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72期
2008年1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讚博羅禮佛禪寺日照法師
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彌陀聖誕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偈頌
論說
佛說大乘金剛經論 ◎王國林
繪晝藝術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巡禮 ◎秦孟瀟
關於佛教的介紹與宗教的對話 ◎高志其
姜雪雁「八十八佛造像畫展」序 ◎王志遠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高志其
著名畫家姜雪雁女士在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開幕式上感言
◎姜雪雁
禮佛之路
博羅禮佛禪寺日照法師三步一拜
朝禮四大名山
難忘今日
◎釋維徹
日照法師出發前向長老們辭別
諸山長老為日照法師一行送行並臨別贈言
百重寒暑 成就菩提
––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聖訪談
◎風雨洗塵
佛寺禮節
淺談入寺基本禮節 ◎慎 言
禪境趣談
調整身心 ◎秦孟瀟
世出世法
吾日三省 ◎楊 釗
佛教盛事
佛經大譯家鳩摩羅什將被搬上大銀幕 ◎崔保新
佛國禮觀音 普陀得清涼
—— 普陀山隆重舉行南海觀音
寶相開光十周年紀念法會
◎釋正進
高僧開示
說法當機 當機說法
—— 吳信如上師答深圳佛友問
◎李艾峻
◎廖自力
學佛感悟
深視新聞:
「T186次火車遲發近一小時」背後的故事
——深圳佛子「正覺行」經歷的奇聞異事
◎夏衛娟
放生消業
黃海放生記 ◎崔保新
短期出家
學佛有感 ◎頓 渡
參訪寺院
聖境乎?真境
——觀雲翔寺釋迦牟尼說法圖
◎張 方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讚博羅禮佛禪寺日照法師
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朝山是歷代高僧歷境煉心、自覺覺他的一種修持方法。如當代禪門祖師虛雲大師為報父母恩,發願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文殊菩薩,途中生病,命若懸絲而願心不退, 遂感文殊菩薩示現乞丐文吉一路加持護佑,最終圓滿了報恩之心願;又如虛雲大師之法嗣本煥長老亦曾效法祖師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後又有本煥長老的徒孫山東博山 正覺寺仁達法師為報佛恩三步一拜朝禮五台;最近又聞本煥長老的法嗣日照法師發大宏願三步一拜朝禮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此一朝聖之旅日照法師將用虔誠的禮拜丈 量幾千里成佛之路,將用堅忍的毅力度過三年多苦行生涯,這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大行大願!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開示,參拜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為佛教徒參訪學道樹立了楷模。自佛教創立至今二千多年來,學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者無數,我國晉 朝之法顯大師、唐朝之玄奘大師,前往印度朝禮求法,途中之艱苦,非筆墨能盡述。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也都有行腳或三步一拜的朝聖者,但在當今訊息發達、 交通便利的二十一世紀,已經很少有這樣修苦行的出家人。日照法師能繼承祖師的遺風,走苦行僧的道路,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踏上茫茫朝聖之路, 實乃諸佛歡喜、龍天護佑、令人讚歎!

博羅縣禮佛禪寺是惠州市轄內宗教場所的重點寺院之一,然由於歷史原因,禪寺被毀。為了弘揚佛法、振興道場,日照法師挑起重建禮佛禪寺的重擔,在日照法師的 努力及帶領下,法師們歷經了七年的艱苦建設,又在舉步維艱的復建過程中,不忘弘法利生的責任,興水陸道場、放千台焰口、辦短期出家,弘宗演教。也不忘佛陀 慈悲的教導,興建老人院、希望學校、修建農村水泥道路、建設新農村、收養孤兒等,關注民生,發揚了人間佛教的慈悲精神,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如今禮佛禪寺已 初具規模,而日照法師在此時卻離開了寺院,安排好每一位法師的工作之後,自己走上了苦修行的道路。

日照法師十三歲出家,師承佛門泰斗本煥長老之門下,並接臨濟宗四十五代之法脈,修行學道二十餘載,深感當今世人之迷惑,痛苦沉淪六道而不思出離,發願追隨 恩師本煥長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之宏願,秉承佛陀的慈悲,為佛法的弘傳,眾生之福祉,而發心重走虛雲大師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之路,更發大 願朝禮普陀、九華、五台、峨眉四大菩薩道場,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資糧增長、教證圓滿。

當今正值末法時代、五濁惡世之時,我們看到了日照法師等苦修實修的僧人實為可歌可歎!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四眾弟子依止佛陀教言,效法普賢十願,並祝願日照法師在諸佛菩薩的護持下圓成大願。

 
 
慶祝阿彌陀佛聖誕
(農曆 十一月十七日)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偈頌

◎ 虛 藏

玄奘譯阿彌陀經而歎曰:此不可思議之經也!嗟夫,彼法至簡,令眾受持,惟念彌陀洪名,遂令十方無邊無量眾生俱往西方極樂。誠曠劫之未有,十方諸佛之未有,故為十方諸佛如來普皆而讚歎。

十方佛國萬千億兆大菩薩亦往彼國,惟除發願來此世間恒度眾生者,皆于極樂究竟畢至一生補處。縱文殊,普賢亦贊彌陀願力而瞬間證道。

西方極樂猶似巨星,于宇宙時空阿僧祗劫之漫漫長夜曜耀大光。於彼寶樹間,猶蒼穹俯視大地,芸芸無數如蟻眾生,但呼彌陀聖號,縱暗夜幽冥, 亦無不聆而亦無不迎矣。

嗚呼!此大悲度亡也。了斷生死根本,終結時空流浪。是故皆現種種祥瑞。或朝晨日異,光明不可勝視。或黃昏雲練,瞻觀訝異戀戀。或感大地蒸騰,近景遠逝,天 境頓開而彼界立現,但見鮮花遍簇,黃金作地,菩提高廣,世界平整。霎那間,金光紛披四射,彌陀、觀音、勢至虛空而降,軟語溫慰,攜手與行。或暗夜馨香,七 色光現,彌陀悄然,臨窗而立。遂皆于彼國蓮華而化生。

阿彌陀佛,王者氣勢,遍觀一切而慈祥莊嚴,十方朝覲,如海如潮,如《無量壽經》曰:「應時無量尊,微笑現金容,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

至矣哉!偉大的阿彌陀佛,諸佛之大回歸者,此恒河沙劫之大回歸者,已令一真法界無量眾作大回歸矣!恒使恒河沙數者已於十方無邊無量世界普皆證道,而成無上之菩提也!

以是故也,我等合掌禮敬: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佛說大乘金剛經論
◎王國林

說: 金剛經是為大乘者說的。何為大乘,大乘者,大圈子也。佛法祇有一種,就是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再沒有第二種佛法。佛祇是告訴我們,參悟佛法,要拋開一 切相狀,使自己溶入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中,領悟大自然的變化。不要在人類的小圈子裡參悟佛法。如果祇在人類的小圈子裡參悟,就脫離不了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者相。在人類的小圈子裡參悟,祇能想到陰間、陽間、善惡、報應、種種人間的事。如果你往大的方面去想,往大的圈子裡去參悟,你就會發現,地球和太 陽的關係,以及整個宇宙的關係,就是一個陰與陽的關係。在大自然的陰陽變幻中哪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們應該覺悟到,我們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大汽泡,裡面的眾生,包含著原始森林、草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它們共同構成了這個世界。在這個汽泡中,植 物原始森林它們是地球和太陽之間陰陽交換的通道。它們吸收太陽的能量和熱量,同時又把水變成了供太陽燃燒所需要的氧氣。在遠古的時候,在這個世界上,到處 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凡是有水源、有河流的地方,都有原始森林。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原始森林,才有這麼廣闊的大氣層。

現在所謂的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其實是地球上的植物、原始森林、熱帶雨林,被過度砍伐,森林覆蓋面積大量減少,氧氣大量消耗所引起的。當大氣中氧氣消耗完了,天就將塌下來了。

甚麼是天,古人說: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清氣就是氧氣,濁氣就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天並不是原來就有的,是因為有了植物,有了氧氣才有了天。當 氧氣消耗完了,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充滿了這個大汽泡,那麼這些積累的濁氣就會降臨人間。耶穌告訴我們說:當世界末日來臨時,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 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地都要震動。這就是天塌下來的真實寫照。我國古代也有一位叫杞人的覺悟者,告訴我們:天要塌下來的。這就是杞人憂天的成語。他為 甚麼要擔心天會塌下來呢,就是因為當年一些所謂的能人、精明人在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他才大聲的疾呼:別砍了,再砍天就會塌了。因為砍伐森林,就是天塌下來 的第一步。可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反而把他當成了笑話,流傳下來。

地球大氣層這個巨大的汽泡,它的變化是緩慢而持久的。幾千年對於人類來說是漫長的,是幾輩子的事。而對地球而言,卻是短暫的。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氣候的 變化不是以天來計算的,而是以年、百年、千年來計算的。經過二千多年的砍伐、蠶食,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現在都成了耕地、農田、城市、高樓大廈。原來的草 地成了沙漠,原來以森林為主,變成了以人為主。森林成了可憐的保護區。而對於氧氣的消耗卻在瘋狂的增長。汽車、飛機、火箭、飛船、工廠、原子彈,能源的消 耗,必將導致氧氣的消耗,氧氣才是萬物賴以生存的第一需要。從來沒有的機器,必將導致全球性的、從前覺得不可能的,不可思議的災難。

天大的災難,都來源於小小的罪惡的積累。千萬要記住,善要有大善。不要小善、偽善。勿以善大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善,就是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 山一水。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地球雖大,是有限的。人心雖小卻是無限的。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訴我們,要克制自己的心念,不要有貪心,不要有慎恨 心,要用智慧戰勝癡迷心。貪是萬惡之首。

陰陽是宇宙中的自然法則。先有陰陽,然後有天地,有了天地,才有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在宇宙中,陰陽無處不在。小到小小的細胞,大到整個太陽系,都是陰陽組合。它們是以氣的形式,完成互相的交換。陰陽看不見,卻左右著所有的生命。

佛經中有個以身飼虎的故事,就是講:保護獅子、老虎,就是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獅子、老虎,就是積了大功德,獅子、老虎比人的生命更可貴,功德不是說捐了多少錢,念了多少經,建了多少廟宇。功德是對大自然而言的。勸人知足常樂,勸人平等的對待每一種生物,才是大功德。

佛告訴我們:不要有莊嚴佛土的想法,佛土是虛無的。不要去探索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是非世界,祇不過起個名叫世界,如果真有世界,也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就是不可說。

佛說:不要認為佛有所說法,認為佛有說法就是謗佛。因為根本就無法可說,無法可得。

也不要認為,得至高無上、平等覺悟之心者,是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而保持清靜之心,因為得至高無上、平等覺悟之心者,是不能保持空的相狀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也就是自然法則。自然法則是無情的。

無我與自我,雖然相差一字,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自我者以為有我,他們處處表現自己的聰明、能幹和勇敢,處處以我為中心。以為這世上一切都是無主的, 誰搶到就歸誰所有。就連天地也應該為他服務,他們相信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戰勝自然。為了稱霸世界,處處顯示著自己的強大,可是他們沒想到,恰恰是這 種強大,這種所謂的高科技,是與自然法則背道而馳的。因為在這種強大的背後,在能源消耗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萬物賴以生存的氧氣。氧氣雖然是可以再生的,但 是當消耗遠遠大於它的生產時,那麼它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的,使整個生物圈毀滅性的災難。

佛說:金剛經是為大乘者說的,是為一切眾生說的,一切眾生就是整個生物圈。為了一切眾生免遭輪迴之苦,面對這種災難,光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眾生的 覺悟。要認識到人是無法与自然法則相對抗的。順應自然,克制自己的貪念,平等的對待每一種生物,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鏈的一環,祇有 保持生態的平衡,減少對大自然的傷害,才是金剛不壞的智慧之經。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巡禮
◎秦孟瀟

○○七年十一月十日由世界宗教研究會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中國宗教學會、香港延佛慈善基金會、香港智慧文化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 香港三德弘法中心、香港佛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佛教在線等在北京五塔寺今風古韻展覽大廳聯合舉辦了「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開幕式。人們對姜雪雁女 士填補世界與中國佛教史空白的藝術繪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許多人駐足於八十八佛像面前目不暫瞬,久久不忍離去。許多人徘徊穿梭於展覽大廳,細細的觀瞻八十 八佛精美絕倫的畫像。我國著名辭賦家、文化學者高志其先生為八十八佛展撰寫了前言、後記,並為其中的三十五佛撰寫了偈頌。

一個多月來的畫展在北京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各界人士懷著一睹八十八佛風采的喜悅與渴望,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傳遍了海內外,人們紛紛 從臺灣、香港、廣東、上海、西藏、青海、四川前來參觀瞻仰。同時,歐美、日本、韓國的外賓也紛至而來,來賓中包括科學家、學者、專家、官員、僧侶、各大院 校及中國佛學院的學生。

八十八佛藝術繪畫所體現的清淨、莊嚴、聖潔極大地衝擊和震撼了人們的心靈。大家表示在當今物欲橫流,拜金盛行、人心浮躁的社會中,瞻仰八十八佛使心靈得到 一種清淨與安寧,排除了各種雜念和煩惱。一位大學女老師深情地說道:「看到佛像後,心裡感到非常的羞愧。我們的心都太紛亂了,充滿了各種欲望和雜念。看到 八十八佛使我的心靈得到了回歸和休息。」一對夫婦帶著孩子站在「琉璃莊嚴王佛」 (即東方琉璃藥師佛)像前凝望許久,彷彿入佛境界。小女孩指著佛像說道:「佛的眼睛有許多內容,好像要告訴我甚麼。」許多孩子提出了各種深刻的令人回味的 問題,這使人感到對少年兒童進行宗教藝術教育也是十分迫切而需要的,因為它有利於人生道德品質的成長和思想行為的規範。

北京廣濟寺的法聞法師參觀完八十八佛藝術展後說道:「太好了!我今天終於見到八十八佛了。」兩天後,他送來了許多經書,贈送給參觀者。中國佛學院的學生們 參觀時說道:「我們每天都在念誦八十八佛名號,卻沒有見到佛的畫像,今天看到了八十八佛的藝術繪畫,使我們增強了信心。」中國佛教圖書館的副館長圓持法師 說道:「我一直希望有人來畫八十八佛,今天這個期盼終於實現了。」來自藏地的康巴大活佛參觀後,盛讚八十八佛繪畫藝術在色彩、光感、服飾、形象上的高度和 諧、完美。北京唐淑珍老居士看到「龍種上尊王佛」後,十分感動,不禁淚流滿面,但她不知道「龍種上尊王佛」即文殊菩薩在久遠劫成佛的名號,佛智慧的光芒照 亮了遮蔽的心靈。有的居士還帶來水果、鮮花供養八十八佛。

一位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宗教學博士看完了八十八佛繪畫及前言、後記後,從學術上這樣評論道:「畫像與文字都是見性後的產物,是般若智慧從心底的湧 現。」有的參觀者說道:「觀佛畫像,像聽大悲咒一樣,心裡十分安寧,沒有煩惱,沒有雜念。」還有人說道:「非常感謝這次機緣,有幸認識這麼多諸佛如來,它 使我的精神得到了淨化與昇華。」也有參觀者評論道:「非常神奇,一位女畫家能畫出這麼多、這麼好的佛像。」

許多人面對莊嚴神聖的佛像,一一恭敬合掌禮敬。

十一月十六日的黃昏,中國農業大學五、六十位老教師來到展覽中心,他們靜靜地聆聽了關於現代佛教的介紹,歷盡滄桑的心靈難掩對佛教真理的信仰渴求,這充分說明宗教藝術的教育對老年人來說同樣是重要的。因為這體現了終極關懷的緊迫與亟須。

二○○七年十一月廿七日以盧森堡首相、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先生率領的包括歐洲中央銀行行長讓—克洛德.特裡謝先生,歐盟經濟和貨幣事務專員華 金.阿爾穆尼亞先生等為團員的歐盟匯率特使代表團赴北京五塔寺今風古韻、禦所展覽大廳參觀「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在展覽大廳金碧輝煌的「普光佛」等三幅佛像面前,我國著名辭賦家、文化學者高志其先生為他們做了題為「佛教的介紹與宗教的對話」的演講。歐盟匯率特使代表 團認真而仔細地聆聽了這一演講。演講後盧森堡首相、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先生對英文翻譯韓先生說道:「高先生對佛的闡述非常好,使我對佛教有了進 一步的深入理解。」

