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82期
2000年7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談談「宗教政策」
緬懷大德 深切的關懷 永遠的懷念 ◎慧 明
沉痛哀悼趙樸初大德 ◎覺 醒
悼念樸老會長 ◎茗 山
禮贊趙樸初會長 ◎照 誠
論  述 印光大師的天台思想 ◎恒 毓
專  論 「禪」與禪宗 ◎劉申子
佛教常識 談羅漢名稱及意義 ◎鄭有為
佛教人物 梁啟超「超凡入俗」 ◎章 蘊
高僧傳記 出家(母親與兒子) ◎法 空
隨筆禪話 談東方宗教 ◎秦孟瀟
世出世法 我的人生觀:練功、人才 ◎楊 釗
心香一瓣 感恩 ◎覺 明
物歸原主 「尊勝陀羅尼經幢」應歸佛門 ◎秦孟瀟
佛門大德 親近善知識 ◎王秀珍
名山古剎 焦山詩話 ◎覺 真
藏傳佛教 漫談西藏風俗節日 ◎耿 林
講經說法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泉慧記錄
弘法利生 第二次廣西利生之行! ◎潘雪芳
學生園地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慶祝佛誕學生徵文選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談談「宗教政策」
   多年來,中國「宗教政策」在不斷調整中,進一步落實,大得人心!深受國內外宗教人士擁護和讚揚。當前,國內有一項宗教政策顯著變化,在過去歲月中是較為罕 見的現象:「國內到處興建寺院。」從佛教人士角度來說:「這是很好的現象!」所謂:「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一旦回想起「文革時期」的處境,許多、許多僧 尼、喇嘛、道士、牧師、神父……都遭受到厄運,寺院、道觀、教堂被砸毀破壞!一場浩劫,不寒而慄!古人說:「寧作和平犬,不為亂世人」一番感慨!直到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能扭轉乾坤,使人們心情舒暢!
   在這當中,宗教人士自然關心到宗教生活上來。人們首先注意到「宗教政策」是否真正落實到基層去?領導和被領導之間的關係是否協調呢?宗教幹部是否懂得專門 業務(指宗教知識而言)?據編者個人所知,過去在落實「宗教政策」方面是很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確實落實政策到基層去,僧尼及信徒受到了實惠,體現了政策的 英明,暖和人心。但有些地方仍受「左傾」流毒的影響,一些幹部頑固地不願落實宗教政策,自以為是,大有「老子說了算數!」這種狀況在邊埵地區較為突出,在 沿海一帶地區恰恰相反;在上海、福建、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區,各宗教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給海外宗教人士留下極佳的印象,讚聲不絕!
   近半年來,編者有幸參訪國內多間寺院及佛事有關活動,其中有建寺奠基慶典盛會等等,還有個特別現象令編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各大寺院住持職位由青年法師們肩 荷重任了,所謂「後繼有人」!這是「續佛慧命」的具體表現,這與「宗教政策」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國家領導人在重視培養青年一代出家人,可喜可賀。一個受 各方尊敬的「僧寶」,必須要具有「學問」、「道心」。不講究「戒律」、「威儀」的出家人,應擯棄山門外,凡是擔負宗教領導者,應重視宗教信仰者的基本要 求。有人說,「這是出家人內部本身的事,外間似乎管不著!」在海外可以這樣說,但在國內則不同。點到即止?不少宗教領導人「悟性」是很強的,說到「國內到 處興建寺院」的事,應該說這是好現象,這是廣大民眾的需求,是精神生活不斷改善的具體表現!也充分體現了「宗教政策」寬鬆的表現!
   前不久,編者參訪了上海法華寺、雲翔寺建寺奠基慶典,浙江餘杭慧日禪寺廣興法師晉山慶典,廣東江門雪峰寺重建規劃工程……等等。還有多處道場盛會,編者未能親自蒞臨深感歉仄!心香一瓣,遙祝佛門法務興旺昌盛!
 
 
深切的關懷 永遠的懷念
<<慧 明>>
   二○○○年五月廿一日晚,當我從中央台新聞聯播中得知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西逝的消息時,心中除了哀思外,就是不停的在祈願,祈願趙樸初大德乘願再來。
   我與樸老交往不多,但從為數不多的交往中,我作為青年佛子,深深體會到了樸老那崇高的道德、寬廣的胸懷和親切和靄、提掖後生、注重文化、弘法利生的長者風範。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的正法千百年來皆賴四眾弟子的弘傳,中國佛教於十年動亂中,是為三武一宗之後最大一次法難,正法幾乎消忘殆盡。中共十一屆三 中全會之後,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宗教政策得以恢復落實。當佛教恢復之初,佛教的未來發展應向何處去,徘徊在十字路口之時,樸老提出了:人間佛教的理念,闡 述了佛教的本懷,充分體現了佛陀出現世間、教化世間、涅槃世間慈悲救世的精髓。人間佛教的理念給恢復之初的佛教界指明了方向、目標、道路與責任,使全國各 地佛教從無序走向有序,寺院逐步恢復,僧人重回寺院,信眾得以過正常的宗教生活。當佛教在恢復之後,沿著人間佛教的大道前進時,遇到了前進道路上的又一難 題,即人才青黃不接的大問題,時常牽掛在樸老的心頭。人才問題不解決,阻礙著佛教的明天與未來。在這佛教興衰存亡的關頭,九十年代初樸老又提出了:第一是 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的號召。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全國各地興辦佛學院,注重佛教文化建設之風日盛。隨著佛教二十年來的恢復與發展,經濟大 潮不斷侵襲著佛門淨地。樸老又以其遠見卓識、針砭時弊,及時的提出了:「道風與學風,二者相輔相成,有道風才有學風,有學風才有道風」這一深刻指示,頓掃 陰霾,使那些附佛衣食者,狂風頓息。
   一九九七年是靜安寺建寺一七五○周年。我們將舉行紀念活動,樸老為我們題寫了 「上海靜安寺建寺一千七百五十周年紀念」的會標。並在來信中提到有關寺名稱呼的意見,來信說,「……曾有一時稱『靜安古寺』『龍華古寺』不妥,靜安寺就是 靜安寺,加一『古』字,沒有意義,反貽人笑柄。寺院稱『禪寺』、『講寺』、『律寺』是就其宗派而言,這是從明代開始的……」當我們後來告知他,我們已按照 他指示將「靜安古寺」改為「靜安寺」時,他高興的說:這樣很好,「古」寺沒有這種意義,現在國內許多寺院都很古。白馬寺是第一所寺院,也沒有稱「古」。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們準備為一七五○周年出一本紀念畫冊,我們請樸老為畫冊作序,是時樸老因病住在北京醫院,他看到我們給他的信後,欣然應允,因為時間較 緊,書稿等著送出版社出版,樸老雖在醫院很快將序言寫好帶來給我們。後來有人告知我,樸老在醫院中是三易其稿。他對靜安寺的感情,對我們一七五○周年紀念 活動的關懷,使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感到樸老對上海佛教,對靜安寺,對青年佛子多麼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樸老在序言最後寫道:「今欣逢靜安古剎建立一七五 ○周年,承蒙各界護持高誼,為靜安寺賜書作畫,彌足珍貴。現由靜安寺主編,將此墨寶匯成一冊,用以承繼先業,裨益來者,誠我等老者所希冀也。撫今追昔,靜 安古剎,有此吉慶,實乃政治清明之體現。想必天下隆治之日,是為佛法昌明之時;佛法昌明之時,亦當為天下隆治之日。故寄語青年佛子,要珍惜當今太平盛世, 祈禱世界和平,竭誠努力,續佛慧命,弘揚正法,為國家與民族的利益,為精神文明的建設,而發同體大悲心,福慧雙修,知行合一,勇猛精進,共登覺岸」。他的 殷切囑咐,成為我們永遠精進不懈、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
   一九九八年隨著本寺「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基礎」工程的啟動,本寺除寺院改建 外,准備將藏經中一些經論刻石保存,作為本寺佛教文化建設、弘法利生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們將這一設想及具體計劃告知樸老,樸老非常讚成,又在病榻上,親筆 寫批復:「靜安寺諸大德法師,諸善知識,發此大願,至深歡喜讚嘆,但大藏經券宗帙浩繁,雖用激光雕刻,仍恐費時過久,人力亦恐不夠。鄙意可採支那內學院 《藏要》之辦法,先選刻一部份重要經論(我建議先刻《雜阿含經》。當然用『靜安寺石刻大藏經』作為總題,亦可,或用『靜安寺石經』作為簡稱,如『房山石 經』,較為靈活。是否有當,請諸大德考慮」。這一批示,成為我們今後搞好石經鐫刻工程的指針。
   一九九八年九月,我們根據樸老的指示去北京考察房山石經,為本寺將來石刻經論作准備,我同靜安寺寺務委員會主任德悟法師再一次去北京醫院看望了樸老。九月 三十下午,樸老在北京醫院同我們作了一個多小時的交談。當我們一見到他,他就拿出了已為我們題寫好的《靜安寺石經》的條幅交給我。樸老還詳細詢問了靜安寺 改建的情況。我就本寺石刻經論的事向樸老作了匯報,樸老對我們石刻經論又作了耐心的、詳細的指示。樸老還說:「發這樣的大心大願,可以對整個藏經組織人 力,進行一些校勘工作,然後再鐫石保存」。樸老還一再的關照,以後靜安寺的一些事,讓我們直接寫信給他,他可以轉給有關方面,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當 然,我們沒有這樣做,我們實在不忍心,再過多的打擾一位心掛全國佛教、年事已高的老人,我們只是祝福他健康長壽,帶領全國佛教界的四眾弟子共同努力早日實 現人間淨土。樸老在交談中談到了佛教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他講了他當初辦佛教文化研究所的起因與意義,從樸老的談話中,使我感到,他是要用他興辦佛教文化事 業的經過來激勵我們年青的佛子,每做一件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只要有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完成。當我們提出時間很長了,請樸老保重身體,是時樸老像是 意猶未盡。這一次,樸老在病房中還和我們合了影,我們臨走時,樸老送我們到病房門口,抓著我的手說:「靜安寺我很熟了,在全國佛教寺院中不是一般的寺院, (他指著德老說)有老法師支持你們,年輕佛子就要為續佛慧命,荷擔如來家業,做好工作。」我當時也非常的激動,對樸老說,您放心,一定記住您的囑托。未曾 想到,北京醫院這一別竟成永訣。
   一九九九年一月樸老委托有關方面給靜安寺送來了一套《敦煌大藏經》,他在扉頁 上寫道:「贈上海靜安寺佛教圖書館供校勘《靜安寺石經》參考。」一九九九年五月四川省佛教協會送來了《洪武南藏》出版的部份藏經,並帶來了樸老於九八年十 月有關《洪武南藏》批示的復印件,上面寫著「此是一件大事,我會應予支持,我建議佛學院,佛教圖書館各訂購一部,並函請上海靜安寺,玉佛寺各訂購一部。請 諸位秘書長考慮。」看到樸老的題詞和批復,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樸老對我們校勘藏經的關懷,感受到樸老在百忙中仍然記掛我們的工作,這更激勵我們心里堅定大 願,一定不辜負樸老對我們的期望,一定要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為佛教文化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與貢獻。
   大德去矣!風範猶存!大德去矣,叮囑在耳。千人萬人,獨念斯人;千世萬世,唯此一世。請大德放心!我們將哀思化為行願,不負您的囑托。大德放心,我們將銘記您的期望: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為人間佛教、人間淨土的早日實現而弘法利生。
   我們虔誠的祈願,祈願您老人家以大悲願力乘願再來!
 
 
沉痛哀悼趙樸初
<<覺 醒>>
   驚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大德於五月廿一日下午五時在北京溘然長逝。噩耗傳來,曷勝悲痛。樸老是我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親 密朋友,中國佛教界的傑出領袖。多少年來,他老人家為國家、人民和佛教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為佛教事業的發展,為弘揚佛 教文化、宣傳和貫徹黨的宗教政策,為開展國際友好交往,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國宗教界愛國愛教的優秀代表人物。
   樸老與我們上海佛教界可謂因緣殊勝。早年他曾長期在上海佛教界工作,對上海佛教頗多建樹。進京後仍十分關心上海佛教事業,對上海佛教界給予多方面的關懷與 支持。上海佛教界所取得的各項成就中,都凝聚著他老人家的心血。多少年來,他不僅對上海的佛教事業作種種重要的指導,而且還常常把一些重要的佛教會議和活 動安排到上海來舉行。如一九九二年一月,樸老親自主持在上海龍華迎賓館召開了「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通過了許多辦好佛學院校的決議,並在會上 作了重要講話,大聲疾呼:「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為此,我們上海佛教界始終把加強人才建設,提高四眾弟子佛教文化素質,作為加強自身 建設,促進佛教發展的主要任務來抓。一九九三年五月,樸老又特地在上海友誼會堂為日本天台宗座主、全日本佛教會會長、百歲老人山田惠諦長老,日本立正佼成 會開祖、八十八歲的庭野日敬先生和日本宗教團體聯合會會長、八十歲的田康澤三郎先生舉行盛大的祝壽會,向三位壽星贈送了壽禮,大大地增強了中日兩國佛教界 的友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一年夏季,全國發生嚴重水災,上海佛教界全力以赴地積極投入賑災捐款活動,全市四眾弟子先後共向災區人民捐贈人民幣一百餘萬元, 棉被一千條。樸老得得知後。兩次寫信給時任上海佛教協會會長的真禪法師,對上海佛教界的捐款賑災熱情,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老人家在信中說:「前日 接奉大函,得知法師身體力行,率上海佛教界為全國範圍內的特大洪澇災害盡心盡力,捐款總數居全國各省市佛教協會之冠,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各界表明,佛教徒對 兩個文明建設是有不可磨滅的功績的。這不僅使災區群眾得解燃眉之急,更體現出佛教救世濟民利樂有情之旨,座下功德無量,無任歡喜讚嘆!」「上海佛教界救災 熱情甚高,既是財施,亦是無畏施,護國護民,亦是護法,無任歡喜讚嘆。今年災情特重,受災者特眾,衣食住醫藥,均需支援,尚希諸善知識繼續發心救助耳。」 樸老的兩次來信,更加鼓舞了上海佛教四眾弟子的捐款賑災熱情。
   不僅如此,樸老對上海佛教界的其他弘法活動和管理寺廟工作等,也都是慰勉有加,給予多方面的鼓勵。
   樸老生前,對我們玉佛寺也是多方愛護,百般支持。寺內玉佛樓上的「藏經樓」匾額,是樸老親手所書;般若丈室門前抱柱上的楹聯也是樸老的手跡。他老人家每次 來上海視察佛教工作,玉佛寺是他必到之處,常至玉佛樓禮佛,與真禪法師晤談,對上海佛教工作給予指示,並與真禪法師合影留念。他對玉佛寺的每一項進步,都 給以勉勵。一九八二年,玉佛寺舉行建寺一百周年紀念法會,他老人家特地題寫了「頌詞」表示祝賀。其中稱:「解放以還,修葺日新,普攝善信,廣接嘉賓,時節 因緣,不可思議,饒益有情,威光無極,舉拂有教,瞻庭有禪,願眾精進,珍茲百年。」對玉佛寺的弘法活動既肯定又慰勉。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他老人家親自舉荐 玉佛寺住持真禪法師到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兼任方丈,使湮沒多年的大相國寺重新修復開放。一九九三年十月,真禪法師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後,他老人家勉勵 他不僅要把上海地區和玉佛寺的佛教事業搞好,還要把全中國的佛教事業搞好。一九九四年五月,樸老又親自選定真禪大和尚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前往泰國首都曼谷, 參加曼谷市民舉行的盛大「月圓日」慶典活動,為中泰兩國佛教界的親密友誼添磚加瓦。
   樸老不僅對玉佛寺關心備至,對真禪法師慰勉有加,而且對我們上海佛教界的年輕一代,也是百般愛護,寄予厚望。我曾有幸多次聆聽樸老的諄諄教誨。他常常教導 我說,上海佛教界應該成為全國佛教界的表率,而你們青年一代法師更應該成為全國的表率。他說:中國佛教未來的希望,都寄托在你們青年一代法師身上,希望你 們好自為之。近年來,他在講話中還多次提醒我們,當前中國佛教界必須加強道風建設和學風建設。這是因為,道風和學風的好壞,關係到佛教的興衰存亡,因此必 須搞好。去年,就在我就任玉佛寺方丈之前,他還通過中國佛教協會,對我殷切教誨,希望我任方丈後,帶領廣大僧眾認真貫徹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佛代會的精神, 抓好玉佛寺的道風建設、信仰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和組織建設,搞好寺內外的團結,把玉佛寺辦成模範叢林。這些教導,我一直銘記在心,並付之於實際行 動。
   總之,如果沒有樸老的諄諄教誨,像我這樣逐步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法師,根本不可能在寺院擔任如此重要的僧職,上海佛教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生機盎然,興旺發 達。現在,他老人家已離開我們而去,這對我們上海佛教界特別是我們年輕一代法師來講,確實是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博學多才的良師。但是,我們應該化悲痛為 力量,化追思為行願,牢記他的教誨,繼承他的遺願,高舉愛國愛教的旗幟,堅持走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爭取早日把上海的佛教事業建設得更好。
 
