,在內地的一些大寺廟和博物館,能藏有幾片就足以自豪,而在布達拉宮,竟藏有完整的一百多函卷,佔我國貝葉 經總收藏量的一半以上,最早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短的也有二三百年。這些貝葉經的內容相當廣泛,除涉及到佛教大乘和小乘法外,還涉及歷史、藝術、自然科 學、天文醫藥等內容,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此外,宮中還有大量的佛像,像明代鑄塑的宗喀巴和蓮花生大師的銀像,釋迦牟尼的金像,清代檀香木雕的十八羅漢 像。在松贊干布時期遺留下來的藏王修煉洞裡,還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造型也都古樸生動。

皇帝的饋贈
   在布達拉宮中,有一類珍貴的文物,數量不多,但卻十分受人重視,這就是一批反映漢藏交往的禮品和匾額。前面提到的五世達賴靈塔中的釋迦牟尼舍利,據說就是 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代表人物八思巴在給元世祖忽必烈講經時,忽必烈贈送的禮品,從這以後,特別是到了清朝,這種禮尚往來就變得十分頻繁。
   在布達拉宮中僅存的松贊干布時期兩座建築之一的帕巴拉康裡面,除了供奉布達拉宮的主供佛--帕巴.洛桑夏燃佛,還懸掛著清朝同治皇帝題寫的匾額「福田妙果」。
    在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大殿中,高懸著乾隆皇帝所賜的「涌蓮初地」匾額。在這座大殿裡,還保存著康熙皇帝賜的大型錦抅幔帳一對。據說,康熙為織造這 對幔帳,曾專門建造作坊,費工一年才織成,並派專使歷辛送抵西藏。這份貴重的禮物只有在達賴坐床和親政大典時才隆重地懸掛出來。
   而在布拉宮頂樓十三世達賴的經堂和臥室裡,這種饋贈就更多了。經堂裡,環列著幾十柄青色的玉如意,全是明清兩朝皇帝的賞賜,壁龕里檀香木雕的五百羅漢,則寄托了大清皇帝對隆盛佛法的虔願,殿廊裡懸掛的那幅巨幅絹畫「八仙過海圖」,更會使人浮想聯翩。
   這種饋贈中最晚的一件是民國時期的,它是國民政府駐藏代表黃慕松在十三世達賴靈塔前致祭的一盞金燈。