八十八佛繪畫藝術展的展出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佛教徒與居士而言,從中得到了信仰的力量。對廣大群眾而言,則是得到了藝術的享受與文化的薰陶。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或天高日朗,或朔風蕭瑟,或明月高照,或星辰燦爛,瞻仰與朝覲者來了一批又一批。雖然都步履匆匆,但卻留下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八十 八佛展能夠延期,讓更多的人看到」。為此,大展組委會決定將畫展延至二○○八年一月一日,包括度過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的聖誕。八十八佛將在五塔寺迎 接新一年的曙光。

同時,它將轉移到北京亞洲大酒店,從一月五日至八日展出最後的三天。

這是一個關於「八十八佛」的神奇展覽,它將使更多人們的心靈得到淨化,精神得到昇華,這彷彿是「八十八佛」蒞臨於世的神聖使命。

 
 
關於佛教的介紹與宗教的對話
◎高志其先生在歐盟匯率特使代表團
參觀「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的演講

尊敬的盧森堡首相、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先生:
尊敬的歐洲央行行長、讓克洛德.特里謝先生:
尊敬的歐盟經濟和貨幣事務專員華金.阿爾穆尼亞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歡迎你們來到中國北京五塔寺參觀「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請允許我向你們簡單地介紹八十八佛及佛教與世界的關係。

一、八十八佛的源起

八十八佛是全世界佛教寺院僧眾與廣大修行者,在每天課誦時禮敬、懺悔、贖罪的對象。一如基督教的天主、基督與聖母瑪利亞一樣。但自古以來,八十八佛祇有名 號,而沒有具體的形象,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個重大缺憾。我國著名畫家姜雪雁女士歷時兩年嘔心瀝血而殫精竭慮地進行了《八十八佛》繪畫藝術的再創 作。《八十八佛》的面世填補了2500年來世界佛教史上的重大空白。

二、甚麼是佛

佛是人類與一切精神生命的覺悟者,他們勘破了生命生死的幻相,勘破了諸法萬象的幻相,勘破了宇宙時空的幻相,不論是在甚麼樣的時空世界,甚麼樣的生命形 式,人類非人類,有相無相,有形無形,可見不可見;也不論是在甚麼樣的國家、民族、宗教的人類,凡是勘破了生命生死的幻相,勘破了諸法萬象的幻相,勘破了 宇宙時空幻相的覺悟者,都可稱之為佛。而在這三者之中勘破時空是最重要的。

佛教的一個重要含義就是:你是生活在時空之內,還是生活在時空之外。生活在時空之內就有生死,老少,美醜,就有男女情愛,你我得失,就有利益的衝突,紛爭 和鬥爭。而生活在時空之外就沒有生死、老少、美醜、男女、你我得失和利益的紛爭、衝突與鬥爭。因此,勘破時空而超越時空是最重要的。那麼怎樣勘破時空呢? 要勘破時空就必須要瞭解時空因何而存在?佛教的觀點認為時空因人而存在,因人的心而存在。人有生有死,有小有大,有少有老,就有了心靈對時空的分別和認 識。實際上「心有分別有時空,心無分別無時空,」因此時空是心靈的產物。而佛的宗旨就是讓人類及一切生命超越時空,生活在時空之外。

正如當代最前沿的宇宙物理科學家中有一批人認為:「時空究竟存在不存在?時空可能是人類主觀意向所創造的最大誤會。」

三、佛教與基督教

那麼我們看看基督教是怎麼來認識這個問題的。聖經的開篇就講了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亞當與夏娃原本與上帝無憂無慮、無生無死的生活在天國中,他們雖然赤身裸 體,但卻沒有升起任何羞愧、愛戀之心,是那麼自然,那麼天真純潔,因為他們原本是一體的。這時,蛇誘惑夏娃吞食了禁果。吞食禁果後,夏娃低頭看到自己赤身 裸體,不覺滿臉羞愧,再看到亞當從遠處跑來,不禁面生潮紅,春心萌動,而亞當來到面前,看到夏娃局促不安的樣子,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為了讓亞當能夠體會 自己的感受與心境,夏娃勸亞當也吞食了禁果。亞當吞食禁果後,看到夏娃和自己赤身裸體的情景,也不禁滿臉羞愧,春心萌動。上帝外出回來後,就把亞當、夏娃 和蛇都貶到了人間。讓他們倍嘗生死,苦難,得失,矛盾衝突,鬥爭的煩惱與痛苦。這個故事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蛇讓亞當夏娃吞食的禁果就是分別果,由此而產生的 則是分別心。

基督教認為人是有原罪的,因為人類的祖先是有原罪的,因此,人應當懺悔贖罪。佛教認為,人是有原罪的,而這個原罪是因為每一個人在無始劫來,生生死死的時 空流浪中都造下的無數罪惡,尤其是對其他一切生命的殺戮,所謂以彼命養此命,以彼肉養此肉,以彼血養此血。因此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懺悔。

佛教認為世界的本性是四大皆空,因為它們是由地水火風四種主要元素所組成,復歸於分崩離析,然後又不斷地組合,不斷地分崩離析,最終歸於毀滅,因此一切都 是空性。而基督教的《聖經》中也有一句極其經典的話,那就是基督耶穌講的:「虛妄,虛妄,一切都是虛妄。」可見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空性和虛妄。但本源不 空,終極不虛。

我們唯恐在時空中失去一切,其實我們在時空中甚麼都會失去。因為時空是虛幻的,時空中產生的諸法萬象也是虛幻的。

所以佛教強調信仰的根本精神理念,由此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耶穌基督也說道:「我是來傳達天國的一個資訊,信者得救了! 願者得救了!」由此可見,一切宗教的本質、本性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強調要回歸宇宙的本源和時空的終極。

所以在人類的童年,人類的祖先,雖然遠隔四大洋五大洲,但卻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天國與地獄,神與魔這些基本的共同概念。宗教是人類在宇宙時空中必然產生的意識形態,也是各宇宙時空世界真實存在的寫照。

四、佛學與科學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尤其注重宇宙學和時空學,這是其他宗教較少涉略與企及的。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的第二十一天就開講了《大方廣佛華嚴經》,揭示了廣 闊浩渺的眾多宇宙,揭示了千百維的重重疊疊的無盡時空。而現代科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以及霍金的宇宙觀,祇揭示了我們這個宇宙的狹窄時空領 域。而被稱為當代宇宙物理學的先進研究成果……弦論,也祇是從理論上到達了第十一維時空,而沒有具體的實證,但這卻證明了佛教宇宙時空觀的正確和偉大。

宗教作為人類文化的源泉,確是具有不可比擬的真理性,對於佛教而言,更是如此。

五、佛教時空觀的意義與作用

整個人類的矛盾、衝突、苦難和災厄,每一個人的身心痛苦和煩惱,唯一的解決之道就在於突破時空。因為突破時空,超越時空的生命是自由、平等、博愛的,是徹底、根本、究竟的自由、平等與博愛。

六、佛教是徹底、根本、究竟的和平宗教

在歷史上,伊斯蘭教是純粹以戰爭來進行傳教的,而基督教也發生過宗教戰爭。在中國歷史上,凡屬漢人主政的王朝,儘管有內亂和紛爭,但基本上沒有對外發動過大規模的侵略戰爭,這是佛教的和合思想與精神所決定的。

建議你們去深入地瞭解佛教徹底、根本、究竟的和合思想,那是一切社會與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和平、和諧的根源。因為它表達了人類的一體性,一切生命一體性的真理,正如歐洲聯盟已經開始的一體性的表現與象徵。

讓這一真理的光芒遍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民族與國家,祇有這樣才能促使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和諧與整個人類的和合。

 
 
姜雪雁「八十八佛造像畫展」序
◎王志遠
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為佛造像,對於佛教徒而言,是一種功德;對於畫家而言,是一種藝術。姜雪雁為八十八尊佛造了像,功德無量,藝術高妙,無愧於一位佛教繪畫藝術家的稱號。

為八十八佛造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這八十八佛自西晉和劉宋以來約一千七百年間一直是佛教信仰者發心禮拜懺悔,求證無上菩提的對象,是十分神聖的。

按照佛教的說法:「至誠禮拜八十八佛,最為殊勝,最為簡便,亦最常用,極易感應,得見瑞相,身心輕安,堪可進功,修行辦道。……功德威神不可思議,能除一切極惡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論罪障迷惑,若輕若重,悉應至誠,恭敬禮拜八十八佛功德名號,亦如過現未來三千諸佛,早得成佛。

八十八佛都是古佛,根據西晉武帝時代的敦煌菩薩竺法護所譯《佛說決定毗尼經》中記載的三十五佛和南北朝劉宋時代西域三藏?良耶舍所譯《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 薩經》中所記載的五十三佛,合稱為八十八佛。五十三佛,「乃是過去久遠,舊住娑婆世界,成熟眾生而般涅槃」的眾佛,體現時間的無限綿長。三十五佛,指常住 十方一切世界的眾佛,其中除釋迦牟尼佛之外有三十四尊佛,前三十尊佛,分別於釋迦牟尼佛的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圍繞 三周,每一周有十尊佛;最後四尊佛,於圍繞佛陀第四周的東、西、南、北四方安住。這樣的佈局,顯然體現空間的無限廣闊。可以說,八十八佛是佛教在宣告:佛 法超越時空,無時不在,無所不在,與世界的沉浮生滅刻刻相伴,與人心的染淨迷悟息息相關。

佛教徒把八十八佛作為自己清除一切業障的精神動力源泉,他們曾經描述觀想中的境界:主尊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全身散發出 如同十萬個太陽般的光芒,如是具足一切威儀,端坐於寶座上。大白象擎舉著佛陀的寶座,周圍是綴滿珍珠的莊嚴寶幔,佈滿蓮花與月輪。…… 但是,儘管千百年來曾有過無數次的禮拜懺悔和誦念觀想,卻是得道者自得其道,求道者難見其道,不曾有八十八佛的造像面向世人。

如今,這項功德由姜雪雁女士完成了,善哉,善哉,可喜可賀。

從藝術的角度講,其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形式與內涵的契合。由於八十八佛在很大程度上是「表法」的,即體現佛法的,因此,如何以形象來體現每一尊佛所象徵的獨 特的佛法內涵,是一個極其微妙的難題。八十八佛,不僅意味著時空,而且集中具備了人世間能夠想像得到的幾乎一切值得珍惜、值得景仰、值得效仿、值得保持的 高貴氣質、高雅素養和高尚品德,諸佛的每一個名號都是這種氣質、素養和品德的概括。這樣的名號,會喚起人們心中對美好事物的期望,而祇有能夠把這種美好期 望轉化為美好形象的造像,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姜雪雁女士心畫一如,苦心孤詣,博採眾長,把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佛教的繪畫藝術精髓集於一紙,創造了融梵、漢、藏、傣各民族造型 藝術於一身的嶄新的佛陀造像,特別是依照諸佛名號,因名而異,名至實歸,在莊嚴法相之中,平添了生動情趣。雖然八十八佛坐姿幾乎沒有差別,卻能以細節求變 化,以神態求風采,五彩繽紛,金碧輝煌,構建了一個諸佛歡喜的燦爛殿堂。

藝術與信仰的統一,是古克孜爾的驕傲,是古敦煌的驕傲,是古雲岡、古龍門的驕傲,也是今天姜雪雁女士應有的驕傲。而且這新的驕傲還將推出新的成就,這也是我的衷心祝願。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高志其

前言

八十八佛是人類與一切精神生命的覺悟者,他們勘破了生命生死的幻相,勘破了諸法萬象的幻相,勘破了宇宙時空的幻相,他們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在十方世 界成佛的覺悟者們。為此,佛教寺院僧眾與廣大居士,在每日課誦時俱皆禮敬拜懺八十八佛。但遺憾的是,自古迄今八十八佛祇有名號,而沒有形象,這無疑是中國 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個重大缺憾。

我國著名畫家姜雪雁女士,根據王惕居士所著的《佛教造像法》一書——《八十八佛》造像設計圖樣,進行繪畫藝術的創作,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歷時兩年完成了《八十八佛》藝術形象的再創造。《八十八佛》的面世填補了2550年來世界佛教史的重大空白。

早在多年前南懷瑾先生會見姜雪雁女士時就說道:「我從來沒有看過畫得這麼好的佛菩薩像。」並親筆題詞 「姜雪雁大師」。雪域藏地的活佛們目睹姜雪雁的佛像繪畫後,一致讚歎道:「沒有想到,一個漢人能夠畫出如此美麗的佛菩薩像。」鑒於姜雪雁精湛深厚的佛像繪 畫造詣,南懷瑾與沈鵬先生在贈書中不約而同地稱彼為「姜雪雁女史」。 南懷瑾先生秘書室二○○七年二月的來函中更進一步地指出:「您畫的佛像非常莊嚴,令人讚歎,令人頂禮膜拜。」這說明姜雪雁女士的佛教繪畫藝術達到了新的高 度。

在長達二十年的歲月中,她一直默默無聞,甘於寂寞,潛心於佛像藝術的研究,經常是通宵達旦而夜以繼日。

二○○七年七月,姜雪雁女士所繪的《千手千眼觀音》 在中鼎國際拍賣會上,原為一位臺灣商人以300萬人民幣成交。這時,大陸的一位有識之士認為:這一國寶級的佛畫當以在大陸流傳珍藏。遂以330萬元人民幣購回。

此次,北京中鼎國際拍賣公司將於二○○八年一月再次拍賣姜雪雁所繪的《八十八佛》畫像。考慮到《八十八佛》拍賣之後將為個人所珍藏,無法再為大眾禮敬瞻 仰,為了弘揚佛教文化,淨化社會人心,提高國民素質,我們認為有責任和義務將八十八佛的形象廣泛地傳播、流布。所以,及時地舉辦了本次展覽,並給廣大人民 與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一次瞻仰、禮敬國寶級文物——八十八佛像的難得機遇。誠可謂萬古珍奇,一睹如來真面目。

後記

我們偉大的佛祖——釋迦牟尼於《大寶積經》《觀虛空藏菩薩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大解脫經》俱皆談到八十八佛,這是過去、現在已於十方世界成佛的覺悟者們。

諸佛如來的容色微妙源於心念的清靜,由心念的清靜而展露本性的光明,而本性是融於時空、超越時空的,因超越時空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因彼智慧而能 運用變化時空,俾使「三千大海水倒灌一芥子。」「過現未來融於一瞬。」並幻化顯現出種種色身。而色身的化現,亦如融入於時空的心性一樣微妙和合,以此而度 廣大無量的眾生。

一如阿難見佛,即為佛難以言喻的美妙、莊嚴所吸引。於是阿難思惟:是一顆甚麼樣的心靈?才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容色。正是由於瞻仰、禮敬、讚歎佛的不可思議 的容色與智慧,阿難走上了學佛、成佛的道路。歷史的事實業已證明,此後的千百萬人,也正是由於佛的不可思議的容色與智慧而走上相同的道路。今天我們瞻仰、 禮敬、讚歎佛,亦同阿難及其千百萬人一樣,走上學佛、成佛的道路。

因此,諸佛如來就是引領我們走向終極真理的導師。

實際上,諸佛如來也是一個覺悟的生命群體,原本也是生活在凡夫地,碌碌無為而無明遮障。但一聽聞到真理,就開始了始終不渝的追求與奉持。其實,諸佛如來能 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因為,諸佛如來就是從我們中誕生的,從眾生中誕生的,從一切生命中誕生的;從平凡而至偉大,從污濁而至純淨,從短暫而至永恆。他們 為我們樹立了覺行無漏,乃至圓滿的榜樣。

諸佛如來的容色微妙,恰恰是畫佛像最難的地方,但也正是畫佛三昧的最好入口處。惟其一心而入諸佛境界,雖百千三昧,亦由此而入。這一點,在姜雪雁的畫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沒有清靜、莊嚴、心無染著的境界,是不可能畫出清靜、莊嚴、心無染著的諸佛如來。

同樣,學佛也是這樣,成佛也是這樣。

八十八佛的面世有著重大的啟示與警世意義。今天人類的罪惡與殺戮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為嚴重。這包括:人類之間的殺戮,人類對眾生的殺戮。為了六十億人類, 每天都有數千億的生命為之而死。人類的罪業如須彌山,如大海水,遍虛空而滿法界,具體到我們每個人的罪業亦然如是。且彼此之間進行循環往復的永無休止的報 復。

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類不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科學律。因此,今天的人類更需要猛厲的反省與深切的懺悔。正如釋迦牟尼 佛所講末法時期眾生的情況一樣,所以,面對清靜、聖潔、莊嚴、一塵不染的八十八佛,我們首先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罪業深重,同時要有改正自己思想行為的決 心,那就要堅定地以佛為榜樣,走佛的道路。

