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68期
2007年9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佛家之孝
世界宗教
覺光長老當選為
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主席
◎松 昀
論  說
天台宗法脈源流初探(中) ◎理 方
觀音信仰
觀音信仰在中國(上) ◎釋正進
論「孝道」觀
契嵩法師孝道論思想 ◎常 耘
儒、佛之孝 ◎呈 心
甚麼才是真正的孝順 ◎土登相切桑布
佛門茶話
高僧與茶
——古代佛門茶話之一(下)
◎夏金華
學佛心得
「我」的生起與去除
——兼與居家學佛人談修持
◎劉先和
禪境趣談
追名逐利 ◎秦孟瀟
世出世法
人生負資產 ◎楊 釗
當代高僧
百歲高僧領眾祈福之旅
華嚴三聖笑迎和諧之夏
◎常興 妙壽
超塵長老與興化上方寺
——慶祝上方寺天王殿上樑
暨超塵長老九十華誕慶典
◎郭寶康
懷念大師
從「海潮音」想到「觀海聽潮」的菩薩
——太虛大師誕生117周年紀念日之
追思(下)
◎黃智鴻
憶恩師——法如法師 ◎釋宏學
短期出家
一次心靈上的洗滌 ◎ 頓 作
甘露法水的滋潤 ◎頓 成
參訪寺院
留雲禪寺兩功臣 ◎彭瑞高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佛家之孝

世俗人當中,有些人誤解佛教,認為「出家修道」、「斷六親」、「不娶不嫁」、「絕子無後」是不講「人倫」關係,大為不孝。如此說 法,實為顛倒。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佛教一直受到「不孝」指責。為了啟發世俗人對佛家的「圓滿無上孝道思想」有正確的認識,本刊這期發表了三位作者以「佛 教的孝道思想」為主題的文章加以淺述,以此加深讀者對佛教的「孝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佛家是向來重視孝道的,如果不盡孝道,則人格低落,就失去學佛者的本意。佛教是以慈為本、以孝為先、戒殺放生、行善仁慈的宗教。佛家在諸經典中,都把孝道 排在最先,讚歎孝道,提創孝道,經云:「千經萬典,孝義為先」,《菩薩本生鬘論》中云:「佛言,阿難,匪唯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戒經》 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地藏經》云:「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佛 教有部《孝子經》現保存在《中華大藏經》中,由於經文不多, 大約有七百餘字,所以單行本很少見。另外《大乘菩薩本願經》《孟蘭盆經》等佛家經典也被稱為「孝經」。世俗人對佛家孝道思想的偏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懂 佛法,缺乏佛教知識,因而產生誤解。假如能接觸佛法,通曉佛理,親近大善知識,則一定會讚歎佛教是「圓滿無上孝道」之宗教。

中國是一個提倡孝道的國家,一部「孝經」流傳最廣,所謂「眾善孝為先,眾惡淫為首」。如果一個人有孝敬父母之心,則被看為立足之本。因此,「世出」「世 間」皆崇孝道。然「世間」的孝道觀與「出世間」來相對照,佛教的孝道思想具有更深的內涵。佛教的孝道不僅表現在「世間」的層面上,更將孝道提升到令父母出 離生死輪迴的「出世法」的高度,至誠為之迴向,令其永出五濁,可見「出世法」的孝道乃可稱之謂大孝也。

「孟蘭盆」中目連救母的動人故事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從佛陀說「孟蘭盆經」之後,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全國各地以及華裔地區的佛弟子都會隆重舉行孟蘭 盆報恩法會超薦祖先以盡孝道。本刊在上期曾刊載了覺光大師的《孟蘭盆日談孝親》,文中指出「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孝親」。啟發大家在現實生活中以儒家的思想作 為指導思想,誠實做人,提高人格,則符合太虛大師曾教導的「人成即佛成」的思想。由此可見,學佛先要學做人,而孝道又是做人的道德準則,因此「出世」孝道 遠勝過「世間」孝道,出世孝道才是真正的大孝也。

 
 
覺光長老當選為
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主席

◎松 昀

界宗教領袖聯盟於二○○七年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假新加坡國敦河畔大酒店召開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年度會議。

與會的代表來自世界各地,代表著不同宗教,包括佛教代表有中國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校長達摩科沙沾(Dhamma kosajrn)法師,英國天主教主教Gregorious Theocarus、以色列耶路撒冷地區基督教聖公會主教Rev Riah Abu El-Assal、以色列猶太教首席拉比Yona Metzger、以色列猶太教拉比Dr Oded Weiner、以色列猶太教首席拉比David Rosen、印度興都教Swami Paramat -mananda、中東伊斯蘭教Sheikh Salah Eddin Kuftaro、沙特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會議副秘書長兼國際伊斯蘭對話論壇主席Prof. Dr. Hamid Bin Ahmad Al-Rifaie等宗教領袖。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秘書長 包瓦、總幹事明義法師、新加坡學航法師、香港宏明法師、果德法師、照恩法師、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校長助理以及來自泰國的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 (UNESCAP)副主席Mr Ravi Sawhney等出席了是次會議。

是次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是選舉理事會主席,參予的宗教領袖們一致推選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任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主席,領導由世界十三個主流宗教 共同組成的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為促進宗教和諧,創造世界和平而努力。在為期三天的議程當中除了有各個宗教領袖圍繞「宗教如何促進和諧世界」主題發表演講之 外,同時也討論到計劃籌備中的多項活動,包括:興都教及猶太教領袖高峰會議、青年領袖培訓計劃、幹細胞研究、千禧年高峰會議等等事宜。會議期間,各宗教領 袖與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准將及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長維文醫生進行會晤,討論了在宗教文化之中所體現出的對話,包容和共同分享的經驗對當今社會的重要 意義,以及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所整合的宗教資源對聯合國在促進世界和平工作的支援並作出積極貢獻。大會在會餘時間段安排與會代表遊覽新加坡名勝聖淘 沙,領略濱海島嶼勝景,體會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大會圓滿當天與會人士與新加坡九大宗教總會(IRO)進行了友好交流,聯結宗教情誼。是次會議更得到新加 坡大善長蔡天寶賢伉儷的發心贊助與會期間所有費用,使會議方得以順利進行,並在歡愉和諧的氣氛下,完成各項議程,取得圓滿成果。

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是根據聯合國二○○○年宗教及精神領袖千年世界和平高峰會議倡議,於二○○二年六月十四日在泰國曼谷成立的,當時有來自世界七十多 個國家和地區的十三種主要宗教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大會。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是一個全球性宗教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由世界和平千年大會秘書處負責處 理日常事務。理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並逐步在全球各地區和聯合國各成員國成立相應的地區和國家宗教理事會。 根據會議通過的理事會章程,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是一個與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及各國政府有密切合作關係的獨立機構,主要任務是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動 員全世界宗教界的力量,為維護世界和平以及促進人類和諧與相互理解作出貢獻,並幫助解決世界共同面臨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問題。章程還規定,理事會將每年 召開一次會議,每十年召開一次全球宗教界大會。

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是一個獨立的聯合國諮詢組織,具有「宗教聯合國」功能。首要行動在「證實聯合國憲章」,「重申世界宗教領袖在二○○○年在聯合國總 部舉行的千禧年世界和平高峰會議中的全球和平的許諾」,和「堅定我們共同工作來促進全球精神價值和實現」。這是全世界宗教界加強合作的一個重要標誌,使全 球宗教界在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覺光長老是次當選為世界宗教領袖聯盟理事會主席,其意義在於︰其一,長老出家七十六年修學的豐富歷程和崇高德望及服務社會的卓著功勳,積極引領香港佛教走 向國際的宗教抱負,得到世界宗教界的普遍崇敬;其二,香港六大宗教長期以來和而不同的友好協作和良好的成效得到世界宗教界的廣泛關注。其三,香港在回歸祖 國以來,在「一 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基本法大前提下,香港宗教自由和多元和諧的發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得到世界宗教界的高度肯定。

覺光長老在會議講話中表示,宗教事業是一項既神聖又艱辛和復雜的工作,每一個宗教有各自的教義、教規、宗教傳統和傳教方法,都能夠抱持有教無類,同得解脫 的宗教情懷,深入民間,教化人群,利益社會。所以說每一個具有正信的宗教都可以是能夠達致世界和平的一股力量。那麼,加強各宗教的自身建設及宗教間的和諧 尤其顯得重要,祇有如此,我們才有足夠的自信和力量來為解決社會和環境等問題並促進全人類的團結而扮演宗教的角色和發揮獨到的社會效能。希望世界各宗教加 強彼此間的瞭解與尊重,建立坦誠無間的宗教情誼,本著共同的宗教信念與社會關懷,集思廣議,同謀發展和採取友好合作的行動 ,發揚慈悲,奉獻愛心,佈施智慧,積極推動全球倫理與和平文化,建設人類和諧家園而努力奮進。

 
 
天台宗法脈源流初探(中)
◎理 方

慧思大師與法華三昧

傳承天台二祖慧文禪師「一心三觀」的禪修觀法並付之實踐的是南嶽慧思大師。慧思大師(515-577),生於北魏宣武延昌四年。根據《佛祖統紀》與《續高 僧傳》的記載,慧思大師幼少時就好喜幽靜,慕心於道。在十五歲時剃度出家,受具足戒,開始學法修道。稍後,得遇《法華經》,便一見如故,常年讀誦,日夜不 綴。到二十時歲時,於夢中得到普賢菩薩乘白象前來為他摩頂授記,自此以後,他智慧大開,更加「精勤修道,常坐不臥,日唯一食,不受別供,周旋迎送,都皆杜 絕」。在《摩訶止觀》中說:「南嶽(慧思大師)德行不可思議,十年專誦,七載方等,九旬常坐,一時圓證,大小法門,朗然洞發」。當時,慧文大師正在聚眾講 授禪修,慧思大師前去拜見,得到慧文大師的指引,傳授他「一心三觀」的禪修法要。慧思大師得法後,結合他自己體證《法華經》的思想,如說而行,如理思維。 經過三個多月後,在一次禪修結束後剛要將身體靠牆壁時,他豁然大悟,證得「法華三昧」,體驗到了靈山會上釋迦世尊說法的本懷,清楚認識到了宇宙人生生滅諸 法的真實相狀,從此告別了生死輪回對他的牽纏,那時他才三十多歲。

慧思大師悟得「法華三昧」以後,便開始著書立說,強調《法華經》至上的獨特立場,確定《法華經》在佛教中的中心地位,為後來天台宗的成立明確了方向。他在 《法華經安樂行儀》中說「《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又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說:「妙法華會,但說一乘,頓中 極頓,諸佛智慧,為大菩薩受如來記,難信難解」。認為《法華經》是釋迦世尊唯對大乘菩薩所說的最極圓頓的經典,是末法眾生快速成佛的最佳寶典。慧思大師依 他自己的親身體驗,認為《法華經》的精髓是法華三昧,而得證法華三昧的方法則是有相行與無相行。有相行是以《法華經》中普賢菩薩勸發品為基礎,一心專念持 誦《法華經》,精進不懈,修成後即能見到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來其人前,為其滅罪除障,而且能得眼根清淨,能見釋迦如來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了這樣的能 力,雖然說已經很了不起了,但這才是修學法華三昧的第一步。更進一步則是修無相行,也就是法華安樂行。慧思大師按《法華經》中安樂行品的大旨,根據自己修 安樂行的實踐心得體會寫成《法華安樂行義》一卷,指出安樂行分為四種:一為正慧離著安樂行(身安樂行);二為無輕贊毀安樂行(口安樂行);三為無惱平等安 行(意安樂行);四為慈悲接引安樂行(誓願安樂行)。他認為祇有實踐四安樂行,才能體證法華三昧,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言語、飲食等中, 將心安住在無相寂滅畢竟無念的深妙禪定境界中。為此,行者必須於一切時一切法中具備生忍、法性忍、法界海神通忍,才能體證法華三昧。

由於慧思大師精於《法華經》,當他得到慧文大師傳給他的「一心三觀」的修法之後,他又結合法華經的思想,提出「十如是」之說,把「十如是」作為諸法實相。 這又為天台宗的成立提供了理論基礎。在《法華經》方便品中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慧思大師認為這「十如是」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具體內容。既然這十項都是用「如是」來形容,又概括了一切 相,所以這「十如是」就是諸法實相。他的這種見地傳授給他的弟子智顗大師後,智顗大師便以此為根據創立了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核心理論與獨特觀法,並最終 創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的天台宗,慧思大師也因此而被尊稱為天台宗第三代祖師。

 

天台宗開山祖師智顗大師

慧文與慧思大師雖說是天台宗的二祖與三祖,對天台宗的理論與實踐貢獻頗大,但真正創立天台宗並完成其思想體系的則是智顗大師。

智顗(538-598)俗姓陳,字德安,祖籍河南許昌,生於梁大同四年,卒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據《智顗大師別傳》與《續高僧傳》中說,智顗生時,有種種 靈異,神光滿室,目有重瞳。他七歲時到一寺院,正巧碰到僧人們在念誦《法華經》的普門品,他聽了一遍,就能背誦了。據說當時他就樂意出家,但父母不允許。 到了他十八歲時,值父母雙亡,於是他投依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出家,開始學道。

智顗大師出家之後,初依慧曠律師學戒律,兼學方等大乘經典,他因精進好學,數年後他便精通律藏,對《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經論也獨有研 究心得,可惜苦於無明師指引。後來他聽聞說光州有慧思禪師,德行出眾,禪慧兼具,於是他到光州大蘇山,拜見慧思大師。慧思大師一見面後便說:「昔日靈山, 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慧思大師於是對智顗大師瓶瀉相傳觀心法要,教示普賢道場,說四安樂行。智顗大師就這樣在慧思座下晨昏精研教法,夜間專心 禪坐,一心一意地專注於法華三昧的實踐,經三七日,當他持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諸佛同贊,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之句時,身心豁然入 定,得到「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如長風之遊太虛」般的微妙境界。此時,智顗大師將此境界告訴慧思大師,思師感歎說:「非爾弗證,非我莫 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辯,不可窮矣」。智顗大師有了這次證悟後,便口若懸河,辯才無礙,在 大眾中說法時,沒有人能與他抗庭。

至智顗大師三十歲時,他南下金陵瓦觀寺,大開法筵,闡述《法華經》的妙理,弘揚他的修證經歷。在講《法華玄義》時,當時的陳帝曾為令停朝一日,讓文武百官 聽師講說。之後,慕名而來的各地僧俗大眾與朝野官員絡繹不絕,他來者不拒,歡喜奉獻,常年講說,座無虛席,這也奠定了他在當時佛教界的地位。

大建七年(575)八月,三十八歲的智顗大師決定離開金陵,前往天台山隱居。據《智顗大師別傳》中說,他在天台山華頂峰苦修階段,曾遭魔王的襲擊,智顗大 師「深念實相,體達本空,憂苦之相,尋復消失」,後來又來一神僧,為他說法,授以「實相法門」的要旨,這使智顗大師茅塞頓開,徹底體悟了佛陀說法的本懷, 認識到了諸法的實相,大慈悲心由衷而發,於是他又出山講經說法,接引後學,並將佛陀遺留的一代時教作了系統的歸類與判教,用他獨有的妙悟,以「五時八教」 的形式對釋迦如來的遺教給予定位,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觀法來教導行人修學圓頓止觀,體證法華三昧,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家之言,中國佛教天 台宗便因此而誕生了。他的上首弟子章安灌頂大師繼承了他的思想,並將他所說的與所講的記錄成冊,最有名的就是闡述天台教觀的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 《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未完待續)

 
 
觀音信仰在中國(上)
◎釋正進

「祇要心地善良,祇要心中有愛,就會有一千雙手來幫助你;祇要心地善良,祇要心中有愛,你也會伸出一千雙手去幫助別人!」 這是一位信眾在頂禮千手觀音寶相之時,發出的由衷感言。

這個說法,我是認同的。因為它蘊藏著深刻的道理。觀音信仰在中國,就是如此啊。

佛教中,觀世音菩薩是一位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的大菩薩。她又稱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據《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此菩薩有 異於其他諸大菩薩之處,當世間眾生遭遇苦難時,祇要一心稱念其名字,她「觀」到聲音,便立即前去解救,使眾生離苦得樂。為甚麼說「觀」呢?以常理,聲音祇 能用耳朵聽,蓋因菩薩六根圓通,可以互用,也就是說各種功能可以互相代替的。而我等凡夫,耳祇能聽聲,不能觀色;目祇能閱色,而不能聽聲。即所謂見不超 色,耳不越聲矣。讀者諸君,我在這裡並不是著意宣染觀世音菩薩的特異功能,而祇是簡略描摹一下觀音在佛教經典裡的形象。停留在文字中的觀世音就如此生動, 躍然紙上,那麼,生活在現實裡,或者換句話說,端坐於廟堂之上的觀世音菩薩,又是甚麼樣的呢?一句話,各形各色,各不相同,老百姓喜歡甚麼樣子,能工巧匠 就塑造出甚麼樣子,處處顯示出這位菩薩非凡的親和力,與民同呼吸、共安樂的慈愛精神。眾生苦難多,煩惱層出不窮,就有前文開篇的千手千眼觀音;家無子嗣, 老來無依無靠,就有送子觀音;四眾弟子清淨梵行,魔軍常來侵擾,就有護法准提觀音,等等,不一而足,幾乎同眾生的心願等量齊觀。

縱觀觀世音菩薩的寶相,在中國這片土地民俗化的演變過程中,還有個從男性到女性的轉化經歷。根據佛教經典中記載,觀世音菩薩均是以男性的形象出現的。《華 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經中稱「勇猛丈夫」說明這位菩薩是男子。《悲華經》中還記載,觀世音菩薩為王太子時發誓度眾生的事蹟。 經文中清楚地表明觀世音本是王太子,同時表明了他得名的由來,是因為他「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也就是他大慈大悲的本願。另據《觀世音得大勢受記經》中 說:「昔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彼國之中,無有女人。王名威德,於園中入三昧,左右二蓮花化生二童子,左名寶意,即觀世音是;右名寶尚,即得大勢是。」經 文中也表明觀世音菩薩與得大勢菩薩一樣,是蓮花化生的童子,是男子。

