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602期
2010年7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佛祖頂骨舍利示現人間
本會通訊
泰國高僧讚念長老一行
拜訪香港佛教聯合會
論 述
略說佛教的「空」 ◎大 慧
佛經淺釋
略論《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
基本內容
◎妙 昌
人格修養
常說愛語攝眾生 ◎繼 平
集眾修行
結夏與結冬 ◎常 靜
香港佛寺
遊賞香港佛寺園林 ◎司徒一凡
佛教知識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慎 言
培植悲心
第一福田 ◎通 德
不殺生戒與日常生活 ◎延 德
禪境趣談
水清月現 ◎秦孟瀟
世出世法
企管須知 ◎楊 釗
悉達寓言
取 悅 ◎秦孟瀟 / 文
梁 川 / 圖
學佛感悟
我的學佛因緣 ◎天 香
庚寅初夏聞《金剛經》有感 ◎高志其
環保善舉
「上海佛教界迎世博環保論壇」
在玉佛寺舉行
◎曹曙紅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佛祖頂骨舍利示現人間

2010年6月12日上午9時左右,南京棲霞古寺舉行了隆重、盛大的佛祖頂骨舍利開啟、恭奉法會——南京大報恩寺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被打開,佛祖頂骨舍利示現人間。這是中國佛教界一大盛事,當天下午,中國佛教 恊會、南京市政府聯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金棺銀槨開啟盛況,及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的重大意義。

2008年7月,南京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發掘出宋代長干寺地宮,從地宮中出土一塊大型石碑,據碑刻銘文記載,地宮中瘞藏感應舍利十顆,佛頂 真骨及諸聖舍利,內以金棺銀槨並七寶阿育王塔以鐵函安置。2008年11月,阿育王塔從鐵函內請出,考古專家在塔內發現了二套金棺銀槨。

中國佛教恊會、南京市政府、江蘇省佛教恊會、南京市佛教恊會,在2010年6月12日上午聯合舉行了「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慶典」。中國佛教恊會會長傳印長老、江蘇省佛教 恊會會長明學長老、及江蘇省內各大寺院住持、台灣星雲長老、澳門健釗長老、香港寬運法師、淨雄法師等二岸四地四眾弟子雲集南京棲霞古寺。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發去了賀電。

這天早上,南京棲霞古寺鐘鼓齊鳴,佛號聲振撼人心,300多位僧人及400位居士列隊堂前,二岸四地108位高僧在香案彩幡的引領下,進入棲霞古寺佛頂骨 舍利開啟現場。儀式分為迎請、請出、供奉、慶典、瞻禮五個部份。上午7時30分,南京僧眾及護法居士赴朝天宮崇聖殿,迎請安放 着佛舍利的金棺銀槨至棲霞古寺。在毗盧寶殿釋迦牟尼佛像前先繞行一圈,僧眾齊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 號。9時左右,由棲霞古寺住持隆相長老、毗盧寺方丈傳義法師、曙光法師護送——用黃色錦帛包裹的金棺銀槨至藏經樓法壇;再由中國佛教 恊會傳印長老揭開錦帛。從2套金棺銀槨中恭請出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分別供奉在特製的七層楠木刻金蓮花座上。國家宗教局、國家文物局、江蘇省政府及 108位高僧共同見證了佛頂骨舍利開啟的莊嚴時刻。法會結束後,佛頂骨舍利安放在棲霞古寺法堂壹個月,供信眾瞻仰禮拜。等大報恩寺重建後,千年阿育王塔及 舍利將請回大報恩寺琉璃塔內供奉。

據南京社會科學院進行考證,綜合佛教典藉記載及歷史文獻研究,發掘的佛頂骨舍利應是北宋年間印度來華的譯經僧施護所獻,世稱顯教大師,是北宋初年三大高僧之一。

 
 
泰國高僧讚念長老一行
拜訪香港佛教聯合會

泰國南部最有名望的高僧 ── 讚念長老(Ajahn Jumnien)於5月29日至6月4日來港弘法,因緣際會,讚念長老一行於2010年5月31日拜訪香港佛教聯合會,本會會長覺光長老、副會長永惺長 老、總務主任智慧長老、副司庫崔常祥居士、常務董事宏明法師、妙慧法師、董事智鴻法師、梁衛珍居士、余潔冰居士及溫果和居士等參與接見歡迎讚念長老一行二 十多人。

1936年5月1日,讚念長老出生於泰國南部洛坤府(Nakon Si Thammarat Province)的鄉村,四五歲時父母就開始指導他禪修,二十歲在上座部佛教出家為僧,連續七年在墳場苦修,後來到拖國寺參加密集內觀禪修,深入四念住 和八聖道,掌握中道而得到突破,從此一直處在覺、空的狀態中,不分畫夜。他於三十多歲即已蜚聲國際,並身體力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全得力於他 的禪定功夫和大悲願力。讚念長老時刻掛著六十公斤的加持物,分給各地前來請求保佑的信眾,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所遭遇的苦難。

覺光長老向各位來賓致歡迎詞,表示無論是南傳、漢傳或藏傳,都是以「弘揚佛法,利樂有情」為 目標,並代表佛聯會董事歡迎各位的蒞臨。讚念長老亦於席間分享他在早年所遇到的事,當時泰國局勢混亂,但經由他的慈悲願力以及多年的努力,在泰國南部蘇拉 塔尼省感化山區的反抗軍,終於平息了衝突,在正法下保持和諧。然後,讚念長老在會上贈送舍利塔予香港佛教聯合會,由覺光長老代表接受,而佛聯會亦致送紀念 品予讚念長老。最後,大家一同拍照留念,在愉快歡樂的氣氛底下圓滿結束這次訪問。

 
 
略說佛教的「空」
◎大 慧

佛教講的「空」,並不同於虛無,而是一種貫穿事物現象乃至本質,空有圓融的說法。緣起性空——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合成的諸法,其性本空,無有真實的自體。它的「緣起說」,也就是辯證法中的「聯繫的觀點」;而由「緣起改變」導致的「結果改變」——「現象改變」,也就是辯證法中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點」;而事物之所以能夠運動變化,關鍵就在佛教所說的「性空」——任何事物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