壁畫--金銀珠寶繪成的歷史
   走進布達拉宮,幾乎在每一個殿堂,都繪有許多精美的壁畫,這些壁畫記載了藏族的歷史、文化、藝術等無比豐富的內容,它也受到了人們的器重和珍視。
   作為壁畫,它的價值在此無須多說,同時,因為藏族有用壁畫描繪歷史的習慣,這些壁畫的史料價值更受到人們的重視。它不僅記載了藏族的歷史,還對藏漢交往的一些重要史實作了藝術化的描述,這在今天看來顯得彌足珍貴。
    參觀布達拉宮,達松格廓廊道是進入各殿的必經通道,廊道四壁畫滿壁畫,其中東壁上醒目地繪著唐都長安的示意圖和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的故事。傳說當年松贊干 布的婚使嘎日東贊去長安求親時,已有五個國家的婚使齊聚長安。為選擇聯姻的國家,唐太宗出了五道難題,結果只有嘎日東贊答了出來,文成公主就許嫁吐蕃。在 廊道的北墻上,就繪著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和抵達拉薩的情景。布達拉宮分為紅宮和白宮兩部份,紅宮中最大的宮殿是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大殿。大殿正中,聳 立著十四米有餘的靈塔,四壁繪滿五世達賴一生的傳記壁畫,東壁上突出地繪有一六五二年赴京覲見順治皇帝的情景,畫面上,龍袍帝冕的順治皇帝端坐傾聽,手捧 法輪的五世達賴侃侃而談,氣氛親洽,神采栩栩。由於五世達賴向朝廷表達了歸順的意願,在這次朝拜期間,順治皇帝冊封他為「西天大善自在佛私領天下釋教普通 瓦喇達賴喇嘛」,並賜金冊金印。從此,「達賴喇嘛」的稱號正式確定下來,以後的達賴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並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
   從五世達賴開始,歷世達賴都與清政府交往密切。在紅宮最高的宮殿薩松朗杰里,供奉著乾隆的畫像和漢藏滿蒙四種文字寫的皇帝「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自七世達賴起,各世達賴在每年藏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來這裡進行朝拜,表明對皇帝的臣屬關係。
   關於藏漢關係的壁畫在布達拉宮最後的建築--十三世達賴靈塔殿裡畫了個句號。這位與清朝廷和民國政府都保持著良好關係的活佛圓寂後,人們為他建造了高度僅次於五世達賴的靈塔。在靈塔殿的三樓有關於他生平的傳記壁畫,其中繪有他一九○八年去京拜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壁畫。
   由於地理的隔絕,在歷史上藏漢交往不是十分頻繁,所以,這方面內容的壁畫數量上不是很多,但從畫面上看,繪製得都很認真醒目,而且全部都別具匠心地繪在東墻上,從這個小小的側面,也能看出歷世達賴和噶廈政府對藏漢關係的重視。
    布達拉宮的壁畫除了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外,還有一種獨特的價值,它本身就是用金銀珠寶繪製而成的。也許是幾百年前缺少化學顏料,也許是為了追求高檔豪華, 布達拉宮用的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礦物顏料,就像前面提到的八寶七彩《丹珠爾》一樣,金紅色的用朱砂和紅珊瑚,綠色的用綠松耳石……且不說當年繪製這些 壁畫的巨大花費,僅僅是現在進行的維修,因為堅持了原物照用的原則,就消耗顏料費多達五百多萬元。
 
 
陸游與佛教之緣
<<法 空>>

補怛洛迦(即普陀山)之名,原出《華嚴經》善財南詢。經中敘述善度鞞瑟胝羅居士,示善財童子云:南方有名補怛洛迦,有菩薩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頌曰:
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
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
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善財漸次游行彼山,見岩谷中林樹蓊郁,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今普陀磐陀石說法台即指其處)趺坐,無量菩薩圍繞。據此,普陀山遂成聖地。
普陀山向以海天佛國、觀世音菩薩道場著稱於世,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處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嶼。島上梵宇林立,佛教歷史悠久,名勝古跡隨處可見。一 千多年來,雖幾經劫難,然佛門淨土仍然吸引著難以數計的善男信女前來朝山進香,拜觀音、朝聖跡、祈福壽、保平安。寺院香煙鼎盛,四時不絕。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士、高僧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吟詩填詞,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有宋朝大詩人陸游所作的詩:

(一)《海山》

補洛迦山坊舊游,
庵摩勒果隘中州。
秋濤無際明人眼,
更作津亭半日留。

(二)《追補》
碧海無風鏡面平,
潮來忽作雪山傾。
金橋化出三千丈,
閑把松枝引鶴行。
海上乘雲滿袖風,
醉捫星斗躡虛空。
要知壯觀非塵世,
半夜鯨波浴日紅。

從這兩首詩中,我們更深刻地領略一番普陀聖境的秀麗風光。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十二歲就能作詩,直到八十六歲還是「無詩三日即堪懮」。一一五三年,陸游廿九歲赴 鎖廳應試,取第一。明年試於禮部,又名在前列。時秦檜要他孫子取得第一,不料竟被陸游奪了,秦因怨陸。加以陸又「喜論恢復」,「語觸秦檜」於是竟被黜免, 連考官都幾乎得禍。從此,陸游歸返鄉里,在這不順利的逆境年月裡,他不是消極怠懈,而是意志加倍奮發,不斷致力於詩歌寫作。同時與家鄉幾位信佛的同窗,赴 普陀朝山禮佛。在此時候,留下了以上兩首佳作。
秦檜死後,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陸游才被派往福建省寧德縣作主簿縣官。由於他信奉佛教,在任職的第一年,便赴天冠菩薩道場--支提山華嚴禪寺禮佛,同時寫了一首《雍熙寺與僧夜話》詩【1】,描寫這座深山古寺的夜色,詩曰:
高名每慣習鑿齒,巨眼適逢支道林。
共話不知紅燭短,對床空嘆白雲深。
現前鐘鼓【2】何曾隱,匝地毫光【3】不用尋。
欲識天冠真面目,鳥啼猿嘯總知音。

