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85期
2000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無盡燈照耀十方
論  述 般若的含義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上) ◎蔡 宏
專  論 如何對待持戒的困惑 ◎超 然
佛教大德 老去能添晚節香 ◎蔡日新
佛教知識 佛教知識趣聞(上) ◎文 牧
漫談生命 生命的終點與起點 ◎洪 流
佛門雜感 十方獅吼 ◎候健兵
隨筆禪話 淨化人心 ◎秦孟瀟
世出世法 我的人生觀--三三法則、一點點 ◎楊 釗
佛門詩話 焦山詩話(三) ◎覺 真
佛教音樂 淺談佛教音樂 ◎果 律
上海宗教 漫話上海宗教(1) ◎孟 慶
佛典史話 編纂佛典的史話 ◎張小嘉
佛教趣談 佛教為什麼反對殺生 ◎恒 毓
佛門法器 佛門法器--鼓 ◎鄭 豪
朝聖之旅 不同尋常的大連之旅 ◎劉子凡
素食介紹 近代上海的佛教素食 ◎吳 平
學佛隨筆 心的溯望 ◎源 輝
講經說法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泉慧記錄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無盡燈照耀十方
   二○○○年九月八日上午十時,香港佛聯會假九龍林金殿小學會議室召開籌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座談會。主持會議的是會長覺光上人,出席的有永惺、融靈、妙 光、衍空、了知、紹根、道平、果德、演慈、永常、達義、妙慧,諸位法師暨佛聯會董事何德心、區潔名、崔常祥、楊錦珍、溫果和、溫綺玲、張梅桂、梁衛珍,暨 本刊總編輯秦孟瀟等人。
   這一次座談會內容非常豐富而積極,富有建設性成果。籌委會成員一致公推會長覺光上人出任「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任院長職務;教內、外人士稱謂「眾望所歸」,非上人莫屬之。至於副院長、教務長,以及聘請佛學講師、課程設置、招收學僧……等等,有待進一步研討和另作具體安排。
    用句通俗的話來說,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直至目前為止,只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這第一步非常重要,一步跟著一步走下去,步步相沿;第一步走「正」了,後面 跟著走的步伐亦會「正」了,若是第一步走「歪」了,後面跟著的步子亦會走「歪」了。更形像地說一句,這個「僧伽學院」,是香港佛教「續佛慧命」的搖籃,是 出高僧大德的地方。香港佛教未來的命運寄托在這裡了;這個「學院」果能辦得好,一定會得到「天龍八部」的護持,如何辦好這個「僧伽學院」,它是個關鍵所 在。
   辦好一座「僧伽學院」是非常不簡單的事,尤其在香港這個複雜環境裡,形形色色污染太多了,各種誘惑也太大了,沒有相當的「定力」、「慧力」是「頂不住」的!稍不謹慎,失去自覺把持不住,必墮入這個大染缸裡,會將一個清淨比丘染變成「七彩」了。那才罪過,罪過!
   香港佛教需要有一個「僧伽學院」,培育僧材,紹隆佛種,住持正法,沒有「僧寶」的地方,慧燈熄滅!宇宙黮闇,群魔亂舞,邪教橫行,那是非常可怕的日子。
   欲亟救社會,淨化人心!必須提倡三寶神聖事業。創辦「僧伽學院」是重要的環節,凡是正信佛弟子都懂得這層道理。都會積極支持的;本港旭日集團楊釗居士對興辦「僧伽學院」大力資助,帶頭引路,猶如昔日須達多長者,「給孤獨」名聞天下!
    當前,中國大陸和台灣創辦「佛學院」如雨後春筍,這意味著人間需要佛教,而佛教在廿一新世紀正發揮巨大的教化作用,締造世界和平。香港佛教似乎起步「晚」 了一些,大有落後於形勢的發展。果能發勇猛精進心,必然會「後來居上」以改變自己落後的面貌!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全繫於一心!會長覺光上人「道心強」、 「願力大」!所謂「有志者事竟成。」香港「佛誕公眾假日」得以實現,全賴覺光上人及眾佛弟子堅強信念和持久毅力,「無堅不摧」,稱謂「金剛力士的化身!」 任何艱難阻力,定能消除於無形之中,相信這座「僧伽學院」在會長卓越領導下,有廣大佛教四眾弟子鼎力支持,自會早日實現,為香港佛教燃起「無盡燈」,照耀 十方!相信明日香港佛教更美好。
 
 
般若的含義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蔡宏>>
   般若是梵語prajna音譯,又譯作班若、波若、缽若、般羅若、缽剌若、般賴若、波賴若、缽賢禳,它解釋為智慧、慧、明。《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說:「般 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1】在卷八十四中又說:「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2】《大乘義章》卷十二中 說:「言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3】《往生論注》中說:「般若者,達如之慧名。」【4】《法華義疏》卷四中說:「無境不照,名為般 若。」【5】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認識佛教真理的特殊的智慧,經中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常說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得第一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復次須菩提,諸佛菩薩辟 支佛阿羅漢,用是般若波羅蜜,得度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復次須菩提,分別籌量破壞一切法,乃至微塵,是中不得堅實,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6】
   般若常與波羅蜜聯在一起,稱為般若波羅蜜,玄奘把般若波羅蜜譯為般若波羅蜜多,這是新譯,比羅什的舊譯多一個字。般若波羅蜜在六波羅蜜和十波羅蜜中,都是 指第六波羅蜜。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羅蜜譯為度或到彼岸,合起來就是說以照了實相的最高智慧到達解脫的彼岸。《大智度論》卷十八中說:「問曰:云何名般若 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名般若波羅蜜。」【7】般若經中也解說了何為般若波羅蜜,經中說:
   如舍利弗所問,何等是般若波羅蜜?遠離故,是名般若波羅蜜。何等法遠離,遠離陰界入,遠離檀那波羅蜜,乃至禪那波羅蜜;遠離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以是故,遠離名般若波羅蜜。復次,遠離四念處,乃至遠離十八不共法;遠離一切智,以是因緣故,遠離名般若波羅蜜。【8】
   佛教認為般若是一種直覺、直觀的智慧,它能引導人們超脫對立的世界,使人從種種痛苦(煩惱、邪見、無明)中解脫出來。
   羅什把中觀學傳到中國後,中國三論宗學者又對般若中觀思想加以研究,吉藏在《三論玄義》中說般若有三種:「如三種般若,中是實相般若,觀是觀照般若,論是 文字般若。」【9】天台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玄義》中又對三種般若進行了解說:「云何三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 即照,即一切智;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10】吉藏與智者大師對般若的說法有一點不同,吉藏講文字般若,智者大師講方便般若。實相要假俗諦來 表達,而俗諦只是為了度眾生的方便開示,並無究竟意義,因此文字般若與方便般若是相通的。慈恩宗把般若分為五種,即在前三種之後,又加了境界般若和眷屬般 若二種。境界般若是指為般若所緣的一切諸法,般若真智以一切諸法為境界,所以稱為境界般若。眷屬般若是觀照般若以暖、頂、忍、世第一法、諸智及戒、定、 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為慧性之眷屬,所以又稱戒定等為眷屬般若【11】。但通常人們講到般若都是以般若學所講的三種般若,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 為主要考察對象。對於這三種般若,在《金剛般若經疏》中,智者大師說:「大論云般若三種,實相、觀照、文字。實相即理境第一義諦,觀照即行人智慧,智慧鑒 此實相,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文字能為作詮,亦為般若。故云無離文字說乎解脫。一體三名,同秘密藏。」【12】並且智者大師又用譬喻來說三種般若,他 說:「用譬三種般若,實相般若理性常住,觀照般若破五住惑,文字般若解脫自在。如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並非別,成秘密藏,佛三種身亦復如是。實相即法身,如 大經明金剛身品,觀照即報身如金剛三昧破諸煩惱,文字即應身,隨機利益,普現無邊。」【13】對般若的這三種含義,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說:「般若 是實相,觀慧與文字,是約某種意義而說為般若的。如觀慧,因依之深入而能現覺實相--般若,所以也稱為般若。觀慧是因,實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 名。又實相不是所觀的,但觀慧卻緣相而間接地觀察它,為境而引生觀慧,所以也可假說為從境--實相般若而名為般若。至於文字,約他的能詮實相,及籍此能詮 教而起觀,得證實相--般若,所以也就從所詮而名為般若。」【14】
   下面就對般若的這三種含義加以粗略的解釋,而在對般若的三種含義進行探索前,又要對二種意義上的般若加以區別,《大智度論》中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 聞般若,二者但為十方十地大菩薩說。」【15】共般若是為聲聞、緣覺及菩薩說的,它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種,不共般若是為十方十地菩薩說的 【16】。

   (一)實相般若 實相的「實」是真實的意思,《摩訶般若經》說「實者,無謬錯相。」【17】這說明事物是不是真實,關鍵並不在於事物本身,而是在於人的認識是否能符合事物 的客觀存在狀態,凡是符合的,都是真實的;不符合的,就是錯誤的。「相」是作為佛法中「性」的對立語而出現的,它是用來表示可以反映到人們認識主體上的宇 宙萬有的存在。《大乘入楞伽經.剎那品》中說:「相者,所謂見識等形狀各別,是名為相。」實相就是指宇宙存在的真實狀態,是不經過任何具有主觀色彩渲染過 的事物的原始狀態。
   《佛學大辭典》中對般若解釋說:「般若者,圓常之在覺也。一覺有三德。一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本來為眾生所具,離一切虛妄之相,般若之實性也,是為所證之理體。」【18】
   諸法實相即佛教中所講的第一義,吉藏的《金剛般若經卷》中說:
   第一義悉檀者,所謂諸法實相,滅一切戲論,過一切語言,亦無所過,無所滅。譬如火炎不可觸的無所依止。如經不可取,不可說,謂不可取心行斷,不可說言語滅,即是第一義悉檀。」【19】
   實相是不可說,不可取的,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實相。對此吉藏接下來又說:
   菩薩以行無所得因,故得無所得果,無所果即是如來實相法身。如經云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為法身……如經云:佛滅度後五百歲,般若中能生一念淨信,外為諸佛護念,內得無邊功德,勝舍大千珍寶,亦勝舍恒沙身命。」【20】
   佛教的第一義是無言說的,以世諦故有,經中說:
   佛告須菩提:世諦故,分別說有果報,非第一義。第一義中,不可說因緣果報。何以故?是第一義,無有相,無有分別,亦無言說。所謂色,乃至有漏法,不生不滅 相,不垢不淨,畢竟空,無始空故。【21】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是因緣合和而成的,因而是沒有究竟不變的自性的。自性的性字與自體的體字同義,自性 是梵文svabhava的音譯,私婆婆,意譯為「有」。所以自性就是自體,即不依賴於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因為無自性,因而一切法也就是空的,但事 物緣起了就有一個假名的存在,因而萬法本性雖空,但它的假名卻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存在不是真的而已。人能一方面看到萬法性空的一面,一方面又要看到萬法 假有存在的一面,這樣才能見到佛教所說的中道實相。龍樹在《中論頌》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亦為假名,亦是中道義。」這也就是說實相本身就是 在流轉不息的假有法相中見到它的本質是無性的,是空的,同時看到性空與假有,則是佛教講的實相。般若經中也講到菩提是不二相,與色不異,而且眾生與實際也 是不二的,經中說:
   佛告須菩提:若法性外,更有法者,應壞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故不壞。何以故?須菩提,佛及佛弟子,知法性外,法不可得;法不可得,故不可說法性外有 法。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學法性。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叵學法性?為無所學?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法性,則學一切 法。何以故?一切法,即是法性。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一切法即是法性?佛言:一切法皆入無相、無為性中,以是因緣故,學法性,則學一切法。佛告 須菩提:菩薩為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實際,眾生際異者,菩薩不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實際、眾生際不異,以是故,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行般 若波羅蜜。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不壞實際法,立眾生於實際中。【22】
   諸法與菩提不二的相,也稱為如相,經中說:
   須菩提,佛知受想行識相,如如相,不壞、無分別、無相、無憶、無戲論、無得,受想行知相亦如是。如是,須菩提,佛知眾生如相,及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如相,五 陰如相,諸行如相,即一切法如相。何等是一切法如相?所謂六波羅蜜如相:六波羅蜜如相,即是三十七品如相;三十七品如相,即是十八空如相:十八空如相,即 是八背拾如相;八背拾如相,即是九次第定如相;九次第定如智,大慈大悲,乃至十八不共法如相,十八不共法如相,即是一切種智如相;一切種智如相,即是善法 不善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如相,有漏法無漏法如相,即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相;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相,即是有為法無為法如相;有為法無為法如 相,即是須陀洹果如相;須陀洹果如相,即是斯陀含果如相;斯陀含果如相,即是阿那含果如相;阿那含果如相,即是阿羅漢果如相;阿羅漢果如相,即是辟支佛如 相;辟支佛如相,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即是諸佛如相;諸佛如相,皆是一如相。不二、不別、不盡、不壞,是名一切諸法如 相。佛因般若波羅蜜,得是如相。以是因緣故,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是故須菩提,佛智知一切法如相,非不如相,不異相,得是如相故,佛名如來。 【23】
   諸法實相,諸法如相是空的,但它能示現一切法,
   愍念眾生者,大慈大悲相。實者,無錯謬相,無所取者,常舍相。現了知者,一切種智相。佛得是無相。如是諸天子,佛得一切諸法無相。以是因緣故,佛名無礙 智。爾時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般若波羅蜜,能示世間相。是故佛依止法住,供養恭敬,尊重贊嘆歡是法。【24】
   這樣能見到諸法空性與假名,才能見到諸法的中道實相。佛教的實相與道家的道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道在某種意義上帶有本體論、境界論的色彩,道家的道是一種境 界狀態,具有超越世俗,而又不離世俗的性質,但它在某種程度上是指一種規律,指一種規律的存在;而佛教的實相則是指一種非有非無的存在,是一種狀態,這種 狀態不同於俗人眼中的現實世界,但又不離於世俗的世界,佛教說「不壞假名而立實相」,這包括兩個方面,即性空而不壞假名,假名也不礙性空,它主要是指前 者,經中說:
   菩薩摩訶薩,行性空波羅蜜,不壞色等諸法相,若空若不空,何以故,色性空相,不壞色,所謂是色是空,是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是,譬如虛 空不壞虛空,內虛空不壞外虛空,外虛空不壞內虛空,如是須菩提,色不壞色空相,色空相不壞色。何以故,是二法無有性,能有所壞,所謂是空,是非空,乃至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是。【25】
   同時色也是不壞法性的,經中說:
   佛告須菩提:若法性外,更有法者,應壞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故不壞。何以故?須菩提,佛及佛弟子,知法性外,法不可得;法不可得,故不可說法性外有法。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學法性。【26】
   因此諸法實相與一切法相,一切眾生都是無二無異的,因為色與眾生都是以無分別才得以名為色及眾生的。
   佛告須菩提:菩薩為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實際、眾生際異者,菩薩不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實際眾生際不異,以是故,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不壞實際法,立眾生於實際中。【27】

注釋:
【1】《大智度論》卷四十三
【2】《大智度論》卷八十四
【3】《大乘義章》卷十二
【4】《往生論注》下卷
【5】《法華義疏》卷四
【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941頁
【7】《大智度論》卷十八
【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314頁
【9】《大正藏》第45卷第13頁
【10】《大正藏》第39卷第3頁
【11】《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海佛學書局印卷六29頁中說:「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 三無漏學。」這是說戒、定、慧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的,佛教的般若智慧與其戒學與定學存在著很深的關係,所以稱它們為眷屬般若。
【12】《大正藏》第33卷第75頁
【13】《大正藏》第33卷第75頁
【14】《般若經講記》印順
【15】《大正藏》第25卷第754頁
【16】般若實相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都是從他們對實相認識的深淺上說的,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 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一差別就表現在對觀慧的運用上,般若觀慧的運用可分為二種:一是從有漏有聞、思、修,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觀慧,或名正見,正思 維,正觀,觀萬法性空如實相,從而脫離雜染的生死苦海,二是導萬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是為了個人的生死解脫,還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布施 等,只能感得人天福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成為佛的資糧。聲聞簡便解脫了生死,但缺少利濟眾生的願心和行為。而大乘菩薩則以空慧得解脫,而又以大悲為本 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渡眾生,即以般若通達法性空的智慧,攝導所修的六度萬行,悲智雙運,從而達到福與慧的圓滿,成就佛果。因此這二種般若慧 中,以般若觀照慧證實相而從生死中解脫,這是三乘所相同的,而以般若慧策導萬行以入智海,成就佛果,則是大乘菩薩不共於其它二乘的。
【1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641頁
【18】《佛學大辭典》金陵刻經處印1835頁
【19】《大正藏》第43卷第84頁
【20】《大正藏》第43卷第84頁
【2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1069頁
【2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1089頁
【2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637頁
【2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641頁
【2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1104-1105頁
【2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1082頁
【2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 第1089頁
 
 
如何對待持戒的困惑兼述天台智者大師有關持戒層次的劃分及其現實意義
<<天台山佛學院 超然>>
   今日的出家人,普遍存有一種困惑,那就是關於受戒與持戒之間的矛盾。學人亦不例外,記得出家一年以後,恩師命我去求戒,學人初甚歡喜,繼而面露愁容,白師 言:「弟子業障深重,沙彌十戒尚未持好,恐無資格前往求受戒。況以蕅益大師之賢,尚舍比丘戒,以菩薩沙彌自居,終生不收徒眾,不登講席。弟子何德何能,剃 度僅一載,竟敢前往求戒?」恩師撫頂笑曰:「你莫錯會蕅益大師之苦心,大師此舉,無非教人尊重戒法,豈令後人皆仿效之?倘如此,出家人若皆不受具戒,如何 度僧以續佛慧命?佛法豈不將速滅耶!吾知汝尚有道心,故遣汝求戒,速去莫疑,勤懺罪業,早具僧格,將來自利利他,方不負此生也。」
   學人承恩師慈命,前往求戒,戒期中,有三百佛子,少者二十,長者六旬。學人正值而立之年,不料竟得病最重,心動過速,身體孱弱不堪,雖勉力支持,拜願到中 途卻往往無力起身。可謂罪業深重矣!如此一月有餘,直到受菩薩戒前一日,病方癒,只身體尚虛弱。待教授阿闍黎講解比丘戒竟,學人不禁身冒冷汗,自思求戒尚 且如此不易,這二百五十條清淨戒法若持守起來,又是何等地艱難!若不持守清淨,豈不枉造地獄罪業?
   學人帶著這種困惑,回到恩師身旁。恩師戒腊已廿夏,一向謹重戒法,且已率眾結夏安居多年,於開遮持犯悉皆明了。然雖蒙恩師諄諄教導,學人因資智淺陋故,心中疑團仍未能去盡,後又隨因緣轉至他方,而心中常有不安,總覺於戒虧欠甚多,常懮未來地獄之苦。
   後有幸學習天台教觀,從《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學到了智者大師對持戒層次的劃分,忽覺茅塞頓開,方知持戒亦可循序漸進,隨分隨力,漸得清淨,不必徒生煩惱。如久病人驟得甘露,學人身心輕安,而不忍獨享。故今將大師原文錄上,並略作解釋,不當之處,還請十方大德指正。
   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第二卷中說:「廣明持犯者,從初心至佛果,以明持犯,有十種:

一、持不缺戒。謂持初四重不犯。
   (略釋:持不缺戒指的是行者能夠持守比丘戒中的第一篇,即四根本戒不犯。)
二、持不破戒。謂對僧殘不犯。
   (略釋:持不破戒指的是行者能夠持守比丘戒中的前兩篇,即四根本戒和十三僧殘不犯。)
三、持不穿戒。謂對下三篇不犯。
   (略釋:持不穿戒指的是行者能夠持守全部五篇二百五十條比丘戒不犯。應包含犯輕罪並已懺悔清淨者。)
四、持無瑕戒。亦名不雜戒,謂不起諂心,及諸惱覺觀雜念,亦名定共戒。
   (略釋:持無瑕戒指的是行者心中不起是非之想,也不起種種煩惱及散亂念頭,其心常住於正念,與定相應,所以也叫定共戒。)
五、持隨道戒。即是心行十六行,觀發苦忍智慧,亦名道共戒。
   (略釋:持隨道戒指的是行者能夠從心中觀照四諦十六行,即觀照苦集滅道的十六種行相,從而斷三界見惑盡,發起出世真智慧。實際上,就是已經證得了二乘的初果須陀洹,所以也叫道共戒。)
六、持無著戒。即阿那含人,若斷欲界九品思惟盡,名斷律儀戒,乃至色愛無色愛等諸結使盡,皆名無著戒。
   (略釋:持無著戒指的是行者斷三界見惑之後,又斷了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中的前九品,即欲界五趣雜居地的九品思惑。則已證三果阿那含。直到行者斷盡全部三界八十一品思惑盡,而證得四果阿羅漢,則已斷盡三界內的見思煩惱,自證不受後有,都叫做持無著戒。)
七、持智所贊戒。發菩提心,為令一切眾生得涅槃故持戒。如是持戒,則為智所贊嘆。亦可言持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此戒能至佛果,故為智所贊嘆。
    (略釋:指智所贊戒,必須以發菩提心為前提,為令一切眾生都能出離生死苦海,成就無上佛果而持戒。所持為菩薩戒,對漢地而言,也就是梵罔經菩薩戒。如此持 戒,能速成佛道,則被有智慧的人所稱贊,故名智所贊戒。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一上說:「當知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初。」小乘之極果,指的是阿羅漢 果;大乘之初初,指的是初發菩提心,開始持守菩薩戒。由此可見智者大師對發菩提心持菩薩戒之贊嘆。)
八、持自在戒。菩薩持戒,於種種破戒緣中,而得自在。亦可言菩薩知罪,不罪,不可得故,但隨利益眾生持戒,心無所執,故名自在戒。
    (略釋:持自在戒,指的是賢聖位的菩薩,因已悟得諸法實相故,能在被迫破戒時,心得自在。也可以說,菩薩已親證知罪性了不可得,不以持戒為功德,不以破戒 為過失,心行平等,但隨為利益眾生之菩提大願而持戒,了無執著,因此叫做持自在戒。例如鳩摩羅什大師之被迫有女眷,道濟禪師之顛狂酒肉等,就示現的是此種 持戒層次。學佛人萬不可無知誹謗。但我們凡夫僧必須有自知之明,切莫盲目仿效,否則將徒增無邊罪業。)
九、持具足戒。菩薩能具一切眾生戒法,及上地戒。
   (略釋;持具足戒指的是聖人菩薩,能具足持前面所述的一切眾生戒法,並包括初地以上菩薩的戒法。)
十、持隨定戒。不起滅定,現種種威儀戒法以度眾生。
   (略釋:持隨定戒指的是諸佛如來,於大般涅槃中,不住生死故,常在定中;不住涅槃故,又能乘本願力,示現種種威儀戒法以度十方世界之眾生。)

   在敘述完畢十種持戒層次後,智者大師又進行了分析,認為前四種是世間兼出世間戒,中間兩種是出世間戒,後面四種是出世間上上戒。最後大師又總結說:
   「故經言:唯佛一人具淨戒,余人皆名破戒者。復次,今明持戒者,但隨分隨力,而修習令增進,漸漸清淨,若不爾者,不能生諸禪定。
   可見,智者大師通過對持戒層次的劃分,為後世行者,尤其是末法時代的出家人,指出了一條「隨分隨力,而修習令增進,漸漸清淨」的持戒之路,以為生定發慧之 基礎。實際上,從戒律學上講,能持不缺戒,即對四根本戒不犯,則能保證比丘資格不失,終此一生,也不枉出家一場,所以有些老和尚經常教導我們:「能把這身 衣裳穿到底,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破一條根本戒的過失,遠大於破全部下四篇戒的過失。反過來說,持四根本戒的功德,也遠大於破全部下四篇戒的過失。功過相較,能持四根本 戒不犯而終其一生的比丘,也是有功德的,雖然他可能很平庸。況且,下四篇中的大部分戒條還是不難持守的。即使因為習氣重的緣故,而有所違犯,還可以通過作 法懺來恢復清淨。遺憾的是,目前漢傳佛教寺院中,能如法半月誦戒,並做羯磨懺悔的道場還很少。
   對於一個年輕的比丘來講,能持清淨十三僧殘戒是需要相當毅力的。一旦違犯,按律當於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兼行波利婆沙及摩那埵,方可恢復清淨。但這也需要 很大的勇氣。一般的人,很難如此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犯戒行為,總是因為面子的緣故而進行覆藏,久而久之,即成心結(煩惱),對自己修持佛法失去信心,原有的 道心也隨之退失。這種結果是可怕的。所以有人說:「出家一年,佛在心間;出家兩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因此而退失道心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實,這種煩惱是大可不必的,只要轉換一下思路,能持守住四根本戒,即使對僧殘戒有所違犯,也還是達到了智者大師所提出的持不缺戒的要求。經過上文的分 析,我們知道不僅比丘資格未失,而且持戒的功德是大於破戒過失的。因此,不必產生過多的煩惱,更不必因此而失去修行的信心,甚至退失道心。而應該如智者大 師告訢我們的那樣「但隨分隨力,而修習令增進,漸漸清淨。」這才是最合理的態度。
   當然,既然已經受了比丘戒,就應該盡力去持守,即使犯了輕罪,也應該如法羯磨懺悔以恢復清淨,並常存慚愧之心。無論如何,四根本戒是一定要嚴守的。在此基 礎上,最好能夠發菩提心,持菩薩戒,如智者大師所說的那樣,持智所贊戒,則能速成佛道;也將被一切有智慧的人所贊嘆。前文曾引智者大師之言:「當知小乘之 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初。」可見智者大師是如何地贊嘆發菩提心與持菩薩戒。
   對於發菩提心的比丘來說,持梵罔經菩薩戒比持比丘戒要容易,所獲得的功德也更為殊勝,智者大師的話已足以證明這一點。這就為我們末法時代的出家人指出了一 條量力持戒之路,就是在嚴持四根本戒的基礎上,隨力持守比丘戒,逐漸增進。同時把發菩提心,持菩薩戒做為重點,盡力去行。這與漢地大乘佛法的精神是相應 的。不應該因為戒法細相未持守清淨而生起煩惱,這樣做徒勞無益,只能損傷信心與道心。倒不如在存慚愧心的同時,隨力持守,漸次增進,則更為合理與現實。當 然,這只是針對普通人而言,至於那些根基深厚的大德善知識,則能夠兩者兼顧,他們是真正的法門龍象,學人不勝仰慕而隨喜之。並祈廿一世紀之佛法,人才輩 出,法運昌隆。
 
 
老去能添晚節香--讀弘一大師的詠菊詩偈
<<蔡日新>>
   《虞書.舜典》曰:「詩言志,歌詠言」古人亦常言「文如其人」,大凡一個真心的藝術家,往往能使人從其詩作中見出其人格來的。弘一大師在家時精通音樂、戲 劇、書法與繪事,在藝術的天地裡,大師兼擅眾長,方駕前賢而鮮見有來者。然而他一生雖絢極一時而終歸素樸,弘一大師終於披剃出家了,而且成了近百年來鮮有 的律宗高僧。大師圓寂後,對他的紀念文字與詩聯已經不少了,時值大師示寂的五十八周年之際,倘欲為大師再寫一點紀念文字,似乎可以從大師的詩偈中拈出三首 詠菊詩偈來說說。,以旌大師之高德,而勖後世之修學者云爾。
   一九二八年冬,劉質平,夏丏尊等居士籌資為弘一大師在上虞白馬湖建了一座精舍,大師將之名為「晚晴山房」。他在《晚晴院額題跋》中說:「唐人詩云:『人間 愛晚晴』,齠齔之歲喜頌之。今垂老矣,猶復未忘,亦莫自知其所由致也。因顏所居曰晚晴院,聊以紀念舊之所懷耳。」足見,不慕世間榮與利,欲留晚節駐人間, 是大師的夙願,這從大師的幾苜詠菊詩偈裡盡可見之。大師出家前曾寫了一首《詠菊》詩:
   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時光。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風裡柔條頻損綠,花中正色自含黃。莫言寂寞無知己,曾有淵明為舉觴。
   這首詠菊詩以眾芳與秋菊相比,以見秋菊能耐嚴霜,乃至能於眾芳搖落之際卓標清姿。秋菊,它不攀緣和煦的春風。也不避嚴霜的考驗:它不耽於眾芳吐艷的繁華,卻能甘於清秋的寂寞。大師之愛菊。在於它能「八風吹不動」,在於它「老去能添晚節香」。
    弘一大師早年在藝術天地裡已卓著成果了,這裡且不說大師的戲劇、書法與繪事,只看他的譜曲作歌,就可略見一斑了。大師不只是譜就了《祖國頌》、《大中華》 等愛國歌曲,而且還創作了不火純藝術的作品:如「春風吹面薄如紗」的《遊春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旳《送別》等歌即是。藝術的極處不在絢 麗,恰在清淡;人生的至味不在豪華,卻在澹泊之中。風光旖旎的西子湖陶冶了這位天資穎悟的藝術家,然而,大師的西湖遊春卻尚「春人妝束淡如畫」,他追求的 是「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憶兒時》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但有唐人司空表聖的《詩品》中所描繪的境界可以與之頡頏。
   在藝術的境界達到極處之時,自然只有導歸於佛智,方能滿足人生的最高追求,這用豐子愷的人生三層樓喻(見《我與弘一大師》一文)來說明,是極為恰當的。這 三層樓分別代表了人生的三個不同層次:一種是追求物質享受者,居第一層樓;二者是追求精神享受者(如文學藝術等),居第二層樓;三者是追求靈魂生活者,居 第三層樓。第一種人介於人與動物之間,人生懶得爬樓,也就於此層面而生活。大師出家前就爬上了人生的第二層樓,也由於大師夙有「愛晚晴」的人生尚好,這便 決定了他會鍥而不捨地朝人生樓層的極處爬,而在藝術這個樓層的極處自然與宗教臨界了。一九一六年,大師由於從斷食的修持中獲得了身心輕安,第二年,大師便 決定山家了。大師出家後,捨棄了一生所學的藝術;精修律學,身體力行;姜丹書居士《追憶弘一大師》曰:大師「入山之日,未破曉即行,故餘等清晨赴校送行, 已不及。僅一校役名聞玉者,肩一行李肅然而行,及至虎跑寺後,上人易法服,便自認為小僧,稱聞玉曰居士。坐聞玉,茶聞玉,頓時比在校中,主賓易位,已使聞 玉坐立不安。少頃,跣足著草鞋,打掃陋室,聞玉欲代之,不可:自肩鋪板架床,聞玉強代之,又不可;聞玉乃感泣而不可仰視,上人反安慰之速其返校。聞玉徘徊 不敢去,向晚,始痛苦而別云。」足見大師為藝為僧,都是踏踏實實的,也正因為如此。大師成就了他一生圓滿的功德。
   大師出家後,雖盡捨諸藝,然他的兩首詠菊詩偈頗耐人諷讀。其一是《淨峰種菊口占》,偈曰:「我到為種植,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偈前有小序 曰:「己亥(1935年)四月,余居淨峰,植菊盈畦。晚秋將歸去,猶復含蕊未吐。口占一絕,聊以志別。」是能四月,其弟子廣洽法師陪大師到泉州至惠安之崇 武,居淨峰寺,至十一月方返泉州。來時大師種菊於淨峰,臨別未花,然大師無一絲不愜之感,因為他種菊不期虞情於菊之芬芳,而在於能使後人賞心悅目。如此種 菊,三輪體空,可謂深得種菊之般若三昧。此偈與詠菊詩相比,在境界上已不復可尋「莫言冷淡無知己,曾有淵明為舉觴」的惆悵,倒是不乏一腔留芳後昆的忠誠; 在語言上樸質無華,可謂「豪華落盡見真淳」。如果說「老去能添晚節香」是大師的夙願,那麼,「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則不只是未改大師的初衷,而且是 將大師的夙願升華為菩提弘願了,它是大師由人生層次的第二樓步入第三樓的真實寫照。
   大師的另一首詠菊偈是作於他示寂的前一年,題為《為紅菊花說偈》。偈曰:「亭亭菊一枝,高標矗勁節。云何色殷紅?殉教要流血。」偈前有小序曰:「辛巳 (1941年)初冬,積陰凝寒,貫師贈餘紅菊花一支,為說此偈。」偈中的紅菊,何嘗不是一生精修律學的大師的自況呢!在佛教日衰之時,要振興佛教,只有遵 循佛陀「以戒為師」的遺教,才有可能使佛法常住世間,大師選修律宗的深意,蓋在於此。在佛教諸宗中,律宗的修學是至難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不只是停留 在理論的研究上,關鍵是要付諸日常的修持之中。故馬一浮居士挽弘一大師詩曰:「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大師自一九一七年剃度 作此偈,巳足二十四臘,在這二十四年中,大師不只是在理論上精研了律學,而且身體力行,以身殉教,可謂功德圓滿具足了。如果說淨峰的口占詠菊偈標誌著大師 由人生層次的二樓進入了三樓的話,那麼,這首詠菊偈可謂到了三樓的極頂,它標誌著大師進入了最高的佛境。
   寫就此文,我再度瀏覽弘一大師出家後的墨寶,忽見大師的《遺囑》,題下加圈表明其重要性,謹抄錄如下:

劉質平居士披閱
   余命終後,凡追悼會、建塔及其他紀念之事,皆不可做。因此種事,與餘無益,反失福也。倘欲做一事業,與余為紀念者,乞將《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印而千冊。
    讀完大師的遺囑,我深感拙文有違大師的遺願。然大師圓寂後,杭州、泉州均有造塔,各種紀念活動也時常舉行,後人認為只有如此,才能表達對大師的崇敬,而在 大師則認為是「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大師的生前是「廓爾忘言」的,而圓寂後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足見大師的精神之感人之深。然而,我們何嘗不可以 體驗一下大師《遺囑》的深意,今後的高僧大德圓寂後,是否也可以考慮不造塔樹碑,不舉辦隆重的追悼會,也像弘一大師那樣以自己切實的修持與自己證得的真 理,作為永久的傳世紀念呢!其次,大師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自然可以考慮重印,以示對大師圓寂五十周年的紀念呢?

若要心能寧,且將閑事了
   相傳禪家雲門宗有這樣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此偈說的是人們祇要心頭不存纖塵的「閑事」,那麼,他的一年三百六十天,便日日是好日。
    說起「閑事」,在一般人看來,便是那些不關正經的事兒;然而,禪家所說的「閑事」,卻是指人們由於分別知見所造成的種種心理障礙。人們凡遇一事,總擺脫不 了是非、人我、利害等種種分別心理的束縛,由以上種種分別心理而派生山好與壞等不同心境來。因而禪者將去掉心頭的「閑事」,作為自身修行的最關鍵的一著。 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消除了人我、物我分別的心量去觀照一年的三百六十天,甚至於每一剎那間的紛然萬物,從而使那些被人們認為是拂逆的事物,也變得遂心如意起 來。以這樣的心量參與審美,則無論是春花,還是秋月,無論是炎夏,抑或是寒冬,都將會顯現出它們平等無差別美的本質來。
   一年四季之中,春花是那樣的絢麗多彩,夏木是那樣的蔭天蔽日,秋果碩累而惹人憐愛,冬雪紛揚則潔淨人心。我們若能以無人我、物我差別的心量去看待它們,則 究竟會有哪一個季節不美呢?由此推廣而說,人生歷程也有四季之分,人們若心頭無「閑事」,則處少年如春花爛漫,處青年如夏木繁茂,處壯年如金秋果碩,處老 年如瑞雪著地而樂得其歸宿。如此的人生方可謂無悔的人生。如果用禪家話來說,便是不虛此生了。若再從小處講來,人生遇事總有順逆之時,若能於得意時觀照本 無所得,於失意時領悟亦無所失,那麼,他的一生則將時時是好時了。
   總而言之,好日與好時對於每個人來說,在本質上應當是等無差別的,而人們能否獲得那種「好」的受用,那就得取決於他能否真正地除卻心頭的「閑事」了。

