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90期
2001年3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友從遠方來不亦樂乎
特  稿 香港佛教聯合會農曆辛巳年新春同人團拜
專  論 論邪教的本質及其綜合治理 ◎陳星橋
寶蓮專輯 弘揚正法 普渡眾生——寶蓮禪寺弘法系列報告書 ◎釋智慧
寶蓮禪寺倡建佛教藝術工程
——「七寶蓮池」和「萬佛寶殿」呈現人間
◎新 知
天神考證 護法天神來歷考——漢化的諸天 ◎鄭有為
隨筆禪話 佛門戒律 ◎秦孟瀟
世出世法 考驗、士氣 ◎楊 釗
佛典名言 佛典名言警句精選 ◎智 琛
江南古剎 江南武進古剎——大林禪寺 ◎潘 瑛
佛教叢林 焦山詩話 ◎覺 真
旅遊雜感 訪歐詩箋 ◎孟 慶
藝術寶庫 留住莫高窟 ◎白 依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友從遠方來不亦樂乎
   首先,我們以誠摯而崇敬的心情,熱烈歡迎中共中央統戰部李副部長德洙先生應香港佛聯會邀請蒞港訪問。跟隨李副部長同行的主要成員有:朱曉明(中央統戰部副秘書長)、趙學毅(秘書)、蔣堅永(中央統戰部二局副局長)、袁莎(中央統戰部二局處長)、桑福華等人。
    二月五日,會長覺公上人暨副會長永惺法師、林漢強居士、副秘書長區潔名居士、及部分董事在富麗華酒店設晚宴迎接李副部長一行貴賓到來;覺光上人與統戰部諸 位領導人相識多年,老友相聚一堂顯得格外親切。在宴會上覺光上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道出了香港近百萬佛弟子的心聲,把希望集中在黨中央身上,香港佛教 僧伽學院能否按預期招生入學,關鍵在國內各部門領導是否開綠燈,因為學生(僧)、老師全來自國內各地的,由於出境放行手續須在國內辦理,這是一種集體行 動,地方政府聽中央領導的指示,中央領導人「點頭」了,所有的問題將能迎刃而解決。
   我們(指香港百萬信徒)的心意和渴望,中央領導人很明白,可以說,一清二楚。「廣交朋友,肝膽相照」是統戰部工作的優良傳統,是建國的三大法寶之一。基於 這個觀點,我們相信佛教的正當事業,一定會得到國家領導人全力支持的。李副部長在宴會上熱情洋溢的講話,句句話叩動心弦,感人不已,掌聲不絕!李副部長才 華卓越,在國內外不脛而走,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位通達之士。用國內流行語言來說,稱之「英明領導」,可謂當之無愧!
   二月六日,李副部長帶同隨行人員來到佛聯會回訪,並參加「袖珍式」的座談會,氣氛親切融洽,十分和諧,覺光上人與李副部長分別講話,各自表達了看法和意 見,達到了共識,國家利益重要,宗教利益也重要,相輔相成的。李副部長一再表態:「中央政府完全明白香港佛教建院校的需求,並指示有關領導幹部緊抓工作, 促其早日完成任務。」覺光上人和列席董事們聽了這番話無不歡顏、欣喜!
   當前香港社會非常特殊,各界人士密切關注法輪功問題,展開辯論,是屬正教呢?抑屬邪教呢?編者認為李洪志一套邪說,完全背叛佛教經典教義,喪心病狂地盜用 神聖法輪象徵物,給佛教帶來巨大破壞和極壞影響,他的一套邪說,引無知者下墮無間地獄,斷送慧命!這一點,西方宗教人士似乎不理解法輪功來自何處,悲哉! 盲人騎瞎馬,殆害無窮。創辦「佛教僧伽學院」,培養一批愛國愛教的僧人出來,是當前國家人民的需要,也是佛教護持慧命的需要。在香港辦僧伽學院,具有新世 紀「弘法利生」別具一格的特色。
 
 
香港佛教聯合會辛巳年新春團拜
慶祝成立五十六週年紀念暨第四十七屆董事就職典禮
祝福詞
會長 覺光法師

   香港佛教聯合會今天舉行辛巳年新春團拜,同時慶祝成立五十六週年暨第四十七屆董事就職典禮。得蒙各位董事、會員及會屬機構同人踴躍參加,共敘一堂,感到非常愉快。本人首先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裏佛恩加被、四時康泰、福慧增長、百事吉祥。
   本會自成立到現在已五十六年,各項會務在歷屆董事努力策導下都獲得相當的成就,所經辦的善業亦正在逐步擴展及趨向多元化,並得到各方人士的稱讚。隨著佛誕公眾假期由前年開始實施,佛教在香港社會的地位亦已日漸提高。
    在去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本會為慶祝佛陀誕辰,除發動全港佛教團體道場舉行分區浴佛大會外,還舉行了一個『佛誕雙週開幕典禮暨記者招待會』介紹各項慶祝 活動,適逢慶祝佛誕機緣特以「佛誕植樹、普澤世間」為主題,在香港及國內推行「公德心功德林」計劃,參與植樹及籌募善款捐助國內貧困地區植樹活動,並承蒙 政府長官、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官員蒞臨主持植樹儀式,上述工作實有助淨化人心,改良社會風氣'促進環保,普利大眾。本會秉承佛陀的慈悲宏願,愛國愛教 精神,並響應政府號召,捐助國內希望工程,直至目前為止已有二十間學校之多。在去年本會更積極參與世界佛教事務活動,計有派出代表團參加「佛教高峰會第二 屆弘法大會」、「世界佛教僧伽會第七屆大會」、「世界佛教友誼會」及「世界佛教青年會」。而此等活動顯示香港的佛教事務均受到社會、國內及國際方面的重 視。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精神意識之修養同時亦不能忽視。因此,本會仍須加強弘法工作及採用嶄新的形式推動佛教事務,諸如舉辦佛學講座以傳播教理,透過電子 媒介宣傳本會工作,設立弘法使者以培養在專上學院的在學青年從事推廣佛教活動。而目前最急切者為加強對下一代僧伽的培育工作。本會現正籌備在沙田明論佛堂 開辦一所僧伽學院,為來自國內的青年僧人提供培訓課程。學成後為佛教界增添精通經律,才德兼備的新一代僧伽。
   辛巳年生肖屬蛇,金蛇是機靈而有活力。本人藉此機緣盼望我們佛弟子充滿活力與機靈,為佛教貢獻力量。今屆當選的董事均為連選連任,有助會務之連貫性,更好 策劃新一年的工作。深信在各位董事和機構同人通力合作下,本會各項事業,必定會繼續擴展,使佛教事務能發揚光大,造福社會。
   最後本人謹祝在座各位,法喜常樂,如意吉祥。

致 詞
副會長 永惺法師

   香港佛教聯合會在今天舉行辛巳年新春團拜,同時慶祝成立五十六週年暨第四十七屆董事就職典禮,得蒙各位董事、會員及會屬機構同人踴躍參加,本人首先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福慧增長、百事吉祥。
    隨著佛誕公眾假期由前年開始實施,佛教在香港社會的地位亦已日漸提高。本會為慶祝佛陀誕辰之際發動全港佛教團體、道場進行分區浴佛大會外,今年為慶祝佛誕 二五四五週年,繼迎請佛牙舍利後,本會再次租用香港體育館舉行一連三天的慶祝活動,包括有電視直播的預祝佛誕晚會,萬人皈依法會,祈福法會及傳燈晚會等 等,詳情將在稍後時間公佈,希望各位屆時踴躍參與盛會。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精神意識之修養同時亦不能忽視,因此本會仍須加強弘法工作及採用嶄新的形式推動佛教事務。其中一項工作是籌備開辦一所佛學院加強對 下一代僧伽的培育工作。除此如舉辦佛學講座以傳播教理,設立弘法使者以培訓專上學院之在學青年從事推廣佛教活動,使弘法活動推廣到全社會各個階層。
    本會自成立至今已進入第五十六個年頭。多年來建立之善業,規模相當龐大及多元化,並得到各方人士的讚許。惟是瞻望未來,如何保持以往良好成績,如何加強今 後之發展,責任既重且大。實有待我教四眾同人,一同付出力量,通力合作支持,穩步向前。同時為弘揚佛教,啟導人心,改善社會風氣使得世代受益。
   佛教的興盛與香港社會同步發展。佛教四眾同仁都是本著弘揚佛法服務社會的宗旨,群策群力,同沐佛恩,從而滌除塵垢,淨化身心,使社會得以繁榮,人民享受安樂。
   最後,謹祝在座各位,身心康泰,福慧增長,百事吉祥。

致 詞
副會長 黎時煖

   春風送暖,百花爭妍,本會今日舉行辛巳年新春團拜,並慶祝創會五十六週年及第四十七屆董事就職典禮,恭祝各位蛇年進步,福與時增,身心康泰,如意吉祥。今 日典禮非常多謝會長覺光法師親臨主禮監誓及開示嘉勉,頒發選任證書,同時十分感謝各位踴躍出席,支持佛教善業,使慶典充滿歡樂氣氛。
   回顧過去一年會務,善業發展與時俱進。非常感謝會長覺光法師卓越領導,全體董事及會屬機構同仁合力同心,會務有可喜擴展'醫療服務方面,佛教醫院得秘書長 林漢強主席領導有方,各項設施日益革新,優質服務,獲得病者不少口碑,禮貌推廣成績顯著,受到其他各大醫院讚許。聯絡社區關係亦十分成功,醫療技術定時研 討,力求改進,提供安養服務甚獲好評,造福社會,院譽日隆,至堪欣慰。教育服務方面,各會屬學校均致力推行優質教育工作,多間中小學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 助,設立多媒體學習中心,配合現代化科技教育之需要,同時加強教師專業訓練,舉行各項專題研討日等,均有助於提高教育質素及成效。會屬幼稚園方面亦獲得優 質教育基金資助,設置多媒體教材,提供多元化之學習樂趣。本會新辦慈光幼稚園已積極展開各項籌備工作,不久將可投入服務。本會並支持國內希望工程計劃,資 助興建學校,均能順利成功,社會服務方面,為配合時代發展趨勢,各服務單位均致力不斷改進,並得政府資助,改善設施,擬訂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素,推行監 察制度等,均能切實施行。為慶千禧年長者日,本會於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在九龍公園廣場舉辦長者才藝百老匯活動,宣揚敬老愛老之傳統美德,邀請社會福利署署長 主禮,少長同樂,十分成功。長遠發展目標方面,本會致力研究會屬各物業之發展可能性。位於中區之香林大廈,投下巨資全部革新,已成為一座新型商業大廈。而 位於東涌之佛教青年康樂營,環境優美,接近機楊,甚具發展潛力,已準備進行策劃,一俟機緣成熟將為佛教善業增益不少,弘法工作方面,將發動全港各區慶祝佛 誕,宣揚浴佛意義,並以「佛誕植樹,普澤世間」為主題,在香港及國內推行「公德心、功德林」計劃,深得各方支持,成績令人滿意。今日世界科技發展迅速,但 人類每忽略精神生活之培養,無異捨本逐末。本會希望宣揚佛教哲理,以建設心靈環保,促進社會祥和。深望我佛教同仁各盡所能,為弘揚佛教而努力。並祝佛教昌 隆,世界和平,香港繁榮,民生安定,座上諸君身心康泰,如意吉祥。

致 詞
副會長 林漢強

   今天是香港佛教聯合會舉行辛巳年新春團拜,同時慶祝創會五十六週年暨第四十七屆董事就職典禮,得蒙各位董事、會員及會屬機構同人踴躍參加,共敘一堂。恭祝各位蛇年進步。
    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以來各項會務在歷屆董事努力策劃下,特別是在會長覺光法師卓越領導下,全體董事及會屬機構同仁合力同心,會務有可喜擴展,所經舉的善業 正在逐步擴展及趨向多元化。隨著佛誕公眾假期由前年開始實施,佛教在香港社會的地位亦已日漸提高,在去年本會更積極參與世界佛教事務活動,顯示了香港佛教 事務均受到社會、國內及國際方面的重視。
   在醫療服務方面,今年是佛教醫院建院三十週年誌慶。佛教醫院是在一九六六年獲政府撥給杏林街公地作為醫院之基地,一九七○年十月十四日開始為港九新界群眾 服務。醫院基本設備樓高八層,建築面積達二十萬六千平方呎,病床共有三百五十四多張,包括內科一○八張、外科廿七張、安養(善終)服務科十五張、眼科廿四 張、康復科一百四十七張、私家病房三十三張,樓下為門診部,設有普通科及專科;安養服務科是在一九九三年增設的,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更會配合醫管局的政策發 展家庭醫學。經過多年來努力,由一九九二年起管治委員會將醫院制度化及以集體領導的方式確立了醫院的發展及服務的方向,將醫院發展成為一間為香港市民提供 更全面、服務多元化兼頗具規模的醫院,其水準已達到可協助有關當局去培訓安養服務及家庭醫學這兩科的醫生及護士。我們的職務口號是「慈悲無我解痛苦,修身 護人創新生」。醫院致力提供優質服務,管理系統日益完善,每年都舉行策略工作會議、檢討過去、展望將來、商討來年之工作大綱及目標。院方在二○○○年的讚 美個案超過一千四百八十宗,投訴的個案只得十宗,院方聯絡社區關係亦十分成功。一直以來,醫院員工都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信念,緊密合作,積極提升社區健康 水平,並確立了與區內團體互相溝通的良好關係,如舉行「社區健康齊關注」活動,更與社會團體合辦免費健康檢查及推行健康教育,以符合「疾病預防」這原則。 院方又展望將來在醫護及社區關係方面的發展能繼續向前邁進,並爭取中醫服務的發展,發展中醫本來是院方多年的理想,因可為病者提供多一種治療方式外,亦可 補西方醫藥的不足,中醫藥可以預防疾病,強身健體,對治療慢性病和頑疾尤其有效,本院在一九九九年曾向余兆麒基金申請「中醫門診」開辦費,但不成功,最近 院方再向其申請三百八十六萬元,希望今次能成功,使院方能成為興辦中醫門診的一個新試點,以配合中醫將來在港發展這方向而努力。本會教育服務方面,是由黎 副會長統領的,他已向大家匯報了。總括來說,本會是秉承佛陀的慈悲宏願,愛國、愛教的精神去服務社會。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本會希望宣揚佛教之哲理以建 築心靈環保,促進社會祥和。深望我佛教同仁,各盡所能,為弘揚佛教而努力。本人更希望從二年多前開始改革本會在管理制度化上的工作.得以早日完成。
   最後,謹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如意吉祥。
 
 
論邪教的本質及其綜合治理
<<陳星橋>>
   邪教問題古已有之,至二十世紀業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大難題。自人民政府於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宣布「法輪功」為非法組織並予以取締以來,邪教問題便受到 我國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為此一九九九年十月三十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還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貝會關於取締邪教組 織、防範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對「法輪功」組織及其活動採取了各種果斷而嚴厲的取締措施,各界人士和新聞媒體對李洪志,及其「法輪 功」邪教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揭露、批判行動,盡管如此,「法輪功」組織及其信眾至今依然在國內外不斷製造事端,且有變本加厲之勢。這一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同時也使不少人大感困惑;什麼是邪教?邪教何以如此猖獗?為什麼「法輪功」等邪教在科學昌明、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依然得以滋生、蔓延?如何區分邪 教與宗教的差別?人們應從與「法輪功」等邪教的斗爭中汲取哪些經驗教訓?
   二○○○年末,我有幸參加了由中國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邪教問題國際研討會」和中國反邪教協會舉辦的「保障人權、反對邪教研討會」。與會 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辨析邪教的定義和基本特征;二是探討邪教得以滋生的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複雜的社會根源;三是研究如何防範和治理 日趨嚴重的邪教問題。我作為一個宗教工作看和「法輪功」問題的研究者,願就上述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邪教的本質及其與宗教的區別
   左歷史上,邪教相對於正教而言,是與正統的、傳統的宗教,或與統治階級、主流社會認同的意識形態相扺觸的一套神學說教。並由此形成為一股反政府、反社會的 勢力;在現代,邪教相對於被政府承認的傳統宗教和准宗教社團而言,是指那些不被政府承認的具有反主流文化、反社會、反人性傾向,對當時的政治、社會造成一 定危害或威脅的具有破壞性的「膜拜團體」(cult)。因此古今中外的統冶階級對邪教無不採取高壓手段令其改「邪」歸正,或予以取締並嚴厲鎮壓。
    邪教,也可以說是准宗教或偽宗教,它們往往具有宗教的許多基本特征。如有教主,有教團組織,有教理教義,有形形色色的修行方式,有一些基本的信眾等,而且 邪教一般都打著宗教的旗號或歪曲利用傳統宗教的某些概念,以招徠信眾或尋求法律保護。因此一般的人很難將正當的、合法的宗教與非法的邪教區分開來。何況在 歷史上,正當的宗教有時也被視為「異端」或「邪教」,也可能滑向「邪」教;而「邪」教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成為合法的宗教。
   因此,究竟何為邪教、何為正當的宗教。社會對「邪」的容忍程度如何,在各個時代、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各種黨派、各種宗教、各種社會來說都不盡相同。尤其 在近代,新興宗教和宗教團體不斷涌現,或邪或正,亦邪亦正,邪教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如何給邪教下一個統一的確切的定義並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嚴酷 的現實又使我們今天不得不坐下來研究邪教問題,並盡可能地給邪教下一個比較容易接受的定義。通過對一些邪教的觀察,我發現邪教具有如下一些要素或特征:
   1、歪曲利用傳統宗教的某些概念或民間神話編造邪說,宣揚神秘主義。
   2、編造比較具體的末日、劫難或災禍之說,蠱惑人心。
   3、大搞教主個人崇拜,以神佛或先知自居。
   4、渲染宗教性的神秘經驗,對信眾實行精神控制,使他們疏遠乃至脫離家庭和必要的社會聯系,
   5、秘密結社,行為詭秘,易走極端,危害社會,
   6、教主心理變態,私欲膨脹。騙錢騙色等。
   雖然一些正當、合法的宗教也多多少少含有上述的某些特征,但整體來看。它們的性質為良性, 有系統的教理教義,文化內涵豐富,能與主流文化和社會基本的倫理道德兼容,並不過分強調神通異能或神秘體驗;教主多已不在世,個人崇拜成分少,因而不存在 人為的精神控制問題;雖然也有末法和劫難之說,但並沒有太具體的時間,或刻意渲染;其組織是合法的公開的;其傳教目的是化導人心,提升道德,一般來說有助 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穩定。利大於弊。而邪教的上述六大要素,其核心是「騙」,其特征是「邪」,其手段是以「超自然能力」招徠信眾,以批判社會、拯救 人類為口號吸引信眾,以建立封閉的組織來控制信眾,其目的是妄想的最大實現和私欲的最大滿足,其結果是造成對信眾錢財兩空,身心健康受到極大損害,人民的 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極大的破壞。這就是邪教的本質所在。因此邪教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十分隱秘)、擴張性、排他性、功利性和社會危害性。可見只要認真分析, 宗教與邪教的區別還是清晰可辨的。