支提山天冠菩薩的道場,地處寧德西北鷲峰山脈中段東麓(主峰1139.4米,距寧德市區四十公里),層巒復嶂,凡九十有九,山中套山,峰峰相連,逶迤延 綿,茫茫山地,氣勢磅礡。宋開寶四年,吳越王錢俶敕賜支提山華嚴禪寺,命了悟禪師主持法席,同時還賜一面「華嚴禪寺」的大匾,挂於寺前,不久,錢王賜鑄 「千聖天冠」鐵佛一千尊。傳說,錢王派官員送千尊鐵佛,船到中途遇上風險,船夫將半數鐵佛棄於海中,但當官員把餘下的鐵佛運到支提山華嚴禪寺時,見棄海者 已先進寺內就位,才恍然大悟,原來半山嶺上看見的那些曬衣群僧,乃是棄海之菩薩像也。故而,那曬衣之岩,稱「曬衣岩」(距華嚴禪寺十五里),同時還有「辟 支岩」、「百丈岩」、「千聖同居土」、「說法台」等聖跡。從這個時候開始,支提山華嚴禪寺的天冠菩薩道場正式形成了,而了悟禪師是這道場的開山祖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儲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記載:
爾時,心王菩薩摩柯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東南方有處名支提山,從昔已來,諸菩薩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天冠。與其眷屬眾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曾寫親眼看見吳越王錢俶的長紫袍存放在華嚴禪寺的一段軼聞記述。
陸游所處的年代,是北宋和南宋更迭的特殊歷史時期,兵連禍接,內懮外患頻仍--當局荒謬乖張,社會動蕩詭譎,官場險惡黑暗。他在寧德只做了四年的主簿小 官,後改授敕令所刪定官,於一一六一年罷歸鄉里,一一六三年替張俊策劃北伐失敗,又被免去官職。過了七年之後,一一七○年,陸游才到四川夔州(今四川奉節 縣)任通判,又到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王炎被調回朝廷,幕府被撒散,陸游調到成都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參議官。
由於陸游紹興家族前輩篤信佛教,使他從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薰陶,因此,在他的詩作中,有不少篇章與佛教有關,從中不難看出,陸游在生活中與佛教有密切的關 係。如專程赴普陀山和支提山朝聖、禮佛、寫詩等事例。他即使在隨軍,或在幕府任上的時候,也總要到附近的寺院禮佛、寫詩,甚至借宿於簡陋的寺舍,從不計較 居住條件。他相信因果,喜素食,行動不拘禮法,被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他受佛教思想的影響較深,不與當時的強權者同流合污。陸游在川陝生活了九個年頭 後東歸,即在江西撫州(今江西臨川)、浙江嚴州(建德縣)、臨安(杭州)等地只做了幾任地方小官,於一一八九年底又被罷斥了。從此之後,直至一二一○年這 段晚年生活,都在故鄉中度過,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同時經常上寺院,與僧人成了莫逆之交。其密切的關係,正如他詩句中描繪的:「共話不知紅燭短,對床空嘆 白雲深」。
嘉定元年(1208)九月,陸游以耄耋之年,以八十四歲高齡,應寧波天童寺住持無用禪師弟子之情,為《無用禪師語錄》寫序。天童無用禪師(1138-1207)法名淨全,諸暨人,俗姓翁,弱冠出家,後入徑山參大慧宗杲,得授心印。陸游的《序文》是:
虙羲一畫,發天地之秘;迦葉一笑,盡先佛之傳;淨名一默,曾點一唯,丁一牛刀,扁一車輪,臨濟一喝,德山一棒,妙喜一竹篦子,皆同此關捩。但恨欠人承當。
天童無用禪師,蓋卓爾能承當者。末見妙喜,大事己畢,豈有住山示眾之語可累編簡哉!放翁謂:「若不投之水火,無有是處。」惟韓退之所云「火其書」,其語差似痛快。又恐退之亦止是說得耳!五百年後,此話大行,方知無用與放翁卻是同參。
《序文》首先列舉「伏羲畫八卦」、「迦葉一笑」等幾個典故,以歷史上儒家、佛教界名流和良工巧匠在參修、行事、傳道中掌握「關捩」以順利解決事物矛盾和啟 發他人警覺的例子,解釋、說明「關捩」的重要。譬如唐代高僧義玄(?-867)住真定臨濟院創臨濟宗,常用叱喝之聲提撕弟子警醒,稱為臨濟一喝。還有宣鑒 禪師(782-865)初住德山,其道峻險,棒殺天下衲子,稱為「德山一棒」。棒與喝均為提撕弟子之驚醒之法,有「一喝大地震動,一棒須彌粉碎」之說。這 都是因為撥動「關捩」而頓然感悟的,更是屢見不鮮。這說明「關捩」無所不具,要在撥動與啟發。
然而,「關捩」的撥動與啟發,仍有賴於事物內部的自身完善。曾參生性遲鈍,但是,由於他刻苦攻讀,精心琢磨,終於比他的同窗早一步體會到孔夫子之道,結果承當孔子學說正傳的偏是曾參。庖丁、輪扁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摸索到事物的內在規律,於是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禪宗的「棒、喝」是撥動「關捩」的有力工具,但如果「關捩」結構尚未完善,那末,即使捧如雨下,喝聲震天,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但外因在事物發展變化中仍有不少可缺才的價值。所以「木捧」、「叱喝」都起著撥動「關捩」的作用。
而《無用禪師語錄》正可作為承擔撥動「關捩」作用的外因。那麼,陸游卻說:《語錄》無需編簡,可投之水火,為什麼呢?這種寫法,正如《心經》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邏輯相同,讓讀者深深感到《語錄》不但不能投之以水火,而且更有學習之價值。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陸游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他經歷了坎坷的遭遇,親身受到菩難,深刻體會到老百姓的懮患疾苦,故而他的詩著,富有濃厚的人民性。 再者,他平生崇佛,對佛理多有研究,所到之處,多住在寺院,廣泛結識佛門僧侶,從而言行、詩作中蘊涵著深刻的佛家思想。再閱其《語錄》序一文,所舉的實 例,及措詞、內容,可窺出陸翁學佛,已深得三昧的境界。文章的結尾,又明確地表示:「無用與放翁卻是同參。」其意何在呢?即陸翁與無用禪師是同參。同參指 的是共同在參禪實踐,這裡而且是指兩人的悟解也是一致的。
從以上的事實,特別是在公元一一八九年,最後一次被罷斥了後,看出陸翁返回老家,過晚年生活的時期,更貼近了佛門,學佛也就更精進了。
公元一二一○年春,陸游八十六歲,與世長辭,臨終遺詩《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絕命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愛國主義精神,這精神與佛教報四恩中的報國土恩是一致的。他臨死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不是求自己個人的生死,而是祈求祖國領土統一完整,人民過著和平安樂的生活,體現出詩人高尚的思想境界,不愧為一位傑出的人民詩人。

