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09期
2002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將此深心奉塵剎」!
雲門特輯
雲門寺佛學院旭日樓落成開光暨創校十週年慶典
致詞 ◎ 覺 光
院長佛源大和尚講話
致謝詞 ◎ 願 炯
辦學匯報 ◎ 明 朗
旭日集團岑展傑先生致詞
論  述
佛教學術與信仰的分野 ◎ 釋懿瑄
專  論
中國佛教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 覺 醒
宗教信仰
佛教是正信非迷信
——與現代知識份子談談宗教信仰
◎ 鄭敏慧
升座盛典
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
暨月照大和尚升座典禮
◎ 達 文
緬懷高僧
佛門龍象 江南高僧
——略讀《茗山文集》
◎ 俞朝卿
佛教道場
愛國愛教 保護文物
——記蘇州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
◎ 郁永龍
隨筆禪話
生活瑜伽化 ◎ 秦孟瀟
世出世法
「因果如環」、「團隊精神」 ◎ 楊 釗
藝術文化
許月白與高錕結藝緣
同場展出書畫及陶藝各顯情懷
◎ 洪 捷
菩薩清涼月
——許月白書畫情懷觀感記
◎ 劉啟智
論  說
煙霞無定相,鬧市聽梵音 ◎ 覺 真
學僧園地
智慧源於生活 ◎ 照 虔
求學的態度 ◎ 照 宗
長老的關懷 ◎ 般 舟
做學問的精與博 ◎ 能 幹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將此深心奉塵剎」!
  者於七月一日在本刊發表了一篇 《我,不幸患上冠心病》——謹向各地師友匯報與病魔一場艱苦搏鬥經歷,自該文刊出後,沒有料到,引起各地師友更多的關懷,紛紛來函、來電探病慰問,使我很 受感動!本想立即執管致函各方師友陳述病情近況,以表衷心謝意!由於來函太多,不能做到一一覆函,加上病情還不穩定,精神不能集中,掛一漏萬,反復思考, 最佳途徑,還是通過「編者的話」來表述近況,並向各地師友致以深切的謝意!目前,我的病在恢復狀態中,定時服藥,定時覆診,可能還需要做一次「通波仔」手 術(在血管內裝進另一支CYPHER支架)。經過「搭橋」超級手術後,膽識也大了,「小手術」也不怕了,請師友們放心!有菩薩護佑加持,自會扭轉困境的, 我有信心!

  雖然如此,但近半年來,我躺臥在病榻上,心潮起伏,很不安寧,就在動「大手術」之後,有七位師 友相繼離開了「娑婆世界」,頓使我陷入沉思苦惱境域!我是《香港佛教》主編,有義務、有責任、有情份參加每一位贊頌追思法會,並向全球佛教界報導各自卓越 成就及其生平。我未能做到臻善至美,感到極大的遺憾!

  我三月四日動大手術,極度危險,在死亡谷邊緣打圈,稍不「正念」護持,就會滑入無底深淵了,險哉,險哉?!

  就在我躺臥病榻期間,陸續聽聞到七位師友悄悄地走了:三月廿二日松泉長老走了,六月六日濟塵長 老走了,六月十七日何忠全老居士走了,七月廿三日明暘長老走了,同一日,靜一長老走了,八月六日永常尼師走了,九月三日淨真長老走了;整整半年時間內,不 多一日,不少一日,時間如此巧合,怎不使我沉思默想呢?

  我與這七位師友曾有過交往,道誼友情深淺不同,但彼此印象極為深刻,往日舊事仍在腦海中盤旋,未能忘懷。松泉長老與我交往長達半個多世紀,他是《香港佛教》創始人之一,任督印人,我是主編,算得上是「合伙」關係了,《香港佛教》能出版至今,長老功不可沒!

  明暘長老與編者道誼極為深厚,他經常在本刊發表論著,親近大善知識的機會更多,獲益不淺。編者又為港滬兩地佛教文化交流發揮過「橋樑」作用,美其名謂「文化使者」!

  至於編者與靜一、淨真兩位長老的交往,因緣更為殊勝,說來話長,留待以後有緣再詳述了。

  七位師友德高望重都灑脫「走」了,返回到極樂蓮邦去了。我活了下來,自慚形穢,感到慚愧!怎麼辦呢?經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看來,只有這條路好走了,我願走下去!
 
 
雲門寺佛學院旭日樓落成開光暨創校十週年慶典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尊敬的佛源長老、黨政領導、諸山大德、本寺常住、各位大善知識:

  天是雲門寺佛學院十週年暨擴建落成開光的殊勝日子,本人承蒙相邀,得有機緣到來隨喜,瞻禮教界名山,和大家同樣具有無限的歡喜心。

  雲門宗,本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在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法嗣文偃禪師,於五代後唐時代,創立雲門 寺道場,自公元九二三年以來,歷時千餘年,衍傳至今,過去朝代,歷次獲得帝王敕封,並數度易名,但以寺址位在雲門山麓,故通稱為雲門寺,以「函蓋乾坤、截 斷眾流、隨波逐流」雲門三句,大闡宗風,法幢高樹,四方景從。

  雲門寺飽經世亂,歷經滄桑,清末民初,及抗戰時期,寺貌毀退,宗風沉寂,幸得教界高僧虛雲老和 尚領頭,主持興復,但如是者後又遭文革,亦備受損壞,直至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宣示落實宗教政策,在全國地方政府部門,大力推動下,我佛教道場相繼恢 復,雲門寺名山也得而重建恢復,這是經過本寺住持佛源長老的多方策劃,努力得成的成果。

  佛源長老更發洪願,十年前設立佛學院,培育僧才,三年前更徵得願炯法師自加拿大回國,協助主理 擴建佛學院,廓大育才工作,願炯法師為不可多得的飽學大德,他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學士學位,繼於加拿大貴湖大學獲碩士學位,歷任香港香海正覺蓮社董事、 香港寶蓮禪寺董事、加拿大溫哥華綠度母精舍住持、世界佛教僧伽會副秘書長、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經常在各地講經講學,度化無算。

  佛教屢代紹傳,蓋有賴燈燈相續,法法相傳,而哲理之學、科技之研、新代僧伽,允宜通識,故佛學 院普設,實我佛教當前急務,國內佛學院多處,均頗見成績,雲門佛學院擴建落成,佇見迎頭趕上,可為慶賀。香港佛教聯合會近年亦注重僧才培育,得到國家中央 及各方面支持,在今年七月建立了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於內地各佛學院分別徵選高材學僧,到香港接受為期三年的深造、學習電腦、英文、現代管理等,希望能進一 步取得國際認可的大學學位,這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有盼各方高明,多給我們支持和指導,也更期待著雲門佛學院將來和我們,多多交流和聯繫。

  最後,謹祝福雲門寺暨佛學院,佛日增輝,法喜充滿,在座各位,同沾佛恩,慧福增長,如意吉祥。
 
 
雲門佛學院院長
佛源大和尚講話
尊敬的政府各級領導、尊敬的諸山長老、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先感謝各位撥冗大駕光臨,尤其是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八十四歲不辭辛勞遠道而 來,古剎生輝!我們感到十分榮幸。我們知道,香港佛教能有今日巨大成就,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與覺光長老卓越領導是分不開的。中共中央政府是很尊敬覺 光長老的,他被推選為香港基本法草委,制訂香港有關宗教法規作出巨大貢獻!覺光長老智慧、道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愛戴!我們衷心希望他老人家慈悲能經常光臨 雲門佛學院指導我們的工作,指導我們的學僧,果能如此,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們學僧在學業上進步更快!

  我們知道,香港佛教也辦起了僧伽佛學院,這完全是覺光長老倡辦的,在佛聯會各位董事通力合作下,辦的很好,很出色,這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 具體表現!相信未來香港佛教大放異彩。培育僧材,是我們僧人的責任。我衷心希望港粵兩地佛教加強文化交流,互換學僧,鑄造佛門新一代龍象,是我們偉大的歷 史使命和光榮任務!
 
 
致謝詞
◎願炯法師
尊敬的佛源大和尚、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尊敬的各位領導、學者、朋友們、同學們:

  世難遇,盛會難逢,時節因緣,催人奮進。我是懷著報恩的心情參加這次盛會的,一百多年 來,中國佛教從艱難的歲月,終於走上了輝煌發展的大道上。所以在這裡,首先得感謝黨和政府改革開放和關懷宗教的政策;感謝覺光、佛源二位恩師多年對我的教 育和培養;面對壯觀、雅致的雲門佛學院教學大樓,還得感謝陸天伍、周小平二位先生和衍憨法師在建築設計上所花的心血;感謝各施主、檀越的布施功德;當然還 得感謝雲門寺常住,和為修建佛學院大樓流了幾年汗水的明桂法師和明海法師。法從因緣起,沒有這眾多的善因緣扶持,哪裡有這樣莊嚴巍峨的佛學院呢?佛講報四 恩,祖師講不昧因果,作為一名比丘,我深知其中的份量。

  今天是雲門佛學院建院十週年的慶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海內外佛教辦學的熱情方興未艾,大家都在總結經驗,尋找更加有利於佛教教育發展的思路和 方法。歸結為四個字,就是法、財、侶、地。雲門佛學院於此四者可謂得天獨厚。我衷心地希望,在佛源大和尚的領導下,在諸方善知識的扶持下,在法師們的辛勤 努力下,雲門佛學院有能力,也應該在未來的歲月裡成為佛教內的重要學修基地和僧才寶庫。
 
 
雲門佛學院十週年辦學匯報
◎明朗法師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尊敬的諸山長老、法師們、同學們:

  院慶籌委會的委托,我向大家匯報和介紹雲門佛學院十年辦學的緣起歷程、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

一、雲門佛學院的十年是各方關懷下誕生和成長的十年

雲門佛學院的前身是雲門寺佛教培訓班。早在一九八九年,在佛源大和尚的主持下,明禪法師和德真法師一起籌辦雲門寺佛教培訓班。在報請中 國佛協時,趙樸老非常高興,親自為培訓班題名。因緣具足之後,報告請示廣東省,韶關市和乳源縣的有關部門領導。各級領導十分支持,得到批准後,雲門寺佛教 培訓班於一九九零年二月十九日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當時擔任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有明禪法師、德真法師、本空法師和周亮居士。當時條件非常艱苦,只有一間簡陋 的房間作教室,學僧僅二三十位,比丘、比丘尼同在一個教室裡聽課。

一九九二年佛教培訓班的學僧畢業,雲門寺的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開辦佛學院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故向中國佛協呈報,趙樸老非常歡喜,又親自為雲門佛學院 題寫院名。經省、市、縣三級的有關部門批准,雲門佛學院正式挂牌成立,並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舉行開學典禮,省、市、縣有關領導都出席了典禮大會,並就雲 門佛學院的辦學作了重要講話。十年來,省、市、縣宗教主管部門領導,多次來院關心指導工作。諸山長老、法師來院講學,護法屠士忠心護持,這些都是雲門佛學 院十年來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在此謹向十年來關心和支持雲門佛學院成長的各界人士,向在雲門佛學院辛勤操勞的法師、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雲門佛學院的十年是不斷探索、自我發展的十年

十年來,佛學院面臨諸多困難,在硬件方面,學院沒有正規的教學樓,沒有專門的校區,沒有正規的視聽室、電腦,沒有合格的圖書館、閱覽 室。法師隊伍不整齊,流動性大,師資力量薄弱,學僧生源不足,又不穩定;軟件方面:管理制度也不盡完善。盡管如此,佛源大和尚仍堅持「學院叢林化,學修一 體化」的辦學方針,狠抓道風建設,把信仰建設落到生活實際。雲門佛學院的學僧除學習外,還堅持早晚上殿,早晚坐香參禪,周末參加出坡勞動。春天插秧、夏天 雙搶、秋天收割,冬季學僧參加五個精進禪七,繼承和發揚農禪並重、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正是有佛源大和尚的這種辦學指導思想,雲門佛學院才有獨特的院風和 道風,才有禪宗祖庭的氣象,這是雲門佛學院在教內享有一定聲譽的根本原因。

雲門佛學院在各方面不斷發展的同時,硬件設施嚴重不足的矛盾也日漸突出,雲門寺的首座、香港的願炯法師發心,成立了雲門佛學院教育基金會,為雲門佛學院新建一座現代化的教學樓籌措資金。並請香港的知名建築設計師為佛學院設計,於一九九八年開工。

如今,佛學院的教學樓和師生宿舍已基本完工,並交付使用。計有主樓、法師樓、學僧樓、綜合樓、教室,共計五千五百多平方米。中心花園和操坪佔地三千六 百平方米,耗資不菲。目前,教室、禮堂、學僧寮、法師寮、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館、閱覽室、教材室、電腦室裝備已基本齊全。小西天女眾部也新建了齋堂、念 佛堂,現在正在修建教室和法師寮。在建設過程中,院長佛源大和尚經常深入工地親自指揮。負責施工的明貴、明海法師,為基建辛勤操勞。佛學院的學僧也用自己 的雙手植樹、搬磚、挖土,美化了自己的校園。

在教學設施煥然一新的同時,我院師資力量也有極大的充實,目前有法師二十人,幹事四人,居士老師五人,其中大學文化以上的十七人,其他為中專或佛學院畢業,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另外,小西天女眾部有法師四名,持戒嚴謹,也都學有所長。

目前,全院設有教理、禪修、梵樂、尼眾律學四個專業,其中禪修專業是將傳統禪堂規矩和現代教學相結合的一種嘗試,是在全國率先開辦的;尼眾律學班是以 學戒、持戒而享有盛譽;梵樂班是為了挽救快要流失的中國佛教四大梵樂之一的五台山佛樂而設立的,是全國佛學院中唯一的一家,全校共七個班級,學僧人數男眾 一百三十人,女眾五十人。在各地紛紛開辦佛學院,學僧分流的今天,雲門佛學院能有今天的規模,的確可以引以為豪。規模的加大,給我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為了規範學院的管理,我們制定了《教學大綱》、《雲門佛學院學僧行為規範》、《雲門佛學院學僧學籍管理辦法》、《雲門佛學院管理工作人員守則》、《雲 門佛學院教學管理整體規劃》、《雲門佛學院法師、老師守則》、《院長、副院長工作職責》和《教務長工作職責》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 依,為雲門佛學院未來的發展,提供組織和管理上的保證。


三、雲門佛學院十年,是取得可喜成績的十年

十年來,巳有五屆教理專業、一屆禪修專業、兩屆尼眾律學專業畢業,另外在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年分別舉辦了廣東省和全國寺院執事進修班, 培育的學僧總計三百八十多名。已經畢業的學僧中,大多數回到名山、叢林、寺院,擔任了相應的職位,有的在各地佛學院任教,有的作了方丈,如雲南雞足山佛教 協會會長,虛雲寺方丈惟升法師,湖北廣德禪寺方丈聖君法師,在斯里蘭卡攻讀博士學位的惟善法師,在美國禪修中心留學的界通、界一、明如、素儀法師;有十五 位考上中國佛學院和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他們都是佛教界難得的人才。另外,前教務長明禪法師在禪宗祖庭湖南省的夾山寺和德山乾明寺任住持。他們都在各自的 崗位上為佛教的振興和繁榮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勞動。

十年中,集體外出參加法會,弘法活動八次。十年共接待了美國、法國、加拿大、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緬甸、新加坡等國際友人和台灣、香港地區佛學參訪團,約八百多人次,多次外出參加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佛法交流活動。

在加強自我修持的同時,關心社會、奉獻社會,多次參與社會救災和扶貧活動,資助江西、湖南貧困大學生和失學兒童,奉獻愛心。


四、展望未來

雲門佛學院十年的成績是在各級領導、諸山長老、全院師生、護法居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這僅僅是起步,大和尚時常開示我們要發揚祖師們 的創業精神,敢於荷擔如來家業,根據時代的特色、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的局面和佛教自身發展的需要,把雲門佛學院辦成一座禪教並弘,學修俱優,宗通說通的佛教 人才寶庫。為中國佛教的現代化服務。

根據這樣的精神,雲門佛學院決定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加以提高,首先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法師隊伍,同時利用社會大學的優勢加強同社會大學的交流和溝通,計劃與社會大學聯合辦學。

為了提高佛學院的學修質量,優化法師和學僧的信息資源,計劃建立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圖書館,內設大型閱覽室、借書處、教學參考室、視聽室和靜修寮。

在教學管理上,加強與兄弟院校的交流,建立佛學院聯系紐帶,利用祖庭優勢積極發展同海外的友好關係。

十年過去了!

十年以後呢?面對著新的時代,十年,我們顯得太年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佛教人才,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任重道遠。我們相信我們會在諸山長老的關愛 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有各位法師的辛勤努力和護法居士的精心護持下,加強各方面的建設,把雲門佛學院教學和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階,不辜負社會 各界朋友的期望,不辜負大和尚對我們的期望,為佛教,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旭日集團岑展傑先生致詞
尊敬的市長先生、各位領導;尊敬的佛源老和尚;尊敬的諸山長老、大德、法師們;尊敬的學者、教授、居士們、大家好!