多人對佛教一知半解,往往把佛教的「性空」之說、「無常」之說,當成是消極悲觀,這種見解是錯誤的。「無常」之說,是叫人不要以僵化的眼光去看問題,是幫助人從自己往昔的成見中超越;「緣起性空」之說,是叫人積極創造與把握事物發展的相關因緣,讓事物的發展、尤其是修行命運的發展,向著理想的方向轉變。

所以,正是因為「性空」,因而事物可以去加以改變;而改變事物的途徑,也就是改變事物的緣起。這個緣起,既包括「內因」——事物發展的可能性,也包括「外緣」——影響與改變事物發展的相關條件。如果能夠把握有效增加或者減少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條件,就可以讓事物向成、住、壞、滅等不同的方向去發展。如現在的「反季節瓜菜」,就是充分把握植物生長的不同因緣而造就出來的。如果不是因為傳統植物生長模式的「性空」,如何能夠人為加以改變、讓人們在冬天也能吃到其它季節的瓜菜呢!

所以,佛教的性空,並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變化規律的把握。真正的佛教修學,要求通達「五明」—— 聲明(語言聲音文學藝術)、因明(邏輯哲學)、內明(佛教心理學)、醫方明(醫學、藥物學)、工巧明(工程技術),這些,都是佛教徒自利利他、普度眾生所 必需的學問。另外,佛教也特別注重發菩提心,教人行於慈悲利他,與眾生結善緣,為自己種善因、修善業。這也是有效達成自他因緣良性互動的智慧做法。

佛教認識論的核心在於一個「空」字。在晚唐的詠史詩中,很多作者明顯地在以史證理(佛理),或者說以理觀史。所有的對於歷史的吟唱都不過是在強調一個「空」字,一個「幻」字,現實既是由「空」所幻化,也必將歸結於幻滅。所謂「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韋 莊《遣興》)詩人們之所以往往將昔日故宮的風流繁華與今日遺址的荒村野戍、落日孤煙相對映,其目的就是為了突顯出人世人生的虛幻無常。人的一生如此,一個 朝代的歷史也如此。在唐人看來,興衰變化得最快的莫過於魏晉南北朝時代。尤其是以建業為中心的六朝,每一個政權存在的時間都比較短暫,其從盛到衰的過程都 表現得十分清楚,所以晚唐人對歷史的感悟就往往著眼於六朝的興亡更替方面,無論是「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還是「黃花黃葉舊吳宮,六代豪華燭散風。龍虎勢衰佳氣歇,鳳凰名在故台空。」(李群玉《秣陵懷古》)或是「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台城》)都是揭示出六代豪華勝跡如夢如幻、一去不返的事實。韋莊的《雜感》詩更是通過詠嘆前朝興亡歷史來印證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論最形象的展示:「莫悲建業荊榛滿,昔日繁華是帝家。莫愛廣陵台榭好,也曾蕪沒作荒城。魚龍爵馬都如夢,風月煙花豈有情。行客不勞頻悵望,古來朝市嘆衰榮。」由此出發,他得出了「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興亡盡此中。有國有家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上元縣》)的結論。

細讀陶淵明的詩,我們發現:陶詩所用詞彙除了源於當時文士所習讀的儒家、道家等典籍外,還有不少詞彙直接源自魏晉時流行的大乘佛教典籍。其中有些詩句的主 要觀點就是對這些大乘經典要義的闡發。可以說:《般若》等大乘佛經在陶淵明的詩歌創作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成為陶淵明詩歌語匯取資借鏡的一個重要 來源。如「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詩中的有些語匯及意境可以從當時盛行的大乘佛經中找到依據:

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卷六〈如幻品〉第二十九云:「眾生為如幻化耶?來會者亦如幻化耶?須菩提言:如是,如是,眾生如幻,會者亦如幻,吾我亦復如幻如夢。」(《大正藏》第八冊,第四十頁上-中)「幻化」這一般若義理也常被東晉僧侶引用,如僧肇《不真空論》即說:「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以上所引「幻化」一語意為世間萬法的虛妄不實,「佛以幻化為喻」,其旨在於「令斷愛法,得於解脫」(《大乘義章》卷中)。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四)結句「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中之「幻化」一詞採用了《般若經》中的義理,表達了市朝變遷、人事無常所留給人的雖有非真的體悟。至於「空無」一詞,則不僅多見於《般若經》等大乘典籍中,且也多見於當時名士與名僧的文章裡。例如郗嘉賓《奉法要》:「一切萬有終歸於無,謂之為空。」 支遁《詠懷》詩:「廓矣千載事,消液歸空無。」總之,陶詩所說的「空無」,大體沿襲佛法概念,並無「孤明先發」之處,所不同者,陶淵明將其具體到人生實踐。

謝靈運詩歌能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正是由於他深悟了六朝佛教的「空」之內蘊,以空明瑩澈的心從虛明處映照天地萬物,使之清朗澄澈、明淨空靈,才能將其詩寫得如此自然清新。鍾嶸《詩品》稱謝靈運「興多才高,寓目輒書,內無乏思,外無遺物」,是比較確當的。謝靈運詩中雖然直接的意象不多,但卻最能體現六朝佛教的「空」之精神,這使得他的詩與晉代詩人陶淵明的「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朱熹語)的風格不同,也與看似繼承和發揚了其某些思想精神的唐王維有別。謝靈運的詩標誌著人對自然作審美靜觀的一種新姿態,是一種新的看世界的態度和方法,開拓出了詩歌創作的一種新的美學境界。這種「新」的得來正得益於佛教意象所代表的「空」的神髓。唐代詩僧皎然在《詩式》中評價謝靈運之詩時說:「康樂公早歲能文,性穎神澈,及通內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詩,發皆造極,得非空王之道助耶?」可謂中的。