我們今天看到的六朝觀世音畫像,也是男性形象的。例如梁代的一尊銅觀音像,披掛縷珞,方頭大臉,且有短須,頭上是男子冠飾,顯示出觀世音菩薩莊嚴高貴的男 子形象。隨著《光世音應驗記》、《續光世音應驗記》等觀世音菩薩的應化事蹟在民間大量流傳,民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愈來愈多。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逐漸從男性演 變為女性。考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據佛典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二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以閨閣中人最多,她們喜歡菩薩以女性形象示現,更顯得親 切。這樣輾轉流傳,隨著時間的推移,觀世音菩薩便成了女性的形象。正如明代女詩人屠瑤瑟《禮觀音大士》詩道:「千江一片月輪孤,直是禪心映玉壺。處處普門 憑示現,任君便作女人呼!」事實上,早在唐代初期,已經有女性形象的觀世音菩薩的畫像了。在《歷代名畫觀音寶相》畫冊中,就影印有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的 以女性顯相的絹本觀音畫像,筆法超妙,瀟灑飄逸。另外,現藏美國博物院(原藏敦煌千佛洞)的彩畫絹本觀音像,也是以女性現相的觀世音菩薩。尤其值得一提的 是,現為海天佛國普陀山「鎮山之寶」的楊枝觀音石刻像碑,系唐代高宗年間的右丞相、大畫家閻立本所繪,也是以女性現相的觀世音菩薩。再從文字記載來看,在 唐代人的筆下,就有不少詩文,描述觀世音菩薩是以女性形象示現的。如《普陀山志》記載,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上元二年(657),赴交趾探父,乘船南 下,行至補怛洛迦山時,曾登山拜觀音大士,他作的《觀音大士贊》中,描述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完全是一位端莊妍麗的女性。

讀到這裡,你會發問:「說了半天,觀世音菩薩在中國到底是個啥模樣?觀音信仰在你心中佔據著甚麼樣的位置?」說來話長,這要從我對佛陀的信仰說起。從半信 半疑到篤信不疑,從懵懂迷信到正知正信,從苦樂參半的青年到悲欣交集的中年,這其中還要分出家前和出家後相同又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我接觸佛教是從公元一九九五年正式開始的。那時候,我在復旦大學作家班進修。在課程安排上,從諸多選修課中我選修了王雷泉教授的《佛教與佛學》。王老師在 課堂上口若懸河飛流直下三千尺般的授課方式和風格,緊緊抓住了我這顆天馬行空、妄念飛揚的心,雖然那時是把佛教當作一門學問來學的,可它卻引導我步入了寺 院。於佛寺裡一位法師的供桌上,我捧讀了對於我來說的第一部佛典——《金剛經》。

出家後,經我的師父、上海真如寺的方丈上妙下靈大和尚的指點,我研讀《維摩詰經》。作為很難擺脫入世氣質的中國人,在我讀過的佛典中似以此經最為親切。接 著又通讀了《壇經》、《五燈會元》等禪宗著作。我認為,禪宗是中國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交融的產物,實際上即是從《維摩詰經》的文化法脈中衍生出來的。禪宗 修煉具有反絕對聖化主義的傾向。這從《維摩詰經》中「大乘不防念」的思想就開始了。「防念」是一般宗教的普遍特徵,意在製造絕對聖化的精神烏托邦。但人類 潛意識的生命直覺衝動(佛教謂之「無明」),並不是那麼容易地就可以徹底消滅的。強行壓制的結果導致了這種黑暗能量的變相釋放。而「大乘不防念」的思想, 消解了在宗教精神修煉過程中對於生命直覺衝動的拒絕。我拜讀的第二部佛經是《妙法蓮華經》。「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在出家前,我曾在一座古剎的斷壁 殘碣間,為這兩句佛偈的精妙所震憾。此時,我在《法華經》的線裝書頁間重新發現了這兩句話,有一種故友重逢的親切。

誦讀《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從這時起成了我修行的定課。在千萬遍誦讀中,觀音菩薩在我的心裡的形象,愈加相好莊嚴,清澈明媚。

文章寫到此,於月明星稀、夜深人靜之時,我頭腦裡浮現出了《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經句:「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經又云「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 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 法;應以現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釋迦牟尼佛又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云:「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 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 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個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依佛經中的說法,觀世音菩薩能化億萬身救危難,度一切苦厄。

那麼說了半天,讀者諸君不禁要問,你心目中的觀世音菩薩又是甚麼樣子的呢?

我心目中的觀音,既光輝璀燦在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之中,又存活於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心目中的觀音,既端坐於廟堂之上,又遍佈於街巷通衢;

我心目中的觀音,是慈悲濟世的,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是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力挽狂瀾,解免刀兵之災禍,為人類和平、幸福的使者;

我心目中的觀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論你是佛教徒,還暫時不是佛教徒;無論你是善人,還是惡人,當你遭遇不幸,遇到困苦,她都會想方設法搭救你,使你平安,使你不再恐怖,使你安樂向道……

意蘊博大精深的《金剛經》,使我洞見了佛法的偉大,使我見之便不能放下,並使我皈依在佛陀的腳下。「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又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是說佛 性從來不拘形相。在寺院大雄寶殿裡正襟危坐的固然是佛,而佛又無時無處不在。他可能就在我們的書案之上,也可能在低矮簡陋的竹籬茅舍之中,甚至行進在現代 化的通衢大道上。《佈施度經》說:「眾生擾擾,其苦無量。為饑作漿,為旱作潤,為冥作光,寒衣熱涼。於彼濁世顛倒之時,我當於中作佛。」 還有甚麼比這更能體現佛性境界的慈悲呢?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倒駕慈航,「正法明如來」深入人心已久矣。我們皈依佛,皈依觀世音菩薩,要不著於相;我們要學 佛,學觀世音菩薩,要從一點一滴學起;我們要做佛,要做觀世音菩薩,要從其精神內核上做起,不辜負古往今來諸佛菩薩的教化之恩!(續下期)

 
 
契嵩法師孝道論思想
◎常 耘

教傳入中國後,經過唐代的 鼎盛時期盛行了幾百年,到了宋代時佛教開始呈式微趨勢。這一時期佛教思想特色主要表現為,三教合一的局面。儒家以佛援儒,創立宋明理學;佛教則以儒援佛, 希望走出自己新的局面。佛教方面代表人物,如果說延壽禪師代表的是禪淨合一的思想,那麼,契嵩法師則代表儒佛合一的思想。契嵩法師儒佛合一的思想,主要表 現在「孝道論」上。他說:「夫孝諸教尊之,而佛教殊尊之。」佛教的孝道特殊在甚麼地方呢?他說「以儒守之,以佛廣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儒家的孝是狹 窄的,佛教的孝是廣大的。儒家的孝是成人,佛教的孝是成神。他的孝道論將佛教的戒律與儒家的孝道思想合而為一,孝即是戒,戒即是孝,孝為戒先,兩者不異不 一,於此佛教的倫理思想在契嵩法師的推動下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一、孝與戒的關係

孝道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幾千年都不曾動搖過,甚至在特定的時期裡把「孝」當作追求仕途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一個人能不能為官,在左鄰 右室的眼中是不是孝順是很重要的。黑格爾說中國並沒有哲學,所謂的儒家思想也祇能是倫理而已,從孝道論的意義來說也無可厚非。孝道論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佔 有重要地位,甚至統治者將此作為政治手段,在政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孝道在佛教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才有的,而在遙遠的古印度就有了。在《阿含經》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佛陀時代就已經提倡,晚輩孝順長輩,子女孝順父母 的言論。就連出家都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夠進入佛門出家修道。在中國佛教的經典和論著中也處處可見其影子,如非常流行的《地藏經》說:「……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佈施覺華定自王如來塔寺,非為菩薩之母,得脫地獄。」首先是孝順,再為其母親設供、修福、佈施,懺悔罪業,這樣才能脫離罪業。牟子《理惑論》也說:「沙門捐家財,棄妻子,不聽音,不視色,可謂讓之至也,何違聖語不合孝乎!」佛教是「苟有大德,不拘於小。」這是為了調和佛儒之間的誤會,而作的回答。所以契嵩法師提出,孝即是戒,戒即是孝,兩者是體用不分。然而有人說,這是契嵩法師在迎合儒家的思想,有點投入儒家的懷抱的意思。依本人拙見,這就如「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又如「儒療皮膚,道療血脈,佛療骨髓。」三教就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先哲早已有慧眼。孝名為戒,是契嵩法師提出來調和儒佛之間的人常倫理思想。他把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相比附,「夫不殺,仁也。不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飲酒,智也。不妄言,信也。」這樣一來「五者修則成其人顯其親,不亦孝乎?是五者有一不修則棄其身辱其親,不亦不孝乎。」五戒中蘊含孝的思想,不過世俗之人忽略了而已,不是不存在。

在孝與戒的關係中,契嵩法師還提到「孝為戒先」的思想。他說:「以孝而為戒之端也,子與戒而欲亡戒,非戒也。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眾善之所以生也。」 如果能夠嚴持戒律,孝已經是存在了。祇注重戒律的修持,而想拋棄孝道的思想與行為,那麼,這不是佛教的戒律。在這一點上契嵩法師運用了佛教的慈悲精神。戒 律的制定是規範出家修道者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從基本的五戒看就要有慈悲的精神。孝道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契嵩法師的孝道論思想的提出與佛教所提倡的報恩 的倫理相符合。孝為戒先,孝道是佛教戒律的基礎,沒有孝道的存在,也就談不上戒律的修持,因為孝道是慈悲的表現,慈悲也是戒律的基礎。

「孝為善端」也是契嵩法師主張佛教戒律與儒家孝道合一的重要的核心內容。他說:「聖人之道以善為用,聖人之善以孝為端。為善而不先其端,無善也。」也就是 說,聖人的修道方法是把「善」作為基礎,而聖人的「善」又是以孝道為基礎的。所以說,行善而不把「孝道」作為基礎的話,那麼也就不是善了,遠離了善的涵 義。修道的人如果不知道甚麼為「用」,這就偏離了修道的方法,「用」是用來檢驗修道的尺度。所以要行善,行善的人不孝順父母,這能算是善嗎?從這個意義上 講,「孝為善端」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二、五戒、五常與孝

契嵩法師將五戒、五常與孝聯繫在一起,說明戒具有孝之蘊。在此之前就有將五戒與五常進行比附的現象。也就是用佛教最根本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 不邪淫、不飲酒)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互相融合,而這一融合很早就開始了,在宋代表現比較活躍。《佛祖統紀》記載宋代的皇帝就說:「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夫不殺,仁也。不淫,禮也。不盜,義也。不妄語,信也。不飲酒,智也。」 說明宋代的統治者對五戒與五常的融合是持肯定態度的。這無疑對宋代佛教起到支持的作用,加強對儒佛融合的道路更穩定,更深刻。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契嵩法 師不但提出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融合,在此還擴大了融合的範圍,與孝聯繫在一起。五戒與五常融合的範圍是相同的,對孝的聯繫,他說:「是五者修,則成其人,顯其親,不亦孝乎?是五者,有一不修,則棄其身,辱其親,不亦孝乎?夫五戒,有孝之蘊,而世俗不睹,忽之。」契嵩法師提出不修五戒、五常,就是不孝的思想,這是前無僅有的提倡,別具一格,同時也是「孝為戒先」思想的進一步延伸。

「五戒,有孝之蘊」的提法,是當時宋代佛教的必然。宋代佛教處於低谷,開始逐漸衰弱,而儒家自董仲舒提倡「獨尊儒術」之後得到統治者一如既往的「獨尊」, 未曾廢除過,也因此成了社會的主流文化,佛教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不得不與儒家進行「合作」,一方面是推動佛教的發展,一方面是爭取得到統治者的認可與支 持。佛教發展到隋唐時已經達到鼎盛,思想成熟,宋代的佛教祇是繼承,並無創新之處,這就是宋代佛教逐漸衰弱的主要原因。而儒家思想此時已開始起死回生,主 要表現在理學的創立。宋明理學主要是將儒家的思想與佛教的心性學思想進行融合,形成盛行一時的理學思想,而其又反過來批判佛教。主要是批判佛教的禪師不念 經拜佛,針對禪宗的呵佛罵祖派別;還有就是佛教不行世人之孝道。對其契嵩法師首先起來回覆儒家的詰難,提出「戒有孝蘊」的思想,持戒就是行孝,行孝就是持 戒。

三、孝的範圍

契嵩法師在繼承以往佛教孝的概念,同時擴大了孝的範圍。他認為孝有儒家的小孝和佛教的大孝。他說:「夫天下之報恩者,吾聖人可謂至報恩者也,天下之為孝 者,吾聖人可謂純孝者也。」契嵩認為儒家的孝祇對自己現世的父母而言,佛教的孝不但是自己的現世父母、過去世的父母,乃至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要行孝。因為 佛教認為一切的有情眾生也許就是自己的過去世的父母,由此可見佛教的孝道要比儒家的孝道更加的廣泛。儒家對父母的孝是「謂於能養」,供給父母生活的所需, 而佛教就更進一步了,不但在生活供給所需,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父母解脫人生的生死輪迴,走上學佛的道路,這才是真正的大孝。這樣大孝的觀點,契嵩法師是將 以往佛教大孝的觀點上有所發揮,而與眾不同的是,他是把戒與孝聯繫了起來。

不但如此,契嵩法師對儒家孝的認識也不祇局限於父母,他說:「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師也者,教誥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 他認為道、師、父母三者是人存在的根本,父母給予我們色身生命,老師是教化、傳授我們的道業,而道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這樣不祇限於父母了,包括了師 長。實際上,這是把儒家的孝與佛教報恩思想相融合的結果。佛教講報四恩,即佛恩,父母、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這四恩的內涵也是以孝為基礎,契嵩法師是 第一個將儒家的孝與佛教的報恩思想融合在一起。

另外,契嵩法師還提出,孝養父母必須要有誠心。「以誠而孝之」,則「其事親也全」,所以「聖人之孝,以誠為貴也」。生活上給予父母,祇是表面行為的孝,如果脫離了孝的理,那麼這樣的孝就是假孝,而孝之理,也就是行孝之時要有誠心,這樣又將孝分為了真孝與假孝,進一步擴大了孝的範圍。

結 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契嵩法師的孝道論思想主要體現在佛教的戒律與儒家的孝道。佛教戒律與儒家的五常進行融合,不是契嵩法師首創,但是其在中國佛教史 上是第一個把戒與孝進行結合,提倡持戒就是孝道,孝道就是持戒的理論,特別重要的是提出「孝為戒先」的思想,進一步擴大了孝道的範圍。宋代佛教走三教合一 思想的道路,契嵩法師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而他代表的是儒佛合一,特別是戒孝相融的結合。

 
 
儒、佛之孝
◎呈 心

些日,和自稱研究中國儒家 文化一高校教授閒聊,談到了「孝」。他說自己很倡導儒家的孝道,不喜歡佛家所謂死後再去超度父母亡靈以表孝道,更說出家人是「無君無父」,根本「無孝」可 言……。我就問他:您又是如何盡孝的呢?他言,會定期的去看父母,給他們一定的生活費,疾病時自己若沒時間就請保姆照看……。聽後,我很震驚,祇能說他對 佛教知之甚少,根本不瞭解佛教教義;對所謂的「孝」的理解也太片面,自己做的也欠佳,所以,嚴格地說其那樣對父母也不算孝……

孝的定義

「孝」字是從「老」省去下麵的「匕」,從「子」;「子」在下「老」在上,所以,本義是指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孝,善事父母者。

再看其他古經典對孝的解釋:

《墨經》:孝,利親也;

《賈子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

《周書.謚法》:慈惠愛親為孝,協時肇享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禮記.祭義》:眾之本教曰孝;

《孝經》: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也,民之行也;

《國語.周語》:孝,文之本也;

《左傳.文公二年》:孝,禮之始也;

《周禮.大司樂》:中和祗庸孝友;

《詩.魯頌.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孟子.梁惠王》:孝悌之義。

可見,「孝」不祇是侍奉父母、利親那麼簡單,已上升到以此來衡量一個人的人品、道德、素質。所以,孔子把它和「悌」、「忠」、「信」、「智」、「勇」、「恕」一起作為人的美德來教育他的學生。

「孝」者,全民皆該奉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標準之一。例如,某人不孝敬父母,大夥就會罵他「不是人」。

具體說來,如何來行這孝呢?

孝的行使——儒家之孝

如何做到孝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敬,就是能夠敬養父母,不祇是養更重要的是敬。《論語》中記載,子遊問孝,孔子云: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孝道之關鍵是在於敬。贍養父母,若祇滿足於使父母免於受凍餓之患,則與養犬養馬有甚麼兩樣?在《禮記·祭義》中也有相關的言語,其引用曾子的話說: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大孝是要尊敬雙親,其次是不讓他們受辱,再次才是飲食衣物的供養。行孝當以尊敬父母為重。能行大孝者,一定能行中孝、下孝。行中孝、下孝者,則未必能行大 孝。給父母長輩創造優裕的物質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而尊敬父母,則是每個人都必須且應該做得到的。前者是「能不能」的問題,後者是「為不為」的 問題。認為誰給父母錢物最多誰就是最孝,這實在不是孝的本義。因此,孝父母長輩,首在於敬,能敬者必「能養」。

二是諫,就是父母有過錯時,能夠給予諫勸。古云:「君有過不諫,是謂愚忠;父有過不諫,是謂愚孝。愚忠不忠,愚孝不孝」。君有過,父母有過,儒家都主張必須諫。父母有過而能諫,方能稱孝。但不是莽諫要帶有恭敬的心態來諫。孔子說: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諫要注意兩點。一是諫時不能聲色俱厲,而是「幾諫」,「幾」,微也。二是諫而不聽,必須一直諫下去,且終不失其敬,終無其怨。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孝子當以父母的缺點為憂。能憂而後能諫,諫而父母能改正缺點,父母改正缺點而能免於禍患屈辱。能使父母免於禍患屈辱者,當然是孝子。後來的荀子也認為,大孝之人,不應該盲從父母,孝子當是「爭子」,「父有爭子,不行無禮。」爭者,諍也,能諫也。

三是察,體察,能夠體察父母的愛子之情從而使父母時刻感受到子女的和顏悅色,不讓老人為自己分擔憂愁,以此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子夏問孝,孔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出力為父母服務,有了美食先敬父母,這些都是孝的最基本的內容,並不難做到,祇有「色難」。「色難」,色養為難也。「色養」就是子女的顏色表情,要使父母 愉悅,就是用「和顏悅色」來供養父母,是他們能夠領受到子女的孝敬。父母愛子心切,子女的不順心之事,會使他們難過。子女要體察父母的這種愛子之心,就儘 量不要使父母為自己難過,因此,有憂患,有慍怒,有悲戚,在父母面前,不能行之於色。一個人,如果真正能體察父母的愛子之情,就應該謹於守身,「免辱身以 貽父母羞,免傷身以貽父母戚,免行為無常以貽父母憂」,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色養」。

基本上子女能做到這三方面就是儒家所要求我們的「孝」。佛家之孝又是怎樣的呢?