 
樸老會長 逝世

幸教會有緣共事,相互關懷,相互友愛,
相互幫助,相互尊崇,想當年同心合作;
歎國家頓失英才,非常忍痛,非常擔憂,
非常悲哀,非常傷感,祈你老乘願再來。

公元2000年5月22日    
鎮江焦山定慧寺 茗山敬挽

 
 
禮贊趙樸初會長

高風堪可仰,悲心彌天功。
示跡九三載,化身維摩行。
愛國護聖教,演說正法宗。
人間佛教倡,續延智慧燈。
茫茫苦追求,孜孜以不停。
鞠躬而盡悴,倡導大和平。
三國同心結,一衣帶水情。
友誼傳千古,金帶放光明。
政通教復興,教育以為重。
首要是人才,再三而叮嚀。
苦口悲願切,誰解公初衷。
改革春化雨,緇素齊歡騰。
不想無常至,而公去匆匆。
欲留而無計,回天空乏能。
嗚呼痛悲哉,哀思無有窮。
清風明月朗,何處去覓公?
水流永不斷,去來了無蹤。
壽歸三千界,形與落花同。
唯祈公回首,再闡大雄風。
憑眺新世紀,國昌教亦隆。

不慧照誠 作禮敬頌

 
 
印光大師的天台思想
<<揚州大學政法學院 恒毓博士>>

   天台宗可以說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宗派,在中國佛教史上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在明、清以來天台宗衰落的時期,在佛教的法師當中,天台宗的一些思想和方法還依舊發揮著作用。
作為民國時期很有影響的大法師,印光大師對天台思想也有明顯的繼承和發揚。不過,印光大師對天台宗的觀點集中體現在他對智者大師的看法上。在他的許多作品 中,比如《淨土決疑論》、《宗教不宜混濫論--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 勸持序》、《印施極樂圖序》、《法華入疏序》、《教觀綱宗釋義紀重刻序》、《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并序》等等,都對智者大師稱讚有加。
那麼,印光大師為什麼要稱讚智者大師呢?
我認為,這可以歸結為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印光大師推崇天台教觀的原因;其二,是智者大師行歸淨土的原因;其三,是智者大師本跡的原因。
印光大師推崇天台教觀的原因是說,印光大師本人對於天台宗的思維方式和講經原則相當推崇。
在《淨土決疑論》【1】中,印光大師曾經提到一段因緣,說:「時,余適以《彌陀要解》『文深理奧,不便童蒙』,欲搜輯台教,逐條著鈔,俾初學之士易於進步。非敢效古德之宏闡道妙,聊以作後進之入勝因緣。」
既然《彌陀經》是淨土宗的主要經典,對它的《要解》進行注釋雖然不一定是印光大師的真實經歷,但是以「搜輯台教」而「逐條著鈔」的辦法卻是他所認同的,這一點當毫無疑問。所以,印光大師解經的方法必然是天台宗的方法,解經的邏輯也必然是天台宗的邏輯。
這一點,在《復應脫大師書(一)》中可以得到驗證。印光大師說:「汝年始弱冠,當先參學,不宜標奇顯異作行頭陀之狀,似宜往天台山國清寺親近靜權法師。現 今,講師頗有其人,而光所知者唯此人,故作此說。……天台國清學教,縱不能作大通家,決不至於染時派,故為初發心者所當審慎而行也。」【2】
另外,對於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印光大師曾經題過一副對聯,說:「教判五時,化儀化法雙詮,靈鷲親承諸善逝;佛明六即,心作心是並闡。支那弘道無二人。」【3】
作為對聯,印光大師的這一描述不算太短,可作為對一個大師的評價,說實在的,著實一字千金,太精煉了。要知道,這短短的三十四個字竟包含了多少了不起的成就!
其上聯,印光大師讚嘆了智者大師五時八教的判教之舉,認為這樣來判定如來一代時教太符合佛意了。其下聯,則讚嘆了智者大師以六即來說明佛的種種特徵以及心 佛關係的行為,認為中國能夠像智者大師這樣來弘法的沒有!上聯著重談的是法與佛,下聯著重說的是佛與僧,合上下聯而觀之,則佛法僧三寶皆被智者大師推到了 極致。換句話說,在三寶的建設上,印光大師認為,智者大師是上承佛意,下濟群萌的佼佼者。
當然,印光大師如此讚嘆智者大師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即:在印光大師心目中,智者大師不是一般的高僧,而是應化的聖賢。他說:「南岳、天台,其究竟指歸,大 略皆同。故《傳燈》、《指月》二錄皆列二師於「應化聖賢」科中,而《高僧傳》不列於「義解」而列於「習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4】
什麼樣的聖賢應世呢?
首先,印光大師認為,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在《印施(極樂圖)序》中,印光大師說:「《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 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 【5】
其次,印光大師還認為,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中國的眾生而示現的五品菩薩相。在《宗教不宜混濫論--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6】一文中,印光大師指出:
達摩云:「二百年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智者示登五品,南岳示證鐵輪。故知:今人於宗、教二門開眼尚難,何況實證?其有慈悲願深、生死心切者,直隨遠公、智者、永明、蓮池專致力於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也。
在此,印光大師將智者大師與佛陀、馬鳴、龍樹、南岳等相提並論,足見其對智者大師的推崇之至。
與此同時,印光大師也順便告訴了我們一個信息,即:智者大師建立天台的目的完全在於淨土,智者大師「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這不 僅是智者大師,也是歷代佛門大家的共同特點。在《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7】中,印光大師說:「溯自大教東來,遠公創開蓮社,嗣後,宗教高人,無不弘 讚如智者、慈恩、清涼、永明等,以其為初機入道之第一要門、《華嚴》成佛之末後一著也。由是,具縛凡夫仗佛力以了生死者,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這裡所提 及的智者是天台宗的創始人,慈恩是唯識宗的創始人,清涼是華嚴宗的祖師,永明是禪宗的宗匠。他們來自各宗,都是了不起的大家,卻都偏讚淨土,這一點恰恰是 印光大師推崇智者大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關於天台宗的根本教典《法華經》,印光大師認為,自從譯介到中國以後,雖然許多人都曾注釋過,但所有的注釋都比不上智者大師注得好。
在《法華入疏序》【8】中,印光大師說:
傳至震旦千餘年來,注者雖多,唯天台智者為得其宗,故以五重玄義總釋經題,以因緣、約教、本跡、觀心消釋經文,名為《文句》,可謂「無義不顯,無機不被」矣。又,以止觀發明行相,俾《法華》:教、行、理三,徹底圓彰,了無餘蘊。以故,在昔依之而修者得道如林。
印光大師之所以以智者大師的注為最好,是因為他認為只有智者大師參透了《法華經》的精髓所在。而體現智者大師對《法華經》準確把握的,就是他解釋《法華 經》的特殊方法和獨到的見解。其所用的五重玄義釋題法和因緣、約教、本跡、觀心消文法為天台的教觀特色奠定了必要基礎,也開創了佛教講經的新途徑。試想, 如果沒有這些新方法的運用,智者大師能夠九旬談「妙」嗎?正是因為有了這全新的方法,《法華文句》才能將《法華經》解得「無義不顯,無機不被」。
至於天台教理,印光大師認為,其決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窺測的。他說:
如來一代所說大小權實、偏圓頓漸種種法門,無非隨機施教、對病發藥。及至《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 一;開跡顯本,示本壽量。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治世語言,皆順正法。即一切法,顯示實相;即所迷心,示覺道體」,凡一代時教之所以然,皆悉顯闡讚導,徹了 無疑,普令上中下根悉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暢佛出世本懷。猗歟,妙哉!故,其義理深固幽遠,不易測度。【9】
這裡說的是《法華經》。因為《法華經》的宗旨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這又是同以往的許多教法不相協調的,自然不是小根機的眾生所能夠接受的。在《法 華》會上,有五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退席就足以說明這一點。而且,天台宗三大部,所謂《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和《摩訶止觀》,其中的兩部都 是關於《法華經》的,屬於稱性之談的教;《摩訶止觀》是關於具體修持的論著,是需要以實踐為前提才能把握的圓頓觀法。連《法華經》都不易被接受,以之為理 論基石的天台教觀又怎麼能不深呢?
不過,盡管天台教觀很是深奧,但印光大師卻領會了,他曾經為地藏菩薩題過幾個偈贊,其中之一說【10】:

大士誓願不可測,運悲周遍塵剎國;
眾生盡後誓方休,地獄空時願始息。
受化多成無上道,自身猶示聲聞跡;
只緣生佛性唯一,欲令同獲究竟即。
印光大師此處發揮的是生佛一如的思想,運用的是天台宗的語言。
天台宗的語言可以在一個字上得到反映,即「即」字。
「即」字,天台宗集中體現為六即。印光大師說:「天台智者以『六即』釋『佛』: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11】
至於生佛一如的思想,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禪宗,認為是禪宗的觀點。但實際上卻不盡然,天台宗對生佛一如的強調絲毫不亞於禪宗。這個,印光大師有明確的說法。在《教觀綱宗釋義紀重刻序》【12】中,他說:
陳、隋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如來一代所說之法,具顯如來出世本懷,唯欲一切眾生同成覺道。但,以機、器不 一,故復隨順機宜,循循善誘,為實施權,以接引之。待其既得權益,則開權顯實,同歸秘葳,方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之所以然。 可謂:「揭佛日於中天,普照大地;授窮子以果覺,令紹法王。」
可見,印光大師認為,智者大師通過判教突出了《法華經》的重要性,同時又隨順眾生的機宜,通過種種權巧方便來使眾生入門,然後再「開權顯實,同歸秘葳」。而秘葳之實不是別的,正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之佛性!
有鑒於此,印光大師認為,天台宗是以教觀而傳佛心印的。他說:

教,則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觀傳佛心印也;宗,則離文顯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參究而得,故禪宗以直指人心傳佛心印也。【13】

此處的「教」主要指的是天台之教。這是因為,唐代以後,佛教宗派大都消亡,只有天台尚存。淨土雖然有廣泛的影響,但淨土是教門中的特別法門,印光大師不把它作為教來看待。因此,「以文顯義」主要指的是天台宗的教法,「依義修觀」則主要指的是天台宗的觀法。
根據印光大師的看法,天台宗的三止三觀就是教門中「傳佛心印」的法寶。通過天台教觀的修習,必能悟入佛之知見,實現一切即佛,所謂:「悉知如來說教之意與 夫稟教修觀之法,有如導歸寶山、直授摩尼寶珠,從茲,不但了知不生不滅、非有非空之圓妙第一義諦為如來心印,即人天權小等法與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無不皆 是第一義諦,皆為如來心印。喻如畫龍點睛,立刻飛騰,以『法無自性,轉變由心;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故也。」【14】
印光大師的這一看法,當然,也可以在他的對聯中得到反映。
印光大師曾經為藏經閣題了一副對聯【15】,是這樣寫的:「五時言教,非異非同,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有如海孕百川川赴海;三乘諦理,即多即一,由性現相,攝相歸性,直似空含萬象象依空。」
印光大師此處所用的「五時言教,非異非同,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和「三乘諦理,即多即一,由性現相,攝相歸性」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都有濃厚的天台色彩,完全 是天台宗相即思想和《法華經》會三歸一的體現,就其對仗之自然與和諧來說,如果印光大師對天台沒有深刻的把握,這樣的對聯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來的。
由於深受智者大師的影響,印光大師便理所當然地將教觀與淨土結合到一起,產生了一種「有如海孕百川川赴海」的淨土氣象,使一切法門、一切行門都會歸到淨土中來。這如果用他的對聯的話說,就是:「因戒生定,定慧圓明菩提本;由教入淨,淨禪貫徹覺道成。」【16】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印光大師的天台思想歸結為如下五點:其一,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是示登五品的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其二,以五重玄義為代表的天台解經方 法是最好的解經方法;其三,天台的判教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學習和把握佛法;其四,天台宗的教觀體系是直承如來並傳佛心印的上妙法門;其五,天台教觀的歸宿是 西方淨土。

注 釋:
【1】《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論》第1-8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2】《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一》第11頁(莆田廣化寺版)
【3】《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第263-274頁《智者坊》(蘇州靈岩山寺版)
【4】《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論》第9-12頁《宗教不宜混濫論--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蘇州靈岩山寺版)
【5】《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序》第1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6】《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論》第9-12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7】《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序》第9-10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8】【9】《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序》第18頁《法華入疏序》(蘇州靈岩山寺版)
【10】【11】《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第183頁《地藏菩薩偈贊》(蘇州靈岩山寺版)
【12】《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序》第68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13】《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論》第9-12頁《宗教不宜混濫論--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蘇州靈岩山寺版)
【14】《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序》第68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15】【16】《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第263-274頁(蘇州靈岩山寺版)

 
 
「禪」 與禪宗
<<劉申子>>
   本文指稱的「禪」,是梵語Dhyana(禪那)的簡稱,意含「靜慮、棄惡、思修」。「禪」與佛弟子必修的戒、定、慧三學聯結後,內容充實為「精神集中地通 過觀想特定對象而頓時獲得解脫力量的思維修習活動」。禪宗就是把這種思維修習活動與般若(Prajna覺悟成道的智慧)結合起來的一種成佛法門。

初祖達摩--五祖弘忍
   雖然許多佛典和早期的中外高僧或多或少提及「禪」。但中國禪宗的創立及其修行方法,史家公認始自印度僧人菩提達摩(BODHIDARMA,?-536), 梁大通元年(五二七),達摩乘船到廣州,應詔赴金陵,見武帝不契禪機。遂轉往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著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當時魏國已有 不少外籍僧侶、教出多門,承嗣達摩傳法的有五人,其中,神光(達摩賜名慧可,487-585)得到所傳袈裟和《楞伽經》四卷,是為二祖。北周武帝 (561-606)排斥佛教,慧可僅傳三祖(慧可賜名僧燦,530-606)等十餘人,僧燦隱居安徽皖公山。著有《信心銘》。嗣法弟子數人,得真傳的是道 信(580-651)。四祖道信到湖北破頭山弘法,門人漸眾,嗣傳弘忍(五祖,602-675),法融(594-657)等數人。五祖弘忍在湖北荊門縣東 山》馮墓山)聚眾講習,世稱東山法門。他常勸僧俗四眾持讀《金剛經》。著有《最上乘論》,在七百多徒眾中,著名的嗣法門人有惠能(638-713),神秀 (608-706),智詵(609-702),法如(638-689)等十數人。

南宗與北宗
   龍朔元年(661),惠能嗣接弘忍親授祖師袈裟,是為六祖。惠能依五祖囑咐,得法後即返嶺南。上元二年(675),弘忍圓寂。翌年正月,六祖從隱居十五年 的懷集、四會山區出到廣州法性寺(光孝寺)弘法,一年後,轉往韶州曹溪弘傳,其所說法,由弟子輯錄為《壇經》。惠能撰著有《金剛般若經註》,神秀、智詵等 則在荊、洛陽地方弘法,神秀且是三朝(高宗、睿宗、中宗)國師。時人未明五祖傳法真相,泛稱「南能」、「北秀」。又因為惠能和神秀等人在弘傳中都擁有眾多 門徒而形成法系,世稱「南宗」、「北宗」。
   據文獻記載,會昌法難(845)以後,北宗未見續傳,而南宗法脈則流布中外,直到而今。