六朝之後,佛教意象「空」意蘊的影響仍比較突出。創作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白居易、韋應物、蘇軾等人的詩中。王維喜寫「空山」,善於揭示寂中深山呈現的空境。《鹿柴》詩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林深樹幽,青苔滋長,陽光返照,祇還能隱約聽到人的話語聲;然而山中卻不見人蹤,人語聲祇是見證著空山之靜。《辛夷塢》曰:「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幽山深谷中,一片空寂,祇有芙蓉花自在開落,這一戶人家突出的仍舊是空寂。還有《山居秋暝》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鳥鳴澗》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春日上方即事》的「北窗桃李下,閒坐但焚香」,《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等,都將山之清空、花之閑靜、人之自在寫到極致。皎然《白雲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世事華上塵,慧心空中鏡。」這幾句詩指出,在破了法執和我執之後得悟佛道,整個世界空明靜寂、清淨自性,如鏡映現萬物,洞若觀火、得大自在。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寫到詩人從平靜潭水中的倒影體悟到心如明鏡的空淨,從餘音繚繞的佛寺晨鐘聲中感受到了靜寂。柳宗元《禪室》:「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心鏡本洞如,鳥飛無遺跡。」日本學者加地哲定分析說:「這也是歌詠『諸法因緣生無自性』的大乘佛教極致之作。從空觀的角度來看,山花、萬籟一如,空而緣生,若鳥飛而不留蹤跡一般。」孟郊《自惜》詩則鮮明地指出了「分明鏡精神」是佛教的代表,他說:「零落雪文字,分明鏡精神……始驚儒教誤,漸與佛乘親。」孫昌武先生說:「唐人用明鏡喻心性,確是新出的觀念。」正是有了六朝時佛教鏡精神的「空」對詩學的滲透,才使詩歌中鏡意象在唐代被鮮明地推了出來。

在後來這種鏡意象負載的「空」意蘊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並彌散到小說中。李汝珍著名的《鏡花緣》,是借佛家「鏡花」空意蘊來敘寫故事、表達人生空幻感慨的,誠如《鏡花緣》第一回云:「即使所載竟是巾幗,設或無緣,不能一見,豈非鏡花水月,終虛所望麼?」在清代傑出的小說《紅樓夢》裡,這種鏡意象「空」意蘊所承載的佛教悲情意味,也得到了展現和傳揚。此外,佛教鏡意象的空幻意蘊還影響到了六朝以後的詩論,詩論著作中也常取鏡空來說明詩歌創作與欣賞中某些玄妙空幻、不可捉摸的特點。最典型的是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辯》:「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詩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澈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此處用鏡來比喻有「興趣」的詩作所帶給人的,如同觀鏡中之像介乎虛實之間、既神韻十足又變化萬象的審美感受,以禪喻詩,形象確當。謝臻《詩家直說》卷一中曰:「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也是以鏡比喻詩中空靈、玄妙之特徵的。

《紅樓夢》第一回中云:「雖其中大旨談情,……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色空」觀念是佛教最基本的觀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把一切能感知的現象都稱之為「色」「色」屬於認識上的幻覺,因而虛假不實,其本質是「空」的,即一切現象最本質的特徵就是虛空。這種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色空」觀念,體現在外在世界則表現為「人生無常」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本性是「空」,一切皆空,「空」是涵蓋世界人生的最普遍的最高概念。本體看不見,摸不著,必須藉由外在假相呈現,而感情必須借由外在客體所引起,而這些風月之情亦是融入在客體的世界中。曹雪芹在兩「色」中夾入一「情」,在傳統的佛教「色空」觀念中間,引入「情」這一中介,或者說在「色」之中分離出「情」這一概念,具有「因情而悟禪」的意味,可以說是吸收禪宗思想的結果。黃南珊云:「『空』 作為出發點歸宿點,實質上是指情禪的表現型態,並非指捨情歸空的空無。可見,第一,情悟而空始空終,表現形式上符合道人的『空空』視角。第二,此係因情悟 禪,情為參悟的媒介和對象,並採取對情本體即時豁達的體悟方式。第三,證悟結果是情本體的內在性和形而上化,即情的禪化。」按照佛教教義,「滅情以見性」,唯有捨情才能了悟,主張否定情感,即無情的哲學,然而禪宗並非一味排斥「情」,而是具有對「情」的包融性與開放性。《六祖壇經》中即有「無情無佛種」的說法,強調「佛種」包融「情種」。禪宗所要達到的是一種「在世間而出世間,出世間而不離世間」的自由精神境界。以「空」「有」,即「在世間而出世間」的階段;而一旦達於出世間又能頓悟「真空妙有」的境界,就真正進入了成「佛」的自由精神境界,也即「出世間而不離世間」的最高階段。「不離世間」也就是對生命仍充滿依戀、有難以割捨之「情」。空空道人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實具隱喻之意,代表從「空空」「情」的趨向,蘊含從執著到超越的思想軌跡。「情僧」一詞為曹雪芹獨創,乃是對無情方能成佛的否定,一反佛教對「情」的看法,把「情」這種與「空」相對立的妄念看成能真正領悟佛教「色空」精神實質的契機。

「情」成為連結「色」「空」兩頭不可或缺的中介。可作為參照的是,《五燈會元》卷十七記載青原惟信禪師語:「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這是青原惟信用生命修行體驗親證得到的見解。

凡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寶玉是個「情痴」,其實《紅樓夢》中多次暗示,情僧即賈寶玉,賈寶玉的精神磨難歷程,亦是情僧求悟的歷程,這在書中是有跡可尋的。「情僧」指的是「情之真覺者,是對情的神識徹悟,葆有情的慧性靈根,達到情的般若境界,相通於馮夢龍所謂以情度世的『多情歡喜如來』,迥異於那種帶有狂禪色彩縱慾風流的『摩登鳩摩羅什』。」寶玉數次對黛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欲作之「僧」,究其實質和本意,實乃「情僧」

空空道人之改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實為寶玉精神面影之映現,是《紅樓夢》「大旨談情」的巧妙?示。「情僧錄」其義有二:一是指「情僧」「抄錄」之書。但「情僧」(空空道人)不是作者,祇是抄錄者而已。二是指情僧所「記錄」。石頭記是石兄所記,石兄即賈寶玉,寶玉即情僧,故改名為「情僧錄」。如此,情僧可以指二位:一是賈寶玉,一是空空道人,兩人皆因情因色而悟空。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論及賈寶玉的解脫:「彼於纏陷最深之中,而伏以解脫之種子,故聽《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讀《胠篋》篇,而做焚花散麝之想。」王國維以佛家「色空」說來闡釋賈寶玉悟得情的空幻,從而出家為僧,這一觀點頗具前瞻性,但王氏的論點從禪宗的觀點而言,並未達到「超越」的境界。禪宗主張「放下」,即撥落情塵慾累,以臻於空明澄澈之境,達到鏡花水月般的真空。但禪最忌執著。如果執著於空,就溺於死水頑空,而缺乏生機活力。