書的源泉何在?
   少小時在學校裡念書,聽老師給我們介紹高爾基的格言「書是知識的源泉」一語,便滿心歡喜,並且一直將之作為真理而奉行。隨著年齡的增長,遇事便老喜歡問個 為什麼,因此也不得不問「書的源泉究竟又何在」?在禪家那裡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說,我這個奇特的提問,大概也是受了禪家的這種思想的啟示吧。中國 的歷史悠久,名人著作汗牛充棟,盡管是髫齔受業,祇恐皓首也難以將之通覽一遍。更何況而今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眾多的西方典籍被不斷地移譯成中文著作,這就 使我們更難以窮其書源了。為此,我們在讀書一篋之後,更得去問問書的源泉何在?先人為何要著書?
   夜深人靜時,像我這種愛想閑事的人,總是難以入睡,諸多奇怪的事兒一齊涌上我的心頭。例如竹林七賢中的劉伶曾脫光了衣服在室中飲酒,當友人造訪詰難他時, 他回答說:我以天地為屋宇,以屋宇為衣裳,你為何鑽到了我的褲中來了。而在《紅樓夢》中,尤三姐的大鬧榮府夜宴,她完全也是以自納於淤的方式來保全其貞 潔,這與劉伶佯酗酒以避司馬氏的刑戮,是何等地相似呀!在先秦時,《老子》中就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醜)矣」之句,到了《莊子.山木》中,則曰: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而在西方藝術家那裡,如羅丹所塑造的老妓《歐米哀爾》與雨果所描寫的卡西摩多《巴黎聖母院》中 的敲鐘人,卻又是「醜」得那般的精美。東西方美學思想,在一種無聲的聲欬中冥合,這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嗎?有如:孔子主張「文質彬彬」,老子主張 「返樸歸真」,禪家提倡「本地風光」,在法國狄德羅《論戲劇藝術》中,也極力主張描寫樸拙的自然、未經雕琢的自然。再如:禪家認為「道無心合人」,德國古 典哲學家康德則提出了「以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藝術主張,而對劉勰《文心雕龍.原道》中,也提出了「道之文」的說法,它與康德「美的藝術」的提法,卻是那 樣的偶合……
   無論是古往今來,還是東西文化,凡是能著諸竹帛者,何嘗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何嘗又不是人類那種永恒的閃光思想在向後世賡續!人們讀書,旨在求知,這僅是 一般人的見地,也就是說,這種見地尚停留在「書是知識的源泉」這一個基點上,倘使我們能在求知的基礎上再向前跨進一步,則不難發現那些凝聚在書本知識中閃 光的智慧來,且愈是不朽的著作,這種智慧的閃光便愈為顯著。
   對於人們來說,掌握知識固然重要,而開發人的智慧則尤為重要。因為,書是知識的源泉,而書的源泉乃是人類智慧的閃光。為此,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愛好讀書,但我更希望人們能因讀書而開慧,乃至他們自己也能著書,以澤被後世。
 
 
佛教知識趣聞(上)
<<文 牧>>
   近年來,很多佛門勝地被列為旅游景點,而職業導游隊伍中的成員良莠不齊,對佛門又大都缺乏正確瞭解,其解說詞浮光掠影尚在其次,有者竟信口開河,如有一位導遊竟說:「西園戒幢律寺,是佛教內部的執法機構,所以叫著『律寺』。」怎不令人啼笑皆非!
    一九九八年秋,愚在西園寺秉筆書寫《西園戒幢律寺志》一書,時蘇州市旅游局寄來一函,囑該寺撰寫導游詞一、兩篇。經寺執事商定,這件美差便落到我的身上。 導游詞不同於一般文體,我嘗試著運用亦莊亦諧的筆墨,介紹該寺內涵,並從而宣揚佛教文化,引導游人從深層次地展望佛門人文景觀,且隨著景點的轉換,結合佛 教教義,對游客們提出不同的要求。
   慈將受命寫成的西園寺導游詞抄錄於此,敬請佛刊編輯大德和讀者的指正。

西園戒幢律寺訪古尋趣

   西園戒幢律寺,創建於元代至元年間,名歸源寺。明嘉靖時已衰落,成為徐泰時的別墅,乃名西園。封建時代,中央官制,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工部 掌管營造工程。徐時泰的兒子徐溶,在朝廷擔任工部尚書,他和他的母親都信奉佛教,乃捨宅為寺。名復古歸源寺。到了明代崇禎八年,茂林和尚來此住持,改為律 宗,即西園戒幢律寺。
   朝廷裡當個大官,雖富貴榮華一時,但轉瞬即逝,能有多少人留名後世,徐溶捨宅為寺這一盛舉,為佛門留下一座選佛道場,為游客帶來一個旅游景點。改革開放, 一部份人先富了起來,有些企業家資產已超過七位數、八位數,如果能把營利所得的一角,用來建學校、修橋樑,捐贈慈善事業,造福萬古,將來編纂地方《志》 書,為這些仁人君子濃墨重彩添上一筆,該是多麼光彩啊!

   山門前,廣植古樹名木林場的南端,建有一座花崗岩的石牌坊,兩側鐫刻著一副對聯:「佛日增輝重開閶闔;宗風振律大啟叢林」。橫額,盛宣懷題寫了:「敕賜西 園戒幢律寺」八個大字。「敕賜」,即這一石牌坊是奉皇帝之命所建也。盛宣懷,一九○二年任清廷工部左侍郎,一九一○年任郵傳部尚書,他經手籌辦多個大型官 辦、商辦企業,是時代的風雲人物。由此可見,西園戒幢律寺在十方叢林中的地位。
   楓江支流河畔沿岸,西園寺在這裡精心製作了一道水泥欄杆。共豎著八十三根欄杆柱,在這些欄杆柱的上端,雕成朵朵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佛門譽為聖潔之花。寺院中如來大佛,觀世音菩薩,或站立,或端坐蓮台之上。
   有人或許認為:「『文似看山最厭齊』,單調劃一的欄杆有甚麼好看的。」君不見,頤和園長廊,即是以劃一之美而享譽全球的。從欄杆的東頭向西遠眺,由於視角的變化,越遠欄杆越矮越小,欄杆的距離越密,這在美學上稱為「透視」,在這裡拍張旅游照,將為你帶來端莊而樸實的美!
    掉過頭來,讓我們細細品味一下這十數畝地的林場。空氣多麼新鮮!蘇州市民,於黎明前,青年人或飛車,或快跑,老年人則相約慢步,紛紛來到這裡進行晨間健身 鍛煉。樹木對於人類的貢獻太多太大!但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化,加上長江上游濫砍濫伐,一九九八年長江中下游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慘痛的教訓能夠教人醒 悟,中央決定長江上游封山育林。游客們,讓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凡是有能力的人都行動起來,為植樹造林奉獻一份力量!

   一般寺院,只有一個入口處,西園古寺是東南首剎,香客、信士和游人特別多,所以這裡開兩個入口檢票處。我們大家都是文明游客,不要擁擠,排著隊,按照先後次序,挽著老人,帶著孩子,一步一步跨向前。
   正前方是天王殿。在天王殿的東隅,約三十米開外,有「惜字寶庫」四個字。有人或許認為,我這個導游太嚕嗦,這巴掌大的幾個字有甚麼可以介紹的。噢,請聽我細細道來,這四個字的學問大著呢!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七年),佛門信士李登運捐資建焚化字紙爐一隻,這就是「惜字寶庫」四個字的由來。
   ,一九二五年前後出生的老人,應該記得歷史上的一幕:其時常見佛門信士背著一個大布袋,袋上寫有「敬惜字紙」四個大字,走了串鎮到私人學塾和公立學校中收集字紙,隨後再送去寺院或城隍廟專設的爐中焚化。這個焚化字紙的爐子,就是「惜字寶庫」。
   還有一些佛門信士,捐資購買若干隻蔑簍或杞柳簍,分送給各學校,勸戒師生將字紙投放於其中,以利收集。但當時不知再生循環利用,僅以焚火的方法,達到「惜字」的目的。
    清末民初有一居士,自號蓉湖愚者,賦「敬惜字紙」詩曰:「從來惜字譬燒香,不惜何能免禍殃!墻角灰堆尋仔細,延年降福葉康強。」有人會說:「這是迷信。」 不!靈岩山寺印光大和尚,不僅大陸佛門僧眾景仰,台灣、香港、新加坡的出家人,提起印光法師,無不合掌稱佛,遠在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的老華僑,提起印 光法師,往往被贊譽為國之瑰寶。他生前撰有大量著作,有一冊《德育啟蒙》其中收錄《惜字》四言詩一首:「字為至寶,遠勝金珠。人由字智,否則愚痴。世若無 字,一事莫成,人與禽獸,所異唯是。」他在這首詩裡告訴人們:識字、不識字,復廣義上講,是人與獸的重要分界線,惜字,是對腦力勞動的尊重。舊社會窮人不 識字,這是歷史原因,而今國家大力推行九年義務教育,人人都要識字。這就擺脫了愚痴。
   現在的西園寺,將一切有字的紙,購物帶回寺的包裝紙,統由工友集中,售予廢品收購人,再由其轉售給造紙廠,使有字的紙,不與污物同穢,既「惜」了「字」,且可達到物盡其用,廢品不廢,減少了資源消耗,比焚化愛惜字紙,更勝一籌。
   親愛的游客們,我們每個家庭,隨著各種物品消費,日日都有廢紙產生,如積聚起來,賣給上門收購廢品的人,是「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一家不多,十家許多,千家萬戶都這樣做,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啊!

   請諸位轉過身軀,啊,這就是天王殿。這座天王殿,重檐翹角,黃墻黛瓦,氣勢輝宏,三個大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山門」(本作「三門」)。唐,錢起有詩曰:「默默山門宵閉月,熒熒石室晝燃燈。」
    天王殿正中供奉布袋和尚塑像。布袋和尚,五代.梁(公元?--九一六年),時明州奉化禪宗游方僧。時號長汀子布袋師,自稱名契此。容貌奇特,蹙額皤腹,出 語無定,他雖是岳林寺的和尚,但寢臥隨處,常以杖荷一布袋,內袋隨身用具,四處化緣,乞求布施,人號布袋和尚。貞明二年,於岳林寺圓寂。臨終時於寺前磐石 上結伽趺坐。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畢,寂然而化。後來杭州寺廟多塑其像,撫膝袒胸,開口而笑,荷布袋於身邊, 後傳為彌勒菩薩應化身。見(《景德傳燈錄》二七.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方外玄縱》)。
   西園寺天王殿供奉的布袋和尚,神情自在,香客、信士無不對之跪拜行禮!

   穿過天王殿,來到香花橋,站在橋畔,現在讓我說說寺裡的字。舉首南望,天王殿北大門上,高懸一塊大匾,上題「無上法門」四個大字。這四個字,珠圓玉潤,不 事修飾,可謂人見人讚,若依個人拙見,惟獨此間有,別處無可覓!所可惜的是:由於舊時檔案不健全,已不知出於誰家大手筆!
   再掉頭北望,這五開間的大雄寶殿,可謂巍峨不群,漢.張平子(衡,《西京賦》有句曰:「疏就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以之形容西園寺大雄寶殿,可謂再恰當不過的了。
   重檐之間「大雄寶殿」四個字,端莊工整,鐵劃銀鉤,點橫勻稱,間架穩實,也是名筆。
   讓我們走進大殿,這裡供奉著如來大佛,觀世音菩薩諸多佛像,敬請諸位肅靜。
   大殿內有一副抱柱楹聯:「法國啟琳宮,宏法利生揚正教;靈山聞妙諦,覺迷度苦感仁王。」
   說起這副對聯,有一故事。請看下款:「民國二十三年弟子夏士魁長髮頭陀敬獻,浦泳書。」此對下聯「感仁王」三字,年久剝落,一九八五年,嘉興浦泳老先生來 游西園寺,見此三字殘缺,說趁我有生之年,把字補好,不久便寄來字樣,重新修補完好。而今算來,這位浦老先生應屆期頤(百歲高齡)。在此,讓我們大家敬祝 他老人家福壽綿長!
   說到這裡,我還要向諸位講幾句閑話:「字是文章的面孔」,一篇文章寫好了,拿給別人看,看文先看字,如所寫的字「曲蛇(吳語,蚯蚓)找媽媽」,看的人先倒 了胃口。旅遊同伴仙,你們家裡有上學青少年嗎?如有,要教孩子好好寫字。習字要「讀帖」,反復研看(讀)。要「讀」多種類型的帖。勸大家花百把元錢,為孩 子買十來本帖,顏、料、歐、蘇……,讓孩子反復揣摹研讀,他研摹結果,喜歡那一種字,就讓他臨習那一種字。臨寫過的紙,叫孩子一張一張積累起來,一月、二 月、三月……,過了一個時期,拿出來先後比較,看出長進,看出缺點,看出信心,看出努力方向。如有條件,現場觀摩名家書寫,如能再經書法家指點,說不定你 們的孩子,就是書法家的苗子。(待續)
 
 
生命的終點與起點
<<洪 流>>
   人,能不能利用自己有限的餘年,為自己的生命尋求方向,尋找歸宿,也就是說,不等大限來到,先為之計,研究一下死亡,能不能做死亡的主人,戰勝死亡,征服死亡,超脫死亡,迎來死亡後的新生,即把生命的終點改變為生命的又一起點呢!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臨終囑咐兒子,宋家王師一旦收復河山,家祭之時千萬要告訴泉下的老頭子啊。
    「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這是文天祥的歌唱,只要一天不死,就要努力報答國家。但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 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後一聯,已成為許多志士仁人面對死亡的座右銘了。不管是文天祥的慷慨就義, 還是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麖兩崑崙」式的勇敢赴死;不管是陶淵明的坦然面對,還是孔老夫子的回避;也不管是以秦始皇之尊,期求長生不老,要長 期佔有他的皇位;還是老子告誡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普通小小老百姓;總之,死,死亡,亡故,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我不能不想到已經歸天的我的好友張舟萍先生,他是一位智者,一位學問家,經、史、文章、詩詞、戲曲、書畫,篆刻、外語、宗教、無不涉獵。但他身患絕症,臥 床不起,纏綿床襑之際,他亦自知留世之日無多。有一天,我去看望他,他淡然對我說:「法院在對人犯宣判時,有一條刑罰,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簡稱『死 緩』。這是一種法律形式。其實,人自脫離娘胎,降生人世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宣告『死刑』緩期了。緩多少,就是他的壽命。我今天躺在這裡,就是在緩期之 中。」聽了這席話,我感到了老友的寂寞、無助和凄涼,但也佩服他在人生最後時刻的一種體悟。雖不是徹悟,但已經悟出了。
   生命,是一個過程。生命的韻律,是彈奏著從生到死的全過程的一曲抑揚頓挫的樂章。人生百年,這是取其整數,其實活到八十、九十,就已經不容易了,有幾個能 到百歲?死,很難為人接受,既不能為至親好友接受,也不能為死亡者本人接受。這恐怕是從情感、從「戀生情結」來說的。「好死不如惡活」或者「好死不如賴 活」,這句民諺也反映了人都求生而懼死。其實,「死亡」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要太多太多;窗前片片落英,樹下片片落葉,一離開母體,它們已經死去。「離離 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那草的枯,不就是死去?現在企業家也懂得企業壽命這個概念了:美國現在的企業每年要倒閉幾萬家,即使在一九九七年,美國經濟增長率 上升到九年來的最高水平的3.9%,這一年仍然倒閉了八萬三千三百多家企業。據說美國高新科技產業只有10%能活過五年,而台灣平均每個月要倒閉二千二百 家。殼牌(Shell)石油公司對世界前五百家大企業跟蹤調查十三年,從一九七○年到一九八三年,世界五百強的名單上近三分之一的企業消失了。倒閉、消 失,就是死亡。強者生存,弱者死亡。優者生存,劣者死亡。企業如此,人類自身亦如此,一個社會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社會。不管科學文明昌盛到什 麼程度,要停止死亡,只生不死,這恐怕永難實現。
   跟魯迅同時代的林語堂,是海內外知名度很高的作家,著述等身,文學生涯近七十年。當他清醒地等待撒手人寰那最後一刻來臨之際,他發表了自己對於生與死的獨 到見解。他說:「我覺得自己很福氣,能活到這一把歲數。和我同一時代的許多杰出人物,都已作古,無論一般人的說法如何,能活到八、九十歲的人可謂少之又少 了。胡適、梅貽琦、蔣夢麟和顧孟餘都去世了,斯大林、希特勒、丘吉爾和戴高樂亦然。即又怎麼呢?我只能盡量保養,讓自己至少再活十年。生命,這個寶貴的生 命太美了,我們恨不得長生不老。但冷靜地說,我們的生命就像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以熄滅。生死造成平等,貧富貴賤都沒有差別。」老友張舟萍和文學家林語 堂,都以其敏銳的思辯去體驗生命的本質,一個並不戀生,認為生下就判了「死緩」;一個還希望保養自己,再活十年。應該說,他們都很真實,都很可愛,比起那 些自稱為「新新人類」,只知過程,不知目的,只有生活方式,沒有道德準則,只圖物欲感官享受的醉生夢死者來說要超脫多了。
   一個不知自己向何處走去的人,是可悲的。人,能不能利用自己有限的餘年,為自己的生命尋求方向,尋找歸宿,也就是說,不等大限來到,先為之計,研究一下死 亡,能不能做死亡的主人,戰勝死亡,征服死亡,超脫死亡,迎來死亡後的新生,即把生命的終點改變為生命的又一起點呢?我想還是讓我來說點歷史上記載過的故 事吧:
   南宋紹興十一年,岳飛正以他的「男兒有意扶中國,不斬樓蘭誓不回」的精神在抗金前線堵擊敵人,忽然被十二道金牌催回京城臨安,路過鎮江金山寺,他找到住持 道月和尚,說夜間得一夢,見兩犬抱頭而言,道月說:兩犬對言為一「獄」字。岳飛別時,道月贈他一偈:「風波亭下浪滔滔,千萬留心把舵牢。謹備同舟人意歹, 將身推落在波濤。」岳飛回到錢塘,趙構和秦檜得知此事,當然不會放過,派差人何立前去金山捉拿道月。正遇道月在殿上講經。何立停候靜聽,看他講些什麼。只 見道月重整衣香,問訊大眾,口說一偈:「吾年四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只為多開口。何立從南來,我向西邊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說罷,坐 下,瞑目而逝。何立的尷尬可想而知,道月可謂死亡的一位幽默大師了。
   無獨有偶,宋朝另有一位性空禪師,當時有個叛匪徐明,濫殺無辜,生靈塗炭,性空十分不忍,冒死前往諫阻,想感化徐明停止殺戮,他對徐明說了一偈自祭:「劫 數既遭離亂,我是快活烈漢。如何正好乘時,請便一刀兩段。」徐明果然受了感動,解救了大眾的災難。後來性空年歲既大,他當眾宣布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把 水盆置於江中,盆底留一洞,人坐盆內,口中吹著橫笛,盆逐波而去。他留下一偈:「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開壙。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 音?船子和尚。」原來過去有一個船子和尚,也是坐船遁水而逝的,性空因此還作了一首曲子歌唱其事:「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好商量;真風遍寄知音者,鐵 笛橫吹作教坊。」性空和船子和尚吹笛水葬告別人間,給我的感覺是充滿詩情畫意呢。
   宋朝德普禪師,有一天,把徒弟們召集到跟前,對大家說:「我要告別你們了,不知道死了以後你們如何祭拜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空來吃,與其到時師徒們互相懸 念,還不如趁現在我還活著的時候,大家先來祭拜一下吧。」大家不敢有違師命,於是大家按照祭亡的儀式向他祭拜完畢,誰知第二天一早,德普禪師真的辭世了。 自知時至,先祭後死,不失幽默!
   唐朝有位古靈神贊禪師,有一天,問弟子說:「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無聲三昧』?」弟子們都說不知道。只見神贊禪師把嘴巴緊緊一閉,就死了。
   他們為什麼能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如此輕鬆瀟灑,快活自在,或詩情畫意,或幽默而別,那就因為他們具有勘破生死的智慧,體悟到生命與自然同一,無量無邊,無限永恒。生命無盡,死不是終點,恰恰是生命的另一起點。
 