頓悟、頓教與漸悟、漸教
   頓悟是在修持中豁然開朗,即得解脫、即證佛果的一種思想境界,進入此境界,體會到語言文字(佛典)只是詮表真理(佛法)的載體,不可執著粘滯。頓教是禪宗主張頓悟佛果的一派,也指此派的修行方法。
   漸悟是指積學修行、心明累進而達無我正覺境界。漸教是上述「漸悟說」為教義的一派,認為人雖有佛性。但因受世俗雜念影響。如欲至涅槃境界,須歷長期修行,故被稱為漸派。

頓教門人之弘傳
   頓教是六祖惠能對禪宗宗旨的真知灼見,以此說法利生、建立法系,同時受到王室公卿和文人學士的敬仰。得此法而「各為一方師」的有四十三人。其中,法海是輯 錄《壇經》的主要執筆者,六祖思想光輝籍《壇經》以普及。而弘揚頓教最得力的是荷澤神會(668-760),開元二十二年(734),神會在河南滑縣大雲 寺演說,將祖祖相傳信器的原委公諸於眾,同時說「秀禪師父曾指出第六代傳法袈裟在韶州,從來不稱自己是第六代」。貞元十二年(796),唐德宗詔立神會為 禪宗第七祖,此時,南宗法系實際上已取得禪宗正統地位。頓教法脈最盛的是南岳懷讓(677-744)和青原行思(?-740);南岳下衍生臨濟,溈仰二 宗,青原下衍生曹洞、法眼、雲門三宗。臨濟宗傳到宋初更盛。其中,楊歧方會(996-1049)和黃孽慧南(1003-1069)兩支法脈傳人特別多,因 而又有五家七宗之說。
   雖然由於種種原因,現時流通的《壇經》已非本來面目,但歷代祖師手鈔、重刻、翻印之功不可沒,特別是獲賜「明教大師」嘉號的雲門宗法孫契嵩 (1007-1072)於宋至和三年(1072)的重編刻印,廣州光孝寺主持宗寶於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增編重刻,奠定了現在《壇經》版本的基 礎,仍然是當今佛門的無上法寶。

禪宗五家在嶺南之傳播
溈仰宗
   據《光孝寺志》載,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仰山慧寂(824-890)到寺弘法。慧寂是韶州仁化人,九歲就在廣州和安寺依止無言通禪師(南岳 下三世),及長游方,參溈靈祐(771-853),即有「小釋迦」美譽,得法後歸隱韶州東平山,(宋)余靖《韶州重建東平山正覺寺記》稱:「咸通中,知宗 大師慧寂再肅僧儀,恢復茲地,四方來學緇素千人」。唐懿宗賜以「知宗大師」嘉號,嶺南節度使鄭愚(番禺人)在法性寺中增築來仰軒以誌紀念。僖宗乾符二年 (875)更賜號「澄虛大師」和紫方袍並賜額「弘祖禪院」於東平山。

雲門宗
   南漢大有十一年(938),雲門文偃(864-949)應詔到興王府(廣州)說法,高祖劉龑賜號為「匡真大師」。中宗劉晟(943-958)即位之初,復降詔迎請入宮、預賜塔、院額「瑞雲之院」、「寶光之塔」。大寶六年(961),後主劉鋹追諡為「大慈雲匡聖弘明大師」。
   雲門宗極盛於南漢,文偃弟子如白雲山志庠、雙峰山競欽、溫門山契本,雲門山常寶、大通港達岸等,分別獲賜嘉號、紫衣、金欄袈裟和香藥等貴重物品。文偃和達岸圓寂後留下金剛不壞之身供後世敬奉。

臨濟宗
   宋代粵北始興縣鄔氏出了一位詩僧,法名祖心、號晦堂(1025-1100),為臨濟下黃孽慧南的嗣法弟子,詔賜號「寶覺大師」並紫衣,著名文士黃庭堅 (1044-1105)始而常到參謁,後即皈依門下。明崇禎五年(1632)。臨濟宗三十二世智華宗符(1613-1671)從漳州度嶺步入五羊城,其 時,廣州光孝寺宗臨濟(木陳道忞)(1596-1674)即自其中脫穎而出,被順治帝尊為國師)。順治十一年(1654),光孝寺重修戒壇竣工,宗符師撰 《碑記》。翌年,宗符師應請將西來庵擴建為華林禪寺,方圓數里,內有戒壇,自此,臨濟宗益盛。民國年間《廣州年鑒》表明,廣州僧尼中,臨濟法系佔近半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擔任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的姚雨平居士就是臨濟門人徵軍法師(1854-1921)的弟子。現今,廣州光孝寺方丈本煥法師是臨濟宗四十 四世,六榕寺方丈雲峰法師是臨濟宗五十四世。

曹洞宗
   明末清初,曹洞宗三十三世道獨(1599-1661)隱居於粵東羅浮山華首堂。道獨字宗寶,號空隱,南海陸氏子,廿九歲在江西廣封縣博山受元來無異 (1575-1630)大法。順治十二年(1655),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聯請,從華首台下山到廣州海幢寺說法。此後,道獨為曹洞宗法系夫定的 字輩依次是:「道函今古傳心法,默契相應達本宗,森羅敷衍談真諦,此印親承永紹龍」道獨撰著有《華嚴寶鏡》、《長慶語錄》,嗣法弟子有函晸、函可等。函晸 字天然(1608-1685),番禺曾氏子。曾是明朝舉人。明亡,嶺南士大夫不願仕清而遁入空門者多皈依門下,而函晸自己一家:父、母、妻、妹、子、媳亦 先後為僧尼。函晸徒眾數千,法嗣十人,嗣者有《楞伽心印》(四卷)。《首楞嚴直指》(十卷)。《各剎語錄》等多種。影響甚大。清初,曹洞宗極盛,其最著者 有羅浮山華首堂,廣州海幢寺,雷峰山海雲寺,丹霞山別傳寺,廣州無著庵,其時僧尼眾多,護法者得力,香火旺盛,戒律嚴謹,精研佛理者眾,不少詩僧的詩、 畫、書法。影響及於近世,撰著至今流傳。函晸以後,今無、古雲等先後住持的海幢寺,擴大了寺院規模,僧眾在千人上下。到了光緒、宣統年間,以海幢寺僧為 例,曹洞宗法脈已傳到四十四世「達」字輩,民國年間,以廣州為例,曹洞法系僧尼略少於臨濟建國後,未見有曹洞系法孫登記注冊。

法眼宗
   此宗本在江南地方興起,其法脈早在宗代中葉已斷。近世禪宗高僧虛雲(1840-1959)立志承祧為法眼宗第八世。民國三十五年(1946)秋。虛老應請 到廣州主持「超度抗日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水陸法會」時,隨緣傳法,覓具淨根慧器者立為嗣法門人,當時,釋本智(建國後從韶關南華寺赴廣州光孝寺常住,已退 院養老)得虛老授記為法眼宗第九世,後未見再傳。
 
 
談羅漢名稱及意義
<<鄭有為>>
   不少信佛的人都不了解羅漢是什麼意思,茲簡介如後:
阿羅漢果位
   羅漢,是阿羅漢(梵文Arhat的音譯)的簡稱,原來指原始的小乘佛教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據說,一位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一種成就叫一個「果位」,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學位。這四種果位是:
   初果:名為預流果(Srotapanna,音譯:須陀洹),獲得了初果,在輪迴轉生時就不會墮入「惡趣」(指變成畜生、惡鬼等)。
   二果:名為一來果(Sakrdagamin,音譯:斯陀含),得到此果,輪迴時就只轉生一次。
   三果:名為不還果(Anagamin,音譯:阿那含),得到此果,就不再回到「欲界」受生而能超生天界。
   四果:是阿羅漢果,受了此果,他是諸漏已盡,萬行圓成,所作已作,應辦已辦,永遠不會再投胎轉世而遭受「生死輪迴」之苦。得此果位的人,就稱為阿羅漢,簡稱羅漢。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證得羅漢果呢?傳說古代印度次大陸彌蘭陀(Milinda)王曾經特別問過那位在佛經中著名的那先比丘(Nagasena),是不是在 家居士也有可能成為阿羅漢,答案是肯定的。但須具備一個條件:居士成為阿羅漢那一天,如果不當天出家,就有死去的危險。因此,成阿羅漢果的全是和尚。

四大羅漢十六羅漢
   如上所聞,證阿羅漢果位好像現在攻讀最高學位。證果,只是自身求解脫。根據小乘佛教的說法,得了阿羅漢果位,就是最終歸宿(涅槃)。說穿了,修羅漢果的不 過是些「自了漢」。全都如此,誰去傳揚佛法?後來大乘佛教就往前發展了一步,以自身解脫為小,眾生解脫為大。主張一切有情成佛,以佛法成就眾生。因此,開 始提倡作佛滅度後不入涅槃護法弘法的阿羅漢,這是修阿羅漢果位的人未曾預期的任務,因此,釋尊要在他們之中遴選。
   據西晉時竺法護所譯的《彌勒下生經》和東晉時譯者失名的《舍利弗問經》說,佛去世時指派大迦葉(Maha Kasyapa,也譯作「摩訶迦葉」)比丘、君屠缽嘆(kundopadhaniya)比丘、賓頭盧(Pindola)比丘、羅云(Rahula,即羅怙 羅、羅峑羅)比丘「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他們都是釋尊的親傳嫡系,羅怙羅還是釋尊的親生兒子。他們都是「聲聞」。所謂「聲聞」,乃是梵文 Sravaka的意譯,最早的意思指親自聽到過佛的言教聲音覺悟而得果位者。從釋迦修行而得證阿羅漢果位的人雖多,但看來均已涅槃,無蹤無影。最早住世的 阿羅漢就是這四大比丘--四大羅漢--四大聲聞。
   如上所聞,釋尊留下四大羅漢住世弘法,看來可能是按東西南北各佔一方考慮的。以後有的佛經中增加為十六人。北道泰譯的《入大乘論》說:「尊者賓頭盧、尊 者羅怙羅如是第十六人諸大聲聞……守護佛法。」但未列出其餘十四人的名字。唐代湛然《法華文句記》引《寶云經》,也出現了「十六羅漢」,但只摘引出「賓頭 盧、羅云」兩位,所引經義內容且不見於今存兩種梁代譯本《寶云經》。
   現存漢譯佛經中有關十六羅漢最早的典據見於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難提密多羅(Nandimitra)意 譯為「慶友」,據說他是佛滅後八百年時師子國(即今斯里蘭卡)的名僧。他年輩較晚,雖成羅漢,卻夠不上「聲聞」。《法住記》中所記的是「如是傳聞」,而非 「如是我聞」。書中說,慶友在涅槃時將十六大阿羅漢的法名和住址告知大眾,今將《法住記》十六羅漢名號照錄如下:
   第一位:賓度羅跋囉惰闍(Pindola Bharadvaja),他的典型形象是頭髮皓白,有白色長眉。俗稱「長眉羅漢」。中國禪林食堂常供他的像。
   第二位:迦諾迦伐蹉(Kanakavatsa),據《佛說阿羅漢具德經》說,他是「知一切善惡法之聲聞」。
   第三位:迦諾迦跋厘惰闍(Kanaka Bharadvaja)。
   第四位:蘇頻陀(Supinda)。
   第五位:諾矩羅(Nakula)。
   第六位:跋陀羅(Bhadra),意譯為「賢者」,是佛的一名侍者。據《楞嚴經》,他主管洗浴之事,所以近世禪林浴室中常供他的像。
   第七位:迦理迦(Karik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八位:伐闍羅弗多羅(Vajraputra),意為「金剛子」。
   第九位:戍博迦(Supaka),有「賤民」、「男根斷者」之義,可見其出身不高,或為宦者。
   第十位:半托迦(Panthaka),與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乃是兄弟二人。據說他們的母親是大富長者之女,與家奴私通,逃奔他國,久而有孕,臨產歸來,在途中生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為「大路邊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為「小路邊生」。兄聰明弟愚鈍,但均出家成羅漢。
   第十一位:羅怙羅(Rahula),意譯「覆障」、「障月」、「執月」。他是釋迦在俗時所生唯一的兒子。十五歲出家,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不毀禁戒,誦讀不懈」,稱為「密行第一」。
   第十二位:那伽犀那(Nagasena),意譯「龍軍」,習稱「那先比丘」,生於佛滅後,七歲出家,曾在舍竭國答國王彌蘭陀之問,大闡佛法。
   第十三位:因揭陀(Ingada)。
   第十四位:伐那娑斯(Vanavasin)。
   第十五位:阿氏多(Ajita),是佛的一名侍者。
   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
   中國佛教中佛和菩薩的形象到唐代都已基本定型,逐漸類型化。他們的衣飾也很特殊,與平常的世俗人等區別很大。羅漢的傳說是大致從《法住記》流行後才開始普 及的,羅漢穿的又是漢化了的僧衣,和一般的和尚並沒有什麼區別,有關他們的生平資料也不多。這些,都給藝術家以馳騁想像的創造餘地,使他們可以在現實的老 幼胖瘦高矮俊醜等大量活生生的和尚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創造出生動的多種羅漢形象來。可以說,羅漢一到中國,就異常生動活潑地顯現在佛教徒、藝術家的心目 中,豐富了中國繪畫、雕塑的題材和內容。
   《宣和畫譜》卷二載,梁代著名畫家張僧繇畫過十六羅漢像。他的根據我們已無從考訂。《法住記》譯出並流行後,畫十六羅漢的名家甚多,唐代盧楞伽特別愛畫這 種題材。「詩佛」王維,也畫有此種圖四十八幅。有關五代時畫十六羅漢圖的記載則更多。現知最早的十六羅漢雕塑在杭州煙霞洞,是吳越王錢元瓘的妻弟吳延爽發 願所造。
 
 
梁啟超「超凡入俗」
<<章 蘊>>

   梁啟超是位「慧深福淺」的奇人,說不定是「羅漢轉世」!他的一生坎坷,為國為民獻出畢生心血,令世人景仰不已!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出身於舉人家庭。幼年讀儒書,十二歲中秀才,十五歲到廣州受教於公羊學名 師,學習詞章訓詁之學,十七歲中舉人。一八九○年謁見康有為,接受了新知識,乃盡棄舊學,成為康有為學生和助手。與康有為一起提倡變法維新,影響一時。一 八九六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宣傳維新思想,一八九七年到長沙主講時務學堂。翌年入京創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參加戊戌變法運動,失敗後逃亡日本。他 在廣泛涉獵西方著作的基礎上,思想為之一變,先後主編了《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將西方的社會、政治、經濟學說引入國內,對當時知識界的影響很大。辛亥 革命後,以立憲黨為基礎,組織了進步黨,出任袁世凱政府的司法總長。一九一六年曾與蔡鍔一起發起組織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的斗爭。以後又參加了段祺瑞政府, 任財政總長。一九一八年到歐洲旅游考察。一九二一年後,主要從事學術研究,潛心著述。他雖學識淵博,但一生坎坷,終生不如意,在學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 就,對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等多有研究發微,是我國近現代的一大家。逝於北京,全部著述編為《飲冰室全集》。