二、邪教滋生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簡析
   如上所述,邪教是一種准宗教或偽宗教,是與宗教相伴而生的畸形物。通過對一些邪教的研究,發現大多數邪教頭目的素質並不尚,甚至很低,他們的騙術也不怎麼 高明,他們的歪理邪說是那麼荒誕不經。但為什麼在科技、文化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邪教竟也層出不窮呢?問題在於它除了同宗教一樣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複雜 的社會根源外,還有著一些特殊的現實因緣。分析起來,我想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從我國來說,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民族和人口眾多。從古至今就是一個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較多的國家。從歷史文化方面來看,我國的傳統文化主要由儒 釋道三教構成,千百年來成為沉淀於廣大老百姓心中的一個巨大情結;與此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民間信仰游移於三教之間,宋代以後,隨著儒釋道的逐步衰落,民 間出現了大量雜糅三教與各種巫術的民間宗教,如末金元之白蓮教、毗盧教、糠禪、香會,明清之羅祖教、聞香教、齋教、黃天教、大乘教、圓頓教、青幫,近代之 同善社、先天教、燈花教、歸根道、一貫道等。這些民間宗教無不盛極一時,在有些地方,其勢力甚至遠遠超過正統宗教,以致代表主流文化的統治階級對它們不得 不加以限制,甚至將它們定為邪教予以取締。解放前我國的民間宗教或會道門就極多,其中許多會道門在港澳台地區和世界各地的華人間仍很活躍並有新的發展。隨 著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和對外交往的增多,這些會道門隨時可能死灰復燃。
   2、從世界範圍來說,邪教在近代已成為世界性的難題。由於科技的發展, 馬列主義影響的擴大,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各國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宗教日顯落伍,對社會和民眾的影響力與攝受力大大減 弱。但民眾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貪污腐敗、道德淪喪、就業與生活壓力加大,以及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現代戰爭尤其是核戰爭威脅等等,因而精神空虛, 焦燥不安,人們宗教性的需求在許多方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這就為各種宗教異端、新興宗教乃至邪教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從我國當代社會政治文化背景來看,「文革」以後,社會發生巨變,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貧富差距加大,各種社會矛盾增加,而生產關係和意識形態跟 不上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許多人馬列主義信仰淡化,精神日益空虛,亟需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精神寄托。然而從「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的傳統文化遭到極大的破壞, 許多人對傳統文化近於無知,充滿了誤解,對宗教往往視同迷信,同時正統的宗教也不盡如人意。且局限於寺觀教堂之一隅。弘揚乏力,於是相當多的人,「病急亂 投醫」,通過形形色色的氣功修煉甚至巫術來治療疾病、強身健體,並希望藉此了解傳統文化,獲得精神寄托。主流文化既衰弱不振,各種旁門左道或邪教不斷滋生 也就在所難免了。
   4、一九八○年代至一九九○年代的特異功能熱和氣功熱潮,氣功的日益商業化、宗教化,以及許多中共黨員,幹部的參與,為「法輪功」等邪教的發展起了極好的 鋪墊作用。尤其是「法輪功」,打著氣功、佛法、科學以及「真善忍」的旗號,極盡歪曲利用之能事。說法通俗。組織形式靈活,多採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這是傳 統宗教所無法做到的」李洪志大搞個人崇拜,實行精神控制,在短短的七年間竟蒙蔽了幾百萬人,使他們深陷其中,進而為「弘法」不遺餘力,以至幾百次的衝擊黨 政機關和新聞單位,現在雖遭取締,依然負隅頑抗,變本加厲。使人們進一步看到了邪教的危害和可怕」

三、「法輪功」等邪教的綜合治理
   對於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邪教,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應該堅決予以取締。我個人認為,中國政府果斷地處理「法輪功」問題是英明的,是非常必要的,是為民除 害,有利於社會穩定,是符合包括「法輪功」練習者在內的人民群眾利益的。通過與「法輪功」的斗爭,使各界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了對邪教危害的認識,並為 今後防範和治理邪教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我們知道,宗教有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長期性、複雜性乃至文化性,而「法輪功」等邪教是與宗教相伴而生的畸 形物,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複雜的社會根源,也有群眾性、國際性、長期性'複雜性和部分民族性、文化性,因此不是依法取締就萬事大吉了的。必須扶正驅邪、 預防在先,以疏導為主。懲治為輔,進行綜台治理。從「法輪功」的形成、發展到取締、治理,我們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汲取。下面我想從一個宗教工作者和 「法輪功」問題研究者的角度談談對邪教的綜合治理問題。
   1、必須扶正以驅邪。應進一步確立、強化主流文化意識,這樣才能有效地抑制邪教的形成與發展。除了要加強作為我國指導思想的馬克思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 主義的宣傳,加強科學思想和科普知識的宣傳以外,還應大力發展人文科學,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不僅要發展經濟治窮,還費大力治愚,提高全民族的文 化素養。我認為,對包括傳統宗教在內的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予以特別的重視、扶持與引導,一是因為近代以來傳統文化受到過度的破壞;二是因為有關方面亟 於發展科技和經濟,因而人文科學的研究相對較弱,三是傳統文化體系龐大。十分複雜。頗多爭議,不少人有意回避,殊不知傳統文化是回避不了的,越是複雜越需 要花大力氣進行深入的研究。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關係到祖國歷史文化的繼承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係到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關係到文理科的均衡發展,中 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關係到防止邪教的滋生蔓延。「法輪功」的發展正是鑽了人們在傳統文化認識上的無知,尤其是對宗教知識的無知。例如「法輪功」信眾 絕大多數人都缺乏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信「法輪功」的知識分子中。多數都是學理工科和金融,外語的,許多黨政幹部和公務員由於缺乏傳統文化的修養和基本的 宗教知識,識別不了「法輪功」邪說的荒謬,不僅不能予以揭露、處理,反而誤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宣傳部門對正常宗教缺乏認識,對它與邪教的區別難以判別, 顧慮重重,不能及時地對「法輪功」予以揭露批判,而佛教界是最早識別和堅決扺制「法輪功」的。佛教影響比較大的省份。「法輪功」信眾就少得多,例如福建省 的「法輪功」信眾僅有六千餘人;一些全民信教的地區,「法輪功」的影響就小得多。可見傳統宗教是邪教的天敵。
   2、應推進民主與法制建設,反腐倡廉;發展經濟,保護環境;應更多地關注人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斷豐富群眾的文體生活,推動社會主義 精神文明建設,讓主流文化佔領思想與信仰市場。不過在無神論的宣傳方面應注意把握分寸。「法輪功」等邪教雖然都宣傳和借助於有神論,但它們與傳統宗教的有 神論是不同的,是對宗教有神論的歪曲利用,是十分低劣的有神論。有神論信仰從人類原始社會即已存在,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爭論已延續了幾千年,它不應也不妨礙 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因此在揭露和批判「法輪功」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挑起無神論與有神論的爭論。在對待有神論和宗教信仰問題上,比較好 的做法是江澤民主席提出的;「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
   3、必須加強對宗教問題的研究和管理。邪教雖說不是宗教,但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宗教和社會肌體上孿生出來的惡性腫瘤,發現治理不及時將十分可 怕。因此應繼續貫徹落實並適當調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大扶持、管理和引導傳統宗教的力度;應重視宗教知識的普及工作,讓必要的宗教知識進入學校、進入大 眾媒體;要對宣傳封建迷信和邪教的各種活動進行必要的監控,加大研究力度,盡早定性,以便嚴加懲治,特別是在媒體宣傳,出版流通領域要把好關,對各種健身 氣功要扶持、引導,但不許以氣功為名搞歪門邪道,騙錢斂財。為此應制訂相應的政策法規,不給邪教留市場。過去,政府對傳統宗教的管制較多,而對邪教的綜合 防範、治理嚴重滯後。幾年前就有不少人指出「法輪功」的乖謬與危害,卻找不到主管部門進行受理、研究,新聞單位幾乎是一片沉默。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還是 廣大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人士對宗教知識和邪教問題缺乏基本的了解,管理機制存在嚴重漏洞。因此政府應加大扶持、管埋和引導傳統宗教的力度,並建立起監控和 處理邪教的有效機制。
   4、對邪教問題應以疏導為主,懲治為輔。與一般的非組織和違法犯罪不同,邪教信眾尤其是法輪功練習者,絕大多數是善良的,是受蒙蔽者,他們迷信於李洪志及 其歪理邪說,對氣功、宗教、科學常識和一些自然、人文現象存在著大量的錯誤認識,而這些錯誤認識和信仰的改變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邪教問題既是一大社會 問題,也是一個群眾性的思想與信仰問題,必須著眼於思想與信仰的轉化,以疏導為主,懲治為輔。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理。我認為比較好的辦法是:一、首先由有 關部門和新聞媒體進行調查,及時地揭穿邪教及其教主的真象。二、對邪教組織堅決依法取締,對該組織的核心成員及其罪行依法提起公訴。三、請包括科技界、宗 教界、氣功界在內的各方面的權威人士或專家通過新聞媒體,擺事實講道理,讓社會大眾理解、擁護政府的決定,並化解邪教信眾存在的思想,信仰問題和心理間 題。這樣就能使相當一部分人脫离甚至站出來反對邪教,因為誰也不願為騙子和謬論獻身。四、堵塞漏洞,解決好各種善後問題。在實行改革開放、多元文化並駕齊 驅、強調依法冶國的文明社會裏,應盡量避免單純站在某一黨派立場上,開展大運動的急風暴雨方式,這往往會造成一些社會硬傷,使邪教信眾心中產生扺觸、消沉 等負面心理,不利於分化瓦解邪教組織,且易授人以柄,為國內外敵對勢力所利用。
   總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和客觀事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反對邪教的統一戰線,對「法輪功」等邪教進行綜合治理,為國家的富強、文化的繁榮,社會的和諧與長久穩定作最大的努力。
 
 
弘揚正法 普渡眾生--寶蓮禪寺弘法系列報告書
<<釋智慧>>
   香港寶蓮禪寺監院智慧法師,在為該寺作一系列報告前,先向各界人士拜年,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寶蓮禪寺辦學代表團以住持初慧大和尚為名譽團長,智慧法師為團長及紹根法師為副團長,一行六人前往廣東省,湛江市、高州市、吳川市及雷州市出席四校及一佛學院之落成剪綵慶典。智慧法師在剪綵慶典上講話,並為該寺作了一連串的工作報告:
    寶蓮禪寺建於公元一九一七年,為十方道場,早已有推舉住持的民主制度。早時原名「大茅蓬」,後正式命名為「寶蓮禪寺」。自一九八三年起,寶蓮禪寺第二代住 持筏可老和尚,應政府要求,組織成為慈善有限公司,由政府監管,而非私人所擁有;自六十年代開始,本寺每隔十年,均推動一項新工作,讓本人(智慧法師)在 此為回顧過去,展望將來作一連串報告:
   六十至七十年代:本人在一九六三年禮寶蓮禪寺第二代住持筏可大和尚出家,一九六六年由筏可大和尚,推薦本人入寶蓮禪寺董事會,協助筏可大和尚籌建大雄寶殿。
   七十至八十年代:為回報社會,行入世公益事業,本寺由零開始,在大澳創建大嶼山第一所中學,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在照顧長者福利方面,於昂平興建筏可療養院,寶蓮禪寺之東、西兩翼亦於此階段落成。
   八十至九十年代:籌建天壇大佛,當時得到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向中央申請補助航天巨款,又令全國各地成立天壇大佛功德委員會,再籌得五百萬,大佛終於順利建成。
    在九三年天壇大佛開光後,本寺未忘恩德,並知恩報德,積極宏揚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扶助國內希望工程的教育事務,以回報祖國。原本預算在內地貧困山區捐建 三十所中、小學校,後來竟超越此數目。在香港回歸祖國前夕,本人得到本寺董事會主席初慧大和尚,推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更得到香 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上人推舉為人大代表,亦幸當選。在得到本寺各董事法師的同意後,本人就決心增加捐建國內中、小希望學校至一百所。
   最近的一次行程,是為四所希望學校剪綵,其中以高州市之福芳梁淨芬希望小學剪綵,該校校舍原本是全鎮最差的,但得到寶蓮禪寺援助及推動下,當地鎮委、鎮政 府籌資把校舍重新修建完成後,更被評為高州市「美麗校園」。惟桌椅殘舊,仍欠資金更換,本人為達成辦學者提高教育質素,改善辦學條件之心願,即答應多捐二 萬元以添置新桌椅。
   其餘三所希望小學,分別位於吳川市長岐鎮的寶蓮中心小學、雷州市烏石鎮之葉惠中希望小學及調風鎮之橫山初慧希望小學。各校的面積及學生就讀人數由一百多名 至六百多名不等,其中以寶蓮中心小學為最具規模,捐額為九十萬,佔地面積為一万九千平方米,由兩幢建築雄偉的教學大樓和科學樓組合而成,共二十四個教室, 十四個功能室,造就了六百個就讀機會予當地學童。
   本年首個希望工程工作,就是在一月十日,為廣東省四所希望學校舉行剪綵禮,第一所為興寧市徑心胡旺希望小學、第二所為石馬鎮吳智緣希望小學、第三所是龍川縣江邊淨喜希望小學及第四所的東源縣周劉柔惠希望小學。
   時至今日,本寺在全國各地捐資助建的各中、小希望學校,已啟用和興建中的數目已達一百零六所,尚有二十餘所進行實地考察。
   另外,本寺還在國內捐資修路建橋,除為祖國興學育材外,還為建設現代化的祖國出一點力。本寺早在九七年於廣東省和平縣捐建了兩條大橋,以幫助當地的經濟發 展;九八年分別在江西省、寧都縣及石城縣,兩地修建大橋各一條;去年廣東省高州市、根子鎮的一條主要大橋,被大水淹沒,嚴重影響當地交通及經濟,甚至危害 民眾的生命,本寺有見及此,決定捐資為當地重建大橋,幫助當地經濟重新發展。
   除了為祖國科技現代化作利生的貢獻外,本寺也時刻不忘弘法的家務。一九九九年為雷州佛教會捐建允中佛學院教學大樓一幢,現已開幕啟用;去年又捐資為湛江市 佛教協會興建「海仁老法師紀念大樓」,作培育尼眾教學之用,及捐助雲門佛學院,這些工程項目動用合計的資金,總額超過三千五百多萬元。
   此外,趙樸老曾提議,由寶蓮禪寺捐資贊助,保送年青佛教僧侶學人到國外,修讀佛學碩士及博士,為佛教界培育人才。在此項目中,本寺共動用了差不多一千萬 元,以上各項建設事業共計用了達至五千萬元。其實本寺目的是為,回報祖國支持籌建大佛恩情;且響應國家領導人提倡「科技興國」的口號,發展高科技,則必先 培育人才,故本寺以行菩薩道的精神,難行能行,難捨能捨,出一分力,為祖國而建設。支持國家的掃除文盲行動,在國內捐建過百所中、小希望學校,為建設祖國 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
   完成為國內建設百所希望學校這項光榮任務後,本寺在踏入二千年即籌建「萬佛寶殿」及「七寶蓮池」,佛說,每人都有一朵蓮花。這蓮花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長在 七寶蓮池中。所謂「極樂世界」,相等於一般所指的天堂,是佛教的淨土世界。人在往生一刻,如能心在蓮花不退轉,便脫輪迴之苦。
   據《阿彌陀佛》所載,極樂世界內有「七寶蓮池」,是由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及玫瑰七種寶物構成的蓮花池,內有「八功德水」,是蘊含八種功能的淨 水,包括: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和長養善根。此外,功德水的流水聲亦能說法,藉淙淙水聲來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真貌。這描述雖 具形相,實質是一譬喻,藉以把極樂世界的美善用世人的想像形容出來。
   但在塵世的凡人六根未淨,又如何能把心留在蓮花內?又如何才能進極樂世界?
   要知道諸佛都有一共同大願,就是度眾生成佛道,往生進極樂世界,這就是淨修成佛的目標。請諸位善信,常多念佛,以達成佛目標;正如寶蓮寺所建大佛,目的正 是令人「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又如法華經所載: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寶蓮寺籌建「萬佛寶殿」及「七寶蓮池」,是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建造東涌至昂平之吊車工程,發展昂平為香港旅遊之重點。昂平寶蓮寺景觀,經被美國旅遊地理雜 誌,列為香港十大旅遊之首,天壇大佛,近日亦被香港工程師學會評為香港十大建築工程之一,前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曾賦予寶蓮禪寺昂平之美譽,稱「天 壇大佛」為中國南方大佛,除中國四大名山外,再加上寶蓮禪寺昂平,成為中國五大名山,亦即「一佛四菩薩」。
   趙樸初老居士往生時,本寺同人隨從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上人到北京致祭,曾會晤中國統戰部,宗教局及北京佛教會等各位領導,覺光會長當時即答應為本寺籌建萬佛寶殿之名譽主席。回港後,亦接獲財經事務局局長葉澍劏司憲來函,應允擔任為本寺萬佛寶殿籌建顧問。
    本寺現經聘請伍秉堅工程師及陳國輝測量師行有限公司為顧問,由陳先生與香港特區政府離島父母官政務專員,旅遊專員、地政專員、規劃專員及拓展署官員聯繫, 盼望能組成跨部們工作小組,處理有關工作及事務,使本寺能配合吊車計劃在二零零六年一起完成建造工程,發展大嶼山昂平之旅遊計劃,並可使在香港這個中西文 化交流之國際櫥窗,顯示出祖國宗教政策之落實方針。
   在此,本人深深的盼望,正如以往本寺籌建天壇大佛時一樣,得到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各部們首長的大力支持,亦獲取各界捐資善長仁翁之熱烈嚮應!
    本寺為十方道場,向來是靠十方善信捐資贊助,才能把寺務推動,希望政府早日落實,給予本寺土地,作建築之用;此外,本寺得到各大報界、電視及電台等傳播機 構,各位記者先生、小姐及仕女們,把寶蓮禪寺籌建「萬佛寶殿」,「七寶蓮池」的訊息,帶到各階層人士,讓各界人士皆知曉「萬佛寶殿」的消息,本人在此表示 深切致謝。亦借此機會,以建「萬佛寶殿」的功德迴向趙樸老,以感謝他老人家對寶蓮禪寺的多年關懷及照顧,待他在常寂光中,老懷安慰。
   本人「以身體付於常住、以性命付於龍天」,勇往直前,建佛興學,所做之事「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以報離島父母官陳念德專員呈報董特首,委任 本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屆離島區議員之重任,同時亦感謝初慧大和尚及覺光上人提拔之恩,與及報答護法檀那善信擁護常住之恩。同時,財經事務局局長葉澍劏司 憲經答允擔任籌建「萬佛寶殿」之顧問,並獲父母官陳念德專員聯繫地政專員,旅遊專員及拓展署黃重生高級工程師協助配合籌建工作,本人要在此一起向他們致 謝!
   以上所說之一段話,敬請諸大善知識多加指導和修正,使今後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繼續為國為教為社會服務。最後,謹向社會各界人士祝福,祝各位領導嘉賓,聽者聞者,家家迪吉,戶戶安康,男增百福,女納千祥!
 