 
十方獅吼(外二篇)
<<候健兵>>
   市郊一處山水靈秀之地座落著一座寺院,經年香火旺盛,法輪常轉,廣度有情,值得欣喜贊嘆。
   寺內佛像,菩薩像儀態莊嚴美好,能促使眾生虔誠心,激發內心智慧。但亦有不少香客對著佛像、菩薩像頂禮膜拜,口中念念有辭,一味地求官、求財、求子、求平 安等等不一而足,只是想藉著佛菩薩的大威神力牟取實惠,與佛法實在是南轅北徹,恐怕求得愈多,離佛菩薩愈遠了。是故佛陀告誡眾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 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抱著指月的手指當月亮,無異於緣木求魚,豈有所獲?
   佛法不離世間法,眾生求心中所欲乃人之常情,本不必多加臧否,但應指明,為善修福求人天果報並非究竟。放不下功名利祿之心,貪嗔痴不去,終不能得解脫。
   本刊總編秦公大居士曾撰文談到「造就僧材」以弘揚正法,的確現在亟需十方叢林有道僧伽廣作獅子吼,降伏魔怨,清除邪見,令眾生得聞正法,心生正見,善護正念乃至成就正果。

如是我聞
   毗婆羅山七葉岩窟結集時,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皆以「如是我聞」起首,以示親耳聆聽佛陀教誨,真實不虛。後世之人亦因此得聞佛法,受益匪淺。
   三藏十二部卷帙浩繁,即便皓首窮經,亦未必能夠如法。今人往往墮於執著文字之途,徒落言詮我見紛呈,變成「我聞『如是我聞……』」了,僅得佛口,未得佛心。佛陀涅槃時申明其傳法四十九年未說一字,正是要告誡眾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見相非相方能乘上白牛車得見如來。
    對於經典,真知便是活句,假知即是死句,要能進能出,心領神會,方可得法。往昔舍利弗隨文殊師利菩薩往維摩詰處問疾,遇天女散花,因生分別心故天花著身不 墮,智慧第一如舍利弗者積習尚且難除,何況凡夫?是故修習佛法不能僅停留在「如是我聞」上,更遑論諸如「我聞『如是我聞』之類了。」

行走「江湖」
   馬祖道一居於江西,石頭希遷於湖南,時人為能見思二惑,紛紛奔往二地,謂之走「江湖」,由此聽法得道者眾。想必這應該是後世「行走江湖」之濫觴,只是已成風牛馬了。
    彈指一揮間,一千年往矣,求道之人依然風塵僕僕,四處奔波,何不再走「江湖」,請二位大師開示?問馬祖道一:「如何是西來意?」反問:「即今是甚麼意?」 問石頭希遷:「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不得不知。」大師是讓提問者返求自己,明心見性,即可會意得道。聽聞開示後有的人恍然大悟,回府自修去了;有的 人仍舊存疑,繼續踏上求道之路。
   狐疑的人找到趙洲和尚,問道:「如何是西來意?」答曰:「庭前柏樹子。」太玄,一時半會兒摸不著頭腦,再找位大師請教吧。趕到西子湖畔,問鳥窠道林;還是 老問題:「如何是佛法大意?」答得中規中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這樣簡單?大師看出來者心念,叮囑道:「三歲小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其實,「道」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的,它原本就在那裡,就是那樣的,只是眾生心有沾染,自性蒙蔽,故「不得」而「不知」。「江湖」在何處?路在何方?六祖慈悲,再次點醒眾生: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隨筆禪話
<<秦孟瀟>>
淨化人心
   信仰宗教的人,和法律界的人,這兩類人對待惡人是迥然不同的態度,信宗教的人,是以愛心為出發點;而法律界的人,是從法律為出發點。兩者各有依歸,也各有 成效。有些惡人通過宗教力量去感化他,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惡大奸之人,只要能放下屠刀不再為惡了,便能成佛,。這種有能量的大惡人,仍執迷不 悟,繼續為惡殺人,試想想看,他還要殺多少人?這是「惡念」在作崇,一念未淨,殺念無盡。佛家的哲學觀念,教導人淨除惡念,沒有惡念的人便是好人,也就是 所謂「成佛」了。
   人與人之間,常常碰到善緣,也時常碰到惡緣。因為本身信佛的緣故,對於惡緣存在,一定會發「善心」、「慈悲心」,去化導對方。如果用法律或報復手段,其結 果是:「怨怨相報何時了」。中國人信奉儒家思想,儒家以「仁」為核心指導社會,若碰到惡緣能採用佛教「慈悲心」,則可「化解」了一場惡勢糾纏,斷除「惡 緣」。

閉關閱藏
   在佛門中,擺在青年法師面前兩條道路:一是「求慧」的路,一是「求道」的路。何謂「求慧」的路呢?這條路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自學」佛典,所謂「深入經 藏,智慧如海」,過去不少高僧大德閉關閱讀《大藏經》,如太虛大師就是得之於閱大藏經的法緣,精通「經」、「律」、「論」三藏內典。如沒有「閉關」的因緣 (一般說來,住在大寺院有一獨立靜室,閉關閱藏,跟外界不接觸,有專人供食、水等基本物品,有寺院僧人或居士「護關」,需要三年的時間),可入佛學院攻讀 佛典,集體學習。不少法師弘揚佛法,就是得之於佛學院的培育。無論是自學或集體學,肯定地說,都有相當高的智慧。用俗話說,這種人「絕對聰明」,而有些自 以為是「小聰明」的人,往往會偏離「正道」方面,甚至離「道」太遠,變成一個沒有道德的人,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具有傳統觀念的老一輩僧人,指導自己的 徒子徒孫要「老實」做人,「求道」為上。

無緣大慈
   佛家講究「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宗教觀。什麼叫做「同體大悲」呢?用通俗的語言來說,人的軀體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構成的,有血肉,有感覺的。而 其他動物如豬、牛、羊等,在軀體上與人有相同成分組成的,只是形象上有「豎體」與「橫體」之分罷了。一條母牛會深愛初生之犢,這個「母愛」之情,與人的 「母愛」之情是相同的,其他動物亦莫不然。佛家對一切眾生都是「憐憫」的,這叫做「大悲心」。
   什麼叫做「無緣大慈」呢?在人類社會中,很講究所謂「緣分」關係,諸如「血緣」、「親緣」、「情緣」、「友緣」等等。「有緣」,什麼事都可以「辦得通」! 「無緣」則困難重重!這叫做「絕緣」吧,這是冷酷的。而佛教的「慈悲為懷」,所謂「慈能生樂,悲能拔苦」。這「大慈心」,亦可稱之謂「無緣大慈」。
   講「慈悲心」,是無條件的,沒有「緣分」的關係,同樣要以慈悲心相待。

四無量心
   佛教很講究「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實踐「菩薩道」最為具體的準則。對一個出家人或信佛的人來說,沒有四無量心及其行為,可以說,這個「出家人」 或「居士」,不是大乘佛教徒,是個小乘者,是典型的「自了漢」!俗語罵人的叫做「吝嗇鬼」,在我們周圍看到的一群人當中,有沒有「四無量心」?一眼就看出 了。在「四無量心」中能有一種心的表現,也算是了不起了。比方說:「捨心」!我們常聽別人說:你捨不捨得?這句話的意思,能捨,就有得了。所謂「大捨大 得,小捨小得,不捨不得」。這種「捨心」,就是佛家所說的「布施心」!這種「布施心」,在佛教徒中是常有的行為。因為他們懂得「因果」的道理,有因,一定 有果。這就是佛家倡導的「報應」之說,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定要報」。這種因果法則,是人間因果,它深入民心,是 永恒的真理。

六根、六塵
   過去老一輩僧人不主張後輩定「未知」的道路,這似乎是「愚盲」的教育方法,但是,也不能看為絕對的錯誤,從某種義意上來說,這樣「閉塞」的做法,有它一定 的道理,甚至說「非常正確」的,這是對「內修」的人或「僧人」而言。在今日世界各大寺院裡,住持僧不容許僧人看報章雜誌,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機,沒有電 話機……過著「清淨」、「無為」的清苦生活,與外界隔絕一切聯繫。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一句話,不要干擾內心世界「靜修」,杜絕「一切雜念」的根 本措施。所謂「六根」清淨呀。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導致「是非」及「煩惱」的根源。眼要看好看 的東西,耳要聽好聽的東西,鼻要嗅最香的東西,舌要嘗最美味的東西……使得「欲念」無止境的增長,盲目追求物欲,甚至不擇手段求其得逞,人間禍害由此叢 生。

嚴持戒律
   可以說,持戒律是基本要求的準則,跟著是須「衣食具足」。佛教認為人是「業報」之身,若缺乏最根本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生條件,則身心不安,妨礙修道。所以禪寺有「法輪未轉」、「食輪先行」的說法。
    衣服能遮體、禦寒,整潔即可,飲食則以清淡、新鮮、衛生為佳,說什麼「口福」享受者,大魚大肉,對修行人來說,極不適宜。至於居住的地方,須找靜處一隅, 避開繁囂之地,所謂清靜安寧的禪修之所,或在寺院,或獨處淨室,或置身林園。當然功夫漸深,也須鍛練於動中求靜,於鬧中求靜,達致「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須「息諸緣務」,即在特定的禪修期間暫停或放棄各種事務,統統放下!否則瑣事纏身,是很難形成適合禪修的條件或良性循環的。能不能做 到「放下」,是禪修的關鍵所在。

喇嘛「功力」
   當今世界不少人喜研「藏傳佛教」,「北傳佛教」似乎逐漸衰落了。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呢?一般說來,在海內外的一些喇嘛們,佛學造詣頗深,精通內典,擅辯 論,而且能說流暢的外語。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修持」生活,在寺廟裡誦「經咒」或「閉關」,具有獨特的「道風」,令信徒肅然起敬。喇嘛的特色予人有一種「神 秘感」!在佛堂中掛著彩色繽紛的「唐卡」畫,形象奇特;周圍擺設千百隻酥油燈,熠熠發光,皮鼓、銅鈸、法螺……法器齊鳴,眾喇嘛發出洪量的誦經聲,鏗鏘有 力!牢牢地吸引人信奉著迷。
   在「顯教」方面(北傳佛教)顯得平淡無奇了。這是和尚弘法方面不及喇嘛而言,但「顯」、「密」二教在教理方面是相通的,沒有高下之分。在「顯教」有講鬼神之說,「密教」也講「鬼神」、「輪迴」、「佛國」、「地獄」等等。

楊枝治病
   僧人用楊枝刷牙是傳統?有益身心?到底是怎麼回事?據知,古代僧人外出化緣時,總是攜帶一根長短為十二指(約廿五厘米左右),約小手指粗細木條--楊枝, 作為潔齒的「牙刷」。楊枝是其必備的「牙刷」、它又叫「齒木」。僧人每天早晨及食罷,都要在屏處,將「齒木」的一頭嚼成絮狀,以剔除齒間滯垢,再將「齒 木」撕開刮舌,用後甩掉。《華嚴經》卷十一說:「初嚼楊枝具十德者:一銷宿食、二除痰癢、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口香、六能明目、七澤咽喉、八唇無皺 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佛家以楊枝治病,《僧祗律》說:「若口有熱氣及生瘡,應嚼楊枝咽汁。」當然,佛家的「齒木」實際上並不是只有「楊枝」一 種,凡「苦澀辛辣」的樹木,如褚、桃、槐、柞條、葛藤等,均可作為「齒木」。從「齒木」的功用來看,實際上是中國傳統刷牙療法的起源。佛教從楊柳等齒木的 藥用功效出發,以此來清潔口腔,並在敦煌壁畫中也有記載。

朝禮舍利
   在較早時期,佛陀舍利供奉在一座七級石塔中,安放著舍利塔。舍利塔高一呎四寸,寬七寸,內有空磬,中置舍利。舍利為一暗紅色的小珠,從塔孔中可以看見。由 於觀看的角度不一樣,舍利便會顯出紅、黃、黑等不同的顏色。過去,流傳著一種這樣的說法,心黑者,見舍利是黑色的,心善者,見舍利是紅色的。佛經說:「一 切唯心造!」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不能全信,但不可不信。一般說來,為惡之人,和為善之人,在心理上極不相同。比如說,做惡事的人,一看到差人就產生驚恐 的念頭;做善事的人,看到差人就有歡喜心!把他們看為是「護法神」一樣,護國佑民的象徵。同是一個「差人」,兩種不同「為人」(為「惡」或為「善」的人, 就產生兩種不同的心理。同樣的,這兩種人來到寺院看到佛、菩薩或「聖物」(舍利),也會有兩種不同心理的反應,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我有兩次因緣來到阿育王 寺探見舍利,非常可惜,都未能看清楚,一方面是我深度近視眼,不能窺到聖物,再一方面管理「舍利」的僧人,在人多的情況下,輪流遞到眼前一幌而過,似乎做 法太欠妥當。
 
 
我的人生觀
<<楊 釗>>
三三法則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人,我們必須能在工作中運用自如地使用旭日三招:分輕重、隨機應變、事緩則圓。
   而在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每件重要的事項中,又能紮實無華地按:計劃、落實、檢討這管理三式技巧去操作。
   對於整體企業的策略,我們則是牢牢地依照「十二真言」,也就是策略三步驟去實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
   而以上三三法則在運用時,其關鍵點又有三項,即顧客導向、團隊精神和業績。
   顧客導向,眾所周知既然是導向,就應該以顧客為依歸,一切從顧客角度去考慮問題,也就是價錢是否合適、廣告是否吸引、購物環境是否舒適、服務是否上佳。但 是,講出來則易,做出來則難,能真正有效果則更難。因此,只有真正的優質企業,才能面對困難,挑戰困難、解決困難,從而取得勝利。
   團隊精神在於分工與合作,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全體員工的成功;一個企業的失敗也是全體員工的失敗。但是舊體制的企業往往是搞個人主義,山頭主義,派系主義, 認為誰負責這件事,就是誰的問題,誰的責任,其他人則沒有責任。而有些人往往希望別個部門的人若需要幫忙,應來求他,讓他去救火,欣然是個救世主一樣;甚 至希望別人工作做不好,而更能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又有一種人,就是對同事的能力,不是去欣賞,而是去挑剔。不是各人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是互相找尋對方的不是。結果不是造成優勢互補,而是形成優勢互耗。
   以上種種的漠不關心、隔岸觀火,落井下石,互相抵消,與現代的優質企業可說是相距十萬八千里。試想想看,如果發生在我們的企業,而不馬上改正,那麼,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也是白費;所做的工作也是徒勞。所以說,團隊精神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而真正優質企業的團隊精神,必須是企業是大家的,事業是共同的。我們坐在同一條船的心態,必須是風雨與共,同舟共濟。對於待人之道,必須是欣賞別人的長處,而不計較對方的缺點。
   對於別人的缺點,必須是善意的提點,而不是惡意的攻擊。經常保持「治病救人」的心態,而不是「落井下石」的方法。對於別人的意見應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團隊精神」的氣氛。
    最後的關鍵點是業績,業績包括財務的業績和企業形象的業績,也就是品牌形象。因為企業的生存價值在於創造利潤,要有良好的利潤,長期來說,必須靠品牌,沒 有好的品牌,就必須交昂貴的入場費,否則,只能得到很低的價錢。所以說今天的利潤重要,而今天的形象也重要,質與量是並重的。
   要成為三三法則的高手,務必確立終身學習,每事練習的心態,只要每天都保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敬業樂業的精神,十年如一日地習以為常,終有一天,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高手,企業江湖,你才敢瀟灑地微笑面對。

一點點
   最近出外旅遊,在參觀一個旅遊點時,看見牆上掛著一塊「成功守則」,認為頗有參考價值,記下並與大家分享。
   成功守則:
   一、脾氣小一點。
   二、理由少一點。
   三、效率高一點。
   四、做事多一點。
   五、行動快一點。
   六、腦筋活一點。
   七、說話輕一點。
   八、微笑露一點。
   九、方法新一點。
   十、服務好一點。
   十一、膽子大一點。
   十二、臉皮厚一點。
   環顧周圍,我們互相之間本來差距不大,只差一點點,但日子一天天下去,相差便越來越大,越來越遠。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由一點點開始。能相信「千里之行,始 於足下」的人,並能在每日的工作中,生活中去認真檢討,切實執行,不斷改善的人,十年下來必有或多或少的成績;相反,得過且過,不動腦筋,毫無目標,又無 計劃,如水中浮萍,湖邊垂柳,只能隨波逐流,隨風搖擺。十年下來,還是老樣子。難道這就是人生?難道自己又甘心這樣度過一生?
   成功守則十二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重點。例如,零售店前的營業員,其重點在於說話輕一點、微笑露一點和服務好一點;而部門經理 們應注意的是理由少一點、行動快一點、效率高一點、膽子大一點;而各公司的主管們,包括我自己,則要注意脾氣小一點、說話輕一點、微笑露一點、腦筋活一 點。
   學習目標不要太多、太寬、太雜,學習貴乎「專」。結合自己實際,挑其中的三、四項,記下來,成為自己日中朋友,又或放在書桌上成「座右銘」每天看看,時時看看,事事練習,效果肯定不錯。
   人生在世,要工作得好,生活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幾千年來,名人聖哲都去研究、去探討、去學習、去總結;到今天,仍然是「知不易,行更難」的局面。要解決這個千古難題,入門在於「學多一點點,做多一點點」,就在這一點點,就在眼前,就在腳下。
   所以,旭日文化中指出:
   「改善由自己做起,改善由現在做起」。道理就是這樣。
 
