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80期
2000年5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慶祝佛誕發揮妙用
● 慶祝佛誕專輯
佛教慧燈照亮人間 ◎釋覺光
慈悲之我見 ◎黎時煖
本期專訊 智慧法師向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老居士報告的發言
為興盛佛教事業建議政府宏揚正教真理 ◎釋智慧
● 慶祝釋迦牟尼誕生2544年紀念
佛教在人間 ◎林漢強
人活著要有意義 ◎淨 修
實踐利生工作為紀念釋尊降生獻禮 ◎紹 根
法輪知多少 ◎廣 琳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淨 達
佛陀光輝照寰宇 ◎鄭有為
世俗弟子如何過好生活 ◎耿 林
論  述 因果圓融與即生即佛 ◎楊維中
禪門史話 禪偈品旨 ◎蔡日新
佛教文化 近代上海佛學圖書館概述 ◎吳 平
隨筆禪話 晚年「十訣」 ◎秦孟瀟
世出世法 談「壓力」、基本功 ◎楊 釗
佛門大德 談玅生老和尚坎坷歲月 ◎慧 文
佛教知識 佛門中事知多少? ◎章 蘊
談古說今 龍年說龍 ◎果 藏
佛教動態 佛誕植樹活動
寶蓮禪寺慶祝佛陀降生二五四四年紀念
庚辰年清明思親法會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慶祝佛誕發揮妙用
   一年一度的佛誕光輝節日即將來臨了。去年慶祝佛誕是劃時代壯舉,震撼全球!佛教傳入香港區域已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了,在廣大民間深入民心,有著深厚的群眾 基礎。所謂「家家供彌陀,戶戶拜觀音!」在整個神州大地上,人人習慣似的說上一句:「阿彌陀佛!」無論是年老八十或三歲孩童們,見到喜歡而興奮的事,或悲 傷而困惑的事,往往脫口而出的由衷之言,就是:「阿彌陀佛!」這句心聲是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的天性流露,也就是說,東方各族人民與佛教因緣獨厚,香港人 也不例外。
   從近百年歷史角度來看,香港社會流行著六大宗教,各自擁有相當數量的信眾,彼此發揮著不同的影響作用,這是香港社會的特色;雖然如此,但各大宗教由於本身 的歷史條件已形成各自的「氣勢」,其中有強勢也有弱勢之區別,但其氣勢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歲月推移和環境的變化,一切宗教在形式上都隨著形勢變化而變 化。過去,西方宗教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揮著強有力的社會影響作用,對香港社會有過卓越的貢獻。而今佛教弱勢逐漸增強了,這不僅是香港佛教人士覺醒的表 現,又是世界佛教巨大力量推動時代車輪向前發展的具體反映。特別是亞洲區域的佛教連結在一起,彼此呼應,相互照顧,形成了世界佛教一體化的特色。在亞洲各 國奉行著「衛塞節」(即佛教的浴佛節)是非常隆重的偉大節日,這就是慶祝佛誕節日全民活動,掛燈結彩,載歌載舞,香花遍地,通宵達旦。香港佛教舉辦「慶祝 佛誕紀念活動」,由於歷史條件所限的原因,則在各大寺院、精舍、庵堂及佛教社團內進行活動!這是港英殖民政府不平等政策所造成的畸形現象。直至殖民統治者 退出歷史舞台,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切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港人治港」的高度意識,恢復了民族自主的尊嚴。香港佛教在這新的歷史條件 下,終於獲得了政府予以法定的「佛誕公眾假日」,和東南亞各國舉行的「佛誕公眾假日」連結在一起了。這是世界佛教相互影響的結果。
   去年,香港佛教在佛聯會直接領導下,調動了物力和人力資源,舉辦了盛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從北京迎來了「佛牙舍利」供奉瞻禮,與海外廣大佛弟子廣結善緣。
   今年慶祝佛誕活動,採取更靈活更實際的辦法,分區域進行,照應各大寺院、精舍、庵堂在當地與信眾的方便特點,節省時間發揮各自的優越條件,許多佛弟子熱烈響應,讚同分區進行慶祝佛誕活動,各有各的因緣,發揮著不同的妙用!
 
 
佛教慧燈照亮人間慶祝釋迦牟尼誕生二五四四週年紀念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由於我們香港佛教已爭取到「佛誕公眾假日」,並影響到今日的澳門佛教和台灣佛教,兩地區佛教人士積極爭取「佛誕公眾假日」!這一佛子心願即將成為事實,功德無量。
   最近,我聽到社會上有少數人說道:佛教爭取到的佛誕公眾假日,只有兩年光景,歷史太淺了,遠不及西方宗教給予的公眾假日多多。
   說這些話的人本身歷史觀非常幼稚,對東西方宗教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它反映出社會上還有不少人帶有偏狹的觀念,受殖民主義教育思想所致,只知西方宗教,而不了解東方宗教,其中包括對香港佛教認識上也非常模糊不清。
    我們必須明確指出:西方宗教只有二千年歷史,而東方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了。西方宗教傳入香港只有一百多年歷史,而香港佛教已有一千多年光輝傳統 了。至於東西方兩大宗教在教理上差異,在這裡不須闡述了。佛教說:「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也就是說,各有各的因緣,眾生的根機很不一樣的,有的人欲追求 「天國」,也有人欲追求「涅槃」,這是眾生無量劫以來根機互異所致,能領悟到這一層道理,就不會執著了。
   佛教至今還不能被社會廣大人士所接受,嚴格地說起來,這個責任不在對方,而在於我們弘法工作做得很不夠,古代祖師說:「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利 生是我們佛教四眾弟子共同肩荷的神聖職責所在,深入檢討一下,我們到底做得怎樣呢?從我個人而言,深感慚愧!雖然我們香港佛教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所做的文 化教育及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遠遠超過以往幾百年來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非常可惜的是,由於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太快了。而我們跟車輪的速度太緩慢了。 這是我們佛教向來持保守思想所致,以修行「了脫生死」大事為主,忽視了客觀環境的變化,這是我們茖後於形勢發展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當中有人覺醒到形勢的飛 躍變化,必須要緊跟時代車輪前進,否則要被時代所拋棄,這叫做「適者生存」的定律,故有不少佛弟子大發菩提心,在短短數十年中,奮發圖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 奇蹟,我們創辦了許多佛教學校及慈善福利機構(老人院)等等,為香港社會作出卓越貢獻,這就是「弘法利生」的具體表現,我們佛教弟子都做到了,但與社會要 求來說,還感到遠遠不夠的!
   更準確的說,做社會文化教育及慈善福利事業,是我們佛教徒應做之事,這與「弘法利生」事業密切相關的,但它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性的,屬於第二位的;佛教 四眾弟子首要任務是修持,增強「道行」為主,不但自己要認真修行,還要別人踏踏實實去修行,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是佛教的根本宗旨,許多人才 能得到真正的裨益。
   有位學者說:釋迦牟尼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他是一位悟得了人生最高真理的哲學家,他是播揚人生真諦的教育家,他是從顛倒迷惘中喚醒眾生的覺者。
   社會上還有許多顛倒迷惘的眾生,我們必須要喚醒他們,打破他們貪、瞋、痴的迷夢!告訴他們:
   什麼是佛?直截了當地一句話:「佛是人生的覺者!」絕不是什麼泥塑木彫的偶像,所謂佛,他是已經覺悟了的眾生,而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因此說,人人都有佛 性,人人都能成佛。從這一點來說,佛教是最民主、最自由、最平等的一大宗教,世上許多宗教不能做到這點,他們把人列為被創造者的地位,上帝是主,人類是 僕,也就是主與奴的關係,這是忽視「人性尊嚴」的宗教,是不可取的。
   只要信佛,學佛!一定能成佛。未能成佛的緣故,是因眾生迷惘不覺!沉淪在生死海中流轉不息。佛陀的教誨猶如不滅的慧燈,它照亮每個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達到人生嚮往的安詳、自在、圓滿的彼岸!
 
 
慈悲之我見
<<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 黎時煖>>
   佛教精神以慈悲為主,慈愛萬物,悲憫眾生,與人快樂,解人疾苦,乃人類社會離苦得樂之康莊大道,世界賴以和平,家庭賴以和睦,社會賴以安寧,慈悲精神源出 於愛,先聖有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如見孺子將入於井,無不立即加以援救,故謂眾生有佛性,信然,縱觀今日社會,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但人類愛心與科技進步 背道而馳,戰爭殺戮威脅人類和平,倫理關係日益淡薄,家庭觀念出現危機,他如縱口腹之慾,濫殺受保護野生動物,重利輕義,罔顧社會責任與良知,均出於缺乏 人類應有愛心所致,挽救人類危機,有賴於人類醒覺,回頭是岸,為時未晚,曾見順德市寶林寺鐘樓有聯云:覺世鐘聲紙醉金迷宜猛醒,當頭棒喝回心轉意莫為非, 可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欣逢佛誕良辰,謹抒管見以期共勉。
 
 
智慧法師向中國佛協會長
趙樸初老居士報告的發言

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老居士:
本人現借出席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之機會,向趙會長報告香港一年來的工作及意見:
一、去年佛誕正式成為公眾假期,為熱烈慶祝此一盛典,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及各佛教機構,舉辦各項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非常成功。尤其感謝祖國領導們特 批「佛牙舍利」蒞港,讓香港各界,能親瞻佛牙;使香港佛教信徒及市民心生歡喜!因此,香港佛聯會決定,今年之佛誕慶祝活動,分全港十區,擴大慶祝活動。使 香港各區市民共沾法益,令佛教深入民心!
二、很高興的在此向各位報告,寶蓮禪寺及本人曾承諾在國內興建之一百所希望工程學校,現在已達成一百所捐資者的收目,在國內建成或已簽約修建的工程學校,現有七十多所,再經一段時間的考察及選址,相信很快即可達成一百所學校的數目了!就讓我們為人民為國家的昌盛共同努力。
三、香港特區政府,最近銳意公佈發展大嶼山以昂平寶蓮寺天壇大佛為香港旅遊重點之計劃,現經著手籌建由東涌至天壇大佛之吊車系統工作,耗資巨大。寶蓮寺為 配合政府之發展,更支持政府在附近地區設立大佛公園及紫荊花公園。並計劃在寺內興建工程宏偉之萬佛寶殿,及一系列具中國特色的建築,顯示寶蓮寺是具代表佛 國南方聖地之名剎,也不負趙樸初老先生將寶蓮禪寺昂平地區列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美譽,更期使寶蓮禪寺及天壇大佛成為東方佛教櫥窗之地,向世界人仕展 示香港特區政府推動東西文化自由發展之表現!也落實了特區政府的宗教政策。
四、去年,國內發生了「法輪功」事件,尤幸中央政府能適時全力予以打擊,嚴懲違法份子,以制止繼續危害人民。
本人身為人大代表,亦是宗教界之代表,以國家為重,站於愛國愛教之立場,都應對事件有所反應及表示。去年十二月份裡本人先後四次接受過大公報、中央電視台 及東方日報記者之訪問,表示法輪功發動學員圍政中南海的活動,與政府抗衡,是嚴重錯失,是做成今天的結果之主因。中國是容許宗教自由的,但人民不得濫用自 由,去擾亂國家安寧與社會治安,而影響其他民眾的正常生活,更不應鼓吹個人崇拜及迷信。在佛教角度而言,只有精神長存,而肉身必死;本人呼籲市民應保持清 醒頭腦,不要誤墮孽網,影響正常生活。
我並非政治家,只是一個佛教代表,亦不願與人為敵,所發表之言論有人會讚成,或許有人會反對,但本人之宗旨,是要國富民強,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生活 安居樂業,不要與政府為敵、搞示威,我們均是炎黃子孫,彼此應團結合作,互相溝通,共同為國家昌盛努力,均勿鷸蚌相爭,使外人得利,倘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之 局面,自非中央政府及廣大民眾可接受的。
佛教的真諦是止惡向善,化戾氣為祥和,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的。如果世人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了解真正佛教的義理,相信便不致誤信正教之外的邪說!
因此,要預防邪教組織的泛濫,建議政府應宏揚正教真理,肯定正教的精神作用,更要落實宗教政策,大力護持正教,讓正教福祉世人!
五、在九八年三月本人第一次參加人大會議時,曾發言表示港區人大代表還沒有一個地方做辦事處,最好能將辦事處設在新華社即今改稱中央人民政府駐港特別行政 區聯絡辦公室,因為新華社有資源,有人力物力,方便大家集合開會。二年後的今日,中央政府駐港辦公室(即新華社)宣佈在機構內設置港區人大代表辦事處,這 是令我們港區代表感到非常興奮的一件事,以後港區人大代表的身份可以落實了,我們有地方可以聚集開會,處理人大日常應做之工作,日後在香港的社會上,更可 提升港區人大身份地位,發揮港區人大的工作表現。
本人這次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很榮幸及難得的獲江澤民主席之重視,稱讚香港佛教界人士愛國愛教,今後,香港佛教界自當繼續努力弘揚佛法,以正人心,並多從事公益事業,以造福社群!
去年,佛陀舍利蒞港時,難得趙會長曾隨團到港一行,舟車勞頓,致令會長身體疲弱,但喜獲佛陀庇佑,眼見會長健康好轉,我們香港佛教界人士自會在佛祖面前,日夜為會長祝禱,祈望趙老居士早沾勿藥,早日康復痊癒!

釋智慧
二○○○年三月

 
 
為興盛佛教事業建議政府宏揚正教真理
<<釋智慧>>
   本人得香港佛教聯合會覺光會長的推舉,有幸獲選為人大代表,並以宗教界代表的身份,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次會議,藉此機會,聽到江主席,各位領導及代表的發言,使自自受益匪淺。
    去年,國內發生了異端邪說的「法輪功」事件,本人在大會發言時,表示自己是方外之人,瞭解「法輪功」的學員,可能因為心靈空虛,誤墮迷網,誤以為練「法輪 功」便有金剛不壞之身,實則卻非如此。在佛教角度而言,只有精神長存,而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本人在香港各報章中,曾指出李洪志的歪理學說,是徹頭徹 尾的大謊言,「法輪功」絕不是佛教的分支流派,呼籲市民應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誤墮孽網,影響正常生活。
   身為人大代表及宗教界之代表,本人以國家為重,站於愛國愛教之立場,都應對「法輪功」事件有所反應及表示,並指出「法輪功」發動學員圍攻中南海的活動,與政府抗衡,是嚴重錯失,是造成今天的結果之主因。
   本人認為,中國是容許宗教自由的,但人民不應濫用自由,去擾亂國家安寧與社會治安,而影響其他民眾的正常生活,更不應鼓吹個人崇拜及迷信。
   我本人並非政治家,只是一個佛教界代表,所發表之言論,宗旨是要國富民強,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安居樂業,不要與政府為敵,搞示威,彼此應團結合作,互相溝通,共同為國家昌盛而努力!
   佛教的真諦,是止惡揚善,化戾氣為祥和,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的。如果世人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了解真正佛教的真諦,相信便不致誤信正教之外的邪說。要打擊邪教組織的氾濫,就應用正教去取而代之!
   因此,本人認為,要預防邪教組織的氾濫,建意政府應宏揚正教真理,肯定正教的精神作用,落實宗教政策,支持正教,讓民眾多了解真正佛教的意義,使佛教福祉世人!
   有關香港近日佛教活動概況,本人在北京探訪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時,曾作下列三點報告:
   (一)去年佛誕正式成為公眾假期,為熱烈慶祝此一盛典,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及各佛教機構,舉辦各項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非常成功。尤其感謝祖國領導們 特批「佛牙舍利」蒞港,讓香港各界,能親瞻佛牙;使香港佛教信徒及市民心生歡喜!因此,香港佛聯會決定,今年之佛誕慶祝活動,分全港十區,擴大慶祝活動。 使香港各區市民共沾法益,令佛教深入民心!
   (二)近日寶蓮寺法師與中央駐港聯絡辦范瑞芳部長及協調部高閩處長,曾前往國內福建及廈門地區考察,並經簽定協議在當地辦理三間中學及二間小學之希望工 程,即到目前為止,寶蓮寺在國內籌辦之希望工程學校,已達至八十餘所,再經一段時間安排考察及簽約,將可在短期內順利完成一百所希望學校之目標。
    (三)香港特區政府,經落實籌建由東涌至寶蓮寺天壇大佛之吊車系統交通,為配合政府之發展計劃,寶蓮寺將在寺內興建工程宏偉之萬佛寶殿及一系列具中國特色 的建築,期使寶蓮寺發展為佛國南方聖地之名剎,更可成為東方佛教櫥窗之地!本年四月初四日在寶蓮寺舉行之離島浴佛慶典中,政府在天壇大佛附近地區新設立之 公益金紫荊花公園,亦將舉行隆重之開幕典禮。
   趙樸初會長聽聞本人之報告後,表示非常高興欣忍,希望香港佛教界人士,今後繼續努力弘法工作,多做慈善福利工作,以福祉世人!
   本人這次出席第九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中的報告,很榮幸及難得的獲江澤民主席之重視,並稱讚香港佛教界人士愛國愛教。今後,我們香港佛教界自當繼續努力弘揚佛法,以正人心,並多從事公益事業,以造福社群!
 