梁啟超的佛學研究

   梁啟超對佛學的興趣,是受自於老師康有為的影響。他曾經膺服康有為的深厚佛學功底,自嘆「余夙根淺薄,不能多所受」。為此他努力鑽研佛學,曾與譚嗣同一起 常「相互治佛學」。一九二二年,他專門到南京聽歐陽竟無的唯識課,於是「方知有真佛學」。他曾經是南京支那內學院的發起人之一,又任武昌佛學院第一任董事 長。晚年杜門不出,專門閱讀《成唯識論》。他曾經撰寫過佛學論文多篇,主要收在其自訂的《佛學十八篇》論文集內。他的佛學研究成就,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表 現出來:
一、佛教史的整理
他對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中國佛教的演變作了全面的綜述。指出印度佛教受希腊的影響,融合了希腊的學說,它傳入中國主要是依賴於中國人的後裔,月氏王迦膩 色迦的支持。佛教在中國開始作為宗教,是從海路經南方而傳入,後來逐漸發展成帶有學術性的宗教。中國人之所以能接受佛教的思想,首先是把它作為一種厭世的 思想來看待,所以它迎合了中國人的精神需要。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按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理環境,而表現出佛教初傳和佛教建設二大時期,最終形成了「南方尚 理解,北方重信仰」的特點及不同的風格。
二、佛教經典的梳理
他對佛教比較重要的經典作了介紹,有的做了校勘及考證,並進一步予以分類。指出佛教經典在中國的流布變遷,強調研究經典的必要性和研究的方法。他說研究 《阿含經》,可以知道早期佛教的教義,歷史背景,可以看出佛教形成的原因。研究的方法可以採用整理目錄、分類編卡、建立表格等不同的方法。
三、佛教翻譯史的考察
他清理了中國譯經史的目錄,概括了佛經譯梵為漢的特點,介紹了一些經典的版本異譯或偽經的情況,對歷史上一直有爭議的《四十二章經》、《牟子理惑論》、 《大乘起信論》等作了研究,認為它們都是後出的偽經或偽書。他提出由於南北地理的差異,造成了譯經的意譯和直譯風格的不同,譯經時間越晚出的經典,愈不容 易讀懂,以及佛經的翻譯,對中國文字、語法、文學等領域產生的重大影響。
四、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他把印度來華的傳教僧人和中國前去西方佛土留學的佛教徒做了歸納,給每人作了一個簡介,列出譯經的目錄,來華時間,求法年代,以及介紹了中外傳法求學的路 線、途徑等,將來我國傳教的僧人分為西域期、罽賓期、天竺期三個階段,強調我國僧人留學印度,表明中國古代決不是一個閉關自守、不假外求的國家。
五、佛教教義的發凡
他對佛教教義作了很多的研究,認為佛教的教義最後歸結為「無我」二字,要達到「無我」的境界,就要做心理的活動,所以佛教所說的無色法,就是西方所說的心 理學內容,但西方建立的心理學則晚於佛教一千多年。西方的心理學和佛教的不同在於,西方是通過實證而取得的,佛教是通過修行體會而得到的。但是二者之間有 很多共通之處。
梁啟超的佛學研究是廣泛的,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後人對他的佛學思想概括為「富有啟發性、富有鼓舞性、富有創造性、富有歷史性、富有情感性」之五大 特徵,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梁啟超在作為一個學者的同時,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政治家責任,他的佛學思想都是圍繞著他的政治理想而闡述的「經世致用」的學 說。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力圖闡明中國有與西方抗衡的實力,因此他是站在中國佛教為正宗的立場上來解釋佛教的,對佛教給予一個很高的評價,認為佛教是 「哲學的宗教」,是能夠抵禦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最有力的思想體系之一。

梁啟超的生平逸事

   梁啟超的婚姻亦非常奇特而不凡,當他十九歲時,與長他四歲的李蕙仙結婚。李蕙仙是清朝禮部尚書李端棻的堂妹,一八八九年李以內閣大學士銜典試廣東,當時年 僅十七歲的梁啟超參試,以文章立意新穎暢達,受到李的賞識中舉;李端棻當即看上了才貌雙全的小伙子,於是作主把堂妹許配給梁啟超為妻,婚禮在北京李家舉 行,由李端棻親手操辦。
馮自由的《革命逸史》中記載:「學使貴州人李端棻愛其聰穎,以其妹妻之。李女貌陋而嗜嚼檳榔。啟超翩翩少年,風流自賞,對之頗懷缺憾」,婚後第二年,李蕙 仙隨梁啟超回到老家廣東新會縣茶坑村拜見翁姑,梁家是個貧苦家庭,祖父、父親都靠教書維持生活,過著半耕半讀的日子,只有幾間房屋。儘管清貧,但梁啟超的 父親仍把其中的一間房屋,佈置成新房,讓這對新婚夫婦住在這裡。
這種清苦的環境對自小在北方富裕家庭長大的李蕙仙而言,是相當艱苦的。再加上南方炎熱潮濕的天氣,生活習慣的不同,語言的隔閡,造成種種的不便,但李蕙仙 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和不悅,她努力地適應南方的生活環境,盡力地操持家務。正如後來梁啟超在《悼言》中所說的:「先室李夫人,實貴築京兆公諱朝儀之季女,累 代清門,家學劭茂。……啟超故貧,瀕海鄉居,世代耕且讀,數畝薄田,舉家躬耘獲以為恒。夫人以宦族生長北地,嬪炎鄉一農家子,日親井臼操作,未嘗有戚 容。」
一八九八年戊戍變法失敗,當時梁啟超隻身亡命日本,李蕙仙帶著女兒思順避難澳門,當時境遇艱險,新會原籍雖遭查搜,但沒有釀成大禍。梁啟超惦念著家眷的安 危,給李蕙仙寫了很多信,在九月十五日的信中說:「南海師來,得詳聞家中近狀,並聞卿慷慨從容,詞色不變,絕無怨言,且有壯語。聞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為 仕公閨中良友矣。」其時李蕙仙在極艱險困難之下,既要服侍翁姑,又要撫養幼女,而種種都令梁啟超相當感動,他不止一次在信中表露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如同 年十月六日信中寫道:「大人當此失意之時,煩惱定不知幾多,近日如何?不至生病乎?吾今遠在國外,侍奉之事,全托之於卿矣。卿明大義,必能設法慰解,以贖 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謝而已。」
一九二四年春,李蕙仙因乳腺癌復發,送醫後終因病情嚴重醫治無效,於同年九月十三日病逝,終年五十五歲。梁啟超在刊登於《晨報》紀念增刊的《苦痛的小玩 意》一文中,這麼描繪當時的苦痛:「我今年受環境的酷待,情緒十分無俚,我的夫人從燈節起臥病半年,到中秋日奄然化去,他的病極人間未有之痛苦,自初發時 醫生便已宣告不治,半年以來,耳所觸的,只有病人的呻吟,目所接的,只有兒女的涕淚。……哎,哀樂之感,凡在有情,其誰能免?平日意態能活潑興會淋漓的 我,這回也嗒然氣盡了。」
在悲痛之餘,他撰寫《悼啟》一文回憶李蕙仙的生平美德。次年又撰《祭梁夫人文》,以極悲痛的文筆盡情地抒發了對妻子的愛和悼念:「嗚呼哀哉!君自嬪我,三 十三年。仰事父母,俯育兒女,我實荒厥職,而君獨任其仔肩。一家之計,上整立規範,下迄瑣屑米鹽,我都弗恤;君理董之,肅然秩然,君捨我去,我何賴焉?我 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賞心,君寫君藏,我有幽憂,君噢使康;我勞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揚。今我失 君,只影徬徨!鳴呼哀哉!君我相敬愛,自結髮以來,未始有忤。」
梁啟超的偏房叫王桂荃,她原是李蕙仙娘家的丫頭,是四川人;四歲時不幸父親猝死,繼母虐待她,從四歲起六年間,被轉賣四次當丫頭;一八九四年李蕙仙回家探 親,看見她聰明伶俐又勤快,於是把她帶到梁家,那時她已十幾歲,梁啟超才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桂荃。大纖在她十七歲時與梁啟超產生了愛情,有了孩子;由於李 蕙仙脾氣乖戾,梁啟超為保護她,把她送回澳門待產。同時請李蕙仙的兄弟從中周旋,到李蕙仙首允之後,才把母子接回日本。王桂荃雖出身貧苦,但勤奮好學,和 梁啟超流亡到日本後,接觸到日本現代文明,接受了新思潮,開擴了眼界,很快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日語。她既是李蕙仙的得力助手,又是她各項意圖的忠實執行者, 也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並負責家務方面對外聯繫。她負擔著一大家人的飲食起居,用慈母的心照顧孩子們;她每天督促孩子們做功課,坐在一旁聽孩子們讀者、寫 字,她也跟著讀,就這樣學會讀書看報,還會記帳,寫簡單的信。
她同樣也很理解梁啟超的事業,為了使梁啟超專心工作,她忍辱負重,委曲求全,讓家庭更為和睦安定。甚至在梁啟超去世後,是王桂荃把整個家維持下來的。她把 所有的子女【按:李蕙仙生子女四人:長女思順、長子夭亡、次子思成、次女思莊。而王桂荃生女育子八人,後來長大成人的有:思永(子)、思忠(子)、思懿 (女)、思達(子)、思寧(女)、思禮(子)。】都視如己出,並繼續培養成才,一九六八年她因腸癌病逝。
而據馮自由之《革命逸史》及曹聚仁之文章,我們得知梁啟超還有段情史,那是在一八九九年冬,他應保皇黨之邀,到檀香山去作宣傳工作。當地有位僑商之女名何 蕙珍,年方二十,通洋文,尤善英語,學問見識均佳,善談時事,有丈夫氣,每遇梁啟超演說,或與外人酬酢、會眾,都請何女擔任翻譯;梁啟超賞其才識,大為傾 倒,友人想替他們撮合,但梁啟超卻表明:一則國事在肩,流亡的人,不願誤人青春;二則他早已結了婚,也難於兩全。而何女雖心儀梁啟超,但也頗為通達,對梁 氏說:「我萬分敬愛梁先生,可惜僅能相敬愛而已;今生不能相遇,願期諸來生;但得先生賜一小照,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段情,令梁啟超念念不忘,他因此把這 一段因緣寫了封長信,告訴李蕙仙,李蕙仙雖想成全這段感情,但卻為梁氏打消了。對於李蕙仙,梁啟超自有感恩於恩師之情,他自不可作負情的人;何況在當時, 他又正是舉世所注目的政治領袖!於是他只有犧牲這段感情了。
但任公畢竟未能太上忘情,於是他寫了二十首紀事詩,來記敘這段感情。其中有「頗愧年來負盛名,天涯到處有逢迎。識荊說項尋常事,第一相知總讓卿。」(其 二)「眼中既以無男子,獨有青睞到小生。如此深恩安可負,當筵我幾欲卿卿。」(其六)「匈奴未滅敢言家?百里行猶九十賒。怕有旁人說長短,風雲氣盡愛春 華。」(其十二)「萬一維新事可望,相將攜手還故鄉。欲懸一席酬知己,領袖中原女學堂。」(其十八)「猛憶中原事可哀,蒼黃天地入蒿萊。何必更作喁喁語, 起趁雞聲舞一回!」(其二十四)。
而何蕙珍除了有才華外,更是有「改革」的膽識,她在當時便已看到中國女學不興為第一病態,她更著手研究整頓小學教育的方法;同時,她還要造切音新字來改革 中國文字。這和梁啟超的維新運動有些類似,因此梁啟超還準備把自己的女兒拜在她的門下。而一旦維新運動有了成就,何女說:「但有創辦女學堂之事,以一電召 我,我必來。」梁啟超則說:「欲懸一席酬知己,領袖中原女學堂」,梁氏是真的把何女看成紅粉知己。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九日,梁啟超病逝北京協和醫院,終年五十七歲。一九二六年二月,梁啟超因尿血症久治不癒,他不顧朋友們的反對,毅然住進協和醫院,施行手 術。不料糊塗醫生卻把好腎切除,留下一顆壞腎。作為一名受害者,梁啟超不但沒有狀告「協和」,反而在徐志摩等人對「協和」口誅筆伐時,還寫文章為「協和」 說話;因為他怕因這件事,使得社會上的人們失去對西醫的信任,因為他把西醫看作是科學的代表,認為維護西醫的形象就是維護科學。
梁啟超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學問家,已是眾所周知的,但他還是一位出色的佛學家;他不但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成功地把自己九個子女教育成出色 的人才;其中有三位中科院院士,他們分別是建築(梁思成)、考古(梁思永)、火箭專家(梁思禮);有社會活動家(梁思懿),有投奔新四軍的女戰士(梁思 寧)、有愛國軍官(梁思忠)、有外交官夫人(梁思順)、有圖書館學家(梁思莊)、有經濟學者(梁思達);他們每個人雖都有一部奮鬥史,但每個人都是成功 者。
幾度風雨幾度愁,梁氏兩代人奉獻出他們的才華,雖然他們有的已靜靜地躺在北京西山腳下那片幽靜開闊的墓園,但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在各自領域上的傑出成就。

 
 
出家(母親與兒子)-- 簡介明暘上人及母親出家歷程
<<法 空>>
   出家,就是看破紅塵,辭親割愛,擺脫世俗之家,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名利地位,自甘於清淨的生活,代佛傳燈,修行辨道。唐太宗說:「出家乃大丈夫之舉,非將相所能為之。」可見出家是多麼不易啊!
   出家人,因為要了脫生死,所以他(她)們一方面修行,為自己的歸宿,求精進;另一方面也將佛陀遺教,以身體力行及口頭宣說,把它傳揚於世人與後代,使佛法永住,續佛慧命。做一位名符其實的僧侶,的確不容易,要有宿根,要有智慧。
   現代高僧明暘法師當年如何出家的呢?

少年削髮為僧之典範
   明暘法師,一九一六年生於福州,俗名陳心濤。父親陳南金,律師兼林場經理。母親蔣樹英。法師九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一九二五年一月,圓瑛大師在福州白塔寺法堂講《仁王護國般若經》和《阿彌陀經》時,母親蔣樹英帶領明暘法師(十歲)前來聽經,他見大師莊嚴、慈祥,心中就有依師出家之意。
    就在這次聽經之後,由母親帶領他拜謁了圓瑛大師,大師給他摩頂加持後說:「這麼小的孩子,有這麼虔誠,也不容易啊!」隨手從桌上拿一只大桔子相贈,並說: 「祝賀你吉祥如意,今後好好學佛,努力弘揚佛法!」講經法會圓滿後,明暘法師先受了三皈依。後隨圓公大師到閩候雪峰寺參加「禪七」,為行單沙彌。是冬舉行 四個「禪七」,他這個十歲的孩子,不脫一柱香,始終如一,趺坐參究,這使大眾深受感動,從而得到寺內禪僧一致好評。他急著要求出家,但師父說:「你才十歲 啊!」他天真地答道:「只要志堅心誠,不在於年小。」師父莞爾一笑,同意他的出家要求。讓他住在當時雪峰寺下院--福州法海寺體驗僧人生活。
   後來,圓公帶明暘法師來上海,住在常德路四一八號覺園內,與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首次會見。當時樸老也只二十歲左右。
   一九二六年春,法師(十一歲)追隨圓公左右執侍巾瓶,到寧波七塔寺背讀早晚功課。有一天,圓公叫法師來,考查他的學習成績,同時又布置:限十天之內,背誦約六千字的《楞嚴咒》。
   他聽從師命,但又向師父提出迫切的要求:讓他在完成背誦《楞嚴咒》之後給予剃度,正式授戒。師父同意了。
   他就自行閉關十天,一心攻讀。終於提前一天背完。接著又背出了《大悲咒》和《十小咒》。師父檢驗了他的背誦,同意在適當的時候為他剃度出家。
   一九二七年,法師(十二歲)隨師至寧波天童寺,在大師耐心教導下,研經學教,又讀儒學,吟詩、書法、叢林儀規、唱念犍槌等。
   一九三○年,一天,明暘法師胞兄心海病亡,噩耗傳到天童寺,法師出家的心毫不動搖。圓公又徵詢他母親的意見,蔣女士深明大義,同意兒子出家。所以,圓公於 這年低,在天童寺內為法師授了具足戒,法名:日新,號明暘。那年明暘法師才十五歲,不夠授戒的年齡,由天童寺內幾位德高的老僧,每人主動補給法師一歲,從 而達到授戒的年齡。
   一九三三年,明暘法師(十八歲)到上海圓明講堂就任監院,協助圓公處理日常事務。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淞滬抗戰爆發,國難當頭,圓公憤怒於日本軍國主 義者的侵略行徑,在滬召開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緊急會議,決定召集江、浙、滬佛教青年,組織僧侶救護隊。會議上,圓公被推為中國佛教災區救護團團長,負責訓練 佛教青年去戰場擔任救護工作。年輕的明暘法師則擔任秘書兼總聯絡,往返於瀏行、大場、昆山之間,這支僧侶救護團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他們以血汗乃至生 命為中國的抗日戰爭譜寫可歌可泣的篇章。圓公和明暘法師師徒倆在這場血與火的考驗中表現出愛國愛教的大無畏精神。
   由於當時佛教醫院和各收容所經濟發生困難,圓公決心前往南洋籌集經費,支援抗戰和救濟事業。一九三七年十月,明暘法師跟隨圓公到了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怡保、馬六甲等地募集經費,提倡「一元錢救國運動」,激發廣大僑脆的愛國熱帎,所得捐款,悉收匯交各地主辦團體收用。
    師徒倆從南洋歸國之后,因歹徒向日本憲兵部告密,故而於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九日,圓公和明暘法師,在上海「圓明講堂」禮佛之時,遭日本憲兵逮捕下獄。在獄 中,他們曾受審訊,日本憲兵又欺明暘法師年青,對他施以酷刑。但是他與圓公師徒倆堅貞不屈,並以絕食抗議。日軍迫於輿論,只好宣告無罪釋放。
   新中國成立前夕,許多海內外人士紛紛來電來函,催促圓公飛往南洋,但他均以「我是中國人,生在中國,死在中國,決不他往。」加以謝絕。在這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明暘法師堅決追隨圓公留了下來。
    一九五三年九月,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圓瑛大師圓寂,明暘法師繼任「圓明講堂」住持。在「文革」動亂期間,「圓明講堂」受到沖擊,曾兩度停閉。直至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開放。明暘法師為了光大發揚圓公的遺教,在萬般艱苦的條件下恢復「圓明講堂」,創建「圓瑛大師紀念 堂」,同時搜集、整理、出版、流通圓公著作《圓瑛法匯》,主持編纂《圓瑛大師年譜》,撰著《佛法概要》,從而闡發圓瑛大師的遺教。
   圓瑛大師主張要振興佛教,教化眾生,每一步應該是使僧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規的訓練,故而創辦僧伽教育,培養僧才。如寧波佛教講習所、檳城佛教研究會、上 海楞嚴專宗學院、圓明佛學院等,培養了許多大德高僧。明暘法師繼承了先師這一振興佛教必須辦教育的優良傳統,先後主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上海佛學 院、上海龍華寺僧伽培訓班等,嘔心瀝血地培養僧才。
   一九七九年八月初,以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為團長的第一個宗教代表團赴美國普林斯頓出席第二屆世界宗教者和平會議,明暘法師是佛教界代表之一。此後,他 先後出訪四十餘國,遺跡遍及日本、美國、韓國、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德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 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並多次率領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國際會議,進行弘法活動。圓明講堂編有《明暘法師海外弘法參訪記》一書。對明暘法師為國爭光,為教爭榮 的事跡記述頗詳。
   在中國佛教協會的組織之下,明暘法師於一九八七年七月率領由北京廣濟寺、上海龍華寺七十名法師組成的中國僧伽法務團,赴美國萬佛城主持為期七天的世界水陸 空大法會,旨在超度有史以來死於天災人禍的所有亡靈,祈禱世界和平。這是中國佛教對外傳播史上有深遠影響的出國弘法,它標志著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佛教徒走 向世界。
   總之,明暘法師不負圓公的殷切期望,龍天推出。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宗教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佛協副會長、上海市佛協會長,又兼全國六大叢林(包括寧波天童寺)的方丈,法務繁忙。雖年已逾古稀,但仍傾全力於弘法利生事業。
    明暘法師自從與圓瑛大師在福州閩候雪峰寺喜結法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進入佛門,出了家。在圓公法乳的哺育下,經歷了六十多個春秋。當年垂髻的 孩提已成為舉世佛教界景仰的高僧大德。他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的言行深入人心。明暘法師曾經走過一段坎坷的道路,但他無論在何種困難的情境下,始終 奉行愛國愛教、弘法利生的宗旨,為中國佛教事業的昌盛、發展而貢獻自己的一切,成為繼圓瑛大師之後,享有世界盛譽的著名高僧,一位佛門龍象。
   明暘法師是圓瑛大師度徒、戒徒、法徒、數十年來,明暘法師深蒙圓瑛大師的慈悲教導,言傳身教,所以才有今日之成就;而圓瑛大師未竟的事業,又全賴明暘法師繼承、延續,進一步發揚光大。