孝之行使——佛家之孝

在對孝的本義的解釋上佛家延用了中國傳統的定義,祇是概念的外延大了許多。所以,佛家的孝遠遠超越於儒家,是大孝。

佛教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孝敬還要對天下所有的父母來行使孝敬,甚至把所有的眾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來孝敬供養。因為佛教的宗旨在「普度眾生」,眾生是平等的,皆具佛性,他們都是吾人的父母,所以應該孝敬他們。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對其他的眾生佛家不祇是不殺不食,還要積極的方便救護,因為它們可能就是自己的受生父母、就是自己。佛教的報四恩——佛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就是這 種大孝的體現,實乃真正意義上的「大孝於天下」。緣於此,佛子們也象佛他老人家一樣不局限於個人小家的父母而走出所謂的家園,以便利於更多的有情眾生,報 答他們的恩情,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的孝敬,給他們快樂,告訴他們遠離痛苦的方法。並非所謂的不顧自己的父母——「無父」!

讓我們先來看看釋迦牟尼佛是如何行孝的。

釋迦牟尼佛是絕對孝順父母的。佛經上記載,佛要出家,父親不准,因為他是釋迦族的太子將來要繼承王位,且把它代代傳下去,所以一定要他娶妻生子,沒辦法他 就祇好順從。有了個兒子後,他父親也就沒再表示要強制阻攔,這才在夜裡離宮出走,到各處參訪明師,探求宇宙人生真理。後來,聽說父親病了就趕緊回來侍奉, 還為其說法;到了佛的父親去世,便親自回來舉喪,一定要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放入棺木中入殮,然後和他的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將父親的棺木帶到自己經常 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安葬。

佛的母親去世的較早,是靠姨母撫養長大的,後來姨母想要出家,佛出於大局著想,因為顧慮到女性出家,僧團內部容易發生問題,恐怕影響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但 是由於阿難一再向佛請求,說姨母從小養育您,您就允許她出家修道吧,最後不得已,佛才答應了這件事。佛在成道後,也曾經為了報答親生母親懷胎十月之恩,上 升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

在釋迦族將要遭受到外族所滅,佛提前知道後也想盡辦法解救,避免了很多次傷亡,但最終釋迦族還是被滅了,因為因果法則無法逆轉,因果報應沒辦法躲避,眾生太愚蠢迷茫,佛也無力,祇有默默地傷痛,以四處說法解救眾生的愚迷來表示孝心,報答國土的養育之恩。

佛教有一部經典叫《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裡面講到父母對我們有生育大恩,概括起來有十。經言: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湣恩。

如此大恩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報答他們、如何來盡孝呢?

「爾時,如來以八種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 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 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 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 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誦此經,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佈施修福,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獄人。

做孝順之子,除了上述那種種難行之行外,還要為父母書寫經典、懺悔、供奉三寶,承這些殊勝力量父母才能徹底解脫痛苦,獲得永久的快樂。

《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的也是孝道的事,說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楗連尊者,發現其母在地獄受苦,倍感難受,用神通救護,不起作用,就問佛,佛告訴他要供養三寶為母修福方能救之,於是目連設齋供僧,母獲救……。

另外還有《佛說孝子經》、《佛說玉女耶經》等,這些都是有關佛陀告誡弟子為何要孝敬、如何孝敬父母師長的經典。

佛教講因果,講的是三世——過去、現在和未來,甚至多生多世,所以說孝敬不祇是對今生今世的父母孝順,還要對前世父母的孝敬,「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我們要對所有的眾生起慈悲心、孝順心。

還有,佛教講六道輪迴,人死了不是就完結了,要根據他此生所做的善惡來決定下一世的去向。所以,作為孝子,要對父母做些臨終的關懷,引導他們死後趨向善 處,還要為其設齋修福,願父母早生善道以至往生淨土。至於對死後子女為父母超度亡靈那亦是孝順的具體表現。首先表達了父母的追思之情;再者,避免父母再受 輪迴之苦,為他們念經設齋超度,可謂真孝順也!

此乃佛子之所為,出家人擔負佛陀的弘法布教大家業,為了能夠使如來正法久住必須是佛弟子中有部分人剃度出家,來使佛教教法代代相傳,連綿不絕。如是既孝敬佛陀又是孝敬眾生,焉能說出家者「無父」?!

能發心出家者,是為大孝也。

關於出家者「無君」,其實已包在文理裡,若具體之,有待另立文論述。

些日,和自稱研究中國儒家 文化一高校教授閒聊,談到了「孝」。他說自己很倡導儒家的孝道,不喜歡佛家所謂死後再去超度父母亡靈以表孝道,更說出家人是「無君無父」,根本「無孝」可 言……。我就問他:您又是如何盡孝的呢?他言,會定期的去看父母,給他們一定的生活費,疾病時自己若沒時間就請保姆照看……。聽後,我很震驚,祇能說他對 佛教知之甚少,根本不瞭解佛教教義;對所謂的「孝」的理解也太片面,自己做的也欠佳,所以,嚴格地說其那樣對父母也不算孝……

孝的定義

「孝」字是從「老」省去下麵的「匕」,從「子」;「子」在下「老」在上,所以,本義是指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孝,善事父母者。

再看其他古經典對孝的解釋:

《墨經》:孝,利親也;

《賈子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

《周書.謚法》:慈惠愛親為孝,協時肇享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禮記.祭義》:眾之本教曰孝;

《孝經》: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也,民之行也;

《國語.周語》:孝,文之本也;

《左傳.文公二年》:孝,禮之始也;

《周禮.大司樂》:中和祗庸孝友;

《詩.魯頌.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孟子.梁惠王》:孝悌之義。

可見,「孝」不祇是侍奉父母、利親那麼簡單,已上升到以此來衡量一個人的人品、道德、素質。所以,孔子把它和「悌」、「忠」、「信」、「智」、「勇」、「恕」一起作為人的美德來教育他的學生。

「孝」者,全民皆該奉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標準之一。例如,某人不孝敬父母,大夥就會罵他「不是人」。

具體說來,如何來行這孝呢?

孝的行使——儒家之孝

如何做到孝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敬,就是能夠敬養父母,不祇是養更重要的是敬。《論語》中記載,子遊問孝,孔子云: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孝道之關鍵是在於敬。贍養父母,若祇滿足於使父母免於受凍餓之患,則與養犬養馬有甚麼兩樣?在《禮記·祭義》中也有相關的言語,其引用曾子的話說: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大孝是要尊敬雙親,其次是不讓他們受辱,再次才是飲食衣物的供養。行孝當以尊敬父母為重。能行大孝者,一定能行中孝、下孝。行中孝、下孝者,則未必能行大 孝。給父母長輩創造優裕的物質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而尊敬父母,則是每個人都必須且應該做得到的。前者是「能不能」的問題,後者是「為不為」的 問題。認為誰給父母錢物最多誰就是最孝,這實在不是孝的本義。因此,孝父母長輩,首在於敬,能敬者必「能養」。

二是諫,就是父母有過錯時,能夠給予諫勸。古云:「君有過不諫,是謂愚忠;父有過不諫,是謂愚孝。愚忠不忠,愚孝不孝」。君有過,父母有過,儒家都主張必須諫。父母有過而能諫,方能稱孝。但不是莽諫要帶有恭敬的心態來諫。孔子說: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諫要注意兩點。一是諫時不能聲色俱厲,而是「幾諫」,「幾」,微也。二是諫而不聽,必須一直諫下去,且終不失其敬,終無其怨。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孝子當以父母的缺點為憂。能憂而後能諫,諫而父母能改正缺點,父母改正缺點而能免於禍患屈辱。能使父母免於禍患屈辱者,當然是孝子。後來的荀子也認為,大孝之人,不應該盲從父母,孝子當是「爭子」,「父有爭子,不行無禮。」爭者,諍也,能諫也。

三是察,體察,能夠體察父母的愛子之情從而使父母時刻感受到子女的和顏悅色,不讓老人為自己分擔憂愁,以此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子夏問孝,孔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出力為父母服務,有了美食先敬父母,這些都是孝的最基本的內容,並不難做到,祇有「色難」。「色難」,色養為難也。「色養」就是子女的顏色表情,要使父母 愉悅,就是用「和顏悅色」來供養父母,是他們能夠領受到子女的孝敬。父母愛子心切,子女的不順心之事,會使他們難過。子女要體察父母的這種愛子之心,就儘 量不要使父母為自己難過,因此,有憂患,有慍怒,有悲戚,在父母面前,不能行之於色。一個人,如果真正能體察父母的愛子之情,就應該謹於守身,「免辱身以 貽父母羞,免傷身以貽父母戚,免行為無常以貽父母憂」,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色養」。

基本上子女能做到這三方面就是儒家所要求我們的「孝」。佛家之孝又是怎樣的呢?

孝之行使——佛家之孝

在對孝的本義的解釋上佛家延用了中國傳統的定義,祇是概念的外延大了許多。所以,佛家的孝遠遠超越於儒家,是大孝。

佛教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孝敬還要對天下所有的父母來行使孝敬,甚至把所有的眾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來孝敬供養。因為佛教的宗旨在「普度眾生」,眾生是平等的,皆具佛性,他們都是吾人的父母,所以應該孝敬他們。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對其他的眾生佛家不祇是不殺不食,還要積極的方便救護,因為它們可能就是自己的受生父母、就是自己。佛教的報四恩——佛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就是這 種大孝的體現,實乃真正意義上的「大孝於天下」。緣於此,佛子們也象佛他老人家一樣不局限於個人小家的父母而走出所謂的家園,以便利於更多的有情眾生,報 答他們的恩情,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的孝敬,給他們快樂,告訴他們遠離痛苦的方法。並非所謂的不顧自己的父母——「無父」!

讓我們先來看看釋迦牟尼佛是如何行孝的。

釋迦牟尼佛是絕對孝順父母的。佛經上記載,佛要出家,父親不准,因為他是釋迦族的太子將來要繼承王位,且把它代代傳下去,所以一定要他娶妻生子,沒辦法他 就祇好順從。有了個兒子後,他父親也就沒再表示要強制阻攔,這才在夜裡離宮出走,到各處參訪明師,探求宇宙人生真理。後來,聽說父親病了就趕緊回來侍奉, 還為其說法;到了佛的父親去世,便親自回來舉喪,一定要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放入棺木中入殮,然後和他的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將父親的棺木帶到自己經常 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安葬。

佛的母親去世的較早,是靠姨母撫養長大的,後來姨母想要出家,佛出於大局著想,因為顧慮到女性出家,僧團內部容易發生問題,恐怕影響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但 是由於阿難一再向佛請求,說姨母從小養育您,您就允許她出家修道吧,最後不得已,佛才答應了這件事。佛在成道後,也曾經為了報答親生母親懷胎十月之恩,上 升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

在釋迦族將要遭受到外族所滅,佛提前知道後也想盡辦法解救,避免了很多次傷亡,但最終釋迦族還是被滅了,因為因果法則無法逆轉,因果報應沒辦法躲避,眾生太愚蠢迷茫,佛也無力,祇有默默地傷痛,以四處說法解救眾生的愚迷來表示孝心,報答國土的養育之恩。

佛教有一部經典叫《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裡面講到父母對我們有生育大恩,概括起來有十。經言: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湣恩。

如此大恩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報答他們、如何來盡孝呢?

「爾時,如來以八種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 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 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 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 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誦此經,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佈施修福,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獄人。

做孝順之子,除了上述那種種難行之行外,還要為父母書寫經典、懺悔、供奉三寶,承這些殊勝力量父母才能徹底解脫痛苦,獲得永久的快樂。

《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的也是孝道的事,說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楗連尊者,發現其母在地獄受苦,倍感難受,用神通救護,不起作用,就問佛,佛告訴他要供養三寶為母修福方能救之,於是目連設齋供僧,母獲救……。

另外還有《佛說孝子經》、《佛說玉女耶經》等,這些都是有關佛陀告誡弟子為何要孝敬、如何孝敬父母師長的經典。

佛教講因果,講的是三世——過去、現在和未來,甚至多生多世,所以說孝敬不祇是對今生今世的父母孝順,還要對前世父母的孝敬,「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我們要對所有的眾生起慈悲心、孝順心。

還有,佛教講六道輪迴,人死了不是就完結了,要根據他此生所做的善惡來決定下一世的去向。所以,作為孝子,要對父母做些臨終的關懷,引導他們死後趨向善 處,還要為其設齋修福,願父母早生善道以至往生淨土。至於對死後子女為父母超度亡靈那亦是孝順的具體表現。首先表達了父母的追思之情;再者,避免父母再受 輪迴之苦,為他們念經設齋超度,可謂真孝順也!

此乃佛子之所為,出家人擔負佛陀的弘法布教大家業,為了能夠使如來正法久住必須是佛弟子中有部分人剃度出家,來使佛教教法代代相傳,連綿不絕。如是既孝敬佛陀又是孝敬眾生,焉能說出家者「無父」?!

能發心出家者,是為大孝也。

關於出家者「無君」,其實已包在文理裡,若具體之,有待另立文論述。

 
 
甚麼才是真正的孝順
◎土登相切桑布

順,可分為二種,一種是世 間的孝順,另一種為出世間的孝順。所謂世間的孝順,即是兒女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長大之後侍奉父母,讓他們快快樂樂。也有六親之間後輩對長輩的孝順。過 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之中首先說的第一條就是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孝順是我們為人的基本,孝順之人得到眾人稱讚,反 之,忤逆之人眾人指責;天地鬼神敬重孝順父母之人,而懲罰不孝之輩!

世間孝順之中,也有真孝與假孝之分。何為真孝?發自內心的尊重報答,並從行動上落實者稱之為真孝;而假孝雖然從外表上看則和真孝無異,但其內心若是祇為了 別人的評議,實際上並不想這樣去做,但為了不遭到眾人的指責而偽做孝順,此則稱之為假孝。真孝之人有大福報,而假孝之人雖辛苦一場,但由於祇是逢場作戲, 發心不真,因而也就沒有甚麼福報。如果外人不明其中原因,對假孝之人稱讚不絕,那假孝之人由於受不起這種名聲,便會有不祥的事情發生。因此,我們對於父母 以及長輩,要發自內心真正的報恩,恭敬供養承侍,做名副其實的孝順之人。

祇是世間之孝順,已得到很大的福報,何況出世間的孝順呢?何謂出世間的孝順?所謂出世間的孝順,則是為了幫助一切父母眾生出離六道生死輪迴,而毅然捨家離 眷出家修行,成就之後回來度化他們的偉大行為。與世間孝順相比較,出世間的孝順方可真正報得父母恩情。《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記載:爾時,如來即以八種 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 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 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 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 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由佛所說之經文我們可以知道,父母之深恩非是世間的孝順可以報答的。然而,孝心卻是可貴的,雖然祇是世間的 孝順,也已獲得很大的果報,得以人天之善趣福報!那出世間的孝順則是真正的報答父母深恩。以佛法來鐃益於他們,讓他們也都可以脫離三界苦宅,證得涅槃之 樂!

世間之人為無明所覆,顛倒黑白,他們讚歎世間的孝順行為,而對於去出家求道以出世間的法來報答親情並饒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則百般指責。說他們不孝不順,自私 自利等等,目的是想阻止其的出家之念。我們須知,世間之孝順是短暫的,給不了親人永久的快樂,而出世間的孝順則可讓他們到達涅槃之樂。因此,我們有緣的佛 弟子應當實行出世間的孝順,不僅是讓親人,並讓所有眾生都得到永遠的快樂。

孝順,並不止於外表的尊重,內心的恭敬才是最為重要的。有了發自內心的這份孝順,我們從而對一切如母如父之眾生發起悲心,為了讓他們得到解脫,先得出家苦行成就自己,再回來以佛法之甘露潤醞報答眾生。這,就是真正的孝順!

 
 
高僧與茶
——古代佛門茶話之一(下)

◎夏金華

(接上期)此外,還有各司其職的種茶僧、製茶僧、施茶僧等。出家僧人晨起盥洗後,先飲茶,再禮佛,做早課,長此以往,飲茶自然逐漸成為我國寺院僧人奉行的普遍習俗。

在傳統寺院裡,法堂的西北角常設有「茶鼓」,平日以擊鼓為號,召集僧眾飲茶。這種茶稱為「普茶」。盛唐詩人王昌齡寫過「白鴿飛時日欲斜,禪房寂歷飲香茶」 的詩句,即是這種情形的寫照。在禪堂打坐時,每坐完一柱香,即飲茶以提神益智,防治昏沉和掉舉。而且善飲之人,通過飲茶品茗,可以淨化身心,在心靈深處充 溢淡泊寧靜的人生意趣,從而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煩惱,提升自我的品格,體悟生活的真諦和生命的韻味,達到以茶悟道的目的。這種茶才具有我們現在通俗意義 上所說的「禪茶」意味,也就是宋代圓悟克勤禪師所謂「茶禪一味」之說,但古時候並沒有「禪茶」這個詞。禪門裡茶水稱為「茶湯」,有的是專為特殊的客人準備 的茶湯,稱為「特為茶」,為新進寺院的僧人入住的「入寮茶」,按照出家受戒時間的長短來排位次的「戒臘茶」 等。

同時,還有一套與之相匹配的「茶禮」。如在密教中每日於佛前、祖師前供養茶水,稱為「茶湯」禮,李從慶《遊多寶寺詩》有「老衲烹茶出,先供座佛欲。」就是 描述以茶敬佛的禮節的。唐代陝西的法門寺是李唐王朝的皇家寺院,盛行密教。後來,在寺塔下的地宮裡出土的許多茶具,「其造型和紋飾圖案也都帶有佛教意識色 彩,可見唐代飲茶生活與佛教意識密切結合」3。另外,一些虔誠的佛教徒也常以茶或茶具作為供品,向寺院獻茶,以茶結緣。與此相關的,還有「揖茶」、「勸 茶」、「謝茶」等,不一而足。

有的僧人還在夏日時特地在涼亭裡準備茶水,專門免費供給過往客人飲用,此類事例甚多,不遑列舉。從歷史文獻的記載可知,唐代飲茶風俗的普及,僧侶的功德是首屈一指的。

我們說,佛教雖從印度過來,但在東土傳播日久,便漸漸沾染上中國文化的氣息,吸收傳統的禮俗而演變為寺院特有的例子,的確非常之多。表現在茶文化方面的也 固然不少。據《西京雜記》記載,我國自兩漢以來,皇宮裡就有在農曆九月九日佩茱萸囊、飲菊花酒的習俗,後流傳至民間。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 弟》說: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據說,這樣做可以使人長壽。此習俗也被寺院僧人吸收,並加以改造。僧人持酒戒,所以用茶代替,並在茶中放入茱萸,製成「茱萸茶」,在九月九日飲用。南堂欲禪師在他的《靈岩錄》中說:

今朝九月九,萬物隨時候。
滿泛茱萸茶,何用菊花酒。
畢竟醉兀兀,不似長醒醒。4

但是,茶性本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並指出茶有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然而,茶中加入茱萸之後,其味苦澀更甚,飲用之下,展眉者少,皺眉多,所以,平時一般是不喝的。