 
佛教在人間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 林漢強>>
   自從去年香港特區政府公佈佛誕公眾假期以來,香港佛教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當然這一變化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有它歷史文化背景所促成的。佛教傳入香港區域已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了,可以說,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由於佛教具有「契機」教化的特色,不拘一格,能適應各類眾生的需求,故能吸納更多更多的「有情眾生」,佛家稱之謂「圓融無礙法門」是也。
   長期以來,在香港信仰佛教的人,多數是年老婦女們,進寺院、佛堂的信眾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一般人視寺院、佛堂為他們歸宿地,持有如此看法的人不在少數,以致形成一種社會偏見。
    近幾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信仰佛教的青年人越來越多了。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歸根到底一句話,是佛教教義的特色吸引著知識青年人,用他們的 語言來說:「一進去,就出不來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凡有緣閱讀一本佛學書籍,就很快會上「癮」,越看越著迷,很多高層次的知識分子,他們愛好真理, 追求真理,閱讀了不少哲理書籍和宗教書籍,都感到不滿足,他們內心仍然感到空虛。一接觸到佛學知識,如磁鐵相吸,興趣大增,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佛學最大的特色,它不是以知識為主,而是以實踐(修道)為主;因為知識達到某一高度時,就會感到「空虛」,會出現一種「失落感」!只有實踐(修行)才能充 實自己,諸如修「禪定」、或「念佛」、或「修密」……就能證悟到某一境界,這是信佛、學佛的最終目的。如能達到「度己度人」,那就是欣喜不已的事了。
    信佛和不信佛的人,在人生觀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真正信佛的人,他會有重心!不會產生徬惶和煩惱。至於那些不信佛的人,就好像鐵皮桶一樣,遇有陣風吹襲, 就會隨風吹得東倒西歪,不能自主,不信佛的人不能把握自己命運,隨著貪瞋痴念頭變化而變化!一切痛苦和煩惱由此而起,更不能斷絕「生死」煩惱根子。
   信佛的人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宗旨,這樣做人才會感到無盡的樂趣!這叫做「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唯有這樣才能走上「成佛」之路!
 
 
人活著要有意義
<<淨 修>>
   當我們仰觀無際的天空,能覆萬物,俯察土地之廣,無物不載,日月星辰,普照萬類,有春夏秋冬,四時流行。虛空之無窮,在芸芸人海之中,我之生命何其渺小, 不過滄海之一粟而己。廣大之空間,是無邊無涯的,遷流的時間,相繼不斷的。而人生不過數十寒暑活在世間,可知道人類的生命是短暫的。人生七十古來稀,菜樂 迫杇其身,轉眼之門便埋掩泥土,唯是我們不要認為人生是短暫,因此生起無限的悲觀而咒人生,更應讓把握這寶貴的生命,奠定一個偉大的理想和目的,以作為我 們人生旅程的指南,依著這指南勇猛向前,自然抵達美滿光明的樂園,則我們之一生,便不辜負了,及致壽終命盡,其生前崇高的品德,偉大的操守,永能深刻於社 會人群的腦海中,為大眾景仰,所謂其死有重於泰山,身軀雖死,而偉大精神之光,照耀無盡,雖死猶生,這有什麼遺憾?可是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了達人生的真 義,什麼也不希求,對於國家的存亡,人群的死活,與自己毫無關心,只知道守著「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一天到晚只渾渾噩噩的,除了吃飯穿衣睡 覺之外,什麼也不希求,自私自利的成見,這樣無聲無息來到人間,最後又寂寂無聞離別人間而去,真與草木同朽,他們這樣的態度,果能夠心安理得,算是盡了 「人為萬物之靈」的責任嗎?所以我們隨時隨地應該要自省,人類為什麼要吃飯穿衣睡覺?因為要保存生命。為什麼要保存生命?人活著要去做福利社會,建立成豐 盛的一番偉大事業,這就是人生應有的責任。試觀我們佛教偉大教主釋迦世尊,為著發願要肩負化度眾生,自利利他,達到為人天教主,四生慈父之崇高果位。又如 果能負自他責任的使命,即是佛陀所說自利利他的神聖工作。佛陀能時常對一切眾生喚起大慈悲的心,廣行六度,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當下便得證佛果菩提,圓成 一位超世的偉人,自在地享受永恒的快樂。
   當知凡損人利己不負責任的人,還是自害的,縱得僥倖能逃一時的惡報,終不免受未來的苦果,因果是絲毫不爽的。由此觀之,人生在世的真義,決不能離開自他責 任的使命,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為也,自棄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暴自棄,正是放蕩不負責任的人,他們在世,雖生猶死,真可憐愍!
 
 
以利生工作為紀念釋尊降生獻禮
<<紹 根>>
   光陰迅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布九九年農曆四月初八,佛陀降生日定為公眾假期,剎那間已屆一年。
   釋迦世尊降生的大日子,身為佛弟子,是應當慶祝紀念的,但慶祝之餘,更要實踐佛陀的訓示:「弘揚正法,利益群生」,於佛陀降生紀念的日子,最要反思,過去 一年當中,做了多少弘法或利生的工作,若是認為實踐某項工作略嫌少些,以後應注意加強此項工作,這才是真正紀念佛陀降生的精神和意義。
   寶蓮禪寺,積極於國內貧困山區捐資興學,方便失學兒童就讀機會,以此利生工作,作為紀念釋尊降生紀念獻禮,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後,寶蓮禪寺便致力於國內為 貧困地區興學育才的工作,至今已為偏遠地區助建基礎教育校舍有八十多間。但其間經常也有人提出疑問:國內是否真的有這麼多殘破的校舍,需要外間幫助重建? 難道中央政府對教育不重視嗎?其實眾所周知,香港所有中小學,絕大多數學校,也是由民間辦學團體所主辦的,難道香港政府也不重視教育?
   其實中央政府正正是重視教育,更重視改善山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多年前,鄧小平南巡之時,曾經講過:「改革開放多年,最大失誤,就是教育方面發展不夠,我們 要千方百計,在別的地方要忍耐些,甚至犧牲速度,也要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又兩年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先生在港期間,也曾講過:「中國人口過多,不是問 題,只要把教育辦好,提高人民知識,將來便可把人口過多包袱,變為人力資源」。由此可知國家領導人是非常重視教育,只可惜祖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分布也 太散,對於偏遠的山區,一時難以全面照顧,所以我們民間若是資源所及,應當協助政府尚未照顧到的地區,正是,合力培育下一代,為祖國共創美好的將來。
    本人於去年十一月,曾往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寶蓮禪寺各善信認捐基礎教育學校八間,由於當地的校舍的確破爛不堪,多數已成危房,更有些學生要在校外露天上 課,因課室太危險了,所以最近本人又再前往廣西貧困地區代表善心人士共認捐了十間希望學校,這捐校功德,正是「利在當代,澤及千秋」。今籍著慶祝佛陀降生 紀念之日子,冀望佛教人士對內地偏遠地區的失學兒童多加關注,所謂扶貧須扶本,教育必先行,興學育才實乃強國之基,脫貧之本,這也是配合近年國家領導人所 提出「科技興國」的政策,我們身為佛弟子,既以利生為己任,須知利益眾生當中,此扶貧解困,興學育才為首選工作,能令失學兒童讀書有所,提高文化素質,他 日必然將目前的貧困生活改變過來。所以,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他曾多次稱讚香港佛教界,他說:你們香港佛教人士,做了很多好事,在祖國 各地建了很多學校,這好事,正是「莊嚴國土(為國家而建設),利樂有情(為人類謀幸福)」。他老人家希望我們佛教人士,繼續朝著這個方向走,我也呼籲香港 佛教四眾同寅也朝著這正確的利生道路向前邁進,這樣才不辜負佛陀降生的本懷,也是真正紀念佛陀降生的大日子。
 
 
法輪知多少
<<釋廣琳>>
   法輪一詞,是佛家的術語。謂佛的說法能摧殘破壞眾生的一切惡法,就像轉輪聖王的輪寶能輾轉摧破山岳巖在,所以稱之為「法輪」。也解釋為:佛陀的說法,不是停滯於一個人或一個地方,而是輾轉傳人,就像車輪一樣地滾動輾轉不停一樣,所以譬喻為「法輪」。
   行宗記一說:「法輪者,摧業惑故。」業包括身、口、意的造作,惑,則有見惑,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
   維摩詰經佛國品說:「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表佛之正法,不會因為萬法(指世法)的譬喻關係而受污染,因正法即真理,真理是永恒,不變,清淨故。
    大智度論八說:「佛轉法輪,或名法輪,或名梵輪。」又二十五云:「佛轉法輪,如轉輪聖王轉寶輪……。轉輪聖王手轉寶輪,空中無礙。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 及人中無礙無遮。其見寶輪者,諸災惡害皆滅。遇佛法輪,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王以是輪治四天下,佛以法輪治一切世間天及人。」轉輪聖王靠其寶 輪而統治東西南北四大部洲,佛陀則以正法破除世間一切邪見、疑悔等染污法,使世間淨化、安定。
   嘉祥法華疏二說:「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為法。流演圓通,不繫於一人,故稱為輪。」
   「法輪」雖是一切佛法的通名,然而常常是別指見道的八聖道而言。所謂八聖道者,又名八正道。即:
   (一)正見-慧眼分明,見理正確,故稱正見。得此見則對世出世間法不顛倒,遠離唯神唯物論之謬見。在苦、集、滅、道四聖諦理中,歷歷分明,常離二邊,而行中道,使其餘道法,皆得成辦,故列於八聖道之首,是修行的要素。
   (二)正語-遠離口四過(即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大妄語(即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以誑愚人,取利養名大妄語。其罪甚重,死後當入大地獄。),戲論和誹謗正法等,故名正語。得正語則口業自然清淨。
   (三)正思維-凡有所思,皆無邪曲。得此則意業清淨。
   (四)正業-梵行清淨,不染貪瞋痴三毒。得此則身業清淨。
   (五)正命-正當的職業以維持合理的生活之謂正命。
   (六)正精進-向出世涅槃之道,努力前進。不從事徒苦身心之苦行,或世俗迷信和外道不究竟法。
   (七)正念-唯念真如實相或佛功德相好等,名正念。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和有漏禪定,名正定。得此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由於輪有輻、轂、輞三相,上八聖道也具備此三相。另外,車輪滾動速且疾,見道的觀行也一樣的速疾。所以俱舍論第二十四說:「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 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見道云何與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輪故,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取捨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 世間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之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
   由上所述,法輪一詞,早見於佛典,是佛家以喻佛法之詞。佛陀於阿含時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即鐵的事實,而今特籍佛誕之日說此詞,目的在於提醒社會人士,不要被人誤導而已。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雜阿含經二六七)
<<釋淨達>>
   佛教早在五百多年前慶祝佛誕千禧年。今年復以西曆千禧慶祝釋尊示現人間,以表感恩心意。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這兩段句子,我相信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照字面解,顯然易明。但是,若論其深邃,則非釋尊之知見無能勝之。經中,佛陀舉喻以說明為何心惱故眾生惱:
   (1)如何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
   這譬喻是說,眾生無始以來,於有漏、非常的五蘊上深深樂著,未曾間斷過,因此長夜流轉。
   (2)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
   (3)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我說彼心種種雜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
   (4)譬如晝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
   上三譬喻則說,眾生因不如實知,不善調心,不善觀察於心,縱容心行,導致於三界中,或轉輪為人、天人、阿修羅、灺獄、餓鬼、畜生種種果報現像。
    所以,心惱故眾生惱,是說眾生因心行的染污,而導致所見的負面現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循環不息而轉。若問如幻化的萬象,是依於什麼動力而有的話。佛 說有二種內在煩惱勢力,就是無明與愛結。此二煩惱心,能令眾生長夜輪迴生死,而不知苦際。因為無明煩惱的蓋覆,所以不如實知五蘊、五蘊集、五蘊滅、五蘊 味、五蘊患、五蘊離。因為不如實知故,邪思氾濫,錯認五蘊為常樂我淨。因為不如實知故,眾生於是乎盲目辛勤追逐,恒常與貪欲、愛、念、渴、嗔恚、愚癡,種 種樂著染心為伍。如是者,隨著此有故彼有之負面現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法則,有情得釋解眾苦的句號,似乎是無了期。因此,喻眾生如狗繩繫著柱,不離 於柱,所以說,心惱故眾生惱。
   什麼是心淨故眾生淨?釋尊又慈悲開示吾人,如何從心惱底面提昇至綠化層面。如經中說,吾人須時刻不懈的善思惟觀察於心,不要被貪欲、嗔恚、愚癡種種負面心 理所雜污。於觀察中能如實知五蘊、五蘊集、五蘊滅、五蘊味、五蘊患、五蘊離。能如實知故,不樂著五蘊,不再與貪欲、愛、念、渴、嗔恚、愚癡,種種樂著染心 為伍。結果是,此無故彼無之負面現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法則,有情得釋解眾苦的句號得以消解。所以說,心淨故眾生淨。
   十種法行--如說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等,都是對佛所說的遺教,務求引生宗教信仰的情操與理性抉擇的聞思修三慧。 而欲知心惱或欲知心淨者,則多傾向抉擇的聞思修三慧。所以,應多注意經中所說:「當善思惟觀察於心」,「如實知故」。雜阿含--經二六七,這雖約八百字短 篇經文,實已勾畫出整個宇宙人生現象概要。希望藉此佛誕慶日,與追求心惱解脫自在者,與願得精神領域淨化者,共勉之!
 