花甲之年投入空門
   明暘法師以垂髻之年,竟能入山坐禪,隨師執侍巾瓶,學佛研教,儒釋兼通,師教母訓縈懷胸際。雖云名師門下出高徒,但明暘法師自行化他的願行亦出於慈母之所栽培成就。
    明暘法師的母親蔣樹英女士畢業於專科學校,曾任福州女子職業學校校長。她虔誠信佛教,相夫教子,極為賢淑。明暘法師不滿十歲,他的父親一病不起,英年早 逝。當時家中留下她的長子心海、長女錦貞、次女淑貞、三女秀惠和明暘法師,一家六人,生活的重擔全靠蔣樹英一人獨力支撐。不久法師的叔父維奇先生也患肺結 核逝世。對這一家來說,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更不幸的是,蔣樹英的長子心海又於一九三○年病歿。幾年之中,一家失去三位親人,陳家只剩下明暘法師這條根脈(那時法師已住進天童寺)。究竟何去何從呢? 人們要知道,一位十五歲幼童的出家,如果沒有母親作主,起主導作用,能成嗎?儘管有多大的遭折與磨難,蔣樹英決心自己一人承擔。由於她家屢遭變故,在逆境 之中,使蔣女士深深覺悟人生的無常,生死飄零長劫,隨業輪轉以不休,及身是苦本。她寧願自己多受苦,繼續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擔,故而再三向圓瑛大師表示:讓 兒子出家,懇請大師接受兒子為徒,從而成就了明暘法師的心願。
   在以封建思想為主導的舊社會裡,蔣女士能夠讓唯一賴以傳宗接代的兒子出家,就顯出她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發心是何等的偉大。她對於兒子沒有其他任何的要求,而是指望他成為一位紹隆佛種的出家人啊!
   蔣樹英女士為人慈悲喜捨,廣結善緣,最後,於一九四一年出家。這一年,她已六十歲了,趁人生最後的一輛班車投入空門,禮圓瑛大師為剃度師,法名明旭。遵從師尊「三求」教導,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專心念佛,歸心淨業。
   明旭法師曾任福州東門地藏寺方丈,直至圓寂。此寺為閩中唯一尼眾律宗道場,諸師受持淨戒,過午不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在明旭法師的領導之下,團結相敬,全體僧尼對明旭法師這位德學兼優的住持十分敬重,如星拱月。
   明旭法師於一九六九年農曆正月十三日圓寂,世壽八十九歲。臨終正念昭彰,如入禪定。
   一個家庭,兩代人,母親和兒子都出家了,都得到了令人尊敬的成就,真是難能可貴的佛門因緣啊!
 
 
隨筆禪話
<<秦孟瀟>>
談東方宗教
   今日香港佛教,同昔日香港佛教面貌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客觀環境所決定的,很長一段時期以來,香港佛教繼承過去的傳統,著重在「自我修持」方面用功。「與世 無爭」、「看破紅塵」、「一心向佛」、「了脫生死」大事。這種「自我封閉式」的行為,佛家稱為「小乘自了漢」,對佛教發展是不利的。當前,這是一個「物競 天擇」的時代,所謂「適者生存」是一條定律,否則將被淘汰,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對人類社會是如此,對大自然也是如此。同樣的,在宗教界也 是如此。西方宗教與東方宗教很不一樣,換言之,西方人是冒進的,東方人是保守的。西方人與西方宗教是協調的,當然,這與西方文化、思想意識、生活習慣、風 土人情……極為融洽。相反的,東方人與東方宗教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相互協調、融洽的。佛教傳入香港一千五百多年之久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香港人篤信佛 教,直到英帝殖民統治後,洋教風行一時,形成了獨特的色彩,如辦醫院、學校等。相比之下,東方宗教遠遠落後西方宗教了。近五十年來佛教發生了巨大變化。

民族意識覺醒
   佛教在香港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為什麼如此落後呢?如今許多人不明底蘊。早在近二百年來,香港這塊海島漁村之地,人口稀少,靠捕魚為生,談不上有什麼 出色的成就,遠遠不能與內地相比。自鴉片戰爭以來,英帝逼清廷政府割讓香港,簽署了不平等條約,香港淪為英帝的殖民地。這個海島漁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 殖民政府統治下,人口增多了,商業也逐漸發達起來,西方宗教傳教士、牧師、神父活躍起來,這也是配合殖民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需求,自然而然形成了香港殖 民地的文化色彩。但有民族感的中國人,仍堅持固有的中國文化精神,於宗教信仰方面,拒不接受西方宗教教育,保持傳統的宗教信仰情操,散居在元朗、青山、大 嶼山……住茅篷,修行辦道,不趨炎附勢,跟洋人、洋教劃清界限,所謂老死不相往來。這種民族情操,在當時是博得人們尊敬的,也是愛國的表現。到後來殖民統 治思想佔了上風,沖淡了舊有的一切,佛教也逐漸衰微了。俗話說,「六十年風水輪流轉」,而今佛教興旺起來,是否因香港回歸祖國,民族意識覺醒了呢?

特殊力量
   有人說,香港佛教興旺起來,是多種緣因造成的。在近五、六十年來,香港僧尼非常稀少,較為集中地是大嶼山一些石屋、茅蓬住上幾個修行人,即是今日的寶蓮 寺,數十年前的規模也不大。至於市區內,也沒有一座大的寺院,只是寥若星辰的數間佛堂、精舍而己。約在一九四七年前後,國內解放戰爭前夕,各地僧尼紛紛南 下,不少高僧大德卓錫香江,講經說法,弘揚佛法,普度有情。有著名的倓虛法師、定西法師、樂度法師、敏智法師等。在那時,覺光法師、永惺法師還很年輕,倓 虛法師在荃灣創辦華南佛學院,培育了一批傑出的僧才,諸如寶燈、永惺、大光、智開……諸位法師,覺光大師是近代高僧寶靜大師嫡傳弟子。在五十年代以來,這 些年輕有為的法師,發揚大乘佛教濟世精神,急起直追,扭轉乾坤,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改變了香港佛教的面貌,香港有龐大的佛教四眾弟子,遍及社會各個階層 內,潛力非常之大,這就是東方宗教寓於東方民族之間的特殊感情,發揮著不可低估的特殊力量,其奧妙在此。

大、小乘佛教
   什麼叫「小乘佛教」?什麼叫「大乘佛教」?在社會上確實有不少人不懂得其意義何在。佛典說:「乘者,乘戰之義也。」何謂「乘載」呢?用俗話來說就更明白 了。如牛、馬、車、船,甚至飛機等,都具有乘載的作用。一匹馬,只能乘載一個人而已,一輛大車,可乘載數千人之多,馬與大車各自能力和容量不同也。「小 乘」如牛、馬,而「大乘」如舟、車相喻也。小乘人,獨善其身,大乘人,兼愛天下。各自「心量」、「能力」、「誓願」互異,因此表現也就不同了。在現實生活 當中,有些人學佛是居士身,也有削髮為僧、尼的。各自因緣不同,不論是在家的居士,或出家的僧、尼,這些人當中有小乘根器,也有大乘根器。所謂能力各有不 同。有些人看破紅塵,因某種原因削髮出家去了,與世隔絕,自己躲入深山老林中修行。這一類人叫「自了漢」,即是所謂修小乘法;另一類人,發大心,要普度眾 生,別人的苦如自身的苦,一切從他人利益著想,毫不為己,這叫做「慈悲濟世精神」!亦即是大乘佛教。佛積極主張「大乘」。

佛教濟世精神
   香港佛教是發揚「大乘」濟世精神的,或者說,是由「小乘」轉化為「大乘」的,在近半個多世紀來,最為突出,飛躍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香港佛教信徒約八十 萬人,比丘(和尚)約三百名,比丘尼(尼姑)二千餘人,佛教團體約有五十個,最大的團體是香港佛教聯合會。大的寺院有十多間如寶蓮寺、寶林寺、觀音寺、觀 宗寺、妙法寺、西方寺、東普陀寺、東蓮覺苑、志蓮淨苑……等。至於佛堂、精舍約有四百多間,由佛教人士興辦的中學廿二間,佛教職業先修中學一間,佛教小學 十五間,佛教特殊學校一間,佛教幼稚園約廿間。佛教慈善事業方面,一間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醫院,每年施診二萬人次。老人服務有佛教老人院十八間,護理院六 間,可收容無依老人三千名左右。青少年服務設施有青年康樂營、青少年中心、佛教青少年團等。經常舉行佛學講座,佛學班,文藝匯演等。當今佛聯會會長覺光大 師自參與各種社會事務以來,與香港各大宗教有密切合作,為整體宗教事業爭取權益。參加《基本法》草委時期,廢寢忘食,不知凝聚他老人家多少心血啊!度化世 人。

佛教在亞洲盛行
   社會上不少人對佛誕列為公眾假期議論紛紛,有人興高采烈,有人無動於衷,總的來說,贊成「佛誕假日」是多數人,他們感到東方人終於有自己的宗教假日了。因 為香港人信佛教的人最多,歷史最為悠久。早在一九五○年,世界佛教大會在斯里蘭卡可倫布開會後,亞洲地區很多個國家或地區已在實行「佛誕假日」,除了佛教 盛行的國家,如泰國、韓國、日本、緬甸、斯里蘭卡、越南等國之外,宗教多元化的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國,也都尊重世界宗教偉人的佛 陀,認同其教化益世,均明令頒定佛誕日或稱衛塞節為公眾假期。每年佛誕浴佛,在中國民間已實行近二千年之久了,目的是讓世人在這天反思一下,淨心省身,滌 除障業,自修福慧,如果能夠廣為提倡,以佛理相濡,當會令到奸歹不起,積怨息滅,社會淨化,安定繁榮,是對社會人群有絕對益處的。佛教鼓勵人類和平、慈 悲、容忍、互助,對導人向善的任何宗教,一向抱持尊重、不分種族、不分畛域,親善合作的態度,故這不只是一個佛教假期,而作為共同向善的宗教假日。

「半善」、「滿善」
   有位居士在一次法會上遇見我,向我恭敬地合掌問道:「在做功德中,怎麼會有『半善』、『滿善』之分別呢?您能詳細為我解釋嗎?」對方求教的態度相當誠懇, 我很樂意地回答說:「古人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就像把東西存進容器一樣,勤而積則滿,懈怠不積則不滿。」古代有一則警世故 事,說有一位善信女人,到寺廟燒香拜佛,她想布施供佛及僧,而家境非常貧困,找遍屋內屋外只得二文錢捐獻。寺廟的住持德惠老和尚,親自替她誦經懺悔祈福! 後來此女因某種因緣貴為宮女,某日,她帶了數千金來寺院布施,德惠老和尚只派了徒弟代辦而已。這位宮女驚訝地問道:「我以前只捐二文錢,您就親自替我祈 福,今天我捐獻千金,你為何不樂意主法事?」德惠老和尚是位高僧,他說道:「以前布施雖少,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於報答。今日布施雖多,心意卻不如 以前真誠,因此有人代勞即足也。」這一事例表明:「千金是半善,二文錢是滿善。」領會其本意,就明白了「半善」與「滿善」分別的重點在哪裡,布施功德不在 乎金的多少而在乎心。

啟化愚頑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痴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功德無量。」這段話,出於《菜根譚》的教誨。一言破迷,可以解救無數 迷惘眾生!然「勸人一世以口」,但人生不過百年,畢竟人生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將這有限的生命,昇華為永不退轉的「法輪」呢?法師說,歷代古聖先賢嘔心瀝 血,著書立說,為的是要啟化愚頑,雖口已不能再言,但借書流傳百世以達「教化」之功,於是乎有「勸人百世以書」的美言。由此可知:一本「善書」的流傳,如 同我們生生世世行勸世之功一般,口勸只能一世,書勸卻有百世,如《佛經》流傳人世二千多年,不知度化了多少「愚頑眾生」!人生最大的禍患不在於物質的缺 乏,而在於理性的障蔽!佛說:「無明」。一旦「無明障」消除,「智慧門」打開,就能達到真、善、美的至高境界,這就是「人間佛陀」!

無相功德
   一個信佛的人為善作「布施」(捐款),絕對不能以錢的數字多少作為衡量的標準。在某些寺廟的僧人,常常以「施主」的捐款多與少作為衡量功德的標準,所謂 「大施主」、「中施主」、「小施主」的差異,分別對待。這是大錯特錯的行為,完全是市儈化的習俗,與佛門的宗旨大異其趣,不足取。在佛教歷史上有一則記 載:梁武帝是非常虔誠的佛弟子,在他執政時代,修建了不少寺院,剃度不少人出家為僧尼,捐了不少田地給僧人……有一日,天竺僧人達摩禪師來到中國弘法,梁 武帝下詔與他晤面談論佛法。他說起自己如何布施給佛門,問道:「有功德否?」達摩禪師回答說:「無!」梁武帝不解其意,也就話不投機,無話可說下去了。而 達摩禪師則悄然離京到洛陽少林寺面壁修禪定去了。這則佛門故事。一般人是不易懂得其理的。在佛家有所謂「有相功德」、「無相功德」之別,甚至執「相」的 人,反而「無功德」可言了,何以故?因為執相,離不開「我執」的念頭,斤斤計較,是非叢生,一切煩惱的源頭。佛家教導人「不要執著」,即是不要「執相」。 唯有「無相功德」最大!
 