 
寶蓮禪寺倡建佛教藝術工程--「七寶蓮池」和「萬佛寶殿」呈現人間
<<新 知>>
   擁有八十七年歷史的寶蓮禪寺,現正積極籌備加建。其中最矚目的是「萬佛寶殿」和「七寶蓮池」。前者為扶持天壇大佛而設計;後者按《阿彌陀經》描述人在往生後登西方極樂世界,藉蓮花而生的幸福境界。
   人生而步向死亡,無人能逃此定律。佛教更信死後世世輪迴,唯獨登極樂淨土,才能脫輪迴之苦。「七寶蓮池」的建造正要提醒世人:珍惜當下,行善避惡,才能往生蓮池,成為極樂世界的一分子。

心在蓮花能脫輪迴
   佛說,每人都有一朵蓮花。這蓮花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長在七寶蓮池中。所謂「極樂世界」,相等於一般所指的天堂,是佛教的淨土世界。據說人在往生一刻,如能心在蓮花不退轉,便能脫輪迴之苦。
    據《阿彌陀經》所載,極樂世界內有「七寶蓮池」,是由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及致瑰七種寶物構成的蓮花池,內有「八功德水」,是蘊含八種功能的淨 水,包括: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和長養善根。此外,功德水的流水聲亦能說法,藉淙淙水聲來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真貌。這描述雖 具形相,實質是一譬喻,藉以把極樂世界的美善用世人可想像的情貌形容出來。
   但在塵世的凡人六根未淨,又如何能把心留在蓮花內?又如何才能極樂世界?
   要知道諸佛都有一共同大願,就是度眾生成佛道。往生進極樂世界,就是淨修成佛的目標。而佛佛道同,都感到眾生難度,所以諸佛都願助人成佛。人除仰賴釋迦佛 和諸佛菩薩扶持,亦可靠己力得之。其中阿彌陀佛有一方便法門,只要信、願、念佛即可,即老老實實地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

一念回心回到自性
   只念一句話就能成佛,必須從人的本性來了解。人心本具「極樂」,所謂「唯心淨土」,要往生自己心中的淨土,理論上是無障礙的。因為一念是本性,如能把一念 保持,就成佛了。第一念沒分別執著,萬法皆平等,沒善惡、是非、正邪、真妄、利害之別。然而,第二念一起,執著就來了。凡人每分每秒也胡思亂想,不能達到 一念,迷上加迷,遂墜六道輪迴之中。
   念「阿彌陀佛」,是助人從一切妄想中回到一念的方法。只要心裏想著西方世界的莊嚴,就能回歸自性。人常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二字即「皈依」; 「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阿彌陀佛」即「無量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一念回心,回到自性之意。
   相較其他佛教宗派,淨土宗只念一句佛號,便能修能證,顯然是簡單得多。事實上,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的。念佛法門稱為「一 心」;「一心」就是「禪定」;也是實相、真如、本性。釋迦佛在《法華經》上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成佛就是成就圓滿的智慧。玄奘大師在註釋《阿 彌陀經》時更指出,只要「一心繫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就能成就。

一句佛號無所不包
   有人質疑,如專念「阿彌陀佛」聖號,其他菩薩便會怪罪。對此,台灣淨空法師回應道:「這無疑是把諸位菩薩視為俗子凡夫。須知道一句佛號無所不包。眾生與佛 是一個理性。理是理體;性是真如本性。理體就是法界全體,也是阿彌陀佛,也是諸佛如來,也即是一切眾生,亦是個別體。所以,念這句佛號,也就是念自己的真 如本性。」
   一句「阿彌陀佛」即「本覺」。本覺即真如本性。念「阿彌陀佛」即「始覺」。始覺合本覺,即是真實修行。「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相 應」是於理相應,與事實相應,與法界全體相應,法界全體的德號即阿彌陀佛。念念喚醒與法界合而為一,與諸佛如來合而為一,與一切眾生合而為一。
   如是習之,於往生時生於蓮花,便指日可待。當然,佛法無邊,成佛功夫五花八門,並不限於一句「阿彌陀佛」。這只是最簡單的法門而已。
   想到這一點,適逢新春佳節,跟至愛的人說一句「阿彌陀佛」,想更勝「恭喜發財」千百倍吧。阿彌陀佛!

寶蓮寺將煥然一新
   寶蓮禪寺「萬佛寶殿」及「七寶蓮池」的設計,是由梅州及上海的工程師合力構思而成的。前者配合原建築群的明清設計;後者配合現代化發展,用金色玻璃幕牆砌成蓮花外形,位處天壇大佛腳底,內藏舍利子,讓遊人善信免費參觀。
   此外,該寺亦將興建圖書館及社區中心,讓人能認識佛教文化之餘,亦可聯絡社區感情。寺方並於「七寶蓮池」大道兩旁植紫荊樹,以期將《阿彌陀經》的極樂世界容貌,立體地呈現在塵世中。寶蓮禪寺監院智慧法師表示,如一切進行順利,預計工程將於二○○六年竣工。
 