有與空是哲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也是佛法中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

要認識有與空的不二,先得說明有。有,在我們常人觀念中,它與「實在性」往 往聯繫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自體有,實在有,人類對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蠻人不知夢境是不實的,一旦做了 一個惡夢就驚恐萬狀,以為災難就要降臨了,於是要祈禱三天。嬰孩不知道鏡裡的影像是虛假的,他們見到鏡裡影像,就會亂抓亂笑。

《金剛經》對有的實質也作了深刻的說明,認為有,祇不過是假有。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是具有生滅、造作的一切現象。如夢:夢境虛假,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夢中人卻執以為實,覺醒了才覺得可笑。諸法如夢,虛妄不實,但世間有情無明妄想故,執以為實,智者從無明夢中覺醒,乃知諸法無實。

明白了有,再來說明空。通常我們以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對立。可是以般若中觀智慧來看,空有不但不對 立,而且是一體的。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毀滅了始談空;因為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體。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為遣除世間的有見、空見,世人因為不瞭解有,對「有」的一切生起錯誤的認識和執著,導致了人生種種煩惱、痛苦。《心經》曰:「色即是空」是要我們看破「有」的實質,是虛幻、是無常、是無自性、是空。一個人倘若真正的認識到「有」的 實質,他還會因為有的問題而生煩惱嗎?還會為物所累嗎?世間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虛幻實質,但因為不瞭解緣起因果,認為世界一 切既然都是虛幻的,人生的事業最終都要歸於毀滅,那麼生存還有甚麼價值意義可言呢?於是他們不顧社會道德,放縱自已的身心為所欲為,導致虛無主義。《心 經》曰:「空即是色」便是對治這種邪見,說明萬物雖空,但緣起因果還在不斷延續中,人生的善惡行為都是有果報的。

 
 
略論《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基本內容(上)
◎妙 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淨土五經一論之一,也是淨土宗的重要經典。這部經典涵蓋內容豐富,開篇介紹了佛說本 經的因緣,接著闡釋修習淨業三福的具體內容,經中重點論述了淨業行人修行十六種觀想的方法。《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文內容簡明易懂,是淨業行人修行淨土法 門的理論指南。茲對其內容介紹如下。

一、佛說本經的因緣

佛為弟子說每一部經典都有其說法的因緣,《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也不例外。本經源於這樣一則故事:王舍城有一叫阿闍世的王太子,聽從惡友提婆達多的挑撥離 間,囚禁父親頻婆娑羅王,禁止群臣接近他,並斷絕了他的飲食。國太夫人韋提希擔心夫王餓死,就在澡浴之後,用小麥粉和穌蜜塗遍全身,於寶冠瓔珞中盛滿蒲桃 漿,秘密帶給頻婆娑羅王食用。頻婆娑羅王因食用了韋提希夫人的食物得以不死,並且還能夠聽目連和富樓那尊者說法。阿闍世太子知情後,十分生氣,持劍欲殺其 母親。當時有月光、耆婆二大臣犯顏直諫:「劫初以來,……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阿闍世太子驚恐之余,未敢殺母,但將母親幽禁在深宮。

韋提希夫人悲痛欲絕,從幽禁處遙拜世尊,哀求世尊遣目連與阿難前來救助。當時世尊在耆闍崛山即時了知韋提希夫人心中所想,便親自帶著目連和阿難從空而來, 現身在韋提希前。韋提希號泣稟佛: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 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這時,世尊放眉間光,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光明又旋住佛頂,化為金色光台。十方無量國土都在光台中顯現。韋提希在佛力加持下,一一明見,從無量佛剎中,選取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國土作為歸境,並懇請世尊開示往生其土的方法,因此,世尊便衍生出這部經典。

二、修習淨業三福

淨業三福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淨業修行的基礎,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修持淨業的正因。此三福具有從淺到深,從低到高的 修行次第。三福中或修持一福,或具足修持三福,都可迴向往生淨土。佛在向韋提希示現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後,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作為往生去處。這時 世尊告訴韋提希夫人,阿彌陀佛去此世界不遠,你應當觀想彼佛國土的往生者。我現在為你廣說各種譬喻,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如果想修習淨業,都能往生西方極樂 國土。

佛在經中說: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陀認為,如果有人想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應當修行如上三福。認為修行淨業三福是將來往生西方淨土的基礎。

淨業三福的第一福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一條是勸人修世間之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不僅是俗世中人應當具備的基本品格,更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所應當具有的。在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父 母和師長的養育和教導。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僅給予子女以生命,而且撫養子女長大成人,同時也教會子女如何為人處世。他們是子女的堅實依靠,也 是子女的最大恩人。所以,做子女的在父母年老之後,應當盡己所能地孝養父母,不僅讓他們物質生活富足,而且精神生活也愉悅快樂。師長是教給我們知識和技能 的恩人。正是由於他們的培養,才使我們懂得的知識越來越多,人也變得越來越聰明。對於佛教信徒來說,師長是長養我們法身慧命的恩人,我們在道業上的每一點 進步,都凝聚了師長的心血和汗水,我們應當像歷代祖師對待師父一樣,侍奉他們的飲食起居。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弟子的關愛。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也是對修行之人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個淨業行人,應當戒殺放生,心懷慈悲,悲憫眾生的痛苦。同時還應當修行佛教十種善業,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佛陀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幾點,那麼他不僅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且還具備了往生淨土的因緣。

淨業三福的第二福為:「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作 為一個淨業行人,還應當受持三歸,祇有歸依三寶了,才有歸依之處和修行成功的保證。同時,還要具足眾戒。戒律是規範佛弟子言行舉止的準繩,也是一個人修行 的基礎,祇有自己的言行都符合戒律的要求了,你才會學有所成,修有所證。另外,佛教戒規還規定佛子應當具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些威儀方面的戒條都是對 佛子言行舉止細微處的規範。在威儀等細行上注意了,才能顯現莊嚴之相,才不會違犯威儀。