  天,我們香港旭日集團的同寅非常有幸,承蒙佛源老和尚的邀請,參加雲門寺佛學院新大樓開光典禮及雲門寺佛學院建院十週年慶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在家居士,對雲門寺佛學院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雲門寺佛學院事業蒸蒸日上,人材輩出。

  雲門寺是禪宗五家之一,雲門宗的祖庭,始建於公元923年,距今有一千零七十九年,據雲門大覺寺碑記的記載,雲門寺在文偃祖師在日,十方雲集、大弘佛法,登堂入室者,不可勝數,得旨嗣法者,七十六眾,道風隆盛。甲於諸方。偃祖入滅後,千多年來,屢有興替。

  最近十年來,在佛源大和尚努力經營,海內外四眾弟子的踴躍護持下,雲門寺的規模日益擴大了。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先生及楊氏昆仲,一向熱心佛教事業,尤 其注重僧才之培養,在願刟法師引領下,捐出善款予雲門佛學院,希望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僧才。今天,一所嶄新的佛學院大樓矗立在我們的面前,古語 有云:「人能弘法,非法弘人。」只有人材,才是推動佛教事業,乃至國家的主要力量,唐代是我國歷史文化最高峰的年代,也是佛教最興盛的年代,佛教界裡人文 蔚起,龍象輩出,祖師們的一言一行,求法利生的事蹟,斑斑可考,他們的事蹟不但鼓舞了我們,也成為豐富我國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民國初年,太虛大師開 辦佛學院,為佛教界輸送了不少僧才,有些還成為當地佛教界的中流砥柱,傑出人物。

  雲門寺在佛源老和尚的領導下,素來注重僧才的培養,它的佛學院畢業生到現在十屆了,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僧才。

  佛學大樓的建成,為培養僧才創造了良好的硬件,這將更加有利地培養高質素的僧才。在這裡,我們祝願雲門佛學院辦得越來越成功,為中國佛教的中興,人心的淨化,社會的和平穩定作出貢獻!同時亦希望十方善信、大德繼續關心和支持佛學院,政府領導繼續予以大力的指導。

  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興旺!如意吉祥!謝謝大家。
 
 
佛教學術與信仰的分野
◎釋懿瑄



文是以信徒的角度去看佛教學術,提出佛教學術與信仰分野的一些看法,但並非要夸大其分 歧,而是想要讓教界與學界面對現實去解決這些分歧;教界與學界也有共同點,學界的學術規範化將促使教界著作的學術規範化。學人非常的強調學術界不能把教界 的修證體驗歸入信仰上,因為「佛法之『般若』、『性空』、『觀照』等概念和方法以及禪宗研究中之公案禪理,倘無一定的體驗和修持而作純學術的所謂『客觀』 研究,大多是隔靴搔癢,得出的結論往往似是而非,這在學者本人是不自知的。」1若不注重佛教的修證體驗,那麼教界與學界在根本點上,將永遠是衝突。

佛教徒是以「信心」為前導,以「實修」為目的;它不同於以「疑心」為前導,以「學問」為目的的所謂「學術研究」。兩者入手處不同,對佛教義理的理解也 絕對不同的。學者是為了提出獨到見解,最好是那種前無古人闡述,後無來者超過,標新立異的「學問」;信徒研教是為了趨向涅槃的彼岸,研教到涅槃中間的橋樑 是實修,研教與修持不悖,智旭大師說:「有教無觀則怠,有觀無教則惘」2可見信徒是把理論與實踐結合,理性與信仰結合,並不偏頗。學者所向往的獨到見解, 事實是五見中的「見取見」,他們執著這種「見取見」為至善而自滿;信徒是以終極佛果為修行的圓滿。學者從是學術是冷冰冰的理性化、知識化;信徒對於義理注 入生命的體會卻顯的很活潑。學者的著作是理性的,但與祖師的著作理性不能等同;前者理性是建立在妄加分別所提出的獨到見解(見取見)上;後者理性是通過實 修與經典相契合,從自性流出並表述於著作上;從這點上說,歷代祖師不是今之意義上的大學者,他們的著作不是今之意義上的學術著作。應該嚴格區分學者與古代 祖師的名稱,學者指不信仰者,包括部分信仰者,祖師指義學沙門,前者的著作稱學術著作,後者稱義學著作。因為祖師大德實修所得的義解是從自性流出,跟世俗 學術的研究知解,基本上並無直接或必然的關係。學術充其量只是一種研究學問的「世間方便」,而佛法的正確把握卻絕對是一種「實修」的結果,兩者的方法與目 的都不一樣。




佛教學術所從事的佛教研究方法,大概可分為六類:一、佛教文獻學研究方法。(目錄、版本、校斟、文字、音韻、訓詁)二、佛教考據學研究 方法。(可通過非文獻東西,如碑銘、佛像等古器)三、佛教哲學研究方法。(用哲學思想、範疇來解釋佛教)四、比較宗教學研究方法。(語言學、神話學、人類 學、民俗學、心理學、現象學等)五、佛教思想史研究方法。(般若思想史、天台宗思想史、禪宗思想史、華嚴宗思想史等)六、佛教社會史研究方法。3(叢林制 度、僧人日常生活、僧團、民俗佛教等)這六類佛教學術研究方法與信仰者都有爭議。

佛教文獻學研究方法的爭議,法藏法師歸納為三點:

1、梵文與漢文對比,認為梵文是對的,漢文是錯的,但這裡面譯者可能用不同的版本呢?因為佛陀對一些經典有過多次宣講,所以流傳世間底本自然有多種, 如羅什大師譯「觀世音」與玄奘大師譯「觀自在」就是因為版本不同,對於經典確認,我們除了三法印與一實相印證外,不能輕易只用文句來對比誰對誰錯。

2、佛陀講法時因聽法者根機不同,如佛陀講世間法時,有人聽到卻是出世間法道理,而佛陀仍讓它平等地流傳。用天台通五時說,佛陀講《阿含經》時,卻有眾生證入菩薩位;講《大涅槃經》時,卻有證入聲聞位。正如《維摩詰所說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3、《中觀論,四諦品》卷第二十四「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正30-33中)有人去比對梵文本,認為以前翻譯錯了。 殊不知即使從梵文的文義看,表述稍有不同,亦不代表天台宗「三諦說」不成立,更何況「中道實相」之句,在《大智度論》中多次被提及,若光只因翻譯不同,就 強解論定「三諦說」為錯誤,這不正是執著文字而成的謬失嗎?4

另外,佛教考據學研究方法:南懷瑾「駁楞嚴偽造說」一文中說:「人們可以從考據方法中求得某一種知識,但是智慧並不必從考據中得來,它是要靠理論和實 驗去證得的。如果拼命去鑽考據的牛角尖,很可能流於矯枉過正之弊。」用如經典中記載,佛陀說法時,十方菩薩如眾星拱北辰,現各種神通變化,這用如何考證 呢?從另方面說文獻學和考據學也有它的意義,它具有實事求是的說服力,不容易讓人顛倒亂造。

佛教哲學研究方法:曾見過有學者把真俗二諦、真空妙有、空有,這些佛教術語用「矛盾對立」來說明,還有把天台宗的十界互具(互攝、互融,)用「十界轉 化」來解釋,這些都是事是而非的解釋。當然,我們也可以把佛教哲學研究方法當作是現代的「格義」方法,它對現代人了解佛教起到橋樑的作用,但在用詞上應該 注意。

佛教思想史研究方法:思想,是指意識所思所想、是邏輯概念的東西,《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三,說到心意識時,「指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 等,思想為性。」而佛法的把握絕對是一種親證的境界,絕非冥思苦想的玄學,《楞嚴經》卷四說:「如此會中摩坷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法 華經,方便品》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思想、意根,心念,思量分別都是第六識和第七識的事,佛法的親證境界難道還是思量的分別心嗎?思想二字應 該改為義理或義學。對佛教思想史研究,可以清楚了解各祖師所提倡方法和義學偏重的特點,這是它具有相對的價值。

佛教社會史研究方法,在我看來是最具有時代意義的,對它進行研究可以建立公平、民主的僧團制度,來替代現代工業社會已經不適應封建時期所建立直到現代已經過度專制的「叢林制度」,以及近代一些不完善的佛教組織。

統觀全國佛教,在這全球促步走向一體化中,卻與西文文化、宗教、哲學的對話著作猶如鱗毛風角。本世紀人類面臨的是世界各大文明、各民族之間的共存關 係;人類與大自然相協調關係;人類自身的心靈淨化問題。佛教做為東方文明的重要組成之一,必須要與世界上其它文化、哲學、宗教對話,以逐步達成共識,減少 文明之間衝突、宗教之間衝突;減少生態環境污染、道德化理的淪喪。從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看,國內佛學院應該開設,西文哲學、基督教神學、伊斯蘭教經學等課 程,讓學僧更多的了解其它文明和宗教,以應付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我曾經聽過幾位教授說:佛教學術與信仰並不衝突,信仰是個人的事,學術屬於大眾的事;還說借不信仰者的研究更能看清佛教的本質。那麼請問這樣的學術著 作,能作為信徒的修持依據嗎?看清佛教甚麼樣的本質?西妙說:「佛法之理論,是為實踐而服務的。若無實踐的修證,一切理論皆為戲論。」又說:「學佛之次 第,曰『信、解、行、證』,曰『聞、思、修、證』。信解、聞思,乃是修行、體證之先導。若無學佛之實踐ぉ實修實證的事修之功,而反止於信解、聞思的階段, 那是難以得到學佛的真實利益的,也不可能契會,了解如來說法之『真實義』。既不能由信解而起修,去親證佛法之真智,那麼,由聞思、信解而得來的對佛法的理 解,就難以確保是正解;缺乏修證之慧,聞慧、思慧只是乾慧,並且容量墮為邪見狂慧」5。若是純粹不信仰的人在從事佛教學術研究,他們甚至不信大乘佛教是佛 說,更否定歷代祖師有所謂的修證,把佛教看作虛構的東西,「幻想地反映為超人間、超自然力量的一種社會意識,以及因此而對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為。」6以 這種心態去研究佛教的學者大有人在,但是這些學者卻未認識到「人類在精神深處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回歸自然、回歸本真、回歸永恆的要求。宗教主要是在情感和意 志上,對有限個人的存在性缺陷所作的彌補和超越,是對人類和世界命運的終極關懷。它對個人提供安身立命之處,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對社會則提供了一種宣泄 和解毒機制,對財富進行分流和再分配,維護著社會的安定和精神生態平衡。」7還有一些自稱信仰佛教的學者,「須得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這類佛學家中,有許 多是從事研究,謹止於讀文解義而不事修證的,卻師心自用、我慢心重、貶古斥今,自以為是。」8這類學者才是真正的「獅子身上蟲,自食獅子身中肉。」

學術的要求是有根有據、引經據典、邏輯推論等等。我們可以說人類沒有看到的難道就表示沒有嗎?自己正悟的東西,從自性流出而非引經論述,難道就不是佛 法嗎?生於無佛住世的獨覺,看到寒暑交替、四季變遷、花開花落,觀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無自性的,而悟入無生,難道也不是佛法嗎?而所謂的邏輯推論,不過 都是些人類的「比量」運用而已,但人類的經驗卻極其膚淺而不可靠的。若執著「學術至上」或迷信「學術權威」都是人類的顛倒見解與貢高我慢,學術的本身,其 實並沒有「絕對」的價值,因為學術如果沒有實修,即使思維運作正確,也是危險的。當然,我們也承認它對佛法的認識,仍有部分「相對」的價值:它具有文獻的 說服力,由於要求有根據及思辯嚴謹,所以不至於讓那些顛倒知見的人過度亂說,倒也是真的,這是它具有某種程度之價值的原因。但是這樣的價值卻不能被無限制 的膨脹,因為如何正確的解讀並體會經典的深意,那正是「唯修相應」的事,絕不是讀一讀原典,比對一下經句,參考一些凡夫學者的分別知見,就能正確把握佛法 的精髓。9




佛教學術既然與信仰有分野,那又如何去研究佛教、弘揚佛法呢?如何才能與佛教的根本不相違背呢?明朝四大高僧的憨山大師就提出三種標準 說:「一自悟本性,妙契佛心,於教言教,如從自己胸中流出。四辯無礙,且又深入教海,波瀾浩翰,如清涼、圭峰、天台諸大師是也;二,雖未悟自心,依佛言 教,印定自心,廣探教海,如所解說,不謬佛意。此雖未超言象,而不敢妄加以己見縱談。依教敷演,如從前諸大法師是也;三,夙習般若種子,如有禪定工夫,自 明己心,妙契佛意;但未廣涉多聞,而正見不謬。雖有以淺為深之過,而無謗示之衍。其所弘揚,皆以法施教為心,不求世間名利恭敬。」10第一種是真正悟入佛 之知見,妙契佛心者;第二種雖未悟自心,貴在廣探教海,用不敢妄以己見縱談;第三種亦有真修行者,雖境界不高,但無謗法之過。這三條歷來是研究佛教的標 繩,是信仰與理性的完美結合。現代佛學大師亦對佛教學術不滿,提出「以佛法的『法印』來研究佛法……是研究佛法的最佳方法!」11這種說法固然是對的,但 容易偏頗於聞思、信解,而缺乏修證,行證。

用以上的方法去研究佛教固然是對的,但對於二十一世紀要想把佛教推廣至全世界,以上三種研究方法卻有很大的局限。若用前面的六種學術方法去研究佛教, 可以和西方文化對話、宗教之間對話、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對話,對於佛教推廣無疑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但這與傳統佛教徒會有衝突。如何調適教界與學界的佛教 研究,學人認為可以樹立共同遵守的基本標準,學人歸為三點:1、必須承認「唯修相應」才能契入佛法的真諦;2、承認大乘為佛說;3、符合三法印和一實印的 準繩。前兩種是避免對信徒感情的傷害,太虛大師說:「尊重果覺的信仰」12特別是第二種,若否定大乘非佛說,以及惡意攻擊禪、台、賢、淨等宗派,將傷害廣 大宗派信徒的感情,必遭到強烈的反擊。民國時期學界說《起信論》、《楞嚴經》等為偽經與教界的論戰是最好的證明。三法印是衡量佛法與非佛法的標準。如果能 用這三種標準,再用前面的六種方法去研究佛教,我想廣大信徒都能接受的。它解決教界與學界的根本衝突,教界直到現在還與學界有隔閡,就是因為學界曾經傷害 過教界人士的宗教情感。




佛教徒所做的一切,是要把佛教的真理客觀實在的告訴大家,讓大家了解她、抉擇她、信仰她。縱觀佛教弘傳歷史,佛教徒從沒有用過強迫(戰 爭、侵略)手段,讓大眾來信仰她。她知道如果用暴力去弘揚所謂的正義,正義也變成血腥的暴力。她是講智慧、講理性的宗教,以事實的真理來說服大眾,以信徒 的道德來感化大眾。佛教徒分為四眾第子;以住持三寶的出家二眾為主,以護持三寶的在家二眾為輔。佛教學術是否能夠推動四眾信徒發展呢?是否能讓信徒依之修 行不走偏頗呢?我們可以通過對四眾信徒調查,他們是不是聽了佛教學者演講或看了佛教學術著作而信教呢?還是因為他們聽了信徒弘揚或信徒著作而信教呢?兩者 對比那個才是推動四眾信徒興盛的根本?那個才能讓信徒生起正確的信仰呢?古人云:「本立而道生」。再觀看鄰國日本,佛教學術興盛,不但沒有使正確信仰興 起,信徒正確了解佛教,反而使佛教變成一種庸俗的世間學問,進一步說是一種變質的佛教。聖嚴法師在《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前言中說:「我國佛教,一向注重 學行兼顧或悲智雙運,以實踐佛陀的根本教義或菩薩精神的自利利他法門,古來宗匠,無一不是沿著這條路線在走,東老人也是嘗以寧做宗教家而勿做研究宗教的學 者期勉。而在今日的日本,就是把佛陀的教義當作了學術化,把大藏經看作研究用的資料,所謂學以致用,他們謹把自己的研究考證的論文,作為謀取職業地位以及 生活之資的工具,並非拿來作為自己修證的指針。實則,若不修實證,根本談不上對於佛法的理解,這一點在日本的現代學者們也不否認。」13這段精彩的言論區 分了中國佛教與日本近代佛教的根本宗旨,並批評日本佛教學術化的背道而馳。我們應該了解並體認佛法是「唯修相應」,不是人類有限經驗在妄加思議的邏輯推論 所能表述明白的;應該挖掘、發揚中國佛教的特色,不要重蹈覆轍日本的佛教。


注 釋
1、《人世間》第40頁,「回避問題不是真正的尊重」戒幢佛學研究所,2002年,第一期。
2、《教觀綱宗》
3、參見北京大學哲學系,李四龍的「佛教研究方法」提綱。
4、參見《僧伽》第九卷,第一期,總33期,法藏法師「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新契機」11頁。
5、《香港佛教》,1992、7,第386期,西妙「《楞嚴》真偽之辨與現代佛學研究的問題」11頁。
6、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第7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7、2000年,上海召開的「佛教與社會主義杜會相適應」王雷泉「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宗教」。
8、同上《香港佛教》。
9、參見《僧伽》第八卷,第四期,總32期,法藏法師「略談佛法修行與佛教學術的分野」。
10、《憨山老人夢游集,法語》,轉引同上《香港佛教》第387期,第10頁。
11、印順法師《游心法海三十年》,轉引同上。
12、太虛大師《佛之修學法》。
13、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8卷、第79頁。

 
 
中國佛教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覺 醒
(接上期)
四、設立佛教文化研究所(班)

  了開展佛教文化研究,一些寺廟專門設立了佛教文化研究所(班)。他們從全國各地佛學院 校畢業出來的學僧中,招收一部分學習成績優秀並且有志於畢生從事佛學研究者,先到寺內舉辦的研究所進行深造。這些學僧到了研究所後,除了堅持僧人必要的自 我修持外,一般不再參加寺廟的管理工作(香期除外),相當於世俗所說的脫產學習,每周學習五天。學習期間,第一學年,除了複習(重溫)原在佛學院所學的佛 教通史、佛學概論外,主要是重點選讀佛教經論和佛教各宗派理論。從第二學年起,學僧可以初步選定今後研究方向,重點鑽研今後從事研究的佛教宗派理論,同時 開始練習寫作。從第三學年起,主要是搜集資料,撰寫畢業論文。學習期滿,大部分學僧即成為研究所(班)的研究人員,畢生從事佛學研究工作。當然,亦會有少 數人因寺內其他佛教文化教育部門的需要,分任其他佛教文化教育工作的,如刊物編輯,進修班或講習班等講師、佛教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等。


五、發行佛教刊物

  近年來,一些有條件的寺廟,先後獨立辦起了一些佛學刊物。這些刊物,大都是季刊或雙月刊,亦有一年一期的年刊。從內容上來說,季刊或雙 月刊,一般都是分設各種欄目,各種佛教題材的文章都有。但大都立足本寺,介紹本寺的歷史和重要事件、人物介紹等等,也有關於本地區和本寺未來的發展方向等 的介紹。同時也面向全國,刊登有關佛教理論文章,介紹各地佛教新聞等等。至於一年一期的年刊,大都是刊載有關佛學研究的理論性文章,同時也登載一些全國性 佛學思想研討會的綜述和報道。


六、成立佛教圖書館

  為了適應佛教四眾弟子學習佛教文化和佛學理論的需要,以提高他們的佛學素養,一些有條件的寺廟,紛紛在寺內成立佛教圖書館,收藏各種版 本的大藏經,佛教經論的木刻本或平裝單行本。特別是收藏近代以來(包括當代)佛教界和學術界撰寫的有關佛學研究的圖書,包括各種各樣的佛教刊物。所有這些 佛教經論,佛教圖書,論集和刊物,它們不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資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佛教四眾弟子來說,是他們獲得佛教知識的主要來 源。現在一些寺廟所辦的圖書館(室),其藏書都向佛教四眾弟子開放。凡持有出家僧尼的證明或在家弟子的皈依證,都可向圖書申領借書證,憑證借閱佛教圖書。 圖書館一般都設有閱覽室,持有借書證的四眾弟子,均可入內閱覽圖書和各地的佛教刊物。