人間正道不是滄桑,滄桑是輪回、是循環。人間正道恰恰是要跳出這一時空的輪回與循環。因為,人類與一切生命在時空中流浪的太久、太久了,迷失了本性、迷失 了歸途,人類與一切生命祇有幡然醒悟,才能聆聽到諸佛如來充滿悲情的呼喚,才能感受到諸佛如來時時刻刻的深切關注與救贖,也即眾生的禮敬懺悔與諸佛的悲憫 救度相互呼應,才能形成頻率、頻道的相通。這就是我們禮懺八十八佛的真正含義之所在,也是本屆畫展的宗旨之所在。

「八十八佛繪畫藝術展覽」還展出了蔚為壯觀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畫像。八十八佛中雖然沒有觀世音,但觀世音菩薩卻是成佛後再來世間施行大悲救度的諸佛代表,是八十八佛與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的代表。這說明諸佛如來雖在絕對境界,但為相對境界的萬億苦難眾生而不惜湧身下跳。

嗟夫!曠劫珍奇,一睹如來真面目,眾生何期幸哉!凡睹佛真容者,必於八識田中種下成佛善因,而入諸佛境界——即宇宙之終極,時空之本源,虛空非虛空之處也,不可言喻之曼妙世界——恒永而真實。

正如溫家寶總理詩云:「一個民族必須要有抬頭望星空的人。」去尋找宇宙時空的真諦,這個民族才有無限發展的前途與希望,整個人類才有光明的發展前途與希望。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代科學的量子力學、弦論及霍金的宇宙研究,都祇是佛學宇宙觀中極小、極小的一部分,惟有佛學的智慧才是進入宇宙時空最好的,也是最根本的途徑。

因為,佛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宗教,佛教迥異於其他的宗教,從本質而言,佛教不是一種宗教,而是關於宇宙時空的真理。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涵蓋了銀河系的娑婆世界的教主,但他卻能夠把一個佛如來的群體,無私地介紹給我們,並且客觀地反映十方宇宙世界的真實狀況。這是任何一種 宗教都不可能做到的,都難以做到的。同時將無邊無際的十方世界宇宙海——佛教所稱之為的「一真法界」展示給我們,讓我們一覽宇宙海無有窮盡的廣大浩渺和漫 無界際的深邃光明,這是諸佛如來的心量。惟有這樣,諸佛如來住於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融於諸佛如來,個體與整體融為一體,無個體亦無整體。猶如無數的水晶, 時空重重疊疊地相互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彼此蘊涵,這就是佛教的宇宙觀與時空觀,它深刻地反映了宇宙時空的實際相狀。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僅僅是狹隘地待人處世和謀取職業,選擇生活方式的人生觀;僅僅是局限於小小的地球與可視的空間環境的世界觀,以及雖然星河燦爛、浩渺無 盡,但卻祇是一個宇宙單元的宇宙觀,那是不徹底和不究竟的,那是生命的重大缺失與損害。我們當具統擴過去、現在、未來,以及超越過去、現在、未來,涵蓋一 切,而一切無不被涵蓋,涵蓋十方宇宙世界,而十方宇宙世界無不被涵蓋的徹底、根本、究竟的時空觀。那是生命的真正圓融與完美。

從這裏,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切精神生命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時空觀是一個不斷向上攀登與昇華的階梯與過程。而時空觀雄居於最高的層次與境界之中。

朋友們,當你們走出這一展廳時,願你們的沉思能夠繼續、繼續,繼續沿著真理的道路與方向前行、前行……不要停頓,直至徹底地了悟生命的意義,而回歸宇宙的終極、時空的本源,那是諸佛如來——一切覺悟者們所處的真實而永恆的世界。

它對一切真理的追求者都敞開了大門。

 
 
著名畫家姜雪雁女士在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開幕式上感言

◎姜雪雁
我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去了深圳,一九九四年由古代人物畫轉為佛教藝術,畫佛像十三年。《八十八佛》是在一張僅50cm的長 條窄桌上用了近兩年的時間——二○○六年三月完成的。那是一個喧鬧燈紅酒綠的城市,更是一個藝術人苦修沉思的地方……今天回頭看這一切,我對那座城市充滿 了感激和感恩!正是它的誘惑和現實,我體悟到了更多心靈的清淨和定力,也正是它的浮華和物質,我感悟到了更多精神的淡泊和超脫……

  一個人不會因物質的富足而更快樂,一個人卻會因物欲的膨漲而更痛苦,一個人一定會因精神的擁有而不再會煩惱,一個人學會放下,他(她)會更自在……當 歲月在無數個日升月落中喚醒我迷失的靈魂的漸悟過程中,精神的沉澱也在漫長的修煉中豁然開悟,並修煉成一顆顆火種令生命神奇,令生命無畏!

  當你有了一副清淨之耳,你就可以聽憑窗外花開花落;當你有了一顆超然物外的慧心,你就可以看清春去冬來是與非;當你內心可以淡然、釋然,你就可以品味 清淨、寂寞、孤獨、執著、堅持的美麗;你也就學會坦然面對「生」的種種失去,斷了對「得」的太多遐想、夢想、妄想;當你走過這些世俗的嘈雜和塵埃,你會發 覺精神的淨土並不遙遠,走近佛教藝術!走進佛教!
 
 
博羅禮佛禪寺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難忘今日

◎釋維徹

東省博羅縣禮佛禪寺的晨鐘,在一個不眠之夜後敲響,響得格外清澈格外悠遠,因為今天二○○七年十月十一日是個既平常也不平常的日子,禮佛禪寺日照大和尚三步一拜朝聖佛教四大名山將於今日起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在這裏,我們引用這句愛國偉人岳飛的詞句一點也不為過。從今日而去,將有多少個酷暑的熱浪在他們的頭頂噴吐,又有多 少個嚴寒的劍霜將他們肆虐。山河有情亦無情、有緣亦無緣、壯美亦兇險,區別於人們親近它們的姿勢、時間。朝拜的法師們一千多個日子無法想像的磨難,等待的 四眾弟子一千多個日子的牽掛擔心。今天穿梭在送行的人群中,總能聽到這樣的話:「大和尚啟程的那刻,我一定會哭的」,於是,聽得人眼圈也紅了。

驚動了晨風清清戚戚;

驚動了山鳥嗚嗚咽咽;

驚動了炊煙纏纏綿綿;

驚動了弟子依依惜惜;

也驚動了香港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驚動了臺灣生命電視台台長海濤法師,驚動了本寺方丈源慧老和尚,驚動了惠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妙峰法師……

這個啟程的日子,無論是清晨的齋天法會,還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的持誦、齋僧法會、啟程大典和晚間的瑜迦焰口,都表達了四眾弟子的一個最大心願︰願日照法師一行得佛力加被龍天護佑,破千重艱辛萬道險障,朝聖之旅功行圓滿。

啟程大典上,紹根長老、海濤法師、源慧老和尚等諸山長老都對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佛教四大名山的大願和大行給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他們也教誡禮佛禪寺的四眾弟子要發更大的菩提心,做更多的功德,為日照法師一行祈願祝福。

颱風的中心是平靜的,日照法師慈祥和善的笑容裏,看不到對即將面臨苦行的擔憂和焦慮,也看不到絲毫的得意和自豪,平常心行常人難行之行,絕非今世朝朝夕夕的修行,也許是在無數世的因緣裏種下的種子在今世中轉化成現行。

在我攝下的拜山第一步的照片裏,海濤法師啊,您為甚麼動容?天降大任,您是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泛其身的斯人感動嗎?

送了一程又一程,閃光燈亮了一次又一次,不是送行的人想記住,送行人是用心的一隅珍藏著今天的感動,今天無數個感人瞬間的定格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日照法師,知道禮佛禪寺,知道佛陀和佛陀的真理。

在我寫著這段文字的時候,禮佛禪寺的1000堂焰口法會已開壇,這是日照法師拜山的緣起,十方的餓鬼啊,日照法師在今後的1000多個日子受苦受難,而你們則天天得佛法甘露的清涼,請你們記得日照法師的大願和恩德,記得保護好法師一行,一定一定。

遠去了,身後是城市的喧囂和困惑、紅塵的誘惑和迷失。

遠去了,揮揮手,不說珍重說堅持。三步一拜不知珍重為何物。

遠去了,轉過身,將珠淚紛華為無盡的行願,點亮我們的心燈,照著法師去遠航。

 

日照法師出發前向長老們辭別

諸山長老為日照法師一行送行

並臨別贈言: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丁亥年九月初一日)

◎紹根長老致詞﹙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

日照法師發廣大心,今天從博羅禮佛禪寺出發,千里迢迢、三步一拜、朝拜四大名山、四大菩薩,祈求世界和平、國家富強,人民康樂、社會祥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實在令人感佩。

朝拜四大菩薩,最主要學習四位菩薩的悲、智、願、行。

普陀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觀音菩薩是專修大悲法門,是以大慈悲心拔除眾生之苦、予眾生樂,務使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正是「千處有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是一位非常感應的大菩薩。朝拜時要以虔誠心,學習觀世音菩薩千處有求千處應的大悲行門。

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助佛轉大法輪的大菩薩,以智慧第一。朝拜文殊菩薩時要以虔誠心乞求智慧,顯發自己本有的潛能,得大智慧、能辨別邪正、是非好醜、回來後化度有情。

九華山,要以至誠心,學習地藏王菩薩的悲心願力:眾生度盡願始息,地獄未空不成佛的大願。

峨嵋山,亦以至誠心、向大行普賢菩薩學習身體力行,要毅力不懈、不畏艱辛、難行能行、勇往向前,謹記著古德的發願偈「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朝拜四大名山、必須學習四位大菩薩的悲、智、願、行,以堅毅不屈的精神,策勵自己,修習四大菩薩的悲、智、願 行自利利他法門,將來定必開智慧花、結菩提之果。

今天各位很難得,能夠跟隨日照法師朝拜四大名山,這是一次艱辛歷程,真是難能可貴,非常殊勝、難遭難遇的善緣,將來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之彼岸,都是由今日踏足朝山的第一步開始,所謂千里之行,起於足下。

各位能夠發心放下一切諸緣、專心一意禮拜諸佛菩薩,所得功德是無可限量的。佛經有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發心三步一拜朝拜四大名山,何止一拜,而是百拜、 千拜、萬拜!以虔誠心,向諸佛菩薩叩拜,可以說已滅除無量劫以來的罪業。我們若果罪業消除,身心自然得到清淨,將來成佛成菩薩,必定比未有朝山的人士較為 容易得多。

今天日照法師發廣大心身體力行,帶領你們專心正念向四大名山出發,古德有云:「不經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雖然是難行也要行、但發覺自己身體有不適的時候,應即停下來,暫時停止朝拜、皆因我們還要借假修真,或改為問訊也可以。祇要發出個恭敬心、虔誠心,功德亦是一樣的,務使自己保持身體四大調和、六時吉祥。

最後,祝願各位:

佛力加被、魔障遠離、晝夜吉祥、一路平安、滿菩提願、順利返回禮佛禪寺!

 
 
日照法師出發前向長老們辭別
諸山長老為日照法師一行送行並臨別贈言

海濤法師:(台灣生命電視台台長)

每一位法師都會活在佛菩薩的示現中,特別是我們的日照法師,這次要朝拜三年。普賢菩薩十大願,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是為眾生而拜。當我們禮佛拜佛五體投 地的時候,就可以消滅眾生的貪嗔癡,更可以開發自身的五種大智慧,所以我們常說「禮佛一拜,罪滅沙河,功德無量」。日照法師這次不是為他自己拜,而是為一 切眾生拜,為佛法的弘揚而拜,是為和諧中國而拜,是為世界的和平安定而拜。日照法師的這一拜,是為佛陀為眾生而拜,所以我們也都要學習他,我們在家拜佛禮 佛來分攤佛陀的悲心和眾生的罪業。阿難尊者問佛陀:「拜佛有功德嗎?」佛陀說:「一個人虔誠地禮拜下去,地上有多少顆石頭,就可以渡多少個眾生。」當人在 虔誠的禮拜時,那土地上的小螞蟻、小蟲子,地裏面的鬼道、地獄道都可以脫離三惡道。所以日照法師的這一拜,解脫了多少個中國三惡道的眾生。我們大家都非常 隨喜讚歎日照法師的功德,因為日照法師,我們要更精進。願佛陀的加持,大家的護持,我們所有的功德一起迴向,迴向給日照法師一行一路平安。大家也更要努力 地做功德,願三年以後日照法師歸來,我們禮佛禪寺建寺的大工程都已經圓滿。

妙峰法師:(惠州市佛教協會會長)

  日照法師今天從禮佛禪寺起步,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為了佛法住世、世界和平安定、人類生活安樂,發如此的大願,我們都非常感動。我們誦讀佛經時,發 現諸佛菩薩在因地中修行時,沒有一個不發願的。今天日照法師發了菩薩的願,就要難行能行,在利益一切眾生的過程中,去圓滿這個大願,最終成佛道!我們祝願 日照法師一行身體健康、一路平安、圓成大願、順利歸來!


源慧長老:(禮佛禪寺方丈)

  我們今天為日照法師一行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來送行,非常高興非常感動,祝願他們有始有終圓滿完成任務,圓滿歸來!

黃方文慧居士:(香港前噶瑪巴佛學會會長)

  今天是個好感動的日子,日照法師發願三步一拜四大佛教名山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非常辛苦的,我代表居士們祝福他。在日照法師朝拜的這三年中,希望我們在 家居士也能在家裏拜,或在心裏拜。在今天的社會,日照法師發這樣的大願,相信此行一定會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一定會功德圓滿!

朱科長:(惠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的啟程典禮,我代表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預祝日照法師朝拜四大名山圓滿成功!希望日照法 師一路平安,在朝拜的過程當中克服各種困難,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各種困難都要勇於克服。送他四個字:「貴在堅持!」。


日照法師在啟程大典上的臨別詞:

  我此時此刻已經講不出話來,因為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還沒啟程,還沒有甚麼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現在能說的也衹能是:用實際行動在三年的時間拜完四大名山,給自己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唐朝的玄奘大師當年發「寧可西就而死,豈能東歸而生」的大願,今天我發的願是「衹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要拜完朝禮四大名山的最後一步」。我不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而打道回府。

我發願三步一拜,第一是為和諧社會、和諧中國、為國民祈福。第二,是為了佛弟子,希望佛教的正法能長久住世,高僧大德能夠長久住世,普渡眾生。第三, 是希望學習四大菩薩的智慧與精神。學習觀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普賢的大行和地藏的大願,衹有具備了四大菩薩的智慧和德行,才能真正的弘揚佛法,普渡眾 生。第四,是對在坐的四眾弟子,願你們修行都能成就,菩提心不退,善根增長。第五,希望禮佛禪寺早日建起,為弘揚正法和普渡眾生貢獻一份力量。

在臨別之際,我祝願今天到會的所有善男子善女人,大德高僧們、領導們和十法界的眾生,都能得到佛的加持,「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大家都福慧增長,願大家生生世世在六道輪回的路上與善友長伴,遠離惡友,願大家生生世世護持正法,修行正法、早成佛道!

 
 
百重寒暑成就菩提
––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聖訪談

◎風雨洗塵

風雨洗塵:

日照法師慈悲,聽說您要用三年多的時間三步一拜,從廣東的惠州市博羅縣出發朝聖四大名山,震驚感動中,想在您出發前問幾個問題。

行腳朝聖修行是二千多年其祖師的遺風,而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我們祇要輕擊鍵盤就可以閱藏聽法,甚至在網上點燈祈願,一切變得方便和舒適。

是甚麼讓法師選擇了這種風餐露宿、極其艱辛的方式去成就自己的修行呢?

日照法師:

科技的發展,帶給我們生活和修行的極大方便和舒適,但科技的作用主要突顯在物資上,科技解決不了生死問題,解決不了生命的問題,所有的高科技替代不了我們 對內心的探求,解決不了我們生命極至完美的追求,解決不了行者的修行。生命離不開當下,生命的大圓滿境界是一步一步的磨礪而成,虔誠的宗教信仰和篤實的求 真精神是成佛的基礎。

以前一堵黃牆將紅塵的喧囂阻隔在外,而現在互聯網帶給我們修行和生活方便的同時,世俗膨脹的物欲、煩躁也在影響侵襲僧團。現世的社會一邊是日益增長的物 資,一邊是人們內心巨大的焦慮、空虛、無所適從、對物質無抑制的貪求等等。因此作為一個修行人更需要沉澱下來,通過某種方式守住自己內心原本的一份清淨無 為,尋找成佛路上百折不悔、矢志不渝的力量源泉,圓滿自己的修為。

風雨洗塵:

一路跋涉,夏頂酷日、冬迎劍霜,得到的是殊勝的法益,法師將作何迴向?此行的最大心願是甚麼?