淨業三福第三福為:「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 條是修行大乘之福,屬於行善的範疇。作為佛教信徒,如果想求生西方,應當發起菩提之心。佛教認為,一個人初發心非常重要,祇有發心了,你才會向著你的既定 目標努力,從而最終取得成就。除了發心之外,還應當相信因果。因為,因果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一個修行者如果不相信因果,那麼他的信願行都無從談起。相 信因果,發了菩提心之後,還應當讀誦大乘經典,增長自己的智慧,還要勸化那些修行之人,精進用功,以成人之美。

淨業三福含攝五乘佛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一切善行功德,會通淨土門與聖道門。淨業三福涵蓋了人天之福,二乘之福,以及大乘之福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在本經所開顯「九品往生」之前六品則是修行「淨業三福」迴向願生淨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淺,感得品位的不同。

三、修十六種觀想之法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核心內容是佛陀向阿難和韋提希夫人所講的修十六種觀想之法。這十六種觀想分別從十六個方面講說了修各種觀想的具體方法。這十六種觀想又可分為定善十三觀和散善三觀。現分述如下:

(一)定善十三觀

定善十三觀是從第一觀到第十三觀(即從日觀到雜想觀)是佛陀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說。此十三觀是源於韋提希夫人問佛,佛滅度之後的眾生,被五苦所逼,怎樣才 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佛陀於是分別向韋提希夫人介紹了日觀、水觀、地觀、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想 觀等十三觀。佛陀在經中向韋提希夫人詳細介紹了這十三種觀法,認為修這十三種觀想即得見到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國土。現選幾則觀想略作介紹。

如第一觀中佛告韋提希:

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在這一觀中,佛陀告訴韋提希夫人,如果有人繫心一處,觀想西方,即能見到極樂世界。佛陀還介紹了觀想方法:觀想者當起正念,正坐向西,觀太陽將要落下的地 方,讓心安守一處,專想不移。觀想太陽將要落下時,形狀像懸掛的鼓一樣。當見到太陽時,開眼合眼都了了分明。這就是日想觀。(待續)

 
 
常說愛語攝眾生
◎繼 平

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行中的重要作用。愛語不僅有利於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而且還有利於結好人緣,便於攝化眾生。

今社會人心不古,心懷狡 詐、挑撥離間、妄語惡口的人隨處可見。有些人不僅自己喜歡動口造業,還樂於邀約大眾對別人說是道非。他們讓是是非非佔據己心,不僅紛擾心念,不得自在,有 時甚至動口傷人,也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因此,若周遭友人喜好談論是非,自己應當保持正念、覺性,不隨之附和,否則同流合污,造了口業,將來就要承受苦 果。

在修行中,口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十善業中,身業 ──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 ── 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業 ── 不貪、不瞋、不癡,其中口業即佔了十分之四。身欲造殺盜淫時,警覺性高者,一察覺馬上就避免。可是在口業當中,有時我們不會馬上看到言語對別人的傷害、影 響,乃至未來的果報,反而容易輕忽而犯罪。古德云:「眾生自無始以來,口業過惡,積如山海。」因此,千萬不要忽略自己脫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話,不要逞口舌之快,因口具有傳播及造惡的力量,其影響所及實不容輕忽。

收攝口業,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淨。清淨口業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行住坐臥中,以口念一句佛號或持咒,取代喜說是非、綺語的習慣,且誦念佛號及持咒,感得的 即是清淨的法界。此外,更要時時反省檢討 ── 每天在睡前回想自己這一天說了哪些話,是否犯了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的過失?是否真心讚嘆別人?說話的目的及動機,是否都是為了利益大眾?透過反省檢 討,會讓我們在下一次講話時,更能提高警覺性,注意講話的內容、善加觀察是否適時、適地、適人。如此,知時、知地、知人,說話得宜,不僅能令口業清淨,更 能與人結下善緣。

在清淨了口業,學會了以善巧的方法說話之後,我們就要養成以愛語攝化眾生的習慣,使眾生因我們的愛語與我們結下人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即 是指的這個意思。學佛,就是學佛的身、口、意,學習佛菩薩的廣大心量,以種種愛語,讚嘆、包容大眾。言語,同時是心念的反射,當心中充滿讚嘆及愛語,心則 光明;若是心中懷著嫉妒排斥,則墮入黑暗。因此,若能學習每天發願,願口中所說出的言語,皆是正語、利益別人之語,借著不斷地熏修與發願,將原來不習慣以 愛語讚嘆、關懷他人的心,轉成喜說愛語、柔軟慈悲的心。 

常說愛語攝眾生,令聞者生起信心,讚嘆與鼓勵對他們有著積極的作用。因為眾生都有我執,皆希望別人對自己是讚嘆、鼓勵與肯定。愛語,便是應眾生的心,所講 出柔軟、讚嘆、鼓勵的言語,令眾生聞言心生歡喜,充滿信心、希望。事實上,一般人聽到責難時容易失去信心,而真正能夠接受大眾批評,且聽聞批評後還能如飲 甘露者,可說是少之又少。因為,對眾生而言,要放下我執,畢竟是件不容易的事。假使有一位居士初次到佛寺中參加共修課,她若穿著時髦,如果當下就直接指責 她的穿著不適合道場,不僅令對方難堪、不安,也枉費她對打點自己的用心;反之,若先讚嘆她對衣著的別出心裁、品味獨到,進而令其瞭解在道場簡樸的衣著,更 能讓自己收攝六根,專注用功。如此一來,居士感受到道場對她的肯定及善意,即能產生信賴與好感,因而更喜親近佛法。

心直口快,缺乏對他人的關照及體諒,說出來的話甚至會有反效果。我們總以為直言進諫便是真心的表現,尤其看到他人種種的習氣、煩惱時,總想勸諫對方,甚至 不吐不快。其實,過於鋒芒畢露的說話方式未必會達到預想效果。佛法是一種教育,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對方接受佛法的教化,進而改變自己,開創積極、光明的人 生。但在勸諫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混雜著個人的感受與情緒,因此尺度常拿捏不當,結果往往沒有解決對方的問題,反而會給對方又增一層煩惱。