七、舉辦講經法會

  近年來,一些寺廟每年都定期舉辦講經法會數次。這種講經法會,一般每次都是七天,每次聘請七位高僧輪流講演佛教經論中重要理論問題,每 人講一天。現在寺廟所辦的講經法會,和過去傳統的高僧開大座講經已有所不同。過去法師開大座講經,一般都是每次講一部經或論。所以每次講經,少則七天,多 則數月,甚至有講數年的。如應慈老法師有一次講《華嚴經》,一講就是數年。現在的講經法會,已不再是系統的講一部經或論,而是每人講一個有關佛教理論的專 題。其內容大都是結合當代社會的實際,以適應四眾弟子信仰上的需要。換句話說,講演者一般都是將佛教經論中有關的佛教義理,加以組織和概括,使之成為較有 系統性、條理性,然後用通俗的語言,加以論述,使聽講的四眾弟子便於理解的接受。由於這種形式的講經,生動活潑,有的放矢,所以很受聽講者的歡迎。


八、利用香期,弘揚佛教義理

  有些寺廟,利用香期信徒、香客進廟人數眾多的機會;組織一些法師運用廣播,向四眾弟子弘揚佛教義理。這種廣播講解佛教義理,一般每次半 小時至小一時,講一個佛教理論問題或一則佛教故事,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諸如:甚麼是佛教?釋迦牟尼佛是神還是人?人們為甚麼要信仰佛教?甚麼是正信 的佛教?為甚麼說「法輪功」是害人的邪教?我們為甚麼要批判害人的「法輪功」?為甚麼要開展「文明敬香」?為甚麼要提倡鮮花供佛等等。寺廟開展廣播弘法, 目的是宣揚正信佛教,凈化人們的心靈、使佛教四眾弟子都能做一個正信、正行的佛教徒,因而深受歡迎。


九、贈送佛教書刊

  近年來,有些寺廟為了進一步弘揚佛法,專門組織有關人員編寫了一些佛教通俗讀物或佛學小叢書,這些通俗讀物或小叢書,一書一個中心,字數不多,內容精悍,兔費贈送,很受一般信眾的歡迎。有的寺廟,還將出版的佛學刊物,按期兔費贈送,以擴大影響。

  除了以上所列,一些寺廟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有不少,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總起來講,近年來一些寺廟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方面來,這是一種十分可喜的現象。實際上,寺廟以弘揚佛教文化教育為中心,這是我國 佛教的一種優良傳統。因為佛教傳入中國不久,我國的一些寺廟就成為翻譯佛經的場所,同時也成為一些高僧講經弘法、授徒傳法的場所。例如,在隋唐時期,長 安、洛陽的一些寺廟,都是我國當時高僧譯經、講經、傳法授徒的基地,從而把佛教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到了最高峰。許多高僧,不僅在寺廟中翻譯了無數的佛教典 籍,而且還獨立撰著了大量的佛教著作。通過講經、授徒,最終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各宗派。所有這些,都是寺廟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所結出的豐實成果。

  宋明以降,由於種種原因,這種優良傳統不再受到重視,一些寺廟也很少出現弘揚佛教文化教育的高僧。但是,到了近代,這種優良傳統又逐漸有所恢復。表現 在民國年間,一些寺廟先後辦起了刻經處、法物流通處,其後又辦起了佛學院校,發行了許多佛學刊物,寺院的講經之風也有所興起。正是由於這種優良傳統的逐步 恢復,才使得佛教在近代中國出現了復興的蹟象。

  建國以後,中國佛教經歷了曲折的道路。十年動亂,我國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貫徹和落 實,佛教事業才獲得了新生。但是,一開始,佛教寺廟的修復和重建,百廢待興,困難甚多。當時,各地寺廟都把籌集資金修建寺宇作為首要任務。有的寺廟用生產 自救的辦法,有的寺廟向四眾弟子募捐,有的寺廟邊修建邊開放,收取門票作為收入的來源,也有的寺廟得到海外佛教界的捐贈。此時此刻,絕大多數寺廟都忙於修 復開放,所以不大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方面來。二十多年過去了,絕大多數寺廟的修復工作已經完成。由於社會主義經濟的迅速發 展,特別是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地進廟焚香、禮佛、游覽的人數大量增加。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對寺廟的捐助也大量增加。因此,寺廟的經濟大有好 轉,大部分都能做到自給有餘。在這種情況下,寺廟把發展的重點,轉移到弘揚與發展佛教文化教育方面來,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完全有了可能性。

  現在,已有一部分寺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前進。據初步了解,這些寺廟,把注意力和重點轉移到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方面以後,進廟的人數不僅沒有減 少,經濟收入且逐年有所增加。寺廟的形象也有所改觀,原來不屬於佛教的封建迷信現象,如求簽、占卦、算命、看手相等現在也不見了。佛教文化那種感悟人生、 凈化心靈的氣氛,更加吸引著許多佛教信徒和香客。人們說,如今的寺廟是興旺發達,佛日增輝,佛教事業遇上了最好的時機,這與寺廟大力弘揚佛教文化教育有著 密切的關係。

  當然,我們還應當看到,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寺廟開始注意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但是有一部分寺廟仍然熱衷於收取門票,忙於為信徒做經仟佛事,而忽 略了對佛教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弘揚。我認為這些寺廟,應該及時轉變觀念,明確寺廟今後的發展方向,及時把注意力轉到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方面來。 至於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面介紹的,僅是一些寺廟開始運用的,尚有許多形式和方法,有待於各地寺廟去努力創造。即使是現有寺廟運用形式 和方法,也還有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總之,中國佛教寺廟大力弘揚和發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前途是光明的。
 
 
佛教是正信非迷信
——與現代知識份子談談宗教信仰

◎鄭敏慧
  迦牟尼從不主張弟子們盲目地信仰,同時鼓勵他們發問。他曾經教導弟子們說: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一件可疑的事是應該起疑心。佛認為一個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所左右,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不可單靠理論或推測,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

  佛教更偉大的思想還不止於此,佛認為一個人不可以因為「他是我們的先知」而就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們要在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 你再信受奉行。佛教不認為懷疑是罪惡或愚蠢,反而認為懷疑是達到覺悟的途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說明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


一、向佛法焚香頂禮

  可以用科學來解說的部分是六識所能分別的部分,另一部分則是非六識所能分別而必須以般若的智慧來觀照的部分。因此佛教可說是一種殊勝的科學,是建立於般若的基礎上的。

  科學的研究對象是色法(即百法中的十一種色法)和不相應行法中的時、方、數、次第、勢速等五法。、而且在十一種色法中,也只限於五種浮塵根,和色聲二 塵。所以科學現在的研究範圍,以百法來講,只佔百分之十二,而且還只是研究物質方面。這五法本是半屬心法半屬色法的認識。關於五個浮塵根的研究,在生理學 中已相當完備,但對於真能發生認識作用的神經細胞(佛經名為凈色根)在接外境之後,發生哪一種化學作用,哪一種物理作用,以及怎樣和意根取得聯係;和其他 諸根發生關係,則還沒有研究結果。物理學對於色聲二塵研究得最詳細,所有不可見的物理現象,如電壓、火箭速度、磁場強度、X光、微生物、各種天體等等,都 可用種種儀器,如電表、雷達、照相機、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把對象轉為可見的色塵。物理學對於聲塵的研究,稍次於色塵。由此可知人的耳根對於聲的感覺是 有限制的。普通人只能聽到每秒種二十次以上至每秒鐘二萬次以下的波動。各人的耳根的感覺力並不相同。各人眼根的感色力也隨人而異。所以,對於各種顏色辨別 不清的,叫做色盲。由此可見聲色二塵不是離心別有。《愣嚴經》有一段關於聲的觀念,說得最透徹。佛對聽眾特地辨明「聲來耳邊」的錯誤感覺。聲來耳邊原是一 般人的感想,其實這是錯的。我們學過物理學知道,擊鐘的時候。因鐘被擊振動,因此使四周的空氣分子發生諧振,產生聲波,再傳至我們的耳膜,耳神經細胞,產 生聲音的感覺,就是聽覺。其實空氣分子只在本位上振動,並沒有一個分子一直從鐘邊跑進耳朵,所以說這只能叫空氣波。而不能叫聲波。可見物理學家對於定名也 不怎祥嚴格,應當採用佛經中六離合釋的定名較為中肯。這樣說來,科學家應該向佛法焚香頂禮了。


二、心法與色法

  心法與色法實是兩個對等的東酉,科學家只知色與色的關係,不知心與物的關係,如同蝸牛的二角,一起則俱起,一滅則俱滅。其他如生滅、斷 常、一異、去來、真妄,迷悟、善惡、罪福、縳脫、凈染、聖凡、人我……等等都是相對法,都不是實法,都不應該執著。如果我們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說佛教 並不是「唯心」的。佛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教所說的「唯心」與哲學的唯心,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哲學家所說的心,佛教稱為意識,並不認為它是宇 宙萬有的根本。佛教認為意識的作用是欺騙性的,不可靠的,如果相信它就會犯脫離現實的主觀錯誤。佛教所說的「心」是見分和相分的統一體。不但包括能夠思想 認識的主觀部分,同時也包括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部分。這個心物的統一體,在佛經中用了很多名詞表達,如佛性、真如、菩提、一真法界、阿賴耶識等,隨著說法 對象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名詞。所以七佛揭說:「心本無生因境有」這跟哲學家的固執不化是有基本不同的。因此用一般的唯心兩字的意義來批判佛教,無異隔靴搔 癢。

  於是這就成為佛教的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它是摧邪顯正的利器,也就是因明學。科學雖然也用邏輯、但因為科學處處根據事實,不像哲學家的高談玄理,所以 實際上也並不靠它過日子,只是偶作參數罷了。數學實在是實用的邏輯,所有自然科學有關數量的部分,都拿數學來推測,來表達,不怕發生錯誤。但如有論到有關 心的部分,那就不是數量的邏輯所能濟事,非用因明不可了。

  物理學曾有兩條顛扑不破的定律:一是「物質不滅定律」一是「能量不滅定律」以前的物理學家認為物質與能量是互不相關,不能相互轉換,且兩者都是「不滅」的。

  物質在佛經中稱為「色」而佛教認為「色」即是「空」,這就跟科學衝突了。而且依照佛法的解釋,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本體是空的,沒有一樣是「不滅」的,這也跟科學不合。

  自從愛因斯坦發現了「能質交變的等量公式」說明每一磅物質毀滅的時候,可以變成驚人的大量能量(E=mO2⑶),再等到原子彈的試爆成功,才證明物質 可以變為能量,那麼物質(色)的本體豈不是「空」了嗎?於是陳舊的物理學定律被否定了,佛學再一次從科學的千錘百煉中屹立不移。

  色即是空,物質(色)是由原子所組成,而原子中有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中又有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又可以打破而變成能量(空)。以前的物理學家認為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空即是色,能量(空)可以變成物質(色)亦已經得到科學界一致的承認。

  再舉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一個例子,時間是隨著速度而改變的,人要是坐上一架速度等於光速的火箭到某一星球去,早餐在地球吃,中飯在那個星球上吃,晚飯他准備回地球上來吃。可是等他回來以後,地球已經過了數百年了,他的親友全死光了。

  科學家們現在沒有人敢否定這個例子的可能性,但佛教「妙法蓮華經」上記載,佛對著聽他講經說法的人說你們在這兒聽我講經說法。覺得時間並不長,但外在 的世界卻已經過了幾千億年了。愛因斯坦「時間相對」的理論佛在三千年前就說過了。因此,孫中山先生才會說,「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三、化人間為凈土

1、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脫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間法,不生不死是出世問法。世間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樂少,變化無常,不足貪戀。佛教形容世人 貪戀世間的財色之樂,如同無知小兒貪吃刀鋒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卻有割舌之患。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猶如手搔疥瘡,正搔之時、癢得快活,剛搔過後 痛苦即至。所以,世間的快樂是瞬間的。痛卻是長久的。為了厭離這個苦多樂少的世間所以要求解脫生死,可見佛教是厭世的。也是出世的。但最終目的是「出 世」,所謂「出世」並不是脫離、逃避世間。而是改造這個世間,重建這個世界。佛經上所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也就是說修 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每一個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厭棄這個世界,逃避世界上的人類,而「獨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一個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備聰明 智慧之外,還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去普渡眾生,要以這種「悲」和「智」交互運用,相輔相成,做到徹底,圓滿的境地才能成佛。

  這可見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離也要設法使得一切眾生都能出離。所以說人欲想成佛,先行菩薩道,菩薩道的實踐者,必須是更深入更擴大地入 世,唯有打入了世間的群眾之中,才能化道群眾,為了化道群眾,必須更積極地肯定人生的行為價值,發揮人生的道德價值。從而可知,厭世是入世的啟發,出世是 入世的目的。佛教是以出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修行一直成佛,既沒有「入世」也沒有「出世」,因為一直在這個世道進行的。

  雖然佛經上有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等凈土,勸人念佛往生彼國。但這不過是諸佛善薩為了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宜方便,佛教的目的在於「化人間為莊嚴凈士、變地獄為極樂世界。」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並不是要人人逃避這個世界而躲到西方凈土去享福。

  不少人都批評佛教「太悲觀」「太消極」這並不奇怪,因這只是誤解。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以及「人生無常」認為世間萬事萬物不過是過眼雲煙。名、利、財、色都是虛幻的,勸世人不要愛戀不捨這些虛幻的東 西,因為「多欲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本。勸人要知足少欲。每一個人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決定欲望的多少,自已的才力不夠,卻整日空思夢想,豈不 自惹煩惱?

  不過,佛並沒有要求人們「絕欲」,而是說「少欲知足」。過分節約會傷害自己的身體。他自己在二十九歲出家以後,就曾經依照當時外道的苦行辦法,瞎煉盲 修,每天只吃一顆米、一粒麻、搞得身瘦如柴,體力不支,結果並沒有達到他所希望的覺悟。最後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達到解脫之道的方法,身體雖然 不是真實,總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卻用得到身體,身體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禪定。

  「少欲知足」是一種「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經裡的第三十四有這一段記載:

  佛問一個未出家前喜愛彈琴的和尚說,「琴弦如果太鬆,拉得出聲音嗎?」

  「不能」。

  「如果弦繃得太緊呢」?

  「弦會斷的」。

  「如果弦調得恰到好處呢」?

  「那就可以拉出多種美妙的樂音了」。

  這也就說明佛也並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縱欲主義者,也不是故意挨餓受凍的自我虐待主義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達到幸福快樂的「中道」主義。


2、四大皆空——無我

  佛教認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地、水、火、風,這四種是一切世界和身體賴以成立的元素,故名之為「四大」。地是物質的固體,水是物質的液體,火是物質的暖性,風是物質的動性。

  就人的身體而言,皮肉筋骨是屬於地大;精血涎唾屬水大,體溫暖氣是火大,呼吸運動是風大。人的身體就是由這「四大」元素組合而成,亦將因「四大」之分離而消滅,人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本體存在,所以說「四大皆空」。

  因為「四大皆空」所以說「無我」所謂的「我」只不過是上面所說的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暫時的聚合體。而人的細胞每一秒鐘都在不停地新陳代謝,換句話說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脫胎換骨」,那麼前一秒是「我」呢?還是後一秒是「我」?時間就像水流,找不出一點是「現在」。

  如果說會「思想」的才是「我」,那麼人的思想又是剎那生滅,遷流不息的。像是海浪,後浪打前浪,前一念未滅,後一念又生起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 念是「我」呢?還是後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觀念一直在改變,思想一直在遷換,昨天以為對的,以為好的,但今天你卻認為是錯的,是不好的。

  因此,無論在「身體」中,或在「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說「無我」。

  佛教講「無我」並不是要人自暴自棄,錯以為反正「我」沒有了,胡作非為又何妨?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甚麼用呢?

  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佛教講「無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們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認為真實的「我」其實是四大暫時聚合的假相,總有一天會因四大散壞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於名利的追求,不必與人斤斤計較,要以寬讓容忍處世待人。

  唯有有「無我」的認識,才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對義之所在,才能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現實的人間,佛教認為再過一段相當長遠的時間,大約要在五十六億年之後ぉ稱為彌勒世尊會來拯救人類。那時的人間,道德的建設、物質的建設,使得地球成 為安樂的、莊嚴的、美化的、清凈的、平整的、統一的,自由的、善良的、互助的人間樂園、無論在交通,住宅、衣服、飲食、池沼、園林、果木、花卉、魚鳥、娛 樂、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建全了,豐富了,美化了,凈化了。那時人身體高大,-壽命綿長-,相貌端嚴、精力充沛。世界是統一的,語言是統一的、思想也是 統一的,全世界的人都象兄弟組妹一樣生活在康樂之中。那時的人類,除了尚有寒、熱、渴等感受之外,那幾乎是象西方的極樂世界已經遷移到了地球的人間。

  佛教相信,凡是在釋迦世尊的佛法中皈依信仰的人,到了彌勒世尊出佛的時候,也將同時出世、同聽說法,同受彌勒世尊的授記——告知你將在何時成佛。

  彌勒世尊出世距今的時間雖遠,正信的佛教、卻深信那個時間必定到來。為了迎接那個偉大而光明的時代的來臨,預先從事於人間社會的各項建設,、乃是正信佛教應負的責任。(詳見彌勒三經、長阿含六。六及中阿含十三.六六)

  一個人能夠做到「無我」,在身體上和思想上便得到了解脫,他便會為迎接那個偉大而光明的時代到來,為眾生作出貢獻。所以佛教以「無我」「看破一切」為 手段、去達到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目的。因為如此,再也不會有名枷利鎖的羈絆,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會有患得患失的煩惱了。
 