 
我的人生觀
<<楊 釗>>
練 功
   優質的球隊,有賴優質的球員,優質的球員有賴優質於培訓。
   培訓內容包括:觀念的轉變,工作態度,工作技巧以及轉理論為實踐。
   觀念的轉變是指每一個人必須明白培訓的最大得益是自己,而不是別人。自己學習技能,掌握技能,受益首先的是自己,其次才是別人。因此,培訓是為自己而培 訓,其次才是為公司而培訓。同樣,平常的工作是為自己而做,而不是為別人而做,為公司而做。由於為自己而工作,才能產生興趣,產生動力。一般的人認為是為 別人打工,為公司賣力,因此既無興趣,又無動力,得過且過,要別人吩咐才做事,毫無目標,又無計劃,有些甚至要推才動。更差者,工作時間內做私人事務,又 或愉懶。這一切,都是觀念的錯誤,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正確的觀念直接影響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態度絕對會增強工作的成果,時下流行的「顧客服務」是促銷的一個好方法。
   工作技巧是指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和管理步驟,管理步驟是「計劃、落實、檢討」三步曲。
   化理論為實踐是指所學的東西能否在實踐中運用。如果學而不能用,祇能稱之為「紙上談兵」,因此有「學無所用」與「學非所用」之嘆,優質的培訓是必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要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公司上下層的參與非常重要。上層人員在工作中不斷去引導各級人員,運用培訓公認的方法,而自己更加以身作則去使用其中的法則。 中層和基層的員工應該嘗試把平常工作所遇的問題與培訓相結合,遇到矛盾之處要大膽發問,大膽思考,大膽研究,以求達到工作依循先進的方法以及用先進的方法 幫助工作。
   練功的方法包括模仿、掌握要點、記憶和臨陣發揮,祇要能反復觀察,反復練習,反復思考,反復總結,「十年窗下」總有「一日成名」之效果。

人 才
   曾經聽一企業的主管說:「社會上人多,亦人少。說人多,到處都是人;說人少,就是真正能幫上忙的人少。」聽完他那句話,我說:「真正的意思應該是說,社會上人多,但人才少。」什麼是人才?就是說有才能的人,有才幹的人;也就是能把事情辦得妥當的人,能委以責任的人。
   人才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培養人才?怎麼才能成為人才?一、肯幹;二、能幹,俗稱之「能幹與肯幹」。
   肯幹:就是勤力,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做事有拼搏精神。遇到困難不是逃避而是勇往直前,非把困難克服不可;答應的事情一定赴湯蹈火要把任務完成。不向現實 低頭,不向命運低頭;不斷的攀登,不斷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上進,不斷提高。成功與失敗往往在一念之差,而肯幹的人,在抉擇時往往是「上」。
   能幹,是知道怎麼做,其中包括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稱之為「知識和智慧」。分析問題的重點在於「分輕重,知緊緩」,能把握顧客、同事的心理和要求。解決問題的重點在於「隨機應變」俗稱之為「執生」,也就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一個人只需具備「能幹與肯幹」,可以說在社會上便能自立,作為一般的企業主管也可以說稱職。
   如果要更上一層樓,則必須「德才兼備」。
   德,道德:忠於公司,忠於上司,忠於同僚,忠於下屬,不欺騙公司,不背後講公司和上司的壞話,不推卸責任給同僚,不搬弄是非,不向下屬輕許諾言,尊重和照顧下屬,以身作則,有過先作自我檢討,有功先考慮別人,與別人和睦合作,對工作盡心盡力,一句話:「盡忠職守」。
   才,就是才能;與上面介紹的能幹內容基本一致。
   選拔和培訓上層的領導人以「德才」兼備為主。
   選拔和培訓中層和基層的幹部以「能幹和肯幹」為主。
   才能之來源在於知識和智慧,而知識和智慧的掌握在於學習和練習,所以我們有「溫故而知新」、「學無窮盡,達者為師」之名句,亦有「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和「熟能生巧」之名言,只要我們在工作中能多看、多想、多做、多檢討;日子有功,「才能」必定不斷提高。
   德行和肯幹除學習外,更重要是練習,「不因小善而不為,不因小惡而為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檢討一下自己的缺點,若缺點較多,宜分期分開克服不同缺點或弱點。集中精力,選好目標;做出計劃,認真落實,定期檢討;跌倒了爬起來再做,不要怕失敗;一 次不成功,二次、三次……,以前每天犯三次,現在二天犯一次,這便是進步,只要一步步去練習,終有成功的一天;只要不放棄,便有機會到達目的地。
 
 
感 恩
<<覺 明>>
茫茫人海中,濟濟無邊,
漫漫生命路,無牌無站。
如何才能體悟,怎樣才能發現,
生命的燃點,心性的無限。
假如說,人生需由情愛來增色,
生命必以仁義才增值, 那麼
有情有義,
定會讓短短的分斷生命,
熾燃燒煉,
釋放出燦爛的五色光環,
照亮世界,裝點人間。
鴉羊本是痴種,
卻因反哺跪乳,而成報恩典範。
知恩報恩,
原本是作人的基點。
不論地老天荒,抑或海枯石爛,
真理又怎會因時間而改變。
飲水思源,
滴水之恩豈能不報以涌泉。
良好的開始,
預示著美麗的終端。
當輪月隱入天際,
必然會帶來地平線上的朝霞滿天。
當蓮蕊初露,香隨風散,
花蕊中那嫩黃的蓮蓬,
早已育下希望的種子,
期待著喜悅的明天。
因和果,始和終,連綿循環,
善始善終,
盡情展現,演說法門無限。
回想往事,失去的,得到的,
追求的,棄捨的,或苦或樂,
或酸或甜,不過夢中浮雲,
終歸無常變遷!
但得站穩腳跟,無掛無礙,
當下清涼,得大自在。 自是
無悔無怨!
今天,人類歷書上二十世紀的最後一篇,
讓我們舉杯,不邀明月,不問青天,
祗對師尊三寶,暢抒胸懷。
高歌以辭舊迎新,蒙訓而和合精勤,
共同演繹「有情有義,知恩報恩,
善始善終,無怨無悔。」
譜寫二十一世紀僧青年知恩報恩的
感恩詩篇。
 
 
「尊勝陀羅尼經幢」應歸佛門--討回古漪園內佛教古代文物
<<秦孟瀟>>
   南翔是上海市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對我們佛教徒來說,南翔最著名的是名聞遐邇的雲翔寺,它早在五代就興建了,約在公元五零五年,據民間傳說,曾有白鶴棲 息,高僧德齊和尚以「仙禽佛地」之兆,募化建寺,寺成白鶴南飛,故名「白鶴南翔寺」。千多年來,歷經戰亂,古剎盡毀,僅存磚塔兩座,陀羅尼石幢一對,舍利 石塔數座亦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當地居民及佛弟子無不婉惜!
   改革開放,古鎮煥發新貌。在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積極恢復雲翔寺於該寺原址,重建藍宇,再造金身;充分體現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海內外佛弟子感到歡欣鼓舞。 在修復委員會諸多委員們廢寢忘食努力下,在各方諸山長老支持下,相信這座古建築唐代梵宇,約在二、三年之間巍然屹立在南翔鎮上,宛似一顆璀燦明珠,散發著 光輝。
   五月十三日不少海外弟子參加雲翔寺隆重奠基儀式,盛況空前,留下極佳的印象。當一批海外佛弟子來到附近古漪園參觀時,發現園中多處擺放佛教尊勝陀羅尼經幢 一對,舍利石塔一對,普同塔一幢,無名塔一幢……共八座。據說古漪園是明代園林,古色古香。當這群佛弟子來到佛教經幢、石塔面前,駐足觀賞,嘆為觀止!他 們說:以前雲翔寺被毀了,人們把經幢、舍利塔搬移到古漪園來,是一種寄居性質,也是保存古物最佳的方法,值得讚揚!
   而今雲翔寺決定修復了,當地政府官員和全市人民感到高興和驕傲!寺廟的興建,它給人們帶來一種凝聚力,加速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它再也不是什麼迷信活動了,人們的觀念在不斷的轉變中,這是現實生活中的需要,更是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既然如此,園林局的領導人應明智地邁出友誼一步,將園中寄放的八座佛教經幢,舍利石塔、普同塔……統統「物歸原主」(給寺院);其實,這些佛教石塔放在園 林處,只是一種點綴品而已,毫無義意可言!若是放在寺院中去,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它就顯得非常神聖不凡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佛教寺院與佛教經幢結合在一 起,是很自然的事,人們從內心中會產生特殊的景仰感情來。園林局、文物局、宗教局各單位領導人,應重視客觀的事實,更應尊重人們呼求的心聲!佛教人士說, 能圓滿完成這樁善舉,叫做「功德無量!」所謂「善因得善果。」果真能做到這一善舉,無形中就有「善神」眷顧,內心會感到自在、平安!信不信由您了,凡是無 視於善舉的人,他會得到另一種結果!冀望慧禪法師以無畏精神,積極爭取以不負眾望。
 
 
親近善知識
<<王秀珍>>
   春節團年,是中國人最輕鬆快樂的日子,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不僅僅只局限於傳統方式一種,開始尋找更多的方式:怎麼過的自在就怎麼過。
   有不少人是在河北趙縣的柏林禪寺過的,有的是全家人,有的是一個人。大年三十,我從北京趕到寺院,一進大門,全身心頓時感到特別輕鬆,就像到了家裡,真想 撒著歡兒地喊一聲:「我回家來了!」整個寺院裡沒有一個人閑著,都在忙著布置。我請一位端著供果的和尚向淨慧法師通報一聲,他說你就進去吧。進去一看,淨 慧法師在裡邊也正忙著呢,我只與法師見過一次面,沒想到老人記性特別好,他一見我就說:「來了,還沒吃中午飯吧?先喝口水,你上次寫的稿子我看了,還沒來 得及給你回信。」一聽這話,心中的感動恰似流浪兒見了親娘:「如此大任之人,為給眾生托起一片祥和,分分秒秒都在操勞之中,卻這般善待一個無名之輩!不用 說像淨慧法師這麼高的頭銜和地位,就是那些滿大街一抓一把的官兒們,也很難在他們面前討得一絲兒人的待遇,這大概就是有德與無德之區別吧?在淨慧法師眼 裡,眾生都是平等的,不應該有分別心,這就是大德之人的胸懷!
   大年三十的柏林禪寺,一派新春景象:青松翠柏之間,牽起一柱的彩燈,沒有張揚沒有濃妝,恰如其分地捧出一個與天同慶,與民同樂的淨土,那一個個殿前的紅燈 籠默默地把千年祝福送給大地上的每一個生靈;男男女女從全國各地趕到這裡,分不同性別住進了寮房,兒子隨爸,女兒隨媽,就是吃飯,一家人也不在一桌,男是 男女是女,雖然沒有了往日那種耳鬢廝磨般的親近,但是,彼此的情感更多了一份莊重與欣賞,溶入於古殿松柏唱經聲中,真如天堂落人間。
   初一凌晨五點,同樣在大年三十忙碌了一個晚上的柏林禪寺的出家人,已在大殿裡開始頌經:祝全國人民幸福安康,祝中國繁榮富強,祝海外游子平安吉祥。望著淨 慧法師大德,跪在佛像前,兩只手心輕輕地翻上來,像是蓮花,以滿心的虔誠,祈禱上蒼降福於眾生。我想,正在睡夢中的國人呵,你們可曾感念到這份赤子之心? 慈悲之愛?無論如何,我為自己的國人慶幸,慶幸於忙忙碌碌之中還有人在為我們默默地祈禱!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卻捨得個一乾二淨,過著我們無法想像 的清淡生活,只為給大眾以快樂和幸福!
   我問一位女士:「你一個人來這裡過年,丈夫兒子同意嗎?」她一邊回答我,一邊忙著收拾碗筷打掃地面和飯桌:「當然同意,單位放半個月的假,在這裡過幾天, 再回去跟他們一起過幾天。那裡是我的家,這裡也是我的家,在家要把丈夫孩子老人照顧好,出家要把這裡照顧好,偏廢了哪一方都不好,如果在家沒把家庭搞好, 人家就會說,還是學佛的呢。大年三十在這裡過,不單是形式上有意義,通過各種頌經活動還可以學到很多善知識。學佛嘛,就是親近善知識,把人做好,把事情做 好。」看著她滿臉的安祥與平和,相信世上的風風雨雨再也無法傷害到她。
   另一位女士,我遇見她的第一面是單腿走路,另一條腿在幫廚時扭了,疼的她動不了,看上去臉色也有些浮腫。我勸她去醫院,可是她堅信善知識可以擺脫一切痛 苦,那天晚上,別人在看花聽炮,她卻一直繞著寺中的白塔走,第二天我再見到她時,判若兩人,不僅行走如常,臉上那層浮腫也不見了。我想這裡有個精神因素在 裡邊:她的病本來屬於「氣不暢」,而「不暢的氣」就是發生各種各樣疼痛的病因,痛疼日積月累就會成惡疾。這位女士,姑且不說「氣為什麼不暢?」,只說她因 「氣不暢」而出現了扭傷腳的症狀之後,因為信任善知識,而能完全放鬆自己,在一遍又一遍的「走」之中,利用善知識把自身的雜念排開了、純淨了,最後忘記自 己。這種現象一旦出現,既便是一秒鐘的功夫,全身的氣流頓時暢通無阻,便會於瞬間沖開了因「不暢之因而堵塞的通道」,當然扭傷就好了,這是稍稍懂得點醫學 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大年初一的早上,淨慧法師給在廚房乾活兒的行者剃度:「去一切惡,行一切善,普渡眾生」。事後我採訪了他們:「做為廚工,本職工作幹好了就行了,為什麼還 要出家?」那位眉清目秀的小和尚正在壓餃子餡,他只能邊幹活兒邊回答我:「你知道不知道什麼是善知識?知道不知道什麼是佛文化?知道不知道最能給百姓以和 平的文化是什麼?」我有些接不上口,他接著說:「我們出家就是準備將來上佛學院,專門研究佛文化,把善知識發揚光大,使得人人都親近善知識,用善知識端正 自己的行為,以善知識獲得一生的幸福和快樂!」我的心一熱,默默地退下,並祝他走好。
   空曠的華北平原,蕭條冷靜的趙縣縣城,只有柏林禪寺的裡裡外外最有人氣,因為柏林禪寺不設門票,常年累月向一切眾生免費開放。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 善:善到終極不設門,無門的善才是真善;也是第一次被善的力量震撼:若沒有大慈悲之愛心,哪有這種氣貫長虹、力排污濁的胸懷!我明白了「無門」的含義,無 門者最安全,無門者與天地萬物共體,無門才是大福田。
   有人驚呼,傳統的丟失了,我們的魂沒了,其實不必擔心,只要是善知識,人們就不會忘記,要知道,既使是丟了,轉著圈兒的也要把它找回來,柏林禪寺就是最好的見證!文革中古老的柏林禪寺被化為一片廢墟,而今又回到了人間。
 