注:
【1】雍熙寺即是華嚴禪寺,因為宋雍熙二年(公元955年)太宗皇帝敕賜額「雍熙禪寺」,遣使重修寺院。
【2】現前鐘鼓,指的是當地鐘山。
【3】匝地毫光,指的是當地景色天燈。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畢業典禮會長覺光法師致詞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諸山大德、各位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是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舉行九八至九九年度聯合畢業典禮的日子,承蒙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親臨主禮,授憑致訓,不勝榮幸。各諸山大德,友好嘉賓,四眾同人,蒞臨指導,至為銘感。本人謹代表本會與屬校同寅,向各位敬致歡迎與感謝。
潘教授學識淵博,才德兼備,在學術界地位尊崇,同時熱心社會及公益事務,除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外,並歷任香港政府、工商界及教育界多個委員會之主席及委員,並於一九九八年獲國家委任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今日同寅得以面聆教益,至感榮幸。
香港佛教聯合會多年來致力於弘法利生,推廣善業的工作,積極發展醫療、教育及各項社會服務,其中教育事業更為重要的一環。佛聯會辦學的宗旨,一向重視學業 與品德並進,同學對於佛經中提及的五戒十善,自有一定的認識,希望你們能遵守這些規範,實踐「自利利他,自渡渡他」的精神,不僅自己向善,建立良好的品 德,還需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以身作則,教人行善,改善社會風氣,這樣才不負父母師長對各位的期望;同時又能把香港變成「人間淨土」。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發表施政報告,他強調香港人必須實踐「終身學習」的目標,使香港成為一個富創意並以知識為本的社會。各位同學,佛陀 誓學無量真理的宏願及「勇猛精進」的態度正好與「終身學習」的概念不謀而合,在此瞬息萬變的時代,同學實應與時並進,努力不懈,不斷進修以期充實個人的知 識學養,才能應付社會的需要。
本人希望各位畢業同學今後踏出校門,都要謹記「明智顯悲」的校訓和在校時所受的佛化教育,時刻啟發自己內心原有的佛性和智慧,顯現出對人的慈愛與同情。今天是各位同學畢業的大日子,本人為全體畢業同學祝福:繼續升學的同學學業進步,就業的畢業生前途無量。
最後謹祝潘宗光教授福慧增長,工作順利,並祝在座各位法喜充滿,如意吉祥。


天壇大佛開光六周年紀念 啟建水陸息災法會
殊勝法緣 聖凡共慶
寶蓮禪寺住持初慧大和尚致開幕詞

   尊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馬毓真夫人、離島民政事務處專員陳念德太平紳士、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太平紳士、大嶼山警區指揮官甄福茂高級警司、各位嘉賓、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發心居士:
今天是寶蓮禪寺天壇大佛開光六周年舉行水陸消災吉祥大法會,荷蒙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馬毓真夫人親臨主禮,非常榮幸,更蒙千里而來自國內各位領導法師,及 在座的嘉賓、居士朋友們歡聚一堂。使大會生色不少,增添光采,此刻殊勝法緣,可謂聖凡共慶,謹代表寶蓮禪寺天壇大佛各位董事及善信,向各位致以熱烈的歡 迎,和衷心的感謝!
今日寶蓮禪寺舉行水陸大法會,是香港回歸祖國後慶祝大佛開光六周年的喜慶日子,但願世界和平,國運興隆,地方繁榮,人人歡樂。我們樂見香港的平穩過度與運作,喜見社區生機奮發,各宗教團體融和,這正是我們佛界人士感到欣慰和讚賞。
佛教自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後,更是日新月異,在弘法利生方面,得到香港政府、新華社、中央統戰部、中國佛教協會的重視和支持,同時又獲得落實在一九九九年佛 誕日為公眾假期,這就體現了我們中國和特區政府對宗教團體的一視同仁,信仰自由與和平等。亦是佛教在香港回歸祖國後感受到殊榮。
我相信香港在落實中央的政策,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宗教自由,佛教在香港明天更好。我希望特區政府,國內佛教界領導,海內外佛教同人,社會各界善信,多給予協助,發揮佛教出世精神,行入世的工作,致力淨化社會,共創繁榮,共植福緣。
最後願此吉祥大法會之功德迴向世界和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謹祝大家身心康泰,萬事吉祥如意,多謝大家!