 
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暨月照大和尚升座典禮
◎達 文
  零零二年八月廿八日,在遼寧省調兵山隆重舉行了「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暨月照大和 尚升座典禮」。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趙樸老夫人陳邦織,以及海內外各大寺院、宗教團體、各地佛教協會等三百餘家單位分別發來賀 電表示祝賀。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一誠長老,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九十六歲高齡的本煥長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大和尚,雲南省佛 教協會副會長、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協副主席、總佛寺住持都龍莊佛爺,副住持都漢聽佛爺,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教務長吳佔有活佛,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西安市 佛教協會會長、興教寺方丈常明大和尚,遼寧省佛教協會會長、長安寺方丈照元大和尚,營口市楞嚴寺方丈圓山大和尚,臺灣玉佛寺方丈、玄奘寺副方丈印德大和 尚,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河南省開封市大相國寺方丈心廣大和尚,以及來自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山東、湖南、湖北、江西、陝 西、甘肅、天津、遼寧、黑龍江等地各寺院住持及代表一百餘位法師;《香港佛教》總編秦孟瀟,原遼寧省政協主席孫奇,全國政協常委、原沈陽軍區政委艾維仁, 遼寧省民委主任、宗教局局長張賢煥,副局長佟鐘石,一處處長馬鐵民、科長崔昌德,國務院中國生態建設調研組主任、中國綠色長城工作部部長杜彥吉,文化部中 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文化部中國演出管理中心總監何秀範,臨安市人民政府宗教局副局長雷雲霄,國家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行長姜鐵軍,毛澤東主席的女 兒李訥、著名藝術大師楊仁凱,原國務院宗教局一司司長馮傳宗,鐵嶺市民委主任、宗教局局長金順子,鐵嶺市民委副主任佟剛,鐵嶺市民委副主往、宗教局副局長 張鳳海,鐵嶺市民委宗教科科長朱永德,鐵嶺市旅游局局長吳敏,調兵山市委書記張村三,人大主任張振學,調兵山市市長魏聞,政協主席張國忱,副市長劉中華, 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張海山,政協副主席劉玉華,副市長張中強,副市長董克強,市府秘書長、市民宗委主任耿秀章,全國勞模、市政府顧問穆玉亭,鞍山玉佛苑管 委會主任于敬東,遼寧著名雕塑家郭振和、吳順平、劉文新、富曉君等各界朋友,以及調兵山市信教群眾三萬餘人參加本次活動。遼寧省民族宗教局張賢煥局長、調 兵山市魏聞市長、中國佛教協會一誠副會長、九十六歲高齡的本煥長老、遼寧省佛教協會照元會長,土座部佛教代表都龍莊佛爺、藏傳佛教代表吳佔有活佛、《香港 佛教》總編奏孟瀟、臺灣信眾代表夏美琪居士、國內信眾代表王培英居士等在大會上分別致辭,對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都表示-了由衷的祝賀和贊嘆;對月照大和尚 多年來致力於宏揚佛陀正法,宏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廣交社會各界朋友,廣結善緣,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的業績及月照大和尚出眾的才華,高尚的個人修養都給 于充分肯定和衷心贊嘆。并寄于殷切的期望,期望他為東北佛教事業的發展,在新世紀佛教如何更好地與社會相適應,即佛教與日俱進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大會上 月照大和尚做了熱倩洋溢的講話,對各界人士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對以李洪志為首的法輪功邪教進行了嚴肅的批判。為把江總書記的「三個代 表」真正落實到佛教日常工作中,做到愛國愛教、民族團結、莊嚴國土、奉獻愛心。對今後的發展和工作方向作了闡述,大會由著名的主持人李揚、李金斗先生主持 大會異常活躍。

  調兵山有從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漢、唐、遼金等各個歷史時期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尤以遼金文化最為輝煌。調兵山座落在沈環公路三百七十四公里處的 南側,距沈陽一百一十公里,是一座依山勢為基礎,再給人工堆壘修造的多級四樓臺地,它三面環山、呈壺形。壺口狹小直線距離三百米,向南面、對調兵溝、壺身 腹地開闊、主峰兀朮峰海拔三百六十三米,明月禪寺就座落在兀朮峰下,宛若掌心上的一顆明珠,群星捧起的一輸皎月,據史書記載,金國太子金兀術在進攻中原途 中,在此安營扎寨,操練和調兵遣將、以此得名。至今,調兵山上還有點將臺等古文化遺址,調兵山下固考古發現史書記載中的兀朮街、鎖龍溝等。另外,據考證調 兵山屬「紅山文化鏈條」部分。

  為充分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滿足廣大信教群眾宗教生活的需要,以及促進調兵山獨特的文化多樣性的開發,經有關部門批准,在有識之士及四眾弟子大 力支持下,明月禪寺於二零零零年五月十五日正式開工興建,總投資三千多萬元,佔地二萬多平方米,歷時一年半圓滿竣工。明月禪寺為我國北方皇家園林建築風 格、重檐重彩。四晉大殿、東西配房、鐘鼓二樓、金容寶相、垂簾花門、玉帶拱橋、名家題額、金碧輝煌。寺院建築氣勢宏偉,可謂當今佛教建築藝術的典範,觀之 無不歡喜贊嘆、實乃東北地區佛教聖地。

  二零零二年四月廿九日由調兵山市人民政府民宗委聘請、報請鐵嶺市民宗委及遼寧省民宗委和遼寧省佛教協會批准同意,恭請天目山禪源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 理事月照大和尚出任明月禪寺開山第一代方丈,晉院儀式暨明月禪寺落成剪綵在明月禪寺隆重舉行,省內外諸山長老,社會各界嘉賓,四眾弟子三萬餘人蒞臨法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中國佛教協會、以及趙樸初夫人陳邦織分別發來賀電表示祝賀,晉院前夜調兵山市普降甘霖,這是調兵山市入春以來第一場喜雨,真是「好 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預示著大旱三年的旱情得以緩解,也預示著渴望佛法的東北眾生將受到甘露法語的滋潤、得到三寶的護念和加持。

  經過數月的准備,明月禪寺更加莊嚴肅穆,法身九米高的三寶佛、行態各異的十八尊者、十七塊由當代頂級大師題寫的匾額高高懸掛,金光閃閃;精雕細琢的供 桌及大寶法王座、直徑二.五米的大乘法鼓及聲音悅耳宏亮的大鐘、手工剌繡的五彩佛帳,精工鑄造的萬年銅製寶鼎及香爐、由當代著名書法大師啟功先生題寫的照 壁「東北佛教聖地」和「遼北首剎」、本寺方丈題寫的「佛法金城」,「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明亮整潔的丈室懸掛著鎮寺之寶—啟功大師一九九五年書寫的「丈 二匹」心經一卷及當代名家的書畫墨寶。寬暢大方的會客廳內懸掛著月照大和尚與各界交往及本寺歷次法務活動的圖片;辦公室裡,擺放著電腦、影印機等現代化的 辦公室及正在建設之中,建築面積為二千平方米的大齋堂等構成了一座十方大叢林的雄偉格局。

  二零零二年八月廿八日清晨大霧漫漫,所有與會貴賓六時三十分在溯源賓館,用完早餐在賓館門前集合上車,七時整六十多輛大小車輛組成的車隊在警車開道 下,經調兵山市內中央大街徐徐開往寺院,路兩旁群眾駐足爭相觀看,公安交警指揮有序,車隊一路綠燈順利到達寺院廣場,廣場上更是人山人海、人潮如流只見彩 旗飄揚,氣球高懸,早已等候的明月禪寺兩序大眾,分班排列,首座和尚手捧「恭請月照大和尚榮任本寺方丈」的金字紅匡、在僧值師的帶領下,香盤儀仗、幢幡寶 蓋、梵樂聲聲、鐘鼓齊鳴。月照大和尚在諸山長老簇擁下經過鋪著紅地毯的放生池上的玉帶拱橋拾階而上,所經之地,兩邊居士均雙膝跪地合掌稱念佛號恭迎,月照 大和尚在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分別拈香、拄杖說法,在大雄寶殿一誠長老為月照大和尚挂佛珠,聖輝大和尚為月照大和尚送位,在法堂九十六歲高齡的本 煥長老親自為月照大和尚升法王座送座。月照大和尚升座後、簡單的開示法要。八時三十分與會貴賓在大雄寶殿前照集體合影,突然雲霧散盡、陽光普照、祥雲朵 朵、靈光突現與會各界嘉賓無不歡喜驚嘆、鼓掌頂禮。九時整,由著名主持人李揚、笑星李金斗主持「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暨月照大和尚升座慶典」大會。會 上有遼寧省、鐵嶺市、調兵山市各級領導及海內外諸山長老、大德居士分別在大會上祝賀月照大和尚榮任明月禪寺方丈,祝賀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圓滿成功。 最後月照大和尚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歡迎。

  十時整,月照大和尚、一誠長老、本煥長老、聖輝大和尚、印德大和尚、照元大和尚、常明大和尚、都龍莊佛爺、吳佔有活佛等十一位大和尚以及來自國內的諸 山長老及法師百餘人在大雄寶殿為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點靈光。分別由月照大和尚、本煥長老、一誠長老、聖輝大和尚、常明大和尚、印德大和尚、都龍莊佛爺、吳 佔有活佛、照元大和尚、圓山大和尚、妙靈大和尚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地藏、彌勒、韋馱、伽藍、四大天王、哼哈二將及 十八尊者拈香說法開點靈光。開光過程中,居士也從本寺回贈禮品袋中拿出開光用毛巾、毛筆、鏡子共同參與,可謂是佛光普照、祥雲朵朵,此時空中出現種種靈瑞 現象,與會三萬多社會各界嘉賓、群眾無不稱奇、嘆為希有、個個頂禮摩拜,此乃東北佛教界活動場面最大,因緣也是最殊勝的一次盛況空前的法會。中午十二時月 照大和尚在調兵山溯源賓館設素宴五十多桌,以此答謝參加法會的與會貴賓。

  下午十四時三十分,恭請本寺方丈月照大和尚、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大和尚、江西雲居山真如寺方丈一誠大和尚、臺灣玉佛寺方丈印德大和尚、西雙版納總佛寺 方丈都龍莊活佛、高級藏語系佛學院教務長吳佔有活佛、沈陽長安寺方丈照元大和尚、營口楞嚴寺方丈圓山大和尚、浙江雁蕩山能仁寺方丈了我大和尚、河南省開封 大相國寺方丈心廣大和尚等十位國內高僧大德為前來明月禪寺,受三皈五戒的居士三千多人,宣講戒相、開示法要、傳授皈戒。此乃國內絕無僅有,千載難逢,萬劫 難遇的殊勝大因緣。晚十八時,由本寺首座先益法師為首,恭請大德比丘六十多人、主持施放九大士瑜伽焰口一堂。齋主、居士二百多人參加了佛事活動。這次大型 佛事主要超渡古往今來水陸空一切冤親債主,有祀無祀孤魂及近期各種災難事件中,所有各國遇難者亡靈永脫六道輪回、三途八難之苦,離苦得樂、往生淨域。并祈 禱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永離災難;調兵山市風調雨順,社會安定,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消災延壽、福慧時增、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明月禪寺全堂佛像開光法會暨月照大和尚升座典禮規格之高、場面莊嚴、有序如法,邀請的海內外高僧大德、諸山長老、各級領導、各界名人、社會賢達、人數 之多、品位之高、國內絕無僅有,使明月禪寺在東北三省佛教界、乃至全國佛教界的廣大信教群眾中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在調兵山市政 府、市委統戰部的領導下,并得到了當地各單位及社會各界名人、四眾嘉賓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使這次盛會得到了圓滿成功。雖然明月禪寺第一期工程已圓滿落成, 但目前只能起到進香朝拜、游覽觀光的作用。然而,為了把明月禪寺真正辦成講經弘法、用功修行的道場,給四眾弟子提供一個良好的修持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寺 院建設,使其更加合理規範,為此就需要籌集大量資金用於寺院的第二期工程建設,主要用於建造弘法大樓(現代化講經堂)、四眾弟子佛學院、齋堂、僧舍、居士 林、方丈樓等建築。尚望各界人士、四眾弟子大力支持,慷慨解囊、隨緣以樂助淨財,共襄善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俾含空寶殿,指日可成。
 
 
佛門龍象 江南高僧
——略讀《茗山文集》
兼懷茗老生西一週年

◎俞朝卿

一、作文緣起

山老法師,是我久所崇仰的一位佛界人物。論年齡,他比我長一輩;論學識,尤其在佛學等 方面,老人家更是我的師祖。雖然他長住鎮江焦山寺,我蟄居蘇州學校中,又有僧俗之隔,似乎了無瓜葛。但確然又有某種因緣。原來我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對佛 教佛學有所接觸,因此知有茗山法師其人。後來,有機會在無錫、蘇州聆聽過茗老三次開示(先後),留下較深印象。九十年代中某年,去南通市參加宗教局舉辦的 《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專題理論討論會。會議期間,有位孫居士贈我一本精裝的《茗山文集》,稍稍翻讀,頓時「佛門龍象、江南高僧」之感油然而起!當 時即發願:至少該寫一篇學習體會的文章,既謝孫居上的結緣,更為對茗老雄文大作的點滴感悟。但一直未遂願。原因是我在作江蘇佛教史人物的點滴研究,有些人 與事等方面的問題,期待有緣向茗山老當面請教,就此拖延下來!誰知,收讀《香港佛教》二零零一年七月號,始惊悉茗老已於六月一日滬上圓寂,當時不禁悵然若 失,潸然淚下,憾未早知……。默誓:「面聆教誨既無緣。心願作文該述寫」。以此,重讀《茗山文集》,作為方外俗人,淺談幾點感受,既就正於賢者,又緬懷茗 老生西一週年。


二、生平略歷

茗山上人(一九一四農曆二月——二零零一年六月),江蘇鹽城人。俗名錢延齡,世壽八十八,僧腊七十。生於書香門第,幼從父誦古詩文,打 下儒學基礎;又隨母念佛誦經而學佛,由此播下佛學種子。一九三二年(十九歲),於建湖羅漢院依宏台老和尚出家,法名大鑫,字茗山。後以茗山名世。一九三五 年秋,於鎮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同年於鎮江太平寺初見太虛法師。一九三六年因緣際會,太虛到焦山,茗山第二次親近太虛,即呈上「早已做成的四首七律 詩」,「一面表現我崇仰與久思親近之意,一面表現我的學歷並請求你准我往武院〈武昌世界佛學院)研究院深造」。1得太虛大師推荐,未幾,即去武院研修佛 學。抗日戰爭期間,受太虛大師委派,去湖南來陽、衡陽等地住持叢林,辦理「佛教會及佛學講習所」等,還協助太虛大師編輯出版《海潮音》著名佛刊。一九四六 年夏,參加太虛於焦山舉辦的「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結業後留焦山佛學院主持教務。一九五一年榮任焦山定慧寺方丈,直至圓寂。一段時期內還兼任南京 栖霞寺、句容隆昌寺、無錫祥符寺方丈,中國佛學院栖霞山分院第一副院長。晚年,還任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等重要職務。


三、幾點感受

綜觀茗老一生,僧腊七十載,其弘法事業似可分為兩大歷史階段。全國解放以前為第一階段,主要師從太虛大師,弘法護法,精進研修,不時撰 寫弘法、護法論評,主持佛教會務和刊物等,為太虛大師在江南之股肱;第二階段,就是在全國解放以後,直至圓寂的整整半個世紀,緊跟趙樸老,為佛教文化在新 中國的繼承發揚,為佛教接班人的培養教育,而費盡苦心,成效卓著。從而也就成了樸老護弘佛教文化在東南之一大支柱。誠如其門徒在一挽聯中所云:「大興宗風 擬偕太虛啟後人,開化當世亟與樸老同不朽。」茲將初讀《茗山文集》之感受,分述如後。

(一)尊師為重道 愛教先愛國

「尊師重道」,是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之一,尤為儒家思想一大特色。茗老於太虛大師,可說是尊師重道、繼往開來在現、當代的一位典範!尊 師為重道,重道必尊師。這是普遍而淺顯的道理。時下有些人,對此似乎淡漠了,看輕了。殊不知,無論孔子之道,或馬克思之道,科學之道,宗教之道,其為 「道」者,都有個承上啟下、適應時代需要而繼往開來的任務。因此韓愈《師說》中尊師、愛徒、重道之理,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這裡注重說的「道、當然 是指佛道。茗老於太虛,經歷著:仰——親——學——任(命)的長過程,時間長達十餘年(1935—1947)。這是說對太虛由景仰而親近,由親近而問學受 教,再由問學受教而受命重任的長過程。師生之間交往,可說漸入佳境。以至相融相即,心印默契。這由茗老親筆的《哭老人》和《精神不死》(P69—85)可 為確證。悼文又泣又訴,娓娓道來,隨處是情。誠如茗老自己說的猶如《陳情表》。真所謂日久見人心,尤見真情。說到太虛大師於茗山,也經由面試(茗山獻詩) ——識才——栽培、促剛——委以重任——同體代表的歷程。在國難當頭的十多年中,師生間心性交流,弘法護教,救國愛教,念佛修持,始終不忘愛國。這裡是 說,太虛大帥於抗日期間先後委派茗山去衡陽南岳,為抗戰積極籌辦「僧眾救護班」、組織救護隊為國家服務(P77),還辦理「佛教會及佛學講習所」等。一九 四二年又派茗山去湖南萊陽。創設徹悟學校等。當時太虛反復強調並實行「我定要辦振興佛教、利益眾生的事業……」而茗老,則在《痛哭老人》悼文中說「你『振 興佛教利益眾生』的思想永遠種在我的八識福田中」。(P73)抗戰期間,一次太虛在視察湖南衡陽佛教活動和設施後,給當時衡陽的趙市長說「茗山是我的學 生。我已將衡陽的佛教事業交予他代為辦理,請把你們愛護我的心愛護茗山!」還特別加一句:「愛護茗山就是愛護我,愛護佛教。」(P77)這就是我們上文所 說,太虛在委茗老以重任時,儼然視作「同體代表」之意。正如當時南岳一位法師在太虛面前讚揚說「茗山的為人處處都學到大師(太虛)一樣了!真可算是大師的 高足吧!」而太虛則說「茗山只學到我的柔,還未學到我的剛呢!」(p75)接著茗山老就曾急切地去「學剛」結果還曾鬧出「匹夫之勇」的笑話來!這裡顯見: 尊師為重道(佛),重道尤尊師、而愛徒也為道,為道必愛徒。用現下時行的話說,就是佛教「可持續發展」之道。總之,尊師、愛徒、重道、愛國四者,均是內在 聯繫、相互制約的。尤其愛教、重教(道),必先愛國;沒有國,何談教?為保國土恩,眾生恩,也該懂愛教必先愛國之理。茗老對此倡導一生、身體力行一生。特 別令人欽敬的是,他在彌留之際,還作出「臨死倡議」(原話)「面向全人類、全世界佛教界,希望一致呼籲和平,」「反對超級大國以霸權主義,仗勢發動戰 爭!」2