 
佛陀光輝照寰宇
<<鄭有為>>
   紀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釋迦牟尼誕生於印度迦毘羅國;其父即迦毘羅國國王,名淨飯,其生母名摩耶,其養母為波蘭波提。摩耶將分娩時至母國拘利城(這是從 印度的風俗,凡婦人纎娠時必還母家生產),中途休息於百花齊放的王家花國藍毘尼而生釋迦牟尼。摩耶產後七日逝世,釋迦牟尼受姨母摩訶波蘭波提撫養;而波闍 波提是淨飯王的第二妻,是摩耶之姐,都是拘利國阿少免釋迦王之女兒;拘利國王也是甘蔗王的苗裔,同為釋迦族。淨飯王晚年得子,珍愛非常,據說波闍波提奉王 犏選三十二母,輪流著使八母抱持、八母乳哺、八母洗浴、八母遊戲以養育太子(大莊嚴經密)。有個婆羅門學者阿私陀仙為太子占相,讚歎說:「此兒若出家者, 當成一切種智;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其他婆羅門學者為太子選名為「喬答摩」(舊譯為矍曇,義為最勝)與「悉達多」(義為成就):合稱為「喬答摩悉達 多」。釋迦,是種族的姓;牟尼,是出家後別人給予他的尊稱。
   釋迦牟尼約七、八歲時開始從婆羅門學者跋陀羅尼(一說是釋迦族毗奢密多羅)受五明與四吠陀(義為無對)的教育。四吠陀為印度正統婆羅門教的教育,一曰黎俱 吠陀,是歌讚梵天之德的詩歌集;二曰夜柔吠陀,是祭祀梵天的紀事書;三曰娑摩吠陀,是供養與禳災的咒文;四曰阿達婆吠陀,也是歌讚類的書。更有優波尼沙曇 (意譯為奧義書),把形式主義的婆羅門教,提煉到高度思辯的著作,釋迦牟尼受其影響非常之大。在受教育時期的釋迦牟尼,對武藝的學習也達到最高的成就,釋 迦牟尼真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
   可是釋迦牟尼並不以宮廷的快樂生活為滿足,他愛好寂靜的精神生活。有一次,在參觀王室農場親耕式典禮時,看見鳥兒啄食翻出泥土的小蟲和農民耕作辛勞的情 形,不覺悲從中來,退而端坐閻浮樹下,深深地思惟其所以然。這件事,不能不引起父王回憶到阿私陀仙說過此兒可能出家的預言。於是淨飯王為他造三時殿,娶容 顏端正的拘利國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為其妻,並隨伴著很多漂亮宮女朝夕奉侍,希望以此三宮粉黛妙舞清歌轉移太子的山林之思。據本行集經說,太子納耶輸陀羅, 八年後生一子名羅峑羅,先後十年之間在宮中受五欲樂。
   有一天,釋迦牟尼偶然出遊,見到人間的老相、病相、死相,體會到人生的求生的意志與老死之不可避免的矛盾,這種苦痛鉛一般重壓在他的心頭。他正在思惟,偶爾抬頭,卻看見一位剃髮除鬚,身披法服,持缽執杖,神儀瀟灑的沙門,不禁肅然起敬,作禮問訊,這沙門朗誦出以下的語句:
   怨親平等心,不務於財色,所事唯山林,空寂無所營。
   塵想既已息,蕭條倚空閒,精粗無所擇,乞食以資身。
   --佛所行讚經卷一
   這給予正對人生問題發生極度苦悶的釋迦牟尼,指出了明確方向,終成為促進其出家思想的最大近因,釋迦牟尼斷然出家之志願。約在釋迦牟尼二十九歲那年的四月 八日夜深,對熟睡中可愛的妻兒作最後之注視,即騎著平日所喜愛的駿馬,踰城東出,向藍摩國的森林而逝。在森林中捨棄飾好,剃除鬚髮,披上袈娑,頃刻間從雍 容華貴的一國儲君而變成慈祥飄逸的山林沙門。這時戰勝人間塵欲之心情,在釋迦牟尼的心境上,真是一樁極大的快樂,極大的興奮。雖然,學佛者應體會到釋迦牟 尼出家的動機,絕不是為個人生活上之瀟灑超逸,而正是以無牽掛的自由身心,得以全心全力為求解決人生的一個生死問題的大謎,與其說是為個人的,毋寧說是為 廣大眾生而進行艱苦的奮鬥。
   釋迦牟尼既然踏上了與人生生死問題決鬥的道路,就以堅定的步伐沿著森林向東南走去,到了毘舍離城附近一個許多林棲者以跋伽仙人為首的苦行林。苦行,是印度 當時各種宗教徒所共同崇尚的風氣,認為肉體是罪惡的根源,只有生前磨折自己的肉體,死後靈魂才能享得天上的快樂。停留在苦行林中的釋迦牟尼眼中展開了如下 的奇形怪狀的苦行:在生活上,有些穿的衣服是用野草、樹皮、樹葉、吃的是草、木的花果,或唯飲水,甚至以饑餓自苦。在修持方面,有的每天沒在水裡,或向火 拜,或站在那裡像向日葵一樣跟著太陽轉,或翹一足立,或臥在木棍、搗杵、塵土上和土洞中,或拔自己的頭髮、鬍鬚。釋迦牟尼在那裡和跋伽仙人談論了一些問 題,認為這只是「修諸苦因以求苦報」,與解脫生死毫不相關,留一宿就離開了。
   這時迦毘羅國王宮的太子失蹤,驚動了全國人民,整個宮廷沒在憂惱的大海中。淨飯王根據馬夫車匿的報告,派遣王師、大臣、王族多人去追回太子,追蹤過苦行林 找到了釋迦牟尼,雖經過眾人種種苦勸,但終不能動搖釋迦牟尼的鋼鐵般的意志,不得已在追蹤的群眾中選出僑陳如等五人,陪伴與伺察釋迦牟尼的動向,以冀他萬 一的回心。
   釋迦牟尼受苦行林跋伽仙人的指點,去訪問阿羅邏迦蘭仙人,渡過恒河的急流,經過恒河南部唯一大國的摩伽陀首都王舍城時,卻驚動了國王頻毗娑羅。國王願以王 位相讓,勸釋迦牟尼勿入山,並說生老病死是世間常相,為什麼你個人把這事看得那麼重大?釋迦牟尼答以正是為擔起這眾醉獨醒者的責任,「故我入山,欲修滅盡 苦源之法」(因果經),謝絕了頻毘娑羅王的美意,並轉而要求國王以正法治國,勿枉人民。
   王舍城附近,有一個幽靜的林谷,是阿羅邏迦蘭和鬱頭羅摩子二仙人共領導著一千徒眾修道的地方,這二人是印度當時數論派的巨擘。釋迦牟尼在那裡先後化費了好 幾個月,在禪定的實踐上也達到了二仙人的最高境界。可是釋迦牟尼從數論學說上提出兩個問題:一、構成萬有物質的「自性」畢竟是什麼?二、離身絕慮的神我畢 竟是什麼?二位仙人都不能解答,釋迦牟尼即又捨之而去。
   釋迦牟尼為著求更勝妙的真理,率著憍陳如等五人離二仙人處,別到林林鬱茂、清流盈岸的尼連禪河側的象頭山住下來了。他經常靜坐思惟,念念不忘地為眾生故, 淨心禪觀,也試行著苦行鍛鍊身心,日唯食一麻一麥,間或二日甚至七日唯食一麻麥。釋迦牟尼這樣的減食,結果使他顏貌憔悴,身形消瘦,雙目深陷得好像古井裡 映著兩顆明亮的星兒,前後腹部的皮骨黏在一起,渾身血脈暴露,連大小便時都沒有氣力,有時暈去完全失去了知覺。釋迦牟尼這樣苦行繼續了六年之久,仔細審查 這苦行於道一無幫助;他回憶著過去身強力壯精神飽滿時,靜坐在那閻浮樹下淨智現前的禪悅境界,深覺得苦行不是道,道非羸身可得;於是決心從座而起赴尼連禪 河洗浴來舒暢一下肢體,那知幾乎沒有氣力攀枝上岸了。浴後,受牧女難陀波羅乳糜的供養,釋迦牟尼頓時恢復了氣力,容光煥發。可是憍陳如等五人以為釋迦牟尼 放棄苦行,退失道心,偷偷地離開了他。
   釋迦牟尼獨自緩步南行,到畢波羅樹--菩提樹下,受樵人吉祥軟草一束敷金剛座而坐,發大誓願曰:
   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因果經)!
   這時天空特別晴朗,微風輕拂,樹不鳴條,山鳥無聲,野獸息足,釋迦牟尼澄神思惟,遊觀三昧。這一回默坐,是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最後決鬥,於是象徵著生 死、煩惱的大魔王在釋迦牟尼的周圍出現。魔王率領大小魔眾,用魔女的媚態、魔軍的武器、魔形的恐怖、軟語硬語的詐訛,想來敗壞釋迦牟尼的最後成功,但終不 能動搖他平衡而寂靜的怡然心境;魔王們只得偃旗息鼓敗退消逝。
   黑暗的勢力已在釋迦牟尼的思想上永遠結束;光明的潛力正在釋迦牟尼的心境上擴拓園地。菩提樹下思惟三七日的最後三天,觀想六道眾生的生死苦相,更促進釋迦 牟尼的悲懷;觀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使他的觀智,更明確而現實;終於在第三天的夜分,曙光將動,明星觸眼,釋迦牟尼的智慧之光即時炳耀,徹底粉碎了無明 習障,圓滿達成了一切種智。因果經卷三說釋迦牟尼成道時,作著如下的思惟:
   八正聖道,是三世諸佛之所履行,趨涅槃路,我今已踐,智慧通達,無所掛礙。
   時在紀元前五三一年二月八日,釋迦牟尼約三十五歲,成了道的釋迦牟尼,得到偉大的佛陀或如來的稱號,在人類史上樹立起唯以智慧教導群生的旗幟,他所說的法成為人間無盡的寶庫,永遠照耀著人生前進的道路。
    釋迦牟尼佛陀既成道已,一本著他的深慈大悲的懷抱,以己所修證之道教化眾生,為人天機說世俗人天之教;為二乘機說四諦、十二因緣之教;為菩薩機說四攝六度 之教;一是以導歸究竟一乘為最後目的。雖然大乘經典自佛滅後五百年到八百年--馬鳴與龍樹時代--始大量流出於人間,但一窺探它的精神,都出發於佛陀一念 相應慧的菩提樹下的覺心。就人間史實上曾存在過的釋迦牟尼佛陀所遊行教化之處,是遍於印度當時的恒河流域,一期說法約四十五年,到八十歲的高年而入滅。
   就整個佛教來說,除了為虔誠的佛教徒所愛樂學習、研究、實踐的法門以外,其影響人類文化提高人類文化,為一般研究文化史學者所不能否認而給予公平的評價的,約有如下的幾點:
   一、佛教是從政治上否定了印度四姓不平等的階級,唱四姓平等之說;從教理上發揮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具足佛性,皆得成佛之說。
   二、從政治上否定神權統治,破斥了祭祀萬能的謬執惡俗;從教理上闡發諸行無常,諸法緣生,苦樂之果操於人類自身的善惡業力,一切應力求符合於「法」的規律涅槃。
   三、六道輪迴、三世因果、靈魂我執,都是當時印度社會所認為天經地義的社會意識,佛陀雖也承認,但力主實證「法」的規律--涅槃,從輪迴、因果、靈魂中解脫出來。
   四、佛陀所唱導的涅槃,應實踐之以八正道、四攝、六度等法門於現實的人間,以現證涅槃莊嚴身土為上乘,對現實的人生抱消極態度而專為死後準備者加以嚴厲的斥責。
   至於因佛教文化傳播區域之廣大,影響之深遠,豐富了推進東方各民族固有的文化,那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事實,此地不談。
 
 
佛陀諄諄教誨:世俗弟子如何過好生活
<<耿 林>>
   釋迦牟尼雖然以身作則出家修道、勸導、帶動家人、親族及許多人出家,盛讚出家功德,但並非說只有出家才能修行,並非主張一切人都出家,並非認為任何人出家 修道都比其在家要好。「出家或有不修善,則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善,則勝於出家。」(《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引佛言)佛世對出家者選擇頗嚴,皆先觀察其人根 器,後來又規定須經父母同意方可出家,佛父淨飯王在家已證初果,晚年請求出家,佛觀其出家後不能證得更勝道果,未許。佛弟子給孤獨長者之女善無獨要求出 家,佛亦不許,教她嫁給信異教的牛授童子,結果此女出嫁後勸化其夫全家及夫家所在地的很多人皈依了佛教。佛陀的弟子,絕大多數是居家的俗人,其中也有很多 人證得了道果。在修行證道方面,出家在家完全平等。就修學大乘菩薩道而言,身處眾生、社會中的在家人,在某種意義上比身處山林中的出家僧尼具有更為優越的 修學條件。「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優婆塞戒經》卷一)從諸經所載佛陀對眾多在家弟子的教誨看,在家學佛 應與出家人有所不同,當以合理地過好世俗生活,盡到社會責任,獲得今生後世的安樂為本,以布施、攝化眾生為必修的課目。
   過好生活、獲得「現法安樂」,首先須有四種具足:第一「方便具足」,謂努力掌握知識、技術,從事對民眾有益無害的正當職業,如種田、經商、從政、文書、會 計等,精勤工作,盡心盡責,靠勞動營生養家,服務社會,而不靠賣淫、販毒、占卜、厭禁、詐騙、大秤入小秤出等不正當的手段營生。陀然梵志「依傍於王,欺誑 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阿含.梵志陀然經》),貪污敲詐,非法致富,遭到佛陀的訶責。學習、工作,獲得財富與成功,唯以勤懇為要, 「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長阿含.善生經》),懶墮懈怠,必然敗落衰損。
   第二「守護具足」,謂妥善保護田產財物,「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不令失」。(《雜阿含經》卷四)供貸予人,須得謹慎,了解對方,「欺誑抵突者,寧乞未舉與。」(《中阿含.善生經》)沉湎酒色、賭博、迷於歌舞伎樂,皆致財物損耗,家道貧窮。
    第三「善知識具足」,謂交結良師益友,不與放逸、欺誑、凶險的惡人為伍。《長阿含.善生經》佛告青年善生:親近惡友有伺機欺騙、喜好屏處、誘他家人、圖謀 他物、私貪財利、好發他過六失,令家中財產日日損減。飲酒時為友、賭博時為友、嫖娼時為友、歌舞時為友四種朋友,皆屬惡友。惡友貌似親密,或似畏伏,或似 敬順、或常進美言媚語,實則別有所圖,或先予後奪,或與少望多,或為利故親,若有危難,便會翻臉捨離,乃至落井下石。應當交往親近的善友,具有四個基本特 徵:一是見有過失錯誤能即時指正;二是仁慈寬厚見利代喜,見惡代懮;三是利人助人,防護過失,私下誠懇勸誡;四是同事,為朋友不惜財寶身命。親近此等良 友,會多所饒益。《孛經》說朋友有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四種。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舄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統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應善於識人,多交山友、地友。
   第四「正命具足」,謂善於理財,收支平衡,不令少入多出、多入少出。若收入不多卻大手大腳,不顧其後,「人皆名為優曇缽花,無有種子」,若積財不用,為守 財奴,「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餓死狗」。(《雜阿含經》卷四)收入應當分作四份:「一份作飲食,一份作田業,一份舉置藏,急時赴所須,拼作商人給,一份出 息利,第五為取婦,第六作屋宅」(《中阿含.善生經》),如此理財,必能富足。《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則說收入的三分之一當用於自己消費,三分之一用來救濟 孤獨貧病,三分之一用以周濟親戚,招待賓客。《佛般泥洹經》佛教誡徒眾:「智者居家,恭儉節用,所奉有四,用得歡喜:一為供養父母妻子,二為瞻視人客奴 婢,三為給施親屬知友,四為奉事君天正神沙門道士。」
   居家生活的重大問題,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盡到應盡的倫理責任。青年善生按婆羅門宗教禮儀,清晨禮拜六方,被佛陀看見,告誡說:此非當禮之六方,當禮之 六方應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僮使為下方,沙門為上方。」(《長阿含.善生經》)並詳悉講述了處理好這六大人倫關係的准 則。按佛陀之說,這六大人倫關係的雙方,都各自有其倫理責任,應互相關懷,各盡其責。
   為人子女,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供奉所須、凡事稟告、恭順不逆、不違正令、不妨父母所作正業。父母應以五事「敬視」子女:管教不令作惡、指以正道、慈愛入骨徹髓、求善婚嫁、供給所需。
   為人弟子,當以五事「敬奉」師長:給侍所須、禮敬供養、尊重擁戴、遵從教誨、不忘所教。師長則應以五事「敬視」弟子:依法調教、誨其未聞、令解法義、盡己所知教授不惜、指示善友。
    為人之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憐愛、不輕慢、供給衣物化妝品、委付家事、「念妻親親」(善待妻子的親屬)。妻子則以五事「敬順」其夫:愛敬關懷、 備設衣食、和言實語、善體人意、善攝眷屬。《玉耶女經》中,佛陀教導少婦玉耶:為人妻婦,應做夫如母愛子的「母婦」、如妹事兄的「妹婦」、如良朋益友的 「知識婦」,或孝敬公婆、善於持家的「婦婦」,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婦」,不做「怨家婦」、「奪命婦」。宗族親戚之間,互相應以五事「親敬」:給施、善 言、有利同享、有錯教誡、有難相幫。
   為主人者,當以五事「教授」僮僕:量才使用、飲食隨時、隨時慰勞、為之治病、給以休假。為僮僕者當以五事「奉事」其主:早起、做事周密、不與不取、作事有序、稱讚主德。大乘經中,佛教導菩薩,對所有眾生應奉事服務,如僕事主。
   在家佛徒,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等出家修道者:慈愍、尊敬、善言、供養衣食、見來乞食不拒之門外。沙門婆羅門則應以五事「教授」在家眾:不令作惡、指示善道、教懷善心,為之說法、為之解惑。
    佛陀還多次教人以交友之道。如《大善權經》佛言:「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轉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者在於苦厄,不相棄捨。」 《四分律》卷四一佛謂親友之間應以七法相待:「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發露,遭苦不捨,貧賤不輕。」
   在家佛教徒對自己周圍的所有人,都負有應盡的倫理責任。《雜阿含》第929經,佛陀教誡族弟摩訶男:優婆塞(在家男居士)不僅應自己正信、持戒、布施、親 近僧人、聽聞受持思維佛法、依法修持,而且應勸化他人正信、持戒、布施、親近法師、聽聞佛法、依法修持,帶動廣大眾生共趨善道、佛道,這叫「自安安他」。 一個佛弟子能自安安他,他在民眾中便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威德顯曜,譬如日輪」,佛法的光明會從自己身上放射,照亮大眾。《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中,佛 教誡在家菩薩,應「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全信;不孝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識長幼,不順教誨,無所畏避,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 多聞;慳者勸施,毀禁勸戒,瞋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給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若不這樣勸化眾生,是為失 職。
   玉於深觀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由戒定慧而趨向解脫涅槃,當然也是在家佛弟子所應修學的。佛陀在這方面對在家眾的教導,與對出家眾的教導沒有多大區別。