古時寺院慣用的「點茶」,也是借用世俗的說法。不過,現在有的文章或詞典將「點茶」解釋為「泡茶」是不十分確切的。實際上,「點茶」的原意是指泡茶的過程 或技巧,這在宋蔡襄的《茶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裡說得非常明白。明代以後,才逐步含有「泡茶」的意思。至於農曆五月端午節所吃「菖蒲茶」,也是僧人 接受世俗節日而形成的吃茶項目,此在後世敕修的《百丈清規》中有著明確的規定。《百丈清規》關於佛教吃茶及其禮儀的記載頗多,對於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是有重 要貢獻的。日本的榮西和尚就是在宋時來中國學習臨濟禪,也將佛門的飲茶習俗和禮儀傳回日本,並撰有《吃茶養生記》一書,為日本茶道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三、 高僧吟頌茶詩,或與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在古代高僧中,愛茶、嗜茶者,大有其人,並以茶作為修身養性之助。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古代的士大夫出於各種目 的也經常造訪高僧,松風明月之下,相與品茗,吟詩唱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作。傳說晉代高僧慧遠,曾以東林寺自種的雲霧茶款待陶淵明,以及著名隱 士劉遺民、周續之、畢穎之、宗炳等,「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霄達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生嗜茶,自稱「別茶人」。他寫的茶事詩,多是在遭貶江州司馬 之後。五十八歲時,他借病辭官,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的身分到了洛陽,與嵩山寺和尚結交,過著「或伴遊客春行樂,或隨山僧夜坐禪」的半隱居生活,更與茶「窮 通行止長相伴」,非常悠閒。

南宋時代,寺院經常有一些規模不等的茶事活動,以吸引社會人士的參與,增強佛教的影響力,有時還舉行盛大的茶宴,稱為「茶湯會」,表明佛教勢力的存在。社 會人士與高僧們談經論道,品茗賦詩,以消除內心的積鬱,求得精神的解脫,飲茶文化色彩日趨濃厚。松源岳禪師有一首《錄茶湯會》的詩,其中云:

春風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經十萬家。
何似飛來峰下寺,相邀來吃趙州茶。5

此詩用輕鬆明快的筆法表達了自己參與「茶湯會」的心情,雖然沒有描述會場的具體場景,但給人留下充分的想像餘地。唐朝的杜荀鶴是一位名詩人,自號九華山 人,一生坎坷,四十六歲才中進士,有《唐風集》行世。他也樂於與高僧交往,談論佛學的話題。其中有《題德玄上人院》一詩,詩道: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從詩中不難看出,杜氏祇是偶爾忙裡偷閒來寺裡一遊,與德玄上人喝茶聊天而已。然而,他自視甚高,非同一般,以為已悟談空說性之理,了然人生苦難,與上人無 異。這恐怕也是封建士大夫們的通病,明明是半瓶子醋,卻總是自滿得很。因此,我們寧可看下一首五言詩《訪知空禪師》,詩是這樣的:

過寺同雲到,開門放月來,
翠分花外竹,香辨雪中梅。
公得詩三昧,余耿酒一杯,
相談不覺夜,清露滿蒼苔。

這首詩祇描繪事情的整個過程,質樸無華,情景交融,不買弄,不玄虛,全詩並未道及飲茶,但明顯已隱含於「相談不覺夜,清露滿蒼苔」一句中。冰冷夜色,主客 把盞,寂靜話語,交替而行,意境深遠,與唐代杜甫的詩「夜闌接軟語,落月如金盆」相類6,讀來分外親切,彷彿身臨其境,真實感人。詩人名彭印古,明朝亡 後,曾隱遁西山。一生祇活了三十二歲,雖說天才命短,令人唏噓,但他對禪意的理解卻非常的地道。

最後,我們談一首高僧與居士的飲茶詩。詩是一位名叫靈一的僧人寫的,題目是《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岩下系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靈一和尚與茶亢居士一起喝茶的地方,是一座屹立在一灣青溪邊的北山,山峰險峻,高入雲霄,山上叢林茂密,寺院似乎就建在緊靠溪 流的懸崖峭壁之上,旁邊有奔流而下的泉水,形成一個碧玉玲瓏的青山潭。試想在這樣一個清幽的所在煮茶、觀景、品茗、談禪、說事,不覺時間的流逝,是極其正 常的。於是,祇得將小船栓在岩石之下,作留宿而徹夜長談之想了。又如,皎然《飲茶賦》云:「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風流高此會,曉景屢徘徊」。其中所描 述的有趣情形,如用傳花的辦法品茗助興,即花到何人處,何人飲茶賦詩,是最為「風流」的一種文雅遊戲。唐代飲茶之風的內容豐富多彩,由此亦可見一斑。

注 釋:

3張高舉《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看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文博》1993年第4期。

4轉引自日本道忠無著《禪林象器箋》(全)第二十五類《飲啖門》。東京,三寶書院,昭和56年。

5轉引自同上書第九類《叢軌門》。

6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全唐詩》卷二百十九,第七冊,第2304頁。中華書局,1960年版。

 
 
「我」的生起與去除
——兼與居家學佛人談修持

◎劉先和

一個生命體都有一個主體意識,即「我」。然而具有無上智慧的《金剛經》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眾生說有我,而佛說無我。到底有沒有我,我又從何來?這是學佛人的一個大問題。我個人的實踐告訴我,這個問題不弄清,對於能不能通佛理,能不能有效地進行修持,都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覺得有一個我,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與身俱有的。但為甚麼佛又偏說無我呢。其實我們仔細地想一想,佛說的是對的。我們的身心無時無刻不在變遷之 中,哪里有一個常住的我在主持著身心。我們所感覺到的我,其實祇是人的身心一系列活動而已。我的存在祇不過是一種妄念,一種幻想。這一點,對於一個學佛人 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而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是,這個虛妄的我是從何而來的,是如何生起的。以我個人體驗所言,這個問題真正搞清楚了,有利於我們學佛人在 日常生活中,逐步去除我的執著,做一個無我之人。這個理弄明白了,也利於我們實踐修持。

佛學原理告訴我們,人是由四大物質假合而成,人體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個部分,這六個部份分別與心識結合,各自成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 識、意識。這六識各自與世間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應。故而這六識能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隨緣起用,得到色、聲、香、味、觸、法的享用,並通過追 逐,以得到物欲和精神的滿足。在這個過程,意識起了主要作用。他將前五識所得到的零碎的資料,通過整理、認知了別,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印像。所以說意識是前 五識的指揮部。但意識的功能也祇是識別認知外境,和造就一些經驗所形成的習性,他本身並不能進行思考。他還得靠第七識的作用。第七識叫末那識,他的主要功 能是起思量作用,因為思量,這個第七識就牢牢地執著一個我,一個由身心活動所形成的虛幻的我。他一旦遇到外緣,即刻就升起你我之想,執著一個我與外境相 對,並指揮著第六識的活動。值得慶辛的是,第七識並非是識的大本營,若是如此我們就無救了。第七識後面還有個第八識,第八識叫阿賴耶識,這是心識之本,是 前七識的本體。他的主要功能是儲藏,儲藏該生命體所造的一切業,供生命使用。八識是生命體未有之前先有,一期生命結束以後最後離去。

第七識為甚麼會執著一個虛幻的我呢?因為前五識所得到物欲的各種感受,通過第六識的整理,得到了一個整體的印像,再加上第六識本身所獲的精神上的各種感 受,幾乎形成了身心活動的全部,由此也構成了一個虛妄的「我」的初步,似乎有一個「我」在感受這一切,有一個「我」在受用這一切。當這些資料都輸入到第七 識後,第七識的功用是思量,這就使得在第七識中,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虛妄的我。而這個虛妄的我一旦建立,就被第七識牢牢地執著不放。並由此與前六識形成 惡性循環,相互強化。也即是輸入的感受越多,我執就越強,我執越強就越想貪受塵緣。可以說這個過程就是「我」的升起,和「我」的執著的由來,以及如何得以 強化的根源。由此理義我們可以知道,對塵緣接受得越多,我的執著就越強,也即是佛學中所說的,貪、嗔、癡越重的人,我執就越重。由此理義我們對佛教中常提 倡的:生活在當下;遠離塵世;不貪、不嗔、不癡等,就有了新的認知。由此,我們對佛學教義中的許多理義,不是被動地去執行、去遵守,而是自己完全能夠把握 住自己,甚麼為甚麼不為。由此理義,我們學佛人也應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不增加我執,如何才能去除我執。特別是居家學佛人,掌握這個理義,我們就 有了修持的主動性,而且對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以大修持的行為就有了幾分把握。筆者就是一位居家學佛修行人,自感在這方面有切身的體驗。

我執是學佛人的一個最大障礙,《金剛經》的核心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也無非法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我以為,眾相之中,我相為首。我相一生,諸相即有。因此,去除我相是學佛人修持的根本。我個人體驗,有我相者不可能成就功果。筆者也曾修抵無相之境地,但 無我之時心生恐懼,在恐慌之時因尋我而退轉。可見筆者我相之執著十分深重。對我相無,即諸相無,我相一生,諸相即有,筆者也有親身體驗,這一點絲毫不假。 因此,我以為如何在實際修持中去除我相,這是學佛修持人的著力點。

如何去除我執呢?我個人的修學體驗是:第一,深通佛理。這就要求學佛人要讀佛經,通過讀佛經掌握基本的佛理,更重要的是將這些佛理融化在自己思維之中,自 覺地用這些佛理認識世界,認識生命。這樣才能看破紅塵,透視世間一切因緣所在。才可能真正做到於一切塵緣不貪、不嗔、不癡。第二,精進修持。任何學佛人, 必須通過親身實踐修持,才能獲得佛果,這是任何人不能逾越的必須過程。對於這一點,我親身感覺居家學佛人更為困難。一則沒有明師指導,二則修持時間也沒有 保證。我也知道許多居家學佛人,也因此而困惑。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居家學佛人的障礙,若是真正通達佛理,我以為實施任何修持方法都沒有問題,百人百法,千人 千路,條條大路通北京。釋迦牟尼就說過,法無定法。若是非要像一些過來人那樣比劃著如何如何地修持,或許那是以果為因,並不可取。至於時間,那完全是個安 排問題。真正得法之人無處不在修持,正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言:「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居家學佛人常有的毛病,就是太看重某一招式,以為那才是叫修持, 這就自己將自己束縛起來了,如此認知極為不利。

筆者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使居家人認識我的生起,以及如何去除我執,從而把握住修持的根本。若是多少有點益處,也算是我的回向。

 
 
追名逐利
◎秦孟瀟

參禪的人旨在追求「定」、「慧」而已,能夠收攝心神,意念不亂,必然有定力。有了定力,智慧如泉湧紛紛而至。

因此說,初習禪道的人,一定要有個清靜的環境用工夫。否則,心猿意馬,豈能定得下來?所謂「定力」又從哪裡來?歷代的禪師頗注重環境,多數居住在深山老林中,毫無擾亂意念的障礙,「散亂心」易於制伏,日漸穩定下來。

元代中峰禪師有首詩偈,意味深長:
頭陀真趣在山林,世上誰人識此心。
火宿篆盤(指盤香)煙寂寂,雲開窗檻月沉沉。
崖懸有軸長生畫,瀑響無弦太古琴。
不假修治常具足,未知歸者謾追尋。

這首山居詩,描寫苦行僧的真趣,在於山林之中,可是世上又有誰人,識得此心呢?僧寮裡篆香火宿,輕煙寂寂;窗檻外遠空雲開,朗月沉沉。山崖的幽靜美色,好 比掛著有軸而千年不壞的長生古畫;看那遠處的千丈瀑布,飛濺響聲,音色清越,猶如無弦的太古之琴。山居之樂,不惜修治,便就圓滿具足,然而那些不知「迷途 知返」的游子,庸庸碌碌,追名逐利,到頭來一場空,又何苦呢?

中峰這種遁世禪趣的詩偈,無疑給「名利客」迎頭棒喝!不知能否有所徹悟呢?

自抱憂愁

讀《佛經》、看祖師《語錄》,從中汲取教誨,掃除內心障礙,是「修行」「悟道」必由之徑。看「禪詩」卻另有一番境界,所謂由「理性」到一感性一,由「感性」到「理性」,異途同歸是也。

元代著名詩僧栯堂禪師有首詩,把人世間眾生相道得淋漓盡致。他說:

念念心心不得住,胡為自抱百年憂。

虛空有體須親證,定慧無門莫妄修。

睡起碧天三丈日,詩成青樹一聲鳩。

雙林大士分明說,會取橋流水不流。

這首詩的含意,指出人活在世間,念念心心,東牽西掛,停下下來,為甚麼要如此作賤,自抱百年的憂愁呢?佛經雖說「虛空」,可卻有體,這是一種「妙有」,必 須親自證得,方悟其「妙」;若要學定習慧,那就更是無門可入,切莫妄修,致入歧途。每當一覺睡醒,窗外碧天,已經日高三丈;有時詩剛做好,便覺眼前滿目青 樹,送來聲聲鳥鳴。此情此景,要是悟得,便就是休平時所追求的虛空、定慧了。

詩中說:「橋流水不流」,似乎不合邏輯。殊不知,在禪師的眼裡,就要打破人們思路的框框,入於創造思維的結果,這是超然物外,心物不分,彼此溝通,活潑的禪,將帶你跨出「時」「空」吧了。

作詩談禪

大學士蘇東坡在禪的功力上,遠遠不及佛印禪師深厚。但比一般禪者來說,卻獨佔鰲頭,非尋常之輩了。他的一首禪詩意境甚高,吟味無窮。他寫道: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依照佛法的義理來說,禪是心法,以心傳法,心心相印,離心了不可得。意思說,心外無法,更不是言語所能表達,亦非意念所能捕捉得到。古人作詩談禪,如晝餅充饑,竹籃打水,到頭來一場空而已。

雖然如此,不懂「禪」的人亦必須借用語言文字不可,否則,六祖慧能大師亦無須作偈語了,留傳人間的《六祖壇經》足以表明「禪」的存在,依然少不了語言文字的作用。

應該懂得,佛是平常的,無所不在的;禪也是平常的,無所不在的,看不到時萬般尋覓,千般遺恨;待到尋到覓來,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悟道」和「不悟道」, 兩者在思想上是不同的;雖說廬山煙雨,浙江潮水,依然年年歲歲,紛紛滔滔;可是「悟道」後的人,已除掉妄心雜念,歸於「明心見性」之境,看世間一切景象, 就別有一番感受和真趣,這就是「禪」的妙用所在!

旨在無言

唐代智藏禪師出身於虔州,俗姓廖,八歲出家,在寺廟裡讀誦佛經,有過目不忘的「超凡」記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可以外出雲遊,尋師訪道。他慕名禪宗泰斗馬祖禪師,在其門下參學多年,果有成就。

一日,馬祖修函一封,命智藏親自送往長安南陽慧忠國師。當時,他感到有點納悶,因為南陽慧忠國師在長安乃是一位德學兼備的長者:凡是後輩晉謁時,一定會受到形形色色的考驗,甚至會受到莫名其妙的呵責,連遭數聲棒喝,很是平常的事。

當智藏拜見了這位國師之後,靜等一旁。慧忠接過馬祖的手書放在禪榻上,兩眼端詳這個高大身軀的後輩,由頭看到腳,再由腳看到頭,反覆多次。終於開口問道:「你的師如何說教?」說完這話後,兩眼直楞楞地望著。

在這剎那間,智藏意識到問話的來意,他並未回答,祇是移動腳步,由東向西走了幾步,然後站立不動。

慧中禪師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就祇有這些嗎?還有其他甚麼沒有?」

智藏聽後,又走回東邊站立著。慧忠看了一眼說道:「這是馬祖的一貫作法,你自己到底又如何呢?」

智藏立即回答說:「早已向大師表示過了!」旨在無言。

有無妻子

禪師與禪師之間,有時會出現唇槍舌戰的「機鋒」,甚至還會出現「冷戰一形式。時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時而默不出聲,形泥塑木像面峙。有時,還會出現俗人「試探」禪師的境界,故意挑釁。諸如:

俗人:「請問禪師,您認為宇宙間有沒有天堂、地獄?」

智藏禪師說:「當然有啦!」

俗人:「那末,有沒有佛法、僧法之說呢?」

智藏:「有!無論你問甚麼,我的答案都是﹃有』。」

俗人:「禪師;你這樣說法,難道沒有錯誤嗎?」

智藏不露真知侃見,反而問道:「誰是你的師傅?」

俗人:「徑山和尚是我的啟蒙老師。」

智藏:「大和尚對你曾說過甚麼?」

俗人:「我師傅教導說:所有一切皆無。」

智藏:「你有無妻子…」

俗人:「有!」

智藏:「大和尚有無妻子?」

俗人:「沒有!」

智藏:「徑山和尚說無,不就對了嗎?」

俗人聽了這番話似有所悟,在樸實語言中自顯真理。

想要眼珠

洞山禪師是非常有趣的人物,他的思想、語言、行為與眾不同,想別人所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有一日,在雲巖禪師面前,突然說道:「師傅,我可以跟你要樣東西嗎?」

雲巖不解的樣子回答說:「你想要甚麼?」

洞山說:「我想要老師的眼珠!」

雲巖不動聲色回答說:「為甚麼要我的眼珠?你不是自己也有眼珠嗎?」

洞山直截了當地說:「我沒有眼珠。」

雲巖會意笑著說:「假如你有眼珠,你做甚麼用?」

自作聰明的洞山感到語塞,不知如何應付了。

這時,雲巖禪師嚴肅地說:「你所要的,應該是自己的眼珠!」

洞山禪師這才改變口氣:「其實我要的不是眼珠。」

雲巖禪師睜大眼睛大喝一聲:「不知所云,給我滾出去。」

洞山氣閒神定說:「出去可以,可是我還沒有眼珠!」

雲巖閉上眼簾說:「我剛才不是給你了嗎?」

洞山聞此言大悟,他原是要的「心眼」,一個能觀察宇宙萬物的眼,懂得心眼,參禪才能有所契悟,境地大開。

雞蛋講話

馬祖禪師在一座古剎潛修,終於修成一個有道行的高僧,到處弘揚禪道,攝受了不少「習禪」的弟子。

他雲遊各地,恰巧來到故里,乘便返回俗家探親。由於年少出家為僧,家鄉鄰舍的人多不相識他了。可是他的嫂嫂依然知道他,並聽聞他是位有道行的大禪師了。相見之下,嫂嫂請求他傳授「佛法」給她。

馬祖聽了嫂嫂一番話,很不以為然,順口這樣說道:「我知道一個『參禪』的妙法,妳拿一個雞蛋把它懸空吊起來,每天早晚耳朵貼在雞蛋上聽一聽,等到那一天雞蛋發出聲音,跟妳講話,妳就得『道』了」。

嫂嫂虔誠地諦聽,句句話都聽入耳裡,一點也不懷疑。翌日他離家雲遊去了。嫂嫂照著他的話去做,把雞蛋用繩子套綁起來,另一端吊在屋樑上,就像一隻懸掛搖擺的鐘。她早晚都用耳朵貼在雞蛋殼上聽聽,渴望能聽到雞蛋跟她說話,

這一聽就聽了三十年。有一日,她照常一樣去聽,不料掛雞蛋的繩子斷了,雞蛋摔在地上破碎了,就在這時她頓悟了。馬祖當年說話無意,而聽者銘記在心,誰能料到嫂嫂竟持之以恒,深信不疑,蛋卜地一聲,驚醒執著,卻領悟到了「道」!