法雨精舍啟建庚辰年萬善緣
法會通告

   本舍謹定於庚辰年農曆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啟建
庚辰年萬善緣法會,每日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三時半 頂禮
慈悲藥師寶懺三永日。以此功德祈願世界和平,佛法興隆,吉祥如意,增福延壽。歡迎各界善信參加,屆時蒞臨拈香,同沾法益,共結勝緣。

法雨精舍謹啟

●萬善緣長生祿位每位拾圓起
●萬善緣吉祥光明燈每盞五佰元起
地址:銅鑼灣百德新街55號六樓B


大嶼山觀音寺、佛教明慧服務中心合辦
二零零零年(第七屆)八關齋戒念佛法會

   戒為無上菩提根本,八關齋戒為渡生死之津樑、破癡闇之明燈,無論道俗男女,皆應受持,以為出世之階梯,現大嶼山觀音寺與佛教明慧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第七屆為期三畫夜之八關齋戒念佛法會,俾以在家身修出世行。詳情如下:
舉辦地點:大嶼山觀音寺
得戒和尚:上融下靈大和尚
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2000年2月29日
舉辦日期:2000年4月21日至24日上午
報到日期:2000年4月20日下午4至6時
名額:九十名
參加資格:須為三寶弟子,能於戒期內嚴持淨戒及止語者,並必須出席習儀,詳情容後公佈。
自備物品:海青、縵衣(如已受戒者)、日常用品、盥洗用具、平底黑布鞋。
索取表格:可於大嶼山觀音寺、佛教明慧服務中心(元朗擊壤路17號順發樓3樓B室)、淨念覺(中環域多利皇后街13號一樓);或附回郵信封寄「屯門中央郵箱652號」索取。
報名手續:填妥之報名表格請附上回郵信封
(1)交回佛教明慧服務中心
(地址:元朗擊壤路17號順發樓3樓B室);或
(2)寄回「屯門中央郵箱652號」
(註:請用正階填寫及恕不接受傳真報名。)
備註:八戒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及不故往觀聽、(七)不坐臥高椅大床、及(八)不非時食。
查詢電話:2470 9414

*歡迎捐助費用,成就法會,功德無量。*


香港佛學會舉辦扶貧助學素齋宴

   香港佛學會為國內偏遠山區適齡求學兒童,改善就讀條件,積極地助建希望工程學校。
目前,已於陝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捐建六所校舍,由於資源有限未能為所有考察的殘破校舍一一改善過來,故定於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正月十七日)假北角普光齋舉辦扶貧助學素齋宴,希望喚起各界人士關注,共同為山區求學的兒童扶貧解困貢獻力量,功德無量。
日  期:二○○○年二月廿一日(星期一)
農曆正月十七日
時  間:下午六時半恭候,七時入席
地  點:普光齋(北角英皇道華豐國貨樓上)
席  券:每位二佰元,每席二千四佰元
購券地點:香港銅鑼灣利園山道
鳳鳴大廈3字樓
查詢電話:2576 8096(李居士)


【台灣】

華嚴專宗佛學研所八十九學年度招生

一、辦學宗旨
(1)培育專研「華嚴思想」人才
(2)提倡「華嚴思想」學術研究
二、報考資格
(1)學歷
大學畢業
高中畢業後在高級術學院三年畢業者
(2)年齡三十五歲以下
(3)女性
三、考試科目
(1)筆試:國文、英文、佛學概論、華嚴大綱、印度佛教史。
(2)口試:口試不合格者不予取錄。
四、考試日期及地點
第一梯次:2000年6月17日(星期六)、6月18日(星期日)
第二梯次:2000年7月22日(星期六)、7月23日(星期日)
第三梯次:2000年8月16日(星期三)、8月17日(星期四)
五、考前說明會
2000年3月26日(星期日)下午2:00至3:50