合理的社會與理想的人間
   釋迦牟尼不僅著眼於每個眾生個人的終極關懷,教導人們如何過好人世生活乃至獲得自我解脫,而且重視全社會、全人類的和平安樂,在很多場合宣講了如何過好社 會生活,建設合理社會、理想人間之道。釋迦雖非以治理國家社會為己任的政治家,但十分關心社會政治。他創教說法、辛勤教化的活動,看得出是出於一種力圖積 改造這個充滿壓迫、斗爭、貧困、罪惡的不合理社會的高度責任心。
   釋迦憧憬著一個合理的社會、和樂的人間,他致力於宗教教化,沒能按其理想建成過哪怕是一個小邦國,卻建立了由他的出家弟子組成的小社會--僧伽團體。釋迦 為這個團體制定的制度、法則,可看作他社會思想的一種體現。這一團體,可謂古代民主制度的一大典型。團體的成員包括佛陀本人在內一律平等,無階級種姓之 分,只按受戒的先後和德行的高低區分座次,每人都有平等的權益,僧團內發生的事情,通過會議的形式由大眾表決處理。僧團結合及集體生活的根本原則,是所謂 「六和敬」。和敬,謂團結和樂,互相尊敬。據《長阿含.游行經》佛言,六和敬為:一「見和同解」,思想一致,見解相同;二「戒和同行」,共同遵守一種戒 律,即行為規範、道德觀念一致;三「利和同均」,財物公有,經濟平均,有利同享,無貧富之分;四「意和同悅」,大家情投意合,和樂融融,無摩擦糾紛;五 「身和同住」,各自以和樂為懷,尊重他人,歡歡喜喜地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裡;六「語和無諍」,出言和遜,互相歡喜,不爭吵斗嘴,不說不利於團結的話。六和敬 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僧團,任何社會團體,乃至國家,若能以和敬的精神組織管理,一定會團結融洽,給全體成員提供一個和樂的生活環境。
   釋迦的社會政治主張,集中表現於他對跋耆國的讚賞。跋耆是當時一個共和制國家,摩揭陀國王阿闍世欲圖征服這個國家,派大臣禹舍到佛陀那裡去征求意見。佛陀 未直接回答禹舍,而告侍者阿難:跋耆國有七事:一、人民經常集會,討論正事;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三、人皆遵法守紀,不違犯禮度;四、人皆孝事父 母,敬順師長;五、崇重宗教,祭祀祖先;六、性生活嚴肅,注重貞潔,從無淫亂,「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七、尊崇養護沙門,敬重持戒有德行者。一個國家有 了這七事,能令長幼和順,國泰民安,強盛不衰,不會被別的國家破損徵服,禹舍聞法告辭而去,佛命阿難召集眾比丘,為大眾講說保證僧團不衰退之法,其首先開 示的「七不退法」,即依跋耆國七事而說:一、「數相集會講論正義」;二、「上下和同,敬順無違」;三、「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四、敬事德才兼備者;五、 「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六、「淨修梵行,不隨欲態」;七、「先人後己,不貪名利」。有此七法,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這七法作為諧調人際關係、過好社會 生活的法則,適用於任何家庭、團體、社會。
   佛陀作為「法王」,還向不少前來請教的國王、大臣曉以修身治國之道。如《佛說出愛王經》列舉為國王之十種過失、十種功德、五種衰損門、五種方便門、五可愛 法、五能引可愛法。《正法念處經》佛述為人王者善於治政,由此能證一乘佛法的三十七法。《增一阿含經.結禁品》佛為眾比丘說若國王成就慳貪瞋恚、不親義理 等十法,便不得久存,多諸盜賊,成就不著財物、不以小事起怒害心等十法,便得久住於世。《佛說孛經》謂理國者有順事師長、率民以孝、謙虛上下、仁和其性、 救危赴急、恕己愛人、薄賦節用、赦恨念舊八事,可以安樂。按諸經所載,佛陀多次論述王法政道,其政治思想之深廣度與系統性,並不在中國孟子的政道論之下, 其大旨也頗近孟子,大略有如下要點:

1、以正法教化人民,獎善懲惡
   所謂「以正法治」、「以法教令」(《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之正法,主要指以因果業報說為理論依據的行為、道德規範,即佛教所謂五戒、十善。當政者應以十 善教化人民,獎善懲惡,使全體國民皆能自覺行善,則自然國泰民安。《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政論品》佛言:「令彼一切人,修行於十善,率土常豐樂,國土得安 寧。」對於殺人盜竊詐騙奸淫等惡人,須依法懲治。「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那種「不懮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 貨財以枉治道」的貪官污吏,尤為「國之最大惡賊」,應予嚴懲,「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王論品》)

2、惠施平等,周濟貧困
   《增一阿含經.結禁品》謂國王應「常好惠施,與民同歡」。《中阿含.本起經》謂「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惠施臣民,平均分配,薄賦節用,讓人民生活富 裕,被佛陀強調為國家安定的根本保障。若老百姓貧窮困苦,缺衣少食,縱有法治,也無法根治盜賊。《中阿含.轉輪王經》佛舉過去世的政治教訓說:「因貧困故 盜轉滋甚,因盜滋盛故刀殺轉增。」當時的國王用殺頭的辦法嚴治盜賊,結果盜賊竟持刀行劫,砍殺物主,搜捕不盡。只有給恤貧困者,消滅貧困現象,才能根治盜 賊。

3、仁慈愛民
   《中阿含.本起經》佛陀謂當政者應「多愍善恕己,仁愛利養人」。《大薩遮尼乾子經》謂「王之養民當如赤子,推乾去濕不待其言」,應像慈母育嬰一樣養護人 民。佛陀主張仁政,反對暴政苛刑。《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主張「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大薩遮尼乾子經》謂治罰罪犯宜用呵責教育、沒收財產或 罰款及牢獄系閉、驅逐等方法,不宜用死刑,不應用割截眼耳手足等刑罰。

4、知人善任,選賢用能。
   《佛說孛經》謂為國主者應明睿練達,知人善任,「任賢使能,賞善戕奸」,不用邪偽之友、諂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但非賢非能、愚賤不肖之人,也自有 其用處,不可捨棄,有如「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正論品》謂應治罰諂誑之人,國主「若友諂誑人,當失於國位。」《正法念 處經》謂國王應「知人好惡」,「於諸臣眾若無因緣不舉不下」,升降賞罰,須有據有理。

5、當政者應注重自身修養
   成功地治理天下的前提是成功治理自身,所謂「王欲理人,先自理身」。(《華嚴經》)在這方面,佛陀的思想與中國先秦諸哲「內聖外王」之說頗相一致。佛陀認 為,一個好的當政者應具備正見、慈悲、智慧、德行和健康的身體,「敬長愛少,孝順奉善」,「探古達今,動靜知時,剛柔得理」(《孛經》),不貪財,不吝 嗇,不耽溺酒色,不嗜睡眠,不懶惰懈怠,安詳平和,「心善思惟」,不輕信人言,「恒常懷忍不怒」,「瞋喜不動」。(《正法念處經》)好的當政者,應具備一 個優秀的修道者尤其是菩薩行者的德性和心理素質。好的當政者能以身作則,率導廣大民眾共趨正道,「譬如牛行,其道正直,余牛皆從。貴賤有導,率下以正,遠 近伏化,則致太平。」(《佛說孛經》)大乘經中說,一個初地菩薩,才能做好率導億萬民眾趨向正道,使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的大國王。
   釋尊多次向人講說過他理想中的人間社會。他以回憶宿命的方式說,在久遠以前曾出現過那樣的社會,在久遠的未來還將出現那樣的社會。理想人間的標誌是統一天 下的「轉輪聖王」出世,最佳的轉輪聖王是具有自然所現金輪寶的金輪聖王。《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等載,佛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世時,金輪聖王出世,「依 法治化」,「不用兵仗,自然太平」,四方歸伏,聖王乘其金輪寶巡視四方,見四方諸國,皆「土地豐樂,人民熾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順」。人民的壽命長達八萬 歲。後來社會逐漸退化,私有財產、貧困、戰爭依次出現,十惡逐漸充滿世間,人壽亦逐漸減短。人壽減至最短的極限十歲時,有毀滅性的「刀兵劫」發生,經過這 番血腥的洗禮,人們開始改惡從善,隨世風之好轉,人壽亦漸增,增至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蠰卻及彌勒佛出世。到那時,「轉輪聖王以正治國,無有阿枉,修十善 行,爾時諸人民亦修正見,具十善行。」這個世界「五穀豐賤,人民熾盛,財寶豐饒,無所匱乏。」人間的自然風光,也變得十分美好:

   「其地平正,無有荊棘坑坎埠阜,亦無蚊虻蜂蠍蠅蚤、蚖蛇惡蟲符,石沙瓦礫,自然沉沒,金銀寶玉,現於地上。四時和調,不寒不熱。其地柔軟,無有塵 穢。……地出流泉,清淨無竭,生柔軟草,冬夏常青。樹木繁茂,花果熾盛。……足蹈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自然粳米,無有糠,眾味具足。時有香樹, 花果茂盛,其果熟時,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氣馥熏。復有衣樹,……復有莊嚴樹,……復有鬘樹,……復有器樹,……復有果樹,……復有樂器樹……。雨八味 水,潤澤周普,地無停水,亦無泥淖……空中清明,淨無雲翳。海出涼風,清淨調柔,觸身生樂……」(《長阿含經》卷十八)

   總之,那是一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自然條件極其美好、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綿永,政治清明,世界和平的理想人間。在佛陀看來,那樣的人間才是合理的 人間,真正的人間。佛陀對那種理想人間的實現滿懷信心,確認它必定會來臨。實現理想人間,莊嚴人間、淨化人間,而且「淨佛國土」、「莊嚴一切世界」,令遍 宇宙處處皆成為美麗莊嚴的樂園,令一切眾生都永享極樂,所謂「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乃佛陀及其無數弟子們的最終理想。佛陀指出:理想人間、莊嚴國土,須 靠眾生自己去創造。創造的關鍵,唯在於心:淨化世界,關鍵在淨化自心,不僅淨化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淨化其心:莊嚴世界,關鍵在以福德、智慧、諸善 等莊嚴自心,不僅莊嚴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莊嚴其心。佛陀的全部學說,即是以此為宗旨、為內容的「淨化自心學」、「莊嚴世界學」。
 