日照法師:

最大的迴向當然是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但其實真正收益的是自己,用三年多的時間磨礪自己,直面生與死的考驗,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煉就金剛不壞身,能抵風雨嚴寒,能斬障道魔業,能斷煩惱無明,能所向披靡抵達生命的彼岸。

風雨洗塵:

禮佛禪寺是法師從一片荒蕪,幾間茅棚發展到今天的初具叢林雛形,承擔著如來家業,迢遞著三千法脈,這裏凝聚著法師的虔誠和心血,沒有量周法界的胸襟,恐怕不能坦然放下,這一放就是三年的時間啊。

日照法師:

一九九九年前,我本人是非常反對修廟的,因為看到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借修寺院的機會為個人斂財。但是根據國家的宗教政策,弘揚佛法和一切法事活動必須在經報批的寺院,近幾年政策上也制定得更加詳細和具體,這是我著手修建寺院的國情緣起。

我剛來的時候,觀音山上祇是一片荒蕪,連茅棚也沒有,我們在博羅租了一間房,白天上山自己動手搭建茅棚,起家是艱苦的,苦中有樂。現在的雛形在硬體上離叢 林的差距很大,但在軟體的建設上我們是按照叢林的清規戒律來逐步完善的,我們將如法如律把禮佛禪寺建成一個正信的道場。廣東省今年評選出三十幾個標兵宗教 場所,禮佛禪寺和圓音寺在惠州五十幾個寺院中被評為標兵寺院,說明禮佛禪寺在寺院理念、道風建設、管理制度上都是走在了前面。

對於寺院建設,狹義的理解是硬體的建設,廣義的理解是硬體和軟體的相互提高和完善。我的想法:在硬體上,寺院要建成一定的規模,這是國情的要求,也是我們宗教能合法弘揚佛法的一個平臺,是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靈道場的建設,傳承如來家業,令祖燈不滅,正法久住。

一個人想做的事很多,但一生中能做的事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有目的選擇著去做。

一個寺院建成了,在時間的長河中是滄海一粟,在世間的變異中可以說不會永恆,但是如果我們心靈道場的建設中出了一位賢德聖人,就是千秋萬代的功德。這就是我能看破放下一切的名聞利養,去探索心靈道場建設的路,縱然一路風霜一路磨難,我無怨無悔,初衷不改。

風雨洗塵:

此行,信仰、虔誠、勇氣、意志是第一位的,但身體也很重要,請問法師是如何客觀地做必要的物質準備。

日照法師:

對於最初的行程,我們做了一些準備,不多但足夠。準備太多也就失去了意義,很多的困難和艱辛其實是不可預料的,所以不要為未來到的困難所累。《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我們一路保持活在當下的心態,自能解決一切艱難險阻。

還要強調一點,一路上如有檀越施主施我們飯食,他們可以做好了送到我們途徑的路上,我們會接受而食。換季節的時候,我們也會接受衣物、被褥等等禦寒物品。 但是我們不會到飯店、賓館、施主家裏等地方應供,這樣的方式我們一概不採納。路途中也不會接受任何金錢的供養。這一點還請大家方便時互相轉告。我們將用最 簡單的方式、最純樸的心態,心無雜念地三步一拜。

風雨洗塵:

金秋是個收穫的季節,勤奮的人們在收穫的同時也開始梳理收穫的心田,開始來年的播種和希望。

觀音山清晨降紅的雲彩是佛光的映照,如詩如歌般地從山的那頭綿延著,前面是日照法師跋涉的路,艱難和希望並存,望不到頭,通向生命的彼岸。

有一種距離,千山萬水,依舊,無法阻隔。

有一種祈願,不為自求,依舊,時時刻刻。

有一種選擇,披肝瀝膽,堪稱,龍象之輩。

日照法師,我們所有三寶弟子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將二六時為您祝願,願法師一行得佛力加持,龍天護佑,度一切苦厄一切艱辛,功行圓滿。

 
 
淺談入寺基本禮節
◎慎 言

為一名懷著虔誠心朝山的信徒,在朝拜佛寺前應當瞭解入寺禮佛的基本禮節,以使自己進入寺廟的言行如理如法,達到理想的朝拜效果。本文現選擇佛教的合十、問訊、繞佛、拜佛的基本禮節介紹如下。

一、合十

合十又稱「合掌」, 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通行於印度和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與地區,我國傣族聚居區也用合十禮。合十的動作,不僅可以達到收攝內心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合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併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

2.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儘量放鬆,讓氣息往下沉,以達到逐漸安定的作用。

合十禮可分為跪合十禮、蹲合十禮、站合十禮三類。跪合十禮適用於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侶的場合,行禮時右腿跪地,雙手合掌於兩眉中間,頭部微俯,以表恭敬虔 誠;蹲合十禮是盛行佛教國家的人拜見父母或師長時所用的禮節,行禮時身體下蹲,將合十的掌尖舉至兩眉間,以示尊敬;站合十禮是信奉佛教的國家平民之間、平 級官員之間相見,或公務人員拜見長官時所用的禮節,行禮時端正站立,將合十的掌尖置於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行合十禮時,可以問候對方或口頌祝詞。因佛教 中不興握手,所以在我國,一般佛教徒均以行站合十禮為流行。

合十的動作是佛門一種謙恭的禮節,我們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問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經過法師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態,稍稍欠身經過,表 示自己的禮貌與尊重。此外,我們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達謙遜、恭謹心意的好方法。還有,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可以雙 手合十表示恭敬。

二、問訊

與合十相聯繫的另一基本禮儀是問訊。對於中國的佛教徒來說,問訊是佛弟子必學且例行的佛門行儀。例如今人皈依三寶之後,皈依證明師的第一個責任,便是教授 合十、問訊等基本禮節。一般佛弟子學會了合十與問訊後,他們佛教徒的身分,好象也就成立了。又如佛教徒無論進入寺院或個人在佛菩薩聖像前用功,首先就是向 佛菩薩頂禮致敬。在頂禮聖像之前,往往先有一個問訊的動作,頂禮結束時,又以問訊作為結束。

問訊時要掌握以下細節:

1.首先虔誠地合起雙掌,目光注視中指指尖。

2.然後向下彎腰約九十度,當要直起身子來時,合十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勢。

3.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輕輕相接觸,食指尖也輕輕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

4.此時,雙手的姿勢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薩供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

5.雙手維持這個姿勢經過胸前,一直舉高到眉心(但不觸到額頭),這也表示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著虔誠、恭敬而謙虛的態度。

6.隨後再輕輕將手放下,到胸前回復合十姿勢,然後放下雙掌。

合十或問訊,雖然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禮儀,但是透過肢體的動作,最終目的除了達到端正儀容的身儀之外,也是為了讓心沉穩、安定,達到向內收心的效果。讓自在、寧靜的身心狀態,與寺院的步調融合在一起。

佛教的合掌、問訊等基本禮儀,源自於古印度人的禮儀方式,也就是順應印度當地的風俗習慣。據宋代的《釋氏要覽?西域記》記載:「天竺致敬之式,其儀有九: 一、發言問訊;二、俯首致敬;三、柔首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肘據地;八、五輪著地;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為一拜。」

三、繞佛

右繞佛像和佛塔是佛教的一種基本規則。所謂右繞,就是說在佛像或佛塔旁行走時,要以佛塔或佛像為中心,圍繞著佛像或佛塔向右旋轉行走。

關於右繞佛塔的來歷,按照印度民間的風俗,是以右方為尊。在印度,右繞是讚歎隨順的意思,你要是左繞,就是反對、對抗、毀滅的意思。所以說右繞佛像,是表 示對諸佛菩薩的恭敬之心。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以來,認為佛教也應當以右繞佛像或佛塔為尊。印度的佛弟子在佛前經行時便以右繞為准。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中國佛弟子一直沿用佛制右繞的方式,將右繞佛像和塔寺作為對佛菩薩最虔誠的禮儀。

繞佛不但有驅除睡魔,養神療病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業障,獲得很大的福報。正因為如此,繞佛成為很多信徒修行的一種重要方式,繞佛的時候,一定要放下塵世的牽累,心中祇有佛,久而久之自然可以達到身心清淨的目的。

右繞有許多功德。《菩薩本行經》中有一則故事說:佛陀在世時,佛與阿難入舍衛城乞食。當時城中有一婆羅門從外而來,他見佛出城,光相巍巍。婆羅門便歡喜雀 躍,繞佛一匝作禮而去。佛微笑著告訴阿難,此婆羅門見佛歡喜,以清淨心右繞佛一匝,以此功德,從是以後二十五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快樂無極。在這裡,佛 說繞佛行走一圈,便可以獲得二十五劫不墮惡道,祇生天上人間的福報。

另外,在《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中論述了右繞佛塔的各種功德: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眾俱,前後圍繞。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請曰:

大威德世尊!願為我等說,右繞於佛塔,所得之果報。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右繞於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說少分,汝等咸善聽。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儀貌常端正,富貴多財寶,恒食大封邑,斯由右繞塔。

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吝心,勇猛廣惠施,斯由右繞塔。

色相淨微妙,見者皆欣仰,所住常安樂,斯由右繞塔。

或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勢力自在,斯由右繞塔。

或作婆羅門,持戒善通達,咒術圍陀典,斯由右繞塔。

或作大長者,豪貴多財產,倉廩常豐足,斯由右繞塔。

……

從以上的故事和佛所說的右繞的功德中,我們可以看到右繞佛、塔的殊勝利益。

四、拜佛

拜佛是佛教徒向諸佛菩薩表達虔誠心的重要方式,在進入佛寺殿堂拜佛之時,佛教徒首先要懷有恭敬心並注意以下幾點: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祇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祇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對於佛像我們應懷有恭敬心,常作見佛像如同見佛想。見到佛像時,切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果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在禮拜諸佛時,我們應當肅立合掌,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然後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下蹲,右 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中央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禮佛時,兩 腳尖勿移動或翻轉,繼之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於地面。接著兩掌握虛拳,向上翻掌,手掌打 開,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頭著地時,系以額頭接觸地面,並非頭頂去著地。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手掌打開,掌心向下貼地,頭離 地面或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最後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將身撐起,直腰起立,雙手合掌立直。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將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 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 感謝一切眾生。

對於拜佛,還應注意,當見到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徑行而過;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

拜佛具有懺悔罪過、修持禪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藉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這樣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

以上對信徒進入寺院必須掌握的合十、問訊、繞佛以及拜佛的基本禮節和注意事項作了簡略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對初學佛法的人到寺院禮佛有所幫助。

 
 
調整身心
◎秦孟瀟

調整身心

坐禪的人,一定要考慮到一些基本的要求。

譬如說,穿衣服方面,西裝或牛仔褲一類窄身的衣著最不適合。一定要穿寬鬆衣袍或睡衣之類東西。因為狹窄的衣褲裹身太緊,血脈不流通,血液不循環,肌肉不能放鬆,直接影響坐禪的情緒,不容易進入安靜的狀態。

調身以後是調呼吸,呼吸調整得不好,也會直接影響入靜。調整呼吸有兩種方法:一是數息,二是隨息。

數息就是數呼吸,一呼一吸數一次,愛睡覺的人數出息。這在禪定裡叫數息觀。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意念看住自己的出息和入息,這叫隨息觀。隨著呼吸,把意念和呼吸結合在一起,意念清楚地知道呼吸的出入。

在這數息或隨息當中,調整自己的呼吸。平常人呼吸短促,氣息也很粗,自己都可以聽見,調整就是要使它從粗到細,從急到緩,從短到長,從淺到深。待呼吸調整後,就可調整心態了。

調整心態是坐禪的真正開始,有些人剛坐下來,不由自主地妄想紛飛,想東想西,這需要「正念」來克服。上面提到調整呼吸這一念上,抵消別的雜念,如此反覆多次,逐漸納入正軌,就習以為常了。

大啃仙桃

許多大寺院,在建築方面,特別注重禪堂的位置所在。

這不是講「風水學」,而是強調一個「靜」字。對修習「禪」的人來說,「靜」是避免外界的種種干擾,清除障礙的必要手段。

淨慧禪師對修習禪道弟子告誡說:要選擇環境,要調整身體,要調整心態。選擇環境要有一個安靜、通風、空氣好、屋裡沒有異味的地方。異味對人有刺激,不利於心境的安定。

淨慧禪師指導剛習「禪」的弟子:在坐的地方要有一個棉墊子,或者坐在床上,有硬性的木椅子更適宜,背面放一個厚度一寸左右的小棉墊子。

具備了以上條件,再就是選擇一個適宜坐禪的時間,最好是在一早一晚,早上五點以後、晚間九點以後,十一點以前。

坐禪時肚子不能太飽,也不能太餓;坐禪要有充沛的精力,不能打瞌睡。因為坐禪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一種修行,假如感到很疲勞,一坐下來就想睡覺,那就達不到坐禪的目的。

以前有位老禪師精神很差,一坐上蒲團就睡著了,很快進入夢境,神遊仙境,抱著仙桃啃個不休,樂滋滋。當他醒來,手裡卻抱著一隻爛棉墊,口水流濕了墊子,在眾僧人面前,感到非常尷尬、懊悔不已。

拼命勁頭

有人問道:「中國古代不少禪師『參禪』而『悟道』,為甚麼現代人任你怎樣參究,似乎找不到一個『開悟人』!為甚麼?」

這話問得好,也確實很難回答。由此,我想到當代日本人在「禪道」上大有成就,參考他們的經驗,也許從某一方面可以幫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在日本打坐參禪,幾乎家家都有。但它一年祇在這個地區打一次「禪七」,使你感覺機會非常難得,因此去參加的人,都會集中全副的精力,牢牢地抓住時機,不敢懈怠。大家都知道,過了這個「禪七」,就要等到明年,今年不能開悟,還要等到明年,所以都在拼命「參禪」。

在此期間,每天都有「獨參」 ,甚麼叫「獨參」呢?中國話叫:「考功」,就是老禪師對習禪者一個一個依序的問:「『無』是甚麼?」

你答不出來,他隨手就敲打你,或者把你?一頓!「你拿不出『無』來、你來做甚麼?滾開!」

老禪師天天都要問,在習禪的人自會感到一種壓力!這股壓力使你透不過氣來,祇好將心力高度集中在「無」字上。心不散亂,一味地參破這個「無」字,找到底,竅門開了,不悟也悟了。

打回原形

韓國當代高僧崇山禪師在歐美各國大講禪道,吸引了極其廣泛的弟子習禪修道,造成很大的聲勢和深遠的影響。

有一次,他到歐洲講禪學的時候,發覺有很多人不清楚禪定和修禪之間的分別。崇山禪師曾多次開示「三摩地」(定境)是指「一心」和「不散亂心」,是在修行時會出現的境象,但不是修禪的目的。我們修禪的目的是證入「真理」或「清明心」,然後在人生每一分秒裡發揮其正確的運作。

崇山禪師曾教導:「對於雜念太多的人,修定是能幫助去除妄念和慾望,和能得到很多能量,你和宇宙是成為一體的。但開悟是不依賴和不著重有能量與否。」

「開悟和不開悟都是同一點。」在很久以前,一位禪師曾說:「我在未開悟時,我看見天空是藍色的;在我開悟後,我所看見的天空也是藍色的。」同一點都是開悟。所以開悟與否都不要過分認真。

在「三摩地」(定境)裡是沒有因和果,沒有業力,沒有見性,無我亦無一切;祇有能量,你會覺得,我真神奇,我有很多能量,我可以做很多東西。因此,也會產生很多慾望,也會對神通起了執著,當我執再出現時,就會打回原形,回復原來的「小我」,這是非常艱險的!

赤身和尚

崇山禪師某天面對歐洲人士大談中國禪師的故事。說:在中國臨濟禪師的時代,有一位和尚精於禪定的修持。這位和尚不穿任何衣服,亦名赤身和尚。他精於多種禪定,得到很多能量,並且在冬天也不需要穿衣服。

有一天,臨濟禪師打算試試這位和尚的修行。他派其中一位徒弟送一些上乘衣服去供養這位和尚。

徒弟便去頂禮,並且說出來意:「你的修持非常好和精進,因此我的師傅想把這些衣服供養你,請你笑納。」

赤身和尚聽後就把衣服踢在一邊說:「我不需要這些衣服,我已有父母給我本來的衣服。你這些衣服祇能保持很短的時間,而且很快就會變壞。當它弄髒的時候,我祇要去洗澡就回復清潔起來,我不需要你的衣服。」

跟著徒弟便去匯報臨濟禪師一切經過。臨濟禪師再次叫這個徒弟問這個和尚一個特別問題。

徒弟見到赤身和尚便問:「你曾說過你本來的衣服是你的父母給你的,是嗎?」

和尚答:「當然!」

徒弟接著問:「現在我想再問,當你父母未給你的原來衣服前,你是穿些甚麼衣服呢?」

聽到這句話,赤身和尚一時不能回答,就依靠自己禪定三昧火,進入「涅槃寂滅」境界。

超越禪定

在當時,每位僧人都感覺到非常意外和傷心!當和尚火化後產生出很多舍利(細小水晶形的物體,如果有修持的人是他火化後副產品)。那時每一個人都在想這位和尚真不簡單而讚嘆不已!