全國解放後的五十多年,茗老先後為恢復、開放、建設焦山定慧寺,中國佛學院栖霞山分院的創辦,彈精竭慮,為大力培養僧才嘔心瀝血,他是趙樸老在江南的 一位貼心得力助手。他擔任佛學院的副院長,一段時期內兼任隆昌寺、栖霞寺、焦山定慧寺、無錫祥符寺等的住持、方丈,並先後兼任鎮江市、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 長、會長等要職,為佛教文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繼承發揚克盡全力。他為(栖霞山佛學院前身)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訓班的紀念專刊所寫「發刊詞」的題目。就用了 趙樸老一九七八年冬到焦山時所作的一首七律中的兩句詩:「關心豈限眼前事,啟後宜先天下憂。」3(指培養佛教接班人)按:表明他與樸老在共謀籌劃培養佛教 接班人這點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他在「深表同感」的《和樸老詩》中有四句詩云:「六朝勝蹟稱浮玉/,千古江山數潤州(鎮江)/,指日重興仗鼎力/,再 來更上一層樓」。(指辦栖霞山佛學院)按:(P143)後來,棲霞山終於辦起了佛學院,茗老矢志以愛國愛教統一的精神培訓後輩。他明示規定,僧伽培訓班課 程與教學時間安排,60%教佛學(經律論),40%教政治、歷史與語文(見P140);後來的佛學院教學時間安排也大致貫徹這一精神。辦教育的行家深知, 課程安排和時間比例,關係到辦學方向和僧才質量。茗老以其早年積有的辦學經驗,以及愛國愛教統一的一貫初衷,一開始就很明確堅定。他在對受戒僧提出希望時 說「非國家政策之保護。豈有宗教信仰之自由。願諸戒子愛國愛教,永記勿忘……,總為人天師範,高僧大德,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方不負汝等出家受戒之宏 願。」(P146)可見,太虛大師之愛國愛教、尊師愛徒為重道(佛)之精神,茗山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典範地繼承和大大發揚了。


(二)道心堅貞 受難不移

茗老護法、弘法一生,學修一生,持戒一生,可稱七十年如一日,其道風高尚,道心堅貞,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護衛正法不容貶損、歪曲。

時當一九三七年,茗老師從太虛不久,時有一吳姓社會學家,在當時《文化建設》雜誌發表《中國文化所受印度佛教之影響》一文,內容對佛教頗多誤解、貶抑 之處。太虛見而令茗山為文評論之。(p1-30)茗老受命後即悉心准備,多方面切磋琢磨。雖說此時伊方入佛五年,然不久即寫出洋洋洒洒共十節一萬多字的大 文章,深剖詳析,正、反論評,後經太虛修改定稿後發表於當時《海潮音》雜誌。現收於《茗山文集》為首篇長文。(Pl-30)「評論」著重對吳文誣稱佛教為 「迷信」「厭世」等社會常有之誤解進行辯駁,並引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任公)論「信仰」之六條述說(P22)以予以辨正。實際上是寓弘揚正知正見於辯難之 中。文章雖寫在一九三七年,六十五年後的今天看來,仍有相當深廣的學術文化價值和一定的現實意義。文中不光論佛學義理,且廣涉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和社 會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以及多個藝術品種及其歷史。於此文,亦可見茗山老當時學養深廣之基礎,誠不愧為太虛大師之傳心高足!毌怪乎,在五十三年後(1990 年)出《茗山文集》時,前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為之作序時說「我感到他(茗山)是一位很有德行和學識的高僧,又攢長詩作和書法。他不僅以其出眾的才學使人讚 嘆。更以其高尚的德行令人欽佩。」(《序》一)可見,茗老雖西去,人品、文品且永在!

茗老護持正法,還表現於不畏權勢,挺身護衛廟產。在抗戰勝利後的一九四六年十月,於上海,公開駁斥時任上海市府民政處長的張某,並請「最高當局」廢除 《關於監督寺廟條例》,(P48-58)以該條例打著「保護寺廟」的幌子,借口「荒廢寺屆」而行佔用侵吞寺廟房產之實。茗老當時對該《條例》寫長文進行逐 條駁斥,理真氣壯地申明「寺廟是私產不是公產」!對該張處長進行指名道姓的責問,對該「條例」的害人之處,詳列「信教不自由,政治不民主,規定不合理,愛 護不真誠……」等十大點。由此可見,經八年抗戰的磨礪和修煉,茗山老此時不但有柔,而且有剛,早不是在衡陽時那種「學剛」學個「匹夫之勇」的皮毛。(其自 語)而是能柔剛相濟、柔中也有剛了。這既是世俗人品的鍛煉。更是道心道品的修煉!(待續)


注 釋:①
1、《茗山文集》(Pl0)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版,以下凡引自本書者,只注頁碼。②
2、詳見《香港佛教》2001年7月號(P6)覺真:《一代宗師,萬眾典範》③
3、趙樸初詩:
孫子當如孫仲謀/不緣年少萬兜鍪。
關心豈限眼前事/啟後宜先天下憂!
玉中流迎北固/真堂隔岸望揚州,
壯觀二字應無負/第一江山第一樓。(P142)

 
 
愛國愛教 保護文物
——記蘇州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

◎郁永龍
  學,俗名馮祖慎,一九二一年二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氏。他七歲的時候,就隨母親去杭州靈 隱寺進香禮佛。一九四七年八月到靈岩山寺,一九四八年農曆二月,依普陀山三聖堂真達老和尚出家,同年又在南京寶華山受戒。一九四九年四月到十一月去福州舍 利院拜慈舟老法師學戒律。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五九年七月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就讀,畢業後仍回靈岩山寺任監院。「文革」期同被迫下放到蘇州天平果園勞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復和落實,蘇州市政府將靈岩山寺等三所寺廟歸還佛教,並於一九八零年元旦恢復開放,這在全國寺廟中落實 政策是最早的。「文革」期間,明學法師被下放勞動期間,一直堅持佛教修持,離廟不離山,心繫寺廟,是蘇州市頗孚眾望的法師之一。一九七九年底,明學法師被 市政府宗教部門請了出來,主持靈岩山寺的維修建設和教務活動,這位落實宗教政策後第一位上山的大和尚,在闊別十年後,回到夢魂索繞的靈若山寺,心生萬千感 慨。寺廟百廢待興,明學法師深感任重道遠。一九八零年冬,明學法師升任靈若山寺方丈。為重振十方專修凈土道場的雄風,明學法師繼承了印光法師制訂的寺規, 並加以發展,並予一九八一年制訂了《靈岩山寺共住規約》,得到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充分肯定。明學法師嚴格按《共住規約》要求僧眾,他自巳則恪守規 矩,幾十年如一日,將全寺僧眾視作兄弟,不分親疏,故大家對他非常恭敬。他在弘揚凈土法門,發展我國悠久的佛教事業中作出了貢獻。

  明學法師是個有思想的人,他知道,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使國家獲得了新生,也使佛教徒重新獲得了宗教信仰 自由的權利。因此,他十分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十分注意在教務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這個永恆的主題。他深感欣逢盛世,機遇來之不 易,因而以滿腔熱情,全副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佛教界的合法權益;培養佛教僧才,加強地方佛教組織建設;弘揚 佛教優良傳統,服務社會、服務人群;在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友好交往等等。他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尤其是,他在增強民族團 結、促進佛教事業方面成績更加突出。一九八四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地區一些寺廟由於宗教觀念的分歧,出現了信徒與僧人不團結現象,經多方工作,效果不 佳,當地一些信徒說:「要解決問題,除非將蘇州靈岩山寺的大和尚請來,因為我們相信凈土宗,相信印光法師。只要靈岩山寺大和尚說啥,我們就聽啥、為了寧夏 的安定團結,在省、市宗教部門的積極支持下,明學法師等一行三人到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地區。通過較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了問題症結。在幾百名僧人和信徒 參加的開示儀式上,明學大和尚講道理,擺事實,以理服人,在他的循循善誘之下,眾信徒及僧人的思想得以統一。以後他又兩次赴寧夏,使該地區的佛教活動得到 了正常開展。明學法師因此受到了國家宗教事務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領導的一致讚揚,他還被聘為該自治區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有的人對明學法師不知疲倦地工作表 示不理解,問他如此跑來跑去,為何做事還有這般心力?明學法師的回答是:我終身做事不後悔,只覺得凡事要努力去做,努力做好,不要有絲毫的私心和懈怠。這 就是明學法師,一個雖然七十有八,但仍擁有一份赤子情懷的大和尚。

  靈岩山寺內文物眾多,有經卷、碑刻、書畫、法器、古建築等,精萃的文物使寺廟增添了厚重的文化積淀,它不僅是靈岩山寺的精華,也是祖國傳統文化的魂 寶。在十年浩劫中,靈岩山寺首當其衝被砸,藏經樓上的經書被造反的人悉數從窗戶扔下去,樓下堆了數尺高,所幸其後半個月沒有下雨,風頭過去了,時任靈岩山 寺的監院明學法師悄悄地將經書拾上樓去重新整理,為減少損失,將大部份文物精品交文管會代為保管,對所有碑刻都用紙筋石灰復蓋。藏經樓上現珍藏著歷代版本 的經書四萬七千餘冊,各種版本的大藏經計十種,有宋磧砂藏、元普寧藏、明嘉興藏、南藏、北藏、清龍藏、日本弘教藏、大正藏、續藏、民國頻伽藏,另外還有新 印的中華大藏經。其中屬國家文物善本藏經二萬多冊,元普寧藏一千多冊更是世界孤本。

  為了保護佛教文物,明學大和尚真是嘔心瀝血。他收集的七塊宋代殘碑鑲嵌在凈念軒的南牆上,有紹興五年的觀音像兩塊,有景定四年的治蝗蟲事記載,那是他 在山下發現後叫農民抬上來的,每人發了一塊錢,有宣和年間的舍莊田記……還有兩塊碑是明萬曆年間和正德年間的。還有一塊隋朝磚雕「古松影壁」,那是一九八 三年明學法師在院子裡的泥地裡發現的,他在拼湊磚雕碎塊時,發現磚雕上有「大業知事丁士英管造」字樣,「大」字前還有一個「殘」字,只存豎勾一筆。「大 業」是年號名,前一字應為朝代名,而歷朝中只有隋、明、清三字最後一筆是豎勾。經查,明、清兩朝沒有「大業」年號,因此,明學法師得出結論,此磚雕應為隋 朝遺物,最起碼那是一塊隋磚,彌足珍貴。靈岩山寺至今保存著自宋、元、明、清至近代共七十四種計一百七十四塊石碑,其中有的完整、有的殘缺,反映了千年古 剎靈岩山寺的歷史沿革及歷代名人事蹟,都是佛教文化的瑰寶。

  多寶佛塔,始建於南朝粱天監二年,為七級八面、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寶塔,明萬歷二十八年塔遭雷擊,僅剩高約三十三米磚砌塔身。民國二十六年 (l940),妙真老和尚發起重修古塔,但宏願隨抗日戰爭而雲散。該塔一九五七年曾被列為江蘇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名單。明學法師為繼妙真法師之遺願,保護好 這一文物,提出了重修寶塔,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國內外佛教信眾布施。該塔於一九八九年六月正式動工興修。對於這件弘法利生,造福千秋的大事,明學 法師絲毫不敢馬虎、怠懈,每根木料以至每片瓦都親自把關。當時他雖已六十七歲,仍每天爬上五十米高的腳手架,察看工程質量。一九九零年十月,歷時一年多, 耗資九十餘萬元,未讓政府承擔一分錢的修塔工程告成,經驗收,全道工序均為優異。重修後的多寶佛塔凝重端莊,鐵剎銅鈴,翼角似飛,石雕欄杆,巍峨壯觀,宋 塔古風得以重現,成為靈岩山寺的突出標誌。

  可以說,對佛教文物的愛惜、對傳統文化的呵護已經成了靈岩山寺的優良傳統了。為了表彰明學法師對佛教文物作出的貢獻,一九九五年,他被授予「蘇州市文物保護先進工作者」。

  明學法師正是以他這種愛國愛教崇高的思想品德,在佛教界樹立了榜樣,受到了政府以及佛教界的充分肯定,一九九四年被推舉為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 席、一九八八年被推舉為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一九九八年七月當選為蘇州市佛教協會會長,一九八三年當選為蘇州市人民代表,一九九八年一月被推舉為江蘇省 政協委員。
 
 
隨筆禪話
◎秦孟瀟
生活瑜伽化

  一印度高僧阿難陀抵港弘法,在九龍一佛學會主講「瑜伽術」,他講的佛法與中國高僧很不一樣,頗具印度的色彩。

  他開講的第一句話,就使聽眾進入「陶醉之鄉」了。他說:「懂得瑜伽術,是可以改造身體!」年輕的女郎,學了瑜伽可以青春常駐,保持嬌嫩的顏容,婀娜曲線的體態;年老的人可以延年益壽,百病消除,身體健康。他如此解說瑜伽術的妙用,怎不使聽眾著迷呢?

  他說,甚麼叫做生活瑜伽化呢?例如我們學瑜伽的人,出門想搭巴士,在車站上看見一輛巴士就要開行了,下意識地趕快搶先跑緊幾步,那一定可以搭上該車 了,但我記得生活瑜伽化的話,我不要緊張,從容不迫的一步一步走過去,趕得上就只管登車,趕不及,算了吧,原因是我們可以等候片刻,再搭下一班的車,況且 我們不是非搭它不可。因你趕快跑幾步的一剎那,必致血液神經一切緊張了,心臟跳動加速,於我們身體是不利的(如果我準備跑步的心情不同於突然間衝動下跑快 幾步),這就叫做生活瑜伽化了。這對港人來說,如此的教導太重要了。


多食平淡食品

  平常人說的話,似乎當作「耳邊風」,聽不入耳。若是出之於一位高僧的口,就當作「金口玉言」,牢記在心裡。

  這位印度高僧泛泛地說道:「一個人活著,一定要吃東西,究竟甚麼東西才是適合身體需要的飲食物?我們叫這些東西為『營養素』,我們學習瑜伽的人,如能 對飲食特別注意,則我們身體裏無疾苦之言,同時返老還童,常駐青春的目的,就易於達到。」這幾句話,的確打動了每個人的心!

  人人都曉得「病從口入」這句話。但研究健康問題,許多人忽略飲食。試想,一個人的生活,不能離開飲食,豈容忽略而不慎重呢?印度的瑜伽士每天的飲食不 多,日中略進牛奶、羊奶和吃些少的生果就算了。不少名山高僧過午不吃,而且長壽活下去、城市中的人,在飲食上不能跟他們(指高僧)相提並論,至少說明素食 對人身體有益的、這位印度高僧對城市人說起飲食問題來,並非堅決否定葷食的習慣,他主張青少年人宜於多吃,原因是易於消化,過了三十五歲以後的人,就要格 外注意飲食了。近年來世界各地人煙稠密的地方患癌症者越來越多,要盡可能減少誘致患癌的各種因素,如生果、生菜、生番茄,蘿蔔、黃瓜都可能預防許多癌症, 多食平淡食品最為有益。


瑜伽的三要點

  曾經住過澳洲或加拿大的華人,一旦返回香港來、會感到不習慣,認為香港社會節奏太快,使人神經太過緊張了,甚至造成精神失常,產生畏懼感哩!

  印度高僧阿難陀大講生活瑜伽化、無疑是一帖清涼劑,可以鬆弛一下神經,是非常迫切需要的治病良方。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前往聆聽,顯示了「求治」的人多 麼心切啊!阿難陀提出三個要點來說:一、「不要過於勞瘁,切記調節體力」;二、「爭取陽光空氣,慎防寒暑侵襲」;三、「致力勤於瑜伽,要生活瑜伽化」。看 來這三要點似乎很平凡,實際上很受用。他說,一個人的體力是隨著年齡消長的,「氣力」等於你袋裡的金錢,你隨意揮霍,自會隨手而盡;反之,你能好好的利 用,自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不妨在百忙中閉目養神片刻,恢復體力,便能保持體力了。至於「爭取陽光空氣,慎防寒暑侵襲,」這是普通衛生常識,有益健康 的做法。

  所謂「致力勤於瑜伽,要生活瑜伽化。」這位大師說,我們做甚麼事都要有毅力,持之以恆,無事不能成功的!我們既然明白到瑜伽是可以改造身體,又是不能 中斷的,所以我們想達到驅除疾病,健美、返老還童、常駐青春境界,我們就要像織布似的一絲一縷積累起來,才能織成一匹好布。


迷惘的人

  有位初信佛的年青人由湖南省永興縣馬田鎮寄來一函,談到一些佛門中的事,感到迷惘!請求解述。在函中說道:「我縣有寺院八十座,和尚尼 姑共有一百多人,佛教協會成員共八人,寺院都建在城鎮,鄉村的偏僻處,每年的二月、六月、九月的廿九日這一天,是觀音菩薩聖誕、成道、與出家的吉日,就擁 有成千上萬的群眾從四面八方向寺院『進軍』。各人手裡都拿了些紙錢、香、蠟燭、鞭炮、水果等等一些供品,他們之中,四十多歲以上佔人數百分之八十,青年與 兒童各佔百分之十;百分之八十的人以婦女為主力,成群結隊的燒香『大軍」到寺院去幹甚麼呢?偶然的機會,今年二月十九日這天,我(讀者)也迷迷糊糊的加入 了這支」大軍」,來到寺院,真是人山人海,濃煙滾滾,炮聲震地,佛號樂器連天,把我的頭腦都搞昏了,迷迷糊糊的跟著這些」大軍」上了」戰場」,跪在蒲團上 兩手掌相合,拜了三拜菩薩,同時,看到「戰友」們把雙眼閉起,在那些木雕的菩薩面前禱告說:」菩薩,請您老保佑我家子孫滿堂,保佑我家萬貫家財,保佑我高 高再升,等等一些真心的心裡話、」使我迷信起來,難道這些木偶做的菩薩,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嗎?果然能滿足祈求者的願望箞?對此,我迷糊不解了!」


覺醒的人

  這位年青人說:「迷信是歷史帶來而產生,它使人們的大腦成了迷糊狀,您的願求、目的、嚮往是明智的;他們迷信菩薩具有」有求必應』的神 通,是一顆心底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高尚品質,為普渡眾生而奉獻自己的身心。」還說:「我帶著不解之心,再次踏進寺院,想用愚痴笨腦來解」神通」之 謎!經過幾個月的」作戰」,」皇天不負有心人」,而讓我得到一點點」戰利品』!所謂」佛」,是一種人類最高的心理哲學,是由釋迦牟尼而創造的,為了能使人 民在思想、道德、作風、品質上達到純潔無私,而創造這一偉大神聖的佛學,它還包含了政治、科技等宇宙萬物,它是以心唯心、以心唯思、以心而創、以心而實、 以心治虛等等,由心明知心的思維幻想學術,讓世間充滿慈愛,這一學術是多麼具有現代科學性,是多麼理想的學術。然而,在我們這個小縣,就有那麼多寺院,那 麼多尼姑、和尚,而在迷信者的心目中,寺院是供他們求神之地,和尚是些會」法術」的,這說明一個甚麼問題呢?如果把這歷史性迷誤,從迷信者的心中磨去,從 迷途中轉變過來,讓他們為度化人而發出」慈光」來,這是多麼和諧的世界啊,」一個不信佛的人,竟能產生這樣美好的願望,多麼難得,他是從迷惘中而覺醒的 人。


無相功德

  一個信佛的人為善作「布施」(捐款),絕對不能以錢的數字多少作為衡量的標準。在某些寺廟的僧人,常常以「施主」的捐款多與少作為衝量 功德的標準,所謂「大施主」、「小施主」的差異,分別對待。這是大錯特錯的行為,完全是市儈化的習俗,與佛門的宗旨大異其趣,不足取。在佛教歷史上有一則 記載:梁武帝是非常虔誠的佛弟子,在他執政時代,修建了不少寺院,剃度不少人出家為僧尼,捐了不少田地給僧人……有一日,天竺僧人達摩禪師來到中國弘法, 梁武帝下詔與他晤面談論佛法。他說起自己如何布施給佛門,問道:「有功德否」?達摩禪師回答說:「無」!梁武帝不解其意,也就話不投機,無話可說下去了。 而達摩禪師則悄然離京到洛陽少林寺面壁修禪定去了。這則佛門故事,一般人是不易懂得其理的。在佛家有所謂「有相功德」、「無相功德」之別,甚至執「相」的 人,反而「無功德」可言了,何以故?因為執相,離不開「我執」的念頭,斤斤計較,是非叢生,一切煩惱的源頭。佛家教導人「不要執著」,即是不要「執相」。 唯有「無相功德」最大!