招生簡章、參考書目、報名表備索
來函請寄中華民國台灣省台北市濟囊路二段四十四號 教務處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 教務處
聯絡電話:001-886-2-2341-4760轉15、23


【澳門】

佛光普照慶回歸祈福大會普歡騰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是本世紀末,澳門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澳門佛教界四眾弟子,為了表示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這一歷史性 的時刻,由十八個佛教團體所組成的「澳門佛教界慶祝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於當日下午五時十五分,在澳門賽馬會場地舉行「祈福大會」,邀請中國、香港和澳 門法師共同主持「祈福大會」。祝願社會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當天全澳門各大小社團,舉辦慶回歸活動,多不勝數。交通繁忙,但阻不了貴賓之蒞臨;寒風凜冽,亦無礙觀眾的投入;莊嚴的舞台,被表演者之熱情薰染,顯得熱 鬧非凡;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帶起全場大眾的歡欣。「祈福大會」演出成功,全賴澳門賽馬會的支持;更重要者是,新任澳門特區首長何厚鏵先生於百忙之中,親臨出 席,拈香禮拜,為全澳門市民虔誠祈禱。出席的知名人仕多達二百餘位,嘉賓和公眾人仕亦達二千多人參與此祈福盛事。
當晚主禮法師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主持本煥法師;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永惺法師;澳門佛教總會會長泉慧法師;寶蓮禪寺住持初慧法師;大嶼山 觀音寺住持融靈法師;香港人大代表智慧法師;密宗白玉中心卓德寧波車;普濟禪院住持機修法師;菩提禪院住持成和法師,九位大法師共同主持「祈福法會」。儀 式歷時三十分鐘,後由永惺法師代表大會,送贈一尊鎏金觀世音菩薩一聖像及一個玉蓮花予何厚鏵留念。
祈福儀式完畢後,隨即由香港演藝界朋友曾志偉、張國強、沈澱霞、顧紀筠擔任大會司儀,當晚演出歌影視紅星有汪明荃、譚詠麟、柯受良、蕭白融、洪華山、余美 麗、澳門紫羅蘭舞蹈團等,除獻唱佛曲或經典金曲外,另有「楝篤禪」和由願炯法師演唱禪宗偈頌、中國古樂楊琴、二胡伴奏佛曲「三寶頌」等,演出節目可謂多元 化,大會於七時十五分圓滿結束,普天同慶。阿彌陀佛!