 
 
人生負資產
◎楊 釗

人生有四項與生俱來的壞習慣,若要成功,需要逐步克服,稱之為「人生負資產」。

一是「惰」、二是「驕」、三是「自私」、四是「自我」。

年青人要想事業有成績,在社會上有一席之位,不被社會淘汰,務必不斷學習,增長知識,充實自己。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知識能改變命運」,要增長知識, 可以透過書本學習,也可以在實踐中學習。不僅可以在工作中學習,也可以在與人相處中學習,俗語說:「洞察世情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然而在學習中,有 一種習氣需要改正,就是「懶惰」,也是青年人走入社會第一個要跨越的門檻,若不克服這種與生俱來的壞習慣,要想進步,就比較困難。所以,稱之為人生一大負 債,需要償還。要克服這種缺點,其藥方是「勤奮」,所以俗語稱「一勤天下無難事」,其道理在此。

其次,當人們逐步有了成績,事業和人生有點成就的時候,很容易滋生驕傲的情緒,認為了不起,自滿起來,會自我膨脹。由於自滿,認為差不多,因此,忽略了自 身的缺點,有如人們身體沒毛病時若不注意保健,抵抗力就會逐漸衰退;遇到有細菌侵入時,就會生病,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現代的企業也一樣,由於自滿,自然 而然失去「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祇會陶醉在自己的優點和成績之中,不會追查不足和缺點。這樣的企業,問題開始滋生,缺點開始出現,如果不及時改正,就 會影響企業運作,令運轉不通暢,進而出現毛病、故障,甚至是事故。所以,卓越的企業,從來就沒有「滿足」的時候,它們是不斷地改善,「追求不斷的進步」, 「追求卓越」。所以,卓越企業提倡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行業,培養熱愛自己的工作,希望把拼搏與快樂結合在一起。在事業進步之中獲得滿足、獲得快樂,也就是 「轉壓力為動力,轉辛勞為享受」。因為辛勞的工作會帶來成績、帶來成果、帶來榮譽。所以說「不求進步、驕傲自滿」是成功的第二種負資產。

清朝名臣曾國藩在文章中常常提到「驕、惰」二字最累事,其中道理就在裡面。

在世界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其最出名的經典為「可蘭經」。「可蘭經」的主要內容是教導世人,要明白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自私」和「自我」。人類祇要克 服「自私」和「自我」,一切問題都好解決。人類幾千年來的「戰爭」,就是由於「自私」與「自我」。平常的大小爭端,也是來源於「自私」和「自我」。由於 「自私」,很容易出現「貪婪」,由於「自我」,很容易出現「爭端」,由於「愚蠢」,很容易被「自私」和「自我」牽著鼻子走,終日忙忙碌碌、「怨人怨己」。 「自私」和「自我」也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稱之為人生的另外兩種負資產。若不認識它、改善它、克服它,問題就會慢慢嚴重,最後會出現問題,由「貪」會發展 到「偷盜」和「邪淫」,由「憎」會發展到惡口、兩舌,進而爭端及戰爭。

要克服「貪、嗔、癡」,其藥方是「戒、定、慧」,「以戒制貪,以定制嗔,以慧制癡」。

應付「自私」和「自我」的方法,是要明白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就有負債,需要償還,同時,要認真學習和了解「因果定律」,明白「因果」,以「因果定律」提醒 自己日常的工作與生活;「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時間一到,一切都報」。你怎樣待人,人就會怎樣待你,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就要首先 尊重別人,「將心比己」、「易地而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意思是自己如果想成功,就要協助別人成功,祇要你今天 不斷做別人的貴人,那麼你明天才會有很多的貴人樂於幫助你。祇有把負資產逐步減低,把正資產逐步提高,人生的質素才能提昇。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彌,常作如是說」。

其中簡單而高深的哲理,留待有緣人參學!

 
 
百歲高僧領眾祈福之旅
華嚴三聖笑迎和諧之夏

◎常興 妙壽

年七月,清涼聖境五台山溫馨宜人,由深圳市佛協、深圳弘法寺、深圳市眼科醫院、深圳獅子會共同組織的「光明行」慈善義診活動,為 這裡的近百位白內障患者送去了光明。重見光明的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佛菩薩的清靜莊嚴,還有他們心目中景仰已久的活菩薩的音容笑貌——101歲的佛門泰斗本煥 長老率眾親臨五台,為「光明行」義舉祈福、加持。

一年一度朝禮五台山是本煥長老多年宏願。在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威德慈悲的本煥長老早已成為四眾弟子們心中的佛菩薩。而這位百歲老人心中,時刻掛念的也 都是眾生的苦難。當老人家瞭解到今年水災肆虐、百姓蒙難時,非常痛心和擔憂,同時也欣聞「五台山光明行」關愛病患的善舉。於是,七月八日,中國佛教諮議委 員會主席、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長老率領深圳四眾弟子三十餘人踏上了為民祈福之旅,同時也是本煥長老領眾實修、行願大千的朝聖之旅。從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到西安博物館供奉的佛指舍利,再到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這一行程實在殊勝難得。在大乘佛教裡,文殊菩薩常和普賢菩薩侍佛左右。文殊菩薩在左,代表智、慧、 證;普賢菩薩在右,代表理、定、行。二者共詮如來理智、定慧、行證的完備圓滿,而三者則共稱為「華嚴三聖」。

弟子們追隨著這位百歲高僧朝拜「華嚴三聖」,祈福國泰民安,實踐弘法利生,將佛法的甘露灑向眾生。所到之處,一派祥和,炎炎夏日已成為清涼、和諧之夏。

朝禮文殊道場,福至清涼聖境

五台山地處山西省台懷鎮,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這「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又稱清涼山。歷史上,本煥長老與五台山 有著深厚淵源。一九三七年,二十九歲的本煥三步一拜,歷時六十五天從河北定縣朝禮五台山 ,又三步一拜朝完五個台頂,總行程七百餘里,然後落腳五台山碧山寺開始長達十年的修行。其間他接廣慧老和尚的法,繼承臨濟法脈,並擔任碧山寺監院。三年 中,除了管理寺務、閱藏參禪外,還堅持每日刺血為墨、書寫佛經十九卷,現存一卷《普賢行願品》。一九四二年十月至一九四五年七月,本煥長老在五台山西天寺 閉關修行,閱讀大藏經千餘卷,並連續放焰口一千台,超度當時在抗日戰爭中喪生的將士、百姓。

這位往昔捨身求法、用功辦道的法師幾十年如一日,以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行持著佛法,如今已成為世界各地、教內教外、萬眾敬仰的一代高僧。從二○○○年起,本煥長老暑期朝拜五台山成了一年一度固定的行程。

七月九日,本老率眾首先來到五台山碧山寺。早已在此等候的各方信眾以及「深圳光明行」的成員看到莊嚴慈悲的本煥長老都非常激動。此時,這裡正舉行傳授三壇 大戒法會,其常住及三百多新戒列隊恭迎本煥長老。碧山寺住持妙江法師請本老開示,本老說:「我本人在五台山碧山寺住過十年,也可以說是碧山寺的後代。那是 在一九三七年年到一九四七年。一九四七年年到現在,五六十年了,時間轉眼如水,變幻很快。我們一個人的生死也就很快。所以講到人生,不可思議,荒廢了人生 那太可惜了。我希望大家為了利益眾生、成就眾生、教化眾生,多點發心、好好發心!」。

在接下來本煥長老朝禮五台的三天中,每天都有隨同的深圳弟子發心供全僧齋法會祈福。本老是弟子們心中永遠的師父,弟子們知道師父救度眾生的悲願,師父的願 就是大家共同要實踐的願;弟子們謹記師父重法重道的教誨,師父的行持就是大家效仿學習的榜樣。因為本煥長老,深圳的弟子也都把五台山當成了自己的家,在弘 法寺當家師印順法師和源妙法師的協助安排下,大家積極踴躍地在這文殊勝地廣修供養、為民祈福;因為本煥長老,全五台山三千僧尼也不再感到深圳弘法寺與他們 在地域及心靈上的差別。深圳、五台的四眾弟子都因時時感受著本煥長老福德智慧的光明而法喜充滿,一場場殊勝莊嚴的供齋祈福法會也使整個五台山沉浸在一派空 谷祥和之中。

本煥長老還親自主持了七月十日早在碧山寺舉行的楊釗居士的全僧供齋法會,之後來到大光明寺,這是本老新接管的一座寺廟。這天,此處鐘鼓齊鳴,迎請本老作方丈。在隆重的升座儀式後,老人家威儀端坐、聲如洪鐘的開示贏得陣陣掌聲:「建 一座寺廟,裡面有佛寶、法寶、僧寶,有了三寶,無窮無盡的居士來這裡拜佛,不管他的思想是甚麼,都能種下成佛的金剛種子。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 無量。我本人在南方已建了七座寺廟,我建的寺廟都很大,我用了幾千人,我本人沒有到外面去化過緣,都是他們自己捐到來,我每天收入的錢,我一分都不要,都 拿去修大寺廟。現在,他們把這個大光明寺交給我,但是還沒有修好,空曠的地方很多。但是我本煥很高興,這個地方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文殊師利菩薩是妙覺 菩薩,是七佛之師,七個徒弟都成了佛,他還在當大菩薩救度眾生。在五台山我還沒有建一個寺院,現在在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有這個寺院,那我就發心好好建。我 現在老了,101歲了,雖然我耳朵老了、眼睛老了,思想還是好得很。我安排出家師父來維持這個道場,來修建這個道場,我還是這裡的大方丈,101歲還要當 大方丈。但是除了我以外,我們弘法寺的當家印順法師還是這裡的大當家,我們源妙是這裡的二當家,今後大光明寺的一切事務就由他們來負責。我們大當家跟我還 在想辦法,還要修建,還要修建很多,那就要靠我們居士大家發心,多發心,你們功德無量。

在場的法師和居士們無不為百歲高齡的老人家敏捷清晰的思維和神清氣足的狀態而折服,更為本煥長老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而震撼,人們一次次頂禮讚歎本煥長老,祈請本煥長老永久住世、轉妙法輪。

上午十一時,本老又趕到普壽寺主持供齋祈福法會。在這裡恭迎本老的九十四歲高齡的夢參長老及六百多尼眾佛學院的六百多學子和隨喜參加法會的幾百名信眾同聚 一堂,法喜充滿。下午本煥長老在普壽寺為大家開示:「我是為了用功辦道出家的,我想在座的各位也都是,為甚麼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 們人之初的時候,思想都是善良的,但要知道性相近,我們的習氣遠得很哪,我們活了十年就遠了十年,活了二十年就遠了二十年。但是我們自身是不生不滅、不垢 不淨、不增不減的。那麼這個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東西,大家想想究竟是甚麼東西,我們今天出家就是為了要找我們真如本性的這個東西,找到了這個東西我們就 能了脫生死、成佛做主。希望大家要好好認真不斷地找。我們要覺,成佛是大覺。如果我們不覺,我們的這個思想就跑得很遠還不知道,跑去了還能用功辦道嗎?他 跑去做好事還是做壞事,我們不知道。你們天天做功課念彌陀經,印光老法師教我們好好念阿彌陀佛,發願去見阿彌陀佛,如果我們的妄想一天到晚地動,動的不是 好地方、是壞地方,那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還在煩。所以說大家要覺啊,這一念是放在好的地方,還是放在壞的地方,都在於我們自己。我本 人出家七十九年了,沒有一天是不用功的,到現在都還在用功。我已經六年沒有妄想了!可以說這不容易、不簡單。我們用功是一人與萬人敵,一人要戰勝一萬人。 一個人就是我們自己,一萬個人就是我們這些妄想。你們大家想一想,生死就在一口氣,一口氣不來就是來生,哪敢隨便嘍。我們出家人不在家孝敬父母,來出家幹 甚麼?古人講:‘一人出家明道,修善七祖都要超生!’你們在家居士也要用功,一寸光陰一寸金,浪費了太可惜了。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用好功、辦好道,我就謝謝 大家了。」

本老在講了大約四十分鐘的開示後,很自然地把夢參長老引了出來,風趣地把話筒遞給夢老。夢老說:「今 天本老到我們普壽寺來,放光加持。跨世紀的老人並不多啊,但世間還是有,但是像本老這樣的跨世紀老人呢?沒有!因為他今天所給我們講的「開、示、悟、 入」,用通俗的語言,在為我們開佛之見、示佛之見、悟佛之見,我們大家要把老菩薩的話反復地去思維、意念。諸法因緣生,本老今天不到普壽寺就沒有這個法 會。法本無生因境有,由今天的境界我們生起了向佛的心,怎麼樣才能夠成佛?現在正在講《法華經》,本老這些話也等於佛所說的《法華經》,如果我們大家都授 記了,都能成佛!一百零一歲的老人,講這麼長時間,眼睛雖然看不清,耳朵有點背,但腦子可是靈活。可以說頭頭是道、大法皆真!大家不要用語言去想。今天我 們來到這裡的四眾弟子,因緣殊勝啊,如果是沒有佛的囑託,今天的法會是不會有的。今天我們的法會啊,很圓滿,大家的感覺都很殊勝。

七月十一日、十二日兩天的供全僧法會之餘,本老率信眾先後到善財洞、殊像寺、佛母洞等寺院巡禮。十三日上午八時,本煥長老帶領大家一起向文殊菩薩告假,趕赴西安,繼續朝聖之旅。

參拜佛指舍利,感悟佛陀教誨

二○○七年七月十三日下午,本老一行到達西安,絡繹不絕前來親近的四眾弟子中,有一行衣著活佛盛裝的僧人,這便是仲巴活佛、嘉澤活佛等。面對本老這位當代佛門泰斗,在中國藏傳佛教中頗有威信的仲巴活佛一行,按禮儀拜本煥長老為上師。本老十分慈悲地向他們傳授心經。

本老拉著仲巴活佛的手,口裡十分清晰有力地傳誦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仲巴活佛捧著本老的手,靜心聆聽,以心相接引。這種以心傳心的收徒方式,體現了漢、藏兩系,顯、密二宗的皈依、拜師儀式,把佛法圓融的精神表現到極致。

自此,仲巴活佛在親近本煥長老的日子裡,早、晚按佛教禮儀向師父頂禮,並跟隨服侍師父,直至朝拜完峨嵋山普賢菩薩。在這十多天時間裡,還有數十位活佛拜本 老為上師。本老行願大千、弘法利生的踐行,本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胸懷,感化著十方信眾,也詮釋著佛陀的教誨:佛法不分南北,皈依不問出身。大小相容、 顯密圓融、平等包容是建立和諧、團結大家庭的精神核心。本老常常開示弟子:千百億化身的釋迦牟尼佛在這三千大千世界,以不同身度不同眾生。雖然個人願力不 同、思想不同、因緣不同,所修持的法門不同,成佛的道路不同,但心佛眾生,本無差別,作為佛教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都要以「六和敬」來共同促進僧俗二眾乃 至世俗社會走向和諧。

七月十四日上午,本老一行到西安市歷史博物館參拜佛指舍利。本老雙手合十,虔誠禮拜佛指舍利,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歎:我們今天能參拜釋迦牟尼佛指舍利,這是 我們三生有幸啊!我們應當感恩政府,感恩西安市歷史博物館的每一位人,如果沒有他們的精心保護和供養,我們就不能親眼見到佛指舍利。大家今天種下了成佛的 金剛種子,將來都要成佛!

西安朝聖之行,本老先後到大興善寺、大慈恩寺主持法會。深圳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深圳弘法寺監院印順法師還帶領深圳一行前往西安天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 公司參拜五重舍利寶塔,這是外藉華人王崇仁先生於海外發現並奔走數月搶救回來的。這座五重舍利寶塔依次由外向內為:石塔、鐵塔、銅塔、銀塔、金塔,大小遞 減,套裝精巧,瘞藏機密,神光亙發。

這套舍利塔具有顯、密二教的特色,既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又顯現出一次漢傳、藏傳、南傳三大系佛教,顯、密二宗為一體的供養法會。東寶仲巴活佛、嘉澤活佛等一同頂禮了五重舍利塔。

登峨眉金頂,行普賢大願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古印度人曾把峨眉山稱為「震旦第一山」,可見其秀美是天下盡知。峨眉山是大行普賢菩薩的道場,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七月十八日,本煥長老不顧百 歲高齡,登高冒雨來到峨眉山金頂參拜普賢菩薩。禮佛後,本老從口袋裏掏出約萬元人民幣遞給永壽大和尚,說:「今天,我們來到普賢菩薩的道場,是來學普賢行 大願的,這是我本人供養普賢菩薩的。」隨行的大居士楊釗、王建、唐玉等也都紛紛表達供養之心。永壽、印順及隨從四眾弟子追隨本老,拈香禮佛,供養菩薩。

本老一行還參拜了已初具規模的大佛禪院,參訪了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的萬年寺。

至此,歷時十天,由百歲高僧領眾朝拜「華嚴三聖」的祈福之行圓滿結束。追隨著這位101歲長老的矯健步伐,四眾弟子們法喜充滿、信心百倍。本老衣缽弟子、弘法寺當家師印順法師感慨萬千地說:「我今生最幸福的時光就是給本煥長老當侍者的時光,最喜歡的稱呼是‘本煥老和尚的侍者’。」 儘管印順師如今身擔數職,成日奔波,但本煥長老那種積極進取、捨身為法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他,他知道他傳承的不僅是本煥長老的衣缽,更是佛菩薩、 歷代祖師弘揚正法、救度眾生的悲願。他將護持著本老努力用功辦道、精進不輟,也將帶領著千千萬萬四眾弟子一起效法本老、行願大千!