就在這時,臨濟禪師陞座說法,手執禪杖朝地上一拄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用禪杖敲地一聲響,說道:「無色無空。」

又將禪杖猛敲一下說:「色是色,空是空,那一句是對的?」

站在周圍的僧人不解何意;跟著禪師大喝了一聲說:「天空是藍色的,樹木是綠色的。假如你不能回答這句話:你的本來衣服是甚麼?那 雖然你能深入禪定和涅槃,但仍不能解脫生死。」

然後臨濟禪師注視著舍利吹了一口氣,舍利立刻化成水,最後連舍利變成的水亦消失了,好像魔術一樣,每個人都很驚奇。

其實意思是這樣的:如果你修深入三摩地,當你死後便產生很多舍利。但這些舍利都是無常的,故不要執著三摩地(定境),你一定要超越禪定。禪的意思是「平常心」,不是甚麼特別的境界,最重要的每一刻都要保持。

如何修持

一位大禪師有許多僧、俗弟子,在這些弟子當中,有被選為入室弟子,甚至是暗示著,這些入室弟子有可能被定為他的繼承人;還有另一種情況,今天跟隨這位禪師參學,明天又投拜另一位禪師為師傅,這是容許的做法。

在崇山禪師的弟子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他有一位弟子,要追隨一個印度大師修行。這個印度大師教他修習禪定,弟子是用持咒法門修定。他就整天持咒,在空閒時間他也會深入禪定,令他常常都有很舒服的感覺。

有一天,這位弟子正在橫過馬路的時候,因為非常專注地持咒,幾乎給輛車撞倒。當時那輛車在他前面緊急剎車和按響,司機向他大聲喝道:「你保持清醒呀!」

然後這個弟子很驚慌的來找崇山禪師。他說:「我因為專注修定,我沒有留神,差-點被車撞死!」

崇山禪師告訴他說:「修定會帶你的覺察能力,但禪的意思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去保持『清明心』。你現在算是做甚麼呢?當你做任何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專心去做。 那你這次的意外就不會產生。所以不要去製造三摩地(定境),亦下要生起任何妄念。做甚麼事的時候就祇要專心去做,知道了沒有?」

死死牢牢地抓住這一要點,對禪「更好!」

誠心專致

一個人會經常出現「喜歡」或「不喜歡」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情,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不能說不對,但對一個禪者來說卻不然。

崇山禪師說:「請不要理會喜歡和不喜歡這些感覺。如果你能繼續『修』時,歡喜心和厭惡心就會很容易減低。把這種心態完全清除去掉是很重要的。為甚麼呢?強 烈的歡喜和不歡喜祇表示你的方向不清楚,你修行『祇是為自己』。可是如果你的方向是清楚的話,你就會明白到修行祇是為了其他的人。如果你有這種心態,任何 環境就沒有問題。你祇是去修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他講了一個故事,說他的師傅高峰禪師,祇喜歡參禪,不喜歡唱唸經懺。有一次他住在山上一間寺院裡,住持剛好外出,突然有位女居士來寺院做佛事,就請高峰禪 師誦經禮懺。高峰禪師很樂意做了,敲木魚唸了一個多鐘頭的經;可是,他卻誦的道教經懺。當這位女居士下山的時候遇到這間寺院的住持,她告訴住持高峰大師為 她唸經作法。住持很驚奇的對她說:「高峰大師是不懂得唸誦作法的呀!」

女居士答:「不,他唸得很好。」

這故事是說,不在乎「佛經」或「道經」的差別,而在乎「誠心專致」而已。

 
 
吾日三省
◎楊 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都經常地自我檢討三件事,為別人辦事,是否不忠實?與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學到的東西,是否沒有經常地練習?」

作為一個知識的先知,他展示給我們的成功模式是人生應該俱備「檢討」機制,而這種「檢討」的機制,不是一年一次、每月一次、而是一天多次。

其次是作為一個聖賢,他所注重的是三樣東西:為別人辦事,是否不忠實?與人交往是否不講信用?學到的東西是否有練習?

甚麼是「為人謀而不忠」呢?就是當自己為他人出謀獻策時,不是從對方的利益出發,不是為對方設想,不能為對方帶來利益,這就是「為人謀而不忠」。在現代社 會,我們號稱「顧客導向」、號稱「員工是一項資產」、號稱上市公司,為投資者資金增值。但是,我們能否做到從他們的利益出發?為他們設想?為他們帶來利益 呢?如果是,我們可以說是忠於顧客、忠於員工、忠於投資者;如果不是,我們就犯了「為人謀而不忠」的錯誤。如果不改進,長久一定會出問題。

甚麼是「與朋友交而不信」呢?「信」是「相信」和「信用」,如何才能令他人相信你呢?認為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呢?主要在於所答應的東西能否做到,能否 完成;不能做到的東西,不能答應、不能應承。所以,古人之風,一諾千金,如果答應別人的東西,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如果答允的東西辦不成的,就是「與朋友交 而不信」。

甚麼是「傳而不習」呢?就是當老師、上司傳授給你的技能時,你是否祇是聽、祇是看、祇是學,但有沒有在工作中、生活中去練習呢?又或者根本沒有「練習」的 觀念,既然沒有練習的觀念,因此,學的東西很難牢牢地記住,既然記不住,遇到問題也就不會解決了,這就是「傳而不習」的結果。我們提倡「終身學習」,因為 人生的問題太多,因此要「活到老,學到老」,而學的關鍵,必須不斷練習。所以,「學」與「習」是一體的、不能分離的,但我們檢討一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 有沒有把所學的東西不斷地練習呢?能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抱有學習的心態,並持之以恆的有幾個人?而能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抱有練習的心態,並能持之以恆的又有幾 人?因此,能夠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聖人、賢人,他告訴我們,他所想、所做、所關心的東西是甚麼?

作為二千五百年後的現代企業,其成功經營的宗旨,原來也離不開二千五百年前古人刻骨銘心的教導:

一、 為人所謀不能不忠,既然要「顧客導向」,必須忠於顧客、忠於員工、忠於投資者;

二、 與人交往必須講信,「信用之道」在於言出必行,說得到、做得到。答應的事情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千萬不要輕易許下承諾;

三、 對於別人傳授給你的東西,必須經常練習、不斷練習。

若想「學有所成、習有所成」,必須專心專注於有機會成為領域中、行業中前三名的業務。祇有每時每刻地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上三點,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就能達到「盡力而為、問心無愧」了,人生至此,可說是成功的人生。

成功法則千古不易,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改變,這大概就是其中一條「真理」吧!聖賢之教,千年之後,言猶在耳,幸哉!幸哉!

 
 
佛經大譯家鳩摩羅什將被搬上大銀幕
◎崔保新

部反映我國第一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的電影作品《大譯家》,劇本已通過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民委、國家宗教事務管理局三家主管機構的審查,獲得拍攝許可証進入前期籌備階段。

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之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廣泛影響。

鳩摩羅什大師歷經坎坷,但他弘法的信念堅定不移,當他終於東行到當時中原文化中心長安城後,開始大乘經典的翻譯工作,他設計了翻譯學的工作流程,開始了意 譯的翻譯原則,對佛經的白話翻譯推動了漢語言的白話化,一改過去滯文格義的現象,辭理圓通,使中土誦習者易於接受理解,開闢後來宗派的義海,弟子多達三千 人。由於他的努力,大乘佛教的精神在中華大地和日本、韓國等泛太平洋地區廣泛傳播,至今對世界文明發揮 著影響。

鳩摩羅什以其輝煌的學術成就列於中國四大佛教翻譯家之首,假如沒有他,也許很多人就不知道《金剛經》,不知道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更不知道慈悲為懷,普 渡眾生的大乘佛教的情懷。在他的努力下,大乘佛教成為中國佛教立宗的根本,大乘佛教的精神在中華大地扎根,成為中華民族的人的心靈特征。大乘佛教東傳到日 本和韓國後,華嚴和法華成為他們國家佛教主流,經過歲月的淘洗,其影 響遍及東南亞和泛太平洋地區。

電影《大譯家》試圖還原鳩摩羅什大師生活的歷史環境,還原古龜茲國輝煌燦爛的文化,還原美妙的龜茲歌舞,從而提高影片的藝術含量、文化含量和觀賞性,將更多的觀眾吸引進影院,接受大乘佛教的基本理念。

電影《大譯家》將通過最簡捷的方式,將大乘佛教的最基本精神加以表達。並且在台詞中引入一句佛號。按照佛理,觀看此影片的觀眾祇要聽到這聲佛號,就種下了成佛的種子,終會走上解脫生死之路。

本片的編劇制片人以及導演都是大乘佛教的信徒,在未來的創作演出人員中,優先招募佛教徒參與,對於佛教徒而言,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宣揚大乘佛法給眾生,所得福報不可計量,不遺餘力地傳播佛法也是一個佛教徒此生的終極意義。

歡迎廣大的大乘佛教信徒以各種方式參與隨喜,通過制作這精致的影片,通過對大乘佛教理念廣泛傳播,向鳩摩羅什致敬。

可以預期,這部電影的問世和發行將對中國和諧社會的建立,佛教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都有重大的意義。

 
 
佛國禮觀音 普陀得清涼
—— 普陀山隆重舉行南海觀音寶相開光十周年紀念法會

◎釋正進

○○七年十一月九日上午,普陀山南海觀音廣場,彩旗飄揚,梵樂繚繞。南海觀音寶相開光十周年紀念法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上午八時許,從南海觀音大門口至廣場臺階處,二百多位福建居士和普陀山護法居士等列隊恭迎來賓。來自韓國、日本、尼泊爾、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外賓以及嘉 賓,其中有來自臺灣的由中華佛教護僧會、財團法人南海觀音文教基金會組織的「全球華人千人朝山團」的108位法師和450多名居士,在喜悅祥和的氛圍中進 入現場。

上午九時,當慶典主持人、普陀山佛協副秘書長智宗法師宣佈:釋迦如來真身舍利恭迎儀式開始!位於廣場西側的六和鐘隨即鳴響,全場起立,唱誦「南無本師釋迦 牟尼佛」聖號,等候著由西方淨院而來的迎請隊伍。嘹亮梵音唱響盛世繁華慶典;悠遠晨鐘,呼喚和諧安寧。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全山方 丈戒忍大和尚與佛協常務理事及護法居士組成的恭迎佛陀真身舍利儀仗隊,緩步行至廣場紅地毯上時,南海觀音廣場四眾弟子唱誦聲更加嘹亮。人們看到一對對幢 幡,一對對提爐,一對對大紅燈籠,莊嚴而隆重地從眼前緩緩經過,心不由得激跳起來……四位護法居士合抬的舍利金塔過來了!人群頓時湧動如潮,人們翹首向陽 光下的金塔望去,此時,金塔光芒四射,整個廣場沸騰了。

戒忍大和尚率佛協常務理事與臺灣諸山長老們一起護送舍利寶塔緩緩步入南海觀音功德大廳內,安奉金塔於紅木須彌臺上,大和尚禮佛三拜後,於塔前點亮聖火。這聖火將一直燃至十一月十五日瞻禮結束。隨後慶典儀式正式開始。

舟山市人大主任張家盟、香港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著名學者余秋雨、臺灣藝術家莊奴、臺灣南海觀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天池,韓國 看月寺方丈聖山法師、日本「中國觀音靈場會」前任會長坪井全廣長老登上主席臺。戒忍大和尚代表普陀山佛教協會首先致詞,他說:佛國禮觀音,普陀得清涼。今 天是南海觀音寶相開光十周年,我們在此舉行法會慶祝,同時,以「自在人生,慈悲情懷」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也在這慈悲的觀音大士寶座下 隆重拉開帷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普陀山佛教協會和普陀山全山寺院兩序大眾,向光臨南海普陀參加南海觀音寶相開光十周年慶典法會的各級領導、各位法師、各界 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護持普陀山觀音道場、弘揚南海觀音信仰和觀音文化的廣大四眾弟子、善知識大德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們在這裡要加 倍感謝為此做出甚大功德的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賢達善知識,以及廣大四眾弟子們。我們在這裡也要加倍懷念為開創海天佛國佛教事業、重興南海普陀觀音道場的妙 公上人。十多年前,妙公以大智慧構想建造南海觀音寶相。南海觀音寶相建成和開光十年來,充分證明妙老這一宏偉佳構的英明和正確,為推進普陀山佛教事業在二 十一世紀裡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吳天池博士代表護法居士致詞中說:很榮幸今天有這個機會與各位在此地一起回憶十年前建造「南海觀音」的點點滴滴,並印證這十年來「南海觀音」所展現對普世 價值的深遠影響。回想當年陪同妙公從「觀音跳」遙望「南海觀音」的現址,遙想一位年近九十歲的長者,拄著拐杖,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中,上上下下,為眾生興建 「南海觀音」而努力的畫面,著實令人不捨。十年前「南海觀音」開光當日,所發生的瑞相,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據說「南海觀音」落成後,就沒有「颱風」進普 陀山,普陀山也似乎進入另一個興盛的新紀元。我喜歡因緣,也相信因緣,今天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馬來西亞、英國、海峽兩岸全球華人參加慶賀南海觀音安 座十周年,這盛大的法會也是因緣。今天我們有緣聚在這裡,真是不可思議,可喜可賀!

韓國看月寺方丈聖山法師和浙江省、舟山市等有關領導先後在慶典法會講話。舟山市人大主任張家盟、香港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著名 學者余秋雨、臺灣藝術家莊奴、臺灣南海觀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天池等欣然為紀念大會剪綵。一時間,南海觀音廣場上空數千隻吉祥鴿翱翔,彩彈爆響,猶如天女 散花,五彩繽紛……

慶典結束後,戒忍大和尚與臺灣傳孝、真華、常志、淨耀、聖佶、法光等諸山長老,日本中國觀音靈場會第一任會長坪井全廣長老和本會副會長道慈法師共同主法,為全球華人祈福,為世界祈禱和平。

來自臺灣的五百多名四眾弟子和閩南的千餘名信眾在第一時間虔誠瞻仰禮拜了佛祖真身舍利。

 
 
說法當機當機說法
—— 吳信如上師答深圳佛友問

◎李艾峻 廖自力 整理

○○七年十二月四日下午,吳老在大護法吳榮榮居士和吳元白居士的陪同下,從香港回大陸,經深圳短暫歇腳。在深圳佛弟子的啟請下,五日下午一點至四點,吳老在所下榻的酒店會議廳,給深圳佛弟子當機開示。

吳老行動雖然有些不便,但思維敏捷,妙趣橫生,有問必答,言簡意賅,不時博得場內聽眾會心的大笑。

有個年長的弟子問:一九九一年,我有幸聽您講法,您在我手上寫了八個字「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幾乎快二十年了,我還是沒有悟到這八個字的深意,請您開示。

答:這是說「萬事萬物沒有第一因」,認識到這個道理就對無生的法有了認識,就證得「無生法忍」。俗話說盤古開天地,盤古從哪里來的,佛教回答是「沒有從哪里來的」,就是萬事萬物沒有第一因。

一位佛學初學者問:周易的相術與唐密文化有甚麼聯繫?如何修行能夠與佛菩薩相應?

答:道家佛家都是相通的,相通就是相應。道家、佛法、世間法都是相通的,不要把修行與生活分成兩截,工作生活就是修行,這樣做就圓融了,相應了。一定要走圓融的路,大小圓融,顯密圓融,真俗圓融,世出世法圓融。

問:如何能做到一心不亂?

答:心圓滿了,就成就了。怎麼才能信心不退?首先就要做到一心不亂。如何才能一心不亂?就是要在呼吸上做功夫,念頭跟著呼吸走,呼吸跟著念頭走,安般守意。

問:怎麼修與上師的相應法?如何才能相信上師就是佛的化身?