 
護法天神來歷考--漢化的諸天
<<鄭有為>>
(接上期)
   第十一位:功德天,即吉祥天女。梵文Laksmi和svi的意譯。音譯為「羅乞什密」(吉祥)和「室利」(女)。出現甚早。「吠陀」系神話中已見端倪。原 為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命運、財富、美麗女神。據說,她是神魔大戰共同攪動乳海時產生的,故又名「乳海之女」。後乘她成為毗濕奴大神的妻子,愛神的母親。常 一手持蓮花,一手洒金錢如流水。她的坐騎是迦樓羅(金翅鳥)或優樓迦(貓頭鷹類動物),有兩只白象相隨。後被佛教吸收,列為護法天神。主要採取了她掌財富 的特點,困為毗沙門天王原是財神,就說她是砒沙門天王的妹妹或妻子。以其施財散布吉祥,有大功德予眾,故稱「功德天」。漢化寺院中她的形象端莊美麗,常戴 花冠,著多層各種天衣;佩飾繁多,有耳璫、鐶釧,瓔珞遍體。總之,極為雍容華貴。有時則漢裝。作中國後妃宮樣裝束,那是徹底漢化的表現,常見於明中葉以 後。她的典型姿態是,舉左手捻如意寶珠,右手作施無畏印。背後有七寶山。頭頂上現五色雲,雲上有一六牙白象,象鼻絞動一個瑪瑙瓶,瓶中不斷傾出種種寶物, 她的左右(常為右邊)一般緊跟著一位「咒師」,那是替她念咒使瓶中出寶的。此咒師大約出身西域,常作老年胡人相貌裝束,著白衣(使人想起唐代著名的「波斯 胡」商賈),手把長柄香爐。
   第十二位:韋馱天。
   第十三位:地天,又名堅牢地神。梵名比里底毗(Prthivi),據說是夫婦二人。
   在唐代,剛傳來的地夭,還常以男天為代表,典型形象是手把寶瓶或谰,中置各色水陸鮮花。有作四臂形的,手持鐮、斧、鋤、鍬、是一個農業勞動者的形象。可 是,近代以來,在漢化寺院中常作女神形象,左手持盛鮮花的谰,或持谷穗,象征主管大地和一切植物生長。這女天別名「大地神女」。據說魔王曾問釋迦牟尼佛, 「汝之福業誰當証明?」釋迦將右手直伸下垂,作觸地印,表示這一切唯有大地能証明。這時,大地出現六種震動。地神由地中涌出上半身,唱言:「我是証明」魔 王及其部下惊散。所以,地天是佛教中有代表性的護法神。這位可是男天。
   第十四位:菩提樹神。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守護菩提樹的天女就是此神。據說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時,如遇下雨,她就用樹葉做傘為佛擋雨。據此,她應該是最早的護法神。在漢化寺院中,她的形象特點是手持帶葉樹枝,作中國青年妃主裝束。
    第十五位,鬼子母,又名歡喜母,梵文Hariti的意譯,音譯「訶梨帝」。有關她的傳說多而雜亂,現據《毗奈耶雜事》略速如下,王舍城裏有一位獨覺佛出世 了,開大會慶祝。有五百人沐浴更衣一起去芳園開會。路遇一位懷孕的牧牛女,帶著一桶奶酪。五百人鼓動她一起赴會。她一時高興,跳起舞來,因而胎兒早產。五 百人見開會時間已到,扔下這女郎不管,自己去了。女郎一個人困留,新生兒夭折,大為生氣,就拿奶酪換了五百個當地產的「庵沒羅果」(意譯「奈」餘甘 子」),在獨覺佛經過她身旁時,她用這些水果供養佛。同時,頂禮發惡誓:來世要生於王舍城,吃盡當地人的小孩,果然她來生生為王舍城娑多藥叉的長女,與犍 陀國的半發迦藥叉結婚,生下五百鬼子。她天天吃城裏人的小孩。釋尊勸她別吃,她不干,釋尊就施展法力,藏起她一個兒子。她哭著鬧著找。佛說:「你有五百個 兒子,只一個不見了,還憐愛尋覓不止。別人只有一個兩個小孩,你吃了人家怎麼辦?」於是她皈依佛法。但提出:「今後吃什麼?」佛說:「你勤心擁護佛寺和僧 尼,作我教護法神。我叫弟子們每次吃飯時呼喚你和你兒子們的名字,叫你們來飽食。」在漢化寺院中,她常作中年漢族貴族婦女形象,手撫或懷抱她的五六歲小兒 子,這孩子名畢哩孕迦。身邊還常圍繞著幾個小孩。中國唐代以後,流傳甚廣的目蓮救母故事中,在目蓮的母親身上,可以看到漢化了的鬼子母的影子。
    第十六位:摩利支天。梵文Marici(摩利支,意為「光」)--deva(提婆,意為「天」)的音加意譯。由「光」的意義引伸附會出她會隱身法,說她出 現在太陽之前,太陽看不見她,她能看見太陽。沒有人能見到她,沒有人能捉住她、欺誑她、加害於她。她能用此種隱身法救人苦難。她在神話中出身甚早,後被佛 教吸收。在漢化寺院中,她面如日初出之色,身著紅色天衣,身上裝飾耳環、腕釧、寶帶、瓔珞,一應俱全,佩無憂花鬘,頭頂寶塔(塔內有毗盧遮那佛)。三個頭 分向三面,各有三只眼。正面善相微笑,菩薩臉,左面豬容,有獠牙,伸舌頭,皺眉,右面童女相,面似蓮花。八臂,左四手持絹索、弓、無憂樹花枝、線圈,右四 手持金剛杵、針、鹇、箭(手持物各像常有不同)。乘豬車,常作立或跪於車上三折腰舞蹈姿勢。身邊圍繞著一群豬。大概因為豬的形象不美,所以常常連車省略, 僅在她腳邊站一雄壯野豬便了之。
   第十七位,日天。各族都有自已的太陽神,南亞次大陸神話中的老日神是Surya,音譯「蘇利耶」、「修利」、「修野」等,後來佛教經典意譯為「日天」、 「日官天子」、「寶光天子」、「寶日天子」等。據說,太陽裏有他的官殿。自梨俱吠陀以來,他都是太陽神,他的戀人是拂曉女神Vsas(可意譯為「紅霞」) 。他是大神之一,乘金色馬車巡行天上,驅除黑暗,注視著人類在下界的活動,洞燭幽隱。他的愛人「紅霞」永遠年輕美麗,有魅力,有朝氣,保佑人們多福,多 壽,多子孫,有名聲。他們夫婦一威一柔,很受人們崇敬。可是後來,在印度教系統中,毗濕奴似乎兼任了太陽神之職,於是,蘇利耶夫婦的影子逐漸變淡了,佛教 卻沒有忘記蘇利耶,承認他為日天,收他為護法神,打扮是赤紅臉膛,手持蓮花,乘四馬駕的車。中世觀世音信仰盛行後,中國僧人為《法華經》作注;附會說;觀 世音名寶意,日富天子就是觀音的變化身。可-中國老神話中原有自己的日神。中國的日輪中,有烏鴉為標幟。近世漢化佛教寺院中的日天,就成為中外結合的混血 兒,他常作中國中年帝王像,赤紅臉,持蓮花(常為紅蓮),冠上有一日輪,日輪中常出現烏鴉。
   第十八位:月天。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月神。南亞次大陸的月神,在發展中屢經變化。佛教認為的「月天」是Candra,音譯「旃陀羅」、「戰達羅」等。因為 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脅侍,日宮天子已為觀音變化身,所以,《法華經》的注釋者就說,月宮天子是大勢至的變化身,名寶吉祥。密宗給月天規定 的打扮是白臉膛,持上有半月形的杖,駕三只鵝拉的車。他也有妃子,也是白臉,持青蓮花。因為月中黑影太象免子的測影,所以各民族都有月中兔的傳說。佛教的 本生故事改造了古代神話,說釋尊前生曾為兔,與猿、狐為友。帝釋天要考驗釋尊(時居菩薩位)的德行,化為老夫,向三獸求食。狐銜魚,猿獻果,獨兔無所得, 乃投火自焚,以身貢獻。帝釋天受感動,就將兔身送入月輪,傳乎後世。次大陸的月亮神話,遠沒有中國的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那一系列故事美麗、神奇 與深入中國民心。為了與日天配對,也為了顯示月華如水的幽靜,月天,對中國人來說,也以女天為容易接受。所以,漢化寺院中的月天,以女天為多,想是從月天 妃化來。若是男天,則作白臉中國帝王像,女天,則作中國中青年後妃像。冠上嵌滿月,月中常有兔形。早期密宗像常乘白鵝車,近世也省去,
   第十九位:水天。梵文Varuna(水)的意譯,音譯「縛嚕拏」,是一位在吠陀神話中已出現的老神,本來神權極大,掌管天上地下,是大神。後來權力逐漸被 別的神取去,佛教產生前後,他只剩下一部分制海權,成為西方大海中海王國之神,也就是南亞次大陸的「龍王」。又有一說,指娑竭龍王。梵文Sagara,海 名,音譯「娑竭羅」、「娑竭羅龍」,音譯是「咸海。這是另一位「龍王」,這位龍王本是南亞次大陸傳說中掌管水蛇的海王。佛經中說,在他的官裏供奉著法寶, 如佛舍利、佛經之類,所以是護法神。不論原指水天還是娑竭羅,在中國近世都統一漢化成中國式的龍王。佛道兩教所供形象差不多,常作中國龍頭類造型,身穿帝 王服。
   第二十位:閻摩羅王。梵文Yamaraja的音譯。意譯是「雙王」。據說,他們是兄妹倆,都是管理地獄之王,兄治男犯,妹治女犯,故稱」雙王「。原為南亞 次大陸神話中管理陰間之王。《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現,佛教沿用其說,稱為管理地獄的魔王。中國民間所傳說的閻羅王即來源於此,據說他屬下有十八判官,分管 十八地獄。
   中國人把閻王和地獄完全漢化,讓它們和本土的泰山治鬼等神話傳說相結合,再和佛教「六道輪迴」說融合,通過迷信附會,造出許多新的嚇人的事物來,如:奈河 (奈何)橋、黃婆(黃酒的「黃」)送迷魂湯、望鄉台、牛頭、馬面、無常、勾魂牌等。閻王像已徹底漢化,多作濃眉巨眼垆髯王者像。女王不合中國國情,早已暗 中取消。在閻王身後常跟著幾個中國籍的判官、牛頭馬面之類,手持毛筆、中式賬簿、勾魂牌、鋸齒大砍刀等中式道具。這些隨從在壁畫中常出現。
   近世漢族迷信的說教中有所謂「十殿閻王」和「十八層地獄」的說法,也有相應的漢化佛教經典為據。敦煌藏經洞所出寫經《佛說十王經》,一卷,附彩繪插圖,題「成都府沙藏川述」,是早期的對十殿閻王的紀錄,內載十王和鬼魂過堂的時間是,
   第一七日過泰(按:後世寫作「秦」)廣王;
   第二七日過初江王;
   第三七日過宋帝王;
   第四七日過五官王;
   第五七日過閻羅王;
   第六七日過變成王;
   第七七日過太山王;
   第八百日過平正王;
   第九年過都市王;
   第十三年過轉輪王。
   據後來的迷信傳說,諸王的職責,第一殿是對亡魂進行接收。人死後,先至第一殿報到,秦廣王乃按簿稽查其生前善惡。凡大善人,即勾銷其輪迴名籍,送其超生天 界,凡善大於惡或善惡相扺者,即直接送交第十殿發落轉世;凡惡大於善或惡貫滿盈者,先上「孽鏡台」,令其照見生前所造諸端惡業,使之認罪服罪,情願受罰, 然後押解至第二殿用刑。第二殿至第九殿,依次為實施各種酷刑之地獄,罪鬼至此,逐殿受刑。第十殿專管刑滿釋放事宜,驅令眾鬼再次進入輪迴投生,分別為男女 貴賤以及胎卵濕化諸惡道。
   上述十殿,通常以著名的第五殿閻羅王為代表,統稱為十殿閻羅、十殿閻君或十殿閻王。實際上是仿照人間官府升堂理案的模式,把冥界十王衙門化。十殿諸王,各 有漢姓,亦有生辰,一律換成了中國人。至此,閻摩正式演化為中國式的閻王爺。地獄之梵語音譯是那落迦(Naraka),又名泥犁,是佛門所謂十界與六道中 之最底界與最惡道,為懲罰眾生罪孽之所。據佛經,閻摩羅統屬八大地獄,每一大獄下分設八炎火地獄,八寒冰地獄,合稱十六小獄。按此建制,八大獄共有一百二 十八小獄,連同大獄本身,為一百三十六獄,後來與漢地迷信傳說結合,統一變化成十八層地獄。
   有一部《十八泥犁經》,專講十八地獄內幕,極為怪誕。其第一獄以人間三千七百五十年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罪鬼在此獄服刑須經一萬年,此數 相當於人間一百三十五億年。其第二獄以人間七百五十年為一日,罪鬼在此獄服刑須經兩萬年,此數相當於人間五百四十億年。以下各獄之服刑時間,均以前一獄之 刑期為基數遞增兩番。如此計算,第十八獄之刑期,相當於人間二十三億億億年以上。縱觀此十八層地獄,猶如一座倒置的時間金字塔,罪鬼墮入其中,永世不得翻 身。
   一般寺院供奉的正規諸天,即指以上的二十位,總稱「二十諸天」,簡稱「二十天」。在佛道爭勝又互相融合的過程中,近代某些寺院將諸天的隊伍加以擴充,成為「二十四天」。下面就把後加的四位略作介紹。
    第二十一位:緊那羅,梵文Kinnara的音譯,意譯「音樂天」、「歌神」。緊那羅不是一個,而是一族。在佛教中只能算二流神(二十天都可算第一流神), 屬「八部眾系統。「八部眾」是八種(八族)小神,它們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又名「香神」或「樂神」)、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摩喉 羅迦(大蟒神)。其中神、鬼、動物夾雜,每族人數眾多,地位均不高,但出身較早,歷史情況復雜,屬於佛教改編過來的雜牌隊伍,外圍組織。因以天眾、龍眾為 首,故又稱「天龍八部」、「龍神八部」。據說緊那羅象人,可是頭上有一只角,所以又叫,「人非人」。又據說,緊那羅中的男性也有馬頭人身的。不論戴角還是 馬頭,他們都能彈琴,會唱歌。他家的女孩子生得端莊美麗,能歌善舞。常嫁給門當戶對的樂神乾闥婆家小伙子為妻。當緊那羅男性彈琴唱歌讚美佛法時,須彌山震 動,諸天聲聞不安於座。他家女人唱歌時,五百仙人在飛行中心醉落地。另據中國的傳說,有一位緊那羅成佛後化為少林寺香積廚火頭老和尚,教眾僧使用三尺撥火 棍退敵,傳下少林棍法。過去少林寺所供即此形象。
   第二十二位:紫徽大帝,有的材料則作玉皇大帝,都是道教對天帝的一種尊稱。常作中年帝王像。
   第二十三位:東岳大帝,中國古代早有泰山神,據說治鬼,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地府的主宰。道教又把他變成五岳尊神之首,稱為東岳大帝。《封神演義》中又造出一個封為東岳大帝的武成王黃飛虎。這位天神就成為以上諸種因素成分不等的奇妙混合。常為蒼老帝王像。
    第二十四位:雷神,就是雷公的頭兒。南亞次大陸和中國古代神話中都有雷神。道教則認為雷神是原始天尊的第九個兒子-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漢化佛寺與道 觀中,他的典型形象多為篷頭怒髮仁丹胡式鬼形,披甲,手持劈山斧。部下有打順風旗的風伯,手持錘鑿背生肉翅的雷公,手持兩面鈸式銅鏡的電母等,都是從中古 以降漢族迷信傳說中衍化而出,被道教首先吸收發展改造過的。
   以上二十二至二十四三位,本屬道教系統,被佛教借來裝點門面,道教徒嘖有煩言。有識的佛教徒也認為不必多此一舉。所以,嚴肅認真的佛教徒都只承認「二十天」,而不承認,「二十四天」。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佛門戒律
   很多世俗人不懂得佛門中所說的「戒」,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看法和說法,看到和尚、尼姑不守清規戒律,諸如「飲酒」、「吃肉」的行為,就說成是「破戒」了。
   實際上,「戒」的根本意義,就是,「去惡行善」,身、口上所表現的行為。當然,「戒」有具體的行為表現,即「不殺害、不劫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通稱之謂「八戒」,都是佛門弟子所應「受持」的基本戒律。
    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居士),只是遵守戒律而不犯,僅僅是個人的「善行」吧了,真正持戒的目的,不只是自己做個好人,也不是為自己求解脫,而是 為利益眾生成為菩薩道者的行為,甚至直達「成佛道」!這就是「持戒波羅蜜。」佛典云:「菩薩持戒的精神在於饒益有情」。心、口、意三業所表現的行為,都以 利益眾生為前提,不只是防護個人「六根」的非惡,而是深入到眾生中,去廣作福利眾生的事業,以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達成「淨佛國土」的行願,這是菩薩的根本 目的所在。
   在佛家有「小乘」與「大乘」的分別。小乘人「持戒」嚴守教條不變,而「菩薩戒」不受戒律條文所縛,而是以是否有利於眾生為根據作出決斷。這一點,非尋常人所能理解的了。

僧尼不能脫離「戒律」
   佛家很重視「戒律」實踐,是對僧、尼及優婆夷(男性居士)、優婆塞(女性居士)是否合格的唯一尺度,凡不遵守戒律者,皆喪失「佛弟子」的資格。(僧,不是僧;尼,不是尼)
    佛教的戒律是由簡到繁,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國佛教戒律開始是從印度僧人那裏學來的,原來開始時印度僧人只剃髮、行乞、披黃衣等。漢代僧人學習印度僧人也是 剃髮、持谰化緣等。公元三世紀中葉,從印度傳來的戒律譯成漢文,因而中國當時已有受比丘(男性)戒的和尚,約在四世紀時中國已有受比丘尼(女性)戒的尼 姑。東晉道安時根據我國風土人情制定了自己一套「佛門清規」,規定中國僧尼不姓釋姓,改為釋姓。公元六世紀時,梁武帝下令不許僧尼吃葷。到了唐代,禪宗僧 人懷海禪師制定了《禪門規式》,被稱為《百丈清規》,對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清規……作出了整套的規約,一直沿用至今。
   不僅中國佛教如此,其他國家佛教徒也要遵守嚴格的戒律,如緬甸佛教規定:禁止穿絲綢的僧衣,禁止穿拖鞋、騎馬或乘車,禁止接觸金錢和觀看文娛演出;此外還規定外出時不得帶傘,化緣來的食物要自己吃……等等。
   古德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的戒律是必要的。

僧人用膳沒有一絲聲響
   佛門中的儀規聽起來似乎太「古老」了,不適應新時代潮流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如果認真去觀察一番,它不僅不是「古老」,而是最高尚的生活情調,含有「紳士式」的風度。
    譬如說,當我們到一座大寺院去參觀,在中午十二時,數百個僧人進入齋堂用膳時,卻聽不到一點吵雜聲,清晨吃白粥時,也聞不到喝粥聲,即是「粥」滾燙,僧人 拿碗在手掌中,四隻手指托碗底,大姆指扶助碗口邊緣旁,這叫做「龍含珠」姿勢。雖然粥或湯滾熱,僧人用嘴輕輕吹拂,不可有聲響,當然更不容許說話了,這叫 做「過堂」。
   看上去,這種生活太嚴肅了,一點情趣也沒有。其實在中國古老習俗上,也講「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事實上這是很有意義的,有些人在用膳時,說話不停口, 心不在焉!往往吞嚥下硬物,弄得要上醫院去動手術取出來,輕微的不是牙齒嚼到舌頭,或舌頭被燙傷等等。這些都是用膳不講規矩所致。睡覺前說話太多了,往往 失眠,心煩意亂!
   當我們走進酒樓飲茶時,高朋滿座,說話聲音「震天響」!這種吵雜叫嚷的聲音,是無法忍受的噪音。如果走進半島大酒店、麗晶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在每張卡位上都有人在飲茶、說話,是那樣輕微的聲音,對比之下不是給人「野蠻」與「文明」之分嗎?

「忍辱功夫」
   只要懂得一些佛學的人,都知道「忍辱」的重大作用,尤其對「修行人」是最大的考驗;沒有「忍辱功夫」的人,所謂「成佛」只是一句空話而已;沒有「忍辱心」,充分說明「我執」未破啊!
    佛家認為:「忍」,是一種堅毅不拔的精神,是屬於「智力」的心法。忍辱之行絕不是「強顏耐辱」的「偷生」,而是「有力大人」的境界;佛經以「身力」、「口 力」、「意力」、「神通力」、「道力」、「慧力」六事來說明行,「忍辱」得一切智的道理,《雜阿含經》也以「其心如金剛,堅住不傾動」來形容忍辱的力量, 故忍辱是行菩薩道的一種精神上的武裝,是所謂「著忍辱鎧,捉智慧劍,執禪定楯,遮諸煩惱箭」的不可缺少的武裝之一。
   倘是把忍辱看成在艱難環境下低頭,或者惡人面前屈服,這是無恥的「苟生」,是強顏的「偷生」,和「有力大人」的忍辱毫無共同之處。佛家所說的忍辱行,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菩薩以忍辱行於深入眾生中鍛煉自己的智力,終能達到最高的修養,淨化了自己的身心,使之堅強如金剛,柔和如春水,它的力用現前時能降伏大力的魔鬼,也能愛護最弱小的鴿子。大智度論稱「眾苦艱難不應怖畏」,正道出忍辱的崇高精神,故稱為忍辱波羅蜜多,意義在此。
   對世俗人來說,懂得忍辱並能運用,必能完成大事業。

「禪定」妙用
   由「凡人」到「成佛」整個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的是「禪定」,沒有它發揮積極作用,「凡人」是無法達到「成佛」的境界。
   禪定,是佛教譯語中特別的譯法,「禪」,是印度梵語禪那的簡稱,其義為「定」、「思維修」、「功德叢林」等,故「禪定」是華、梵兼稱。這是從其名稱上來解說的。
    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一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注一境,即是所謂「定」;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思維修」;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 所謂「功德叢林」。總括起來說,禪定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淨化心理、鍛煉智慧,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
   由此看來;禪定是修菩薩行所必經過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禪味不可著,死水不藏龍,正是糾正認手段為目的的錯誤。有人要問:為什麼要修禪定?因為常人處於 複雜的社會中,沒有「定力」的人,心猿意馬,不能把握事物的真相,好像狂醉的人對事物的好醜是非,都失掉判別的能力,我們「散亂心」正是這樣。雖然,有些 人知識豐富;有一定的較高的判斷能力,但畢竟不是從禪定中出生的智慧而終有所蔽;好像風中點燈,雖能發光照物,也仍是模糊不清。有禪定功力的人,能徹底洞 悉萬事萬物的實相,這叫做「禪定波羅蜜」。

四大皆空
   世俗人所理解的「四大皆空」,與佛家所說的「四大皆空」有些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妨看為「異途同歸」可也!因為兩者的落腳點在「空」字上,可謂「不謀而合」,其實質和旨趣是互異的。
    佛家所說「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風」而言的,這四種是「宇宙」、「人生」形成的基本要素;沒有它,就沒有萬事萬物的存在,比如說 「人」,它是由「地」、「水」、「火」、「風」組合成的,所謂「地」,是指人的骨骼、皮髮等等;「水」是指人體內的血液、汗水等等;「火」是指人的體溫、 熱度等等,「風」是指人體的吸呼、空隙之間等等,人是如此,動、植物也是如此,甚至宇宙間的「星球」等等,無不由「四大」所組成的;人有「生」、「老」、 「病」、「死」,宇宙萬物有「成」`「住」、「壞」、「空」;這一切的一切,不是永恆存在的,昔日的帝王將相,今日安在?不是隨著時間消逝而成了無影無猂 嗎?大至宇宙星球經過若干億光年,不是也消失掉了嗎?
   佛家把這一切,凡是「四大」組合的東西,都看為是幻有的現象,不是永恆存在不變的,所以叫做「四大皆空」。人'活著是由「四大」組合成的,死了,則「四大」將分析離散:主宰人的「活」命在於有「心識」,它自始至終是存在的、變化的。

生命的不同層次
   社會上常常有人非難「出家人」。說:「不吃葷腥,要吃素食;豬牛有生命怕傷害,難道植物沒有生命嗎?」
   佛家解釋生命,認為生命有不同的層次,植物是無情眾生,動物是有情眾生。所謂眾生,可分作三級,高級的為人類,具有三個條件:一、有活的細胞;二、有神經 的反應;三、有思想及記憶。低級的為植物,只有活的細胞,沒有神經和記憶,雖有生死的反應,沒有苦樂的感覺,更沒有思想及記憶,所以叫做無情。中級的是動 物,只有少數如狗、猴子、馬、象等動物有若干的記憶力,但沒有思想力。至於下等動物除了神經的本能反應,沒有記憶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經就有痛苦,就會怕 死。所以蟲蟻都會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機,植物則不然。因此,殺生的界定,就是能夠知生怕死的動物而不及於植物。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其他動物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 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 傷害。

佛陀首創男女平等
   從佛教理論上來看男女之間沒有根本的差別,是完全平等的地位。若是從社會歷史角度去看,因受環境的影響和人們的偏見,卻存在著重男輕女的不平等現象。
    比如說,在古印度,婦女是沒有社會、政治、宗教等權利的;古印度實行極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婦女的地位和首陀羅的地位一樣, 是最低賤的一類公民。她們沒有參加任何宗教活動和祭祀的權利,在家庭中是男人的附庸。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婆羅門教的規定;無條件地服從男人或丈夫, 在社會上地位十分低下,沒有個人的自由可言的。
   佛陀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目睹了這種不平等的制度提出了批評和挑戰,提出了「眾生平等」的思想。佛說,女人在宗教、社會、家庭中與男人是平等的。孝敬 母親是通往天堂之路,妻子是丈夫的朋友等等。承認婦女的社會地位,並允許婦女在他僧團中出家,她們和比丘一樣享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在當時提出這樣的口號 是非常偉大!有著深遠的意義,甚至有人認為,佛陀是「婦女解放運動」的第一人!想想看,在二千五、六百年前,佛陀提出了這一男女平等的主張,對印度古老的 奴隸制度是多麼大的衝擊啊!