 
焦山詩話
<<覺 真>>
   「金山腿子高旻香」,這句祖傳俗諺是說鎮江金山寺盤腿打坐的工夫和揚州高旻寺坐香的工夫,在禪門是蜚聲全國的。說起金山寺,人們總難忘記他那著名的代代相 傳的鎮山四寶:周鼎、諸葛銅鼓、蘇東坡玉帶、文徵明金山全圖。游覽金山的人,必以一睹為快。雖說金山寺在上兩個世紀,曾遭遇幾次大火,但這四件鎮山之寶總 是被首先搶救出來,流傳至今。
   與金山齊名的焦山,同樣也有鎮山四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鮮為人知了。金焦二山齊名久著海內外,但他們各具特色,各有其不同個性。所謂「金山寺裹 山,焦山山裹寺」,此言形象地指明了:金山輝煌而外露,焦山幽靜而深藏。金山自與陸地相連以後,可望可即,信步可至。焦山則浮玉江中,一水相隔,無橋可 通,非舟莫渡。難怪歷史上的焦山四寶罕見而又默默無聞了。楊積慶先生是鎮江市文化界飽學之士,原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學素養深厚,又有佛緣,退休旋 里之後,受 恩師茗公上人之托,幾經寒暑,搜輯歷代題詠焦山詩篇,編纂而成《焦山詩匯》一書,於近日出版。為我們考見前人筆下焦山風物與歷史文化留下一份 極為珍貴的史料,因此,焦山定慧寺原有鎮山四寶:西周古鼎、漢定陶鼎、楊文襄公玉帶、楊繼盛題詩與墨跡,得以藉該書眾多詩作讓我們見到了埋沒於歷史煙塵中 的瑰寶。
   且讀明代方豪《玉帶歌》:
   長江東下幾萬里,
   金焦兩山相對起。
   兩山幽勝既不殊,
   山中故事合倫比。
   金有吞海亭,
   焦有汲江差可擬?
   金有留雲臺,
   焦有礙月宛相似。
   何為玉帶鎮山門,
   金獨有之焦無此?
   得非山乏了元師,
   無乃世罕東坡氏?
   亭臺有無何重輕?
   山中無此山之枬。
   寥寥千古間,
   乃見楊夫子。
   夫子文章今老坡,
   得時行道還相過。
   功成拂衣臥江曲,
   佳辰載酒焦之阿。
   醉解玉帶付老衲,
   褆巾朱匱重包羅。
   佩久已知天子賜,
   藏縵自有鬼神呵。
   山門留鎮識公意,
   了元有無何足計?
   從此金焦無強弱,
   一解了卻不平事。


   這位方豪是個直性人,他把對峙並立的金焦二山作了對比,金有吞海亭,焦有汲江亭;金有留雲臺,焦有礙月臺。可是,「亭臺有無何重輕」?唯獨金山有蘇東坡留 下鎮山的玉帶,為什麼焦山偏偏沒有呢?他甚至憤憤不平的說「得非山乏了元師,無乃世罕東坡氏?」是不是因為焦山就缺少了佛印禪師,而當世又少了蘇東坡呢? 他居然提到了「山中無此山之枬」的情感高度。「寥寥千古間,乃見楊夫子。」橫空出世,焦山有幸遇到了「醉解玉帶付老衲」的楊夫子。這位楊夫子在五百年前的 當時,可是一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其名楊一清。字應寧,明成化八年進士,從中書舍人,一路升遷,一直做到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加特進左柱國、 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說這位當朝宰相「夫子文章今老坡」恐怕有點恭維了,(方豪,正德三年進士,歷官刑部主事、湖廣副使,與楊一清同朝為官。這點可以 理解)但說他「得時行道還相過」,卻是真實不虛的。蘇東坡一生坎坷,先貶黃州,再貶嶺南,最後一直貶到海南島的儋州去,除了一個大學士的虛銜外,官階確實 沒有楊一清(宰相)這麼高。據《焦山志》中載,楊一清與焦山寺僧妙福禪師為友,兩人的友誼,絕不遜於蘇軾與佛印。楊一清原籍雲南安寧,以父喪葬於丹徒,這 才做了鎮江人。他的家在今觀音樓巷圓通庵北。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南巡,路過京口,特地來到楊一清家,君臣歡宴。就在這次駕幸鎮江之時,楊一清 向武宗引見他的方外友妙福禪師,皇命妙福任三山都綱,成了金焦北固三山僧界統領了。又奉旨建造焦山大殿、方丈室、及水晶庵。於是這位恩寵無比的楊大人解玉 帶贈妙福禪師,永作鎮山之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楊一清後謚為楊文襄公,有《楊文襄公集》、《石淙詩稿》等傳世。楊從宰輔的高位退休後,回到故里鎮江,他是經常偕舊雨新知同游焦山的。《焦山詩匯》中收有 他詠焦山的詩作十餘首,從「莫怪居人誇勝地,分明此景是蓬壺。」「海雲堂深白日晚,清風水面生微寒。詩成浩歌放舟去,留向他時作畫看。」「八年不到焦山 寺,今日重來一老翁。新渚忽生波島外,舊題多在薜蘿中。」等句來看,他對焦山的一往深情,非他人可比。
   值得一提的是,對佛學深有研究並引佛學來進一步改造儒學的一代宗師王陽明(王守仁)與楊一清相友善,他也留下了《游焦山次邃翁韻》三首,邃翁者,楊一清也。這三首詩寫出了焦山的山川勝跡,也是王陽明與楊一清的同儕印證。(詩略)
   方豪除了上述焦山《玉帶歌》外,他還寫過一首焦山《東泠歌》:
   焦山玉帶今已有,
   石淙相公垂不朽。
   僧徒歡喜過客談,
   山靈亦免居人後。
   不堪尚有中泠泉,
   怪哉此地非其偶。
   伽藍殿前有古井,
   水如明鏡甘如酒。
   昔者焦生此煉丹,
   山中老衲相傳久。
   方生品鑑今陸翁,
   一歃頓使塵襟空。
   名以東泠錄其實,
   泉也本在江之東。
   合與中泠同一等,
   惠麓谷廉皆下風。
   茲泉茲帶二美稱,
   長與金鰲相對雄。


這位詩人方豪,真是焦山的知音和大護法。他論證出焦山有泠泉,絲毫也不讓金山的中泠泉,甚至連無錫惠山的天下第二泉也不及焦山的東泠泉。有此泉此帶,使焦山「二美稱」,當然與金山也就「相對雄」了。
   其它朱、滕謐、王元翰、鄭燾、殷綬、石韞玉諸家,多有詠題楊文襄公詩作,這裡就不再述及了。
 
 
漫談西藏 風俗節日
<<耿 林>>
薩嘎達瓦節
   「薩嘎達瓦」意為氐宿月,俗稱放生節。在整個四月里僧俗群眾都不殺生,不吃肉食,人們專心轉經朝佛、封齋修法。佛說「此月行善一事,有行萬善之功德。」
    每到藏曆四月,林廓沿路桑煙繚繞,轉經大軍連綿不斷。他們或帶食糧,或帶足零錢,一路向每一個乞討者施捨。這一月拉薩的乞丐數目倍增,轉經沿途從頭到尾坐 滿了乞丐。轉完一圈林廓,一般家庭都要施捨幾百元。到了四月十五日,轉經活動達到高潮,拉薩幾乎遮掩在濃濃的桑煙中,轉經隊伍更加龐大。相傳這一日恰逢釋 迦牟尼降生、成道、涅磐,故人們除焚香祈禱外,還要劃船游玩,在林卡里會餐歡聚。

雪頓節
   雪頓節,意為酸奶宴會節,從藏曆六月三十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中旬。西藏的節日或多或少地都和宗教聯系在一起,雪頓節的形成也不例外。黃教祖師宗喀巴在改 革西藏佛教時,為新創立的格魯派制定了嚴格的戒律,規定從藏曆四月至六月僧人都必須安心室內念經修行,到六月底開禁。這時僧人們紛紛出寺下山,世俗百姓為 他們施捨酸奶,寺院也以酸奶招待僧徒,並舉行野宴游樂,屆時各地藏戲班子都奉命前來獻演,為節日增添歡樂。
   雪頓節的開幕式非常隆重。六月三十日清晨天不亮人們就陸續來到哲蚌寺山下等待開幕式的第一項--亮佛。晨曦剛剛爬上山背,幾百名青年喇嘛將幾十丈長的唐卡 佛像抬上山坡,法號沉沉,香煙彌漫,巨大的唐卡從亮佛台上徐徐向下展開,數以萬計的僧俗群眾前來瞻仰朝拜,接著由扎西雪巴、迥巴、江嘎爾、香巴、若捏嘎、 希榮仲孜、貢布卓巴等十二個藏戲隊相繼在佛像前的平台上表演「諧潑」,然後到噶丹頗章院內正式演出。
   七月一日各藏戲隊到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規定的地方進行聯合演出。
   七月二日僧俗官員設酸奶宴。在此期間准許拉薩百姓進入羅布林卡觀賞藏戲、游園玩樂。從這天起由四大藍面具派戲班輪流上台獻演,七月八號之後各藏戲隊還要去城鄉演出。人們邊逛林卡邊看藏戲,悠悠哉哉地玩到七月中旬,雪頓節才宣告結束。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弟子泉慧記錄>>
(接第四七九期)
   一生父母之恩,尚且難報,何況多生多劫之父母深恩,豈能容易報?今生父母深恩,既然要報,則生生世世之父母恩,亦應要報,欲想報無始父母之深恩,就應恒順 眾生,處處教化,令發廣大道心,永得離苦安樂,一樂永樂,若能如是,名真報恩。二福田勝故,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大智度論云:蟻子 在先成佛,此事猶未可知。既一切眾生皆得成佛,若能隨順眾生,即是隨順未來佛,若現在能供養眾生,即是供養未來諸佛,既供養未來之佛,則功德無量無邊,廣 大殊勝。三應本願故,菩願大願不外四弘,即是上求下化,欲利益眾生,必須恒順眾生,由恒順眾生機情故,方能受你教化,所以恒順眾生,即是應於眾生無邊誓願 度。由恒順眾生故,則於眾生不起惡意,即是應於煩惱無盡誓願斷。以眾生之機情無量,欲恒順眾生,必須學無量法門,方能逗無量眾生之機,此即應法門無量誓願 學。眾生度盡,煩惱斷盡,法門學盡,則佛道自可圓成,為應四弘誓願而恒順眾生。四懺悔宿罪故,恒順之相反,即是違逆,過去生中,損人利己,小則奪他受用, 大則傷他之身,害他之命,令眾生不得安樂,以惱逆眾生,造下無邊罪障,現今恒順眾生,則懺悔無始罪障。五對治現惑故,由於過去無量劫來,違逆眾生之習氣, 現今數數而起,由今恒順眾生故,則違逆之心不能起,以此對治現行煩惱。六模範眾生故,菩薩不違眾生,常時恒順眾生,堪作眾生標榜,令諸眾生亦學隨順之行, 有此六種因緣,所以要恒順眾生。
   二、何名恒順眾生,恒是恒常,順是隨順,以眾生無邊,機情亦無邊,愛樂亦無邊,各有所好,菩薩為眾生故,隨其愛樂,順其機情,為說妙法,順其所好,而布施 之,不是今日隨順,明日不隨順,在在處處,悉皆隨順,以菩薩知眾生皆有佛性,凡聖無二,物我同體,所以菩薩常常隨順眾生,令其歡喜,好施教化,令發菩提 心,趣向佛道,若菩薩能隨順眾生,即是隨順供養諸佛。其實菩薩具折挕二門,利益眾生,今但向偏重方面,挕受門說,為恒順眾生,若作惡眾生,而隨順之,通以 害之。
   三、恒順眾生有幾種?能隨順是菩薩清淨三業。所隨順之境有二,一隨順眾生性,生性我性,一性無二性,此即眾生本有之佛性,菩薩隨順中道佛性,即是隨順眾生 性。二隨順眾生欲,眾生雖無量無邊,其所樂欲,唯一無二,同向離苦得樂一條陣線前進,厭苦求樂,是一切眾生唯一之目的,菩薩若以財施,解脫眾生目前痛苦, 若以法施,則解脫眾生未來大痛若,菩薩為眾生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令眾生捨惡行善,捨邪歸正,令離三途苦,得人天樂,此隨順最鈍根眾生之情欲。隨順眾生 性,即是隨真諦,隨順眾生欲,即是隨順俗諦,觀真歡俗,都無實性,唯幻現,二邊不住,隨順中道佛性。
   四、恒順眾生有何利益?隨順眾生故,在在處處,得眾生歡喜,悉皆受化,大法從此化化不絕,慈悲增上,常生人道天中,親近諸佛,及善知識,聞法修行,斷除煩惱,將來究竟得成無上菩提。此隨順眾生分為三科,庚初牒九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牒即重牒,亦即是重按,因上開章,普賢菩薩,已將十願名總標列,今重按以便下釋。
   庚二釋行願相,正一解釋第九願之行相,分為二科,辛初正明,二徵釋。今初正明又分二科,壬初明所順境,二明能順心。今壬初明所順境。(待續)
 
 
秉承佛陀慈悲教法,第二次廣西利生之行!
<<寶蓮禪寺助理行政主任 潘雪芳>>
   四月四日,我有緣跟隨寶蓮禪寺紹根法師,去探訪了廣西的貧困山區。原以為這次可以順道飽覽廣西風光。著名的桂林山水,就位於廣西,所謂「桂林山水甲天 下」,桂林山水佈局出奇的優美和和諧,堪稱天下一絕。然而,他的美並未帶給廣西山區人民美好的生活。它的奇山異峰並未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反而令到當地 人民世代生活在貧困之中。
   由於廣西山多平地少,成為了當地種植的大難題;廣西一帶以種植甘蔗為主要經濟收入,此外,就是種植一些果樹。礙於收入不足,居民大多居住在一些泥土建成的 房舍內,尤以山區的村落,甚多此類建築物。當地政府曾為部份山區開闢車路,這些車路只是一些泥路,當我們乘坐四軀車進入山區時,所經的路,因曾下大雨,泥 濘濕滑,車路經常有大小石頭,路途凹凸不平,致使整個長達五個多小時的來回車程顛簸不定,運輸困難亦是令山區經濟貧困的原因。交通不便,學生要徒步上學, 每天清晨吃過早飯,走兩小時到上課地點,下午有一小時休息,學生沒有中飯吃,三時放學,回家後才有飯吃,那些學生一天就只有兩頓飯吃。
   在九六年廣西發生嚴重水災,影響範圍廣泛,把大部分柳州淹沒,幾乎把所有山區土建房子沖毀,香港新聞報導過這次災情。去年霜凍,把大部份剛準備收成的龍眼 樹凍死,嚴重打擊當地的經濟收入。重建家園已令當地居民倍感吃力,又如何重建學校呢?法師於去年十一月間已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寶蓮禪寺捐建基礎教育學校 八間,由於山區很多校舍破爛不堪;法師有見及此,決定再到廣西,此行就為柳州地方的武宣、柳城及柳江三縣的偏遠山區,捐資重建校舍。我曾打趣地問法師為甚 麼要找如此難行的山區去捐資建校呢?法師反問我,要是不難行,難道用得著我們去捐嗎?我忽然想起,菩薩發心,難行能行,才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去救度眾生。
    當我們去到那些破爛的土建校舍,回想起也覺驚險;校舍的木支柱及橫樑,長年受到天花瓦片的壓力,已變得歪曲或破裂。可想像到下大雨時,學生的處境是很危險 的。有些校舍是土法建築,農民不懂建築結構,學校教室窗戶細小,光線不足,嚴重影響學生視力;有一間學校更被白蟻蛀蝕得很厲害,整座校舍必須拆除,只剩下 四面牆壁,需要搭棚上課;又有一間學校,校舍被大水損毀,要緊急拆卸部份建築物,重建又缺乏資金,學生在棚架下上課,已有兩年時間了。我看到這情景,真想 馬上告訢香港的孩子們,他們已很幸運了。當地官員告訴我們,山區的學生,知道讀書機會得來不易,故都認真學習,每年有好幾個山區學生考上大學,但礙於經濟 不好,經常要捱肚餓,然而堅忍的精神支持他們完成學習。
   當法師考察及見到山區如此貧困,探訪十所校舍,全部都是破爛不堪,心裡更疼惜孩子們,決定為當地山區捐足十所基礎學校,法師認為幫助他們的生活,不如為他們「興學育才」,為下一代提高文化素質,希望日後將貧困的生活改善過來。
   正如法師常說:「興學育才、強國之本」,這實是長遠的事業。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慶祝佛誕學生徵文選
學生姓名:陳永雄(S.6B)
慈悲心與環保