答:依法不依人,就是你要對你修的法要有信心。你對自己修的法連信心都沒有怎麼行?不論如何,首先就是相信,信才能得感應,才能與上師相應。如何在心中認 識上師就是佛或佛的化身?上師度化你,他自有辦法了。至於你怎麼能叫上師來度你,那就是看緣分了,因緣所生法嘛。緣分到了,上師就會來幫助你,緣分不到, 求也求不來。所以弟子在學習一個法門的時候,要選擇自己有信心,能相應的法門進行修學。

問:您講過密教的六妙門,呼吸法中觀入息與出息有阿字觀和訶字觀,請您進一步開示?

答:呼吸做觀想,修甚麼法就做甚麼觀,使修的法與觀想的本尊相應。比如,修藥師法就觀想藥師佛。

問:氣脈、明點之間有甚麼關係?

答:「脈細氣易通,氣通點易融,點融光可化,直奏虹身工。」 呼吸要寧靜,要呼吸順暢了,脈一細,氣才能通;氣通了明點易融;明點融了,氣可以化光,就是可化;光可化才能最後一道化虹,就是直奏虹身工。

問:您的書有個觀點,如果是以般若為導的話,一切法的修持都是佛法。那麼按這個觀點,以般若為導去修學基督教和天主教那是不是佛法呢?

答:是!智慧要靠修行,看你的修行。「心量大,智慧大。心量小,智慧小。」因此,般若要看修行如何。

問:如何修佛法才能消災免難?

答:修佛法本身就消災免難的,你自己修學進去了自然就消災免難了。

問:居士如何做才能使菩提心更廣大?

答:到屠宰場、墳場、醫院那些痛苦多的地方多走幾回,看幾回,心量就大了。(眾笑)這不是說笑啊,這是真的。

問:是應邊觀想邊持咒?還是祇能做觀想或祇能持咒?是否是做觀想的時候就單純觀想,而持咒的時候就祇聞咒音?

答:對,你把握住了,就是這樣把握的。

問: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請問甚麼是「無為法」甚麼是「有為法」?怎樣做才能做到「無我相」?

答:有為法就是「有條件的」,無為法就是「無條件的」,餓了就吃飯是有條件的,餓了不吃飯,就是無條件的。你把自己觀想成白骨精,就無我了。

問:心法、息法和色法三者關係是怎麼樣的?

答:修息法的時候,把色法、心法都照顧到,都聯繫到一起了。

問:請吳老賜一句安心的話語?

答: 安心在般若上而行願。

問:如何才能「安心在般若上而行願」?

答:把心安在智慧上,安心在「無我為人」中,就得大智慧了。無我為人就能得大自在。

問:儒、佛、道的共性與區別是甚麼?

答:共性是都是為度眾生,區別就是度的方法不一樣。

問:曾聽人說過您有神通,請問佛教是如何看神通的?究竟應該顯神通嗎?

答:你看我象有神通的樣子嗎?(眾笑)佛教承認有神通,但不提倡神通,不講求神通,行普賢道不要問神通,問神通容易走火入魔。該顯就顯,不該顯就不顯。求神通跟神經病聯繫在一起。(眾笑)

問:請您開示「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的含義。

答:你去看看原子彈的蘑菇雲就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了。(眾笑)

問: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事事都如理如法呢?

答:心安理得就如法了,主要看你心安不心安。

問:請您開示《寶筐印陀羅尼經》的意義?

問:心是經中塔,信此塔中經。經塔放光明,人間億萬春。

問:請問振興唐密的意義何在?復興唐密最緊要的事情是甚麼?

答:唐密振興了,中國傳統文化就振興了,因此振興唐密刻不容緩,祇爭朝夕。最緊要的事情是修藥師壇城,人人衣食足,同拜藥師王。

問:您曾強調修藥師法首重發願,與藥師十二大願要相應,請問應如何發願?

答:無我為人。

這場座談會主持人是吳老弟子李德慧,他介紹,顧老曾跟吳老講了一則重要的傳法口訣,就是「不立一法(得個入處),不破一法(有個出處),有法皆立(知個用處),無法不破(證個了處)。」出入,起用,證空,一體俱足。

李德慧居士介紹說,吳老曾多次叮囑弟子,要「心量大,見地真,修行切」,並以此共勉,結束這場難得的開示。李德慧居士還向佛友介紹了吳老的《我的判教與行持》:

般若佛法 圓滿具足 圓融大小 圓融顯密 圓融真俗 圓融二世

律基十善 禪為法本 性明中觀 相顯唯識 教在賢台 歸在淨土

行在三密 宗不思議 根於般若 證如來藏 推開尾閭 視鼻端白

凝神入穴 安那般那 脈細氣通 氣通點融 點融光化 奏虹身工

阿本不生 如實知心 諸法諸有 一切清淨 身琉璃光 生生不息

身透法界 法界遍身 大日遍照 等流諸身 身身同體 心心相印

無我為人 返璞歸真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不立一法 不破一法 有法皆立 無法不破 究天人際 同心相應

通古今變 與時俱進 法住法位 法法融通 九九歸一 一以貫之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閱示,內容有刪節)

 
 
深視新聞:「T186次火車遲發近一小時」背後的故事
——深圳佛子「正覺行」經歷的奇聞異事

◎夏衛娟

○○七年九月三十日晚,深圳電視台都市頻道的名牌欄目《第一現場》報導了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交通新聞:深圳羅湖火車站九月廿九日 晚應於20︰40准點發車的T186次特快列車遲發了近一個小時!而遲發的原因更是令人哭笑不得:火車站多賣出了一節沒有掛上的臥鋪車廂的車票,六十六位 乘客在月臺上竟找不到要乘坐的十號車廂!

當然,在深圳的電視觀眾們正對鐵路部門犯下如此低級錯誤而啞然失笑時,T186次列車此時早已在東莞車站補掛上了十號臥鋪車,安頓好了這六十六位怨聲載道 的乘客。但人們不知道的是,此時這趟列車上卻有廿五位乘客因為火車遲發而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他們就是要前往山東省博山正覺寺參加寶塔開光法會的深圳「正 覺行」成員。那麼他們究竟歡喜甚麼?又在感激誰呢?原來火車遲發的背後卻有一個天方夜譚般奇妙而感人的故事——

火車等人的奇聞異事令
「正覺行」成員驚喜交集

在中國常坐火車的人都知道火車晚點到達的事不足為奇,而在首發站就遲開則是難得稀有。所以乘客們往往會提前多時出發趕往車站以圖安心,對於「正覺行」成員 裴廣軍來說更是如此:一來嚮往已久的「正覺行」牽動著他對遠在山東博山正覺寺的仁達恩師和在那裏做義工數月的妻子王麗深深的想念,二來他身負重任帶領著另 外兩位初次前往正覺寺的客人——美籍華人王太和林超杏居士,從廣東佛山順德區趕往深圳乘坐這趟列車。為謹慎起見,祇需兩小時的車程,他們三人約好提前四小 時會合。然而長途大巴在路上加油時巧遇加油站無油而排隊等候多時,又遭遇高速公路大堵車。裴廣軍眼看時間已非常緊張,他儘量克制住擔心而煩躁的心情,一方 面電話告知已到火車站的其他師兄不用等他們,一方面三人不停地念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聖號,虔誠地祈求佛菩薩保佑他們能趕上火車。「正覺行」的其他師兄 們依次上了火車眼看還有五位成員沒到,情急之下顧不上其他乘客的感受,大家齊心祈求佛菩薩加持讓列車遲開,讓「正覺行」不落一人!

終於當裴廣軍等三人急切地沖到檢票口時,車站已響過了發車鈴,停止檢票。他們無奈沮喪地到視窗辦理退票,然而視窗服務員竟善意地提醒他們稍許等待,不久居 然傳來列車晚點的好消息,三人大喜過望地登上了列車。另外也遲到的湯光榮夫婦倆雖已辦理了退票準備打道回府,但在車上師兄們的鼓勵下買了站臺票乘上列車, 上車補票時欣喜地發現補到的正是剛才他們退了買不回來的那兩張票。終於正覺行廿五個成員全都坐上了火車,大家在驚喜之餘深深感恩佛菩薩的慈悲護佑,在幾乎 已沒有希望圓滿成行的情況下,這些虔誠的佛弟子們居然遇到了火車等人的奇聞異事——原來是火車站多賣出了六十六張十號臥鋪車票。而T186次列車當天根本 就沒掛十號車,車站工作人員為此協調了近一個小時,火車終於載上所有乘客踏上了旅途。

車站錯賣車票的新聞使
「正覺行」團長感激涕零

這樣一個奇妙驚喜的開始自然使得「正覺行」團員們興奮異常,然而佛菩薩似乎還有意讓團員們更歡喜:當人員分散在幾個車廂要重新統計時,卻發現:正覺行成員 正好在六號車廂有六個人,八號車廂有八個人,十一號車廂有十一個人。這有趣的巧合更增加了團員們的法喜,在歡笑中大家從互不相識很快親如一家,佛子們感恩 著佛菩薩的佑護,感歎著這一旅程的不可思議。各車廂組長也適時組織大家探討佛法並瞭解正覺寺的歷史及建設,憶念仁達師父的感人事蹟。整個旅程大家團結、愉 快、互助,引得一些乘客也對這群「紅馬甲」(團員們都穿正覺寺的紅色義工服)產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

深夜時,當旅客們都漸漸進入夢鄉時,有一個人卻在自己的鋪位上雙手合十,仰望虛空默默流淚,她就是此次「正覺行」的帶隊團長妙智。當她經歷了緊張、擔心、 驚喜到安慰,平靜下來時,想起火車站錯賣了一節車廂的票的奇事,猛然意識到原來佛菩薩一直都在她的身邊,在她為「正覺行」買不到火車票而急火焚心的時候, 是佛菩薩慈悲而溫柔的手護著她度過了最後的難關,回想起艱難的買票、退票的經歷,妙智禁不住淚如雨下,此時早已不是委屈和辛酸,而是對佛菩薩深深的感激, 以及心頭暖暖的幸福。

原來山東省博山正覺寺寶塔開光定於十月二日燃燈古佛聖誕日,正是「十一」黃金周,火車票非常難買,何況是廿五人的團體票!但為了讓大家歡歡喜喜地以最安全 最節省的方式去到正覺寺,仁達法師與深圳的弟子們商定「正覺行」還是選擇乘坐火車。提前半個月,團長妙智和妙融兩人早早準備,多方托關係並組織多位師兄去 視窗排隊買票,但眼看臨近廿九日,卻一張票都沒買到,兩人情急之下首先想到:深圳的居士們仰慕正覺寺及仁達師父,千里迢迢也不怕,我們一定不能辜負師父和 大家的重托!兩人不謀而合地想到:哪怕自己賠錢,想盡辦法也要買全二十五人的票,實現 「正覺行」!兩人各自回家在佛前禮佛108拜,連懺悔帶發願地懇切祈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她們買到票,並祈求正在寺院為寶塔開光而忙碌的仁達師父慈悲加持她 們。下定決心後,妙融妙智不計個人得失,又是預訂飛機票又是托人買高價票,終於買到了十張臥鋪票、十五張硬座票。第二天又有人告知還可以買到十五張臥鋪票 時,團長二人決定讓大家都乘坐臥鋪,而她們自己默默承擔了廿五張機票的退票費和十五張高價硬坐票的高價費及百分之三十的退票費。

這個新聞故事或許是一個
奇妙殊勝旅程的開始

也許是這廿五人組成的「正覺行」中每個人的虔誠和付出,也許是正覺寺這個千年祖庭的巨大感召力,也許是六十六歲的仁達老法師披荊斬棘、大願大行的修行精 神,感動了諸佛菩薩的一路護持,才創造了賣錯票、晚發車的新聞故事。雖然深圳火車站在電視新聞中出了一回醜,可對於那增加的六十六個臥鋪車廂的乘客來說實 在是幸運的,而對於深圳「正覺行」的團員們來說這更是一次難忘、感恩的特別體驗。從這第一天的奇妙旅程開始,這廿五位幸運的佛子經歷了終身難忘的六天,他 們在正覺寺親眼看到這座曾經是梁武帝時期寶志公和尚及禪宗祖師三祖、四祖駐錫修行過的祖庭如何在艱難中修復崛起;他們親自領略了敬慕已久的苦行老法師仁達 師父在建寺、主法等日常工作中,舉手投足所展現出的慈悲睿智、行持嚴謹、運籌帷幄、瀟灑堅強;他們也在簡陋的環境中、粗糙的飯菜裏親身體驗了幾年如一日無 怨無悔的正覺寺義工的修行生活;他們更是在親近師父時、寶塔開光的法會中親身感受了一個正法道場所感得的殊勝瑞相和巨大加持。

當說起「正覺行」的感受時,他們陳述著自己的心聲:難忘正覺行、耐人回味、上哪找這樣的好師父、老了以後一定到正覺寺做義工、很想再去、正覺行讓我們增加 了對三寶的信心、很殊勝、我發心賺錢幫師父建寺院、深深感動……雖然時間短暫,但他們慶倖自己找到了尋覓已久的心靈家園。

當「正覺行」結束旅程時,團員們都有一個同樣的感受:也許從T186次列車遲發的那一個小時開始,佛菩薩就已經慈悲地伸出溫暖的手,引領著迷途的遊子們走向回家的路……

 
 
黃海放生記
◎崔保新

「日出初光先照」,取首尾兩字,便是日照。日照地處魯東南,瀕臨黃海,南與江蘇連雲港為鄰,海岸線近百公里,是著名的沿海城市和深水良港。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豔陽灑在齊魯大地上。黃海萬平口海面,無風,無船。極目遠眺,碧水連天,微波蕩漾,可謂一塵不染。

上午十一時許,幾部汽車駛上碼頭,載來了日照萬容集團的一支放生隊伍。海產養殖本是萬容集團的一項業務,今天要來一個總清算,將剩餘的數萬餘條多寶魚、花斑全部放歸黃海。

才讓多吉活佛主持了放生儀式:列隊、安放觀音菩薩聖像、燃香、頂禮、誦經、灑淨、投放甘露丸。放生儀軌畢,眾人一起把二萬餘條被鎖在網箱中、本為口中美食的多寶魚、花斑魚,先後放歸黃海,魚兒們搖頭擺尾地隱入萬頃碧波之中。

所謂網箱,即用鋼筋紮成的圓型鐵網,用尼龍細網封口,網中擠滿了多寶魚。這些巴掌大的多寶魚從指甲蓋大小養起,十個月後,由養殖戶賣給魚販子,再通過特殊的集裝箱運往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零售給大大小小的酒店,然後,被食客點上餐桌,食畢,便剩下一堆魚骨和魚刺。

多寶魚背灰肚白,眼睛小,嘴巴也小,背上麻斑點點。用手觸摸,魚身很軟,皮膚粘乎乎的。多寶魚的命運掌握在人的手中,生死由人擺弄。然而,在大慈大悲的佛 陀眼裏,魚也是生命,它的生命過程與人無異,無非是由大到小,一呼一吸,成住壞空。魚的家在水中,放歸大海才能自由;人的家在陸地,上了岸才自在。佛言, 生命因業力而互相轉換,且莫互相殘殺。這便是學佛之人放生的動機和原因。

史書曰:日照,山海雄關,魚鹽利饒。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魚的多,放魚的少,花錢養了一年半載憑空放掉者就更少。這種世俗間被視為「傻子幹的 事」,祇有信佛之人才能做出來。小時候,曾讀過一則童話:一個打魚為生的老翁,幾天打不上一條魚,天天遭老婆婆責?。一天,好不容易打上一條紅色的金魚, 心想這下回家不用挨?了。然而,金魚流著淚說話了:「我是龍宮的公主,如果您放我回去,我一定加倍報答您。」老翁心軟,便放金魚回宮。後來,老翁在貪心老 婆婆的一再辱 罵下,三番五次向龍女索要財物,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現在想想,這實際上是一個佛教的故事。老翁放生有善報,老婆婆貪心有惡報,財富和生命不過如夢幻泡 影。凡打魚殺生者非病即窮。

老翁為何放生?因為有善心。老婆婆為何貪心?因為有惡心。善心從何而來?從學佛而來。因為佛教始終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萬容集團是如何從養殖走到放生的?這裏也有一個故事。

今年八月,丁明儀夫婦來到北京買普洱茶,看到《南方素食》中關於彪哥在國內興建百所希望小學的事蹟,心生敬佩之情。在北京居士肖碧舟的邀請下,兩周後即赴 康藏,參加彪哥組織的供僧活動。這次頭疼之旅(高原反應),不僅使丁明儀夫婦皈依在才讓多吉活佛座下,而且從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方向。

丁明儀是萬容集團的董事長,集團的產業涉足房地產、加油站、路牌廣告和海產養殖。才讓活佛開示說:海產養殖與殺業有關,應該全部放生,轉做素食行業。放生 可積福、消業、健康、延壽,功德無量。按丁明儀的想法,打算將養殖場轉讓,所得二百餘萬元全部供養師父,修建大圓滿實修中心。才讓多吉活佛嚴辭拒絕:殺生 的錢不能用,有因果報應!祇有放生,才能消業,才能積福,事業才能做大。得悉丁明儀夫婦開始放生時,才讓多吉活佛請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二萬多僧侶誦經祈 福,加持善行,超度生命。

才讓多吉活佛這次專程來日照,一是看望丁明儀夫婦,為他們加持,二是與彪哥一起支持日照第一家素食館的開業。彪哥看到日照酒肆林立,皆以海鮮山珍為主,心 生慈悲,發心要幫丁明儀辦好素食館,開日照護生養生的新紀元。為了消除養殖人丁明儀心中的疑惑,才讓多吉活佛為其摩頂開示,贈送禮品,彪哥為其說因緣,道 素食,皆大歡喜。

我們住在日照海邊的碧波大酒店,酒店老闆患直腸癌正在進行化療。才讓多吉活佛為其念誦藥師咒,摩頂開示,建議他放生消業,延年益壽,這與醫生的珍斷並不矛盾,祇是說法不同。實際上,這位老闆自發現病症以來,已改葷為素,痛思前非,生命可貴,人生難得!