佛陀向婦女提出「十條」
   怎樣才能算是一名佛教女信徒呢?作為一名佛教徒,首先最起碼要舉行三皈依儀式。這種儀式在北傳佛教(如中國、香港、台灣等)中只舉行一次,而在南傳佛教 (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每天都要皈依一次。無論是在家、出家,目的是表明自己是三寶弟子,是佛教徒。而且單皈依還不行,應知道為什麼要皈依。換句話 說就是不要盲目地信仰,作為在家女佛教徒,應具備社會上一般婦女所具備的品德,樂善好施,勤儉節約,有知識又有宗教道德情操,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在家女佛教 徒。
   佛陀對婦女的日常生活提出了十條要求:一要有虔誠的佛教信仰;二要有慚愧心、報恩心。佛教徒應報四重恩,尤其是報父母恩;三要不輕易發脾氣,因為發脾氧無 論是對男教徒還是女教徒來講,都是不好的行為;四要忍辱有涵養,沒有嫉妒心;五要喜好布施,不吝嗇,自己有的或者是別人沒有的,能給就給;六要行為純潔, 遵守社會道德;七要有知識;八要對人熱情;九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淨的心態,遇到不愉快的事,要處之泰然;十要有智慧,對在家教徒來講,能分清什麼是善 惡。
   一個女信徒若能遵守佛陀的教誨,能實踐是最完美的人。
 
 
我的人生觀
<<楊 釗>>
考 驗
   人們往往容易欣賞自己的優點,而忽略自己的缺點,特別是在自己已經有了一些成績,和擁有一些地位的時候,更容易被成績和經驗所蒙蔽,從而產生自滿和自以為是,也就是認為自已所做的東西都是正確的,沒有「三思而行」、「再思可以」的修養。
    本來自我認識和自我欣賞是一件好事,它能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從而建立「自信心」,也就是我們要學會的本領。人貴乎有「自知之明」,但人又有一 種劣根,就是喜順惡逆,喜歡順的東西,而討厭逆的東西;喜歡美好的東西,而討厭醜惡的東西;喜歡聽讚美的聲音,而討厭聽批評的聲音。結果由「自信」變成 「自大」,這就開始由成功走向失敗了。所以我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條定律,但定律尚有下半部,就是「成功是失敗的根」,也正合道家的哲學「禍兮福所 倚,福兮禍所伏。」
   既然在人生之中,禍福相依、成敗交替,因此,我們不只要學習在順境中生活,亦要學習在逆境中生存。而學習之道,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大海中學習游泳、在工作中 學會工作、在生活中學會生活。要學習在逆境中生存,最好遇上逆境,從中走出來。所以說,逆境是人生磨煉的好機會,逆境是人才的最好培訓方法。你是否希望成 為人才?你是否希望學會在逆境中航行?現在是最好的時刻,現在是最好的機會。所以說:「人生難得幾回搏?」道理就在其中。
   在逆境中學會航行,不是口說那麼簡單,也不是憑匹夫之勇便能達到。只憑一個「勇」字的人,或只重口頭說「沒問題」的人是注定失敗的,務必腳踏實地、實事求 是、面對現實,認真學習「四大支柱」、「七大範疇」和「旭日文化」的內容,反覆思考、不斷檢討,從而得到改善。當然,要一下子全部學會是不容易的,我個人 的心得是「七大範疇」,可以在工作中逐項檢討,但在個人的處事涵養,則「四大支柱」不能放棄。因為簡單而易記,令我在坐車中、在看電視中都能進行反思和檢 討,從而得到「改善」。
   「四大支柱」、「七大範疇」和「旭日文化」都在旭日之聲或培訓課程有充分的論述,這裡不再重覆。要在逆境中學會航行,在暴風雨中的大海學會游泳,務必具備足夠的信心、足夠的毅力、足夠的智慧、足夠的應變能力、足夠的福力。
   在風暴的危難之中,在「抗災」第一線的,要經得起考驗;其他的成員,務必發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隊精神,才能共同渡過「風暴」帶來的影響。

士 氣
   最近,有一本雜誌封面人物的介紹:企業經營的真正力量在於望5%的技術加95%的心理」,細心分析一下,如果從「難度」去衡量,這種比喻實在沒有誇張。正 如我們經常強調的「未學做事,先學做人」,「做事容易做人難」,「知易行難」。要學習一門技術,快的一星期,慢的一年,總有一天能學會,但如果要時刻按規 定去做,保持認真的態度,十年如一日地操作,實在很難,要學習一種知識。不會很難。要把知識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實在困雖,要長期地堅持下去,那就更加 難,做事要有原則,明白其中道理不難,如果處理每件事都能堅持原則,那就很難。做事要公正,明白道理不難,要凡事都做到公正實在也難。「與人相處,先學吃 虧」,明白道理不雖,如果要終身奉行實在很難。因此佛教有一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意思就是開始學佛的時候,往往熱情很高、但慢慢便會冷下來了。 如果時刻都能保持開始時的熱情,那麼要成佛是絕對足夠的,甚至有多了。
   甚麼是心理呢?那就是人們對事物和人的看法以及所採取的態度: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其所持的態度往往也不同。歸根到底就是: 事情往往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往往有不同的態度。所以找們說:「一種米養出百樣人」可見人的態度是千變萬化的,好像天時一樣,五時化,六 時變。俗語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心理是不容掌握的,也很難控制的,所以稱之為最大最難。
   雖然要管理好心理是難,但不等於沒方法。古人在戰爭中的著名戰術是:「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現代企業中有「危機感」,俗語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較為科學的可有以下幾點:
   一、訂立明確的目標:令大家知道在一年中根據自己的人力和財力資源,應該達到其麼成績。
   二、明確責任:清楚地分配任務,令每人每組每部門知道自己每月每年要做些甚麼工作,最好有會議記錄或書面任務。
   三、下放權力:既然每人每部門有其職責,務必要付於相等的權力。
   四、訂立賞罰制度:有功者則賞。
   有過者要罰,並且要清晰,以建立制度的權威性。
   五、定期檢討、切實執行。
   以上為法家思想,也就是以理以法去管理企業。除此以外,尚有「儒家思想」,也就是兼之以性。
   1、以身作則:要明白「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道理。
   2、己之不欲,匆施於人。
   3、關心屬下,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問題,若有可能,甚至關心他們的家人。
   4、到第一線去,為他們打氣,使大家振奮,對待客戶,則要多接觸以建立友誼。
   5、定期開業務會議。讓各個主管共同交流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只要制度與態度的結合、就能產生動力。提高熱情。調動積極性,這就是士氣。
 
 
佛典名言警句精選
<<智 琛>>

行 善
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裏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斷絕。
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聚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凈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法句經》
行十不善道,則墮地獄。餓鬼、畜生。
《華嚴經》
行十善道,則生人處,乃至有頂,
《華嚴經》

只說好話而沒有實行是毫無結果的。這好比一朵美麗的花,徒具顏色而沒有芳香。
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裏沒有挂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
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愚笨的人得到知識和名譽對自己毫無益處,不但損了他的幸福,而且還會使他剛愎自用。
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帶給人安寧。
色彩鮮艷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佩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惰。
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克服自己確實比戰勝別人要來得高尚!
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傳布別人的過失如同丟棄稻谷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自己的骰子那般地狡猾。
認識你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改進。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你們應勇於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忏悔包括改過。
由自己的行為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銹後,就會受銹的腐蝕。
良好的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啟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的的壞話。

學 習
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貪睡眠,愛閑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有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教師在講解以前,應該先研究學生的心理傾向。
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一個人應適用懇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話語。
一位好教師講話應中肯而避免談論不相干的事物。
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苫惱。
出家學道不為衣被故,不為飲食床榻湯藥故,亦不為諸生活器具故。

幸 福
不沉緬於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沈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有兩種極端是修行人所不應做的。這兩種極端是什麼呢?「貪圖感官」的享樂是低級的、粗鄙的、俗氣的、下流的,而且導致身心的損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 卑鄙的,也同樣會給身心帶來傷害。然而完美的聖者所發現的「中道」。避免以上兩種極端,而帶給你敏銳的洞察力和知識,引導你走向平安、睿智、覺悟和永恆的 樂境。
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作惡的人也快樂,幸福在於願望的實現。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信賴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一個人的心念極為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於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沒有一切貪執和挂礙,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悅為食。
慷慨地施捨,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
《大莊嚴論》
布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
為善者消惡,離欲者無惱。
《長阿含經》
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
忍為堅鉀胃。慧為利刀杖,
《天所問經》
少欲最安樂。知足大富貴。
持戒恆端嚴。破戒常醜陋。
《天所問經》
粗言利刀劍。貪欲磣毒藥。
瞋恚熾盛火。無明極重暗。
《天所問經》

智 慧
了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了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鍛煉心慧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想力的訓練,第三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智慧是從禪定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一切眾生禍從口出!夫口舌者,鑿身之斧,滅身之禍。

《大方便佛報恩經》

  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燃。能繞一世,惡口熾燃,燒無數世;猛火熾燃,燒世間財,惡口熾燃,燒聖七財。

《大方便佛報恩經》

  父母師僧宜應贊嘆軟語。當念其恩。眾僧者,出三世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

《大方便佛報恩經》

   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
一人得此金。亦復不知足,
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觀。
《增壹阿含經》

不可只依據邏輯、推理、或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不要被任何報導、傳統、或流言所左右。
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途說,不耍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江南武進古剎--大林禪寺
<<潘 瑛>>
   佛法傳入我國已二千餘年,旨在醒群迷、開群慧,令入聖賢步履,得究竟利樂。
   歷代祖師、高僧、大德、弘教法師,創叢林、建寺廟、塑聖像、立教規、建僧團、勤修學,皆是促進人生徹底了悟的無上方便法門。大林寺據《武進縣志》、《陽湖 縣志》、《橫山橋鎮志》所記載,始建於南北朝時代,訖今歷經了近一千五百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這座古剎,可算飽經人世滄桑了。
   據歷史考查,這座古寺解放前有良田數十畝,數十僧人不追求名聞利養,閉關養道、知現象、明因果、講戒律、嚴威儀,如宋代紹興年間,相傳有一位宏光禪師,住 東關房,忽見一女投井,頃刻一條神武白龍沖井而出,將一顆夜明珠(又稱如意珠、驪龍珠)吐留本寺(或說神龍留珠,報生母恩)宏光禪師立即刻石曰:「驪珠不 失,大林不滅」,永傳後世(惜人事變遷,此石不知埋於何處)。
   這一件件佛教公案,一片片簡短歷史,俱證明了佛法是億萬人民的信仰,億萬人民由此生正信、正行、正修,得正智,樹人格,同時也證明了大林寺這方山土上含蘊 了十分深厚的靈秀之氣。嚮往者福氣盈門兒孫發達,朝拜者靈氣護體四時吉祥,興而毀,毀而興,盛而衰,衰而盛,這正是人間正道。
   這座古寺在解放初期,特別是「文革」時期,遭到各種特殊的破壞,幾乎殆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武進縣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大林 寺,靜海禪師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廿八日辭去天寧寺一切職務來到大林寺,當時睡無床,食無筷,炊無灶,靜海禪師即義無反顧地挑起募捐修復的擔子。十年來,他只 有一個心願,就是盡快將千年古剎修建好,造福人民,蔽蔭子孫。

江南一方古叢林
   大林寺位於橫山西麓黃貓嶺西側,距清明山南坡腹地。相傳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有羽人王八百在此築室修道煉丹,稱羽人宮,道果乘鶴而去,今丹井 尚在。陳代(公元557-589年),始作「登仙館」,後毀圯。唐乾寧初(公元894年),大加營繕,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重修。宋大中祥符年間 (公元1008-1016年)改名「沖虛觀」。元初毀於兵亂。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在廢基上重建,更名大林寺。明崇禎年間(公元 1628-1644年)雲庵法師率眾營業,繼霽蟾、巨川重掁,建有大殿、白雲堂、大雲樓,客房寮舍、重檐歇頂,威儀整肅,金容炳煥,晨昏唄畭,聲達崖谷, 儼然一方古叢林。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又擴建,規模甚大,基廣百畝,遠勝古昔。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經樓、白雲精舍、觀音殿、關房以及放生 池。據志載:天王殿四大金剛雄偉莊嚴,可與天寧寺四大金剛媲美。千手觀音、十八羅漢、釋迦牟尼佛像,工藝精湛。尤以東殿另塑兩羅漢,一作讀書貌、一作倚睡 狀,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傳說是兩名高師竟技之作。惜百年滄桑,外患內懮,屢閱興廢,自清末以來,雖經覺非、普佛、康甸、瑞邦、光輝、傳德諸僧慘淡經營, 仍難以營生,殿堂舍宇,斷垣殘壁,佛像封塵,蛛網垂掛。抗日戰爭時期及解放戰爭時期系中共地下黨活動場所。解放初,諸僧還俗,大林寺成為武進橫山苗圃駐 地。自一九五八年以來,縣苗圃及沿山行政村試種竹、梨、桃、茶、板栗、油桐等經濟林獲成功。大林寺東側百畝竹林,歷四十餘載春風秋雨,蔚然蔥綠、生機盎 然、俏影裊姿、縱橫瀟灑。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千年古剎展新姿
   大林禪寺歷經近一個世紀的滄桑變遷,雖經諸多方丈慘淡經營,仍未逃脫荒廢劫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九八二年被武進縣人民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一 九八九年隨著宗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經縣政府批准重修,恢復大林寺為宗教活動場所。經市、縣、鎮多方協調,縣屬橫山苗圃遷出了大林禪寺,同年農曆六月廿八 日靜海法師率眾進駐,清掃拉圾、雜草,著手籌建修復。此時,廟宇僅存天王殿、大雄寶殿頹壁外殼,東西危房廂樓,十餘間五十年代「農中」破舊教室以及觀音殿 的殘垣,佛像法器全無,僧人難以棲身自炊。六十五歲的靜法師,憑著對佛教事業的虔誠之心,帶著二萬多元的多年積蓄,毅然辭去天寧寺一切職務,來到大林古 寺,重振佛門雄風。他一靠黨的政策感召人,二靠佛緣廣交人,在僧人、志士的鼎力襄助下,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組織實施土木建築。兵分五路,一路 人馬推倒殘垣重建圍墻山門,一路搶救危房重建東西廂樓,一路落瓦換椽重修天王殿,另一路翻建大雄寶殿,稍後又組織第五路人馬,請匠人雕塑佛像,夜以繼日, 大興土木。法師率眾一面精心組織,事必躬親,督導施工,一面籌措法器,廣做佛事,普結佛緣。歷經六百五十個日日夜夜,常武地區農村第一古叢林--橫山大林 禪寺於一九九一年農曆四月初八終於在諸方高僧居士、萬眾善男信女參與下,舉行了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大典。
   隨後,靜海法師逐步萌生了籌建萬佛樓的意願。一面相繼建造了客堂、藥師殿、西方三聖殿、大悲樓、講堂、地藏寶殿、齋堂、學僧宿舍、職工宿舍和女眾宿舍等八 十一間輔助建築設施,以及龍井聖母殿、放生池、石牌坊、山門甬道等建築。一面積極籌建萬佛樓,自一九九二年起聘請了佛像雕刻的匠人,前後化了四年多時間雕 刻了一萬一千一百零一尊神態各異的香木金身佛像。靜海法師兩赴昆明、緬甸請回了身長4.12米,體重5.5噸的臥狀玉佛。臥佛經中緬雙方中介商和寺廟住持 多次友好協商,精選整體玉石雕鑿而成,是一件難得的稀世珍品。又澆鑄了重達八噸的天爐寶鼎。一切準備工作到位就緒,即於一九九六年農曆三月初一日,為萬佛 樓萬佛和玉佛開光。是日,高僧滿堂,萬眾慶賀。一座巍峨佛殿、樓閣宏峻、金碧輝煌、香煙燎繞的萬佛樓屹立在蒼松翠竹的清明山腹地,供萬人歲歲朝拜。
    一九九五年二下昆明的法師,順道朝拜了昆明諸大佛寺,萌生了建造羅漢殿的意願,經過一段時間的構思,毅然決定在一九九七年仲夏動工興建規模恢宏、獨具佛教 文化特色的五百尊羅漢殿,殿內分設九座假山,五百尊形態各異的彩色羅漢分列在山腳、山坡、山巔,可為國內罕見之勝跡。此項工程浩大,製作精美,於一九九九 年開光。靜海法師在進駐大林寺以來的八年時間裏,前後拆建、翻建、重建、新建大林禪寺殿、堂、樓、閣、亭、舍、路、池等主輔建築,佔地8858平方米,建 築面積達7880平方米。
   提及建寺期間所遇之艱難,法師笑曰:「玄奘高僧西天取經,尚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何況我等凡僧了。」為了工程建造的質量,出於萬般無奈,和尚也拿起了法律武 器,與被告工程隊法人對薄公堂,官司打到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幾經波折,終獲勝訴,令其賠償翻工。這也成為常武地區建國以來佛教界的一件新鮮事。