 
焦山詩話(三)
<<覺 真>>
   若論焦山的文物遺存,當首推歷代書法界稱為「大字之祖」的「瘞鶴銘」。據說瘞鶴銘原刻於焦山西麓崖石上,不知何時石破天驚,崩入江中,銘石或仰、或俯、或 側、或兩石相挾,常沒於水,不為人知。直至北宋,冬季水落石出,經人辨認,始知為瘞鶴銘。自此游客慕名而來,間有尋幽訪古者鑿石取字而去。清康熙五十三年 (1713年),鎮江知府陳鵬年組織人力,撈出殘刻五塊,計八十餘字。按《金石萃編》一書所載:《瘞鶴銘》石高八尺,寬七尺四寸,文共十二行,每行字二十 二至二十五不等,全文約三百字左右。因史無全文記載,對銘文考證補佚的後人,各家見仁見智,各執一詞。但書法藝術為南朝風格,是隸書向楷書過渡時的代表 作,歷代評價甚高,「筆法之妙,為書家冠冕。」字體大小,錯落疏宕,均以崖勢而定,與碑刻迥然不同。「瘞鶴銘」究為誰書?有謂王羲之,有謂陶弘景,亦有謂 唐代王瓚、顏真卿、顧況、皮日休等等,因銘文僅載甲子,未列朝代,祇書別號,不具姓名,故聚訟千年,迄無定論。
   《焦山詩匯》中收陳鵬年詩作四首,其一《焦山紀游》中說:「搉頹瘞鶴銘,歲久不自保。空為蛟龍有,澄波方漫淼。誰令鑱危石,千載存墨寶。」他贊嘆書寫刻石 者,又惋惜石頹落江,不能自保。其二《和江服懿飲焦岩觀瘞鶴銘建亭歌原韻》中云:「割取雲根八十字,摩挲舊刻慚新鐫。此物傳疑著江國,華陽逸少無人識。豐 隆肆虐海若貪,但見光芒射斗極。偶來水落窺坡陀,殘銘幸不全銷磨。挽之重淵陟青障,翼以危亭臨碧波。成勞本自眾擎出,呵護千年龍象窟。依稀尚見鵝群書,彷 彿猶存鼠鬚筆。……」這首詩大概作於陳鵬年捐貲募工挽出瘞鶴銘殘石,並建亭於焦山定慧寺殿左之後。詩中記述了他「挽之重淵」,「翼以危亭」的經過。在他看 來,瘞鶴銘為王右軍所書,他慨嘆「華陽逸少無人識」。
   陳鵬年字北溟,號滄洲,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進士,累官江寧知府、蘇州知府、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要職。他搶救瘞鶴銘並建亭事在康熙五十一年。其後以 《陳滄州先生出瘞鶴銘於江中賦此呈之》為題的詩作,多不勝舉。潘耒、湯右曾、繆沅、余京、法重正、張德純、朱枝茂、邢天秩、李綺木、高本立、張雲章、顧嗣 立、鄭莪、夏之蓉、乾隆弘曆、蔣士銓、袁枚諸詩家或嘆「序之銘之泐斷岸,波浪盪洗魚鱗揩」;或指「石上磨崖了萬萬,文詞剝蝕堪憑吊」;或贊「長沙陳公發天 秘,抉取覆以屋建瓴」;或歌「上皇山樵好手筆,不假雕飾余天姿」;或問「瘞鶴仙人催何去?空留明月照孤峰」;唯汪士鋐(退谷)一首《陳滄洲太字出瘞鶴銘於 江中以搨本見示作歌記之》為我們提供了較多的認識價值。詩中首先指出「此碑書家最珍惜」,所以「致令膺本遍天下,刻晝嫫母誇娉婷」。一有名品精品,仿冒偽 劣都席卷而來,這似乎自古已然。接著他介紹了陳鵬年保存文物的措施和匠心;「命工弁石置江岸,殘筆剩畫稀留形。重依舊石定方位,安排字跡還儀型,屹如陰崖 立華屋,恍然峭壁開新硎。字體寬綽近古隸,鋒稜雖刓光晶熒。」經過陳鵬年的整理,安排,這件文物也就可以搨本流布了。在肯定它的藝術價值「睇視山中宰相 筆,齊梁風格我所憑。」以後,作者指出「世間寶物久必顯,雲日肯被煙塵暝。扶傾固待巨人手,此舉便已喧驚霆。遠道寄我喜創見,從今摹畫希精能。此石此銘不 再得,毋使日夜搨椎無留停!」好一個「扶傾固待巨人手」,沒有陳鵬年,瘞鶴銘殘石恐怕也祗能永沉江底了。
 
 
淺談佛教音樂
<<果 律>>
   音樂對我們人類感動的力量很大。在大乘的佛法中,對於藝術,特別是音樂、歌詠,向來非常的重視。我們見到很多的信眾,每每都在讚仰三寶的歌唱中,生起宗教 的情緒,漸漸與佛教發生關係,而走向皈依三寶的路上。在佛滅四、五百年間,大家都知道印度有位很著名的馬鳴菩薩,相傳他是以音樂化度眾生的。曾經作過一首 很美妙動人的歌曲(「賴吒和羅」),而且由他親自演奏。當時很多人受了感動而信仰三寶,甚至自動捐棄王位的尊榮來出家的。不單止於音樂,就是寺院裡的鐘 聲,在清晨天將亮未亮的時分,震徹大地的昏暗,也會激發人們的宗教仰慕情緒而來學佛的。所以我們要善於利用音樂的工具,作為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前導。
    弘法的意義,是將佛法宣揚,傳布出去。這可以分為二類(1)知識的傳授;(2)藝術音樂的感化。把佛教的理論,修行的方法,條分縷析地說明,使人們對佛教 的理法,行法,有了明確的認識,加深信仰,真實修行。這種訴之理智的說教方式,當然是重要的,但有時反沒有歌唱、讚詠的感化力來得快,來得強。因藝術是情 意的,直接激動感情、意志,引生同情好感底共鳴。僧團中誠摯虔敬的讚佛聲,或念佛念得非常和諧、懇切的聲浪裡,最容易激發宗教底信仰情緒。所以在過去的大 寺廟裡,對於音樂也很重視的。
   音樂最容易感動人,可是缺不了真實性的。這是甚麼意思?因音樂是由口唱或用樂器演奏的;像古時的琵琶、簫、笛,現代的口琴、鋼琴,佛教裡的鐺、鉿。而這些 音樂的唱奏,是要由手,嘴來表達的,而嘴與手當然要啟發於心的。如果內心沒有真實的感情,這種音樂決不能感動人。換句話說,具有豐富、真摯、誠懇底情感, 那末不管敲打、歌唱都好,一定能感人的。所以音樂,實際就是表達內在心聲。所以在演唱之前,應將歌調的主題,有個徹底的認識,然後體會這種心境,激發自己 的情愫,然後去演奏,去歌唱,才能表達出音樂的內容來,激發聽眾的共鳴。譬如讚佛的功德,就要深刻地知道佛的偉大、尊貴、慈悲,而後才能將佛的境界完整地 表達。如說人生是無常的,有種種的悲哀,那末對於生、老、病、死的變易苦,乃至現前的種種境象,是怎麼的虛幻?都要有親切的體會,始能引發旁人對無常生起 有同樣的感覺。所以如能利用音樂感人的力量,來讚揚三寶的功德;歌頌淨土的聖潔,表達佛法的真理,讓聽眾聞歌,而能轉移,影響他(她)們底心性,趨向於皈 依三寶,淨化內心。完成音樂為弘揚佛法的任務,實現以諸音聲而作佛事的最高目的,那是最好也沒有了!
   佛教音樂,有一些基本原則:如讚佛的功德,教理的發揮演奏時;那些優美的旋律要表達出:寬容、和平、莊嚴、隆重、肅穆、誠懇等,才能與佛教的精神相應。反之,再好的歌詞,如演奏出輕浮的曲調,像「毛毛雨」一類的,當然不能激發宗教底情緒。
    學佛的法門很多,方便也多,其中有「因音樂得樂」的方便法門;從現生的快樂當中,來實現未來的快樂!因音樂的方便而學佛,不止於現前歌唱、演奏的時候,心 裡感到安寧、歡悅、愉快。能真誠信佛,學佛,陶冶於佛化的音樂中,大家的身心時時都會得到歡喜,快樂、自在!更能實現我們來生的快樂,乃至解脫,究竟成佛 的安樂!
 
 
漫話上海宗教
<<孟 慶>>

   面對卷帙浩繁的宗教典籍和資料,猶如置身源遠流長的宗教博覽館。我且在「上海宗教」駐足逗留,對某些人和事作一番審視。前人已有很多論述,夫復何言?!可又想宗教多品性,是說不盡的話題,不必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顧慮。遂將零星的思考記下來,敷衍成文。
最早傳入上海的宗教,當數佛教。傳說龍華寺建於三國赤烏五年,距今一千七百五十七年;靜安寺建於赤烏十年,距今一千七百五十二年。但這兩個時間都是「傳 說」。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上海龍華地區還未成陸,如果設想有志於振興江南佛教的康僧會到建業(今南京)後旋即南下,乘一葉小舟輾轉來到這片水鄉澤國,在沼澤 蘆蕩邊搭個小茅篷弘傳佛法,也不是沒有可能。靜安寺的前身為滬瀆重玄寺,在滬淞江邊,遷至現址重建,已是宋代的事了。這滬瀆和重玄寺的確切地點在何處,尚 無定論。那時的吳淞江口在青浦境內,現在的青龍寺、青龍塔,是當年繁榮的遺跡和見證。距今是一千二百多年的唐代。大唐盛世,澤被漁村。它是上海最早的佛教 寺塔之一。三國時吳淞江的上游,有人建小茅屋供奉一、二尊佛像,後人從續佛慧命出發把它看作是靜安寺的前身,連續計算就有一千七百多年,這也能自圓其說, 佛教講圓通嘛。總之,宗教感情與學術考證在這裡發生了一點矛盾,我們姑且保留著這些美麗的傳說吧。退一步說,即便是從唐宋時算起,這兩個寺廟也有上千年歷 史,雖比不上漢明帝派使臣到天竺(印度)求取佛法,白馬馱經回洛陽建白馬寺、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的長,把一千多年的「龍華」、「靜安」二寺稱為「古 寺」,還是名實相符的。
無獨有偶。道教傳入上海也無確切時間,據說也是三國時期。當時上海屬於孫權管轄的「率土之濱」。欽賜仰殿(初名金師娘殿)相傳是孫權為其母親所建。我們看 《三國演義》,那個道士于吉在民間就很有影響,小霸王孫策認為他妖言惑眾,不聽他母和張昭的勸告,硬把他殺掉了。他的弟弟接位後,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那 時戰亂頻仍,生民塗炭,「百里無雞鳴」,老百姓需要從宗教中找安慰,統治者也需要利用宗教安撫人心。孫權的政策比較得民心,所以後人把造廟建塔的功德記在 他的名下,並且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贊嘆,也是合乎情理的。
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朝統治者是主張儒佛道三教調和的,除提倡佛教外,同時也扶持道教。四百八十寺中應包括道教寺 廟。其實,當時僅京城建康(今南京)即有五百多座寺廟。四百八十寺不過是詩人虛指其多而已。上海之有佛、道教寺廟,較為准確的算法應是從南朝梁代開始,主 要在現今嘉定、寶山一帶。只是時毀時建,記載不詳。但透過茫茫蒼蒼的歷史煙靄,佛道教在江南的盛行依稀可見。
比起佛教和道教來,天主教、基督教的大規模傳入中國和上海,就沒有那麼輕鬆隨意了。因為它們是借助於帝國主義侵略,依靠洋槍洋炮打進來的。有的傳教士在這 個過程中擔當了不光彩的角色。如在帝國主義強迫中國人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規定外國人可以享受「治外法權」這一條款,就是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提出的。傳教士 馬儒翰和郭士立不僅充當侵略軍方面的譯員和談判代表,而且是《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起草人。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參與了《中美望廈條約》的起草和訂約談判,衛 三畏、丁韙良參與了《天津條約》的訂立。崇尚武力征服的帝國主義列強,在「文攻」上還欠能力,他們要利用傳教士為其侵略中國提供資料情報服務和翻譯等工 作。馬克思稱之為「基督教殖民制度」【1】的種種行為,使中國基督教背上了出身不好的包袱。
按理說,作為世界性宗教的基督教,它想要傳進中國來是很自然的。但在雅片戰爭前它進不來。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明、清兩代統治者比較保守,十六世紀正是 中國明朝時期,中國同西歐差不多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在這之前,中國的古代文明足以傲視群雄,但從明朝中葉開始中國統治者保守、落後了,越是落後,越沒有自 信、不敢開放;越不敢開放,沒有自信,越是落後。而經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的統治者卻虎視眈眈,不失時機地進行殖民擴張。中國雖然也有過鄭和下 西洋的壯舉,可惜未堅持下去,失去了機遇。另一方面,那些為著掠奪財富而到中國來的冒險家,帶著海盜式的野蠻和暴發戶的不文明行為,「設立營寨,大造火 銃」,「殺人搶船,勢甚猖獗」【2】,引起了中國人的反感,當時的中國統治者對他們採取驅趕、禁止的辦法是得民心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殃及傳教士。
利瑪竇是一位影響很大的早期傳教士。他認識到中國最重禮儀,因此盡量適應中國國情,在服飾上峨冠博帶,有一段時間甚至削髮著僧服,在中國人眼中儼然一位儒 雅的「洋和尚」。他第一個將中國的《四書》譯成外文,同時向中國介紹天文、地理、數學和知識而受到朝廷的賞識。他廣交朋友,其中之一便是明末科學家徐光 啟,徐是上海嘉定人,後來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徐光啟所處時代,正是中國封建王朝走向衰落,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破土而出之時,追求新思想新知識的徐 光啟,在上海這樣領風氣之先的江南城鎮脫穎而出成為巨人決非偶然。徐光啟與一般封建士大夫不同之處是他不僅熟稔四書五經、科舉八股,而且對科學技術多方涉 獵,著譯頗豐。他通過天主教這個窗口來了解西方,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在利瑪竇等傳教士的影響下,徐光啟成為上海第一個天主教徒。又通過他的影響,使徐家 匯地區成為上海天主教的搖籃。利瑪竇之後,西方傳教士們對於遵循還是反對利瑪竇的傳教方法,即要不要尊重中國禮儀,曾引發了一場「禮儀之爭」,由於羅馬教 廷採取違反中國傳統習俗的方針,康熙皇帝御批:「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最終實行禁教政策。
於是有人提山一個問題:如果外國傳教士在中國一直採取利瑪竇辦法,而中國政府一直像對待利瑪竇那樣,中國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只能是一個假設。明代以 降,依附於各國勢力的傳教士要進來活動,而中國統治者不讓其進來,要防範、限制其活動。矛盾愈演愈烈。所以,當帝國主義的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時,傳教士們興 高采烈,他們借此獲得了傳教特權。列寧說:「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內」【3】。事實是,近 代基督教在華的傳教活動被納入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總政策總目標中,它對我國的殖民地化起了催化作用,它的文化侵略性質是不能改變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封建統治者不讓外國傳教士進來是很自然的。雍正稱得上是清代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採取了比康熙更嚴厲的禁教措施。有一次他在北京對三名天 主教神父說:「朕之禁絕汝教,蓋有不得已之苦衷」,「今日來者日眾,散往各省傳教,教堂林立,徒黨眾多,一經入教,惟汝言是聽,一旦有變,豈不危我國家」 【4】這個封建皇帝維護國家主權的觀念還是相當強的,他對基督教(天主教)借傳教干涉內政,謀取特權保持高度警愓,對受洗入教的八旗高官也毫不客氣地革職 流放。但是閉關自守既非良策,也非長久之計。鴉片戰爭後,依靠不平等條約,外國傳教士湧進了上海,並依托上海輻射全國。
傳教士們在上海辦了許多以傳教等為目的的事業,如辦教會學校、教會醫院、出版事業、氣象事業等。基督教傳教士於一八四三年創辦的墨海書館及後來的美華書館 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印刷出版機構,東吳法院是上海最早的專門培養律師的大學,西門婦孺醫院是上海規模最大的婦產科醫院,鐳射醫院則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鐳錠治 療儀。這些最早最好的學校、醫院、出版印刷事業,當然不是外國人無償的賜予,有的還是用不平等條約中國的賠款購買。它們在為帝國主義侵華事業服務、傳播殖 民主義政治影響,削弱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等方面起了負面作用,但客觀上對在中國傳播西方文化、造成新式的知識分子等方面,也起了積極作用。主觀動機與客觀效 果,負面影響與正面作用就是這麼微妙而無奈地結合在一起。
從海洋裡上來的天主教、基督教,與從內陸傳到上海的佛教、道教,還有元代傳入上海的伊斯蘭教,先後駐足上海,在上海各逞姿態;東正教、猶太教、錫克教和祅 教(瑣羅亞斯德教),與來滬的外國僑民形影相隨;中國民間宗教則有理教,以改邪歸正的姿態來上海謀得一席之地,建了幾十所稱為「公所」的活動場所。在眾多 的宗教中最具實力的當推天主教、基督教。基督教是十六世紀經過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從天主教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新教派別,它改革原先的繁瑣禮儀, 以其自由的思想和靈活的傳教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信奉者。上海在解放初有基督教四萬七千人,天主教十四萬人。今天這兩個教各有信徒十四萬人。比較起來, 基督教發展較快。而全國也從解放初的七十九萬基督教徒發展到今天的一千多萬。設想那一天,代表著儒、釋、道始祖的同時代的孔子、釋迦牟尼、老子,與晚五百 多年出生的基督耶穌同時飄忽而至,三位慈眉善目、雍容矜持的老者,面對高鼻深目、長著絡腮鬍子的耶穌,一定會感到後生之可畏吧。基督教「是適應時勢的宗 教」【5】,它宣揚的「福音」能否成為社會主義旋律的和諧之音,取決於黨和政府的引導以及基督教本身的表現。(續下期)

注釋
【1】《資本論》: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二十三卷819頁。
【2】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19頁。
【3】《列寧選集》第二卷512頁。
【4】姚民權:《上海基督教史》29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251頁
 
 
編纂佛典的史話
<<張小嘉>>
最早編纂的佛經
   佛經的編纂是通過答問的形式,把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編成簡短的語句,以便佛門弟子共同背誦,防止異見邪說。在釋迦牟尼去世後三四個月,由他的大弟子摩訶迦 葉主持,選出五百大阿羅漢(已斷煩惱的聖者,在王舍城附近的畢波羅窟中結集經典。由多聞第一,即最有學問的阿難背誦釋迦牟尼在世時所說的法(經藏);又由 持戒第一,即以嚴守戒律著稱的優婆離誦出釋迦牟尼制定的僧團戒律(律藏)。他一共誦了八十次,所以名為《八十誦律》。這次結集,佛教史上稱為第一次結集。 又因其結集有五百羅漢參加,也稱「五百結集」。這次結集只是口誦,並沒有寫本,但後來的經典寫本,是以此為始基。

中國譯經之祖
   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便詢問群臣,據大學士傅毅的說明,帝於是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僧 人迦葉摩勝和竺法蘭回到洛陽,於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是為中國譯經之祖」(見《大唐內典錄》卷一)。全經仿老子《道德經》形式,概括佛陀重要言教 成四十二章,是佛弟子攝身修心的一部寶訓。也有人認為此經是摘錄《阿舍經》語句編輯而成。但《四十二章經》作為我國第一部翻譯的經典,還是大多數人所公認 的。

卷數最多的經
   漢譯佛典絕大部分完成於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其間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不空被稱為「四大翻譯家」。有姓名記載的佛典翻譯家有二百多名,共譯佛典二千一 百餘種,六千餘卷。其中,卷數最多的經要算玄奘法師翻譯的《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全經十六會,是佛陀在王舍城的鷲峰山舍衛國的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 宮、竹林精舍的白露池(簡稱「四處」)說出,是中觀學派的根本經典。唐代西明寺沙門玄在《大般若經初會序》裡稱此經「乃希代之絕唱,曠劫之遐津;光被人 天,囊括真俗」的重要典籍。古代書寫此經要用一萬三百多張紙,如果把這些紙連接起來,足有四華里多長。