兩大法門

  在佛門僧人群中,有的很「忙碌」,有的很「清閒」!這是甚麼緣故呢?究其根源,是追求真理的方式不一;佛法分兩大法門:「大乘門」、 「小乘門」,進入大乘門的人,一切為他人著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要普渡眾生為依歸;而進入「小乘門」的人,首先考慮自己修行到達了甚麼程度,謂: 「自己未得渡,焉能渡他人?」這兩種偏向各有各的成就!最關鍵的是,來自各人的心量、智慧、膽識、願力……等諸因素;一個「心量大」、「智慧高」、「膽識 強」、「願力厚」的人,他們是傾向於「大乘法門」的;惟有「踏踏實實」的人,在眼花繚亂的生活當中,使自已不致跌倒,而傾向於「小乘法門」的修持,也是很 自然的。所以說:「佛法是」不二法門」,因眾生根基互異,故有種種差異」為何出家人如此「忙碌」?如果懂得佛法的人就會知道旨在宏揚「大乘法門」。在中國 千多年來不少高僧大德也是著重「大乘法門」,故成就多多,這是北傳佛教的特色。


談「緣」

  「隨緣自在!隨遇而安」。這八個字看起來很簡單,真正做到,受用不淺。明白佛法的人,不會去改變一切的緣、因為好緣、壞緣都像是過客! 修道的人(或者說有涵養的人)對好壞不取也不捨,所以能夠平等。在這一點上,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因為人都有「分別心」!因此有取有捨、造成千差萬別不平 等現象,有苦有樂,有幸有不幸。一切的緣都是過去生中自己所造的,但緣終究不長久,惟應在一切緣生緣滅中,持以平衡的心,不怨不尤。懂得佛法的人,知道任 何的「緣」,都是讓我們造福的,不要排斥。凡事盡心盡力後,才謂之「隨緣」。一個人如果「有緣」研討佛法之理、在人生視野方面更為寬廣,智慧增長。由於珍 惜「緣」的緣故,必然獲得種種福德因緣。可惜懂「佛法」者幾稀矣。


示現人間

  很多佛教信徒總是這樣認為:佛陀至高無上,有智慧、有神通,怎麼還會患有病痛呢?說佛陀已修無量世了,跟人是不能相提並論,他是「大解 脫」、「大自在」——何來「病痛」與「煩惱」呢?佛陀示現人間,須遵循人生的規律,他同樣具有「生」、「老」、「病」、「死」諸現象,備嘗一切苦!因感到 人生「有苦」,所以走上「修行」、「求解脫」的道路、可以說,這是一種「示現人間」諸相,所謂「佛是由人修成的」。佛陀的一生,告訴人們如何擺脫「苦」 呢?佛說的一切經典,就是通向真理的道路。經說:佛陀經常患著頭痛,他最後的一場病給了他許多肉體上的痛苦。有時他被迫挨餓,他的弟子背叛他,他被迫在森 林中躲藏了三個月。在森林裡,他睡在粗糙的地面上以樹葉鋪成的床,面對著刺骨的寒風,仍能保持泰然的心境。在痛苦與快樂之間,他以平衡的心情生活著。佛陀 的一生極其平凡的,沒有神秘的色彩,跟平常人一樣的一生。
 
 
世出世法
◎楊 釗
因果如環

  「福相隨,因果如環;無始無終,無內無外,」意思是做好事,會有好報,以顧客的利益放 在首位、以大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關心顧客的需要、關心別人、樂於助人的人,就容易得到顧客和大家的支持,辦起事來容易、齊心,事情就容易成功;相反,自私 自利、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人,就很難得到顧客和別人的支持。雖然,口說支持,心裡也不會支持,辦起事來多數會講一套做一套,事情就很難成功。

  以上是其中一條規律,稱之為因果律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日子一到,一切都報」。現代稱之為「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因果律二、「德福相隨,禍福相連,但在一心、成敗由己。」

  這裡補充了「好心有好報的不足之處」,我們認同,好心有好報,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也發現有「好心辦壞事」的現實。最明顯的例子有「渴時一滴如甘 露,醉後添杯不如無。」同是請別人食飯,當對方是飢餓時,效果會非常好,但對方剛好食完飯,你請他食飯,對他來說是一種苦差。所以現在市場策略中有「顧客 導向」的原則。做事情要看對方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

  至於「禍福相隨」的例子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凡夫被成敗所牽,智者能趨吉避凶。若被成敗牽著鼻子走的是愚蠢行為,若能按環境的需要而選擇最好的方法,則是聰明的行為。

  一般人很容易犯上「勝則驕,敗則餒。」當勝利了就驕傲自滿,當失敗時則失望泄氣。只有存有當家思想的人才能「終日戚戚,以履薄冰,」經常地存有危機感,才能緊記「滿招損,謙受益」的教訓。

  唯物辨證法說,任何事物有其二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問題在於你如何認識,如何運用,所以我們說:「但在一心,成敗由己。」我們無法 改變已成的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待現實的心態。如果我們能客觀地認識問題,實事求是地處理問題,效果自然會好。如果我們只憑自己的喜好,不顧事實的需 要,其效果就會差。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出錯的地方,有認識層面,也有操作層面。認識層面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習去解決,所以說要「活到老,學到老。」操作層面的問題要通通練習去解決,稱之為「熟能生巧」。所以孔子教導我們要「學而時習之」。

  朋友,我們是否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是否具備練習的習慣?只有「不斷自我反省,不斷檢討,」我們就有機會作出正確的決定。


團隊精神

  日本今天的經濟成就、成功因素之一是團隊精神。管理學大力提倡的品質圈計劃,其要旨也是發揮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可以解釋為團結的隊制精神,也就是一支團結的隊伍或團結的球隊。在比賽中,一支團結的球隊自然能發揮更高的效能。

  要一支球隊團結,各個球員必須認識團結的重要性,一切行動以球隊的利益為依歸,只要球隊發揮最高效能,一定能令觀眾欣賞的,其得到的榮譽是每個球員都能分享的。

  團隊精神的要旨在乎「分工、合作。」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分工越來越精細。由於分工越細越專門,則速度就會越快、效率越高。但要達到整體的效益,則有賴 合作、有賴配合。平衡發展才能達致整體的效果:單一發展會導致某種零件過盛而浪費。「分工與合作」是老生常談的術語,但其道出我們努力的目標。

  「分工與合作」,分工容易,合作難成。要能很好的合作,隊伍中每個成員的待人態度必須檢點。在一個家庭中,若要和睦相處,長者應該寬仁民主,幼者應該 恭順學習。寬者對人應有量度,對別人的缺點廳有容忍量度。仁者,義也,以身作則,一切不好的東西不應該做,一切好的東西都應該為。恭者,恭敬也,尊敬和虛 心。順者,聽從也,聽從長者教導也。只要「互諒互重」,互相體諒、互相尊重,這個家便容易和睦了。家和則萬事興。

  一個家如是,一個企業也是這個道理。
 
 
許月白與高錕結藝緣
同場展出書畫及陶藝各顯情懷

◎洪 捷
  位應酬免問每天寄情詩書畫,一位教務繁忙終日鑽研科技,然而,在藝術的原野上,任何人都可摒棄背景與職業的差異,互相分享內心的感念。書畫家許月白與科學家高錕一起舉行義展,是一種藝術之緣。

  從未在香港舉辦過展覽的許月白謙稱為無名氏,這回邀來亦師亦友的高錕同場擺一點陶器,為她打氣、支持,感到相當榮幸。坐在許月白身旁的高錕蠻不好意思 地說:「只是覺得好玩,一個月前趕著完成作品,大家是朋友;經常互相交流。科學是理性,沒有感情的,不是藝術。」許月白卻不大贊同,她說:「科學也是藝 術,人生是藝術,他的作品很有前衛藝術的味道。」

  總是笑笑口,細細聲的高錕,二十年前開始以陶藝作為調劑思想、定心的娛樂。他說:「泥在手上搓著的時候,可以清淨人心。在創作時,由於是初步玩玩,只 能在心中想像具有中國色彩的風格,帶著隨意性,而陶藝的燒製完成品,又是意料之外、不可估計的,有時候會失望,但亦有驚喜之時,有些朋友們看見我的作品, 也會要去作禮物。我的作品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實用的,例如碗、杯,家裡也有數件作常用器皿,另一種則是嘗試新形狀的創作。看見自己創造成功的作品,都很開 心。」


高錕憑陶藝調劑生活

  因為工作忙碌,高錕一直斷斷續續地創作,一件作品做了一半,可能放下一、兩年才能完成,他希望將來撥出較多時間在陶藝上,因為陶器的色彩不易掌握,變化無窮,實在需要長期的研究、實驗。

  高錕與許月白既因藝術結緣,這回舉行義展,又是「與佛有緣」,他們會出售作品為佛教團體香海正覺蓮社籌款。
 
 
菩薩清涼月
——許月白書畫情懷觀感記

◎劉啟智
  「白丹青素,風清墨韻奇,詠懷浮雲外,謫仙亦忘機。」這是許月白女士題為《詠懷》的詩 作。這固然是她表達情懷確切的自白,但也僅是她首次在香港舉行書畫展覽作品其中部份的表現而已,其實她的畫風不拘一格,色調有是淡彩水墨的,有是濃艷設色 的;內容有是寫實的,有抽象的和寫意的;技法有是傳統國畫的,有是西洋油畫的;更採用了不同的作畫材料,因此這次展出的作品中無論是書法、國畫、油畫或立 體雕塑,都各呈異彩,具高度藝術造詣與深度內涵,但又不至曲高和寡,作品呈現出畫家詩人創作時內心的誠、真與美,容易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和給予想像空間。許 女士業餘寫畫游於藝,所以沒有匠氣,但又非只為閨秀消閒之作,而是具有「依於仁,游於藝」的精神面貌。在她的書法或畫中的題詞,詩句或聯語,往往能發現充 滿了佛理、禪意與詩情。如畫作中以褚紅及墨綠寫竹,題上的詩句:「眼觀竹是綠,心觀竹是紅,不解紅與綠,蕭閒風雨中。」便深含佛理。書法展品中有兩三幅中 堂寫有:「天地一蓮開百界,人間千葉落誰家。」,「花開花落嘆多少,百媚千嬌萬象空,自性清淨花長好,馨香裊裊心月中。」,「雨點法,風行禪。」等都饒禪 趣。「新月空山夜無語,故園林藹夢有聲。」這對充滿詩情的聯語就巧妙地分別題在兩幅國畫上。

  香港藝術中心包兆龍畫廊是許月白書畫情懷展覽的地點,畫廊的布局最適宜這次作品的展出,因為畫廊約分四層,自然地分做四個空間,恰巧能放置許女士四種 不同風格的展品,使欣賞者覺得有層次感,但又能感到和諧與統一。第一層展出的作品主題是雅淡沖逸的書法及國畫。書法作品有多幅是許女士虔心沐手以寸楷書寫 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字體秀麗工整。行草書法具懷素筆意,飛白自然,布局天成。水墨及水墨設色紙本圖軸國畫,無論寫人物或山水,線條簡練,意境清空, 禪味宛然。第二層的走廊兩邊,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幅面積頗大的白色牆壁上,懸掛了兩幅巨型的油布油畫,畫布上油繪了兩尊不同宗教的聖像,一尊是佛教的觀 世音菩薩聖像,慈眉善目,法相莊嚴,結了彖徵慈悲喜捨的禪定及與願手印,袍帶飄然,整個畫面設色華麗,頭飾和飄帶採用真金箔塗上,金碧輝煌,背景白描了三 朵「大如車輪」(彌陀經語)的蓮花,能使欣賞者產生喜悅和願意親近的感覺。許女士在另一幅油布上依據夢境所見,以藍色作基調,以流暢的線條繪畫出一尊雙手 合掌祈禱的天主教聖母瑪利亞聖像,像旁兩邊亦用簡單的線條勾畫出瓶花和信徒的形像,背景是柔和的淡綠,給人感到聖潔與平和。兩幅傑作平排,並不使人覺得兩 大宗教信仰會互相排斥,相反來說更顯畫家對宗教信仰作出了圓融的理解及理性的包容。走廊另一邊寬度較短的壁上,放置了多幅油畫,內容和風格都清新可喜。人 物細繪有畫家的自畫像,畫家父親的造像,其實許女士在這次展覽中亦展出了以她的愛女為描繪對象的水墨設色畫,畫題為《延年花意》及《少女的玫瑰夢》等,又 為她的密宗上師宗欽哲仁波切在油畫布上畫像,都傳神有緻。進入畫廊第三層,許女士會給欣賞者在視覺上與對上三個空間有迥然不同的感受,這一層除了兩件名為 「天地人」及「小丑」的木刻雕塑外,就陳列了多幅許女士的油畫抽象作品,具創作性的造型,激情浪漫的色調,充份表現畫家「瘋而不邪」的天真憨態。畫廊第四 層的展品又別饒趣味。有四張巨幅的春夏秋冬《四季情》國畫組合及一立軸行草題詩中堂:「春滿花明澄碧心,仲夏江村柳雨青,人間秋色蓬萊影,深冬雪詠一娉 婷。」又有一幅作為許女士詩集《栴檀之夢》封面的畫作。其餘牆壁上陳列了兩組以中國水墨在白色油布上創新地形造了特殊效果的寫意畫,一組是花草魚烏及少女 寫意,一組是十二生肖寫意,都筆觸瀟灑飄逸,確有「天然去雕飾」之感。

  許女士不單藝術造詣超卓,更具悲愍眾生的菩薩心腸,常以學佛修行人自勉自勵,依教奉行。為了支持香港佛教慈善團體----香海正覺蓮社的慈幼、安老、 濟困等社會善業發展,應邀作出了這次的書畫作品義展,並在為數有九十五件精彩作品中,選出超過半數以上為蓮社義售籌募善款,使社會人士一方面能欣賞藝術, 一方面能行善造福,可說是一舉兩得。同時,許女士亦將她在三聯書店發行,印刷精美,編排認真,內容細緻的詩集《旃檀之夢》及畫冊《許月白書畫情懷》,在畫 廊中供眾欣賞及購閱,所得亦慨助善舉。八天展期中,到場欣賞的人數眾多,而選購書畫作品、詩集和畫冊的善長人數亦不少,致使善款數額能達到理想,饒益更多 受惠者,這實在是許女士菩薩行的精神感召,能引發眾多善長共襄善舉。

  畫廊中書畫作品的佈置編排,背景輕音樂的播送,場內外的花草襯托,無不恰到好處,整個氛圍使到場的人暫脫煩囂,如臨清泉,如觀明月,頓感清涼,尤其在這充斥著戾氣與悲情社會環境中,能夠提供這一機緣,可說是勝會難逢。

  這也是許女士心願在書畫展中能夠達致的。所以她每見到有大群青年學生到場欣賞,便感到特別高興,因為她希望青年學生們在畫廊中除了學懂欣賞藝術外,或 播下藝術創作的種子外,還能感受到恬靜、平和、自在的氣氛,並將這些正面的情緒感染他人,並漸漸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風氣。許女士關心社會及廣大抱負,由此 可見。

  許月白書畫情懷義展中展出許女士的精心作品外,更有一組極吸引人注意和欣賞的陶藝作品展出及義售。這就是許女士力邀她的好友有光纖之父之稱,前香港中 文大學校長高錕教授,以他親手創作的陶瓷充作善舉。這些作品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一個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怎樣能將理性與感性融合,創出藝術性的陶藝來。而吸引人 們欣賞的地方就是這些作品在造形和釉色上,的確能表現陶藝的拙和樸的藝術趣味來。

  今天能欣賞或參與到這樣一個充滿美感,誠意,善行的藝術作品展出,蓮社社長覺光上人就指出這是社會人士能眾善奉行,眾緣成就的結果。他更祝願這善果能給予現在及未來所有的社會眾人共同分享。
 
 
煙霞無定相,鬧市聽梵音
◎覺 真
  近十年前,我有幸同嵩山少林寺武術總教頭、易筋洗髓功傳人延王法師一起出席了上海市禪詩書畫社的成立大會。為祝賀這次盛會,延王法師激情橫溢寫了三首詩。我為其所感,即席也寫了一首,只得四句:

  詩社因般若,多情乃佛心。
  煙霞無定相,鬧市聽梵音。

  想不到九年之後,這詩句,卻成了今天這篇文章的題目。不一不異,體用相即,緣起緣生,般若有緣。般若,貫通顯密,連接八宗,是大小乘佛教的思想基礎。 玉佛禪寺的「禪」就是般若,一百二十年前,玉佛禪寺的創建,即是緣於般若,一百二十年來,玉佛禪寺的生存和發展,就是緣於般若,今天殊勝因緣的盛大研討 會,也是緣於般若。般若,是古印度語的譯音,翻為漢語,就是智慧。但這不是我們日常口語所說的一般智慧,而是佛家認識世界、認識宇宙人生的世出世間的一門 智慧。般若的全稱,應是「般若波羅蜜多」。假如我們把「般若」視為認識論,那麼,「波羅蜜多」就是方法論了。完整的般若,當是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統一。正是 這種集認識論與方法論於一體的智慧,把我們聚集到了一起。

  滬上名剎玉佛禪寺,座落在江寧路與安遠路的交點,又與長壽路、天目路相交匯,雖然位於普陀區,卻與黃浦、靜安、閘北等中心城區相鄰。著名的上海火車站 近在咫尺,吳淞江(蘇州河)從其眼前汨汨流過。這裡是典型的鬧市,平日亦是熙來攘往,遮臂成蔭,更別說佛誕香期,民俗節日,這裡就更是人山人海,擠個水泄 不通。這正是都市寺院的盛況。

  我們走進鬧市中心的玉佛禪寺,一組古代的建築群體、與時俱進的硬件系統、保持傳統的佛門清規,竟如此十分和諧地組合成一個獨特的文化景觀。

  一組古代的建築:歇山垂脊,飛閣重檐,拱門壁照,廊廡縵迴,雕樑畫楝,朱碧相映,楹聯匾額,詩書典雅,怎不引人駐足留連?