大林寺名稱由來
   相傳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隨帝征戰軍中,共患難。同貧賤,勤於內冶,賢德仁厚。洪武十五年八月(公元1382年)寢疾而崩,享年五十一歲。帝慟哭,遂不復 立后,帝邀全國各寺高僧雲集皇宮為馬氏做超度水陸法會。事畢,有少林寺和尚慧輪雲游各地寺院。一日,慧輪途徑武進境內芳茂山,腹飢難挨,見山上隱約有寺廟 之廓,即循小徑而上。近前觀之,但見斷垣殘壁,無有一僧一物耳。後聞知此處曾為道觀、寺院,後荒廢,即發下誓言;十年必造一寺。
   慧輪歷經千辛萬苦,四處奔波,得於善男信女之力助,十年間終將古寺修葺一新。隨赴京叩請洪武良帝賜名。太祖念慧輪之誠之功,欣然允之。當他得知慧輪為少林寺長房憎時,說道:你既為長房,出家少林寺。安家就在大林寺吧!即敕賜「大林禪寺」匾額一塊。故大林寺名沿用至今。

濟世活佛今猶在
   步入大林禪寺大雄寶殿,眼前一片金碧輝煌,眾佛像栩栩如生,莊嚴神聖之氛圍不期而至,頓令人感悟良多,凈化幾分。然而,細心的人們一定會發現,在大殿內兩 側的羅漢為二十尊,比一般寺院的十八羅漢多了兩尊,此為何因,其中自有一段佳話。話說大林撣寺千年風雨,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巳荒蕪一片,後由靜海大法 師立志修繕,方漸復香火。一日,靜海法師為塑建佛像等事務操勞多時。是夜入睡,仍惦念塑像之事,恍惚步出山門,但見兩位古裝束之淑女,手持掃把在打掃落 葉,塵垢,隨上前詢問,兩女禮而不答。法師便問,是否有所難事,兩女再道原委,她倆說,在泛泛百姓之間,濟公活佛最為人們敬愛,他為民行善解難不辭辛勞, 但是卻很少見寺院供奉活佛,甚是憾事,聞知法師擬重塑大林寺佛像,受萬民之托,請塑濟公活佛在列。兩女訴說,誠切之情溢於言表。靜海法師感動,即應之,兩 女拜謝而別,一縷青雲不見蹤影。法師惊詫,卻南柯一夢也。
   次日,法師召集塑建工匠囑添濟公活佛金像一尊,為使兩列對稱,又添瘋僧金像一尊。因而,人們到了大林禪寺,見到的就是二十尊羅漢佛像了。

千年銀杏發新枝
   進入山門,兩棵挺拔而較年輕的雄性古銀杏樹映入眼簾,西側圍牆北端掩映著一棵老態臃腫、蒼幹垆枝,兩枝連理主幹已枯萎了的古銀杏樹。據志載系北宋朝開寶七 年(公元974年)所栽植。老年人講二十世紀中葉,還是一棵枝繁葉茂、蒼勁似垆的千年古銀杏,進入八十年代隨著農村經濟的振興,這棵飽經蒼桑的公孫樹,年 好年差,好時能發出幾枝嫩芽,差時一芽不發。一九八九年夏,靜海法師率眾重建大林寺,這棵千年公孫古樹,靜靜地佇立牆角一隅,一芽不發,一葉不長,直到一 九九○年早春,八十多歲的常悟法師手持竹杖,信步庭院,徑直來到古銀杏樹旁,兀立久久,感慨萬千,突然眼睛一亮,偶見枯枝叢中萌出芽苞,隨即雙手合十,口 念阿彌陀佛,踉蹌步入方丈室,告知住持靜海法師。靜海觀曰:善哉善哉,生生死死,繁衍不息。是年夏,銀杏古樹,樹巔數枝稀葉,樹干中下部枝繁葉茂,秋後, 喜結碩果。翌年四月初八日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大典,白果作為恭奉佛祖之聖果。
   從此,千年古銀杏發芽生枝,開花結果的佳話播揚四方。銀杏也叫白果樹,又稱公孫樹。核果像杏,核白色,落葉大喬木;生長緩慢。植物學界稱為活化石。銀杏樹 有雄性、雌性之分,每逢授粉季節,微風攜帶花粉,傳遞著愛的信息。夏日剛來,銀杏樹就稍稍結果了,果子如一粒粒酸葡萄,和葉色一樣,一到秋天,樹葉發黃, 果子也跟著變黃,顯露出一縷成熟的美。果仁能食用,多吃易中毒,為我國特產。銀杏樹一生無病,生命旺盛,引起了中外科學界的注意,紛紛向它探求保健良方和 長壽秘訣,其果仁早以入藥,近年來科學界又從它葉子中提取飲品和片劑,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正是銀杏一葉,全球張目啊!

白鷺群集萬佛樓
   橫山地理古貌,東有十萬八千畝芙蓉湖,北接浩淼長江,南連運河太湖,碧波萬傾之中兀立著一座青山,若干年前登紫霞高峰,北眺長江,茫茫一帶秋水,南望太 湖,氤氳天水一色。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鄉鎮工業的興起,農村經濟的振興,雲氣混濁,高樓櫛比,雲遍目障,唯余莽莽,難見秋水真顏!
   據《風土記》載:「橫山又曾稱『大橫』,有大橫峴以承眾流,今運河也。東南有芙蓉湖、山橫其間。故曰大橫。」可見古代的橫山橋鎮域,寄山兀立,蒼翠可攬, 崗阜綿延,沃野無際,湖泊沼澤密布,溝塘河濱縱橫,村落映帶,碧波蕩漾,柳愉聯蔭,雞鳴相聞。青山、綠水、沃田、村落、茂林構成了大自然的旖旎風光。
    鷺,涉禽類鳥,體形瘦削。嘴直而尖,頸和腳均長,尾短。飛行時頸收縮於兩肩間,腳向後直伸,其中有白鷺、蒼鷺較為常見。鷺鷥就是白鷺,全身羽毛雪白,春夏 多活動在湖沼岸邊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魚蛙等。山青水秀、魚蝦豐茂的橫山,自然成為涉禽鳥類的繁衍棲息生存的優越之地。但是隨著人類自身繁衍的失控,自 然界的生態環境也隨之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劫難,橫山地區的諸多物種呈現著瀕臨絕種的邊緣。不知在什麼年代,橫山白鷺也隨之惜別了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故里, 喬遷他地。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偶見小批白鷺棲息於橫山的清明山西山尖綠色叢林之中,時下,每年春夏之際,數以成萬計的白鷺群,早出覓食,晚歸故里,棲 息繁衍。春夏之際白鷺群的聚居地,從清明山的西山尖逐漸向北棲息,延遷至大林寺北坡叢林之中,傍晚夕陽西下,白鷺群分批飛回,棲息在松樹林中,鳴聲不絕, 時飛時落,嬉戲扑斗,使沉靜的山林倍增無限生機。從遠處觀望,猶似百畝棉田裏綻裂著朵朵雪白棉花,鑲嵌在翠綠叢中,煞是迷人。早晨當東方映出萬道彩霞之 際,白鷺群中一鷺鳴叫,在松樹頂上,拍騰著潔白的雙翅,旋即幾十只白鷺展翅起飛,就這樣一批批白鷺飛離叢林,翱翔盤旋在山北低空,少至七八只,多至幾十 只,飛經王洛墳越山而去,或經呂家凹向東南方向飛去。每天晨飛的白鷺群從不四處亂飛,也未依近就近,徑直從大林寺東側山凹越山飛離。
   一日晨,群鷺飛舞在萬佛樓上空及四迥,眾多沙彌、善男信女見之,甚為壯觀。僧稱「萬鷺朝拜萬佛」。絕跡了不知多少年的白鷺重現,實為當地政府多年與藍天碧 水同行,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治理污水廢氣,西山尖開挖了一部份人工湖泊,廣植花草樹木,償還了大自然的一部份青山碧水之故也。
 
 
焦山詩話
<<覺 真>>
海雲堂的由來
   焦山定慧寺有海雲堂,初為方丈寮,後建成藏經樓,新的方丈寮遷至藏經樓一樓,海雲堂這才成為監院寮,亦為監院接待來賓之室。堂中因供奉一尊緬甸玉佛,亦有 稱之為玉佛殿者。但海雲堂之名,則歷千年而延用不輟。究其海雲堂之得名,這次讀《焦山詩匯》中了元佛印禪師所作《焦山十六題》詩並序,這才弄明白個中原 委。
   佛印禪師大名鼎鼎,他和蘇東坡的友誼及其佳話逸事,文林遠播。人但知其主金山,卻鮮知其亦主。焦山普濟寺,始建於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初名普濟庵。 佛印禪師於宋元祐三年(1088年)自金山來焦山任住持,易名普濟禪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第二次游焦山,賜名定慧寺,這才延用至今。
   佛印禪師法名了元,浮梁人。據說出身官宦之家,只因皇帝說了一句「小小年紀,何不出家?」他才被迫入寺剃度的。少年入道,穎悟非常,參開先暹公得法,博通內外,工書能詩,多與士林往還。他在《焦山十六題》詩的序中說:
    了元昔讀華嚴經,至六十二卷,見善財童子由得雲比丘偕游海門國參海雲菩薩,以証心源。因掩卷竊思,不知海門之在何地?逮主浮玉,因觀海門與焦山密邇,嘗於 靜夜登留雲亭焚香,東望瞻禮,私自禱曰:「如果華嚴境界,必有祥異。」須臾,焦山之西北,五色霞光,上燭星漢,旦夕方滅。即於方丈搆妙高台,潛對其地,而 內翰蘇公作詩以倡之。元祐三年春之末,會普濟淹之主者,因太守楊公乞退居於此,意欲振發先聖之遺蹟也,及至訪之,即有海雲崖、善財亭之故基,氣象儼然。乃 化居士丁約造寶蓮閣,圖海雲真像,以為香火之奉。復採山中境作十六題,已遺諸來者,俾知法界妙土,不離乎人間世也。
   浮玉,即焦山。在焦山之東,由山之余支出為兩小山,分峙江中。這兩小山在唐時一稱松寥山,一稱夷山。俗呼松寥為瘞鶴山,夷山為小焦山。也有人把二山統稱為 海門山的。歷史上留下的傳說,謂遠古時期,長江三角洲未形成以前,這兩小山即為長江入海之門,故稱「海門」,亦稱「海門國」。宋人韓維詩:「一帶分江紀, 雙峰照海門。」雙峰指焦山山巔之東西二峰,海門即雙峰所對之兩小山之間江流也。佛印禪師「焦山十六題」詩第一題「海門國」有句云:「二山對峙敞高扉,江漢 滔滔向此歸。」通過佛印禪師的焚香、瞻禮、祈禱,得到印証,這裏果然華嚴凈界,並且在「海門山」(即海門國)舊址尋訪到海雲崖、善財亭等故基,「氣象儼 然」,更加印証了華嚴法界。於是搆妙高台,建寶蓮閣,繪海雲菩薩聖像。海雲堂之得名,在這裏找到了最確切的答案。
   佛印禪師在十六題組詩中之第五題,即「海雲堂」其詩云:
   菩薩住此國,方能招善財。
   佛從花上涌,蓮向海中開。
   煥麗超千古,清香散九垓。
   祖師傳五葉,何必問西來。
   佛印了元禪師是焦山普濟禪寺傳青原下十一世、雲門宗五世。這在《焦山志》中亦有詳盡記載。

名人寫焦山
   歷代詩人、名人寫焦山,當然首推李白。他的五言六句《焦山望松寥山》:「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詩才之敏捷,蓬勃向上的昂揚之氣,奔放飄逸的藝術風格,堪稱歌詠焦山詩作中的瑰寶,至今給我們以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蘇軾、蘇轍兄弟寫焦山的詩不少,我最喜蘇軾《題寶墨亭》一律。此亭為藏瘞鶴銘而建,此詩為詠瘞鶴銘而作。詩云:
   山陰不見換鵝經,京口空傳瘞鶴銘。
   瀟灑謫仙來作郡,風流太守為開亭。
   兩篇玉蕊麈初滌,四體銀鹇蹟尚新。
   我久臨池無所得,願觀遺法快沉冥。
   錢鍾書先生說:「李白以後,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雖然同樣豪放,李白前詩的飄逸、高蹈,蘇軾此詩的明快、洒脫,則依然是各有個性的。
    作為蘇門弟子的張來(文潛)也留下一首《望焦山》:「焦山如伏龜,萬古浸碧浪。舉頭北顧海,尾負金剎壯。我開東城樓,委蛇日相向。松杉數毛髮,人物見下 上。欲攜浮丘公,據殼恣潛漾。仙風如見引,金闕或可訪。」前人說張來受白居易和張籍的影響頗深,讀此詩,信然。平易舒坦,毫無修飾,信筆寫來,意盡即止 了。
   我不能不提到賀鑄,他寫了一首《金山化城閣望焦山》:「朝登化城閣,寫涕滄江東。魏然瘞鶴山,屏絕橫流中。雲湮生蔽虧,水石相磨礱。飛構結岩腹,天然嚴佛 宮。初無刳木智,不與塵界通。曠莽天地間,腔事豈易窮?將謀乘興入,難此迎潮風。可信浮桴約,僅有由也同。我亦念行役,翻如征北鴻。何日一漁艇,悠悠浮玉 翁。」賀方回是宗代著名大詞人,想不到他的這首詩,開朗明凈,毫無「艷科」的脂粉氣,相反,卻有點離塵出世之思了。
   汪藻、孫覿,都是並不捲入江西詩派而又傾向蘇軾的著名詩人。汪藻《宿焦山方丈》一首,孫覿《焦山吸江亭二絕》,寫的都極富禪趣。汪藻:「修廊延客補,妙香 慰人心。」孫覿;「萬頃蒼茫一島孤,潭潭雲海現毘廬。問君吸取西江水,中有曹溪一點無?」幽微含蓄,立處見真,具透徹之悟也。
   汪元量是宋末的一位詩人。他本是供奉內廷的琴師,能詩善畫。元兵滅宋,把三宮俘虜到北方去,他也成了亡國之虜,滯留北方十三年之久。他的《焦山》一律,可 能寫於入燕之前:「焦山寺裏白雲堆,白尺危樓白尺台。持咒聖僧漂海去,尋詩閑客渡江來。雷轟古樹蜈蚣出,日轉虛簷燕子回。案上愣嚴都好在,昆明又見有新 灰。」語言樸素,而感慨深沉。
   元代,薩都剌是一位著名的回族詩人,他的宮詞、艷體樂府和山水詩,都頗具特色。他有《題焦山方丈》、《題焦山方丈壁和僧韻》各一首。後者云:「故人不忍 別,野景亦相留。白雁寒沙月,黃雲老樹秋。風霜欺客鬢,鼓角入邊愁。滿目關河興,登臨倦倚樓。」寫出他對焦山的留戀,風土色調,頗見他的藝術水準。
    明代的幾位大畫家:沈周(石田)、唐寅(伯虎)、文澂明,都有《登焦山》詩,令我稱奇的是,三人各有二首,雖五言、七言、律詩、絕句,各有不同,但取景寫 境,詩中有畫,風格則無異也。沈周的「江勢方長海又開,倩人扶上妙高台。」唐寅的「天從西北開天塹,地到東南缺地維。翹首三山何處所,卻看身世轉堪悲。」 文澂明的「松寥閣外水潺潺,流盡年光是此間。一曲梅花來白鶴,幾時騎上碧雲山。」詩情畫意,溢於言外。
   那位以「致良知」而成為一代思想家的王陽明(守仁)有《游焦山炊邃庵韻》三首。邃庵,就是前一篇「詩話」中提到留贈玉帶的宰相楊一清。其三云:「扁舟乘雨 渡春山,坐見晴沙漲幾灣。高宇墮江撐獨柱,長流入海扼重關。北來宮闕參差見,東望蓬瀛縹緲間。本逐終年何所就,端居翻覺愧僧閑。」王陽明是一個有禪悟有理 性的人,這裏留給我們的是一位詩人王陽明了。
 