字數最少的經
   《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是佛在給孤獨精舍為阿難所說之七佛陀羅尼。全經包括二十字的咒語,總共只有二百一十六個字,比日常念誦的《般若心經》(包括十八 字咒語)少四十四字。這就是字數最少的經。如果說到咒語,要算《一字水輪真言》字數最少,平常持誦有六字,除去咒語開頭的「唵」字,實際只有一個「鏤」 字。

我國高僧說的經
   佛教的「經」,是佛陀在世時他本人所說,由印度及其鄰近國家傳來我國。隨著佛典翻譯和介紹的增多,中國僧人對佛教義理領會逐漸加深,自兩晉南北朝以來,中 國佛教學者以自己的著述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了「三藏」的內容據估計,中國僧人的漢文佛典撰述有五百八十二部,四千一百七十二卷,其中包括現存的唐代以前的大 部分撰述和唐代以後的重要撰述,也包括流行於我國的高麗、新羅(今朝鮮)少數學人的著作。從撰述的體裁來分,有章疏、論著、語錄、史傳、音義、目錄、雜 撰、纂集等。從撰述的數量來看,章疏部分居首位,數量最多,反映了佛教徒的崇信和解注經典的虔誠;其次是論著部分,反映了隋唐佛教宗派學者的創作熱情和獨 特見解,體現了佛教中國化的風格;史傳部分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反映了中國僧人重視史實的特性。在所有的撰述中,唯一稱但上「經」,並流傳於後世的是禪宗六 祖大師慧能所說的法語,後來由弟子法海記錄整理稱為《壇經》。此經的中心思想是注重「見性」,強調頓悟,認為人人本來具足佛性,徹見此性,就是成佛;也就 是提倡單刀直入、直指人心,頓悟自性,自成佛道。這是當時禪宗學人突出六祖學說的一種表現。這部經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已被列為中國二十 種必讀的哲學著作之一。

數量驚人的寫本經卷
   在新版印刷術發明以前,佛經的弘布流通,靠紙墨抄繕,即以抄寫本的形式流傳於各大寺院和民間。由於抄寫並非易事,所以六朝以來,大的寺院盛行一種建造經樓 以珍藏寫本經卷的風氣。據現存記載的粗略統計,僅從陳武帝(公元557年)令寫一切經十二藏起,至唐高宗顯慶時(公元656年)西明寺所寫一切經為止的一 百年間,皇室和民間的寫經就達八百藏之多。寫經事業大約一直延續到南唐保大年間(公元943-957年)才終止。可惜的是,這批辛辛苦苦抄寫成的藏經絕大 部分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六朝隋唐寫經,雖然已是殘篇零卷,也堪稱舉世的瑰寶了。

舉世無雙的石刻經
   佛教徒鑒於北魏和北周兩個王朝曾利用政權力量焚毀經像、消滅佛教的歷史教訓,巧妙地利用北方的自然條件,刻經石上,埋藏地下,以使佛經流傳久遠,佛法永 存。石刻發明於公元六世紀中葉的北齊高氏王朝統治時期,如現存的山東泰山經石峪的《金剛經》、山西太原風峪的《華嚴經》、河北疃堂山的《維摩詰經》等,都 是早期的代表作。大規模的石刻佛經,則始於隋大業年間靜琬禪師在北京房山雲居寺的刻經活動。自隋煬帝大業年間始一直持續到清康熙三十天啟年,前後千餘年共 刻經石一萬五千餘塊,刻佛經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三千五百七十二卷,靜琬在唐貞觀八年的題刻中說:「此經為未來佛口(字跡不清)難時,擬充底本,世若有經, 願勿輒開。」刻經的碑版封在石洞和地穴之中。

用金銀書寫的經
   一九八六年在我國青島市即墨縣、縣發現了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用金銀字書寫的佛教《妙法蓮華經》,這確實是一件稀世珍寶。該經是大乘佛教著名經 典,為後秦時西域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寫經人是果州(今四川境內)信教弟子何子芝。這部七卷《妙法蓮華經》,每卷長一千一百多厘米,寬三十多厘米,共 計七萬字。經文分別用金銀子書寫,經文包首系用北宋特有捻金線織成的樗蒲錦裝裱,經文紙也是北宋特製的磁青紙。佛經每卷卷首的「經變畫」,即每卷經的內容 帶有故事情節的畫,風格沿襲唐代畫家吳道子獨創的「吳家樣」的畫法,這表明在我國繪畫史上,吳道子的畫風不但影響了唐代畫壇,也為宋代許多畫家所追摹嚮 往。

我國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經》
   隨著木刻印刷術的發明和進步,唐代已有少量的木刻本佛經問世,現存的唯一實物是刻於唐懿宗李漼咸通年間(860-874年)的《金剛經》,可惜這一極其寶 貴的文物早已流失到國外去了。根據現有資料,全部木刻大藏經--《開寶藏》的雕造,是始於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四年(971年),至太平興國八年(983年) 竣工,歷時十三年,刻板十三萬塊。全藏印本後來傳到日本、高麗和西夏,《高麗藏》和《契丹藏》即以《開寶藏》為範本。當時為什麼選擇益州(今四川成都)來 刊刻大藏經?一九四四年在成都附近發現了梵文陀羅尼經,據考證,經文是用唐代著名茧紙印刷的。咒語的右邊有漢文題記「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家印賣經咒」, 以此可以證明四川成都在唐代就是一個雕版印刷業務的重地,這與《開寶藏》選擇在成都雕版印刷有著密切關係。

最先使用千字文編號入藏的經典目錄
   我國古代翻譯的經論,大都散在各地,未經統一整理。自苻秦釋道安(312-385年)綜理眾經,纂成目錄即《綜理眾經目錄》,至梁僧榕(445-518 年)撰《出三藏記集》,約一百餘年間,所出經目錄不下二十餘種(可惜現在只存《出三藏記集》一種),但大多是以時代先後,按人著錄,對卷帙浩瀚的群經沒有 統一的編定。嗣後,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十五卷,按大、小乘排列,分成經、律、論三個部分,於是漢文《大藏經》的分類才初具規模。唐代智升撰成《開元 釋教錄》二十卷,其中藏錄收入當時有書可見的經律論等四百八十帙,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後來,智升還創造性地取千字文編號,編定了《開元釋教 錄略出》四卷,每帙一字,循字索經,對《大藏經》的檢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一編號方法一直為後代刊《大藏經》所沿用。

最新出版、容量最大的《中華大藏經》
   在我國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領導下,由任繼愈教授主持編纂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是一部迄今為止搜集最宏富的漢文大藏經。它擬將中外各版 漢文藏經中所收錄的佛教典籍,按內容體系全部收入,總數可達四千二百餘種,二萬三千餘卷,分正、續兩編,分裝二百二十冊。它以世界上僅存的善本中的孤本 --《趙城藏》為底本,採用《房山石經》、《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嘉興藏》、《高麗藏》八種有代表性的版本進行校勘,影印 出版。它為佛教界、學術界提供了完整、豐富的佛教研究資料。
 
 
佛教趣談
<<恒 毓>>
佛教為什麼反對殺生
   看過電影《少林寺》的人也許都不會忘記,影片中有個捕殺青蛙救人的鏡頭。其中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說法,更有出家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自我開脫。據此,不少觀眾都認為,佛教是可以殺生的,也是可以吃肉的。那麼,在佛教當中,是不是真是如此呢?
    應該說,這基本上是電影對觀眾的誤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少林寺位於河南嵩山,是中國佛教的重要道場之一,被社會各界公認為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中國佛 教的著名禪林。這樣一個重要的場所,它的一舉一動無疑將對全國的佛教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少林寺真的是這麼做的,那麼中國佛教也基本上不會同少林寺的做法 有多大差別,因為全國的佛教寺院基本上都是叢林制。可事實卻是,以少林寺為中心的中國佛教基本上都反對吃肉,更反對殺生。
   為什麼呢?
   原來,在佛教的價值體系和修煉體系中,殺生被認為是絕對不允許的行為之一。佛教中有眾多的戒律,其歸根結底只是五戒。這作為道俗共戒的五戒是:不殺生、不 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在五戒當中,不殺生就是不傷害一切有情感的生命。它與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一樣,被佛教視為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性戒, 誰犯了,誰就有罪。而且,這樣的罪過並不是佛陀制訂的,而是眾生界公認的。佛教通過對這種人倫規範的總結得出了業報輪迴的結論,認為眾生的死生禍福都是眾 生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必然結果。如果眾生做了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罪業,那麼等待他的將是相應的痛苦。當然,這是痛苦並不是佛或神給他的,而是他自己招 惹的。所以,中國民間一直有「冤冤相報何時了」的說法。與此相對應,佛教認為,如果人們做到了五戒,就會有二十五神來保護受持五戒的人,從而使之遠離相應 的不幸與痛苦,並最終達到解脫的境地。
   據《雜阿含經》(一○五八)記載,成就三十種惡法,命終之後,必然墮入地獄之中;相反,成就三十種善法,命終之後,必然獲得天仙之報。在這一善一惡當中,無不涉及殺生問題。由此可見,不殺生在佛教中幾乎是不可觸及的天條。
   不過,強調不殺生並不等於說絕對不能殺生,是否應當殺生,關鍵要看當時的情況。
   據《雜阿含經》(九二三)說,如果以三種方便來調伏眾生,而眾生卻無法得到調伏,就當「殺」之。當然,這個「殺」並不是用刀槍去殺害眾生的肉體,而是永遠 不再對那些眾生進行教化。在佛教看來,沒有了佛法的教化,眾生的解脫就不可能實現。在這個眾生不復有解脫之法利的意義上,如來稱之為「殺」,因為那些眾生 的解脫希望被他們自己給扼殺了。至於西藏佛教和南傳佛教有吃肉的傳統,那其實是從佛陀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事實上同殺生沒有關係。在任何時候,佛教都提倡 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主張慚愧悲念一切眾生。即使是《少林寺》電影中的捕殺青蛙,也只是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才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說,在佛教當中,一切殺生都是不清淨的表現,佛教永遠都是反對世俗意義的殺生的。

佛教的袈裟為什麼沒有一件是用完整布料做成的?
   同佛教接觸過的人都會意外地發現,佛教中沒有一件袈裟是用完整的布料做成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為什麼不穿華貴的服飾呢?難道他們不愛美嗎?
   要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就不能不了解一些佛教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應該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一點,佛教也不例外。不過,佛教所理解的美同社會上所流行的美的觀念有著本質的差別。在佛教看來,人都是愛美的,但世俗社 會所追求的美往往只是外在的美,缺乏永恒的意義。比如,上海流行的新髮型或服裝也許在上海人眼中是美的,是充滿魅力的,但到了歐洲人那裡,也許它就是不美 的。另外,同樣是這個流行的髮型或服裝,同樣是在上海,即使今天的上海人都認為它是美的,但是明天又怎麼樣呢?很可能,到了明天,人們都統統把它拋棄了! 為什麼?因為明天的上海人也許都認為它太土了,一點也不美?從這個角度說,流行的東西,時髦的東西,即使它再美,也通常只是美在一時,很快就會失去人們的 青睞。這種對美的喜新厭舊和朝三暮四,在佛教看來,都是人們心態作用的結果,未必同美本身有太多的必然聯繫。從這個角度說,佛教認為,追求外在的所謂的美 對於人的幸福與快樂來說並不一定有什麼益處,相反,倒是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和麻煩。因此,佛教不主張把人生的注意力放在這些外在的所謂的美上面。
    當然,佛教不主張對外在的美進行追求並不等於佛教反對美,恰恰相反,;對美的追求要比世俗社會更為執著。這種執著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外在的莊嚴美追 求;其二,內在的境界美追求。其中,佛教的外在莊嚴美追求主要表現在和諧、樸素、端莊的整體感覺上。這表現在服飾上,主要是三衣。佛教所謂的三衣,指的是 三種袈裟。第一種袈裟,佛教稱之為「僧伽黎」,用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製成,是比丘托缽乞食或應召入宮等重大活動時所披之袈裟。在中國,由於乞食的習慣已經 不復存在,因此,這種袈裟往往只是用於重大的佛事活動。其具體樣式,《西游記》中唐僧所披之袈裟正是這一種。第二種袈裟,佛教稱之為「郁多羅僧」,是比丘 平時參加佛事活動時所披之袈裟。這種袈裟,由於它由七條布製成,因而,佛教俗稱為「七衣」。在中國佛教寺院中,人們平時見到的袈裟基本上都是這一種。第三 種袈裟,佛教稱之為「安陀會」,是出家人的內衣,是出家人日常勞作、生活和睡眠時所披之袈裟。這種袈裟,由於它由五條布製成,因而,佛教俗稱為「五衣」。 在佛教,所有的袈裟都是披的,因為它們雖然由許多條布塊製成,但它們的樣式都還是一塊布,一塊由許多布塊製成的更大的平面布,既無領袖,又無口袋,更無我 們所用的扣子。這三種衣是佛教最基本的服飾,皆按佛教的傳統以不正之色染成。佛教這樣做,是為了同世俗愛慕鮮艷的顏色相區別,有助於降低人們的欲望,從而 減少佛教修道的障礙。佛教中的其它衣服雖然不是佛製,同世俗的服飾也差不多,但它們都是在繼承三衣基本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的發揮,同世俗的服飾依然有所不 同。
   內在的境界美追求,這是佛教的特色所在。這種追求,我們可以一心三原則來概括。所謂一心,就是一心於佛道,心不旁鶩;所謂三原則,就是保持一心的三種原 則,同時具備。這三原則是:第一,時刻要行為端正;第二,時刻要正心誠意;第三,時刻要防止過失。佛教認為,只有面對種種誘惑時一心不亂的人才能獲得究竟 解脫的道果,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都是過眼煙雲--不足為慮。
   在這種厭離世俗,嚮往解脫的追求中,社會上的華貴服飾在佛教內是沒有市場的,佛教只對解脫之後的永恒之美感興趣,佛教不在乎什麼世俗的美。了解了這些,那麼,佛教的法衣從不用完整的布料製作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不是嗎?

孫悟空為什麼跳不出佛祖的手心?
   我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第七回有段公案,說主張「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要爭玉皇大帝的位子,結果和玉皇大帝請來解圍的佛祖 爭了起來。佛祖問孫悟空憑什麼要做天主,孫悟空說:「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云,一縱十萬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於是,佛祖就提議 說:「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苦爭戰,就請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宮讓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 來爭吵。」聽了這話,自恃才高的孫悟空竟自好笑,認為這下自己贏定了!可誰知,一心要上天的孫悟空卻輸慘了!他在佛祖手掌中折騰了半天,滿心歡喜地以為自 己來到了天邊,卻不曾想還沒有跳出佛祖的手掌,就連他在「天邊」的柱子上寫的「齊天大聖,到此一游」的記號也不過是寫在佛祖的中指上,此一結局大大出乎孫 悟空的意料之外,他不服,又要跳,竟被佛祖翻掌一撲,把他壓在五行山下,想跑也跑不了。直到這時,「在因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的齊天大聖始終也沒 有明白自己怎麼會輸呢!
   是的,不只是他沒有明白,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齊天大聖孫悟空會輸?他那麼大的本事,為休麼就跳不出佛祖的手心呢?
   我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角度:第一種角度,是佛教的角度;第二種角度,是科學的角度。
   從佛教的角度,宇宙間的有情生命有十法界,其中包括六道輪迴法界和四種解脫法界,在佛祖與齊天大聖孫悟空之間,佛祖在十法界中屬於境界最高的法界,是佛法 界;而齊天大聖孫悟空雖然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但他充其量不過是六道輪迴法界中的一員,屬於專門與天神爭斗的阿修羅一類。在佛法界和阿修羅法界之間,前者是 解脫法界,而後者則是輪迴法界。解脫法界,不只是沒有煩惱,更為重要的,是具有莫大的智慧和能量,有足夠的能力處理有關事宜;輪迴法界,即使有再大的神 通,也往往因為智慧不夠而缺乏足夠的力量來應付周圍的情況,所以不免有漏蹄之失。在佛教的觀念中,不論是神通道力還是智慧,其他的一切眾生都無法與佛祖相 提並論。因此,齊天大聖孫悟空輸給佛祖是理所當然的,而他輸得不明不白只能怪他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而不能怪佛祖無情。
   從科學的角度說,我們不妨將佛祖與齊天大聖孫悟空都視為普通的人。在任何時候,能力有大小,智慧有高低,這都是人世間普遍存在的不爭的事實。此間,候祖就 好比一個神通廣大而又含而不露的人,齊天大聖孫悟空就好比一個有些神通就妄自尊大的人。對於這樣的兩種人,當他們不期而遇時,當後者不服前者而向前者提出 挑戰時,後者當然不會認為自己不行,否則,他也就不會向別人挑戰了。由於二者的差距本來就是巨大的,從明眼的旁觀者來說,結局是不言而喻的。為什麼?因為 以卵投石的結果只能是自取滅亡!
   由此可見,不論從哪個角度說,孫悟空跳不出佛祖的手心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孫悟空的輸並不是佛祖所造成的,而是孫悟空自己逞能的必然結果!《兵法》有「驕兵必敗」的說法,孫悟空的失敗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

唐僧取經為什麼要步行?
   唐僧是文學名著《西游記》中的主人公,以善良、誠懇和為真理而忘軀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而聞名。他不遠千山萬水,從唐都長安出發,歷經種種磨難,長途跋涉到西 天取經。書中說,他有三大弟子,個個神通廣大。其中,大弟子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本事最大,早年曾經大鬧天宮,有七十二般變化,會駕筋斗雲,一縱就有十萬八千 里。二弟子豬八戒和三弟子沙和尚雖然在各個方面都比不上孫悟空,但他們也都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天神下凡,能夠騰雲駕霧。在前往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孫悟空曾 數次上西天請佛祖幫忙解救落難的唐僧。按常理,有這麼一些隨時能到西天的弟子在,唐僧的取經應該很容易才是,可為什麼他的取經歷程那麼艱難,每前進一步都 要面臨種種考驗?為什麼他不讓孫悟空用神通把他送到西天而是徒步跋涉呢?為什麼在取經的路上會遇到那麼多妖魔鬼怪呢?為什麼唐僧面對群魔還要堅持取經?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能不從佛教對人生的看法入手。
   在佛教看來,人屬於六道輪迴的眾生之一,其所有的感受歸結到最後都只是一個「苦」字。為什麼?因為眾生的身心可以歸為五類,稱為「五陰」。這五陰之身心無 時無刻不在產生欲望和追求,而伴隨眾生的欲望和追求的,更多的是生、老、病、死等無量苦惱。這些苦惱,無時無刻不在驅使著人們的一言一行,使人們做這做 那,沒有片刻的休息。
   佛教認為,眾生是苦的,要徹底解除眾生的痛苦,就必須從產生痛苦的根源上入手,所謂斬草除根。只要痛苦的根源被斷除,眾生也就解脫了。基於這一認識,佛教 主張用四禪八定來對治眾生的貪瞋痴三毒,以便從根本上斷除煩惱。這四禪八定,按照正常的修煉,最快也得要三大阿僧祗劫的刻苦修行,捷徑是沒有的,在這個過 程中,眾生可能有無數次見佛聞法的機會,也可能有無數次親自供養諸佛最後身的機會,但是,這所有的機會和努力,充其量,僅僅能增加自己的福報、增長自己的 智慧而不可能取代眾生自己的四禪八定的修煉。沒有四禪八定的功夫,就不可能實現斷惑證真,更不可能成佛。從這個角度說,佛教主張老老實實地修煉內功,反對 好高務遠,更反對攀龍附鳳。
   《西游記》中的唐僧是以中國佛教史上的玄奘大師以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歷史上的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創始人。這個宗的思想特色在於,格外強 調四禪八定的次第,認為佛教的修煉沒有捷徑可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逐步修煉。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背景,《西游記》中的唐僧不畏艱難險阻地去西天取經也就不難 理解了。事實上,《西游記》取經的過程就是佛教修煉過程的縮影。因為佛教所說的魔鬼更多地是指眾生自己的煩惱,而一切眾生都無一例外地被無量煩惱所困,所 以,眾生的生死、魔王、債主等等實際上都是佛教那樣的煩惱來干擾自己的修煉,所以《西游記》中的唐僧才會有那麼多的磨難。有磨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 信心沒有了。如果半途而廢,很顯然,一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唐僧作為佛教修煉的代表人物,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的知難而進,所以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顯而易見,唐僧取經的成功不也是我們人類戰勝自己的成功嗎?
 