查詢電話:2577 9908 傳真:2576 9669


【大陸】

重建壽聖佛塔寺舍募資緣起

   壽聖寺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城內,北靠中條山,南對黃河,地勢平坦,環境優美,系晉南地區佛剎之首。寺中有塔,據《法苑珠林》《芮城縣志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滅 度後一百年間,阿育王統一五印度,役使鬼神造八萬四千塔,華夏得十九。壽聖寺塔是其中第四舍利塔,亦稱姚秦河東蒲籖塔,與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寧波阿育王塔同 出一時。在中國佛教史上久享盛名,高僧輩出,朝朝代代都曾寫過輝煌的篇章,見於史冊者不勝枚舉。
由於歷史的淪桑變化和文革的損傷。所有建築物已蕩然無存。唯留十三級浮圖一座,周圍盡屬農田。一則年久失修;二則灌溉頻繁;寶塔嚴重傾斜裂縫,頂部傾禿,時有坍塌之危險。此情此景讓人看後十分凄、悲傷。
落實宗教政策以來,各地名山古寺相繼重建恢復一新,獨我壽聖寺佛塔殿堂破爛無著,全縣佛弟子聲淚俱下,憂心如焚,竭盡全力蓋了幾間簡易房,請了幾位僧人在 居士們的護持下照看著佛塔香火,在省、市、縣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已將壽聖寺批準為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並批准重建,總體規劃面積四十八畝可先征地九餘畝, 依叢林格局計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僧舍、客堂、齋堂及寶塔搶修重建等工程,初步計劃分三期進行,初以征地與搶修寶塔建大雄寶殿等為主,但亦耗資甚 巨,奈何我寺一貧如洗,只能每日禮佛求加持,雖然舍利寶塔歷年來經常放光顯瑞,可無財力難以啟動,為了讓佛光普照人寰,為了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為把教主釋 迦佛舍利塔搶修好、重建好,再現盛世之偉績。至誠懇請十方大德四眾佛子、社會賢達,同出援手,慨解義囊,共成盛舉,合植福田。
蓋聞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功德林中布施第一。隨喜樂助,功德無量,近報則在自己,遠報便在兒孫,因果歷然真實不虛。百元以上者,懸榜示眾,五百元以上者刻碑流芳永垂青史,彰示來者,功德不朽。港台方面將在《慈雲雜誌》及《香港佛教》上微信。

地址:山西省芮城縣北關壽聖寺
聯繫人:釋來正 釋演博 王鳳蘭
電話:0359-3027217
郵編:044600
匯款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芮城縣支行
帳號:801008716

重建山西省芮城縣壽聖寺,搶救加固維修釋迦世尊靈骨舍利塔工程造價計劃如下:
1、舍利塔原是宋代建築,現只需搶救加固維修,以保原樣不變。
2、大雄殿、法堂、天王殿、客堂、庫房、齋堂、灶房、僧房、仿明代建築,以鋼筋混泥土結構建築為主。
3、征回寺院,在「文革」中被分給農民種地的寺基地十畝,每畝費用九萬元,共九十萬元。加修圍墻用費十萬元,合計一百萬元。
4、建造大雄寶殿二百萬元、法堂一百五十萬元、天王殿一百萬元,合計四百五十萬元。
5、僧人住房、客堂、齋堂、灶房、庫房三百萬元,總合計九百五十萬元。
以上按最低當次計算造價,大殿等內塑佛像,鐘鼓樓造價未算進,準備在日後條件許可另作計劃建造。

山西省芮城縣壽聖寺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馬來西亞八打靈觀音亭開山住持
觀音亭福利基金會主席
《慈悲》季刊創辦人
上鏡下盦長老圓寂
訃 聞

尊敬的上鏡下盦長老(J.S.M),福建 仙遊人氏,俗姓李,九歲出家,十三歲赴青海修學七年,受具戒后被受委為素有「江南第一叢林」之稱的閩侯雪峰崇聖寺之監院。上鏡下盦長老於公元二○○○年正 月十二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初六)(星期三)晚上九時示寂安養,捨報入寂世壽一百歲。謹於二○○○年正月十五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初九)(星期六)下午一 時正恭請馬佛總主席上寂下晃長老主持封棺說法儀式,正月十九日(農曆已卯年十二月十三)(星期三)上午十時半,恭請世界華僧會會長上淨下心長老主持起棺說 法儀式。隨後扶柩引送八打靈歸源塚場火化,恭請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上隆下根長老主持舉火荼毗儀式。
謹此訃   聞

註:所有賻儀充作慈善用途。
遵長老遺言,前來助唸者,請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鏡盦長老圓寂治喪委員會
八打靈觀音亭福利基金會董事
八打靈觀音亭文教組
《慈悲》季刊編輯部
八打靈觀音亭護法團
八打靈觀音亭佛教圖書館

地址:NO 1-3 JALAN 4/49E 460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電話:03-7782 5108 / 7783 3323 傳真:603-7781 9234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