佛法中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勸諫他人時,如能善加觀察,因應根機,採取對方最能接受的方式,以充滿慈悲、包容與智慧的愛語來攝化他們,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習說愛語要從內心去實踐,心中有慈悲喜捨,所說的話便是慈悲喜捨;反之,內心充斥憤恨鬥爭,說出口的話,便充滿憤恨鬥爭。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透過聽經聞法,反復熏修,使心中具有正知正見,則說出來的話就是善語、淨語,如此即能將眾生的心慢慢轉成菩薩心、佛心。這樣,我們在弘法度眾生的過程中,自然就能夠以慈愛的言語攝化對方。

 
 
結夏與結冬
◎常 靜

中國古代叢林的修行方式中有結夏與結冬兩種方式。結夏的時間是在夏天的三個月,結冬的時間是在冬天的三個月。在結夏和結冬的三個月中,僧眾禁止外出,都集中在一起修行,等到三個月期滿,方可結束。結夏與結冬有其不同的起源和相似的修行方式,現簡要介紹如下。

結夏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結夏、九旬禁足、結制安居。佛制每年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共三個月,為期九十天。在這期間,僧眾不得外 出行化,必須聚集一處,堅持戒律,皎潔其行,專心修道,名結夏安居。「結」是結制,「夏」是夏天,「安」是安定,「居」是居住。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長達三 個月,佛陀乃定制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之期,在此期間,出家眾禁止外出,聚居一處精進修行,稱為安居。這是雨季期間草木、蟲蟻繁殖最多,恐外出時 誤踩,傷害生靈,而遭世人譏嫌,因此禁止外出。

安居一般在夏季舉行,通常佛弟子用功修行,多在山邊、林下,或水邊、塚邊,靜觀入定,因印度夏季,洪水常常泛濫,佛陀慈悲為弟子們安全辦道起見,特結制一 處聚集修行,度過夏天,故名結夏安居。印度夏天潮濕,是蛇蟲鼠蟻繁殖的季節,為避免蛇蟲的侵害,及防止自己舉足動步時傷害眾生,故必須禁足,結夏安居。結 夏期間,共有九十日,弟子們聚集一處,同修共勉,互相策發,則道業易成。

安居又稱禁足,安居的僧眾嚴禁出入道場,因為安居期間,亦是草木、蟲類繁殖最盛時,恐外出時易誤傷害生靈,而招引世譏。安居旨在嚴禁無故外出,以防離心散 亂,因此是一種自修自度的觀照功夫,是養深積厚,自我沉潛的修行。安居期間,嚴禁外出,但若半途欲離開,必須請假得到僧伽允許方可離去;若有違規者,即得 惡作之罪,稱為「破安居」,將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資格。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圓滿結束之日稱為解夏、過夏。 安居結束時,應作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等四事。於安居圓滿後,大眾反省安居中的行為,若有罪時則自宣己罪,相互懺悔,稱為「自恣」,此日稱為「自恣 日」。此時大眾人人身心清淨,甚至有人因此證悟,佛陀感到欣悅歡喜,故又稱「佛歡喜日」。佛陀曾指導目犍連於此日備百味飲食,供養僧眾,以此功德救拔其母 墮落餓鬼道之苦,此即為盂蘭盆法會的由來。在安居結束時,同時應解除安居期間禁止外出於結界範圍之規定,此為「解界」。

佛陀成道後與弟子首次舉行安居之地點,諸經典所說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中國行安居之制始於姚秦時代,雖承襲於印度,因風土民情差異,故未全然沿用。

安居時必須划定區域以為結界,僧眾不必外出托?,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養。若無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應集中一處,精進禪坐修行。安居的地點並無一 定,小屋、樹下、山窟、聚落等處皆可。據《五分律》規定,不可在無救護處、塚間、空樹、露地處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類的侵襲。

中國安居制度雖承襲於印度,但並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變通之處。古德按氣候及風俗民情的實際狀況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期,而此時期正值中國的夏季,故稱夏安居,又稱雨安居,或結夏、坐夏、坐臘、結制等。

中國行安居的制度是開始於姚秦時代,其時由於《十誦律》、《廣律》等的傳譯,都詳細解說安居的作法,中國僧人乃依之而行結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漸成為禪宗叢林道場的清規之一。

結夏安居是僧眾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舉行一定的法會儀式,以公告安居開始。元代以來,安居儀式都在安居開始前一天舉辦,由長老大德講解各項禮儀, 以令僧眾於安居期內能專心精進修道。近代安居儀式大多定在四月十五日當天舉行,先行「受籌法」,其程序為:(一)灑掃敷座;(二)晨齋預白;(三)鳴鐘集 僧;(四)入堂恭攝;(五)受籌羯磨;(六)行籌白數。受籌法圓滿後,第二天為安居正式開始(四月十六日),也須舉行一定的儀式,如受籌法一樣,要灑掃敷 座、鳴鐘集僧、行籌白數等,然後大眾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別屋,互為答問,敘說安居事宜,其餘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處說安居之事;說畢返回大殿,等 所有僧眾作法圓滿,共同禮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開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遷移,否則犯戒。即:(一)起火燃燒;(二)毒蛇騷擾;(三)水淹;(四)國土不准處;(五)盜賊;(六)眷屬騷擾處;(七)有女難處等。

中國古代的叢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以前,禪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禪門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禪,因此可以說天天都是安居。時至今日,一般佛教學院的生活,每日閱藏讀經、禪修念佛,實質上也就是一種安居的修行生活。

與結夏相似的集眾的修行方式是結冬。結冬又稱結冬安居,從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起,這天叫結冬,到次年的正月十五結束,這天叫解冬。在這三個月內,全寺僧 眾都禁止外出,全部集中禪堂禪修,這就是一種冬安居。冬安居是一種中國式的安居方式,也是中國僧人根據中國的氣候和環境因地制宜的修行方式。因為中國的氣 候與印度有所不同,分別有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區分,特別是在中國的北方,寒冬臘月,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僧眾外出乞食行腳多有不便之處,於是便有了冬安居 的實行。