 
 
超塵長老與興化上方寺
——慶祝上方寺天王殿上樑暨超塵長老九十華誕慶典

◎郭寶康

曆二五五一年(公元二○○ 七年七月十日)江蘇興化上方寺隆重舉行了天王殿上樑法會,上午九時,信眾大清早就到了寺裡,燒香的燒香,拜佛的拜佛,擠滿了新建的天王殿內內外外每塊空 地。來自各地的諸山長老有:鎮江金山寺心澄大和尚、新加坡隆根長老、台灣大詮長老、慶定法師等率領上百位法師和由超塵長老召集來的香港、台灣、新加坡、越 南等信徒打水陸後一同參加上樑法會。接著舉行延生普佛一堂,為超塵長老祝壽,兩項法會後,中午在興化喜來登大酒店設素齋四十席招待嘉賓和善信,興化市有關 領導都向超老祝壽,祝他健康長壽,感謝他為興化上方寺多年來所作的無量功德。……

回顧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底,應上海玉佛寺的邀請,時任興化市政府民族宗教辦公室主任的姚立軍先生往滬參加真禪大師圓寂的悼念活動。期間拜訪了玉佛寺寺管會副主任(興化人)尹波居士,通過尹波於十二月一日與專程從台灣到滬的超塵大和尚初次見面。

說是興化來人,超塵大和尚十分激動。他回憶起一九三○年出家興化圓通庵的情景,那時他才十三虛歲。中正門外高高的雉堞之下那座莊嚴神聖的佛寺中曾經培養出 一代代的高僧。清代冊封國師玉琳第四代孫濟生師的肉身殿中,曾留下「磬石分禪脈,荒城振祖英」的雲峰大師的足跡;大山門前臨水的那兩座高亭內,霜亭大和尚 曾在那裡吟誦;隔著一條滄浪溪的百花洲上,明代文學家宗臣的墓前,曾經躑躅過師祖懷蓮的身影;被譽為「僧中素王」的震華大和尚從六和居踱到四法精舍,兩眸 射出慈愛的目光。一九三○年的興化是那麼安靜,可隔了一年,一九三一年洪水泛濫,全境陸沉。震華法師便將十四歲的超塵帶到了鎮江,在竹林佛學院開始了學法 苦讀的生涯。可興化「為餘得度之地,……因緣殊勝,不啻第二故鄉。餘敬之,愛之,無時或已。」特別是兩位姚姓長者使他終身難忘。一位是俗家姓姚、從圓通庵 走上金山、升座方丈的霜亭老祖,一位是興化護法居士姚松亭老人。姚松亭是城內北小街姚記香店的主人,他居住的那條古巷就叫「香店巷」。姚老居士篤信佛教, 為人慷慨,佈施於各大廟宇。當他第一眼看到十三歲的超塵時,就喜歡上了這位小沙彌,視為法器。每逢節日到圓通庵佈施時,總額外給超塵捎上吃的、穿的,春節 還塞上壓歲紅包,憐愛有加。六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已年邁的超塵仍然念念不忘這段感人的情緣。

當超塵得知姚立軍先生即是姚老居士的裔孫時,激動地拉著姚立軍的手說:「一生遇三姚,幸矣 !足矣 !」

玉佛寺客堂中充滿了親切的氣氛,從回憶往事一直問到當時興化的佛教情況。超塵聽說市區寶嚴古寺已經恢復宗教活動並打算移址擴建時,立即表示贊賞。但同時 說:「就我個人的情感,很希望恢復圓通庵。就興化的佛教歷史而言,寶嚴寺、圓通庵都是名剎上方寺十三房之一,無論恢復圓通庵,還是移址擴建寶嚴寺,都不能 代表十三房,也不能滿足興化當地信眾的心願。最好是恢復上方寺,」在旁的尹波居士當即拍手稱好。

接著,超塵就講起了上方寺的歷史淵源:明末清初臨濟磬山派玉琳國琇大和尚,遣座下朗然雲腳興化結庵梵修。後經數代人努力,建成叢林名剎上方寺。玉琳被順治 召入京都冊封國師,傳茆溪,茆溪傳興化上方寺弘量。弘量被冊封賜紫,傳濟生,濟生傳雲峰。雲峰以國師嫡傳第五代法孫入住圓通庵,第六代法孫廓如則入住寶嚴 寺。玉琳磬山派影響遍及海內外,尤以興化為盛。上方寺分燈傳照,在興化形成了城區通庵、寶嚴寺、大佛庵及長安乾明寺、何垛東隱庵、錢垛青龍庵、孫雙復 庵、祝莊海會庵、沈莊西竺庵、吳莊西方庵、高王莊樂善庵、灶陳莊福田庵、耿莊恒善庵等十三分支,號稱十三房。其時興化有十三叢林六百寺庵,信眾如雲,可謂 「家家彌陀佛,處處觀世音」。可惜很多寺院都毀於抗日戰爭。當年震華大和尚長誦如哭云:「困難未已,水火蓋深,瞻念大教前途,不禁滄然涕下。」他曾摩挲著上方寺的斷碣殘碑深發弘願:但逢盛世,重修上方。

超塵大和尚抱著對佛教歷史文化的執著和對興化的一往情深,提出恢復重建上方寺,當下即被姚立軍先生采納並表示贊成。當即表示,將興化寶嚴古寺更名為興化上 方寺。大和尚燦然道:「當盡微薄之力,支持興化上方寺的建設。」當時已近八十高齡的超塵老人返台後即著手籌措資金。一九九六年五月份因心臟病住進了醫院, 興化得訊,全權委託在台的陶佩瑚先生到醫院探視慰問。看到陶先生,超塵老人家忘了自己是個病者,反而急切地談起上方寺,並說待身體康復後,盡快到興化商談 具體事務。

同年十一月三十日,已經康復的超塵大和尚匆匆登機飛往上海,參加真禪大師圓寂一周年紀念活動。上午剛下虹橋機場,下午在尹波居士的精心安排下,在上海玉佛 上客堂與來滬的興化姚立軍先生面晤。成竹在胸的超老開門見山的提出兩件事,一是上方寺大殿奠基,二是在興化舉行啟建水陸道場活動。這就意味著,復建上方寺 由此進入實質性階段。雙方同定,大雄寶殿奠基儀武定於一九九七年的農曆四月二十日:「為興建興化上方寺啟建十方法界水陸普渡大齋盛會道場」(簡稱「水陸道 場」)定於一九九七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同時商定了活動細節,如水陸道場的內容、人員、規模直至食宿安排、人事組織等等,超老一一作了詳細佈置,並確定 具體事宜由他的學生尹波居士為全權代表予以督促、協助落實。同時表態,由超老出面邀請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隆根大和尚參加水陸道場活動,以進一步擴大在海外 的影響。會談結束前,超老一再請求興化方面將商定的內容去鎮江金山寺向慈舟大和尚作詳細報告,由慈老拍板定奪,最終以慈老意見為准。

興化方尊命晉謁慈舟,慈老聽後哈哈一笑,說:「興化的事已經感動超公了,此次超公下大決心了 !」對超塵的意見表示完全贊同,並說因金山恢復工程耗資浩大,因而「超公出錢我出力,共同建好上方寺。」

興化方面第一次與超老上海晤面後,即得到興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建立了上方寺籌建委員會,聘請慈舟、超塵、隆根和松純四位海內外高僧為名譽主任,寶嚴寺方丈果豐為主任,民宗辦姚立軍先生為秘書長。此次返興即以籌委會作活動安排。

一九九七年農曆四月二十,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盛況空前的奠基儀式如期舉行。中國佛協咨議委副主任、江蘇省佛協名譽會長慈舟大和尚,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 長、香港僧伽會會長超塵大和尚,中國佛協常務理事、江蘇省佛協副會長松純大和尚以及蘇州寒山寺性空、南通狼山月朗等十位海內外高僧齊聚興化。中國佛協、 省、揚州、泰州宗教局、佛協都發來賀電,省、市宗教局及興化市四套班子領導參加奠基儀式。超塵大和尚個人捐資十萬港元作為啟動基金,同時帶來徒弟、居士三 十多人,整個會場超越萬人。奠基儀式由慈老主持,超塵、松純在儀式上講了話,明確表態為故鄉上方寺的建設出錢出力,不遺餘力。超老在發言中強調,興化上方 寺的建設決不能局限於一般寺廟的規模,一定要按照全國名剎來進行建設。也不能一味偏重硬體投入,更要注重寺廟的文化品味和寺規道風的確立。

奠基活動結束後,當晚超老就與興化方面共同商談具體事宜。他十分誠懇地對籌委會主任果豐方丈說:「上方寺和寶嚴寺歷史上都屬於臨濟磬山傳承,現在更是一家子的事。上方寺建好後,你帶著寶嚴寺的兩序僧眾到上方寺來吧。」果老噙淚連連合十,深受感動。接著便安排水陸道場的相關事務,超老說,興化還沒做過如此大道場,心中沒底,擔心得很呢。

超老啟程離開興化後,興化市委、市政府連續四次召開相關部門和鄉鎮的協調會議,公安、城管、水電、文化、宣傳、賓館、氣象以及西鮑、中堡、大垛、周莊等部 門和鄉鎮聞風而動、相互配合。在很短期間內,專門鋪設了過境路至上方寺通電通水;免除上方寺建設的地方性規費;上方寺的征地面積由原先的三十畝擴大到九十 畝,及時辦理合法手續並免除相關費用。

超塵大和尚派來上海玉佛寺尹波居士偕同金山慈舟大和尚多次到興化,指導和安排水陸法會的前期事務。法會設於寶嚴寺,寶嚴寺地境欠寬、殿堂較少且欠寬敞。慈老和尹老精心籌劃,將主壇設於大殿前天井中,其餘六壇分設於齋、客各堂,所有七壇設置緊密有序。

是年重九,興化城熱鬧非凡。慈老提前兩天到達,檢查了賓館、食堂,表示滿意。海外賓客一○八人全部到達,其中隆根大和尚率領新、馬僧侶和居士五十八人。整 個活動,由慈舟、超塵隆根及台灣大詮四大高僧主法,歷時十天,梵唄嘹亮、爐香乍爇。成千上萬的香客信眾頂禮膜拜,顯得十分莊嚴神聖。送聖之日,前有頭鑼儀 仗萬民傘,後有花車香亭、用車三十多輛,全部僧眾緇衣袈裟,口宣佛號,自寶嚴寺過陽山大橋,沿過境路往上方寺,繞城半周,數萬民眾夾道相迎,或跪拜,或合 十,或鼓掌,場面盛大熱烈,秩序井然。車近上方寺時,當地居士近千人自發護道,排列兩廂,跪拜誦佛。

全部活動結束後,超老對興化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組織和當地市民的熱情配合深表敬佩,豎起拇指開心地說:「想不到如此圓滿 !」

有了水陸道場十方贊助的一百八十萬元人民幣超老的十萬元港幣作啟動資金,第一期工程就能投入施工了。就設計方案等事宜,超老、慈老及興化方在鎮江金山進行 了討論。超老提出兩條指導性意見:一是寺廟的設計規模一定要大,殿宇的地基、一定要高於丹墀要考慮到興化地勢低窪、洪澇災害頻仍。原先設的五開間大殿改為 七開間,能容納千人,以滿足興化廣大信眾的願望。二是一座叢林名剎的建設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我們這輩子盡力做,做不了交給後代做,但必須啟好步,開好頭, 起點要高。

這一年年底天寒地凍,八十高齡的超老抱病冒著嚴寒再次來到興化,舉辦臘八粥結緣活動,同時帶來一百萬人民幣。陰霾了多日的天氣突然放晴,當日有千名市民接 受了超老贈送的臘八粥。人們說,一勺粥是一份真情,也是一瓣佛心。一期工程在來春(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工,超老偕慈老、松老在興化舉行了莊嚴的開工儀式, 省宗教局袁普泉常務副局長、市四套班子分管領導參加了簡短儀式。期間,超老對工程圖紙設計、招標等一系列具體工作一一進行審核,並委托慈老主持了招標儀 式。開工以後,超老抱病於六月份再次到興化檢查工程質量和進度。至一九九九年八月,歷時一年,一期工程告竣,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高聳於興化烏巾蕩景區 之上,建築面積達1032平方,高達25米,其體量之大,其時省內無以堪比,僅次於承德普寧大佛寺,號稱「江蘇第一,全國第二」。一期工程包括大殿前丹墀 放生池在內總造價近千萬元人民幣,除十方贊助外,全部由超塵承擔。

二期工程是東配殿群樓,於二○○○年三月招標開始到二○○一年五月竣工。開工和竣工,超老都到達現場。總造價六百五十萬元,慈舟投入三百五十萬,超塵匯款三百萬。工程結束時,超老在寺中居住了兩日,老人家欣慰地說:「我到家了,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在金山議事時,超老曾誠懇地恭請慈舟大和尚出任興化上方寺方丈,慈老再三推辭,誠請難卻,最後欣然應允,並將上方寺列入金山江天禪寺在江北的下院。

兩期工程完畢後,超老組織海內外信眾捐資塑像,配置法器,耗費近二百萬,不足部分全由超老補貼。超老的至誠感天動地,每當超老風塵僕僕從海外趕至興化時, 總是伴著和風和麗日。大殿奠基時,天空萬里無雲,超老離開興化後,風雲突變,龍卷風大作。超老和眾位高僧啟建水陸道場時,連續十日秋高氣爽、清涼宜人。當 超老手捧玉瓶向香眾灑淨時,天空突然飄下花雨。灑淨完畢,雨止日出,時人無不稱奇。或說,超老天人合一;或說,超老發大慈悲、行大功德,感動了上蒼;或 說,超老本身就是當代活佛,就是佛的化身。

十多年轉瞬而去。儒者說:逝者如斯;佛家說:視興化如四時木。祇有那座水上名剎興化上方寺日臻完美、佛日增輝。溪河長流,梵唄悠長,都在細述著宗教政策的信仰自由,記載著超塵、慈舟、隆根、松純等高僧和佛教的四眾弟子的不朽業跡和無量功德。

今年超老已經年屆九旬,謹以此文為九十壽誕老人獻禮。

 
 
從「海潮音」想到「觀海聽潮」的菩薩
——太虛大師誕生117周年紀念日之追思(下)

◎黃智鴻

(接上期)這一「捨身捨心,救僧救世」 的菩薩性格,不知為後世開出了多少壯闊的思路,而不死的心力更為《海潮音》創下了非同凡響的文思格局。這非同凡響的生命,還得先從意蘊深遠的命名說起。關 於《海潮音》的取名,除了一句「人海潮中之覺音」外,大師還寫了一篇專題文章——《釋海潮音》。如此一絲不苟而鄭重其事,足見「形如彌勒氣如虹」的大師, 在弘道明教上的一片文心。大師說:「本無成見,從緣而發之音謂潮音,隨順當機,應時而施之音謂潮音,衝破現前環境,突開時下趨勢之言論謂潮音,獨造適宜環境,自成優先趨勢之言論謂潮音」。又說:「海潮之音:是契實性、應時機、所宣流之有力用、能破立的言論,非玄遠迂闊篤時拘墟之說」。「衝破現前環境,突開時下趨勢之言論」、「能破立的言論,非玄遠迂闊篤時拘墟之說」,這兩句話在今天,依然浩氣不改,想大師集大傳統之成,而革小傳統之命的智慧與膽識,已為佛門學海建起了燈塔,今後學子不復茫然矣!循著「海潮音」的思路,不禁要想起那位「觀海聽潮」而一身素白的菩薩。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一九二一年秋,大師曾在北京辛酉講經會宣講《法華經》,當時大師就對〈普門品〉這一偈語中的「海潮音」詮釋道:「此音使求救者當機獲益,應時解脫,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汎而應時,故曰海潮音」(《太虛大師全書》第七編〈法華經演錄〉)在眾苦沸騰的時代,誓要令大眾「當機獲益,應時解脫」,這無疑是大師深寄在《海潮音》的大悲精神——「千處祈求千處應」!

菩薩的「三十二化身」此刻都遍住在了哪裡?他還在觀聽眾生的心聲嗎?普陀山還有沒有他的身影?當年在普陀掩關的大師,有沒有見到這位觀海聽潮的菩薩?大師說:「觀音能除一切苦,均是以般若力量,因沒有人我對待,則身心圓融無礙。各位能來到觀音菩薩這裡,都要無人無我,這樣、各人當體即是觀音菩薩了」(《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八編〈體念觀音菩薩的精神〉)。此刻心中又響起了大師的詩句:「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我今修學菩薩行,我今應正菩薩名,願人稱我以菩薩,不是比丘佛未成」。「『願人稱我以菩薩』,正是吐露大師『為學菩薩發心而修行者』的真實意趣」(印順導師《略論虛大師的菩薩心行》)。

菩薩對人間永不失望的那顆心,依然還在「海潮音」的旋律中動躍著,也許他還要等一萬年、萬萬年,乃至於百千萬劫,堅決地日日夜夜等下去,直至人間淨土完成 的那一天為止。想觀世音菩薩依然常住在《普門品》上,必待活在人間的人,那人心中的觀世音菩薩遇見了《普門品》上的觀世音菩薩,也許此刻的菩薩才有辦法為 尋聲救苦的事業,化現出許多觀海聽潮的人來。「千江有水千江月」,水月觀音的寓意想必不外於此。「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比丘、比丘尼讀而 相應,人間多一比丘、比丘尼身觀世音;優婆塞、優婆夷讀而相應,火宅多一優婆塞、優婆夷身觀世音。將人間慈悲的手、智慧的眼匯聚起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便如在目前。大師當年創辦《海潮音》想必就是要在人海潮中,以心牽心地冶鑄起千手千眼的大士法身吧!