 
華嚴宗佛性思想--因果圓融與即生即佛
<<楊維中>>

   華嚴宗是在法界緣起即無盡緣起的前提下成立性起說的,也是在性起說的基礎上闡釋眾生與佛性的關係的。稱性而起,在某種程度上與因果佛密切關聯。換言之,華 嚴哲學實際上是在以佛果與「因」佛性的融通互攝的前提下談論眾生本來是佛及即生即佛的。性體與心體合一之所以可能,與法藏、澄觀所重視的「因因果果」佛性 的圓融及華嚴三聖圓融觀也是分不開的。
以因果圓融釋佛性並非華嚴宗的首創。天台智者大師即主佛性通因果,在《法華玄義》中說:「佛性通於因果,別則因名佛性,果名涅槃」。【1】在《觀音玄義》 則以不縱橫說佛性,【2】此不贅引。由於理論旨趣的差別,對此問題的詮釋方式及其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華嚴宗從性起邏輯出發而言的因果相融,不僅倡言因即 是果,而且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念該九世,十方入微塵,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相融互即、圓融無礙。法藏多次說過其圓教因果觀是「眾生佛性,具因具果,有 性有相,圓明備德」【3】諸如此類的話。至於為何可如是觀,華嚴學者大致有兩項論證:其一是會通諸宗之說而成的「因因果果門」;其二是華嚴宗獨有的「三聖 圓融觀」。
法藏在《玄義章.因因果果門第六》【4】引用了《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七所列的定義後結合諸宗關於因果佛性的不同說法對經文作了詮釋。《大般涅槃經》的原文為: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法藏《玄義章》所引大致不差,文句稍異。法藏的詮釋分為「初四句」與「後四句」句」。「初四句」指因、因因、果、果果的上引定義。「後四句」指如下經文: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法藏對「後四句」的解釋是為了說明 從因果相「異」的角度看,闡提、善根眾生所具仍有差別,此不贅引。唯有對「非因非果名為佛性」的小注對理解此文有重要作用,其文曰:「中道正性,謂法身理 也。」下文又曰:「且如無明是佛性有二義: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是能知名義成反流故,名報身性。」二句互釋可知,法藏在此仍將非因非果佛性理解為真如 理體,並由此而論「因因果果」佛性的淨染。關於「初四句」,法藏是這樣說的:
初者謂染淨緣起門,二內熏發心,三如覺圓,四本覺現。又,初隨染隱體,二微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又,初與第四,俱是理性,但染淨異;中間二, 俱是行性,但因果異。又,初染而非淨,第二淨而非染,第三亦染亦淨,第四非染非淨。又,初是自性住,二是引出,三四是至得果。
五種說法,第一種來自於《大乘起信論》,第三種來自於唯識宗窺基、慧沼的說法;第五種源於真諦譯的《攝大乘論》,唯第二種、第四種是法藏自己的發揮。法藏 這樣論說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是大有深意的。在創立自己思想體系時,唯識宗鼎興未歇,法藏一方面襲用唯識古學義以與此宗抗衡,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吸取一些窺 基諸師的說法以杜他人之口。不過,關於理佛性、行佛性暗中已經改變其義。窺基以真如理體為理佛性而以種子為行佛性,但法藏在此卻以十二因緣及大般涅槃為理 性,並說「因佛性」為染而非淨,果果佛性為非淨非染,顯然名同而義別。這種表面沿用其語而暗中變動其義的做法,是中土僧俗創立自己思想體系的慣用手段。經 過這樣的改動,唯識宗佛性思想當然可以與己宗圓融會通了。其中,隨染隱體、微起淨用、染盡淨圓、還源顯實才是法藏闡釋的標準定義。不僅可從靜態角度去分析 因果佛性,而且更應將其圓融看作一個動態的過程。鑒於此,法藏又說:「轉初為四,轉二為三;又依初起二,以二成三,以三證初,冥合不二。」四者之轉換何以 可能呢?因為「四義唯一心轉,若離無明,此四相皆盡也。」
以華嚴三聖表徵因果佛性,在華嚴學中是有悠久傳統的。法藏著述中亦屢有涉及,如《華嚴策林》中說:「因徹果源,果究因末。普賢行願,方號圓因;舍那十身, 遂稱滿果」;【5】《華嚴經探玄記》中更以「普賢法界為因,舍那法界為果」而開「十事五對」【6】以明之。澄觀撰有《三聖圓融觀門》【7】論之尤詳,堪稱 集其大成。澄觀文中分二門,即「相對明表」、「相融顯圓」以論其圓融。初門中,澄觀明確說:「三聖之內,二聖為因,如來為果」。因為佛果難於言表故分三層 專論二聖法門:第一,能信所信相對,以普賢表所信之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文殊表能信之心;第二,以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文殊表能起之解;第三,以理 智相對,普賢表所證法界,即出纏如來藏,文殊表能證。在此,澄觀是以「理開體用、智分權實」的思路論說能信所信、理智相對的,因此,普賢既表所證法界,即 出纏如來藏,亦即理體,又可表所信法界,即在纏如來藏。這樣便可推出「以文殊二智,證普賢體用」的結論--這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為:「此一門亦表定 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體用。普賢理寂以為心體,文殊智照為大用故。」這是另一層體用關係。其實,澄觀如初門這樣分梳並非其目的,他的歸趣在於得出 三聖圓融,即因果或曰因因果果圓融的結論,在第二門「相融顯圓」中就是這樣做的,恐蕪雜不贅述。
華嚴哲學不厭其煩地談論因果佛性之融通,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將清淨的佛之體性即佛果由果位推移至眾生之因位,從而為眾生成佛尋找形而上的根據。這也是華 嚴宗性起說能夠證成的條件之一。「性起」一詞最早見於六十卷《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據此經說,性起屬果,是盧舍那佛的法門;緣起屬因,為普賢菩薩的 法門。唐譯八十卷《華嚴經》將「性起」一詞重譯為「如來出現」,是符合原本經義的。智儼,尤其是法藏,將原來指「如來性」出現的「性起」加以改動,使此 「性」變成了不改而可「起」的真如理體。法藏說:「從自性住至至得果,故名如來。不改名性,顯用稱起,即如來之性起。又真理名如名性,顯用名起名來,即如 來為性起」【8】此處,「自性住」為因佛性,「至得果」為果果佛性,亦即佛果。法藏將佛性由因位引出性至佛果的由隱到顯的顯現過程稱為如來,基本符合《華 嚴經》的原義。但以「不改名性」、「真理名如名性」顯然指的是真如佛性,因此如來性起就意味著佛性理體之起。不變的佛之本性顯現教化作用,真理本身生起作 用,這就是「如來為性起」的新意義。這樣的解釋與其說近似於《華嚴經》,毋寧說與《大乘起信論》之「真如緣起」論更為接近。法藏就是在這樣兩種理論的并用 中證成「性起」說,並進而成立「三法無差」的「即生即佛」學說的。
華嚴宗的性起說把一切諸法均看作法身佛的呈現,清淨法身充滿三界,眾生自然無能例外。因此,在華嚴宗看來,一切眾生只是清淨佛智的體現,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唐譯《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曰:
如來智慧無處不至,無一眾生而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9】也就是說,眾生之所以既具如來 智慧,又具雜染之身,受輪迴之苦,主因在於迷妄執著,若能離此迷執,悟見自身之本覺真心,則與佛無異。華嚴宗從這一見解出發,將依妄與離妄作為生佛凡聖的 分野所在。法藏說:「若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10】此一依妄與離妄,四祖澄觀、五祖宗密多以「迷悟」說之,顯然是吸收禪宗思想的結 果。澄觀說:「夫真源莫二,妙旨常均,特由迷悟不同,遂有眾生及佛。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11】宗密則說:「謂六道凡夫,三乘賢 聖,根本悉是靈明清淨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但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隨迷悟之緣,造業受報,遂名眾生;修道證 真,遂名諸佛」。【12】在此引文中,澄觀之語受禪宗「迷凡悟聖」思想影響彰明,而宗密明顯襲用《起信論》的說法。其實,在此二師著述中,二說是並用不悖 的。

注 釋
【1】《法華玄義》卷三下,《大正藏》第33卷第714頁。
【2】詳見《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第34卷第880頁。
【3】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正藏》第35卷第117頁下。
【4】見《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231-232頁,以下出此文者不再一一注明。
【5】《華嚴策林》,《中佛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302頁。
【6】《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正藏》第35卷第120頁下。
【7】見《中佛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375-378頁。
【8】《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大正藏》第35卷第405頁上。
【9】《大正藏》第10卷第271頁。
【10】《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佛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99頁。
【11】澄觀《大華嚴經略策》,《中佛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359頁。
【12】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四,《中佛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二冊第447頁。

 
 
禪偈品旨
<<蔡日新>>
慧能禪師【1】
菩提本無樹【2】


   菩提本無樹【3】,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註 釋】
   【1】慧能禪師;公元638-713年,敦煌本作「惠能」。慧能禪師俗姓盧,祖籍河北范陽(今涿縣),出生於廣東新州,家境貧寒,以買柴為生。後得法於黃 梅五祖弘忍禪師,遂住廣東曹溪(今廣東韶州曲江縣東南雙峰山下)的寶林寺。慧能禪師的弘法頗具特色,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南宗禪,他自己也被尊為禪宗的第六 祖,事實上他是中國禪宗的實際創始人。六祖慧能的語錄收錄在《壇經》裡面,由弟子法海編纂而成,後世簡稱為《壇經》。
   【2】「菩提本無樹」這首禪偈本是六祖的悟道偈,由於在流傳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變異,因而其版本各不相同。在《景德錄》卷四作「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拂塵埃?」(語見《弘忍傳》敦煌本《壇經》收錄有兩首悟道偈,其一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另一首作「心 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惹塵埃?」(參見《壇經校釋》16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在這裡依《五燈會元》卷一中《弘忍傳》所載為本(中 華書局1984年所刊《五燈會元》52頁)。
   【3】菩提:梵語Bodhi的音譯,新譯為覺,即覺悟之義。菩提樹:Bodhidnruma又名Bodbivrksa當年,釋迦牟尼佛就是坐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故後人又將之稱為覺樹。

【品 旨】
   這是六祖慧能禪師的悟道偈,也是叢林中被傳為美談的一首偈子。從這首偈子不難看出,六祖所奉行的是禪門頓教,因而在六祖這裡,對於佛教裡面所常常稱道的「菩提樹」、「明鏡臺」等事物均被破斥,其目的也不外乎是要求人們反躬自省,從而明心見性。
    從六祖作這首禪偈的緣起可以知道,當年的弘忍禪師為了考察其門下的修學見地,從而作為傳授衣缽的依據。而神秀上座在那裡是非常著名的學人,他作了一首「身 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偈子。對於這首偈子,慧能禪師認為並沒有達到徹了的境界,他於是在神秀上座的偈子旁邊再寫下了這首偈 子。我們如果將兩首偈子加以對照,則不難看出神秀上座的偈子主要體現在他所主張的對禪境的漸修,而慧能禪師的偈子主要是表達他對禪境的頓悟。在六祖這裡, 連早年禪家所津津樂道的「菩提樹」、「明鏡臺」等象徵著覺悟的事物,也被視為是一種執著,從而將之徹底破斥乾淨。若勀實而言,佛門中之所以要權立這些名相 施設,乃是因為眾生的業障深重,難以深信甚深的禪法,故權且讓眾生有這樣一個止啼的「黃葉」,而他們這有做的實際目的並不在於使學人停留在「止諦」的那個 境界上面,而是要求學人通過給他們權且設立的這個象徵物,去悟到那個真實的禪境所在。神秀上座的見地錯誤在於執著有相的名相而忘卻了作為禪法的本體所在。 這也就是佛經上所常說的要因指見月,而他卻停留在指頭上面,忘卻了其終極目標在於見月,而不是見指。
   另一方面,我們透過慧能禪師的這首悟道偈,也可以見出他在禪法上面對傳統作風的改造與更新。事實上,慧能禪師對「菩提樹」與「明鏡臺」的破斥,也表示了他 有心對傳統佛教中一些瑣屑的儀規的化簡的意向。此後,六祖下的南宗禪朝著直下了斷、當下就明心見性的道路奮勇前進,那種「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的簡捷 的頓教禪機,遂在南方蔚然成風,逐漸地形成一種時髦風範,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可不歸結於六祖的創始之功。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神修上座的偈子與六祖的這 首悟道偈二者之間,事實上也標示了禪宗的兩種不同的修行風格的形成,此後的南北分宗,也完全可以從這兩首禪偈裡面找出其理論的源頭來。
   自然,我們如果站在禪法修持的角度上講,像六祖這樣剔透玲瓏的悟境,肯定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無法炙手的。在這裡,禪師無須有「菩提樹」的助緣,也無須有「明 鏡臺」的觸發信心,學人當下就是的那個清淨心體,便是見道的目標。因而學人們尋常的「頌經」、「坐禪」、「禮佛」等修為,對於明心見性來說,也就成了障道 因緣,因為學人往往會執著那些形勢上的修為而忘卻了自己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祇要人們以那種無分別、無造作、無是非、無人我、無 斷常的心態去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人們的心頭便會瀅然清淨,頓見自家真實面目,至此境界,學人又何須拘泥於那些形勢上面的「坐禪」、「頌經」、「禮佛」 呢?無疑,這種簡捷的禪修方式,將會使得禪者們從那些瑣屑的宗教形式中解脫出來。也使得那些片面依賴經論文字與佛像的學人,也有了一個自我解脫的簡捷門 徑。
   綜上可知,重視「自力」、注重主體的自我心性解脫,不祇是六祖這首禪偈的宗旨所在,它同時也確定了此後千餘年的南宗禪的基本思想,這是我們在品味這首禪偈 時所不可忽視的關鍵點。至於那種瀅然剔透的禪悟境界,則是不可形諸紙墨的,它需要人們以自己切實的修持去體驗,但願能有更多的人們通過這首禪偈得到法喜的 受用。
 
 
近代上海佛學圖書館概述
<<吳 平>>
   規模較大的寺院都有藏經樓,一般不對外開放,對內也是很少開放。因為藏經樓所藏佛教經典,大多是歷代帝王敕賜,僧眾視之為神聖之物。這些佛教經典也就束之高閣,成為頂禮膜拜和供奉的法寶。
    近代上海區別於藏經樓的佛學圖書館,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世界佛教居士林自一九二二年成立後,就設有圖書室,供林友閱覽。一九二四年,改稱為圖 書館,由孫志衡任主任。一九二八年,改由劉因渠任主任,館內陳列有各方所贈的圖書報刊三十餘種,二百餘冊。至一九三○年漸具規模,分類管理均依圖書館方 法。此後隨著圖書報刊的日益增加,讀者漸多,原有的房屋不夠用。一九三三年,林友林錦華遺命擴充圖書館建築,並投資二千五百元。在社會各界的贊助下,決定 在世界佛教居士林(今在天目中路國慶路口)沿街房屋的平臺上,加建七間房屋作為圖書館館舍,由李經緯、曾友生、陳慧根三人負責籌建。一九三三年五月廿四日 動工,共費資五千元,九月底竣工。十一月廿六日,舉行佛學圖書館落成典禮,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共分內外兩大部分,東首四間合為一大間作為內室,四壁藏置經 書,中央陳列圖書,其中除線裝本、精裝本大藏經及各種佛典外,還有梵文經典、法器及血書經咒等,其中唐人寫經一卷最為珍貴。西首三間合為一大間作為外室, 專門收藏佛典以外的其他書籍,陳列報紙雜誌,並供奉佛像,閱覽室也設在外室,有座位五十個。圖書館館長為張大梁,職員為程心一、金慧鏡二人。當時館藏圖書 有三千多種,一萬多冊,其中中文書三千二百三十二種、西文書二十餘種、日文書十餘種、雜誌六十種、報紙十種、圖晝三百餘種。購書經費由居士林林員捐助,同 時也接受社會各界的贈書,如一九三六年二月,赴緬甸弘傳大乘佛教的龍華寺僧人慈航回滬後,贈送該館緬文大藏經一部。
   佛學圖書館的佛典依佛學書性質排列,為方便讀者,還編有《圖書目錄分類簿》、《圖書首字筆劃分類簿》、《圖書目錄總冊》等。佛學圖書館全天向居士及社會各 界人士開放閱覽,讀者可直接從書架取閱,但不外借。平時每天讀者數十人,每逢星期六、日,讀者多至一百餘人。一九三六年,佛學圖書館所藏書達四千七百一十 六種,其中大藏經有《頻伽藏》、《續藏經》、《大正藏》、《縮印大藏經》、《磧砂藏》、《南傳大藏經》等,佛典以外的圖書有《古今圖書集成》、《叢書集 成》及各省通志等。
   該館鑒於閘北一帶兒童眾多,遂搜集現代各種適合於兒童興趣之讀物,約數百種,名曰佛學圖書館兒童部,使兒童於餘暇之時,得披覽書報,直接增加其知識,間接培植其學佛之因緣。
   一九三二年,為了方便遠近信仰佛教者閱讀佛典,上海佛學書局規定,本地讀者可在圖書館借閱,外地讀者可以內辦理郵借。
   上海佛教淨業社為了廣泛普及佛學知識,也建立了佛教圖書館。在購買了一批佛學書籍,添置了一些設備之後,於一九三五年十月正式開放。由於藏書豐富,設備完 善,開放後,前來閱覽的讀者絡繹不絕。上海佛教淨業社成員葉恭綽捐助白銀一萬兩(合法幣一萬四千元),在覺園內建造新館,於一九三七年二月建成,稱之為法 寶圖書館。該館結構為洋房式,內分兩幢三層樓房,中間建梯直上。館內二樓至三樓,分設法物部和圖書部。法物部藏有葉恭綽私人歷年收藏的法壇、法器等,還有 狄楚青等人捐贈的一批宋元時期的佛像和名畫。圖書部藏有各種版本的佛經,其中有明正統年間(1436-1499)印的《大藏經》一部,清版《龍藏》一部。 抗日戰爭期間,同志會搶救下來的古籍善本,就藏在法寶圖書館的底樓。
   一九四○年,陳法香居士創辦了大法輪書局,除出版流通佛教經典外,還創辦了大法輪圖書館,定期供讀者閱覽或借閱。
   一九四二年五月,玉佛寺創辦了上海佛學院。為使學僧度涉佛學典籍,院長震華法師特創辦圖書館,收藏各種圖書,當時有《頻伽藏》、《續藏經》、《萬有文庫》 等內外典籍共數千冊,由真禪法師任圖書管理員。一九四二年九月,弘一法師圓寂後,震華等人發起成立了弘一大師紀念會,會址設在上海佛學院內,同時徵集到弘 一法師書寫的佛經等手稿,特設立弘一法師紀念會圖書館收藏這些手稿,供愛好者摩挲研究,作為永久紀念,當時有丁福保、王少湖、竇存我、夏丏尊等居士捐贈了 不少佛教圖書給該館。
   一九四六年十月,上海佛教青年會設立的佛學圖書館正式開放,頗受佛教青年的歡迎,後來一度停止開放。一九四九年又恢復活動。
   一九四八年六月,興慈法師創辦了興慈圖書館,附設在興慈中學內。據《興慈圖書館、弘一紀念堂徵募圖書法物緣起》稱:「於興慈中學之東西兩院有附設興慈圖書館及弘一紀念堂之議,一則以輔助教育,廣我佛化導之悲懷;一則以楷模群倫,留大師久長之芳澤。」
    佛學圖書館的出現,彌補了藏經樓的不足,為佛教徒及社會各界人士閱讀佛教典籍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他們的佛學水平,促進了佛學研究,擴大了佛教的影響。這些 佛學圖書館不僅收藏佛學書籍,而且還收藏佛學以外的書籍。這表明佛學圖書館不僅是近代上海佛教文化事業的組成部分,而且還是近代上海圖書館事業的組成部 分。
 