我是一個喜歡追根尋源的人。日照為何會出像諾貝爾物理學得主丁肇中這樣的聰明人?為何會出像丁明儀這般的「大傻子」?搬來《日照市志》一看,便明白了幾分。

《市志》曰:日照建縣於1184年,鐘靈毓秀,代多偉人。明清兩代出進士五十餘人,舉人二百餘人。究其背景,自元代起,佛教初漸入,明清時大盛。佛教重在揚善抑惡,去妄淨心,社會安定,學風端正。

追思日照的風流人物,滅商殷建西周的首要功臣姜尚(姜子牙)可算第一。《三字經》中:「昔仲尼,師項橐(tuo)」,說的是七歲日照神童項橐三難孔子的故 事。項橐三問,孔子無言對答,不禁感歎:「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項橐可算第二。文藝理論巨著《文心雕龍》作者劉勰也生於日照,可謂第三也。值得留意 的是,劉勰是個前後半生都在寺廟度過的和尚。

山東人學問好,脾氣也火爆。清代名滿北方的金石學家、校堪學家和書法家許瀚中舉在京,北京的一個王爺喜歡許瀚的書法,但不知山東的文化底蘊,妄語道:「山 東還有識字的嗎?」士可殺而不可辱,許瀚對答:「山東沒有識字的,就是出了個孔仲尼!山東沒有會寫字的,就是出了個王右軍(王羲之)!」

牢騷滿腹做不了大官。日照出生的宋平倒是特殊的一例。宋平畢業於清華大學,一九三六年到延安參加革命,一九八九年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組織部部 長,是中央核心領導層的第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生。宋平對中國的影響力,能否與三千多年前的姜子牙相比,自有後人研究評說,鄙人不敢妄言。

既然放生與佛教有關,那就說說日照的佛教。日照的佛教起於元代,盛於明清,衰於民國,結束於「大躍進」。一九五八年,縣境中最後兩座寺廟臥佛寺、靈樵寺, 被麻風病院佔用,佛像、鐵羅漢煉了鋼鐵。如今,正逢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佛教復興,歷史上有名的寺廟都在陸續復建之中。由於日照佛教,現祇剩下淨土一宗, 專念阿彌陀佛,期望來生能往生西方淨土。

出於以上原因,才讓多吉活佛的蒞臨,雖然不事張揚,但也成了萬容集團的一道風景線。通過活佛的開示和放生活動,員工們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其實,「萬 容」也好,「明義」「明果」也好,「梁寧」也好,都可以詮釋出佛理。萬容即包容一切,如碧波萬頃的黃海,能容乃大:明佛義,知因果,守戒律,如戒殺放生, 心靈才安寧,生活才安寧,理得心安,才有幸福感,人生才有意義,來生才有善報。

至於丁明儀的素食館能否成功?日照市會不會有一座藏傳佛教的道場?這同樣需要萬容的胸懷和氣度。當然,那是政府和丁明儀的事。生命無常,但願我們能活到那一天。

離開日照那天,丁明儀夫婦親自送到青島。登機前,我們到著名的湛山寺拜訪釋明哲長老。老人向我們開示辦素食館的好處和時機,這更增強了丁明儀辦好素食館的 信心。機場告別時,梁寧大悲,扭頭跑向侯機廳外。良久,丁明儀發來短信:「在機場,梁師兄實在控制不住無始劫以來的淚腺,拉著我的手逃跑了。說:以後上師 你們要麼不來,來了就不能走,一路無語。」真是孩子話。

臨廣州下飛機時,才讓活佛對我說:「你們都回家了,我沒有家,我的家就是這只旅行箱。」我靜默無言。

才讓多吉活佛的家在哪里?佛言::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才讓多吉的家在眾生中。才讓多吉活佛為何顛沛流離?禪宗大德高僧本煥常常以此來砥勵自己:願令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此刻,我明白了旅行箱的另一層含義。

 
 
學佛有感
◎頓渡

禮佛禪寺短期出家體悟心德

一種因緣,我來到了惠州市博羅縣禮佛禪寺,我是一個對佛學一點都不瞭解的人,甚至把佛教跟道教混為共談,因為有了這麼一個短期出家的活動機會,一個這樣的平臺,讓我對佛教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對一些世事的看法有了新的改觀,在我心中有了一種新的力量,一種向上的力量。

回首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忽然發現自己好象迷失了方向,這時,心中產生了一種莫明的恐怖感,好害怕……而現在的我,不就是需要一盞指路的明燈嗎?

一種莫名的力量,促使著我踏上了這一次的旅程,來到了禮佛禪寺,來尋找著我可能想要的答案,也懷著一顆熱血的心想對佛學的深切瞭解。

在短短的短期出家生活中,感受到佛陀的偉大,如果我不參加這次暫新的生活平臺,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聞到佛法,佛教知識使我明白了許多,佛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深不可測……。

佛法修學分為五大科目,有三福,即一、人天福;二、二乘福;三、大乘福。有六和敬一、見和同解;二、戒和同修;三、身和同住;四、口和無爭;五、意和同 悅;六、利和同均。有三學:戒、定、慧;有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十願等等,一切淵博知識……三學的戒是來教導世人不要造惡的,定 是來治人們的散亂的,慧是對治愚癡的,眾生的種種病痛,心裡障礙,其實都可以在佛法裡找到答案。

在佛法裡強調一個果報的道理《三世因果經》裡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就是說,一個人在前世種下的甚麼因,今生就會得 到甚麼果,今生種下了甚麼因,來世便會得到甚麼果。他是根據一個因果輪迴的規律來定的,也就是說,其實生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不是甚麼上天註定啊,聽天 由命啊……而失去了做人的主觀動性,便白活一世。

想簡單一些,在現實生活中,像你讀書時一樣,你成績優秀,你分配的工作就可能比別人的好,你工作認真,忠厚老實,光明磊落,就會得到好處或提幹,獎勵。

如果貪污賄賂就會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甚至於會遭死刑下場,這一切難道不是人為的嗎?我們的一舉一動,一個念頭,都有可能是在為自己造福,你的行善積德, 可能會給你今生帶來好命,也為了你下世造個好命,如果行兇作惡,就會落到畜生道裡去,不管有沒有前世、來生,做好現在的你就是對的。

說到行善積德,就是多做好事,做善事,一切以慈悲為懷,行善積德不一定要捐錢。扶老愛幼,照顧病殘,參加義工活動等。我們要弘揚的是心靈美德。

生命的境界,常在一剎那間取決,一念即挺進,一念覺即高義,如果見義不赤,懊惱也於事無補。

從向善心家家樂,明因識果做善人。

 
 
聖境乎?真境
——觀雲翔寺釋迦牟尼說法圖

◎張 方

別的遊人不同,我初來雲翔寺,因為會議的原因,怕耽誤了時間,匆匆忙忙地穿過寺廟右側的回廊直奔廟院深處的66慈氏圖書館,到了圖書館方知离會議召開還有點時間。於是,我信步拾階而上,走上對面的一座唐代廟堂。

雲自然是秋天裡熟悉的淺淡的雲,天自然是秋天裡一慣素淨的天,朱砂紅的漆柱用倒影詮釋著這個秋天裡漸逝的光陰。廟堂巍峨莊嚴,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壓迫感, 反倒是讓人生出一睹真容的迫切。走上石階的當口,周遭的靜謐以及遠處波浪般次第湧來的誦經之聲,忽叫人有了要整理整理人生歲月的衝動。剛剛還浮躁不安的心 此時突然像棲巢的鳥兒安靜下來。

祇是轉過身的一瞬,被雲翔寺的第一處景震懾住了。在我眼前,一幅面積達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型彩繪畫卷隨著我目光的輾轉徐徐展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結滿金葉 的菩提樹下,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寶蓮須彌座上當眾說法,神情自然沉靜,惟妙惟肖;佛祖雙唇微啟,彷彿正有真言吐出,如真似幻;佛祖身著大紅色的法衣,既強 調了在整個畫面上中心的位置,又渲染出吉瑞之兆。 佛祖近旁有弟子迦葉、阿難、童子、羅漢等人護衛左右。近前方是騎青獅的文殊菩薩和騎白象的普賢菩薩一左一右護持,但畫面似乎並不僅僅是體現著對稱美學的傳 統格局,又對此別開生面,青獅與白象神態各異,筆觸細膩,神獸之毛紋纖毫畢現,靜中有動,更添栩栩如生之感。再遠處是天王與金剛分立兩邊,神情各異,令人 聯想佛祖說法令其為之動容, 細細端詳,似有頓悟、漸悟、 覺悟的神情。尤其是右邊的一位金剛,雙目圓睜,透過祥雲,怒視下方,似在喝斥說法現場上無禮喧嘩者,其面部神情極具威懾力,讓人聯想到畫面之外的種種情 形,這使得畫面得以無限地拓展延伸,漸至整個說法聖境。畫面邊緣處的左右兩簇人群與以佛祖為中心的群體有著些微的分離,但又有幾朵祥雲做過渡,所以既彰顯 出畫面的整體美感,又令人不得不關注細節處的精緻。譬如,畫面中羅漢聚精會神聽法時的神情,形態各異,有托腮沉思者,有倚仗而坐者,有垂臉自省者,有仰觀 仰止者,有撚指自語者,有點指慨然者,觀者既體味出了說法的內容,又體味著聽法者的心境,真是畫裡畫外盡收於同一主題,令人嘆服構思之精妙。細節處的美還 體現在對更遠處景物的描繪上,如玉女飛天,裙裾隨風招展;孔雀或展示美屏,或棲於岩石之上,一上一下,遙相呼應:更有滿池蓮花,葳蕤生長,為宏大莊嚴的說 法場增添了許多生命的活力,佛教的意義於不經意中也被那一朵朵舒展的清蓮點化開來。

正當我佇立於畫面前為畫面之美所深深沉醉時,耳畔傳來陣陣誦經之聲。雖然前一時還知曉那是大雄寶殿前廳居士們虔誠地誦讀之聲,但後一時,面對這繽紛的佛的 世界,竟讓人以為那穿牆而過的正是來自佛的聖界,於是,我雙目微合,用心享受這醍醐灌頂的幸福,心空靈澈亮起來,恍若直身於佛祖說法廳前,屏氣凝神,領受 這說法中的佛陀精神。

生命如白駒之過隙,祇是瞬間,轉爾回到了現世之中,但剛才那方寸間思維的騰挪,已使為剛來時的匆忙險些錯過說法圖前的參情而慚愧不已。莫非,尊重生命本真,珍受生活細節,正是這聖境所傳達給世人的真境之一?

 
 
世界佛教動態

寶蓮禪寺天壇大佛開光週年紀念
為籌建萬佛寶殿啟建丁亥年水陸息災法會


今年是天壇大佛開光十四周年紀念。寶蓮禪寺依例於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至十九日(公曆十二月廿一至廿八日)啟建水陸息災法會,禮請上海龍華古寺法務團及海外大德高僧蒞臨參加盛會,祈求香港市民身心健康、社會繁榮安定、世界和平發展、廣集勝因,共植福祉。

水陸法會於十二月廿一日(星期五)下午一時於寶蓮大會堂舉行開幕典禮,大會得蒙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黎桂康副主任、立法會議員譚耀宗GBS太平紳士、立法會議員林偉強SBS BBS太平紳士、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先生MH、離島民政事務專員林聖傑太平紳士、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袁武GBS太平紳士、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秘書長歐陽成潮先生BBS、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韋世豪處長、上海龍華古寺住持照誠大和尚等蒞臨主禮,場面莊嚴而隆重。

水陸法會為佛教極莊嚴之佛事活動,在法會內除布施飲食外,眾多僧侶分別念誦各種經典,超度六道四生水陸空之受苦眾生,使之離苦得樂普超三界,亦使施行 功德之施主得以延壽增福。法會設內外壇口,共進行七晝夜,內壇設於寶蓮大會堂,外壇則於大會堂附近的殿閣。法會的主要活動包括灑淨、結界、請上堂、請下 堂、供上堂、供下堂及施放焰口等。在法會最後一天(即十二月廿八日)送聖後,歷時七天的水陸法會亦告功德圓滿。

近年,政府銳意推動旅遊事業,把昂平發展成佛教文化中心,而寶蓮禪寺也有所配合,發起籌建萬佛寶殿。計劃中的萬佛寶殿共分五層,建築面積六萬多平方 呎,集方丈室、法堂、藏經閣、戒壇及萬佛殿於一身,其中三層共三萬多平方呎將用作室內博物館,展出中國古代歷史文物及佛教文化稀有珍品。在本年十一月廿一 日,本寺已就萬佛寶殿舉行奠基典禮,預計二○一○年落成。相信隨著萬佛寶殿的落成,必成為海內外人士嚮往旅遊新景點和朝拜聖地。

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一九○六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頓修及悅明三位法師所創立。自道場建立後,十方雲水僧聞風而至,由是香港的禪門漸見規範,至一九二四年正名為寶蓮禪寺。寶蓮禪寺由紀修和尚出任第一代住持,迄今百年,至當今住持智慧和尚已為第七代。

百年來,寶蓮禪寺繁衍不斷,已成為香港最大之名山道場之一。踏入九十年代,自迎請舍利(一九九二年)、天壇大佛開光建成(一九九三年)後,寶蓮禪寺的 香火更加鼎盛,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兼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老居士便曾親口說:「五大名山,一佛四菩薩。」一佛指天壇大佛,第五大名山即南天佛國——大嶼 山寶蓮禪寺。

天壇大佛亦於是年舉行開光十四周年紀念。由一九七六年開始籌建的天壇大佛,在各界人士和善長的鼎力襄助、中國航天工業科學技術諮詢公司的技術支援、中 央政府的資助下,於一九八七年動工,最終能克服重重障礙,於一九九三年開光。這都走由於海內外佛教四眾的善良願望:祈望佛陀慈悲德相,感染世人化戾氣為祥 和,促進社會安寧,人心向善,實現人間樂土。

天壇大佛佛身高23米,連蓮花座高約26米,連基座高度則約34米,重202噸,造像莊嚴祥和,具隋唐佛像特色,坐立於海拔482米的木魚峰上,更顯 其巍峨宏偉。二○○○年八月,香港工程師學會與香港科學館聯合舉辦「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選舉,天壇大佛繼青嶼幹線、機場客運大樓、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之 後,榮獲第四名及「最具特色藝術優異獎」。可以說,天壇大佛是集宗教、文化、中國藝術於一身的香港地標。

多年來,寶蓮禪寺秉承佛陀教誨,慈悲濟世。一九九六年起,寶蓮禪寺致力於祖國貧困山區興建基礎學校,首間為廣東省新興縣六祖學校,旋即引來各方同道及 善長熱烈響應,在得到政府及各地善長的支持下,本寺已於國內籌建了二百六十所希望工程學校,讓各適齡兒童安心求學,以提高文化質素,脫離貧困。

在弘法事業上,寶蓮禪寺不斷強化網上弘法,目前網上檔案如文章及圖片等已超過三萬一千個。另外,寶蓮禪寺即將於香港九龍長沙灣開辦「寶蓮弘法中心」,擬邀請各界名流於中心內宣講佛法,並將山上及山下所有講經內容上載於網上,與大眾分享,同沾法益。