  與時俱進的設備:用最流行的話語,辦公自動化、智能化,廳堂的多功能,資訊系統,傳播媒體,音像攝錄,靡不具備。這自然有別於「深山藏古寺」的山林梵宇了。

  繼承傳統的儀軌:晨鐘暮鼓,依正莊嚴,二時課誦,上殿過堂,迴向祝讚,僧相威儀,如法如律,梵音嘹繞,香花氤氳,成為鬧市中一方佛清淨地。

  是甚麼把這三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呢?我想,這是般若。「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諸法因緣生,我說即是空,亦謂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以有空義 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這幾首名偈把般若思想的核心「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作了最為深刻的概括。緣起,揭示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普遍 聯系和相互間的相對相關性;性空,提示了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本質。佛教從公元前二年傳入我國,經歷了試探、適應、發展、轉化、融合等許多階段,最終成 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文思想的一個組成部份,這就是緣起緣生的最好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無不處於生滅變化之中,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己經不是兩漢之際、伊存 口授、漢明夜夢、白馬馱經之時的佛教了。今天高朋滿座、群賢一堂的玉佛禪寺也已經不是一百二十年前草創肇始時的玉佛寺了。以有空義故,這恰恰是一切事物能 夠保持發展變化,並且延續衍進、井然有序的根本原因。

  佛教傳入中國,第一所佛寺白馬寺,就是建於東漢的首都洛陽。迦葉摩騰、竺法蘭在白馬寺譯出了《四十二章經》,史稱漢地佛教初傳的開始。其後安世高,支 婁迦讖相繼來華傳播佛法,都是到達洛陽,史載「宣敷三寶,光於京師」。漢末,佛教由中原傳入江南,支謙成為吳主孫權的輔佐,拜為博士。康僧會赤烏十年來到 建鄴(今南京)建了江南的第一所佛寺,名建初寺。三國吳地佛教的弘傳,史謂「始於武昌,盛於建鄴」。回顧這段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歷史,就可以看到,佛教傳入 中國,首先是在都市建立寺院,以都市寺院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去。白馬寺、建初寺,便是中國佛教史上早期的都市寺院。我這裡說的是歷史。現在跨過二千年,回 到當代,無論是國際友人,或者哪一地區的尊貴的客人,只要是想看看中國的佛教,在北京必然是走向廣濟寺,法源寺,雍和宮;在上海,必然是走向玉佛寺,龍華 寺,靜安寺;在廣州,走向六榕寺,光孝寺;在深圳,走向弘法寺。若在通衢大都尋訪佛教,首先見面的當是都市寺院。當代的都市寺院,幾乎就成了中國佛教的第 一張面孔。我前面說到的「古代建築、時代內涵、佛門儀軌」三合一就是這張面孔的完整印象。

  僅僅靠見面的第一印象,當然是遠遠不夠的。不過,有個好的第一印象也就足可產生吸引力了。從文化形態學來說,這個吸引力還在淺層次上,因為「古代建 築、時代內涵、佛門儀軌」這是在物態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層面,人們了解了,司空見慣了,吸引力也就要弱化了,新鮮感會逐漸失去的。如果把印象昇華到行為文 化、心靈文化的高層次上,那麼,這種吸引力就要進入情趣、信仰、崇敬、攝受等精神領域了。用現代經濟學的一個詞兒,那就叫「增值」,而且是「高增值」。

  怎樣實現這個「高增值」,我想正是「都市寺院和人間佛教」所要探討的一大主題。

  季羡林先生在《我和佛教研究》這篇著名文章中說:「我記得,馬克思講過一句話,大意是: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們所創造的。」此言極是。我想,中國佛教 兩千年綿延至今,仍然葆有其生命力,這就証明了他為人們所需要,只要他有一天適應了人們的需要,也滿足了人們的需要,那麼,他就必然有存在的價值,有生存 的空間,有發展的潛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你有被人用的地方,你就有了價值,你有了價值,你就被人承認了。季先生還有一句話說得好:「唯其因為我們是 唯物主義者,我們就必須承認客觀實際,一個是歷史的客觀實際,一個是眼前的客觀實際。」兩千年來的歷史的客觀實際,就不須重複了,眼前的客觀實際,卻是值 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的。

  人類社會,似乎人心總有兩重性。在孔子那個時代,叫「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在范仲淹那個時代,一為「其喜洋洋者矣」,一為「感極而悲者矣」。到了二 十一世紀的今天,不論你說「困難與機遇」並存,或「機遇與挑戰」同在,還是說「成績很大,前途光明」但又不能沒有危機感或緊迫感。總之,依然是一喜一憂的 心理兩重性。

  說喜,科技進步,一天比一天飛快進步;

  說憂,高度競爭,競爭壓力、精神壓力一天比一天加大;

  說喜,社會文明,地球成了一個「村」,世界縮小了;

  說憂,人際關係卻疏離了,不安全感也增加了,青春騷動,或叫人的不安份多了。

  說喜,物質豐富了,條件更優越了,人們要告別「老土」了;

  說憂,東西多了反而不開心了,只有利的考量,缺少了理想和親情,人格唱衰,道德滑坡,倫理失衡,社會悲劇也增多了,心理健康成了普泛性的問題。

  我這裡略帶說一點香港的近況,去年一年僅因失業而自殺的就有379宗,這還只是全港自殺個案的38.4%,今年就更多,還流行一個詞,叫「雙失青 年」,指青年人中的失學及失業。最擔心這些青年一旦失業失學,倒流街頭,易為金錢物質誘惑,或為惡勢力俘虜,衍生大量社會惡果,所以一位作家說,失學失業 只是現象,失望(意志消沉),失救(失去前進方向,孤注一擲),「雙失」變成雙殘雙害,那才可怕了。

  現在,電腦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工作離不開它,獲取各種信息離不開它,辦公辦事處理人際聯系也離不開它。在這個虛擬的電子空間世界裡,問題的嚴重性也就 更多了,不僅指網絡犯罪、網絡病毒、黑客襲擊所造成的後果,而是人與人之間真正內心交流的實際進展同電子網絡所帶來的交流便捷快速並不同步,亦非平衡發 展。正如比爾蓋茨所言:「雖然今天在電腦網絡上幾乎可以完成一切交流,但我仍然不得不每天都飛來飛去,因為只有在面對面的情況下才能做出重要決定。」可 見,我們用舒適代替了辛苦,但我們卻排除不了舒適所帶來的煩惱。過去一個家庭,只要一台縫紉機、一輛自行車,就很舒心、安心。現在,空調、全自動洗衣機、 大屏幕電視機、DVD、MP3、數碼相機,都有了,生活更好了,可是有些人卻不能適應生活了。這是為甚麼呢?有了豐富的現代化的優越的物質生活,你就幸福 了嗎?你的人際關係就和諧美滿了嗎?假如沒有,這恰恰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了。研究現代人心靈文化的需要,改善現代人精神生活的潛在空間,這正是人間佛教的現 實課題。

  人間佛教,就是讓佛教走向人間。釋迦牟尼在伽耶城外畢缽羅樹下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證得無上菩提之後,他向波羅奈國的鹿野苑走去,最初對憍陳如等五人說 四聖諦,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佛教走向人間。其後四十九年中,釋迦牟尼走向摩揭陀國的王舍城,走向拘薩羅國的舍衛城,走向中印度北印度的四面八方,受佛化而 皈依的人不僅有平民百姓(包括乞丐、妓女、賤民、奴隸),而且有國王、貴族、學者、外道,甚至富可敵國的大商人,(那位捐贈袛洹精舍的須達多長者就是其中 著名的一個),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就是佛教走向人間的四十九年。佛法,是人生的智慧。佛學,是人生的智慧之學,佛教,是人生智慧的教化。我們作為佛門 弟子,弘傳三寶,續佛慧命,是我們的天職和家務,把佛的智慧傳播到現代人的心靈,是我們當代僧伽的弘化使命。這樣說說當然很容易,做起來卻並不簡單。我們 既要學習傳統,繼承傳統,研究佛教義理,完善自身佛陀學說(佛門教義)的基本的知識結構,而且要研究與弄清當代的社會層面客觀實際和人間主體的變化。只有 把豐富的佛教思想、佛陀的人生智慧,實現現代轉換,與現代人生相契,即如何把佛教認識世界、認識宇宙人生的智慧,化為現代人生活和工作的有機組成部份,成 為現代人的心靈文化,這才能實現太虛大師——趙樸初先生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的現代理念。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心靈文化的工程,精神領域的巨大工程,非高素質的人才莫辨。是以竭畢生之力弘揚人間佛教的太虛大師、趙樸初先生,都是十分重視 佛教教育事業的,十分重視佛教弘法人才,特別是僧伽教育、僧伽人才的培養工作的。這裡,我不能不提到一九二五年十月,太虛大師曾籌劃在蘇州北塔寺創辦中華 佛教大學。並囑他的學生大醒法師為該校管理。這是極有膽識的創議。趙樸初先生住世時,也曾有過類似的謀劃,希望開創佛教高層次教育的新局面,反複地強調第 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佛教的本質就是眾生關懷,關懷眾生。人間佛教,首先是關懷人,人的關懷。既有臨終關懷、來世關懷,更有今世關懷,當 下關懷。關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生老病死,關懷煩惱的解脫,關懷心的清淨,關懷人的完善,關懷今生今世的超越。從太虛大師的三大改革到今日香港佛教領袖覺 光大師的言傳身教,一脈相承的是把超度亡靈的死人的佛教化為今世關懷的人生佛教,亦即為現實人生所需要的人間佛教。在貫徹人間佛教、佛教走向人間的實踐 中,香港佛教界在覺光長老的領導下,做了許多艱苦深入的工作,先後創辦各類各級社會教育機構、佛教醫院、佛教護老院,佛教公墓、佛教弘法社團等近一百所, 一九九八年,又成功申請每年四月初八日佛誕成為法定全港公眾假期。由香港正覺蓮社主辦並製作的「正覺人生」電視節目,於二零零一年四月起在有線電視A台及 娛樂台每周四次向全港公眾播出,開創了佛教以電視媒介向都市大眾弘傳佛法的先河。在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領導的支持下,於今年又正式創建 成立香港歷史上第一所全日制佛教僧伽學院。香港佛教徒達一百萬之眾,近全港居民六分之一,成為全港六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宗教。同樣,在這方面,上海市玉佛 禪寺也做了大量弘法利生、人間佛教的實際工作。由太虛大師首創並任社長的「覺群」已於年前復刊,規模有所擴增。面對四眾弟子的每周佛學講座,吸引了無數聽 眾,座無虛席,許多居士為辨不上聽課證而有向隅之嘆。梵樂團的成立和成功演出,更是以藝術的形式弘揚佛法,淨化心靈,利益人天,極大地豐富了都市佛教的藝 術功能。總之,上海玉佛寺在人間佛教的開拓和實踐中確實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可以總結,推廣。但我更希望藉這次研討會的勝緣,向玉佛寺和上海佛教界,提出我早 想提出的一個建議:上海是當代國際性大都會,上海佛教在上個世紀,曾經是全國佛教的重鎮,人才濟濟,名家輩出。在經濟發展,都市繁榮,首剎昌隆的今天,上 海玉佛禪寺更應有讓佛教走向人間、走向世界的深切悲願和弘傳新世紀佛教的大手筆,這就是盡早籌備創建一所高標準高質量的綜合性全日制的上海佛教大學,成為 向全國四眾弟子公開招生的唯一佛教最高學府,逐步發展之後,再向全世界招生,使人間佛教的弘傳,有了人才的養成基地,這將是上海對中國佛教的歷史性貢獻, 我為此而真誠祝福。

  都市寺院,寺在都市,心在山林;山林寺院,寺在山林,心繫人間。都市寺院是都市中的山林;山林寺院是山林中的都市。山林佛教與都市佛教同果異花,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同根異葉,世出世間,同為漚和般若。方便有殊,關懷眾生宗旨則一。故謂:煙霞無定相,鬧市聽梵音。

「都市寺院與人間佛教」研討會論文
 
 
學僧園地
智慧源於生活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照 虔
  《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何為智慧?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而智慧何以得?智慧源於生活。

  至學院伊始,我們聽到了副院長覺真法師所開的一門課:《佛教智慧觀》。待法師講至認識、情感、意志三者既矛盾又統一時,驀然領悟,原來終日苦尋的智慧就蘊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佛教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喜、捨就是智慧。當你用一種平常心、平等心、歡喜心面對有情時,你會發覺慈悲喜捨、愛語利行又會促進智慧的增長。

  法師曾講過一段公案:有一商主,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一日,商主帶領商人們攜寶渡海,船夫見財,惡念頓起,便想殺掉全船商人而奪其寶。由於商主已證初 果,船夫歹一起,便知其意。商主想如果我把此事告知眾商人,那麼眾商人一定會殺死船夫,從而商人們會產生共業而墮地獄。如果不告訴大家,船夫又會將全船商 人殺掉,而造下無邊罪業。商主左右為難,最後下定決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便一個人秘密的把船夫殺了。商主以自己墮地獄的代價拯救了他人。這種形式上 的「惡」行,卻是實質上的「善」意。人的善與惡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如果於起心動念處觀照反省,將自 己的每一念都安住於慈悲、般若之中則菩提高增。

  偶然間想起兒時所做的一些傻事,那時我常見一些諸如甲殼蟲之類的小動物不慎落於水中,見他們拼命掙扎的樣子,禁不住會用小木棒把牠們一個一個的救出水面。小夥伴們常為笑我,但我不屑於理會,覺得幫牠們逃命而心感歡慰。

  我姐姐有個同窗,十年前高考名落孫山。她幾乎無法面對生活,產生了輕生的念頭。當她爬到樓頂,就在縱身前的那一刻,猛然見到樓下那位殘疾的小男孩,正 拄著雙拐依舊面帶微笑往返於家與學校的路上……,女孩的心受到了震撼。十年後,這位沒有跳下去的女孩成了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總裁。

  人的一生總會有許多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事,理想與現實總會有矛盾,但內境大於外境,逆緣亦可成為助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總在歷盡艱難之後,你會發現戰勝了困難的同時你也戰勝了自己。

  慈悲是福德,歡心是吉祥,無論是布施予人而開心,亦或被人誤解也是開心,煩惱即菩提。困難和逆境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增長我們的道心。彌勒菩薩永遠是我 們最好的示範:「老拙穿納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吐臉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 氣,他亦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此消息,何愁道不了。」

  慈悲喜捨即是智慧,有智慧何愁道不了呢?

  我借覺真法師上課時常說的一句話「此心安處是吾鄉」,普供養有緣人,學習要安心,修道要安心,成就任何事業都要安心,安心是學修精進的基石。
 
 
學僧園地
求學的態度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照 宗
  學是知識的積累,性格的養成。在求學的時期中,應當具足如何的態度呢?

(1)、不擇處:

  我們求學的目的是在充實自己的智能,不問任何艱苦的場合,只要有學可求,就是我們理想中的樂園;其餘一切的聲色貨利物質上的享受,都應 置之度外。古人「簞食瓢飲」,困居在不蔽風雨的陋巷中,乃至衣服襤褸,捉襟肘現,仍怡然自樂。試問他們為的是甚麼?還不是為的求學的心切嗎!?「不經一番 寒徹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你說;那一位偉人不是在逆境中磨煉雕琢而成的?所以,求學不一定要選擇那安適的處所啊。如今,一班意志薄弱的青年,往往不滿現 實,心猿意馬,各處亂跑,結果「踏破鐵鞋無覓處」,自尋煩惱!要知,幸福的佳境,唯有從自我創造出來。因此,學者不可好高騖遠,當把握時機!