 
佛門法器--鼓
<<鄭 豪>>
   「鼓」的名字,在很多的經典中可以看到;例如:《中阿含經》第二十五《苦陰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二《夢見金鼓懺悔品》、《法華經》第四《提婆達多品》、《大般涅槃經》卷上、《新華嚴經》(八十一卷,實叉難陀譯)第十三、《五分律》第十八等典籍,都曾經提到過「鼓」。
    「鼓」有很多的類型和稱呼:比較小的叫「應鼓」,比較大的叫「藪鼓」。有足的叫「足鼓」。貫柱(插柱)的叫「楹鼓」。懸擊的叫「懸鼓」。附柄執搖由耳環自 擊的叫「鼓」、「靴鼓」,或是「搖鼓」。形狀像漆桶,兩端(兩面)都敲擊的叫「羯鼓」。形狀類似「羯鼓」,但身粗而短,用手指觸擊的叫做「揩鼓」、「摺 鼓」、或稱「答臘鼓」。頭粗面廣而腰細,擊打兩頭的叫「震鼓」、「腰鼓」、「漢鼓」,或稱「雞婁鼓」。除了這些以外,在《文獻通考(元馬端臨撰,明王圻 續,清乾隆時別續。)一書中,還有更多的名目。
   我國古代也早有了種種的「鼓」類,其中有一些是我國的先哲們自己創造的,有一些則可能是從西域流傳過來的。
   「鼓」的質料,初期有「金(金屬)、玉、木、石」等種種製品。一直到現代,則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馬、豬皮等製造了。用金屬製造的叫「鉦鼓」,用石料製造的叫「石鼓」,獸皮製成的稱為「皮鼓」。
    在佛門中,「鼓」的用處:據《釋氏要覽(又名《佛學備要》)中說:「《五分律》云:『諸比丘布薩,眾不時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貝。』 若食時擊者:《楞嚴經》云:『食辦擊鼓,眾集撞鐘。』若說法時敲擊者:《僧祇律》云:『帝釋有三鼓,若善法堂說法,打第三鼓。』」--從這裡我們可以知 道:佛陀住世時期,「鼓」本來是在「誦戒(布薩)、用餐、聽法……」等場合,敲打集眾用的。後來才在寺院中,早起夜寢時,規定擊鐘鳴鼓,作為號令。更進而 把「鼓」加入了讚誦的行列,配合唱唸、譜成曲調,作為「伎樂供養,莊嚴道場」;以音聲作佛事,助發大眾的誠敬心念。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通常都是以木為殼、用牛、馬、豬的皮作面,形狀類似矮桶式的。大型「鼓」多半懸掛在鼓樓中,或大雄寶殿的簷角下。中、小型的「鼓」,則配以「吊鐘」,架放在鼓架上,以備讚誦唱唸之用。「手鼓」(最小的鼓、或有柄的小鼓)則於離位行進時執持敲用。
   大鼓的敲法:右手執槌(桴)打鼓,左手執槌敲吊鐘。敲打的時候,必須注意「節拍、板眼」,不可錯亂。
   「手鼓」的拿法和敲法是:不敲時,兩手捧持;椎橫擺在鼓的外面,用兩食指與兩中指托住,兩大指挾在鼓內,其餘四指(兩無名指與兩小指)環攏著。--這種姿式叫做「捧月手鼓」。
   敲擊時左手持鼓,右手執槌。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托之。執槌是以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合持,向內敲之。
   另有一種如團扇形有柄的單面「手鼓」,則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
   以上所介紹的敲擊法,都是現在所常見的普通的打法。另外,大陸時期業林中的日常生活、說法、上堂等活動的鼓板,我們大略的列舉於後:
   一、法鼓。
   二、登座鼓。
   三、茶鼓。
   四、齋鼓。
   五、問訊鼓。
   六、放參鼓。
   七、昏鼓。
   八、曉鼓。
   九、更鼓。
   十、浴鼓。
   十一、普通鼓。
   十二、火鼓。
   以上這些鼓板,現在在台灣的寺院中,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不同尋常的大連之旅
<<劉子凡>>
   「呼--」呼嘯聲劃破長空,飛機陡然升上藍天,三天不同尋常的大連之旅開始了。
   大連之旅本無所謂什麼不尋常,至所以如此,是因為同行的人是來自龍華寺的大和尚--照誠法師,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暘法師的接班人。照誠法師還真像我印象中 的和尚;一雙笑眯眯的單鳳眼總是放出祥和的神采。圓圓的鼻子,翹翹的嘴巴,都長的挺像個和尚。尤其那又高又寬的額頭,簡直就像畫中的羅漢。可是他那幽默、 風趣的語言,活躍開放的性格卻一點也不像我以為的和尚。平時總是他的手機響的最多,路上總是他的笑話讓我們笑個不停,圍在飯桌前,他又總能狂侃一氣,不管 是什麼話題。由於與他同行,這次大連之旅頗有一番神秘的色彩。照誠說:「佛教講個緣字。」
   也許這就是緣--佛緣。
   大連是個三面環海的旅遊城市,連吹出的海風都略帶魚腥味。美麗、整潔,空氣清新,風景怡人的大連一直吸引著海內外眾多游客。咱們去海邊游泳,真正領略了大海的魅力。雖然我的腳給海底的礁石割開幾個口子。咱們還去市區兜風,去景點觀光--在法師的安排下,這幾天玩得很盡興。
   除了玩,這次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跟隨法師參加朝陽寺的開光儀式,使我能夠有機會領略佛教文化。
   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們很早便起了床,迷胡之中,已經在開往朝陽寺的路上了。朝陽寺座落在大連西郊西山的山頂上,是個不大的新廟。這天是陰天,天上的雲仿佛 特別厚,顯得陰沉沉的。很快我們便到了山角下的大門口,當時雖然只是早晨七點多鐘,可人數的眾多早已令人咋舌,不少警力在門口維持秩序,還禁止開車上山, 但是由於開光法師的特殊身份,咱們一車人還是享受了坐車上山的特殊優待。虔誠的佛教徒們扶老攜幼地撒滿了整條山路,平身第一次讓我被佛教的力量深深震撼 了。
   車子停在了寺廟的門口。不大的寺廟此時早已成了人的海洋,被眾多的信徒擠了個水泄不通。法師剛一露面就被裹了起來,裹他的有和尚,更多的是信徒們。法師面 露謙和之色,雙手合十被人們簇擁著進了殿,而我們卻艱難地在人流裡擠著。終點定在了天主殿門口。我稍稍拜了殿裡的觀音菩薩,程度當然遠不如那些在我們前面 成片跪倒的虔誠的人們。
   九點整法式正事開始,只聽鼓樂齊鳴,鐘聲撩繞,使人感到濃濃的宗教氣氛。忽然幾屢陽光從厚厚的雲層中射了出來,我猛得抬頭看天,奇跡出現了,只見天上厚厚 暗暗的雲迅速地往兩邊散開,仿佛天上有人正使勁地扇著風。明晃晃的太陽一下子露了出來,耀眼的陽光照在寺廟上,照在了無數人們的身上。頓時人們歡呼雀躍了 起來,一瞬間,千萬只手伸過頭頂,伸向太陽,似乎在感受佛的光芒。聽同來的吳太說,她看過幾次開光,每一次都是如此,我驚咋了,這就是開光。這是真的嗎? 巧合?幻覺?還是神的力量?--過了一會兒,法師做完法事出來了,太陽也就又埋入了雲層中--
   也許這以前我對佛教還所知甚少,那麼,這以後我的確被深深感動了。
   一直到回來的飛機上,我還在問法師:「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法師說:「這沒有辦法,佛法無邊哪!」
   這次大連之旅,我算是開了眼界,領略了佛教文化的宏大,深奧和神秘。真是不虛此行啊!
 
 
近代上海的佛教素食
<<吳 平>>
   近代上海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佛教信徒中富裕者多,他們常去寺廟中進香,常在寺廟中用餐,對素食有層次、花色、質量上的不同需求。寺廟為了招徠信徒,對素食的製作更是精益求精。
    一九二二年,杭州海潮寺的微軍和尚派弟子趙雲韶居士來上海,於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在二馬路(今九江路)開辦了第一家佛教素菜館,取名為上海功德林蔬食 處,意謂吃素食「積功德成林」。以後每逢四月初八這天,功德林都要專門買來麻雀、魚、鳥龜等動物放生。一九三二年,由於營業發達,功德林蔬食處遷至派克路 (今黃河路)南端,三樓設有佛堂,專供居士們到此念佛,念畢就吃一頓素食。功德林還舉辦過「團體做壽」項目,把做壽人的名字寫在紅紙上,積至若干人,便團 聚誦經禮佛,祈福求壽,佛事完畢後,大家一起品嘗素食。此舉迎合了不少上海市民的心理,熱鬧隆重,一時問津者雲集。功德林的素食,吸引了不少社會名流。抗 日戰爭期間,著名的「七君子」沈鈞儒、李公仆、章乃器、沙千里等人曾在此包有小單間,暗中從事革命活動。
   功德林蔬食處以獨特的素菜葷燒而聞名於世。用蔬菜、豆製品、冬菇、木耳、筍等,燒出類似魚、肉、禽、山珍海味等菜肴三百多種,形態逼真,味美爽口。炒鱔糊 用上等冬菇,剪成鱔魚條狀,拌菱粉油炸,澆上熱油,清香味美,滑潤爽口;炒蝦仁,是把土豆燒熟切成蝦仁狀,用麵粉拌勻入油鍋炸,配上冬菇、紅蘿卜丁、青豆 煸炒,再滾上麻油,形同蝦仁,色艷味美。冷菜素火腿、素雞的原料都是用豆腐皮製成,因而成菜後素火腿、素雞等菜,都有肥糯甘香、清鮮爽口的特點。
    功德林蔬食處供應的著名素菜還有鴛鴦魚絲、八寶全鴨、清炖鳳尾筍、茄汁魚片、三絲黃雀等。鴛鴦魚絲是用冬筍絲拌以奶油,麵筋絲拌以番茄汁,成菜後盛入盆 中,奶黃和橘紅兩色相映成趣。八寶全鴨是功德林的名菜,將去皮蒸熟的通心蓮、筍肉、水發香菇、松子肉、核桃肉、蘑菇、青豆、胡蘿卜等切成綠豆般大小,用麻 油加姜汁、料酒、味精、糖等在鍋中炒勻,拌入粢飯,成為八寶餡心,再用豆腐衣卷包餡心捏成鴨腿、鴨身、鴨頭、鴨頸、鴨翅等形狀,最後用細草繩將全鴨捆扎 好,放入油鍋中炸至外脆內軟後拆繩裝盆,再用香菇湯加醬油、味精、糖勾薄芡,淋入麻油,澆上鴨身即成。這菜酷以肥鴨,紅亮光潤,鮮香撲鼻,軟糯入味,食客 無不擊節贊賞。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從小飲牛乳長大,於是功德林又請來西餐師幫助設計出奶油蛋糕、色拉、濃湯等西式素菜,引來外國僑民品嘗。
   玉佛寺的素菜以精工細作的江南寺院菜而聞名於世。選料講究,採用上等香菇、冬菇、花菇、猴菇;冬筍也是去頭斬尾選用中上段,鮮而嫩,自製的油麵筋,肉頭 厚,吃口糯。著名的素菜有佛手筍、羅漢齋、八珍和合、金缽肉鬆、功德金腿、素炒蟹粉等,這些名菜在色、香、味、形上都富有特色。如素炒蟹粉以冬筍、冬菇、 洋山芋、胡蘿卜以及時令綠葉菜等加入特殊佐料,精心炒製而成。成菜後,色金黃,形似蟹粉,上口鮮糯,蟹味濃重,回味還有一股濃重的蟹腥味。
   靜安寺的素齋有數百年的歷史,古色古香。如「火燒赤壁」,在一大白瓷盆內盛有一碧綠的荷葉,荷葉上火焰熊熊,荷香陣陣。頃刻,火自熄滅,將荷葉揭開,下面 是一栩栩如生的「甲魚」。「甲魚」的背殼由一特大厚冬菇製成,下面是冬筍、冬菇、金針等。又如「炸青梅」,用蘑菇作心,色青味鮮,香脆可口,居名出自《三 國演義》中「望梅止渴」的故事。靜安寺素齋還以仿形仿味著稱,不僅形似,更求味似,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龍華寺的素齋色、形、味俱佳,從清末起就是上海人的美食。清光緒十五年(1889)曹鍾焌作《己丑上海游龍華寺雜詠》詩曰:「古剎崔巍近水淮,青冥寶塔白雲街。年年士女春三月,忙煞燒香吃素齋。」
   圓明講堂的素齋是以福建菜為基礎,兼取四川、廣東菜風味,尤其擅長以時鮮水果入菜,清淡合時,風味雋永。沉香閣的素齋則以廣東菜風味見長,家常風味,清淡可口。
    上海寺廟素菜的製作方法完全不同於其它菜素,內行說吃素齊就是吃它的手工,正說出了素菜的特色。素菜可以吸引其它菜系的特色,其它菜系的廚師只能照搬素菜 的原料,烹飪方法,而不可能取代素菜。這就是寺廟素菜能夠在上海各種菜系中獨樹一幟而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佛教利用素齋上的優勢,吸引信徒,結交達官 貴人,這在其他地區足少見的。可以說寺廟素齋為近代上海佛教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或間接的推動作用。
 
 
心的溯望
<<源 輝>>
   仲夏的夜,我從聖香庵走出,沿著觀音殿後面的板路漫步到竹樹旁,臨石騌而坐。
   美麗皎潔的月光從天空瀉下,似菩薩的慈悲愛力協著微風,掠過竹樹發出輕柔的響聲,方園的燈光閃閃的像天上疏散的星星。夜,萬籟無聲,顯得很寧靜,我的心也 隨之平靜下來。記得在未出家之前,每天和那些痛苦哀傷面容打交道,聽法師講,人有三種病:心病、身病、業障病。心病:如不如意,與人發生矛盾生氣而引起, 屬於七情過激等。身病:亦被六欲所襲,所謂四大不調等,最頑固的是業障病,佛經上說:過去造下不好的因,待今生應受的果報……。人逢喜事精神爽,痛苦哀傷 身亦衰。
   若一個人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沒有我執,這樣外邪就不易侵噬人體內,所以疾病是源於人的心情,而心情又可以克制疾病。然而人體這個完整自我調控 的系統,也有自我調節的生理功能,祇是還未發現而已!像佛陀、古賢大德們,清淨內守,慈悲博愛,與世無爭,食進清淡素味,從不生病服藥,壽命亦久,如虛雲 老和尚,一生行腳,普渡眾生,難行能行,利濟群生,住世一百二十歲。古德聖賢的感召,世間滄桑,人心不古,人情淡薄,世風日下。我的追求響往,攝得皆是錯 誤的應答。生命猶如吱呀作響的齒輪在宇宙的長河裡飛快的運動,在物質自然的愚昧中棲息。人因生存而充滿不安,無論做什麼亦不滿足、不快樂。我們真實的存在 被不真實的存在所籠罩。實際上,我們的存在都是永恒的,只是被色塵隱沒了。在芸芸眾生之中,有多少人去探究自己的真實存在呢?思考自己生從何來?死向何 往?為何陷入這般窘況之中?……等問題,若明白了,這樣人覺醒了,明白自己不想受苦,不要找解除一切痛苦的方法,否則便算不上一個完美的人。人生並非像低 等動物一樣來到世界展示一段時間,製造一些副產品,然後衰老,消失殆盡,人是高等生物,偉大有智慧,因此才能從物質自然形態中醒悟過來。
   一個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又算什麼呢!就是正教授級的或是什麼學士、各類專家、名人等,也是個常人,隨著歲月的流逝就讓它流過去吧!……
   有句話:「上智醫未疾之病,下智才醫已病之疾」,我發現了自己所得醫術知識,都是從別人的頭腦裡學來的,含辛茹苦的學習,這些知識是間接得來的,間接的知 識在現實裡是有益的,而對真實的存在,本來面目的覺醒和了脫生死,是沒任何關係的。親身去體驗得來的才是永恒的喜悅,諸如佛陀、六祖大師等,他們才是大醫 王,醫愈了諸種眾生的病,流傳了三千來年,喚醒了塵迷眾生無數,在信仰人心裡久經不衰,只要相信,遵循佛教理去行,都得大利益,解脫煩惱,信是道源功德 母,很有價值的說法。
   想到人生的苦空無常……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淨。佛學上的三法印。可想而知,頓入空門是我無憾的選擇。
   花園的樹林邊是我常排徊的地方,那裡的夜是那麼寧靜,而我的心卻異常伃湧澎湃,不太安寧,我不太喜歡塵囂與繁雜纏繞,還有鬧市的喧囂,更討厭那些為了名利 而不惜兄弟反目相殘,以致出賣靈魂,喪失人倫良知的人。那山林的寧靜與安詳,常常吸引我。英姿傲雪的松樹默默的站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和諧,潺潺的小溪蜿 蜒的向遠方流去,花間的蝴蝶等自由飛舞,雖然是朝存暮死,春生秋亡,卻展示出淡漠而聽之任之。道也不負有所懮慮,不像有的人那麼狡詐,品德那麼低劣……
    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諧和,更有那山中的古剎,動聽的晨鐘暮鼓,繚繞的檀香,讓人感到是另一個世界,一清涼的世界,那裡沒有浮躁的喧嘩,沒有雜亂的紛爭…… 這裡人從社會的各個角落裡來到這溫暖的大家庭裡,沒有貴賤貧富高低之分,他們真正享受了人生,超越了人生,待完全覺悟,亦投入到六度之中,去做美好的奉 獻……
   我終於走進了這個早以嚮往的大家庭裡……這美麗的小島,莊嚴的古剎有幾百年了,看上去道也幾分巍峨,古樹交錯,山花漫爛,綠草茵茵,站在最高的阿蘭若門前 的台階可眺望遠方的大海,那廣闊無垠的海浪可滌去我心中淤積的塵埃……寺院的四周有菩提樹和竹子樹等,放生池裡有美麗高雅的花荷……師父們很慈悲,不久有 陸續的來找我看四大不調……我的生活從此變得不再空虛,亦覺得充實多了。師父讓我到各個班上聽課,我聽過正課班的經文,還有研究生班的成維識論和中觀,博 大精深的佛教經論,亦是人們的體驗,給予高尚指導,讓眾生棄絕物質無常的愚昧束縛,覺醒自己有個恒常不變的真理,然後過著真、善、美的超然生活,用軀體工 具去利益社會和眾生!……在這裡使我真正體驗了真正有意義的僧團生活,那麼平靜怡人……
   生活本身並非完美,所以每個人還不免有缺點,在還沒有覺悟成聖人之前,還會有煩惱,於是我喜歡在夜靜臨寢前在燈光或月光下靜靜回想每天的身、口、意是否有 點清靜。古德云: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眾生皆是父母……得饒人處且饒人,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不足,圓 起大悲心,不忍聖教衰,勤勤常拂拭,六度萬行之前,借助這寶貴的人身來成就自己,成就眾生……夜深了,晚風稍帶涼意,把我從忘念的大夢中驚醒,浩浩的月兒 更明亮。
   (注:作者曾在閩南佛學院任醫師,近年落髮為尼。)
 