 
訪歐詩箋
<<孟 慶>>
   2000年10月,隨中國佛教代表團訪問歐洲禪坐中心,並參加法國梅村禪坐中心舉辦的世界和平祈禱法會,作詩以志。

一、梅村禪坐中心
   風雲際會大雄行,西域東方若比鄰。
   共禱和平禪作秀,金秋十月到梅村。

二、梅村慈嚴寺
   陋堂石室度迷津,綠樹芳坪氣韻生。
   佛祖像前同頂禮,切磋三昧更添情。

三、甘露寺、法雲寺
   疏林野舍掩蒼穹,徹悟行深五蘊空。
   欲覓無還形聖地1,頌經聲起伴晨鐘。

四、講經法會
   跏趺說法沐斜陽,華夏袈裟上講堂。
   直指人心抒自我,祗園花雨落炎黃。

五、一行禪師
   六祖壇經負盛名,一行建坐續高僧2。
   娑婆世界禪文化,試向歐陸舉大乘。

六、街頭即景(1)
   款款僧裝現歐城,莊嚴法相友邦欽。
   洋童笑問何方客?曲腿伸拳學少林。

七、街頭即景(2)
   曾援「三寶」造「雷音」3,潛盜法輪欺眾生。
   灑向西方多謬種,何嘗鼠類變精英。

八、無題有感
   慈悲機趣史悠長,三教融通興大唐。
   今日佛禪何處去?飄洋過海恃弘揚。

注:
1「無還」,指清淨之地。見蘇軾詩:「欲向云公覓心地,要知何處是無還」。
2 越南和尚一行在歐美等地區建立數百個禪坐中心弘揚大乘禪法。
3「雷音」即《西游記》中小雷音寺,謂妖魔借佛法行邪。
 
 
留住莫高窟
<<白 依>>
   去過敦煌的人都會被莫高窟的偉大藝術所震撼,沒去過的人內心也必定有一種渴望。我曾去過那裏,並在莫高窟的洞窟裏整整盤桓了兩日,洞窟裏的壁畫和雕塑似乎 有著魔力,一旦融入其中,人的思緒甚至整個身心都在追隨著一種美妙無比的夢境。然而,當你的目光觸摸到她的殘缺時,你的心會有一種鑽心的剌痛。
    敦煌莫高窟,總面積達四萬五千平方米的精美絕倫的壁畫,繪畫創作時間長逾一千餘年,成為馳名中外的人類文化瑰寶。然而,據敦煌研究院從事敦煌石窟文物保護 的專家透露: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壁畫,一半以上患有被稱之壁畫「癌症」的酥豑病。一些唐代壁畫,六十年代尚清晰可見,現在已經消失;第三窟東壁「施財觀 音」,三四十年代依然清晰,現在卻漫患不清。壁畫屬於土質文物,本身十分脆弱,加上病害時有發生,衰變的情況正在加劇,中華瑰寶面臨巨大挑戰,已經誕生一 千六百多年的敦煌石窟藝術,它還能存世多久?

參觀人潮帶來污染
   令國人驕傲的敦煌、讓世界艷羡的敦煌,是舉世聞名的「文化聖地」,世界各地的游客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敦煌,然而游客的激增已成為敦煌研究院專家們的一塊心病,旅游給敦煌莫高窟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
    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不無憂慮地說,莫高窟開鑿於距今六百至一千六百年間,仰仗氣候乾燥和人蹟罕至,老祖宗的創造才得以留存下來。如此高齡的莫高窟,由於 人為和自然的破壞因素,已經非常脆弱。而且石窟大多比較小,也就二十或是三十平方米左右,這麼小的空間,壁畫和雕塑又都是泥質的,不要說人為破壞因素,就 是進去的人太多了,都會導致濕度、溫度升高,給文物保護帶來問題。敦煌的旅游旺季是七、八、九月,此時,莫高窟人動如潮,洞窟裏人滿為患,一個小洞窟內常 常一下子涌入六十多人,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加之天氣炎熱,游客和導游小姐時有暈倒的現象發生。人尚且如此,何況文物!
   據粗略計算,石窟每日平均訪客人數一般應在二千人以下,達六千人就難以承受。而目前石窟卻面臨超負荷接待的局面。加之游客及停放在窟區附近的車輛逐漸增 多,開放洞窟內的小環境也受到破壞。以往莫高窟每年還能關閉兩三個月,讓洞窟休養生息一下,可如今,敦煌莫高窟已經沒有淡季了,旅游開發部門只考慮旅游所 得到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洞窟始終處於長時間不能恢復的「疲勞」狀態。近年來,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數都在六十萬以上,隨著敦煌機場擴建工程的竣工,敦煌機 場將成為甘肅僅次於蘭州中川的國際機場,屆時到敦煌旅游的人數將會大大增加。
   面對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從事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的專家無不憂心如焚:不間斷的開放,使莫高窟的壁畫正處於瀕臨滅絕的險境。更讓專家們著急的是,聽說要修建的 三一三國道可能從機場的南邊穿過,這樣公路離莫高窟的距離僅八公里,如果真是這樣,汽車的尾氣、噪聲震動等等,都將會對莫高窟的環境風貌產生無法估量的破 壞。據了解,目前敦煌研究院正著手進行洞窟日進入人數極限的數據測定,擬於近期控制單個洞窟和整個莫高窟游客的總數,每天接待游客總數應不超過二千人。希 腊的雅典古城因游客太多而採取了提前預約的保護手段。看來,中國的敦煌莫高窟也必須採取這樣的措施才行。

敦煌真會離我們而去?
   曾有人斷言,由於自然規律的作用,敦煌石窟藝術將在一千年後消失。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衰退和消亡的過程,敦煌石窟藝術也不例外。敦煌石窟內的 彩塑佛像是用泥土,麥草和木頭作材料製成的,壁畫的顏料主要是礦物質。按照自然規律,這些東西都會慢慢衰亡,敦煌地處戈壁灘之中,雖然乾燥的環境使藝術瑰 寶得以保存下來,但風沙等惡劣氣侯也對石窟造成了破壞。自元代以來的幾百年,敦煌石窟由於無人妥善保管,各種人為和自然的損壞,使石窟藝術出現了許多病 害。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搶救和保護敦煌石窟藝術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入八十年代之後,敦煌更是進入了國際合作和科學保護的新時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 九八七年將敦煌莫高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受到了中國文物保護工作者的細心呵護,並想方設法不讓獨特的石窟藝術因時光的流逝而失去風采。
    敦煌研究院運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將珍貴壁畫和文物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的計算存儲,現已完成了十六、十七、一九○和一九六四個洞窟的所有壁畫和雕像的拍攝。 四個洞窟所有的信息資料都已存入大型計算機,壁畫和雕像的幾何尺寸以及色彩幾乎同洞窟內的實物一模一樣。研究院計劃將敦煌莫高窟所有四百九十二個以及西安 榆林窟四十二個洞窟的詳細情況保存在計算機裏。中國政府為這項名為「瀕危珍貴文物計算機存儲及再現系統」投入了二百萬元人民幣,合作的另一方美國西北大學 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敦煌還採取了現代固沙技術,使窟區的流沙減少了70%;並在莫高窟設置高科技儀器,全面監測和分析其環境狀況,為科學保護提供了依 據。
   據悉,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將最有藝術代表性的八個石窟按原樣復制在陳列中心,壁畫臨摹者是段文杰、史葦湘和常書鴻夫人李承仙等著名敦煌學者,復制石窟的藝術 價值已達到准文物水平。而且,中國學者在敦煌文學、敦煌石窟考古、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史地等領域都已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石窟考古、敦煌文學、歸義軍 史、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社會史等方面的研究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盡管敦煌石窟的保護幾十年來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因西北地區惡劣的氣候、頻繁的風沙,使石窟長期處於不良的環境中,歷經滄桑的洞窟內,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壁 畫不斷在衰變。一些洞窟內已發生了壁畫酥豑問題。酥豑的壁畫像卷起的牆皮,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剝落飄離、零落成灰。根據分析,這是鹽和水的作用造成的, 而水來自壁畫附著的岩體。除此之外,顏料層起甲脫落、地障空鼓等險情也嚴重困擾著莫高窟。
   據介紹,由於人才缺乏,敦煌研究院對於這些病害的防洽和洞窟的修復只能勉強維持。以壁畫修復為例,負責此項工作的只有十二個人,而整個莫高窟四萬多平方米 的壁畫,有十分之一處在危險之中。一個修復人員一年所能修復的壁畫十分有限,一個大一點的洞窟往往需要十個人工作三年。而目前敦煌莫高窟需要馬上搶修的壁 畫,以十二個修復人員計算,需要修上十年。現在的修復只能是救火員式,哪兒情況嚴重修哪兒。
   面對敦煌的未來,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不無感慨地說,從內心來說,我們希望敦煌石窟萬壽無疆。運用高科技手段也許會對其保護有些幫助,然而物質規律是不以 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能盡力去做好,並希望子孫後代也能盡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敦煌石窟藝術保存的時間長一點。而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地做好保護工作, 千萬別把目光只盯在洞窟這棵「搖錢樹」上。

敦煌仍有未解之謎
   據悉,被譽為「地下莫高窟」的敦煌佛爺廟灣畫像磚墓陳列中心將對世人開放。這裏的許多磚像壁畫和精美古代墓葬建築藝術,比莫高窟最早開鑿的洞窟還早近二百 年,從而揭開了長期以來困擾學術界的有關「敦煌石窟藝術與中原藝術的結合及其演變之謎」。甘肅省文物局考古所的專家指出,佛爺廟灣畫像磚墓早於莫高窟壁 畫,但兩者之間的傳承關係十分清楚。如佛爺廟灣畫像磚墓的《李廣射虎圖》中的李廣騎射形象,與莫高窟二百四十九窟的《狩獵圖》就有著惊人的相似。可以肯 定,敦煌石窟藝術顯然是在以佛爺廟灣畫像磚墓為代表的當地傳統的壁畫藝術的土壤中滋生成長的。由此,曾長期困擾學術界的有關莫高窟藝術的淵源及生成,以及 其賴以生存的藝術環境等方面的諸多縣念將被逐步解開。
   另外,精美絕倫的敦煌壁畫的繪畫者是誰至今仍是一個謎。據介紹,敦煌莫高窟有七百三十五個洞窟,其中近五百個洞窟有著巨幅壁畫,總面積達四萬五千多平方 米,繪畫創作時間長達逾千年。而在浩繁的敦煌文獻和大量壁畫題記中有關壁畫作者的題記和文獻記載…總共只有四十多條,有名有姓的壁畫作者僅有平咄子等十二 人。研究人員認為,敦煌畫師的來源可能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來自西域的民間畫師,這是因為敦煌壁畫的早期作品風格和新疆同期的很多佛教石窟壁畫風格非常接 近;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吏獲罪流放敦煌時攜帶的私人畫師;三是高薪聘請的中原繪畫高手;四是來自五代時期官辦敦煌畫院的畫師。但由於歷史遺留的記載較 少,也許敦煌壁畫畫師之謎將永遠無法解開。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佛教聯合會
敬告社會各界人士書
本會鑑於近有假借「佛教卍字徽號」及「佛教法語」的組織,到處做出並非正信佛教之活動,導至有些人士癡迷誤信,其違反常理之行為,遺害社會不少,香港 佛教聯合會早前曾發表鄭重聲明,指出該組織與正統佛教毫無關係。現為正視聽,今再公開發表敬告書,希望誤信人士迷途知返,回頭是岸,為時未晚。香港自回歸 祖國,恢復民族尊嚴,正宜合力同心,擁護國家、促進強盛,任何煽風點火,反中亂港之行為,均為社會所不容。特此敬告社會各界人士,明辨慎思,各獻所能,為 維護香港之安定繁榮而努力。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A Statement to the Public
Recently an organisation using Buddhist sign"卍" and phrases has been involved in many non-proper Buddhist activities that led to some of its followers to commit inhuman acts and threaten social stability.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has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the organisation has no relationship whatsoever to Buddhism. Now the Association issues a statement again in order that those people following fallacious ideas can become sober soon. Since Hong Kong has returned to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ople should join to support the govern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Region. Any forces going against China and Hong Kong should not be tolerated. The Association solemnly urges the public to realise the truth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safeguard Hong Kong's prosperity.


【香港】

三輪法相世佛佛學班同學會
招 生

佛學初機班
開課日期:2001年3月10日(逢星期六)
時  間:下午5時30分至7時
費  用:全免
導  師:葉文意、張漢釗、岑寬華、黃燕雯、陳懿行、趙仲雲

佛學進修班
開課日期:2001年3月16日(逢星期五)
時  間:下午7時30分至9時
費  用:全免
導  師:張漢釗、岑寬華、陳懿行、馬少雄、陳達志

講座:心經
講  者:葉文意居士
日  期:2001年2月15日起(逢星期四)
時  間:下午7時30分至9時
上課地點:九龍太子道西141號長榮大廈十字樓C座(太子地鐵C1出口)
電  話:23808400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請於每日下午2時至8時駕臨或致電本會報名


香港佛教聯合會籌募佛教善業經費
辛巳(二○○一)年清明思親法會
行善積福 思親報恩

法會地點:香港銅鑼灣東院道十一號
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

法會日期:公曆四月一日至四月六日(農曆三月初八日至三月十三)
每日上午九時至晚上八時
公曆四月七日(農曆三月十四)
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開始送聖

(會場不設焚化爐,大會安排專車運送冥鏹衣紙往佛教墳場代為焚化,但大型衣紙紮作則不接受代為焚化。)

香港佛教聯合會啟建辛巳年清明思親法會,經定期公曆二○○一年四月一日至七日(農曆三月初八至三月十四日)一連七天六夜,於香港銅鑼灣東院道十一號香港佛 教聯合會文化中心舉行,法會設八大壇場,恭請大德長老主法,以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並設有延生堂,為現眷親友祈福,往生壇附薦先人早登極樂,歡 迎善信隨緣捐助,捐款撥充善舉,作善降祥,福有攸歸。

*捐冊請於二○○一年三月十二日前交回「香港灣仔駱克道338號三樓」香港佛教聯合會,以便書寫。
*注意:善長芳名將貼於法會大壇之延壽堂內七天,祈求消災解難,增福增慧,捐款多少隨緣。
(凡捐款一百元或以上者,可獲發本會正式收據)

法會供齋:
(一)上堂大齋  港幣五千元
(二)如意大齋  港幣三千元
(三)吉祥大齋  港幣二千元
(四)羅漢大齋  港幣一千元
(五)善緣大齋  港幣五百元
(六)結緣齋供  數額隨意

附薦先親蓮位類別:
緣首蓮位   捐款額最高者
正主緣蓮位  港幣三萬元以上者
副主緣蓮位  港幣一萬元以上者
上品蓮位   港幣五千元正
福字蓮位   港幣三千元正
祿字蓮位   港幣一千元正
壽字蓮位   港幣七百元正
全字蓮位   港幣五百元正
萬字蓮位   港幣三百元正
善字蓮位   港幣二百元正
緣字蓮位   港幣一百元正


香港六宗教辛巳年新春團拜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致詞

各位宗教領袖、各位宗教界同人:
今天是古曆辛巳年正月的好日子,香港六宗教同人歡敘團拜,本人藉此敬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進步,並祝願香港民生安泰、繁榮續增、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隨著世界科技迅速發展,但人類每忽略精神生活之培養,而社會裏的功利趨向,更易影響社會的安定。宗教導人心靈走向積極,建設豐盛人生,追求真正的幸福與和 平。香港六宗教的融洽風範已有悠久歷史,雖云六宗教教旨各異,然殊途同歸,各宗教在求同存異下,仍能衷誠合作,共同致力人類精神文明工作,亦為世界各地宗 教樹立楷模。
我們宗教界人士為啟導人心,建設心靈環保,促進社會祥和,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會抱此同一信念,各盡所能。最後讓我們祝願世界和平、社會更加繁榮昌盛。
並祝各位
福慧增長、六時吉祥


三輪佛學社.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總會.佛教法相學會
聯合主辦第36屆-佛學免費星期班課程表
*每年一屆 *歷史悠久 *師資優良 *交通便利 *課程完善 *成效實用