冬安居的修行方法,與結夏安居的修行方式大同小異。不過在現代的佛教寺院,結冬安居的修行方式已經逐漸被冬季的禪七方式所取代。特別是在近代比較有名的叢 林,每年冬天都要舉行禪七。冬天的禪七分別有七天、二十一天和四十九天之分,還有的寺院甚至連續打十個禪七。在國內有很多以禪風出名的寺院,著名的禪宗叢 林如成都文殊院、四川新都寶光寺、揚州高旻寺、鎮江金山寺等,都是比較有名的叢林。於是叢林中便有了「上有文殊、寶光,下有金山、高旻」,以及「金山腿子 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的說法。「結冬安居」作為一個名稱被保存了下來。

結夏和結冬作為禪宗叢林的修行方式,在修行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近代的道場中,有的將結夏安居和結冬安居靈活變為「結夏講經」、「結冬參禪」的「冬參夏講」制度。使傳統的集眾修行方式變為靈活多樣的方式,因而受到很多信徒的歡迎。

 
 
遊賞香港佛寺園林
◎司徒一凡

中國造園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精粹之一,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以「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 宗旨的中國傳統園林,通過自身特有的立體空間和人文內涵,向世人展示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和鮮明的藝術特色。造園家將大自然美麗的景色經過精心構思、組 織和濃縮,在有限的空間裡再現出來。在突出山水花木等自然之物造景作用的同時,也使用其他藝術手段的輔助和點綴,其中亭、台、樓、閣、廊、橋等建築是完全 人工創造的造園元素,它們是中國傳統園林中主要的點綴手段,並據此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風格和流派。

佛寺園林是中國傳統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除了通常具有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外,還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佛法與禪意。香港許多佛寺都建有大大小小不同風格和各具特色的園林,很值得大家去遊覽和觀賞。

位於九龍鑽石山的志蓮淨苑大型仿唐木構佛寺建築群,其山門與天王殿之間建有由四個方池組成的「蓮池」,系根據「淨土經變圖」展現的阿彌陀佛淨土的七寶池和八功德水而設計。池周圍是製作精細的石雕欄杆和龍首噴水口,池中則遍植紫、紅、白三色蓮花。每當清風徐來,池水漣漪,花香沁脾,水聲叮咚,一派安寧景象。遊人可借著寧靜清幽的環境,滌淨塵垢,提昇精神,從而達致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境界。

走出山門,穿過寬闊如廣場的過街天橋,就來到由志蓮淨苑管理的仿唐公園——南蓮園池。從其所處位置及佈局來看,將它稱為志蓮淨苑的前花園應該不算過份。園池設計以始建於隋代、確立於唐代的山西省絳守居園池為藍本,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提出的「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 原則建造。園中融合唐代園林佈置和建築的特色,堆山疊石,引水築池,廣植樹木,佈置亭台,成為城中古園、鬧市綠洲,使人遠離塵囂,堪稱香港園林中的精品。 由於我國現存唐代園林建築實物甚少,故此園設計、建造時參考了日本現存唐風園林建築,並有日本古建專家參予,還使用了一些日本古建材料和細部構件,使園中 建築帶有明顯的「和風」印記。特別是那座通體貼金箔的「圓滿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京都鹿苑寺的金閣。

位於荃灣大帽山南麓的西方寺,環境優美,花草繁茂,門前有三疊潭流經,可洗滌煩擾。寺內曲徑通幽,勝景處處,可謂人傑地靈之佛教勝地。寺中一隅建有水池,池中的睡蓮與池邊的各色盆栽交相輝映;池旁立有一座皇家宮廷風格的琉璃頂六角涼亭,名「慈恩亭」;亭前有漢白玉拱橋相連,橋身刻「普渡橋」三字。所有這些,構成了小橋流水、別有洞天的深邃意境。

位於粉嶺軍地的華藏學苑,佔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前身為「香檳屋」。這裡水面寬闊,池中築有「一池三山」景觀,具北式風格的亭台樓閣環繞水池散佈其間,並由蜿蜒的遊廊將它們串連起來。遊廊內的樑枋上繪有大量精美的彩畫,頗有北京頤和園長廊的神韻。

在屯門藍地的妙法寺內,有一處小巧而精緻的園林。園中塑有假山奇石景觀,一尊觀音像立於其間,並配以種植各種樹木、花卉,與萬佛寶殿前環繞在門柱上的一對 巨大金龍及門口的石獅、麒麟、白象等雕塑交相輝映。妙法寺每月出版的刊物《妙法》,對寺內的園林及植物亦多有詳盡介紹,可加深讀者對它們的瞭解。

位於粉嶺的觀宗寺,其建築仿中國宮殿樣式建造,氣勢恢宏。寺廟入口處立有一座刻有寺名及寺徽的牌坊,由此拾階而上,便來到環繞主殿的平台,這裡擺放多種造型各異的盆栽植物,與寺廟清幽的環境相得益彰。

位於大嶼山的寶蓮禪寺,其山門是一座古樸雅致的牌坊,在建寺初期已立,原坐落在舊大殿前,後因禪寺擴展,才搬遷至現時的位置。該牌坊上的楹聯與題字值得特別一提。牌坊正面橫書「寶蓮禪寺」,兩邊對聯刻有「願乘雲水毋疲滄涯入寶所,行仰高山歷過崎嶇自坦平」。牌坊另一面橫匾書有「弘傳不朽」,聯曰:「人間世到底成空一身在夢了無憑應云何住,天下事從今且罷七聖皆迷奚所問作如是觀」。其兩旁還有一對楹聯寫得甚佳:「大路在前須分明認去,一肩擔下當努力將來」

山門旁的地壇仿北京天壇內的圜丘而建,具有回音壁之功能。它與木魚峰上的天壇大佛處於同一中軸線上,兩者相互成為園林中重要的對景。地壇四周新近又增建了金色的「蓮池」。進入寶蓮禪寺,在韋馱殿左側有一「寶蓮池」,其中央的圓形魚池直徑約六米,圓心有蓮花瓣噴泉,池周圍有園路環繞,可細賞池中蓮花,並形成小島,島外環水,以小橋通入,外池也遍植荷花與睡蓮。寺內還有面積較大的後花園,其地勢逐步昇高而略有起伏,是一處次生的自然山林,筏可大和尚之墓地也設於此。