   人類與大自然有著互相依存的關係,大自然賦予人類豐富的物質資源,人類則依靠大自然的供給而生存。面對著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地球生態與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而與地球共存的人類必然蒙受其苦!因此人類必需要培養環保的意識,共同努力去保護大自然……我們生存的環境。
    環保的意識是發自人的內心。這「內心」其實就是佛法裡所時常提及的「慈悲心」。「慈悲」的意思是關愛一切有情,甚至整個宇宙。因此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人,看 到別人遭受苦難時,這人的心靈、軀體或情感上總會產生出一種悲憫心,希望協助別人解除苦厄,並祈求別人能夠得到幸福、快樂。例如看見林木不斷被砍伐,這人 會關心居於其中的動物,從而聯想到牠們的苦受、棲身之所等。
   慈悲心與環保兩者,簡單來說,前者是推動後者的能源。換言之,人類若缺乏了慈悲心,要實現環保的夢想,就遙不可及了。由此可見,有慈悲心才能實行環保。一 個充滿慈悲心的人,很自然地會關心地球上的生態與自然環境。只要具足慈悲心,人人能為自己與他人的健康著想,合力把這地球轉化成人間的淨土,務使一切眾生 皆能離苦得樂,空氣與水源污染等環境問題便不再產生了。
   其實要淨化環境,得先要從淨化我們的心靈做起。而人的心性本善,每個人也有生起慈悲心的潛能。正如釋迦佛所說:眾生皆具佛性。但願我們都能淨除一切心靈上障垢,長養出一顆溫暖的慈悲心,環保就不再僅僅是理想而已。

學生姓名:鍾德鳴(6B)
慈悲心與環保

   隨著現代社會的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然而地球的環境素質卻因污染而日漸惡化。因此,環保這個近代的學問及概念便應運而生了。可是,現代 的人又是否知道,歷史悠久的佛教,其實早已經有「環保」這種的觀念?要瞭解佛教中的「環保意識」,就必先理解釋迦佛所提倡的「慈悲心」。
   慈悲心是成佛之本佛,一般人所認識的慈悲心可能只是限於對某一些人的愛。但是,佛理中所指的慈悲心並不僅是這般狹隘的,而是指關愛整個宇宙。「慈悲」具有 溫暖、慈愛及開朗包容的特性。而「慈悲心」在西藏文的含義中,是代表「高貴的心靈」。例如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人,一旦看到眾生幸福快樂的時候,便會滿心歡 喜。而當他看見別人受到任何痛苦的時候,他的心靈、身體及情感都會在希望協助這受苦的人離苦得樂。其實,佛理中所指的眾生不單是指人類,而是指所有有感 情、有知覺的生命,因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平等」。
   至於現代社會所強調的「環保意識」,就是令大自然生態環境取得平衡,避免生態系統受到破壞。而這種觀念、學問,正是佛教理念中所強調之慈悲心。具有慈悲心 的人,是絕不會肆意破壞有生命、有感情的大自然體制的,是不願看見任何生命受到傷害,更不會作出任何損害眾生利益的行為。反之,他們會盡心盡力去保護這個 融洽、和平、微妙的世界,力求生態環境能達到一個和諧的境地,使眾生都可以活得舒適快樂。
   假使每個人都具有一顆慈悲的心,我們可以的肯定,環境污染的問題,不會重視眼前。只要我們每人都能培養一顆慈悲之心,養成平等對待一切生命的習慣,要實踐「環保」這一個理想,那就不成問題了。

學生姓名:柯培蓀(S6B)
參加「大學選科全攻略」講座後記

   四月十五日的早上,我們中六級十八位同學,與數十位其他佛教中學的學生,一起前往香港理工大學,參加由香港佛教聯合會弘法使者主辦的「大學選科全攻略」講座。我們都認為這講座使我們獲益良多。
   從理大校長潘宗光居士的演說中,我們知道了很多有關理大的最新資料和動態。還認識到理大各個學系的教學目標,以及理大學生近年來對本港社會所作出的貢獻。潘校長鼓勵我們努力學習,將來為香港的繁榮作出貢獻。他能在百忙中抽空和我們見面,對我們來說,實是莫大的鼓舞。
    而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來自各院校、修讀不同學科的弘法使者們。他們在衍空法師的指導下,為這個講座作了兩個多月的籌備工作。他們首先分別自我介紹一 番,然後便以「過來人」的身分,向我們講述自己當年選科的疑難和經驗、所就讀的院校特色和那些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激發起我們對大學生活的嚮往。其後就是 「諮詢時間」,弘法使者們都很熱心、有耐性地為我們解答有關大學選科的問題,使我們對大學的學科和入學要求有更多的認識。他們還準備了多款的素食美點招待 我們呢!
   最後,我們衷心感謝衍空法師、潘宗光校長及這些弘法使者們所給予我們的關懷和鼓勵,使我們對未來的學習生涯有更明確的方向和信心。我們更希望這些弘法使者們能舉辦更多類似的講座和活動,使更多同學受惠。廣結善緣、利樂一切有情眾生,是為佛子行啊!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校長會
第三屆非學科聯校教育活動《創意思維》研討會
會長覺光法師致辭

教育署助理署長張秀文女士、陳湛杰博士、馮祿德先生、諸山大德、各位長官、各位嘉賓、各位校長、各位老師:
今天是本會會屬中學校長會舉辦教育活動《創意思維》研討會的日子,承蒙教育署助理署長張秀文女士在百忙中親臨主禮,本會與屬校同人至感榮幸,又得到浸會大 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陳湛杰博士、考試局中文科主任馮祿德先生接受本會的邀請,擔任本次研討會的演講嘉賓,本人謹代表在座校長、老師深表謝意。各位長官、嘉 賓光臨指導,本會同人同感喜樂,敬表歡迎之意。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本會校長、老師深明責之在身,無時或忘、是以於過去數年,亦曾舉辦多個研討會、工作坊及國內交流團等,以推動會屬中學邁向優質教 學。香港是一個國際性都市、社會變化急劇、環境亦日趨複雜。要令我們的年青人有豐富的學問、敏銳的思考和正確的人生觀去配合知識型社會的需求,我們的老師 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時而教。今日的講座以「創意思維」為主題,得到張助理署長的支持鼓勵,兩位學者的諄諄賜教,在座老師必定深領教益。陳湛杰博士學養 精醇,著作豐富、曾負責及參與多項提昇教學效能及思考訓練的研究計劃及工作,對思維的教學深具心得;而馮祿德先生過去曾多次擔任會屬中學演講比賽的評判, 可說是我們的老朋友。除了是一位資深而學博的語文教育工作前輩外,馮先生於傳播媒介、無台藝術和培訓後學等方面,經驗豐富,卓見尤多,今日我們得到這個難 得的機會,領受兩位名家的寶貴心得,在座各位一定歡喜無限、智慧增長。本人再次向兩位致以深切的謝意。
「終身學習、提昇自我、發展潛能、追求卓越」是我們對學生的期望,亦是本人對各位老師的期許。本人謹祝願各位老師,本著佛陀慈悲的精神和智慧、教誨同學正心修身,增長福慧。與同學、學校一起達致至善,並祝願在座各位健康愉快,如意吉祥。


香港佛學書局主辦
佛學講座
講題:《觀心覺夢鈔》導讀

內容:
《觀心覺夢鈔》是日本良遍法師所著。本書的主旨是說明佛教解脫之道,重在觀心,即瞭解萬法不離心識之理,可使人自迷夢中覺悟真理,故稱「觀心覺夢」。書中釋述唯識教義的體系,詳論心與外界事物間之關係,並闡明因唯識之理而獲得開悟的途徑,故被譽為是唯識學的綱要書。

講者:陳雁姿居士
日期:2000年7月4日至8月29日,逢星期二,共九講。
時間;晚上7時半-9時。
歡迎各界人士參聽,共沾法益。
地點:銅鑼灣百德新街55號華納大廈五字樓B座
電話:25779908或25772372


香港佛教醫院
三十週年慶祝活動揭幕典禮暨
第十屆社區健康齊關注活動

   醫院管理局轄下香港佛教醫院於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五)舉行三十週年慶祝活動揭幕典禮暨第十屆「社區健康齊關注」活動。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醫生在致辭 時表示,隨著社會的演變,優質醫療服務除了傳統的仁心仁術外,更要配合良好的治療環境、有效益的制度、並與市民建立夥伴關係。醫管局作為提供公共醫療服務 的機構,正在不斷改革,實事求是去迎接挑戰。市民也需要明白改善健康並不單靠醫療治理,而是要分析自己的生活習慣,從起居飲食著眼,作出適當調整,為自己 的健康「把關」,時刻維持良好狀態,防病於未然。佛教醫院每年舉辦「社區健康齊關注」活動是希望透過健康檢查及展覽,使區內人士認識多一些健康常識,如發 覺有任何病徵,可以及早檢查及醫治,認識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
主禮嘉賓除何兆煒醫生外,還有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醫院管理局副執行總監陳雷素心醫生、佛教醫院管治委員會主席林漢強太平紳士及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黎時煖太平紳士。
佛教醫院籍著三十週年誌慶舉辦多項活動,將健康資訊帶給市民,「社區健康齊關注」活動便是其中一項。在下半年更會舉辦「開放日」、為院友舉辦秋季旅行等。
佛教醫院位於九龍樂富杏林街,是一間社區醫院,設有普通科門診及專科門診。在住院服務方面,設有內科、外科、眼科、安養服務、療養、高度護理病房、私家病 房及有關之專職醫療服務。為更有效運用資源,佛教醫院病人更可得到聯繫醫院所提供的磁力共震及電腦掃描的診斷服務。佛教醫院會繼續與區內其他提供醫療護理 服務的機構一同攜手合作,建立連貫醫療,以發揮最佳的醫療護理效益。


公德心功德林 佛誕植樹計劃

   「公德心功德林計劃」是從「佛誕植樹,普澤世間」的深心萌芽而生的,是香港佛教聯合會以「培育公德心,長養功德林」的理念來為祖國植樹扶貧、植樹防洪的籌 款活動。「公德心」就是關懷公眾利益的心;在佛教來說,就是無我精神的實踐。以無私的公德心行善行,有能感召福樂的德性,是故有「功德」之名。「功德林」 就是功德的積聚;樹木多便成樹林,功德多便成功德林。所以,培育也是保障個人利益;無國何處為家?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又誰能獨善其身!


香港佛教界沙田區慶祝佛誕大會

   沙田區慶祝佛誕大會於農曆四月初八假座慈航淨院舉行,由戒端及瑞洪兩位法師主持,並榮幸地邀請了沙田政務專員黃美蓮太平紳士、沙田區議會主席韋國洪先生為大會主禮嘉賓。
當天慈航淨院四周彩旗飄揚,節日氣氛濃厚。慶典在大雄寶殿內進行,有六十多位嘉賓參加盛會,殿前庭院擺設了電視,直接轉播整個慶典儀式。
十一時左右慶典正式開始,八位仙女提燈引領四位主禮嘉賓進入殿內就座。大家先向教主釋尊行三問訊禮,頌唱佛寶歌,然後由主禮嘉賓主持剪綵,戒端法師開示, 接著戒端及端洪兩位法師分別向黃美蓮太平紳士及韋國洪先生致送紀念品。及後浴佛典禮正式開始。由兩位法師上香及獻供,十樣供品包括:香、花、燈、塗、水、 果、食、寶、珠、衣,並由劉校長及沈校長傳供,氣氛莊嚴。殿外陽光普照,二百多名信眾亦能透過音響廣播和電視直播,觀賞整個慶典儀式。
兩位法師上供後,便進行浴佛儀式。十二時半左右儀式完畢,各嘉賓便享用由慈航淨院準備的美味齋菜。同時大雄寶殿亦隨即開放供信眾、家長及學生們浴佛。慶典至下午四時三十分圓滿完結。


【大陸】

浙江餘杭市修復
慧日禪寺募緣啟事

   慧日禪寺,始建於隨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煬帝大業年間,曾改為東都宮庭的內道場。宋、元代幾度變遷,幾度興毀,直至明洪武年中,始確立寺址即現今博陸鎮。然而歲月如輪,四凶肆虐,文革中寺院毀壞殆盡,片瓦元存。誠令見者扼腕,聞者悽愴。
所幸今逢盛世,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在原址重建慧日禪寺,三府三縣之善男信女額手歡慶,奔走相告。叨蒙禮請廣興主持重建寺務工作。老納不才,德薄慧淺,焉能 荷擔如此重任,推辭再三,勉為接納。擬議中重建規劃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鐘鼓樓、藏經樓及兩廂配房、齋堂、碑廊等建築,現今大雄寶殿圓通寶殿業已 落成,佛菩薩聖像裝金在即。奈工程浩大,資金匱乏,惟冀四海九洲之內,好施樂善之豪傑,三府三縣之間,仗義疏財之達德,匯涓流為瀛渤,積拳石成須彌,仰祈 風從雲集,聚沙成塔,庶幾慧日建成,餘杭光榮。彰鷲岭之遺型,建梵宮於博陸,則淨土既成,四眾之幸也。喜捨者同登菩提,樂助者咸臻覺岸,功無虛棄,福有攸 歸,是為至盼。

廣興法師簡介
廣興法師,江蘇東台市人,生於一九二二年,現年七十有九。家世奉佛,宿有善根,九歲於該市安豐鎮普濟禪院依上卓下齋為師落髮為僧,在院習學五堂課誦梵唄及 儒家四書五經,天資聰慧,所學不忘,深受師之愛戴。一九四○年負笈南下至蘇州戒幢律寺受具足戒。戒後投常州天寧佛學院求學,一九四四年轉學上海靜安古寺佛 學院求學。抗戰勝利後,到南京下關靜海寺、古陵等寺參學。解放後,再來上海靜安寺、玉佛寺參學。直到一九七九年宗教政策落實,被聘為上海佛教協會理事,上 海玉佛寺副寺。復受聘浙江普陀山普濟寺西堂,浙江諸暨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及江蘇武進市大林寺都監等職。
廣興法師雖年屆耄耋,然由於終身茹素,老而彌堅,於一九九八年,接受浙江餘杭市宗教部門和佛教協會恭請,任慧日禪寺修復委員會主任、住持。由於該寺在修復 階段,工程浩大,資金缺乏,廣興法師不顧年老經常往返在上海餘杭之間,為募集資金,建寺房、塑佛像等事而忙碌。用他的口頭禪說;年齡雖老,為光大佛教,報 效佛祖恩德,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斯則名為報佛恩。惟願他的願心早日圓滿,俾地處古運河畔的慧日禪寺佛光普照,法輪常轉,四眾咸歸,道場興旺。


國家隆治、佛法昌明
重建雲翔寺奠基儀式
◎釋慧禪

   雲翔寺始建於梁朝,中興在五代,屢建屢廢,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保留到今日的,唯有雙塔雄健,這是南翔古鎮文化的標志。而白鶴南翔的傳說給古鎮的由 來,道出文化淵源。中國人是崇尚傳統的,江南古鎮南翔更是人文薈萃的所在。當今國運昌隆,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修復雲翔寺正是大好機緣。市、區、鎮三 級政府、宗教局把握局勢,順應民意,批准重建雲翔古寺,保護老街,不僅為南翔古鎮增添文化氛圍,與古漪園一起成為南翔鎮旅游事業的重要景點,更為重要的是 黨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具體落實到我們千年古鎮,祈願我們古鎮經濟繁榮、人民幸福!
寺廟是世尊釋迦牟尼和諸佛菩薩受供奉的地方;也是佛教四眾弟子過宗教生活的場所。古來大德弘揚宗教,都十分重視佛殿的建築,如同當年世尊說法,也十分重視 精廬的修飾。至於佛教傳到中國,結合中國宮殿式樣,盡善盡美,使淨宇莊嚴,琳宮煥然。所以寺廟的建築是萬古宏勳,千秋偉德。貧衲不慧,蒙領導之關心;各行 各業之幫助;更仰仗善男信女同申樂善好施之情;江南江北,不乏仗義施財之士;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功德林中布施為最;匯涓流成大海,精拳石成須彌;水到渠 成,風從雲集。修復委員會眾人將秉祖師之遺訓,弘如來之正法,守國家之法律、法規;走愛國愛教之路;不吝精神,誓成就重建之功德,待莊嚴伽藍之落成,再邀 各位同沾法益。蓋善捨者同證菩提;樂輸者咸臻覺路。無數歷史事實可以証明,功無虛棄,福不唐捐。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上海雲翔禪寺
上海市南翔古鎮解放街一六九號
電話:59175297 59172336
傳真:59173666 郵編:201802
開戶行:
農行嘉定支行南翔所
(038068-08017036606)
中行嘉定支行南翔分理處
(049442-05170100172)
聯系人:慧 禪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