為國家與佛教著想,我渴望大師的乘願再來!更期待今日自由中國的大德們,能承受大師精神的感召,繼承大師的學業,成為當前我們所仰望的大師化身!」(《我懷念大師》)「大師的深見與遠見,我們不一定能學,但應遵循大師的指示去努力」。「大師為教的悲願,大師寬容的大度,紀念大師的,都應該警策自己,隨分修學!」(《向近代的佛教大師學習》)相信印順導師於此時,依舊還會通過生前的這一些話,來和我們一起懷念大師的。

沒錯,「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當年導師供在大師靈前的那一株梅花,它是否也和今人一樣,抬頭望著同一輪明月?就以大師懷念大師的話,來懷念 大師吧。「卅六年(1947)三月六日晚,我回到上海,禮見大師於玉佛寺的直指軒。大師為教的心境,當時非常不順適。十日早上,我向大師告假,要去西湖一 看。大師說:‘就回這裡來吧!帶幾株梅花來!’那知道這就是最後的禮別。不幾天,得到大師去世的電訊,特地折了幾株靈峰的梅花,帶回靈前供養大師」(《我 懷念大師》)。一九四七年三月「大師殆以化緣周畢,竟以十七日下午一時一刻,於玉佛寺直指軒安詳捨報」。一九五○年四月一日脫稿的《太虛大師年譜》,永遠 地記下了這一個下午的一時十五分。

鄧子美、陳偉華《麾下一代新僧——太虛大師傳》選了大師生前的一段話,為偉人傳寫下了尾聲:「『我為發揚中國佛教,改革中國僧制,使佛教受到廣大人群的信奉,自不免有損不願改進的傳統佛教者的名位,(他們)對我或有不滿的表示。但我自信在我死後百年,佛教僧俗都會想念我太虛,認為太虛為佛教(的著想)是對的』(《對 漢院學僧的臨別訓示》)。事實上,僅隔四十二年,即太虛大師誕生百年,海峽兩岸以及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都舉行了極其隆重的紀念活動,包括僧人、居士以 及研究中國佛教的專家學者都對太虛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也許至今,傳統的影響依然很深,佛教革命的阻力仍然不小,可是我們迴眸看當年,是否和後人看現在一樣 呢?」

就以大師當年的話來作為我們今天的迴眸吧!一九四○年四月大師在星加坡佛教會說:「馬來西亞有華僑的僧寺、尼庵、齋堂四五百所,有規模較大的檳城極樂寺、 佛學院,星洲雙林寺、光明山等。更有星洲等處之中華佛教會、佛教居士林、及國際性的摩訶菩提社、星洲佛教會、及吉隆玻檳城的佛學進智社等新的組織。所以、 我想南洋佛教基礎並不弱,若聯合起來作有系統的組織,在星洲設一『南洋佛會』,其餘各處隨其需要各設分會。一方面保持現狀,一方面作新的國際宣傳,及辦佛 教教育與普通高中小學校與慈善事業,和修養研究團體等,其前途很有發展的希望」(《太虛大師全書》十八編〈南洋佛教會之展望〉)。想這段文字至今也已度過 了六十餘年的歲月,就在這番話講後十四年,竺公也就來了,而後三慧講堂落成了,講堂也建起了太虛大師舍利塔。「南洋佛教基礎並不弱」「其前途很有發展的希 望」,這兩句話就這樣跟隨著大師的舍利,被竺公的「提莫邪護教,用寶筏渡生」一聯給永遠地留住在了三慧講堂。恨我生也晚!不逢大師。又何其幸哉!得生檳 島。

清光緒十五年(一八九○)農曆十二月十八日,大師誕生人間已一百一十七周年了,而再隔不久,農曆二月廿五日的圓寂紀念日也將到來,每年的這一天,靈峰的梅花,想必將會少去幾株。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傳心一明月,埋骨萬梅花」。竺公的這兩幅「梅竹圖」、「明月梅花圖」,此刻可能都將不見於人間。祇因天上仙家桃,不如人間僧家梅,也許竺公會在今天來人間取回傲骨梅,將之移送兜率,在內院供上一天。南京的梅花也很香,到時候定要偷偷把它給摘下,藏一株在心底,等回國後,再到講堂,好供養大師。

 
 
憶恩師——法如法師
◎釋宏學

蘇如皋市定慧寺都監兼監院、恩師法如法師於四月二十一日示寂,享年八十歲,戒臘六十二年,僧臘六十九年。定慧寺兩序大眾無不深深哀悼,恩師去矣,風範猶存。回首過去,追思法師的一生,回顧與法師相處的二十多個春秋,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童真出家,身心無悔

恩師俗姓洪,名九盈。一九二八年生於江蘇海安縣壯志鄉一個農家,兄弟二人排行老大。早年喪母,因家境貧寒,自幼參加農作,養成克苦耐勞的樸實品質。一九三 八年,年僅十歲的他即投如皋文峰閣禮淨心為師出家,師父對他除生活上呵護關心,對其要求亦十分嚴格,從做人學起,從小事做起,為法如法師一生為人處事打下 了堅實的基礎。

日寇侵佔如皋期間,法如法師一度避難於家鄉,也曾求得一個較有前途的工作,但他不為所累,一旦情況和緩,又毅然返回文峰閣,晚年談起這件事亦無怨無悔。一 九四六年於上海龍華寺受具足戒。一九四七年到常州天寧寺佛學院學習,常常認真研習佛法到深夜,頗有造詣,在同窗中受到好評。他有深厚的儒學功底,古典文學 名著即使到晚年仍爛熟於心。堅實的佛學基礎,許多佛經偈語,皆能脫口而出,即使對法華、楞嚴等大經也能娓娓道來,概其精要。

備嘗艱辛,堅守信仰

一九五○年,他學成回祖庭文峰閣。由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一九五八—一九六六年去如城蘆扉廠當工人,受文革影響廟毀僧散,無奈回原籍海安家鄉務農,一九六七 年九月又被召回如城蘆扉廠,十月又委以如城北門糧站糧食加工廠負責人,一九六九年又調回蘆扉廠直至退休,從這短短十年間的履歷,五次變遷崗位,大起大落, 多少辛酸淚!從清淨無為的佛門,一下子到嘈雜的工廠,從敲磬敲鐺的佛子,一下子去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從有一定收入的工廠,一下子去了靠天吃飯的底層農 村,一般人是難以適應的,既是人格的扭曲,亦是經濟上的處罰。在工廠期間,幹壓扁蘆杆的活兒,一人拉幾百斤重的石滾子來回。用船到江邊運蘆柴,踏著冰碴兒 沿河邊背縴,篙子一摸一把冰……但是,法如法師竟撐了下來。他雖然外表改裝,內心仍是按照僧人要求,獨身、素食不改,仍然天天拜佛,默誦功課,經常與教友 們碰頭交流,佛陀的慈悲心懷、堅定的意志、開傦的胸襟,賦予他頑強的毅力,鑄就了他淡對逆境的人格。

續佛慧命,功不可沒

峰回路轉,雨天過晴。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恩師法如法師被請回定慧寺,成為修復籌委會的主要成員,商討並參與定慧寺的修復和建設工作。在一九九三年定 慧寺恢復水陸法會,由於眾姓水陸規模大、齋主多,住宿問題一時難以解決,他主動拿出自己的積蓄買回六十條棉被,供齋主打地舖;在分管佛事時,看到佛事莊嚴 比較簡單、陳舊落後,又自己掏錢到蘇州購刺繡莊嚴的幡、花衣和千佛衣等;同時,發心拿出幾千元添置大殿法器。他雖然是定慧寺主要職事之一,並分管宗教房產 等事。由於在工廠辛苦而遺留下的咳嗽、肺痰等病,他平時醫藥費分文不在寺院或房產辦公室和工廠支出,他就是那樣的護持道場,對名利從容淡泊,力所能及地替 常住分憂,處處維護道場的形象。文革後,佛教百廢待舉。一九八四年我剛出校門,即入佛門。對生活、對社會、對佛學一無所知,老法師們從洗衣、行禮、練字教 起,耐心細緻,一絲不苟;而閑暇之時,又與徒弟們共同生活,平等相待,是嚴師,更是益友。在寬嚴相濟的環境中,定慧寺成長出一批有較高學風嚴謹、佛學學 識、思想活躍的青年學僧。如中國佛教協會的宏度法師、香港的宏修法師、旅美的宏正法師等,活躍在境內外的弘法道場。蒙前輩們栽培關愛,我也走上南通市佛教 協會和定慧寺的領導工作崗位。在追隨恩師十多年的時間中,他一直要求我們愛國愛教,大膽工作,督促我勤修佛學,善待眾生。通過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使我逐 漸成長,能夠為護持道場、弘揚佛法做有益的工作。

建言獻策,愛國愛教

法如法師一生愛國愛教,即使在一九五八年的社會變革大潮中,被迫走出寺院到如城蘆扉廠勞動,曾任過生產大組長。北門糧站糧食加工廠負責人,仍能順應形勢, 任勞任怨,積極工作,並被上級評為民主進步人士。回到寺院後更是與政府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在擔任南通市如皋市兩市政協委員期間,積極參政議政,深知佛教的 命運同國家的命運前途緊密相連,因此始終把宣傳如皋,介紹如皋作為一項己任,多次為落實宗教政策,向政府建言獻策,得到政府領導們的好評。

恩師走了,靜悄悄地走了,走得那麼安詳、那麼自在、那麼無牽無罣。他雖離開了我們,但他為如皋佛教事業做出的奉獻,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敬佩與思念。我們要繼承他愛國愛教的崇高品格,寬厚待人的菩薩胸懷,加強自身建設,加強道風建設,為構建和諧世界多做善事。

 
 
一次心靈上的洗滌
◎ 頓 作

○○七年五月一日至七日,有幸參加禮佛禪寺的短期出家真實生活體驗,首先要感謝日照法師給我這個機會。

在這短短的七天時間裡,與十九位師兄每天早晨四點三十分起床誦經,五點三十分吃早餐……等等,與社會中的普通人生活相對照,那種沒有規律的貪睡習慣,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真正的出家僧人生活是那麼的恬靜,有規律。這才是一個想真正能讓自己的身心受益的最好生活方式。

飲食上,僧人每餐前後誦經文,飯菜做到不掉一粒米,不剩一口湯,對來自八方信徒所供養的食物是那麼的恭敬,我們從小入學就學過「鋤禾日當午,汗滴落下土」 的詩句,但是在社會改革開放的今天,是人們的生活水準迅速提高的年代,又有誰真正能夠體會到詩句的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那種鋪張浪費的惡習進行譴責自己的行 為呢?

做人上,謙卑做人,恭敬師長,兄弟及任何一個人,對父母的知恩、報恩、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的做人準則,讓我在心靈上進行了一次洗滌!在學習期間,幾位法師 的講經開示也從做人及修行成佛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指導,大到人生觀、世界觀,小到舉手投足,無不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做人且做一個善良的人進行諄諄教誨。

短短的七天時間使我接觸了「地藏經」、「大悲咒」等經文,從經文中可看出古人對修行成佛進行了全面統一的總結,而且說明佛學不是迷信,它是「智慧、慈悲、 佈施」相結合的一門學問,體現了「道德提升自我的明燈」。法師對佛學的真正體悟是我目前無法體會與實現的,作為一名皈依佛門的弟子,還要不斷的學習,修正 我的內心及形體,成為一名真正的佛家弟子。

在本期短期出家活動中我也想提些想法,如果能夠在我們成為一名皈依弟子之前給我們上一堂佛家弟子的言行教化課,主要是針對禮拜的方式、誦經、進行詳細的指 導,作為一名剛入佛門第一步的我來說,一直對佛學沒有研究與認識,在這個良好的機緣中,能夠提示一下我們作一些詳細的引導,怎樣邁出第一步,否則會讓我們 對佛教剛有認識的人轉身而退,那也是說斷送了一個將來即可能成為菩薩的人,希望本寺第二屆短期出家活動能夠更加完善更加成功。

最後我要講一下我對本寺的感言!

首先,感謝日照法師給我這個機會在本寺進行體驗僧人的生活,在日照法師的這種弘揚佛法,身教厲行的感召下,讓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佛家弟子,一名真正的法 師,而且本次活動中的 「傳燈」、「火供」、「放焰口」讓我實現了我幾年中一直想實現的願望。出於意料的是在這次短期出家體驗中讓我把幾個願望全部實現了。

這體現了我和禮佛禪寺是真正的一種「緣」,其次感謝日照法師在這次活動中在身心上給我的啟迪。現今忙碌的生活中,人性的淪喪,金錢的崇拜和顛倒的社會,我體悟到甚麼是執著與放下真正的內涵,也瞭解了佛教基本的理論。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阿彌陀佛

 
 
甘露法水的滋潤
◎頓 成

蒙三寶加被,禮佛禪寺常住的成就,自己宿世善根這使然,我來到了博羅觀音山,參加了禮佛禪寺的第一屆短期出家活動,親身體驗七天的出家生活,消除業障,淨化身心,增長福慧,更願以此善根,永結出家緣。

吾佛說法惟一道,出家為僧報親恩。又所謂「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居家迫窄如牢獄,出家寬廣如虛空。」五月一日,是我們正式剃度的日子,「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寬袍圓頂僧相現,法王座下添子孫」 隨著剃度恩師一次一次的念誦,我們二十位學子殊勝圓頂,僧相已具足,成為一名沙彌,沙彌就是「息慈」之義,息世間惡,惠濟(慈濟)眾生。在往後的七天,得 與六和合福田僧為蓮友,七天中以道為務,想到這裡,我是多麼的歡喜雀躍,心裡一遍一遍的發願:正出家時,當願眾生,同佛出家,救護一切。

剃度圓頂後,法師為我們傳授了沙彌十戒。《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無戒不成佛故。出家在家都是以戒為根本的,都是以戒法來軌範我們 的身口意三業的,通過持戒清淨,心則獲安陷隱,心安則可得定,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故戒如大地,能出生種種功德。何等深厚的福報,使我等因緣聚會, 親聞沙彌十戒並戒品沾身。在三番皈竟之時,我緣一切情非情境,發願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納法於心,產生戒體,且發心建立真正的隨行,攝護自己 的身口意。在這個時候,我們搭上了衣,感到多麼的自豪,這是佛搭的衣,袈裟是十方三世諸佛的標誌,衣搭上了,就要制止自己不如法的行為,更要精進,要受世 間人受不了的苦,要為利有情願成佛。

善哉解脫眼,禮懺福慧衣,我今頂戴受,莊嚴清淨身。

所謂「剃髮染衣與俗別,穿衣吃飯從頭學」,在教授阿黎的誨導下,我們習學行住坐臥四威儀,還要建立種種的細行,在出家七天當中及至往後生活當中去落實。這 就是「受黎教,當願眾生,具足威儀,所行真實。」從早覺、下單、登廁、洗刷到穿衣,舉手投足及至吃飯都有修行的學問。我們每天都有一堂功課,就是過堂,進 入齋堂用齋前就要先念供養並作五觀: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已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視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佛道, 應受此食。這個時候,我總是抱著一顆慚愧的心,感恩的心,惜福的心,滿足的心,接受的心,把碗端起來,又所謂端起碗來如龍含珠,持起筷來惹鳳點頭,粒粒飯 食,還不忘句句佛號,所以一碗羅漢席,吃得菜根香,食存五觀,吃出智慧,吃出禪悅來。過堂也是在培養我們的耐心和惜福的心。

每天上殿早課,誦楞嚴清淨咒,梵音裊裊,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祥和。

日照法師、妙峰法師、海濤法師法語繽紛,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華嚴經》云:「善知識者,是我師父,示導於我諸佛法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見佛如虛空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見佛如虛花池故。」學習佛法,要有「聞、思、修」三慧,從聞而得解,從解而起和,最後才能從行而得證的。可能,要求自己放下自我,調柔心性,以清淨心,慚愧心,懺悔心來接受甘露法水的滋潤。

聽法之餘,要督促自己常為大眾執勞服務,培植福報,同時要學會少欲知足。這裡是我們的家,出坡作勞是應該的,菩提園中留下我們的足跡,還有親手種下的菩提樹,當願眾生,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與佛無異。

佛在世時,兩門功課,一門禪,一門誦。誦經,背文是必須的。剛出家了,受沙彌十戒了,毘尼日用要背起來,每天一卷的地藏經也要誦,出家了,就是不可偷安好閑的,就是要常坐禪寺習誦的,又要有為法獻身精神的。

佛前燃燈也是在提醒自己要為法獻身的。一盞燈燃另一盞燈,燈燈相續正法存,傳燈法會,我們懇切祈禱正法久住,普度眾生,燃燈也是表達我們求證菩提不退,願做明燈常燃的決心。

一天下來,夜已深了,快該養息了,身體也疲倦了,然而,觀想這是個四大假合的漏劣根身,放下這個臭皮蘘吧,夜即攝心,存念三寶,反省自己一天的不如法的行 為造作和心念,及時懺悔,以懸想自己的曠劫以來是不惜勞苦的造業,全心全意的在造業,多少的塵垢罪啊,慚愧、懺悔、願仗佛弘慈,永得清淨誓不再作。

此時,總想靜坐一會,所謂「四威儀內坐為先,靜慮身心漸坦然」,如是讓燥動的心,能歇下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置身於三界火宅中的這個清涼寶所裡享受著正定的法樂。學佛的人,就要學會獨處,要以法為伴,要守持道念,雖然獨處,但心裡裝滿無價珍寶,是一點都不孤單的。

養息去吧,躺在床上,心中還是佛號聲聲,對阿彌陀佛生起一種深深的憶念,懸想久遠劫來遠離彌陀的懷抱,浪跡六道,又觀現生中,轉眼自己就會老、病、死,想 到此,心中悠然生起極大的厭離,慚愧,懺悔之心,又對極淨微妙的極樂世界生起深切的慇求之心,還有對心中的自性彌陀生起極大的信息,翻而為在臨命終時決定 正念現前,求原往生的決心,那是我們真實的故鄉。隨著願心的堅定,我慢慢進入了安祥的睡眠中。

此次此行,令我種下出世圖,解脫因,出家實在是殊勝,佛說要讚歎出家人的功德,除了吃飯,一百年都讚歎不完的。蓮池大師說:「所謂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煩 惱,斷無明,得無生忍,出生死苦,是則天上人間之最勝,而父母宗親被其澤也。」一日一夜出家持淨戒,得生六欲天中,七返受福,隨心自然。然而因緣聚散,這 般無常,為期七天的短期出家淨戒生活即將結束,我多想就這麼放下一切,以後今生,隨佛出家,義無反顧,一如菩提園中的菩提樹,深深的紮根在這大悲的土壤裡 一樣,可歎自己業力甚大,為塵勞所障,不得不捨戒還俗,何等的無奈啊……

捨戒回去後,我們要常念三寶的恩德,常以誠心供養三寶,要為法,要護法,常以慈心奉獻眾生,以謙下嚴格律已,要學怎樣用五戒及至八關齋戒來處世,要長修持 戒這德,常思眾生之苦,常懷度生之志,無盡眾生無盡願啊。另外要勤修學佛法,《法嚴經》云:「學是勤修功德地。」我們要走好人生路,就必須認真的體解佛 法,以佛行作為已行,才能利已利人。才承擔得起「居士」的美稱。切勿久迷塵俗,慎防墮落,出苦無期。

善哉禮懺衣,莊嚴身與心,有緣得受持,感謝三寶恩,無緣暫捨離,還俗了人情,惟願佛加被,令我早回寺。

原以此短期出家功德,供養十方佛,菩薩摩訶薩,諸路護法者;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福慧皆增長,圓成勝善根,所有刀兵劫,水火風災難,疾病饑餓等,普願盡滅除,先亡獲超生,現眷咸安樂,風雨常調順,世界永和平,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

 
 
留雲禪寺兩功臣
◎彭瑞高

雲禪寺是南翔鎮的象徵。南 翔建鎮一千五百年,實質是留雲寺建寺一千五百年。十五個世紀的漫長歲月,由白鶴南翔寺而南翔寺,由南翔寺而雲翔寺(又名留雲寺),其間經歷了多少朝代興 亡、戰亂兵災,又凝聚了多少名僧鄉賢前赴後繼。留雲寺屢建屢毀、屢毀屢建,足見佛法無邊、生機永遠。如今留雲寺又一次巍然聳立江南大地,我們不可不提及兩 位有功之臣。