日期
二零零一年
堂數 題目 講師 《佛學研究初探》
課本頁數
四月十五日   開學禮    
四月廿二日 佛教產生前的印度思想 高永霄 1-6
四月廿九日 佛教教主釋迦世尊傳 高永霄 6-14
五月六日 遺教的結集 高永霄 15-21
五月十三日 經典的種類 高永霄 21-29
五月二十日 有情的分類 辛漢威 30-34
五月廿七日 聖凡的分別 辛漢威 35-38
六月三日 通俗世界觀 岑寬華 39-43
六月十日 勝義世界觀 岑寬華 43-46
六月十七日 蘊處界三科 陳達志 47-53
六月廿四日 十二因緣 陳達志 54-59
七月一日 十一 因果道理 陳達志 60-62
七月八日 十二 因果範圍 陳達志 62-68
七月十五日 十三 諸法釋義 高永霄 69-72
七月廿二日 十四 百法 高永霄 72-80
七月廿九日 十五 三法印 陳國釗 80-83
八月五日 十六 佛教的倫理觀、三皈 陳國釗 84-89
八月十二日 十七 五戒和十善 李葛夫 89-95
八月十九日 十八 戒殺、放生、茹素 李葛夫 95-99
八月廿六日 十九 戒律略釋 岑寬華 99-102
九月二日 二十 修止觀法 岑寬華 102-106
九月九日 廿一 四聖諦法 區樹根 106-114
九月十六日 廿二 四果修證 區樹根 115-119
九月廿三日 廿三 發菩提心 阮惠芳 119-123
九月三十日 廿四 弘願的種類 阮惠芳 123-128
十月七日 廿五 六波羅密 阮惠芳 128-135
十月十四日 廿六 四攝法 阮惠芳 136-139
十月廿一日 廿七 聲聞乘階位 高永霄 139-142
十月廿八日 廿八 菩薩乘階位 高永霄 142-146
十一月四日 廿九 大涅槃 高永霄 147-151
十一月十一日 三十 大菩提 高永霄 152-157
十一月十八日   結業旅行    
十一月廿五日   結業禮一頒發証書    

班址:九龍佐敦道18-24號鴻運大廈十五樓G-H座
電話:27300572  傳真:25302498
時間:逢星期日下午三時至四時半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報名參加入讀,不收費用。


寶蓮寺粵東捐建五校落成
紹根法師勉勵學童自強不息日後為家鄉而建設

剛於去年底紛紛為落成的希望學校剪綵返港後的紹根法師,不辭辛勞,稍作休息,即於日前開展寶蓮禪寺新一年度之內地扶貧助學活動的首項工作,帶領代表團赴粵東參加五所希望小學的開幕慶典。
這五所落成的小學,分別位於廣東興寧市徑心鎮的胡旺希望小學,石馬鎮的吳智緣希望小學、龍川縣附城鎮的淨喜希望小學、東源縣葉潭鎮的周劉柔惠希望小學及義 合鎮的李新希望小學。行程由負責監督整體學校興建工程進度的廣東省希望辦主任林萬松陪同,得到省市委各級領導熱烈歡迎,五所學校的校舍、課室、操場等設施 令人滿意,尤以洗手間的設置標誌著廣東省山區的衛生標準有所提高,能有一間有遮蓋,有去水道的廁所,對學童來說已很滿足。
扶貧助學團看到一間一間的山區小學紛紛落成,寶蓮寺眾法師均感欣慰。捐建李新希望小學的善長黃素英及李敏超在參觀校舍期間,見到課室桌椅殘破,善長澤心仁厚,即時慷慨解囊,捐出人民幣二萬多元,為學童改善學習環境,即時得到各領導及學童一致鼓掌表示衷心感謝。
紹根法師在開幕禮致詞時表示,寶蓮禪寺乃秉承佛陀慈悲精神,實踐拔眾生苦,予眾生樂的宏願,所以近年來致力為山區掃除文盲,提高文化素質,希望為山區改變 貧困生活。並警醒學童,現今世界已進入科技時代,是知識競爭的世界,若不勤奮學習,必定落後於人。並強調貧窮不可怕,最可怕是無發奮圖強,力求上進之心, 期望各學童自強不息,日後才可為家鄉建設,為同胞謀幸福,更不辜負捐校者的厚望。法師更稱雖然寶蓮寺捐建基礎教育學校已有一百零七間,但仍希望繼續此善 業,法師對培育下一代的熱誠令人欽佩。
廣東省希望辦主任林葛松對寶蓮寺扶貧助學排憂解困的工作非常讚許,希望佛教人士多些參與這有意義的扶貧助學工作,把佛陀拔苦予樂的慈悲精神發揚光大。


行善積德海上放生仁濟日
為中醫發展基金籌款

放生日期:二○○一年三月四日(星期日)
集合時間:十時三十分
費  用:每位港幣六百元,包午膳齋宴
登船碼頭:香港博覽道東新灣仔碼頭(新會展對出)
交通工具:海上遊-洋紫荊(香港小輪集團成員)
活動行程:開船時間-上午十一時正
回程抵達時間-下午三時正

*船位有限,先到先得*
如有垂詢請致電二四一六八○三三


荃灣芙蓉山
虛雲和尚紀念堂
舉辦一日一夜八關齋戒
諷誦大悲咒法會

八關齋戒為渡生死之橋樑,破癡闇之燈炬。菩薩處胎經中,稱之為諸佛父母,無論僧俗男女,皆應受持 (摘錄自《八關齋戒意義》)。

舉辦地點:荃灣芙蓉山虛雲和尚紀念堂 (竹林禪院後山)
得戒和尚:上濟下平老和尚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舉辦日期:2001年3月31日星期六早晨至4月1日星期日中午為一日一夜。
報到日期:2001年3月31日早晨七點半至八點半
名  額:三十人
參加資格:必須是三寶弟子,在戒期中嚴持淨戒及禁語。
自備用品:海青、縵衣(已受戒者)、盥洗用具、平底布鞋、蚊怕水、枕頭巾、沙灘巾(鋪床用)。
索取表格:親身或附回郵資信封寄至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36號灣景樓C座四樓香港菩提學會辦公室。信封寫「索齋戒表」。上午九點至下午六點。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不接受傳真報名。
查詢電話:25772298
費  用:全免,歡迎樂捐善款,成就功德。
八戒簡介:l.不殺生、2.不偷盜、3.不淫、4.不妄語、5.不飲酒、6.不著香華鬘、香油塗身; 不歌舞倡伎及不故往觀聽、7.不坐臥高廣大床、8.不非時食

代辦團體
香港菩提學會
200l年2月26日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
通知改選結果及新任會長到職視事

本會辛巳年第一次董事會議按照慣例於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正月初五)上午十二時新春團拜後假會所禮堂舉行,出席董事計有超塵法師、達道法師等十二人,缺席有暢懷法師等六人,席間議決重要事項如下:
(一)超塵法師因私人理由提出辭去會長一職,經各董事多方慰留不果,最後通過接納,並由即日起生效。
(二)因會務領導無人,即席進行選舉正、副會長,投票結果,智梵法師當選為會長,淨真法師當選為副會長,即日到職視事並辦妥交接事宜。
(三)其他各部門主任經過互選、議決如下:
秘 書 長:達道法師
總務主任:法亮法師
財務主任:悲曜法師
會計主任:智開法師
弘法主任:泉慧法師
福利主任:了知法師
法務主任:暢懷法師
會員主任:佛智法師
董  事:聖懷法師 紹根法師
融靈法師 妙光法師
寬運法師 嘉振法師
(四)禮 聘  覺光長老為名譽會長
超塵法師為名譽會長
永惺法師為顧問

本會為革新會務,加強弘法利生事業,將重新辦理會員登記,召開會員大會並積極籌辦新任會長、副會長暨全體董事就職典禮,業經徵得
名譽會長覺光會長同意,屆時親臨監督並頒發選任證書,確實日期不日另行公告。
以上除通知有關機構、學校外,相應函達,敬希亮察為荷。


【大陸】

南京毗盧寺
敲響除夕鐘聲

南京逸仙橋旁,內秦淮河邊,梅園紀念館毗鄰的近代名剎--毗盧寺,在除夕子時敲響了新春鐘聲,萬民同樂,人天歡喜。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民族團結、祖國統一。
毗盧寺為南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咸豐年間,歷史地位崇高,幾度成為中華佛教文化一大活動中心、。藏傳佛教高僧章嘉活佛曾住於毗盧寺萬佛樓丈室下。太 虛大師、諦閑大師、圓瑛大師、楊仁山居士、五一亭居士常雲集毗盧寺進行佛學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長黃心川老先生云:「毗盧寺是孫中山先生常散步,修 靜慮的地方,」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青年時代在此辦公。抗戰時期,吳旋和他的朋友羅瑾在此寺保護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 的歷史性的照片,鐵證如山,國際軍事法庭出示照片,侵華戰犯低頭認罪。解放後,南京市佛教協會在毗盧寺成立。一九五五年,周恩來總理親自陪同緬甸總理吳努 蒞臨毗盧寺。西藏和平解放後,達賴、班禪到江南學習在毗盧寺參訪巡禮。「十年浩劫」國家遇難,毗盧寺全部被工廠佔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政各級領導萬分 關心毗盧寺。一九九八年正式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現居住僧眾三十有餘,大雄寶殿修復一新,萬年銅鼎屹立寺中。
毗盧寺有三百年歷史的黃楊名樹數棵,清兩江總督曾國荃的荷花缸乃全國罕見,明永樂皇帝,金陵大報恩寺大磬(國家級文物)完好善存。元旦子時毗盧寺已敲響了 世紀鐘聲。至二○○一年底,毗盧寺將完成法堂、藏經樓、萬佛樓、觀音殿、地藏殿主體建築工程,將以新的面貌與新世紀同步前進。


重建西天目山禪源寺
功德項目一覽表

名 稱 數 量 高 度 功德金金額 備 注
大雄寶殿楝樑 1條   20萬元  
大雄寶殿支樑 60根   1萬元/根 計劃2001年5月
上樑,9月落成
大雄寶殿大柱子 12根 18米 5萬元/根
大雄寶殿小柱子 48根 12.5米 1萬元/根
大雄寶殿中央
釋迦佛拈花像
1尊 9米 100萬元/尊 銅像
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地藏
韋馱伽藍七大菩薩
7尊 6米 15萬元/尊 泥胎彩塑裝金
地藏已有人發心
四大天王 4尊 4米 8萬元/尊 泥胎彩塑裝金
五百羅漢 500尊 1.5-1.8米 2萬元/尊 泥胎彩塑裝金
大供台 1張   30萬元 紅木
小供台 2張   20萬元/張 紅木
琉璃吊燈 1套   30萬元 1大2小
供燈、香爐 3套   10萬元/套  
韋馱寶殿中主像四面韋馱 4面 8米 50萬元/面 銅像
韋馱寶殿中萬尊韋馱像 10000尊 0.3米 2000元/尊 銅像貼金
鐘樓內大鐘 8噸重 3000元刻一個名字限額500名
大殿內報鐘 1.6米高 800元刻一個名字限額200名
凡捐資500元以上者,刻碑嵌於大雄寶殿墻壁上萬世留芳。
凡捐資200元以上者,刻碑嵌於寺院圍墻壁上千古留芳。


浙江臨安西天目山禪源寺二○○一年春季水陸法會通啟

本寺為籌集大雄寶殿建設資金,擬定於二○○一年四月一日至七日即農曆三月初七至十四(三月三十一日星期六薰壇)天目山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最怡人的季節,隆 重舉行復建以來第二屆祈禱世界和平、人類幸福、冥陽兩利、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空大齋聖會普渡道場。夫水陸大齋聖會者,乃梁朝武帝為度郗氏娘娘,懇請神 僧寶志公禪師聘請伍佰高僧創建水陸齋法,此乃始興水陸之大因緣也。我佛慈悲,開演妙法,告以救群靈之苦,莫過於水陸大齋。史書記載:唐高宗時期,法海禪師 親見異人,乞行水陸,重振茲法。代有興廢,明朝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悲憫有情又重興水陸齋法,流傳於今日。
屆時,將恭請國內諸山長老、大德比丘一○八位主持壇場,諷誦大乘經典密咒七永日,超度水陸空一切有祀無祀孤魂,永脫六道輪迴,三途八難之苦。令已亡者離苦得樂,往生淨域;現在者消災延壽、福慧增長、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法會期間設有:
水陸總會首     1位   功德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水陸會首      5位   每位功德金人民幣八萬元
水陸副會首    50位   每位功德金人民幣一萬元
上品祿位:人民幣五千元   上品蓮位:人民幣五千元
福字祿位:人民幣三千元   福字蓮位:人民幣三千元
祿字祿位:人民幣一千元   祿字蓮位:人民幣一千元
壽字祿位:人民幣八百元   壽字蓮位:人民幣八百元
金字祿位:人民幣五百元   金字蓮位:人民幣五百元
萬字祿位:人民幣三百元   萬字蓮位:人民幣三百元
善字祿位:人民幣二百元   善字蓮位:人民幣二百元
緣字祿位:人民幣一百元   緣字蓮位:人民幣一百元
佛前長命延壽琉璃燈(點八畫夜)600元/盞
平安吉祥燈(點八畫夜)300元/盞
智慧光明燈籠(點八畫夜)200元/個
燒百斤大臘燭(配1.2米高香)888元/套
鮮花供佛(花藍)100元/個
鮮花供佛(花束)50元/束
上堂大齋15000/堂
福慧齋5000/堂
如意齋2000/堂
善緣齋1000/堂

以上法會功德收入,將悉數用於禪源寺千年古剎重建,使參與者,既可以通過誦經禮懺功德為生者祈福消災延壽,令亡者離苦得樂往生淨域;又可以為修建千年古剎添磚加瓦建大功德,雙重功德無量無邊。請四眾弟子,各界人士,踊躍報名參加:
登記地點:浙江臨安西天目山禪源寺(天王殿內)
聯 繫 人:道清法師 廣靜法師 法禪法師
傳  真:0571-3857248、3857309
電  話:0571-3857246(丈室);3857547(客堂);3857308-8088(辦)


普陀山寺庵建設
成績斐然
◎張明華

去年,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佛教協會,繼承已故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的「六點」遺囑,重視僧才培養和強化內部管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外聯誼,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寺庵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僧尼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僧才培養有新舉措。該佛協去年在繼續抓好學院一百六十名預、正科班學僧(尼)教學的同時,在杭州臨安天目山普照講寺舉行了首屆佛學研究生(碩士學位)畢業 典禮,八名研究生畢業後分別分配到普陀山和全國各寺庵擔任講經法師,為培養佛教人才、弘揚佛法輸送了人才。此外,還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焦山定慧寺方丈 茗山大和尚及其高徒覺真法師來山講經說法,歷時廿八天傳授二部僧戒活動,二百六十八名本山僧眾和上海、天台、奉化、樂清的學僧(尼)及佛教徒參加了二部僧 戒,不僅使眾僧尼增長了佛學知識,還進一步弘揚了佛法。
內部管理機構迸一步完善。為加強內部管理,理順關係,去年初,佛協將原設的一室六組管理機構調整為六個辦公室,即佛協辦公室、財務辦公室、教務辦公室、修 建辦公室、接待辦公室、治安辦公室。各辦公室在佛協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採取主任負責制,做到定崗定位、職責明確、各負其責,不僅進一步強化了內部管理, 也使佛協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佛協去年共投入1983萬元,對佛協的辦公樓和隱秀庵等廿七處寺庵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建,共完成新建面積8854平方米,裝修5668平方米,鋪石板5668平方米,完成土石方14621平方米,還動工興建了佛學院教學樓和法華洞。後山寶陀講寺和普門萬佛寶塔兩大新建重點工程的設計方 案,去年十月下旬也已與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簽訂了設計合同,使這兩大工程的前期籌建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對外聯誼進一步加強。去年佛協多次組織僧尼赴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法國和香港、澳門及江蘇、四川、上海、北京等地區、省市參觀訪問,說法講經,進行宗教 文化交流,積極開展對外聯誼活動,不僅為普陀山引進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還招徠了眾多的海內外香、游客來山朝拜和游覽觀光。據統計,去年全山各寺庵 共接待香、游客一百四十餘萬人次,大大多於往年,其中接待台灣、日本、韓國和國內的福建、上海、山西、四川、安徽等海內外重大團隊四十餘個,國家省、部級 以上領導幹部七十多人次,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全年旅游、佛事等總收入又比上年增長了3.4%。
創建文明寺庵活動有新進展。去年初,佛協根據當地政府的創建工作計劃,廣泛發動全山僧眾,深入開展了創建文明寺庵、爭做文明僧民活動,並通過學習黨的五中 全會精神,進行法制教育、愛山護山教育和開展向本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學習活動等形式,扎扎實實地開展創建活動,湧現出不少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好人好 事。普濟醫院全年為患者減免醫藥費13000餘元,為游客和當地居民治病59000餘人次,體檢2696人次。佛協和眾僧捐款一百八十一萬元,支持地方興 辦教育事業和救災扶貧,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去年有十個寺庫被當地有關部門推荐為文明寺庵;有二位僧尼被推荐為文明標兵;有九位僧尼和居士被推荐為 先進工作者。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