 
華嚴經(行願品)
<<海仁老法師主講/泉慧記錄>>
(接第484期)
   「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鳥獸鬼神,以樹林草木為村落。魚蝦螚鱉,以水為村營。人間以磚瓦木石為城邑,天人則以眾寶為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 人非人等」,乃至是超略之詞,其中還有許多,不勝枚舉。天有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龍有四種,一守江河龍,二守宮殿龍,三至雨 龍,四守伏藏龍。龍更有四類,謂蛇龍,馬龍,象龍,魚龍。八部即是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峑羅伽,此八部眾,過去皆曾於佛法 中,深信善根,所以都得植佛聞法,沾佛法利益,擁護佛法,因於過去生中修行,戒急乘緩,而得生天,戒緩乘急,則生其他七部,若戒乘俱緩,即隨三途,戒乘俱 急、一生取辦、超凡入聖。「人非人等」,人即是現在常見之人,非人即是變化人,如妖精鬼怪,都有神力、能變人身,其類之多,不勝枚舉,故用等字而包括之。 「二足」即是天人與鬼及雞鴨等。「四足」,獅虎狼豹,牛馬豬羊等。「多足」,如蜈蚣毛蟲之類。「有色」,凡是眾生都有色身,今云有色,非指平常之眾生,是 別指星辰光耀螢火蚌珠等。「無色」,如虛空神等。「有想」,平常眾生個個都有想,今言有想者,單指神鬼精靈。「無想」,是空散消沉,精神化為金石草木。 「非有想」,即楞嚴云!彼蒲盧等異質相成。「非無想」、楞嚴云: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抱毒樹果,以為其子。
   壬二明能順心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 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如是」即指上來所列各類眾生。我即普賢菩薩自稱,又是受持此行願之人。如上來所列 無邊種類,我皆隨其志願,隨其受樂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隨眾生所需,盡能滿願,唯有損害眾生之器具,是不能滿願,若菩薩布施殺生武器,與毒藥等,不 但不能令其離苦得樂,反令其快點墮地獄,增其大苦,除殺生利器之外,凡有利益眾生,或自利或自他兼利,菩薩皆能隨眾生所需,盡給與之。供養者,下人對於上 人而言,菩薩布施眾生,猶如恭敬供養父母一樣,因為父母生我色身,為載道之器,於我有大恩德,故應恭敬禮拜供養,現在布施眾生,如孝子供養父母。「如奉師 長」,師長為我說法,能生我法身慧命,能增長我之道心,能令我深種善根,是我法身父母,故應供養。「及阿羅漢」,以世間之惡己盡,世間之善俱圓,稱世間聖 人,為世間最勝者,堪為三界福田,亦應供養。「乃至如來」,及至是超略之詞,超略辟支佛,及諸菩薩。如來世出世間,一切諸惡究竟永盡,一切諸善功德悉皆究 竟圓滿,三覺圓,萬德具,十界獨尊,堪為九界福田,故應恭敬供養。「等無有異」,此有二義,一、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故於眾生,恭敬供養,如供父母 師長,等無有異。二、菩薩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未來諸佛,故恭敬供養,如供養諸佛,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眾生幻軀,四大所成,必有病 苦,一大不調,一百一病生,四大不調,有四百四病生,菩薩眾生有病,願作良醫,而為救治。梵網經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菩薩於山林曠野道 路中,入一切處,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於失道者,示其正路」,眾生迷失方向,不知正路,前路茫茫,未悉何往,菩薩其正路,令得真正歸宿。「於闇應 中,為作光明」,眾生於黑暗長夜,不見前路,容易墮坑落塹,菩薩示其光明,令離恐怖。眾生常在生死長夜,菩薩示其佛智慧,菩提正路,令其解脫。「於貧窮 者,令得伏藏」,伏藏即是地下之寶藏,非有漏天眼,則不能見,菩薩示其伏藏,令其開墾,解脫貧窮之苦。又菩薩開示眾生本有三德秘藏,令得無邊法樂。「菩薩 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菩薩利益眾生不分男女老幼,怨親貴賤,唯以一平等心,拔苦予樂,不求果報,不求名聞,以歡隨順法性,無高下故,平等利益,則成無 邊福聚,以隨順法性,無分別故,則成大智慧,如是即得三種莊嚴。(續下期)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

2000年香港宗教界人士慶祝國慶大會獻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大會主禮人、各位宗教領袖、各位嘉賓同人:

今天欣值香港宗教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一週年盛會,香港佛教聯合會謹以佛經金句「以諸善根迥向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祝願國泰民安,地方繁榮。
佛教是以慈悲為宗旨,主張眾生平等,故此在《華嚴經》裡面有說,如以人的種種善根本性,促進眾生平等,所有有情,無分上下高低,大家確切明白這一道理,自然是會得到法理上的智慧,而和平相處。
目前世界上或社會中,不斷仍有紛爭,也就是欠缺了「明平等智、顯大同悲」,我們宗教界任何一教,都是朝著求願世界和平,人民安樂的目標進發。踏入二十一世 紀的初年,佛教衷誠與所有友教互相共勉,在存異求同下,彼此加強合作,促進香港安定繁榮,致力國家團結文明,更以宗教教化,建立萬世人間淨土。最後,謹祝 大家
康泰吉祥!

祝願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 黎時煖

   國慶佳節,萬眾騰歡,本港宗教眾同仁衷誠祝願國家進步,社會繁榮,民生安定,遠景光明。自從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帶給吾人發奮自強之機遇,亦帶來不少工作挑 戰。香港特區成立,瞬逾三載,歷經金融風暴衝擊,幸賴執政當局以果斷措施,平穩渡過。至於歷時多年之越南船民問題,亦已得到完全解決。雖然尚有若干政策實 施有待商榷,但吾人為著香港之長遠利益,必須共同致力,化分歧為合作,以智慧克服困難,以克制代替衝動,以互信代替猜忌。我宗教同仁願與社會人士團結一 致,本著同舟共濟之精神,為國家之興盛發展,為香港之繁榮安定作出貢獻。


香港佛教聯合會--「弘法使者」主辦
寶蓮禪寺協辦
佛學自由談

日  期:2000年10月22日(星期日)
時  間:第一節(上午十時半至中午十二時)
第二節(下午二時半至四時)
地  點:大嶼山寶蓮禪寺
主持法師:妙光法師、衍空法師
活動內容:1.與法師暢談佛法與人生
2.贈閱佛學結緣書籍
參加辦法:預先到香港佛教聯合會報名,可獲寶蓮禪寺齋券半價優惠,報名費用全免。
香港佛教聯合會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38號一樓
查詢電話:2574 9371


靈巖山寺香港分會
六度念佛晚會

時間:逢星期三,晚上7:00-9:00pm

恭誦《無量壽經》暨念佛靜坐

時間:逢星期六,下午3:00-6:30pm
備註:(一)本分會為上妙下蓮老和尚之念佛道場。
(二)歡迎專修或喜歡淨土法門之念佛人隨喜參加。
(三)本會自1992年創立,並早已批准成為非牟利慈善團體,所有香港捐款$100或以上,可憑捐款收據申請稅務減免。
(四)開放時間:逢星期三及星期六,敬請注意。
本分會地址:香港銅灣百德新街58號華廈大廈9字樓B座
聯絡電話:2576 2080  傳真:2545 8000


香港佛學會擴建暨佛菩薩開光盛典

開光法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釋覺光

三藏十二部  法門八萬多
菩提無上覺  慈光滿娑婆

香港佛學會,為本港近年組成之弘法道場,主其事者乃青年有為比丘戒晟法師,法師在福安披剃於悟光法師座下,一九八五年考進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為大德尊 宿妙湛長老高足,畢業後曾在學院任教三年,教學雙長,佛學湛深,一九九一年南來香港,至一九九八年創立本佛學會,禮請大德長老紹根法師任導師,法幢高樹, 悲願廣弘:多年以還,喜見成果,今新置會所落成,舉行開光慶典,以是因緣,山僧承邀到來主禮,歡喜讚歎之餘,頌祝香港佛學會,發揚光大,法喜無量,並作偈 語曰:

道場新枝發  傳燈自有人
聖教原不墜  信受謹奉行

開光法語  ◎香港菩提學會會長 釋永惺

菩薩妙相遍莊嚴 為眾作福廣無邊
慈容無盡隨心現 禮拜稱頌消罪愆 時維

佛曆二五四四年八月初六日,為戒晟法師主持之佛學會諸佛菩薩聖像開光典禮。今日殿宇巍巍,聖像莊嚴,為眾生作得度之因,示作利喜之相,釋迦如來與諸聖眾, 乃古佛再來,大權示現之法身大士,隨機說法,應機設教,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而眾生集迷難返,迷真逐妄,信心難生,故須塔廟精舍,以見像而生心, 所謂一念信心,即為入道之門,了生死之徑路。願佛弟子廣生信願,以法利生,見聞隨喜,福樂百年,禮拜供養,罪滅河沙,生生常生壽域,世世不離三寶。伏願三 災不侵,八難悉除,地方安寧,風雨順時,僧行嚴明,定慧同增。雖然如是,即今開光一句又作麼生道?謹以偈讚曰: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雨普潤諸含生
眾生有求皆赴感 隨緣應化脫苦輪 開!

致謝詞  ◎香港佛學會導師 釋紹根

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嘉賓、護法居士:
今天是香港佛學會擴建完成,暨諸佛菩薩聖像開光慶典。承蒙諸山長老各位法師親臨指導,護法嘉賓拈香禮佛,共結勝緣。
更得到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菩提學會會長永惺長老、澳門佛教總會會長泉慧長老,三位長老於法務繁忙中抽出寶貴時間,親臨本會主持諸佛菩薩聖像開光典禮,令盛會倍添光彩,本人謹代表香港佛學會四眾弟子,致以衷心感謝!
剛才司儀致開幕辭中,提及香港佛學會自成立以來,戒晟法師肩負起弘揚正法,利樂群生的工作,每週均有舉行共修法會,俾初機發心的居士,在會內或念經或禮 佛,以植善根。每月亦有邀請各地法師蒞臨本會,舉行佛學講座,戒晟法師認識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要有僧伽弘揚,才能正法久住,眾生亦籍佛法的滋 潤,才能離苦得樂;社會亦得以祥和。
戒晟法師於現今僧青年中,有時代的使命感。其積極弘法之餘,為了實踐利生工作,更不辭勞苦與會內多位護法居士,深入國內西部陝西、廣西等地區,為當地村民 捐建學校。使適齡入學兒童有讀書的機會,令下一代的兒童,認識文化、增加知識。希望日後能將目前的貧困生活改變過來。眾所周知「人民知識,就是國家的財 富」,所以欲想國家富強,必須重視教育,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質,國家必然富強起來。正如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經講過:「中國人口多,不是負累的包袱。只要我 們重視教育,提高人民知識,便可把這個包袱變為人力資源。」戒晟法師認為,於廿一世紀資訊科技競爭的時代,必要發揚佛陀的慈悲精神,負起「莊嚴國土,利樂 有情」的工作。這八個字,若以世間法解釋「莊嚴國土」(為國家而建設)「利樂有情」(為人類謀幸福)。戒晟法師雖然有此抱負,實有賴會內護法鼎力支持,才 能得以實現。本人希望會內四眾弟子學佛之餘,不要忘記行佛所行的道路,發揚愛國愛教的精神,出一分錢,盡一分力,務使香港佛學會發揚光大,把弘揚佛法,利 樂群生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最後,謹祝在座三位長老,常駐世間,法化眾生。護法善信增福慧,佛光普照恒吉祥。

開幕詞  ◎香港佛學會會長 釋戒晟

覺光上人慈悲,永公上人慈悲,泉公上人慈悲,諸山長老慈悲,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嘉賓吉祥,諸位護法居士歡喜:
欣逢香港佛學會佛像開光慶典,承蒙諸山長老,各位法師振鍚光臨,各位嘉賓,護法居士踴躍赴會,本人謹代表香港佛學會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本會乃政府註冊,得到核准之非牟利慈善團體,宗旨為宣揚和普及正信佛教,目的是讓人們深入了解佛教教義,佛陀「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的慈悲本懷。
香港佛學會自成立兩年多以來,在上紹下根導師的卓越領導下,致力於宏法利生,福澤社會的慈善工作,獲得相當的成績。
進入二十一世紀新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追求物質享受之際,每易忽略精神生活的培養,無異捨本逐末。因此,本會積極推動宏法利生工作,時常舉辦佛學 講座,闡揚佛法,從淺入深,接引初機,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經驗。例如本會紹根導師、初慧老法師、泉慧老法師、修智法師、素聞法師、淨達法師、演慈法師及美國 妙峰老法師、仁俊老法師、文珠法師、加拿大賢德法師、澳洲妙淨法師等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都曾經振鍚蒞臨,與各界人士共結法緣。
佛教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會同仁秉承佛陀慈悲精神,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己任,鼎力支持祖國興學育才,不遺餘力。現今於廣西,陝西省已建成的新 校有八間,正在籌建的學校還有四間。本會雖然資源不足,力量有限,但是,我們定會堅定不移地長期做這項有意義的工作,藉此希望喚起各界人士關注。常言道 「一錢不落虛空地,一文喜捨萬文收」。
展望未來,香港佛學會在上紹下根導師指導之下,諸山長老不吝慈悲賜教及護法居士鼎力護持,本會會務發展定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最後,借此機會,再次向諸山長老暨護法善信表示熱烈歡迎和萬二分感謝!

韋馱聖像開光法語  澳門佛教總會會長 釋泉慧

三洲感應韋馱天 護法護人護道場
高峰妙相蒙示化 賢劫千佛殿後園

夫韋馱天將,本是菩薩應世,示現四天王座下為三十二將之首,亦為南方增長天王座下八大將軍之一,手執寶杵,降魔制外威震三洲,四眾景仰而外護佛法,海眾安 和而內護道場,不但梵宇清淨莊嚴,國運昌隆,社會安定繁榮,民眾安居樂業,致令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是以本會住持戒晟法師,與眾善信,廣集淨資,敬塑韋馱 伽籃,永供山門,則本會法務定能發展無量,雖然如是,即今開光一句,如何稱揚?

今日聖像開光 善信雲集而來
虔修供養禮誦 社會安定繁榮


清涼法苑淨恩小築主辦
佛學講座

經題:楞嚴經第六卷《四清淨明誨》
主講:泉慧法師
日期:2000年9月9日開始(逢星期六)
時間:晚上七時半至九時
地點:香港屯門大會堂演講室(二)
聯絡電話:2461 6504(李居士)


【大陸】

本煥老和尚重興四祖正覺禪寺
◎印 脩

   四祖正覺禪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雙峰山麓,是唐初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在此開創的十方道場。四祖道信禪師,承傳達摩初祖以來禪法。即在「楞伽」印心禪法的基礎 上,以「金剛般若」立宗,即創立「般若禪」,倡導「一行三昧」;創建叢林,始制叢林規範;提倡農禪並重。當時,有數百僧眾常住正覺道場,跟隨四祖修學。四 祖道信禪師的禪學思想,以及創建的叢林範制,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尤其是禪宗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四祖正覺道場亦成為禪宗祖庭之一。古今有無數的佛 教徒到此朝聖禮佛,緬懷四祖。四祖圓寂後,五祖弘忍禪師在正覺禪寺之西南兩里許,建毗盧塔藏四祖肉身供養。至今,此毗盧寶塔尚存。然而,四祖正覺禪寺卻因 現代戰亂被燬,僅殘存觀音殿等。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落實宗教政策,國家繁榮,人民富強,佛教興盛。被譽為當代禪宗泰斗的本煥老和尚,得法於虛雲老尚,住持重建了廣東丹霞山別傳寺、廣州光 孝寺;新建了深圳弘法寺、湖北新州報恩寺、廣東南雄蓮開淨寺。一九九四年九月,值報恩寺開光暨本煥老和尚陞座之際,應黃梅縣政府之請,朝禮五祖、四祖道 場。黃梅縣政府懇請老和尚作四祖道場的方丈,看到四祖道場,只剩下殘垣斷壁,一片荒涼,老和尚發願:要修好四祖道場,否則,吾輩對不起祖師。老和尚不顧九 十高齡,毅然擔起住持重修四祖道場的重任。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十方善信的資助和護持下,經過五年多的時間建設,現已圓滿竣工。為了慶祝這一千秋功之圓滿, 慈定於千禧年農曆九月十五日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暨本煥老和尚陞座慶典;農曆九月十三日至廿日舉行冥陽水陸大法會;廿三日至廿四日舉行「般若禪學研討會」;廿 五日至十月廿五日舉行為期一月的傳授三壇大戒法會。屆時,國內外諸山長老,眾多法師,三百新戒,大德居士,各界友人,將雲集四祖正覺禪寺,參加這千年佛教 盛會,共演妙法,同沾法益。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