一位有功之臣叫慧禪。慧禪法師是滬上名剎玉佛寺的堂主,又是留雲禪寺的住持。我這裡不說留雲禪寺重建時期,慧禪法師「親力親為,夜以繼日,殫精竭慮,精益求精」,祇說留雲寺重光後,慧禪法師以創新的觀念弘揚佛法,在很短時間裡使留雲寺名播四方、信徒聚集、香花鼎盛。

上海全境寺廟八十多座,每座寺廟選擇的弘法途徑都不一樣。慧禪法師為留雲禪寺開拓的道路別具一格,那就是啟發信眾從小事做起,從一元錢做起,心向慈善事 業,促進和諧平等。我們到留雲禪寺,一眼就看到了「護法功德委員會」的白底紅字牌子。信眾每天捐一元錢,就可以成為留雲寺護法功德委員會的會員。參加這一 委員會的涵義是甚麼呢?旁邊四張條幅作了生動的說明。這些條幅分為八字、十字、十二字、十四字,通俗易記、樸素深刻,茲錄於下:「一人入會,十方受益」; 「一元結萬緣,恒儉而博愛」;「日日累積功德,天天奉獻愛心」;「每天節約一元錢,世代增添無量福」。一元錢對信眾而言,實在微不足道,但積少成多、聚沙 成塔,把這些錢用之於慈善事業,促進社會和諧,所起作用卻無法估量。

留雲禪寺弘法利生,追求的是一個「恒」字。一位信徒對慧禪法師說:「一天一元錢,一年三百六十五元錢,捐起來太煩了。我今天交給您一筆錢,把一百年的會費 都捐了吧。」慧禪法師笑著謝絕了。他說:「一天一元錢,就像種下一棵小樹苗,需要我們持之以恆,每天給予陽光雨露,這樣,小樹苗就會長成巨大的菩提樹。您 若今天把一百年的好事都做完了,以後九十九年不澆水,樹苗還是長不大的。」慧禪法師循循善誘,告訴了我們一個多麼雋永的佛家哲理。留雲禪寺在這位法師的住 持下,走向新的鼎盛,絕不是一件意料外的事情。

留雲禪寺的另一位有功之臣叫王其興。王其興我認識已有好幾年了。他在跟我交往的這些年中,從來不提自己正傾力於重建留雲寺。這件事真令我不解。這次我來瞭解了真相,還不由得責怪了他。

留雲禪寺一九九八年批准重建,王其興一九九九年擔任南翔鎮副鎮長。他分管宗教,重建留雲寺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他肩上。他當副鎮長的三年,恰恰是重建留雲寺最忙的三年。他回顧道:這些年也不知是怎麼走過來的,太難了!

市里為重建留雲寺批了十五畝土地,這是上海寺廟重建批地最多的一例。按理說地多是好事,但面積越廣,拆遷人數就越多,拆遷工作量就越大。南翔鎮中心小學要 搬,寶康釀造廠要搬,幾百戶居民要搬……事關重大,千百個鎮民都翹首以待。鎮上非常重視這件事,派來人大主席陳明其負責動遷工作。王其興動情地說:我們南 翔鎮的老百姓真是好百姓,對重建留雲寺相當支持,對鎮政府的工作也十分理解。寶康釀造廠作為國營企業,動遷涉及許多職工的安置,一時成了我們最大的難題, 但在區、鎮多方協調下,職工們顧全大局,動遷終於按時完成。當昔日鱗次櫛比的舊房夷為平地,留雲禪寺莊嚴地打下了第一根樁基,王其興激動得難以入眠……

回顧留雲禪寺重建,許多事王其興無法忘懷。去北京取趙樸初先生的題字,就是其中一件。老王回顧道:請趙樸初先生為留雲禪寺(雲翔寺)題字,那是佛界內外、 上上下下都期待的大事。趙樸初先生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題寫寺名當然是最佳人選。人們記得,解放戰爭時期趙先生曾在南翔鎮待過一段時間,對雲翔寺有深刻印 象,估計會答應題詞。經過區政協主席陸象娟的幫助,趙樸初先生果然欣題寺名,鎮黨委書記傅一峰和鎮長張龍根派王其興專程赴京,去陸象娟胞兄陸象賢府上取趙 先生的題字。王其興至今清楚記得:趙先生那寶貴的題字,寫在一張宣紙上,宣紙長不滿三尺,寬僅兩虎口,可放入信封、藏進包內後,王其興覺得簡直有千斤之 重。他在十二小時內往返京滬,破霧穿雲間,已依稀看到趙先生的題字,閃耀於古剎山門之上……

如今,我們去留雲禪寺進香敬禮、叩問佛法,當記得佛界的堅韌和政府的不懈。這裡的傑出代表,就是慧禪,就是王其興。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兩岸四地佛教弘展研討大會」
日程表

日期:佛曆二五五一年(2007年)10月7日及8日

場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

日 期  時 間 程 序
10月7日
農曆八月廿七日
星期日
10:00-11:30 開幕典禮
13:30-17:00 專題演講
10月8日
農曆八月廿八日
星期一
9:00-11:30 圓桌會議
 14:30-16:00 座談會
 16:30-17:30 閉幕典禮

備註:除開幕典禮向公眾免費派發入場券,其他場次僅供邀請人士出席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舉辦
八關齋戒暨梁皇懺共修法會

七月廿三至廿九日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為接引信眾共修,假屯門釋慧文學校舉辦八關齋戒,恭請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妙法寺方丈修智大和尚、西方寺方丈寬運大和 尚為發心居士傳授八關齋戒,莊嚴隆重,法緣殊勝。本港善信湧躍參加外,國內各地信眾也聞風而至達三百人。據紹根長老講述,受持八關齋的善信,目的期望體驗 出家人日常的平淡生活,同時亦藉此機會遠離塵嚚,修攝身心,寧靜數日,播下出世正因,他朝遇緣而發,便能萌芽,開智慧花,結菩提果。紹根長老得悉眾多善信 從廣州遠道而來,發心修持八關齋戒,在七日內更增設拜禮梁皇懺法,希望發心居士,藉此勝緣,專心禮佛拜願,懺前愆,消除夙業,讓他們把身心沐浴於佛陀慈悲 法水之下,蕩滌多生多世的心塵罪垢。

大會更恭請泉慧長老、紹根長老、宏通法師、修智大和尚、寬運大和尚輪值慈悲開示。大會更安排法亮、自雄、戒晟、宏修、戒端、照品、常行、界真、法揚、心 開、真三、光如、光道等多位法師負責教導佛門各項禮儀。令參加共修的善信無不法嘉充滿,並謂勝會難逢,來年若繼續舉辦,決定廣邀發心信眾來港參加盛會。聞 是次法會動用義工達五十餘人。

 

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主辦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週年齋僧大會」

以永惺大和尚為會長的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今年籌辦團體包括: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菩提學會、西方寺、佛香講堂、佛教愍生講堂、羅漢寺、慈航淨 苑、楞嚴學處、佛教大光園、世佛會(港澳)區分會、噶瑪迦珠佛學會、佛教青年中心、香港金剛乘學會、法輪會社)於2007年9月2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廿一 日)上午假新界荃灣老圍村三疊潭西方寺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週年齋僧大會」。
以往香港甚少舉辦大型供僧活動,今年欣逢回歸祖國十週年,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多個會員團體,藉此發起舉辦「齋僧大會」,禮請香港及深圳各佛教道 場之大德長老、法師等蒞臨應供,讓廣大佛子及市民們有緣隨喜參與布施供僧,廣植無量福田種子。結夏期間,十方僧眾,清淨共修,藉此僧團之力及共修之功德迴 向,功德殊勝難議。

是次齋僧大會,護法大德楊釗居士等率先發起捐贈供僧善款及供僧禮物品;大會更會接受十方善信隨喜捐獻,目的是希望能使更多有緣眾生一起參與,同結聖緣。是次「齋僧大會」圓滿後,如有剩餘款項,將悉數撥人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之「供僧基金」,繼續作為未來供僧之用。
市民如欲參與供僧活動,可致電:香港菩提學會 2577-2298,西方寺 2411-5111 查詢。

 

慈輝行者的腳步

◎呂厚龍

 為深入了解愛滋病在雲南省的感染情況及做好防治工作,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會長楊洪與美國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博士親自組隊,一行三十一人 於去年冬前往昆明及瑞麗等地區實地考察,國家宗教局蔣堅永副局長、雲南省有關領導等親自接待,一路陪同。蔣副局長說:宗教局以利樂有情為工作目標,以三個 (即宗教與宗教間、宗教與社會間、信教與不信教者間)和諧為努力方向。而楊洪會長是宗教局的老朋友,防止世紀絕症愛滋病的擴散和治療,意義重大,也因此特 別前來參加。

慈輝行者的腳步,因此而又一次走進更偏遠地區的愛滋病感染村,那裡不但交通不便,氣候變幻莫測,與感染者實地接觸,直接了解感染者的需要及撫慰那些受傷的 心靈,為感染者撐起遮風避雨的巨傘,重新點燃生命新機,難怪那裡的人都說慈輝行者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使者。此「誠於中,形於外」之讚語,對慈輝行 者而言,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就像《金剛經》中所云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慈輝行者以一貫的步 履,在奉獻一己之力,在助人之中,「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更無有我在助人,也沒有眾生需要被幫助之念。

多年來慈輝行者不懼寒暑,不為風雨霜雪所阻,在全國各偏遠山區小徑,在貧困農村,在災區走動,為凄苦無助的群眾送去米糧及各種救濟物資,送去溫馨問候,傳達了慈輝佛教基金會的關懷。

 

新書推介

二○○七年四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的《滴水禪思》、《心靈渡口》兩本書,是作者近四年來寫的散文隨筆集。書中充滿禪味詩意,加之作者詩意修養的純熟,使文體敘述從容淡定,散文化的語境隨手拈來,有清風澄澈而靈台空靈之妙。

這套書分別由著名作家劉荒田(美國)、莫小米、阿成、詩人非馬(美國)作序;廣州《周末畫報》主編、香港文化評論人李照興對其叢書亦有點評。書小配有潮州韓山師範藝術系孫天原拍攝的圖片,主要凸顯空靈與幽靜的清涼意境。

書一《滴水禪思》:滴水雖微,漸盈大器;滴水雖微,見微知著。對於生活而言,一滴水有時候就是一片海。關於人生的許多道理不必用海去詮釋,一滴水足夠。鑒於此書冠名「滴水禪思」,作者由水思禪,水是為主體。

書二《心靈渡口》:活在當今,心靈的寧靜的確不易得,因為我們的心永遠會被外在的力量所左右,未嘗獲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因而也就失去了回歸自我的心路。字裡行間充滿了睿智與禪機,對困惑於當前物欲橫流的社會現象的人們,應該是一帖清涼劑與鎮定劑。
這套叢書用精煉暢達、幽深溫婉的語言,揭示了許多隱含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覺的人生哲理。書中亦有啟人心智的感悟,充滿禪意的對話,令人莞爾的幽默;在簡約平實、自覺或不自覺中道出佛道的精髓,使佛學中的哲學得到有機的提升。

書中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與讚美,以及對美好生命的向往之情,同時亦是作者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這套叢書在語言中追求詩歌的韻律感,使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中滋潤心靈。

個人主頁:
http:puti.tougao.com
電子信箱:
mike@pub.chaozhou.gd.cn
書名:《滴水禪思》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達亮
ISBN:978-7-5366-8693-9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定價:24.8元
書名:《心靈渡口》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達亮
ISBN:978-7-5366-8694-6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定價:24.8元

聯繫人:黃何
電話:023-68705667
地 址: 重慶出版集團圖書發行
有限公司直銷部
中國重慶市渝中區
長江二路209號
郵編:400016
信箱:love_fxz@163.com

(注:此書在六月底前可以郵購,
也可直接與作者本人郵購)



安撫「靈魂」雕塑在南京毗盧寺選模

近日,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英國皇家雕塑家協會成員、享譽國際藝壇的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教授及其一行在南京大學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小民先生的陪同下冒著酷暑來到毗盧寺,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群雕考察取材。

為了讓慘痛的歷史震撼人的心靈,吳為山教授在群雕的最後設計一個同胞被屠殺後仰面朝天,心中懷著對侵略者的仇恨死不瞑目。在這個時候,一個有幸得以生存的 出家人懷著慈悲之心和民族感情,顫抖著手指,慢慢的安撫著同胞的雙眼,讓同胞閉目安息。吳為山教授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尋找一位要與他的創作意向相吻合的僧人 形象。傳義大和尚把僧眾請出,在吳院長的精心挑選下,中年僧人定山法師最為合適,吳院長讓定山法師彎腰側身,伸手作顫抖觸摸狀,自己抓緊相機從左到右、從 前到後、從上到下在不同角度拍攝了照片。吳為山教授不停地說:「毗盧寺與我有緣,找到了藝術的感覺,感謝定山法師。」

此外,吳為山教授還參觀了侵華日軍屠城罪證照片秘藏遺址。接著參觀萬佛樓,並敲響了明代金鐵大磬。在一尊明代木雕童子頭像面前,吳為山教授激動不已,給予 了極高的評價,並決定親自來寫一篇文章在《中國佛教藝術》上發表,傳義大和尚說:「吳院長寫好後我們一定在寺勒石銘刻,留芳千古」。吳院長指出:「萬佛樓 的藝術品味需要更深一步的提高,國外的教堂裡有最優秀的藝術品,毗盧寺應該把最優秀的藝術引入萬佛樓。」



佛教聖地靈台山
福源寺佛像開光典禮

靈台山地處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長校鎮東古稱「四堡」的中心區域,風景優美,有二百遐齡的寶珠茶花樹,南海觀音賜靈龜石。靈台山是閩西佛教聖地,山上有北宋 年間的永樂寺、宋末的福源寺、明朝的翠峰寺、醉峰寺、現代的圓通寺。此處同時是福建省書法家協會現代刻字藝術創作基地、孔老夫子的聖廟、全國首屆刻字名家 作品提名展覽館。總言之,靈台山是地靈人傑寶地,兼具修行、療養、旅遊、觀光、度假的好地方。

福源寺始建於宋末,歷史變遷,幾經興毀,在二○○五年的大雨中房屋倒塌,二○○六年開始重修,茲謹訂於二○○七年十月三日舉行佛像開光典禮。十月二日開始 至八日舉行兩岸四地祈禱世界和平水陸大法大齋法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十月一日到七日舉辦短期出家班,歡迎海內外諸山大德法師長老、居士、善男信女光臨 法會,共霑法喜,共沐佛恩。


靈台山方丈釋滿明暨二系大眾合十
客堂電話:86-598-5481097
傳  真:86-598-5481197
聯繫人:釋聖法法師 0598-5481097
鐘居士86-13859494617
戴居士86-13850885997
網  址:http://www.lingtaishan.net

 

 

廣東省博羅縣禮佛禪寺啟建「禮佛月」緣起

蓋聞佛法無邊,靡求不應,恩澤廣被,庇佑華夏,政府英明,政通人和,國家昌盛,民眾宣安,重發新枝,香煙鼎盛,信徒日增。

娑婆世界,眾生無明,因而生貪、生嗔、生癡,由貪、嗔、癡爭奪不息,積習成性,被煩惱所困。欣學佛法,又難遇明師良友,誤入歧途,更增無明。禮佛禪寺悲憫 眾生,承如來家業之風,秉持正法,譬如良醫臨症,望、聞、問、切,審病定方,對症下藥,無明之病,需正法良藥,盡宿業、除罪障,得脫煩惱之苦傳。

金秋十月,收穫的季節。禮佛禪寺啟建「禮佛月」諸多法會,修學並進,融福德智慧於一體,每年一屆,以令眾生能夠碩果累累。「禮佛月」設有短期出家、禮懺、 八關齋戒、三皈五戒、講經、放生、傳燈、火供、齋天、千僧齋及至千堂焰品等一系列的法會活動。仰仗佛菩薩的威神力以及法師們的慈悲力,使眾生能夠設供修 福,懺除業障,新身體驗佛之正法,發菩提心,履踐聖教,生者消災免難,福壽綿延,智慧開顯,心想事成!之者(往生的親眷)蒙佛超拔,得生淨土。

禮佛月祈禱:
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諸大善知識長久住世,常轉法輪,正法久住
一切眾生早日發起無上的出離心,菩提心,早登極樂,共證菩提
一切修行者,資糧增長,教證圓滿,離苦得樂

禮佛禪寺弘願之法乳,皆由般若性海而流出,能沖掉無明雜草,滋潤菩提種子,期盼「禮佛月」活動,十方善男信女透過禮佛禪寺之弘原,認識真正的佛教。願廣大 善信踴躍參與,發無上心,付諸行動,興設禮佛道場,共用法喜,同沐禪風,蒙受三寶加被,智慧弘開,福田廣植,身心安樂,同圓種智。


「禮佛月」法務活動通告

  • 活動主題:禮佛之路、和諧中國
  • 查詢電話:0752-6356496
  • 聯繫方式:(香港)何王月英居士電話:91367810
                (香港)張汝萍  電話:97555468

第一階段(10月1號-7號) 地點:博羅禮佛禪寺內

活動序號 活動主題 活動日期 主禮   時間  
上午 下午 晚上
1 短期出家 10月1日-7日 頓建法師 8:00-11:30 13:30-16:30 18:00-19:30
2 禮拜大悲懺 10月3日 頓建法師 8:00-11:30 13:30-16:30  
3 藥師懺 10月5日 頓建法師 8:00-11:30 13:30-16:30  

第二階段(10月8號-11號) 地點:博羅禮佛禪寺內

1 八關齋戒 10月8日 恭請源慧老和尚 8:00-11:30 13:30-16:30  
2 三皈五戒 10月9日 恭請源慧老和尚 8:00-11:30    
3 講經 10月9日 恭請妙峰法師   13:30-16:30  
4 放生、皈依 10月10日 恭請海濤法師 8:00-11:30    
5 講經
(慈悲、心菩提心)
10月10日 恭請海濤法師   13:30-16:30  
6 傳燈、慈悲施食 10月10日 恭請海濤法師     18:00-20:00
7 供天法會 10月11日 恭請日照法師 4:30    
8 千位法師諷誦仁王護國經 10月11日 恭請一千位法師 8:00-11:30    
9 供千僧法會 10月11日 恭請本煥老和尚、源慧老和尚、紹根老和尚、海濤法師 11:00-12:00
   
10 祈福、啟程大典 10月11日   12:00-12:30    
11 千堂焰口開壇 10月11日 恭請大德法師   15:00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