 
隨筆禪話
<<秦孟瀟>>
晚年「十訣」
   有一位居士向我提供「歡度晚年十訣」,非常有意義。這十項要訣,知易行難,如果真正做得到,樂趣無窮。如下:一、「求保健康」,西諺說,健全的身體,寓於 健康的身體。晚年生活,健康第一;如果身體不好,即使擁有億萬家財,也不能享受人生樂趣。我們要保持身體包括心理精神及情緒各方面的健康,注意飲食起居的 衛生,每天有適當運動必能永保健康。二、「知足常樂」,由於社會保障制度尚未臻完善,所以絕大多數退休人士的生活,都不免遭受經濟方面的壓力,我們除了在 可能範圍內設法找尋出路,增加收入,維持正常的生活外,還須培養知足常樂,有些人因強求而惹來無限痛苦,佛家說,「人生有求不得之苦!」若能勤以得之,儉 以守之,則無慮缺乏,而能知足常樂。三、「助人快樂」,對人生抱有消極態度的人,精神頹廢,不思振作,度日如年,自顧不暇,遑論助人!反之,用積極態度去 面對現實的人,精力充沛,不怕挫折,不惟本人能從工作中得到成功,亦有餘力於助人,自能獲得快樂。這就是佛家「慈悲為懷」的濟世精神。

「善」與「忍」
   四、「自得其樂」--悲觀的人,認為人生是灰色的,前途茫茫!但樂觀的人,目光遠大,胸懷豁達。須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所以凡事須作最佳準備,最壞 的打算,不強求,不奢望,即使失敗,亦不會過分失望和灰心,能心安理得,不妒忌他人,而自得安樂,亦稱「自在」。五、「為善最樂」--行善的目的,是做人 的本分。因為社會的進步和安定,有賴於無數人的勇於為善,而且以善勝惡,消滅許多罪行於無形。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而好善, 福雖未知,禍其遠矣。」我國道德文化,光耀數千年,提倡行善。佛家以善為「成佛」、「作祖」的準則,不為善作惡,稱其為「地獄」種子。六、「百忍成金」 --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少家庭慘變、個人殺身大禍,都是由於暴躁憤怒,不能自制所引起,後悔莫及。佛經說:「一念瞋恨起,八萬障門開!」就是 什麼壞事、惡事都做得出來。如何能忍?這是最考功夫的!若不能忍耐下去,痛苦不堪!佛說:「忍辱波羅密多!」最為完善。

過眼雲煙
   七、「謙卑受益」--有人說,「驕傲使人失敗,謙虛使人進步」。在社會上,有不少人狂妄自大,這種人對自己、家庭、社會都是有損無益的。只有謙卑柔和的 人,反得到別人的尊重。八、「凡事小心」--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粗心鹵莽的人,做任何事都不會成功,處事待人易得罪對方,尤其老年人更要特別小 心,可以避免許多意外事情發生。如在飲食起居上要小心,不然容易得病,過馬路不小心,易於撞車,不勝枚舉。九、「服務社區」--要養成服務社會的意識,青 壯年時代多為自己和家庭忙碌,很難獻身於社會做義工,年老了,反而有空餘的時間,不要浪費光陰,做些「餘熱」的工作,在宗教環境裡,更能發揮積極作用,使 晚年生活多姿多采。十、「吃齋唸佛」--這對信佛的老年人來說是很好的。老年人牙齒和胃的功能都很差,吃青菜、豆腐易於消化,少疾病。所謂「唸佛法門」也 者,集中思念,一心不亂,精神趨於和諧,否則妄想紛飛,因為年老的人易於回憶過去生活,留戀昔日的榮華富貴,但一切如過眼雲煙,不是越想越痛苦嗎!

為何「吃素」
   佛家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悟,是由疑而來的。有人問道:「信佛教的人,一定要吃素嗎?吃素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西藏喇嘛、泰國、緬甸、斯 里蘭卡的和尚,都容許吃葷?為什麼中國的和尚、尼姑,甚至在家的居士都主張吃素呢?這到底根據什麼經典呢?」這個疑問不少人都有,但甚少人提問。
    關於吃素的問題,確實有一段特殊因緣,早在佛陀時代,無論是佛陀或是他的弟子們,都是過著「乞食」的生活。他們是居無定所,到處雲遊弘法,宣揚教理。佛陀 在飲食方面所制的戒律是:乞到什麼吃什麼,不挑食;乞食時不論貧富,以平等心來接受。在佛典上有這樣一段記載;有一位衛舍國的將軍名叫西合,他原信耆那 教,有一天,他想邀會佛陀請求開示,在當時,耆那教的信徒十分不滿,故意宰犧,來招待佛陀,並就此大肆宣稱:「佛陀講慈悲,也吃肉啦!」進行惡意的誹謗。 佛陀並不知道對方設陷,在此情況下,佛陀就制定了「三淨肉」戒律:當有人供養肉食時,乞食者應當觀察,此肉是不是為我所殺,我有沒有看到殺生,有沒有聽到 殺生,是不是疑為我所殺。如果不是,可以接受。這就是我們所說三淨肉。直到今天,南傳上座部國家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的僧人仍然奉行這一條戒律。而佛陀 制定這一條戒律,是出於對一切眾生慈悲的本懷,不傷害一切眾生的性命。佛陀對飲食的態度,與他對修行的態度是一樣的,實行中道,避免極端。

「仁慈」與「孝道」
   世俗人對「信佛」茹素真實情況並不了解,認為信了佛,就一定要食素,否則「罪過」!「對不起菩薩」。這是誤解了「信佛」與「食素」之間的關係。應知道,昔 年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時,初傳來的經典大都是小乘經典,由於戒律裡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為主,來到中國弘法 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國的僧人與他們來自印度的師傳一樣,也是非素食者。為什麼後來推行素食呢?這與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有一 定的影響。如《孟子》有云:「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這是表示「仁慈」。根據儒家的孝道,當父親 或母親逝世後,子女要服喪;服喪期間斷一切肉,蔬食布衣,以表「孝道」。佛教與儒家相互配合得很好,非常適應。有一篇記載文章寫道:「在古代高僧四百九十 七名當中,有六十八名是素食者,佔總數的百分之十三,在此六十八名素食者中,有外籍僧人三位;《比丘尼傳》中,有九十五位比丘尼,其中素食者三十,佔總數 的百分之卅二。」

因果輪迴
   如此說來,佛教提倡「食素」是不是受儒家文化、習俗影響呢?可以說,有一些而已,最根本的道理仍歸之於佛教的經典。在小乘經典中並不明顯,到了後來大乘經 典傳來越來越多。諸如《涅槃經》、《楞伽經》、《梵網經》……等。經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佛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 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楞伽經》云:「經中指出,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流轉於大道輪迴,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曾經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 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這些經文說得明明白白,是從因果輪迴而闡述不食肉的旨意所在。南朝梁武帝蕭衍是位虔誠的佛弟子,他有感於大乘佛教的菩薩慈悲思 想,積極提倡素食。於天監十年,即公元五一一年,頒布《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從此,素食就成了中國僧人的一種優良傳統。中國僧尼不僅把它 保存了下來,而且大力倡導和發揚光大。今天世界各國人民都倡導素食主義活動,這對人們健康是有益的,而且有利於保護動物及環保和生態平衡!

仔細想一想
   現代人的生活是如此忙碌,為了物質上的滿足,有人願意放棄一切,有人一天從早忙到晚,忙東忙西,卻不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忙!翌日醒來,又是如此的重複。 朋友!假如您的生活是如此的話,請您靜下來想一想,想一想您是不是迷失在這個花花世界裡?整天為了追求名利、物質與慾望,而迷失了自己,想一想,從小到 老,您留下些什麼?留下了一些德行、善行,還是空白一片。有人標榜物質,認為一切都是物質至上,認為能吃最好的,能穿最好的,能住最好的,就是無上的歡 樂,就是最高的享受。假如您認為人生如此的話,就請您再仔細的想一想,昨天吃的,是什麼味道?還記得嗎!今日穿的、住的、玩的,又如何?您的生活就是如此 嗎?難道您只是一部吃喝玩樂的機器嗎?一個人沉迷在物質享受中,並不能感到真正的快樂,肉體官能上的享受,只是短暫的一刻!

「錨」往下沉
   一個人,尤其年輕人,切不可盲目地服從個人無止境的慾望!因為它會像「錨」一樣帶你往下沉--更深更遠的慾望,你永遠不會滿足,內心永遠不會快樂,物質用 過,終將毀滅!留下的只是心靈上的空虛,人生一趟,自己不能主宰,卻被慾望給主宰了,成為慾望的機器,自己不能作自己的主人,豈不悲哉!不少人貪圖個人享 受,住漂亮的別墅洋房,駕駛最時髦的平治跑車……但個人的經濟來源有限,入不敷出,為了炫耀自己的身分,不擇手段,鋌而走險,走私販毒,到頭來,不是坐 牢,就是殺頭!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貪」字作怪,如果不是為了個人的慾望,哪裡會有如此悲慘下場呢?一個青年人,切不可被物慾所左右,所謂「格物致 知」,要追求精神上更高層次的境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生,備為廣大人群服務的精神,是人們尊重的人!而不是你擁有物質上的富有,才有崇高的地位。不少年輕 人認識不到這層道理,就像「錨」一樣不斷往下沉呀!

為善最樂
   若是您肯相信的話,請您做一做,做一些有益於他人的事,幫助一些貧苦的人,救濟一些需要救濟的人,如此而行,您將會發現您所受的最大的回報,就是您內心的 愉快!您的內心會因此而感到滿足,會因此而感到充實,做一些善行義舉,留下一些有意義的事蹟,充實您的人生。朋友!不要讓生命留下空白,枉走過此生!可以 說,盲目追求物質享受的人,豈只青年人,而是不分年齡遍及整個地球每一角落裡,幾乎人人都想發財!所謂「世風日下,人心非古」!這是非常危險的世紀末的心 態,有心人大聲疾呼,挽救狂瀾,使人們恢復「良知」、「良能」,步向道德範疇,扭正乾坤,發揚「人間正氣」其實香港不少人「為善最樂」,並不完全是盲目追 求物慾的人,不僅信仰佛教的青年人越來越多,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亦復不少。
 
 
我的人生觀
<<楊 釗>>
談「壓力」
   壓力是現代都市人們常聽的一個名詞。學生讀書要完成大堆的功課,有壓力;要考試,有壓力。出來工作開始要負擔家庭,有壓力;當上主管或經理級要把工作做 好,有壓力;成家立室後要養兒育女,有壓力;買樓後要依期供款,有壓力。成為老闆後壓力更大;沒有訂單時,擔憂能否爭取足夠的訂單以應付工廠生產所需;訂 單太多時,擔憂不能依期交貨或品質有問題而影響工廠的前途。生意好的時候,擔憂不夠員工或員工流動太大;生意不好的時候,又會因員工太多而擔憂公司虧本而 關門。
   人們生活在社會之中,為了生存要工作、要生活、要面對不同的問題。解決不好,怕影響自己的工作,影響自己的生活,因此就會形成種種壓力,令自己擔憂。
   壓力處理不好,輕者不開心、不愉快;大者會令人憂心仲仲,愁眉苦臉,影響我們的精神。
   如何面對壓力,應付壓力呢?首先要明白,壓力原無,唯人自招。社會上的很多問題,本來是不存在的,或沒有那麼嚴重的,往往是由於人們的擔憂而形成的。如果 我們不去苦苦的找尋它,甚至不理它,試看看它在那裡?它捉不著,抓不著,不在我們的周圍,只在我們的心中,因此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只要 我們能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盡力去把每天的工作做好,不管它的成敗得失,這樣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壓力又能拿我怎麼辦呢?
   其次是「轉壓力為動力」,有些時候,有責任、有負擔、有壓力,不是一種壞事,而是一種好事,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往往能令人奮發圖強,努力上進,這樣壓力不是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嗎?善用壓力是智者所為,被壓力困擾是愚蠢之表現。
    再者,對人生的正確態度往往是消除壓力的一種方法,人生的目的是甚麼?人生的追求又是甚麼?對名利是應該盡力去爭取的,但必須量力而為,而不是瘋狂地獵 取。如果太過鑽牛角尖,就去看電影或運動運動,把思想暫時拋開;越是煩惱越是要到外面走走,越要做較劇烈之運動。這樣,才能分散精神以致減壓。
   深呼吸是壓力的應急方法,當你認為壓力太利害時,可以馬上做二十一遍,甚至四十九遍的深呼吸,跟著到外面走走,你會得到即時的效應。
   總之,應付壓力,不要怕它,應該面對它,正如一則格言說「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只要你肯去寶踐。以上的方法,你是可以應付得來的。

基本功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有許多人抱怨,抱怨人工低;抱怨升職慢;抱怨上司不放權;抱怨下屬不聽話;抱怨自己運氣差……。總之,世上太多不公平,從而產生對公司不滿、對家庭不滿、對上司不滿、對下屬不滿、對父母不滿、對兄弟不滿、對社會不滿、對自己不滿……。
   我們又常常看到以下的現象:
   有些人工作懶散,上司在場則忙忙碌碌,上司不在場則東遊西蕩,找人聊天,說東家長、談西家短。
   我們又很常見到,許多人說話衝口而出,沒經思考,結果所說的東西與事實相差很遠。又或避重就輕,說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往往妄顧事情的真相,因此,造成了妄語或說謊,別人不敢相信他,當然也不敢委以重職或重任。
   又有一種人工沒有目標,亦無計劃,見事做事,結果到期要辦好的事沒有辦好,不是忘記便是遺漏。
   又有一種人今天事情沒辦好,但卻忙於明天或後天的事,結果終日忙忙碌碌,還是一事無成。
   又有一種人,手頭上的事情沒辦好,卻老是忙著計劃之外的事,到頭來怎樣,可想而知!
   又有一種人自己的事情沒去辦,但卻總是為別人忙碌,結果是老好人,但工作總無成績。
   又有一種人本公司的工作沒辦好,卻老是管別公司朋友的事。
   又有一種人本身的工作沒辦好,在辦公室的時候,卻花費很多時間去辦家庭或私人瑣碎的事,這種現象你說如何?
   又有一種人當工作稍有成績,職位稍為高級便信口雌黃,胡亂指揮,喜歡指責下屬這也不是,那也不對,無時無刻不在表達「我是上司,我擁有權力」。這種人能委以重任或獨當一面嗎?
   又有一種人,稍有地位,便假公濟私,利用職權,撈取個人利益,這些人前途如何?
   看看,想想,到底為甚麼?應該找到蛛絲馬跡的原因吧!
   現代的人大多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實際;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口舌之爭,不注重行動的作用。所以造成天下如此多的誤會,如此多的抱怨。甚至,國父孫中山先生也說:「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
   既然一方面是如此多的不如意事,造成如此多的抱怨,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它的反方向呢?看看效果如何?
   現代一般人的反方向現象是:
   只求實效,不求形式;
   只求實,不求華;
   只顧默默耕耘,不計較短期得失;
   只求認真做好手頭工作,不空想明天大計;
   只求認真完成今天事情,不空談往後太遠的工作;
   只求認真做好計劃,認真落實,認真檢討,不花費時間去管無聊之事;
   只求認真做好本公司的事,不管別公司的得失成敗;
   只求認真做好本份事,不管別人份外忙,別人自有別人的能力可以應付;
   只知盡忠職守,不知投機取巧;
   只知虛心好學,不知傲慢固執;
   只知時刻反省,不知抱怨別人。
   一切立足於基本功,反覆練習,不高談闊論,只是實實在在地工作,反覆地實踐、實踐。
   人們都不以為意,都認為這些太簡單,太淺,太老生常談,但是能做到的人實在也太少太少了。
   既然是那麼的簡單,但是為甚麼又那麼少人能夠做到呢?問題在於「講多做少」,「談多行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便是在基本功上認真練習,反覆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認認真真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做人」,「若問昨天事,今天受者是,若問明天事,今天做者是。」箇中道理,實勘領會。
 