(2)、不擇人:

  親近一切法師,不應起分別心。人易以貌取人作為恆量道德的標準。其實,不要看他眉清目秀、相貌好看就以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法師,卻只不 過是空有其表的花架子而已。相反的,丑形陋態、毫無威風的人,倒也許是一位「道學兼優」的大德。所謂「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盧攜貌醜,卻擅文章。」

  其次,每位法師都有他可取的地方。例如這位法師的道德好;那位法師的學問好……。我們就取其長處,以充實自己,那就成功了。古人云:聖人無常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我們的榜樣。

  最終,法師的教誨是極端要信受奉行的。雖然他們或未能盡善盡美以身作則地去實踐,但他們對我們後學的關愛是無私的愛心。比如:一個在十字路口彷徨的 人,不辨方向。此時,有一個缺胳膊斷腿的殘疾人,好心的指點你去處,你就應該依照他的指示向前走去,才能達到目的地。切不可因為他殘疾就不相信他的話。這 就告訴我們:法師所教給我們的一切,不論他自己能否實踐,只要我們依教奉行,能在菩提道上得到真實受用就好。

(3)、不擇時:

  求學要孜孜不倦,念茲在茲,專心致志在學業上用功,一刻也不要放松它。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就是這個道理。切不可朝勤夕怠,一曝十寒!當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如逝水,一去不復回。「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希望大家要及時努力。

(4)、不擇學:

  莊子說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出世間的一切學問,真是浩如煙海。我們既身居人天師範的地位,除了本分應學的三藏十二部 外,其餘的一切外學,也要有個輪廓認識;到將來應用時才能左右逢迎,應付自如,而不致犯著「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毛病。四大願中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那 末。我們求學的時候,對一切的課程,不論是佛學,文學,社會學……只要是老師講授的,皆要虛心的接受下來,才不辜負教師的苦心和自己求學的責任。

  求學的態度,除了上面所說的四點外,還要三學齊修,同時並進,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希望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毅力,來為佛法的受用而學。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學僧園地
長老的關懷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般 舟
  活習慣嗎?要多注意身體呀!香港就是你們的家……」看見長老,他的關懷伴著那微笑,讓你難忘。

  長老,就是我們的院長覺公上人,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走近長老,第一眼的感覺是長老年高德耆,但身體健朗,精神飽滿。和他交流,你會感覺那樣的親切輕鬆與隨和,在他的身上永遠也找不到那種飽經風霜的歲月殘蝕與孤獨寂寞之神情,有的是侃侃而談,思維敏捷,反應睿智與心無掛礙平易近人的平常心,而臉上的那微笑,就是一切的證明。

  我們入港的當晚,長老在香港佛教文化中心,足足等了我們兩個多小時。聽監學能祥法師說,長老好 高興,一直在等著我們的到來,等了好久。在佛教文化中心,我們全體學僧,受到了香港佛教領袖覺公長老、永惺長老及佛聯會護法居士們的接見,長老站在主席台 上,臉上始終盈溢著燦爛的笑容,他說:「看見你們,我的心裡好高興呀!終於把你們給盼來了,四年多的努力……這是香港歷史上的一件大喜事。真的是不容易, 不簡單呀……」。看見長老那微笑的神情,我緊張與激動的心情放鬆了許多。

  我們入住僧伽學院的第一個星期日,長老來不及洗卻身體之奔波與疲勞(剛從泰國參加世界宗教年會 歸來),就打電話給副院長覺真法師,說要看看我們。我們驅車往觀宗寺,我們與長老進行了座談交流與心得分享。長老第一句說:「那天晚上,大家從北京趕來, 很辛苦,沒有好好的與大家談談,今天,我可以好好的陪陪大家說說話,也可以好好認一認大家了......,」長老又說:「大家來了香港,生活還習慣嗎?在 山上要多注意身體,僧伽學院環境太小,大家隨遇而安,誠心求學,把生命交給佛教,把身心獻給香港僧伽學院。」同學們暢所欲言,都談了各自內心真實體會與來 港求學的心得感受。座談完畢,在長老的陪同下,還有副院長凈因法師、以及觀宗寺當家果德法師與一些護法居士,他們一起陪同,我們分別參觀了觀宗寺、香港正 覺蓮社主辦的佛教寶靜安老院,李莊月明護養院、佛教普光學校、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從早上八時至下午五時,長老一直陪著我們,所到之處,長老都親自向 我們介紹,帶我們參觀,而身上毫無一絲的辛苦與疲勞,而走在長老身邊,你會感覺是那樣的親切,沒有一絲的畏懼與緊張之心,就像與同輩之間一樣的可以隨意交 談。副院長凈因法師對我們說,長老剛從泰國歸來,法務繁忙,很多事情需要去處理,在平時,即使是星期日,若想見長老,找長老都是很困難的。而今天他卻放下 一切,來陪你們,老人家的心情是那樣的高興,我們好有福氣呀!凈因法師說的是事實,我們感受的是真實,內心何嘗不是法喜充滿而又感動多多呢?

  更讓我們感動與不可思義的是,長老會上山去看我們……

  我們的學院位於新界沙田的一個山上,小道,路陡,難走,車只能停在山下對面的一個停車場內,交通極不方便,就連日常所吃的菜、米、油、鹽等都是工人們從山下送上來的,毫不誇張地說,即便是青年人,空手而上,等你走到寺裡時已是大汗淋漓,氣喘呼呼了。

  又是一個星期天,早餐後不久,同學們有的在教室裡學習,突然我看見長老出現了,他在教室外向我 們點頭微笑,很讓我們吃驚。隨同的有副院長道平法師及果德法師及幾位居士,班主任進來對我們說,院長來看我們了,你們趕快穿海青搭衣來給長老頂禮,在會議 室裡,我們一一給長老頂禮,長老是那麼的慈祥,微笑的神情總讓你覺得,猶如慈父一樣,對孩子的關懷寫在臉上,掛在嘴上,藏在心上。給長老接駕後,我們穿上 校服,在教室裡靜候,等待院長給我們開示,院長走進教室,同學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長老微笑的向我們致意與問候。他說道:「我今天早上起來,心裡就有點「煩 惱」,煩惱甚麼呢,就是呀!想上山去看看我們僧伽學院的那些學僧,他們怎樣了,生活習慣嗎,過得好嗎?於是吃過早飯後,我放下手邊的很多工作,就來了,從 山下走上來,我一點都不覺得累,說實在的,這樣的路,我這樣的年齡( 八十四歲),還真吃不消,我也很少走這樣的路,但我今天感覺蠻好的,我是臨時決定的,所以也沒有給教務處的各位法師招呼,就是想來看看你們,看到你們在這 裡安心的生活與學習,我也放心了,心裡好高興」。長老鼓勵大家說:「我們出家人,離家了,離開俗家,大家為了求道走到一起來了,要團結和合,互相幫助,十 八人凝成一條心,有苦共吃,有福同享,努力學習,立大志,埋頭苦幹,放下身心,開開心心的生活、學習。」

  長老簡短的開示,給了我們巨大的震撼與力量,就像明月一樣,給我們以清涼溫和的感覺,洗去了我們內心的無明妄想與煩惱;長老的關懷與親切問候,就像早晨陽光一樣,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光明與溫暖;長老的微笑,就像春天裡的盛開的花一樣,給我們以希望與力量。

  七月二十 日,我們全體同學參觀了香港書展,在「佛教坊——香港佛教聯合會書展」位前,我們有幸得到了長老的法寶及親自簽名,在簽名時,長老微笑的對每一位同學。問 我:「你吃飯了嗎,你們下山辛苦嗎?」長老的一句問候,已經消去了我們身心之疲勞。而工作人員、居士護法的恭敬熱情之心,更是讓我們好感動。我們參觀了書 市,這是我第一次有幸遇到這樣盛大的書展,在書的海洋裡你真會覺到自己的渺小與幼稚,書展上你會看到很多大德的著作,印順法師、星雲法師、凈空法師的專著 等,真是目不暇接。逛累了,在「佛聯會書展」位前休息,果德法師問我說,「你買書了嗎」?我說買了幾本,好書太多了,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買甚麼好。果德法 師說:「你們在山上,好難得下山,你們院長很關心你們的,看見你們來了,他老人家好高興呀!你知道嗎?你們院長,一直將你們掛在心上,時常提起,問起你們 的生活,很關心你們的。」我說,是呀!院長是很關心我們,我們能親身感受到,我開玩笑說:「院長不關心我們,誰關心我們呢?他帶領香港佛教的四眾,一起關 心我們,我們真的好有福氣呀!」

  院長很關心我們,我們這些來自內地的學僧,雖然遠離了師長親友與朋友,遠離了父母與家鄉,可是 在香港我們卻無時無處不感受到良師益友的關懷與呵護,這使我想起了《法華經》裡的一個「窮子喻」的故事:「我們的院長就像那位長者,是那樣的慈悲、關懷與 憐愍那位從小走失的孩子……」

  長老的關懷,猶如他臉上的微笑一樣……
 
 
學僧園地
做學問的精與博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能 幹
  月二日,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韓升教授來院作客座講學。他給我們講的是《中國南方與北方 文化的變遷》,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其中講到南方人與北方人做學問的差異,他引三國吳地名僧支道林之語「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而 明之。顯處視月者,「博」也;牖中窺日者,「精」也。千餘年後的今日當然不能再如此劃分,但仍可用「精」與「博」來把做學問者分為兩大類。那麼是「精」好 還是「博」好呢?

  做學問的「博」,指所學的範圍廣泛,所謂廣學博究,知識淵博者是。「精」者,指所學局限於某一領域,但有獨到的造詣。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博」比 「精」好,但從另外的角度看並不盡然。因為一個人的壽命、精力必然是有限的。如果學習的範圍過於寬廣,把有限的精力再加以分散。則其成就不一定就很高。有 可能是門門通門門鬆,馬尾巴穿豆腐,雖然也可以提一下,但未必能提得起來。現在內地的佛學人材多屬「博」學型,各大宗派的理論都瞭解者大有人在,但如果要 給某一個宗派找一個代言人卻非常困難。如果以所有的精力窮究一門,其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所謂水能穿石在於點一也。世間之事有其利必有其弊,精於一門雖 好,但仍有局限性,不一定會受求學者的歡迎。

  綜上所言,「精」與「博」各有優劣,實難分出高下,因此單一的「精」和「博」在求學問中都不是最好的方法。那麼怎樣做才最佳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先 「博」,後「精」,再「博」。以學佛學為例,必先破除宗派觀念,對各宗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了解,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各人所長和喜好一門深入,精究一宗,必能守 得雲開見明月。如荀子在《勸學》中所言:「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可見只要用心專一,哪怕沒有過人的智慧也必有所成。 然後在精於一宗的基礎上還可以再「博」,向其他宗派或領域發展,這才是我們最急需的人才。

  以上乃我一管之見,錯謬之處誠盼諸方教正。
 
 
佛教動態

陝西九所基礎教育學校
紹根法師聯同善長親赴剪綵
○陳巧施

  者於九月五日至十日,隨寶蓮禪寺紹根法師遠赴陝西省,為前年捐建的九所希望小學進行驗收。隨團善長成員包括捐資人林伯雄夫婦及何艷容居士等。位於長武縣、彬縣及臨渭區的九所小學為:釋印深、加豆、靜通、潘昌道、達因、友康、簡添、林金碧、法華苑。

助學團所到之處受到鄉民熱烈歡迎,尤其往三張鎮林金碧紀念學校途中,更受村民熱情款待。

原來早於前年初,林氏夫婦於西安遊覽時,閱報得悉當地一所小學,校舍落成,當地人士無力繳付工料費,以致學生未能進入課室上課。林伯雄回港後,委託紹 根法師了解實況,後來得林善長鼎力幫助下,該校學生得以進入新校讀書,教育局更以剩餘款項加建教師宿舍,所以師生們得悉捐資者親臨主禮,特別熱烈歡迎。

開幕禮上,各級領導紛紛讚揚香港寶蓮禪寺和佛教善長對教育下一代不遺餘力,山區的兒童脫貧有望。學生代表亦激動地發言:「親愛的香港善長,謝謝您們使 我們坐在舒適寬敞的教室裡安心學習,我們全村群眾都對您們懷著感激之情,在此讓我代表全體學生向您們說一聲『謝謝』。謝謝您們為我們創造美好的學習環境, 我們將永生難忘您們的恩情,我們會以百倍信心和加倍努力去奮發圖強。我們決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來回報您們,以報效祖國。」

個人的眼前,這所新穎的校舍得來不易......我們將把握時光,勤奮讀書,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祖國,絕不辜負香港善長的期望。」

紹根法師亦表示,推動祖國經濟發展,改變山區貧困面貌,教育是唯一途徑。寶蓮禪寺致力於山區建校,目的就是希望提高文化知識,為國家培育人才。團員林 伯雄善長亦勉勵各學童勤奮學習,將來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其他團員把帶來的字典和餅乾,贈給各學童,各團員看到孩子們滿足地翻看字典,善長們亦深感欣 慰。

助學團為每間新校開幕後,隨即在當地考察危房校舍。由於當地水源短缺,農民春天忙把黃土高山開墾成梯田,夏天耕種,秋天之收成仍需「望天打卦」。由於 糧食不繼,農村習慣每天只吃兩餐,故有些學童每天要回校三次。農民除了做一些刺繡、織籃等手工藝外,更常於早上牽著母羊走幾里路,到市區去販賣羊奶,以幫 補家計。儘管人均年收入只得幾百塊錢,農民仍很努力集資為危房校舍重建。因此隨行善長大為感動,均答允再為山區殘破校舍捐資重建,為更多學童帶來脫貧希 望。


淨真長老圓寂

  半個世紀之荃灣芙蓉山東林念佛堂,擁有崇高地位的老住持淨真法師,九月三日在禪房睡夢中心臟病發圓寂,逾百弟子及信徒恐怕住持「肉身」被驚擾,一度守屍安魂八小時,警方亦尊重宗教儀式,當證實事件無可疑後,將遺體交由佛堂處理。

淨真法師終年七十六歲,生前患有心臟病及哮喘,圓寂時容貌安詳,已於香港殯儀館祭奠,由上屆住持聖懷法師率信眾誦經。佛教界衍空法師對淨真圓寂深感惋 惜,他表示淨真在本港佛教界深厚弘毅,德高望重。另篤信佛教的警方內部訓練課總警司何子棠,曾任署理助理警務處長(訓練),幾年前他曾參加東林念佛堂千手 千眼觀音開光典禮,與淨真法師結緣,他認為淨真非常慈祥,心地好及修行高,已視對方為師。

九月三日清晨六時,東林弟子起床早課,發現淨真法師並無如常主持,以為他未起床未有驚動,至七時三十分,早課誦經完畢,弟子擬請淨真法師同吃早點,前 往其就寢的西齋二樓禪房拍門,卻無人應門,心感有異即以後備匙開門,當時禪房開著冷氣,播著木魚清罄佛樂,淨真安睡臥床,但口鼻滲出白沫,經已圓寂,隨即 通知其他法師報警。

警方到場調查,大批弟子根據宗教信念,恐警員移動屍體令住持肉身、靈魂感到痛苦及驚懼,要求警方在八小時內,不要移動及碰觸淨真法師肉身,弟子並致電 伊利沙伯醫院,要求淨真法師生前主診醫生趕來檢定死因,由於該醫生未能趕到,一名女信徒轉知其執業醫生兒子,到場代為簽發死因證明書,初步證實淨真法師心 肌擴大圓寂。


保護風景資源,濃厚佛國氛圍
普陀山風景資源保護成績顯著
◎張明華

  「陀山風景區有特色,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仍須加強管,切實保護好,保它的自然景觀和原有風格,不要把普陀山搞洋了。」這是一九九三年一月朱鎔基總理在視察普陀山時的一番話。

為貫徹落實朱總理的重要講話,十年來,普陀山管理局和佛教協會在堅持保護第一,全力保護風景資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保證佛教文化 景點建設健康發展,當地管理部門和佛教協會在景區內嚴格控制建造旅館、飯店、辦公樓,等現代化建築的同時,按照《普陀山總體規劃》和「因山布寺,依寺組 群,因景設庵」的總體佈局要求,著力保護和修復國務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部分寺庵,想方設法對群眾居住的庵堂、茅蓬進行有計劃地騰遷和修繕,截止去年 底,紫竹林、積善堂、楊枝庵、常樂庵、隱秀庵等三十五處寺庵已被修葺一新,修建面積達十萬平方米。還新建了大型「大士海會」壁、西天銅殿、紫竹林「藥師 殿」、「三聖殿」、「慧鍔大師紀念堂」、中日友好觀音長廊、仙人井、朝陽洞、五祖碑亭等新的殿堂和景觀,進一步濃厚了名山的佛教氛圍。在沙、石資源保護方 面,專門成立了沙、石管理站,先後封停了七處取沙點、四處採石點,並禁止單位和個人在景區內挖沙,景區建設用沙實行外調,禁止在沙灘上開設旅館、餐飲店, 使全山的沙、石得到了有效保護。為淨化景區環境,他們實施了「無煙工程」,對各賓館、飯店的鍋爐煙塵進行了治理,將原使用的柴灶、煤灶改成柴油灶和煤氣 灶,普陀山佛教協會也禁止香客在寺庵內燃燒蠟燭,大力提倡文明敬香、鮮花敬佛,有效地控制了廢氣排放,使景區的大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


臺灣大型進香團來
普陀山禮佛觀光
◎王一萍 張明華

  三百零七名臺灣嘉義半天岩紫雲寺佛教徒組成的大型進香團,七月十六至十七日在「海天佛國」普陀山進行了兩天禮佛和遊覽觀光活動。

臺灣嘉義半天岩紫雲寺自二零零零年起,每年要組織佛教徒到普陀山禮佛和遊覽觀光,今年來山的人數為最多,也是普陀山重新開放二十多年來接待臺灣同胞最 多的一個團隊。這個大型臺灣進香團前兩次是從臺灣繞道到香港,後從香港到寧波再到舟山,一路上很費力,這次由於金山至福建廈門「小三通」開通,他們就從金 門坐船直到廈門,後從廈門和晉江包機直飛普陀山機場,沿途省力多了。為接持好這個大型臺灣進香團,吸引更多的臺胞來山禮佛和遊覽觀光,普陀中國國際旅行社 和普陀山大酒店對接待車輛、導遊、禮佛場所、遊覽景點和客人的住、食、購、玩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和安排,舟山市台辦主任藏甯金等領導還親自到普陀山客運碼 頭迎候客人,飯店全體員工更是全方位提供優質服務,臺灣同胞在普陀中國國際旅行社導遊熱情陪導下,興致勃勃地朝聖和遊覽觀光了梵音古洞、南海觀音大銅像、 紫竹林庵、不肯去觀音院、中日友好觀音長廊、法雨寺、普濟寺等古剎名庵和名勝古跡,還與普陀山僧眾在普濟寺舉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大型法會,進行宗教文化 交流「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普濟寺主持戒忍法師熱情接見了臺灣嘉義半天岩紫雲寺眾信徒。普陀山悠久的歷史佛教文化、優美的海山風光 和熱情、優質的服務給臺灣同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香團團長林先生對筆者說:「這次回台後要大力宣傳普陀山,旅遊風景資源和歷史佛教文化,讓更多的臺胞瞭 解普陀山,到普陀山朝山進香和旅遊觀光。」


熱烈慶賀《方外來鴻》一書出版
◎黃常倫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生前指示,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李家振老先生等人組織編撰的《方外來鴻》一書,現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這是僧尼和居士們企盼已久的大喜事,今日終於如願以償了。

《方外來鴻》一書是近現代高僧印光、虛雲、諦閑、冶開、來果、常凈、秋崖、宗仰、青權、融通、霜亭、蔭屏、空因諸高僧寫給著名居士高鶴年的信函。這些 信函,是他們親手留下的墨蹟。書由茗山老法師作序,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茗山、凈慧及當今許多寺院大和尚軒然題詞。書中分高僧大德墨蹟、高僧大德傳記、高鶴 年居士年譜、論壇集錦、附錄五部份。這些墨蹟,歌頌了高鶴年居士弘揚佛法、關心各地寺廟建設、賑濟救災、舍宅創辦大豐劉莊凈土安老院、參訪各地善知識、撰 寫《名山游訪記》等滿腔的愛民和護法熱情,也反映了高僧們愛國愛教、修繕殿宇、弘法利生、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歷史功績。他們的墨蹟,體現了各人的書法藝 術,反映了當時國家和佛教的現狀,有人稱之為「國家珍寶」,這本書的出版,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及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這本書受到了中國佛教協會各領導的重視,受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一些文物專家們的指點和支持,受到了廣大佛教信徒們關注。書本頁面十六開,封面設計妥 貼,古樸大方內容安排合理,題詞、高僧墨蹟和照片裝裱華麗,深受僧尼和居士們的稱讚,許多居士合十供奉,愛不釋手,僅江蘇各寺院就紛紛請購近萬冊。我們熱 烈慶賀《方外來鴻》一書出版。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