香港大埔定慧寺
丁亥年歲晚酬佛恩供諸天及彌陀佛七
暨光明燈、金剛會結經法會


﹙一﹚供諸天法會:

用心護持三寶,自然能夠感召龍天護法善神的慈悲護祐,而感謝天地眾神護法,這便是供天。本寺謹定於二○○八年一月十三日,即農曆十二月初六日(星期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中午十二時舉行供諸天法會。屆時恭請 本寺方丈上初下慧大和尚主持灑淨儀式,祈請諸佛菩薩加庇,眾善信福慧日增,身體健康,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六時吉祥!光明燈及金剛會亦於該法會結經。

﹙二﹚彌陀佛七法會:

又定於一月十四日至一月二十號,農曆十二月初七至十二月十三日一連七永日舉行彌陀佛七法會,由諸位法師領眾虔誠誦佛號,藉此迴向世界和平、百業俱興…。法會設有消災延生位,附薦祖先、先人、冤親債主等蓮位。
並於農曆十二月十三日(星期日)結壇當日下午五時三十分施放瑜伽焰口或大蒙山。法會時間由早上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一時三十分至四時。敬希各善信踴躍參加,蒞臨拈香,共沾法喜。


** 午膳敬備山蔬結緣供眾 **


查詢電話 : 852 - 26521571 / 26562515 傳 真 : 852 - 26500865
綱 址 : http:// www.tingwai.org            電 郵 : info@tingwai.org
地 址 : 大埔墟馬窩村53號
﹙可在大埔墟火車站專線小巴總站乘坐20S前往新峰花園三期﹚



香港「童心同行愛心之夜」募款晚會


由中國愛滋病防治行動、香港愛滋病基金會及慈輝佛教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童心同行愛心之夜」電視募款晚會,於二○○七年十一月廿四日晚在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行並現場轉播。

中國愛滋病防治行動發起人何大一博士、香港愛滋病基金會梁智鴻主席、慈輝佛教基金會楊洪會長、國家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郝陽副局長、香港食物及衛生局 周一嶽局長等共同為晚會點燈,楊洪會長代表旭日集團及慈輝佛教基金會向中國愛滋病防治行動獻愛心,本次捐款202.5萬元,累計捐款超過4100萬元。

愛滋病近年在中國雲南、河南、甘肅及新疆等地漫延嚴峻,香港愛滋病基金會、中國愛滋病防治行動和慈輝佛教基金會多次攜手合辦盛大的募款晚會,支援由何 大一博士主導之中國愛滋病防治及宣傳活動,積極從事母嬰阻斷、培訓醫護人員、關懷和照顧感染者及家屬等工作,其中慈輝資助的專案之一──阻斷母嬰傳播計劃 成果斐然。正確運行此方案可以將母嬰傳播由30%降低到2%以下。二○○七年則側重於改進此方案的效果並擴大其實施範圍,包括向愛滋病陰性孕婦提供諮詢、 幫助。

慈悲,並不是感傷的體諒與救助,而是快樂的寬恕與引導;佈施,不是為了回饋,而是昇華自己的內在。


紀念七塔禪寺建寺1150周年
徵稿啟事

  七塔禪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為浙東四大叢林(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延慶觀宗寺)之一,開山於唐大中十二年(858);明代時因迎奉普陀山 觀音菩薩聖像,成為「小普陀」觀音道場;清代光緒以降,成為中國近代臨濟宗中興祖庭之一;文革後,佛日重光,成為寧波市區最大的寺院以及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之一,為信眾禮佛參學聖地。寺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地處鬧市,主體古建築保護較好,整座寺院梵宮深邃,環境清幽,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莊嚴恢 宏,是典型的禪宗伽藍七堂建制。寺內現存有唐代開山祖師心鏡禪師舍利塔,宋代銅鐘兩口,清代石刻五百羅漢造像圖,乾隆版大藏經,梵文貝葉經,以及「棲心一 覽」陳列室所藏各種珍貴文物等。

二○○八年為七塔禪寺開山建寺1150周年。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佛教文化,提升寺院的文化品位,現公開向海內外佛教信眾及社 會各界人士徵集相關的文章、詩詞、楹聯等個人最新創作作品,以及與七塔禪寺有關的攝影圖片(包括新、舊)、書畫作品、歷史文獻(包括文件、書信等),由評 審委員會評選出優秀者,編入《七塔禪寺建寺1150周年紀念專集》,部分作品將收入新編《七塔寺志》中。

為鼓勵大眾踴躍參與投稿,本次徵集作品將設若幹獎項。其中,個人創作作品按體裁(分文章、詩詞、楹聯三大類)各擬設一等獎1名,獎金3000元;二等 獎2名,獎金2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10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歷史文獻及舊圖片錄用後,付資料費;新攝影圖片及書畫作品一經刊用, 付與稿酬。凡投寄作品者,均贈送紀念品一份。

有關說明:
1、凡參與此次活動之作品,均須與七塔禪寺歷史或現狀有關,文責自負。
2、個人創作作品(包括文章、詩詞、楹聯等)提倡最新、未發表者,字數不限;反對剽竊、抄襲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取消入選資格。
3、欲拍攝寺院新圖片以參加此項活動者,常住提供方便條件。
4、欲瞭解七塔禪寺相關情況者,請登陸七塔禪寺網站(網址見下)。
5、投稿可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同時注明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及聯繫方式,需用筆名發表者另請說明。
6、凡入選錄用的作品,作者保留署名權,版權歸七塔禪寺所有。
7、來稿一般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本次徵集評選活動設評審委員會:
顧問:戒忍大和尚 廣修老和尚 張志軍 黃夏年
評審:可祥大和尚 心澄大和尚 達照法師
鄭玉浦 曹厚德 桑文磁 王博雷 楊古城 王介堂 張秉全 賈汝臻
統籌:定昌法師

徵稿截止日期:二○○八年七月三十日
投稿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百丈路183號七塔禪寺(請於信封注明「建寺1150周年徵文」字樣)
郵編:315040 電話:0574-87332216 傳真:0574-87710602
E-mail: qitabaoen@163.com http://www.qts.com.cn


鳩摩羅什寺修復緣起


鳩摩羅什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北大街,始建於後涼太安元年(西元386),是為紀念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大師在中國譯經弘法而建立的佛寺,距今已有 1600多年的歷史。寺內現有古塔一座,高三十二米,分十二層,空心磚砌,呈八角形,為鳩摩羅什大師之舌舍利塔。據說鳩摩羅什大師圓寂後,全身火化,薪滅 形碎,唯舌未爛,後人為報斯恩,於是在鳩摩羅什寺建塔供奉,以資永久紀念。據現存的碑文記載,在唐代時,鳩摩羅什寺曾是西北地方最大的寺院,占地百畝,四 面臨街,學者如林,高僧雲集。唐風過後,古剎式微,明、清時雖有修復,但輝煌不再重現,到一九二七年時,又遇地震,鳩摩羅什寺殿堂僧院悉皆夷為平地,唯鳩 摩羅什舌舍利塔倖免於難,矗然獨立。 一九九八年,時任武威海藏寺方丈的理智法師見此慘景,發廣大心,重興祖業。經多年努力,上下構通,終於得到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開放鳩摩羅什寺為佛教 活動場所,重現歷史原貌。

現在,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占地面積一百零二畝,建築用地六十九畝。在各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援下,在諸山長老的護念加持下,在十方善信及各界人士的傾心佈 施與鼎力資助下,經過這七年的努力,現已修建了大雄寶殿、念佛堂、禪堂、僧房及辦公弘法中心等主體建築,但主體佛殿尚未彩畫及內部裝修,尚不能投入使用, 大殿內蓮台空置,尚沒有佛像入座,山門尚未修建,觀音殿、護法殿、藏經樓等工程尚未動工。為重現鳩摩羅什古寺的雄姿,為振興西北地方佛教的繁榮昌盛,為在 黃土高原上開創一塊弘法道場,仰願十方常住三寶威神加持,仰祈十方高僧大德、教內外團體、社會仁人志士、護法居士等發心佈施,鼎力護持,莊嚴道場,共襄祖 庭!

 滴滴充盈法界,點點利益無邊,為感謝捐建寺之各界人士,鳩摩羅什寺決定向捐款者回施:

凡捐款者,不論多少,悉皆造冊登記,永存寺內;
凡捐款一百元以上者刻石立碑於寺內;
凡捐款一千元以上者刻石立碑於大殿兩側;
凡捐款一萬元以上者刻石立碑於大殿前面;
凡捐款十萬元以上者單獨刻石立碑於大殿前面;
凡捐款五十萬元以上者單獨在大殿前院刻石建立碑廳,並刻捐款人五百字以內的簡歷,以期芳名與古寺同壽,惠澤與日月同輝。

凡捐款者,請將善款直接匯到以下帳戶:6227 0043 5301 0010223,中國建設銀行,戶名:理方;同時請將銀行匯款單據寄到:甘肅省武威市北大街鳩摩羅什寺理方法師收,郵編:730000,電話:(0935)2255335;13884590849;也可以將支票直接寄到甘肅省武威市北大街鳩摩羅什寺 理方法師收,並注明修復羅什寺專款。

所有佈施者,必獲其利益,現前增福慧,後必得安樂。願見聞者,皆發大心,同心同力,同圓種智。

鳩摩羅什寺住持 釋理方 敬啟


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


二○○七年十一月十日在北京五塔寺舉辦的「世界佛教繪畫藝術八十八佛」展將於二○○八年一月一日晚上九時結束,一月五、六、七日移至北京亞洲大酒店展 出。一月九日(星期三)下午一時舉世注目的《八十八佛》將在亞洲大酒店——北京中鼎國際二○○八迎春藝術品拍賣會的佛教造像專場拍賣!

以顯密結合的藝術形式《八十八佛》是中國大陸著名畫家姜雪雁女士以十三年畫佛感悟,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歷時近兩年完成的,填補了2500年來佛教藝術史上的重大空白!

全世界一○八位高僧,將於二○○八年在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為一百六十八米高的世界第一大佛——毗盧遮那佛舉行開光儀式。同時舉辦《佛教繪畫藝術》展。 為此,香港延佛國際慈善基金會邀請《八十八佛》作品的收藏家同仁在這歷史性時刻共同參加開光儀式!並希望參加此次畫展之後的法國、印度、日本、韓國和台灣 地區的世界巡回展!

香港延佛國慈善基金會並決定於二○○八年在日本以工藝精湛的絲絹印製九百九十九套《八十八佛》。還將在蘇州投資三百六十九萬元人民幣(暫定)請十八位最優秀的繡娘剌繡《八十八佛》。

香港延佛國際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夏小中
聯繫電話: 13511060168
13511060169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北京
附:www.jxy55.com(姜雪雁佛像藝術網站)可欣賞到《八十八佛》的藝術形像


姜雪雁畫家簡歷:

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
籍貫山東省乳山市。
1955年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
1989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
1990年作品《人約黃昏後》獲首屆亞洲婦女書畫大賽一等獎。
1994年由古代人物畫轉為佛像藝術。
1997年工筆重彩《千手千眼觀音》為國際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收藏;
1998年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佛教藝術三人聯展,作品為國際文教基金會理事長,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收藏及原香港亞洲電視台總裁封小平先生收藏;
2004年二月泰國舉辦個人畫展,作品為泰國禦封華宗大尊長仁得大和尚收藏;
2004年三月深圳舉辦個人畫展。
2002年完成了氣勢磅礡宏大的 256cm x l37cm「西方極樂世界」。
2006年三月又創作完成工筆重彩「八十八佛」,之後藝術更上一層樓。
2006年九月又創作完成了300cm x 139cm 的「千手千眼觀音」。
姜雪雁十三年如一日潛心佛教繪畫藝術,對著名的石窟、石刻藝術更是一片虔誠,其作品終於修煉出了一種沈靜之氣.筆法嚴謹.法相慈悲、莊嚴,令世俗之心有淨化之感,心生歡喜。


文殊依怙耳傳印經會
即菩提寶塔興建緣起


為使佛日恒住、眾生普度,龍西寺眾大德發無量慈悲之心,擬於海拔4100M的高原上興建菩提寶塔,並成立文殊依怙耳傳印經會,搶救顯密絕版教典。

龍西寺位於青海省玉樹縣下拉秀鄉,原為阿底峽尊者傳承,現為格魯派的重要寺院,解放前帕嗡卡大師和九世班禪都曾長期在龍西寺指導修學。現在出家僧眾八 百多人,下設辯經學院、道次第學院、密宗院,主修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密集金剛等無上密法,及道次第八大引導等顯教修心法要。

寺主年治仁波切傳承帕嗡卡大師之文殊耳傳道次第,文殊耳傳是格魯派的心要,道次第是格魯派的命脈。

青才仁波切一生專學道次第,是目前藏地為數不多的得到了眾多道次第的傳承上師之一,很多珍貴的道次第傳承在其他寺院已經失傳,在上師這兒卻能得到傳承。

土登瀑布上師是龍西寺文殊依怙耳傳印經會的負責人,他不但對本尊法念誦非常善巧,而且對手印、作供、燒護摩、畫壇城也很精通,獲得很多顯密實修教授。 為使祖師心血免於斷絕,由年治仁波切、青才仁波切提議,土登瀑布上師創建了文殊依怙耳傳印經會,搶救絕版顯密典籍,已成為文殊耳傳學人學修的資料源泉。上 師受年治活佛的委託,籌建見解脫菩提寶塔,作為重興佛教智慧之路的緣起。


聯繫人:土登瀑布上師
聯繫電話:09768812721 13997465223
農行帳號:9559981940056836519
戶名:土登瀑布


「盛世和諧?以心相通」宗教論壇在蘇州舉行

智 海

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下午,由蘇州市委統戰部、蘇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政協蘇州市民族宗教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盛世和諧.以心相通」宗教論壇,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大酒店隆重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全國政協民宗委主任鈕茂生,全國政協委民宗委副主任黃璜,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齊曉飛,省委副書記張連珍,省委常 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省宗教局局長王軍,市委副書記王金華,市政協主席馮瑞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學大和尚,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市委書記王榮分別在論壇會議上致辭。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黃心川教授,國家宗教局一司王哲一副司長、省委統戰部副巡 視員陶勇,省宗教局副巡視員馬冬青,市人大副主任吳文元、市政協副主席金明等有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蘇州各宗教團體代表160餘人出席了論壇會。論壇由市 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周向群女士主持。

在論壇會上,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黃心川教授,省和市佛教副會長普仁法師、省和市道協副會長薄建華道長、市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霄龍,省天主教 教務委員會副主任、天主教蘇州教區徐宏根主教,市基督協會副總幹事黃馥萍牧師分別提交了與此相關的論文,並在論壇會上圍繞「盛世和諧.以心相通」作了熱情 洋溢的演講。 

論壇上,來自蘇州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界人士以及專家學者圍繞「宗教和睦、社會和諧、從心開始」這一主題進行了大會交流,共同探討宗教如何為促進社會和諧作貢獻。


捐資助學倡儀書

切嘎師父是青海玉樹州當頭寺的一個普通的喇嘛,當頭寺共有123個出家師父,由於交通的不便,當地群眾生活水平很差,特別是巴塘鄉那些家境貧困卻十分渴望讀書的孩子們,貧窮使他們的父輩成為文盲,上學讀書成為孩子們心裡一種實實在在的奢望!他們需要關愛和幫助。
切嘎師父深知要想徹底改變家鄉的貧窮,就要從當地的教育入手,讓孩子們念書,學文化,有了知識,才能脫貧。

他積極奔走,籌資建學,使93名學生陸續走進了校園,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費、文具、書本等問題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上師的心。盡管當地鎮政府十分支持建 學,給了很多優惠條件,免去了學校的水電管理費,以及1-3年級的學費、書本費、還增派了兩名老師。但切嘎上師的負擔依然很重,他要負責全校93名學生每 天的午餐(即每人兩包速食麵)以及另外兩名老師的工資(每人800元/月),每個月要支出大約4000多元。即使這樣,上師也從不願麻煩深圳的居士,每次 僅僅將收集來的舊衣物默默的寄往家鄉,讓我們這些衣食無憂的深圳人感到十分的慚愧。

您的一份愛心,也許會改變孩子們一生命運,您的一次善舉,將換回更多心靈的快慰。
如果您有孩子用過的校服、文具、衣物(大人亦可)等,都可送至深圳金海閣素食館,我們會收集整理後統一寄往玉樹,如有助學捐款可以撥打切嘎上師電話:13714533082

我們期待著,用您的愛心點燃貧困學子的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陽!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


深圳金海閣素食館
地址:福田區南園路73號(南園路與上步路交匯處)
電話:0755-83659996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