 
談玅生老和尚坎坷歲月
<<慧 文>>
   我們正處在新世紀的門檻,正在接受歷史上所沒有的新科技、新事物,以及伃湧的物欲洪流。面對這樣的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們只有了解過去,了解過去的一百年、 一千年的佛教發展,了解近代老一輩的艱苦經歷,不斷的激勵內心世界,才能使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立足社會和發揚開創。在這裡,我不妨將江蘇省常熟市興福禪 寺的現任方丈玅生老和尚的一些經歷告訴有緣讀者,讓這些史實來說明如今我們所處的一切都是基於先輩的不懈創業和歷史磨難,也好讓我們更好的對待自己,利益 世間。
   玅生老和尚生於一九一二年,現年九十高壽了。公少年喪母,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父親務農兼經商,晚年看破紅塵,離俗出家,法名慈雲,於一九五六年圓寂於 破山興福寺。十四歲時,由於家境貧寒,即自投本地庵中,懇請出家,立志潛修,不久,來到東臺西鮑莊地藏庵隨德峻老和尚當沙彌,研讀內典,演習經懺,整六 年。二十歲到南京寶華山隆昌寺求受具足戒,次年投往泰州光孝寺常惺法師座下為侍者。一九三四年,德峻老和尚病危,亟召玅公返回,又值公當時就讀的興福寺由 月霞,應慈主持的法界學院因故停辦,所以便兼程而往。德峻老和尚將衣缽付給玅公後便圓寂了,在料理喪事,清理庵產時發現,庵產大半抵押,還負萬元巨額債 款,一時間,日日有債主來庵催逼,眾僧生計維艱,甚至炊煙數斷,玅老率領眾僧辛勤操持,六年始償回欠債,贖回寺產,便恢復了寺院的晨鐘暮鼓,法音鏗鏘。
    好景不長,當時正值日寇侵凌中國國土,江南淪陷,蘇北地區日、偽、頑勢力交錯,土匪橫行,到處流竄作惡,殺人越貨,綁票勒索,無惡不作。萬惡之手甚至伸向 了清淨的寺院。玅老被一股土匪綁架,並限期交款贖人,經庵中眾僧多方打點,方始獲釋,此後,廟附近經常有散匪出沒打劫,每至夜晚便不敢留在庵中而藏身於曠 野之中,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南下避難。這次劫難,也可以說是當時土匪橫行時寺院遭受劫難的一代表現象,高僧遭暗算,綁架屢有其事,玅公也總算逃過了這次 刀兵劫。
   玅公也曾經險受日寇加害,當時玅老是常熟法華寺住持,由於日軍橫行,過往行走的男女均要鞠躬施禮,任其搜身,稍有違拂,即拳腳相加,甚至陷身牢獄。法華寺 的往日施主便都望而卻步了,寺院也就沒有了收入,僧人失卻生計,幾乎食不果腹。一日玅公與門口日軍言語稍有齟齬,險被剌刀加害,只得星夜逃匿山中,直至日 寇投降。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風暴襲來,玅公此時已是興福寺的負責人,興福寺此時也像其它一些宗教場所一樣,遭受了空前浩劫,佛像被毀,經藏散佚,法器無 存,殿堂寮舍統統被佔作他用,僧人也遭到遣散。已年近花甲的玅公又被誣以「特嫌」等罪名,蹲「牛棚」,挨批斗,掛牌爬行,不一而足,隔離審查了十數月之 久,後又被下放農村勞動,備遭磨難,能幸免一死,己屬萬幸了。
   這些驚心動魄的經歷從上人嘴中講出時,總見他老人家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絲心有餘悸的緊張情緒,感慨萬分。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九十高齡的他如今仍健步如 飛,聲若響雷,精力過人,十數年來把興福寺建設得如今是全國重點開放寺院,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聲名隨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聞名遐邇,遠播海內外。
    在這裡,我不妨把玅老的一段心裡話告訴讀者,同時這也說明了老一輩經過磨難而今萬象更新的一種喜悅心態:「普渡眾生是佛教的宗旨,也是僧人的宿願,但這在 舊社會是無法做到的,只有在實行了改革開放的今天,才真正能做到富國興邦,人民安居樂業。為人民服務和普渡眾生目標是一致的,看到這國泰民安的景象,老僧 心願足矣!」可知老一輩創業度生到如今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這走過的一段段歷程,簡直就是一部影片,彷彿是一個戲劇故事,但是,事實上這就是一個人生歷 程,一個高僧的光輝經歷,我們景仰,敬重!
 
 
佛門中事知多少?
<<章 蘊>>
什麼叫袈裟?
它有多少種名稱?

   袈裟,原譯為「毠沙毛」,東晉葛洪作《字苑》,改作「袈裟」。可意譯為「不正色」、「壞色」、「染色」等。一般用以指稱佛教的法衣。按規定,僧人法衣,避 免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及緋、紅、紫、綠、碧五間色,而只許用青(銅青)、泥(皂)、木蘭(赤而帶黑)三雜色(不正色),故以袈裟稱法衣是從顏色 而說的。中國歷史上有時稱僧人為緇衣,是因其法衣色濁而指稱的。實際上,法衣的名稱不只袈裟一種,而是從不同的方面有很多不同的稱呼,從形制上稱敷具、臥 具,從其割裁形相上稱割裁衣、田相衣,從其作用上和德性上而稱忍辱鎧、解脫幢相等。俗有「袈裟十二名」之說,包括:一袈裟,二道服,三出世服,四法衣,五 離塵衣,六消瘦服(指服有損消煩惱之德性),七蓮花服(指不染著如蓮花),八間色服,九慈悲服,十福田服,十一臥具,十二敷具。
   袈裟的披法因地理氣候而有差異。法衣有大中小三件,小的稱安陀會,又稱五條,是上衣;中的稱郁多羅僧,又稱七條,是中著衣;大的稱僧伽梨,也稱九條,是眾 聚時衣。印度僧除此三件之外,別無法衣,有時只穿一件,有時五條上掛七條和九條。中日僧人除三件法衣之外,另有內衣,法衣披於內衣之外面。作為法衣的袈裟 被認為具有很多意義,常有五德十利的說法。五德是:一犯重邪見之四眾,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於三乘受記;(預言可達到解脫,得到果位);二離寒熱蚊 蟲;三若鬼神及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則飲食充殷;眾生共違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常在兵陣時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利。十利是:一覆身離羞枬而具慚 愧,二離寒熱蚊蟲;三示沙門之相,見者歡喜、離邪心;四示人天寶幢相,生梵天之福;五穿著時生寶塔想,滅諸罪;六壞色生不貪欲;七永斷煩惱而作良田;八消 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長菩提之芽;十如甲冑,煩惱之毒箭不能害。

什麼叫度牒?
什麼叫戒牒?

   度牒,也叫祠部牒,是由唐代尚書省祠部頒發給合法出家人的證明書。唐玄宗天寶五年(746年)五月,敕令祠部給合法出家者頒發度牒,以此為僧尼身份證明, 可免除徭役,以及便於管理。後來一直沿用。按照佛教戒律規定,出家者必須剃除鬚髮,叫剃度。據說釋迦牟尼出家時,以利劍自剃鬚髮,發誓「今落鬚髮,願以一 切斷除煩惱及習障」。此後形成戒律,凡出家者須先剃除鬚髮,認為由此可度越生死之因。又規定,在剃度出家時,必須先於師前「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 寶,表示由此歸順依附於佛法僧,似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
   戒牒,則是向出家者受戒之後所授與的受戒證明書,上記十位授戒師之名及本人簽名、出家誓願等。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犏法師辨章為三教首座,始令僧尼 受戒給牒。日本自天平勝寶(749-756年)之後,始發由授戒三師七證簽字的戒牒。僧尼受戒時,由授戒師起法名,稱戒名。僧尼有了戒名之後不再稱俗姓俗 名。戒名是一種法名,但法名還包括出家時由師傅所起的名字。按規定,受戒者在受戒時舉行一定的儀式,而戒有很多種,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級。 在家信徒持受五戒,出家信徒持受八戒,比丘和比丘尼持受具足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資格。一般需受具足戒才授給戒牒。

什麼叫「嗣法」?
什麼叫「衣缽相傳」?

   「嗣法」是指弟子對師傅所傳之佛法的繼承,隋唐以後由於寺院經濟的發展,佛教僧侶採取世俗地主的宗法傳承方法,師傅在傳授佛法的同時,也把寺產傳給嗣法弟 子,此嗣法弟子稱「法嗣」。而衣缽相傳是中國禪宗的繼承方法。衣指袈裟法衣,缽指食器。師傅在臨終前將衣缽傳授給弟子,以此證明傳法授受關係。據傳弘忍傳 衣缽給慧能,說當年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法給二祖。恐世人不相信其師承關係,故傳給他的衣缽為證明,因此之故,禪宗的嗣法便稱為「衣缽相傳」。

什麼叫「合十」?
什麼叫「五體投地」?

   合十,也叫合掌,左右兩手合掌,十指並攏,置於胸前,表示衷心敬意。原為古印度一般禮節,佛教沿用,後傳入其它國家後,便成為佛教特有的禮節。合十的模範動作是:從座起立,修整衣服,偏袒右肩,或左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
    五體投地,也是佛教禮節。五體也叫五輪,指兩肘、兩膝和頭。佛教規定,在行頂禮時,五體都要著地,為佛教最高禮節。其作法是:先立正合掌,爾後右手撩衣, 屈二膝,及二肘,以手承足,然後頂禮,五體投地,後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據說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從此便 有此禮。

什麼叫夏安居?
   夏安居,也叫雨安居,或安居。古印度僧尼在雨期的三個月中,禁止外出,認為外出極易踩傷幼小動物和小蟲,而坐禪靜修,接受信徒供養,這段時期稱安居期。安 居期有三安居與二安居之說。「三安居」始於四月十六日為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為後安居,而始於其中間者為中安居,其日數共九十日。「二安居」始於五月十 六日為前安居,始於六月十六日為後安居。在中國和日本,安居期在陽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在南亞及東南亞各國稱雨安居,中國稱夏安居,或簡稱夏 坐、坐夏,開始階段叫結夏,結束階段叫「安居竟」或「解夏」。
 
 
龍年說龍?
<<果 藏>>
(接上期)
問:古代傳說認為「龍生百種」,這是否與蜥蜴、啉魚的品類極為繁多有關呢?
   答:是的。關於啉魚,據動物學家研究,歷史時期的中國大陸曾生活過至少兩種,一種是一直存在至今的揚子啉。另一種是今天已不存在,但現在東南亞還存在著灣啉。至於蜥蜴,中國的品種由一米長的啉蜥,到能變色的避役(別名變色龍--也是一種龍),總計約幾百種。

問:傳說中最可怕也最神的蛟龍是什麼?
   答:許多人以為,蛟龍只是一種神話動物。但據歷史記載,三國魏晉一代,中原南部地區蛟龍特別多。曹操少年時代在家鄉安徽的譙水曾遇到過蛟龍,差一點為其所 害。晉代名將周處青年時,曾在故鄉江蘇宜興入水搏斗三天三夜,殺死一條惡蛟,直到宋代,河南開封一帶黃河還有蛟。當時黃河經常漏水潰堤,有一位老河工下水 探察。老河工入水後發現水底有一巨穴,穴中有一條蛟,他潛水搏斗斬殺了它,從此河堤就平安了。從這些歷史記載看,蛟龍事實上是一種真實而並非神話的動物。

問:蛟龍到底是什麼呢?
   答: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蛟龍列入可以製藥治病的動物。並且詳細記述了蛟龍的生態和習性。他說,蛟龍形狀象巨蛇,有四足,是一種巨大的四腳蛇。我們 知道,四腳蛇,也是蜥蜴的別名。由蛟龍的這一形態特徵看,毫無疑問是啉魚。而根據古代記載,蛟龍是一種極凶猛的動物,不僅吃人,而且能吞食牛、鹿甚至虎 豹。據蘇東坡說,蛟龍吃動物的方式很奇特,用尾部擊物入水,然後張口而吞之,吃老虎也如此。

問:動物界中是否真有這麼凶猛的啉魚呢?
   答:有。這種啉魚名叫灣啉,又叫馬來啉。據動物學家報道,其成年體長可達十米以上,極為凶猛。我曾聽說北京動物園有這種動物。北京動物園的兩條不算很大, 一條長約五、六米,另一條稍小。平時看起來它們似乎很呆,可實際上行動非常迅猛。動物園的工人師傅接近它時比對老虎還小心。可以斷定,古代傳說中那種凶悍 的蛟龍,真相無疑就是灣啉。
   這種啉魚適應能力非常強。既能水生又能陸生,既能在淡水中生活,也能在海水中生活。有一些動物學家曾指出,灣啉、馬來啉都不是這種啉魚恰當的命名。由於蛟龍就是灣啉,那不如就叫它蛟啉吧。

問:灣啉是一種熱帶動物。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溫帶。有沒有直接材料,可以表明這種啉魚在中國確實存在過?
    答:有,很多,唐代韓愈在廣東作官時,當地有啉魚為害,食人畜,那顯然就是灣啉。直到一九一二年,香港漁民還曾捕獲過一條灣啉。一九八○年香港海濱浴場發 生過人被海水中巨獸吞食事件。在排除了鯊魚的可能性後,一些科學家不能不懷疑這也是渡海而來的灣啉乾的。(這件事,《海洋》雜誌上曾作過報道。)
    根據氣象學家竺可楨的研究,中國中部的長江、黃河流域,距今五千年左右(即夏商時代),年均氣溫相當於今日的廣東,多雨濕熱,所以那時中原地區完全具備灣 啉和其他啉魚生活的地理氣候條件。另一方面,從化石出土的情況看--中國古陸乃是始祖啉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遠到新疆、內蒙、東北,遠古都有啉魚。今日中 國獨有的揚子啉和眾多種類的蜥蜴,正是它們的直系或旁系子孫。而揚子啉,在古代正是被稱為龍--即鼉龍。事實上,湖北古名鄂國,山西有地名叫鄂城,又有龍 岡,黃河中有龍門。我國北方有許多以「龍」為名稱的地名。我傾向於相信,這些古地名未必是胡編的--上古時代很可能都是有「龍」,即有啉魚的地方。
    龍在中國古代被看作雷雨神。這也與啉魚的習性有關。因為啉魚能夠預報風雨。每當大雨來前,都要吼叫,其吼聲如雷。以致可以給人一種印象,似乎雨是龍的雷吼 召喚來的。這恐怕就是啉魚古名「呼雷」的由來。由於啉魚穴居生活,所以古書中有「雷從地下出」的說法。啉魚冬眠,每到初春夏蘇,復蘇後即開始吼叫。所以古 書中記載:「雷公八月入地,正月出地(春節)。」中國人春節放爆竹的風俗,實際是來自對這種「春雷」的模擬活動。因為雷能震辟妖邪,還有春節舞龍的習俗 (求甘雨)等等。實際上,中國文化中的許多風俗,往往與龍--啉魚有關。據古人說,龍是一種「不眾行、不群處」,很孤立的動物。這種習性,動物學家已通過 對啉魚的生活觀察得到証實。揚子啉即使在交配期,夫婦也不同居。小啉魚剛一長大,就被趕出洞去自立門戶。所以,揚子啉名又叫作「單」。古代帝王自稱 「孤」、「寡人」、「余一人」,實際都是以龍來自喻,帝王還自稱朕,朕也是龍,即蜃龍。還有關於龍馬河圖、大禹治水的故事,均與啉魚有關。所謂河圖,據說 在龍馬背上,又是八卦起源。其實可能是指揚子啉背上那種很整齊也很有規則地排列的鱗甲圖案。禹治水傳說有黃龍開道,很可能是利用啉魚的地下洞穴鑿通排水。 此外,禹字古音、古義與啉相同,而龍--啉魚正是禹、夏的圖騰(本世紀初葉,顧頡剛先生曾天才地推斷「禹」字本義是蜥蜴。考慮到蜥蜴--啉魚的親類關係, 這一點今已可以確證無疑。顧說見《古史辯》)。中國的音樂之神也與啉魚有關。《呂氏春秋.古樂篇》中有一個記載,上古時有一個皇帝叫顓頊。他手下的音樂師 叫飛龍。每當飛龍奏樂時,先要讓「」唱歌。這個唱歌的姿勢十分特別--趴在地上,「以其尾鼓擊其腹,其音邦邦。」這個「」,其實就是揚子啉(鼉)。更可注 意的是,《山海經》中說:「雷澤有雷神,以其尾鼓擊其腹,其音英英。」這雷神無疑也是啉魚。
   我們看到河南出土的一件商代樂器大磬圖紋,上面就刻著一條啉魚。
   最後,順便應當指出,古傳說中的一些神秘動物,如饕餮、檮杌、獬豸、商羊、罔兩、修蛇,其實也都與啉魚有關。
 
 
佛誕植樹活動日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世尊誕辰紀念日。是佛教界之一大盛事,世界各地之佛門四眾弟子均大事慶祝。
   香港佛教事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在佛聯會,各大道場,各大團體,四眾同人,同本弘法利生職志,昌隆教化,推廣善業,目前辦有醫療、教育、安老等機構,饒益大眾,卓著時譽,其功德成就,皆賴眾志成城,共同策進有以致之。
    進入新世紀二○○○年佛教在社會聲望,更攀登了高峰。多年爭取之佛誕公眾假期已進入實施的第二年,去年迎請佛牙舍利來港瞻禮隨喜善信,超過三十萬人可稱為 香港佛教界空前盛事。隨著進入二十一世紀佛教必須跟隨時代步伐,加強弘法利生,如何推廣佛教慈悲平等精神?如何啟導社會大家去惡向善?不墮貪瞋癡障業?有 待同仁繼續努力。
   香港佛教聯合會是本港最大的佛教組織,在本港及國際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今年定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舉行一連串多項慶祝佛誕活動,其中包括以「佛誕植樹, 普澤世間」為主題在香港及國內推動植樹環保及扶貧等工作,同時亦舉行慶祝佛誕雙週活動,及香港佛教界十分區慶祝佛誕大會。深盼全港佛教界人士及社會大眾踴 躍參與各項慶祝活動共同推動佛教文化工作和有利世界和平事業。這是全港佛弟子共同的願望。
 
 
寶蓮禪寺慶祝佛陀降生二五四四年紀念
發揚佛陀慈悲精神

利益人群 ‧ 扶貧助學 ‧ 十年樹人 ‧百年樹木

謹定於庚辰年農曆四月初四,上午十一時正,在天壇大佛廣場,
舉行浴佛慶典,歡迎各界蒞臨參拜,共沐佛恩,同沾法益。

寶蓮禪寺暨助建國內邊遠地區希望工程學校

廣東省:
梅縣偉森希望學校
龍川縣許蘇笑梅紀念學校
紫金縣佛教大光中學希望小學
新興縣六祖紀念希望學校
始興縣合眾勝利希望學校
南海縣百西筏可紀念希望學校
海豐縣花郭性佛中心希望小學
普寧市寶蓮、大埔商會合建四睦希望學校
和平縣名珍希望學校
東源縣李新希望小學
東源縣佛教大光中學希望小學
東源縣周劉柔惠希望小學
韶關市陳怡蓁希望學校
雷州市初慧希望學校
雷州市大光園慧良希望學校
雷州市葉惠中希望小學
雷州市允中法師佛學院教學大樓
湛江市大光園永進希望學校
湛江市大光園鳳明希望學校
紫金縣敏智法師紀念希望小學
連山縣釋慈祥希望小學
興寧市徑心鎮胡旺希望小學
興寧市石馬鎮吳智緣希望小學
高州市福芳梁淨芬希望小學
龍川縣江淨喜希望小學
陸豐市甲西鎮釋智寬希望中學
大埔縣大靖何若川希望小學
揭西縣塔頭蕭張蓮英希望小學
上護硜頭許王秀容希望小學
平遠縣八尺高慧宜中心小學
羅定市蘋塘鎮周沙黃素英希望小學
信宜市筏可希望小學
連山縣釋慈祥希望中學
吳川市寶蓮希望學校
封開縣江川譚永鏗希望小學

貴州省:
息烽縣初慧希望學校
龍泉鎮紹根希望中學
息烽縣能證希望學校
平壩縣譚淨薇希望學校
平壩縣釋慶常紀念希望學校
織金縣淨平希望學校
織金縣淨福希望學校
赫章縣大光園周愛華紀念希望學校
鳳崗縣大光園馬家德紀念希望學校
岑鞏縣釋淨修希望學校
菩提荷花希望小學

廣 西:
南寧市大光園伯雄紀念學校
南寧市大光園淑貞紀念學校
邏樓鎮雷覺坤紀念希望小學
馬山鎮雷覺坤紀念希望小學
都安鎮雷覺坤紀念希望小學
德保縣雷覺坤紀念希望小學
德保縣覺慈希望學校
都安縣、大興鄉初慧希望小學
都安縣淨安居希望學校
平果縣寶蓮希望學校
憑祥縣念慈希望小學
憑祥縣長明希望小學
凌雲縣偉基學校
三江慧賢希望小學
長樂大慈希望小學
河馬鄉何崇芷希望中心小學
李運村慧賢希望小學
白沙何崇芷希望小學
定山釋淨猷希望小學
穿山釋淨猷希望小學
太平梁寬真希望小學
上油鍾林義希望小學
中團美新紀念希望小學

其他各省:
黑龍江、賓縣平坊郭性佛希望小學
黑龍江、賓縣郭性佛希望中學
湖南省、湘西州寶蓮希望學校
湖南省、桃江縣美華希望學校
湖北省、長陽寶蓮希望學校
海南省、文昌市東郊灝霜希望小學
江西省、石城縣偉森希望小學
遼寧省、建昌縣胡韻琴希望小學
浙江省、德清縣三橋鎮慧皆希望學校
甘肅省、南部高原藏區寶蓮希望學校
甘肅省、寶蓮禪寺希望中學
陝西省、安康市寶蓮希望學校
安徽省、六安市寶蓮希望學校
內蒙古、寶蓮禪寺希望小學
福建省、寶蓮禪寺希望小學

同敬賀

歡 迎
合力培育新一代 ‧共創美好的將來
垂詢電話:2985 5248 ‧2985 5403

 
 
庚辰年清明思親法會開幕儀式
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議員主禮
   香港佛教聯合會為祈願香港繁榮,國家昌盛,世界和平及提倡孝親美德,舉辦每年一度之清明思親法會,由本年四月一日至七日,一連七天假座香港銅灣東院道十一號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盛大舉行。
    四月一日上午十時舉行開幕儀式,恭請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蒞臨主禮。儀式開始先向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世尊聖像恭行三問訊禮及唱佛寶歌。繼由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 法師致開幕詞,歡迎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議員親臨主禮外,並表示清明思親法會是佛聯會最大規模的弘法活動,也是香港佛教界一年一度的盛事,舉辦目的是發揚我 國思親報恩和行善積福的美德。法會恭請全港大德長老主法,為大眾祈福,消災延壽,並為先人超荐,往生極樂。同時以此殊勝功德迴向世界和平,社會安定,所籌 得善款,將全部用於該會擴展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等善業。
   覺光法師指出進入廿一世紀,香港經濟開始回復增長,而本會亦有計劃加強弘法工作及提供更多的服務。覺光法師非常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佛教事業的重視和 支持,並將教主釋迦牟尼世尊的降生日列為公眾假期。今年為實施佛誕公眾假期的第二年,本會現正籌備多項大型活動以示慶祝,包括浴佛大會、分區慶祝佛誕及舉 辦植樹活動,藉此宣揚佛教教理和推廣環保意識,希望四眾人士能踴躍參與,共隆盛事。
   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議員接著致詞稱,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已有五十多年,一向秉承慈悲濟世,普渡眾生的宗旨,除弘揚佛法外,並積極推動各項善業,發展醫療、 教育及社會福利服務,使不同年齡人士都能夠受惠,並籍著法會的機緣,發揚我國慎終追遠的傳統和提倡行善積福的美德,實在功德無量,令人敬佩。范主席謹祝清 明法會圓滿成功,並希望佛教聯合會在進入廿一世紀新年代,繼續推動各項慈善事業及弘揚佛教工作,推廣去惡從善的教理,以啟導人心,使香港社會更加和諧友 好,從而有更好的基礎,創造新商機、新經濟高峰。
   典禮中佛聯會董事陪同笵主席剪綵,宣告大會揭幕,黎時煖副會長隨後致謝詞稱佛聯會每年舉行清明思親法會均得到香港各道場及各方高僧大德主持法事,藉四眾人 士群策群力,共隆盛典,廣沾法益,預祝法會圓滿成功。今次法會恭請到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議員主持開幕,至感榮幸,深表謝意。
   詞畢,最後由林漢強秘書長及佛教中學女童軍致送紀念品及獻花,禮成。
   當日到場嘉賓有各壇壇主、諸山長老大德法師、佛聯會董事、會屬學校校長及各界善信,全場參加者達萬餘人。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

香港佛教聯合會通告

敬啟者: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員會籍委員會擬於2000年5月15日(星期一)舉辦會員遊河聯歡放生大會,茲將詳情臚列如下:

舉行日期:2000年5月15日(星期一)
     下午1時至下午4時(共3小時)
名  額:370名(船票於4月26日開始發售,額滿即止)
費  用:每位40元,大小同價
     (不准攜帶六歲以下小童上船)
集合地點:灣仔天星碼頭
集合時間:下午12時30分(準時)
售票地點:香港駱克道338號2字樓香港佛教聯合會
途中恭請大德法師主持蒙山法事及放生儀式,並設有幸運抽獎。另供應小食及飲品,每人一份。專此奉達,敬希踴躍參加為盼。

   此致
列位會員 法師/居士 台鑒

會員會籍委員會 主任委員  釋廣琳   
副主任委員 張梅桂 謹啟
鄭常智   
(總幹事何源照代行)  

註:元寶、香燭、金銀衣紙不准攜帶下船。

出席「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
籌委會齋宴報告

   「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籌委會主席釋覺光法師及饒宗頤教授,於三月十五日晚假座銅鑼灣怡東酒店之怡東軒中菜廳設素宴邀請各界籌備委員,包括社會知名人 士韋基舜先生、李祖澤先生、傳媒界林毓華先生、鍾麗嫦女士、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林漢強先生,《香港佛教》月刊總編輯秦孟瀟伉儷、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袁 金浩先生及總經理湯何琪珍女士均有出席該晚聚會。而主席覺光長老因身在外地沒有出席,而監院智慧法師又前赴北京出席人大會議未返,佛教界代表則有秘書長紹 根法師及董事衍空法師出席。
主辦機構商務印書館的陳志城先生任司儀,總經理陳萬雄先生首先介紹敦煌防護林的緣起,為了保存及推廣傳頌千古的敦煌石窟藝術,敦煌研究院委託商務印書館合 作出版《敦煌石窟全集》,分為佛教、藝術、社會三大類共二十八卷,在合作過程中,他們也真切體會到風沙對敦煌石窟破壞的嚴重性,遂興起「香港敦煌佛蹟防護 功德林」計劃,正藉本年是敦煌莫高窟被發現一百週年,饒教授及陳志城先生發起籌款活動來支持這個捍衛中國文化遺產的盛事。商務撥捐一千套畫冊邀請社會人士 認購,其將以扣除成本以外的收益(書價的40%),悉數撥歸敦煌研究院建立保護敦煌的綜合防護系統,並由國家文化局支持,香港組成基金監委小組。
另外兩項籌款計劃分別為覺光長老發起率領信眾到敦煌禮佛,現時已有五百信眾報名;以及在當地立碑,捐款四千元可刻名留念,防護林工程要花上近千萬元,因此呼籲各界人士伸出援手支持。
而李祖澤先生表示敦煌石窟備受國際關注,而英、法、俄、美、日、瑞典各國的考古探險者爭相探求內裡的寶藏,我們身為中國人應加以重視。他並介紹畫冊是由電腦編輯,非常傳神,值得珍藏,對佛教界來說,與會者均認為是佛教文化藝術無價餽寶。
主席饒教授亦希望大家能支持該籌款,因日本人對敦煌石窟非常重視,研究已超百年,論文超一千篇,捐款也不少,我們在捐助防沙工程的同時,更有推動中國文化學術的意義。
紹根法師有見當地水利的不穩定,因此質疑植林工程的可行性,而陳志城先生則指出灌溉系統的工程已有計劃,綠色防沙林的建成指日可待。
席間放映石窟所在的戈壁沙漠的映片,有介紹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講解防沙林的計劃。同時陳志城宣佈預算四月間再來一次大形聚會。筆者可感受石窟受到猛烈風沙 侵蝕的威脅,盼此項籌款計劃早日水到渠成,工程能如期於兩年內完成,而「香港敦煌佛蹟防護功德林」的紀念碑在敦煌樹立起來。


愍生法師紀念基金會慶祝佛誕活動

‧慶佛誕--憶佛、念佛運動
目 的:希望透過在人人參與、互相激勵、互相提點的熱烈氣氛中,使佛號念念不離心,自得三寶加持、龍 天護佑,並藉此念佛功德,迴向世界和平、人民生活安定,一切眾生,有願皆成就。
備 註:詳情請參閱附件「憶佛念佛運動」說明,如有查詢,請電2881-0339,2808-2373。

‧東涌商場:佛誕節嘉年華會
日 期:5月7日(農曆四月初四)星期日
時 間:上午11時至下午四時
地 點:東涌富東商場
內 容:佛誕祝願祈福、浴佛儀式、展板、遊戲攤位、結緣品攤位、節目表演。
費 用:全免(歡迎隨喜參加)
*徵求義工,發心者請向本會辦事處或慈濟講堂報名。

‧愍生法師紀念基金會:浴佛慶典
日 期:5月11日(農曆四月初八)星期四
時 間:上午9時半
內 容:舉行「浴佛慶典」,誦《金剛經》。中設齊供眾,又於下午12時半舉行皈依三寶傳授五戒儀式,如發心皈依或受五戒者,請向本會辦事處或慈濟講堂報名。
地 點:北角英皇道370-374號振華大廈13樓

‧羅漢寺:浴佛慶典
日  期:5月14日(農曆四月十一日)星期日
集合地點:東涌新市鎮34號大嶼山巴士總站(會旗為誌)
集合時間:上午8時半(逾時不候)
備  註:1、當日同時舉行「憶佛、念佛運動」大迴向法會。
     2、當日特備專車接載信眾(車費十元)歡迎隨喜參加。為方便統籌各項事宜,欲參加者,請致電本會登記。

‧第六屆萬善緣法會
日  期:5月9日至11日,一連三天
     (農曆四月初六至初八,星期二至四)
時  間:上午9時至下四時
內  容:頂禮《消災延壽藥師寶懺》,祈願世界和平、佛法興隆,一切檀越,增福延齡並迴向法界眾生,同沾法益。藉此勝會,與萬人共結善緣,功德無量!又萬 善緣法會需賴萬人護持,因此希望各位護法居士發心,積極推動勸募,共結善緣發心者請與本會聯絡,或填妥功德登記表格寄回本會。

佛教道榮園法會通告
庚辰年四月至七月(2000年5月至8月)

農曆 公曆 法會名稱
庚辰年四月初八日
(公眾假期日)
2000年5月11日
(公眾假期日)
釋迦牟尼佛誕(浴佛節)
釋迦牟尼佛祖舍利子 -
供信眾瞻仰朝拜日
生日會
庚辰年五月初十日
(星期日)
2000年6月11日
(星期日)
道榮禪師生辰寶誕
生日會
庚辰年六月十五日
(星期日)
2000年7月16日
(星期日)
觀世音菩薩成道寶誕
生日會
庚辰年七月初六至初八日
(星期六,日,一)
2000年8月5-7日
(星期六,日,一)
盂蘭超渡法會
誦地藏經(三永日)
附薦先人請來電道榮園登記

地址:新界沙田排頭村179號
電話:2608-1174/2691-2039   傳真:2601-6270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