在寶蓮禪寺對出的公共交通回旋處,正在興建一座以河南登封少林寺為藍本的大型石造牌樓,此乃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改善工程項目之一,預計於今年五月落成。有關方面已邀得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為牌樓匾額「南天佛國」「嶼山勝景」及對聯題字。從新牌樓通往寶蓮寺的「菩提徑」兩側,還排列放置十二神將石雕像及蓮花造型的石燈。另外,新建的一座屋頂呈波浪狀相連的中式涼亭已經落成,這種屋頂術語稱作「勾連搭」歇山頂。屆時,這些頗具人文內涵的特色建築,與毗鄰位於木魚峰的天壇大佛,上下遙相輝映,將成為香港又一引人注目的新景觀。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慎 言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可以用到香或提及香的作用與功德。香作為重要的供養具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香供佛或供養經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功德。

《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本經中被列為五種供養之一。燒香也是密教重要的供養,與閼伽、塗香、華鬘、燈明、飲食等合為六種供養。於禪林中,稱燒香為拈香,或炷香。在法會中持香盒者,稱為燒香侍者。

《大日經》卷八中記載,燒香是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上的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佈,又如一一功德由智慧之火所焚,解脫風所吹,能普熏一切。 《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記載,居士為如來起大堂舍,整治處所,並灑淨、燒香。《無量壽經》卷下也記載,行者當懸繒、燃燈,及散花、燒香,以此?向,願 生極樂世界。

在密法中,相對於丸香象徵總集的煩惱,散香則以散碎來表示細微之煩惱,於行法時,投於火爐中,燒以供養。與燒香、塗香不同,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悉以雜花末香……供養七寶妙塔。」

古往今來,佛寺中常於每年的四月八日佛誕生日時,以香湯灌佛像,就是依據此上所說而來。又,通常禪宗所稱之香湯,乃用陳皮、茯苓、地骨皮、肉桂、當歸、枳殼、甘草等藥所煎煮而成,又稱七香湯。

除了被用作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

經典中還記載有香的淨土,如《維摩詰經》中所說的「香積國土」,不但以香構成衣、食、住、行一切,也以香來說法。在《華嚴經》中也說,華藏世界被重重無數的香水海所圍繞。密教的種種修法中,更是經常看到供香的記載,而依供養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乃至天龍八部等一切護世聖眾,則用種種不同的香來供養,與其相應。

除此之外,經典中也記載著有關香的修持法門。其中最著名的是《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以聞沉水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而悟入本心。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污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香,代表「信」,代表「信仰」,同時代表「戒定」,你看香讚裡面戒定真香,是表這個意思,讓你看到或是聞到這個香氣,便想到:我要修戒、我要守戒律、我要修定、我對佛的教誨要深信不疑,它表這個意思。

香除了作為供佛之外,供養種種經典也應當以種種妙香莊嚴。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五中,也記載行者以善根廻向,供養諸佛,以無量香蓋、無量香幢、無量香 幡、無量香宮殿、無量香網、無量香像、無量香光、無量香焰、無量香雲、無量香座、無量香輪、無量香住處、無量香佛世界、無量香須彌山王、無量香海、無量香 河、無量香樹、無量香衣、無量香蓮花,以如是等無量無數眾香莊嚴,以為供養。

除了有形的香之外,經中也以心香供佛來比喻精誠的供養。以心香作供養,佛門中常稱為「心香一瓣」。以心香供佛時,我們不妨將身心沉靜下來,讓心香成為我們與佛菩薩之間,最寂靜深秘的交會。

供香應當講究一定的方法與儀軌。供香的方法及內容,各經論所記載有多種,結合各經典儀軌中的供香方法,我們認為應當按照以下方式來供香。

在供香之前,首先要洗手、漱口,端正衣冠,身心寂靜安定。此為清淨身心。在所奉養的佛菩薩、本尊聖像之前,恭敬合掌,眼中觀察佛教光明聖像,思惟佛陀及一切聖眾的功德巍巍,一心誠敬供養,就如同佛菩薩現在眼前一般,此為供佛。

接著,我們拈起所供養之香,燃香持至胸前。持誦「金剛香菩薩真言」,此為持誦燒香真言。如果有人專門供養某位佛菩薩,這時可以特別持念:一心奉請南無某某佛。比如,一心奉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心奉請,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奉請,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供香者可以隨自己的能力運心觀想,一心觀想所奉請諸聖眾,放出廣大光明,來到眼前,接受我們的供養,並歡喜受用。

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向上,以免燒到他 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 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在供香之後,接著應當念誦供香偈,觀想祈願以此香供養十方一切諸佛賢聖,在無邊的世界中,都能普薰一切眾生,共同成證無上圓滿菩提。供香偈云: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薰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接著我們觀想諸佛菩薩十方聖眾,歡喜接受供養,一切有情也都安住於究竟安樂,然後歡喜的供香,將香置於香爐中。

放香之後,接著我們要恭敬禮佛。我們一心恭敬頂禮佛陀三拜,努力觀想佛菩薩如實在前,並且一心思惟憶念: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如來影現中。

我們思惟能禮的我,及所禮之聖者,都是自性本空寂,所以能產生佛入我,我入佛不可思議的感應道交的境界。我們心之道場宛如帝釋天的摩尼寶珠能隨外色映現其中,因此,一切如來皆能影現我們自心之中。

最後我們雙手合十,一心?向、祈願,眾願自然成就。

廻向時我們可以念以下的偈誦: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以上的供香方法,可以作為禮佛上香時的儀軌來修持,透過每天供香時真誠的祈願,不但可以圓滿祈求的心願,另一方面也能以此來體悟香的深層意涵,到達解脫的境界。此時我們祈願所供之香,化為無量廣大香雲,普薰法界,上令十方諸佛歡喜,下能覺悟一切有情。

以香供佛具有多種功德,在佛教諸多經典中都有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在經典中,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主要有:

1、罪障消除。如《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云:「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2、福報優厚。《優婆夷墮舍迦經》云:「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

3、來世尊貴。《建立家屋經》云:「祇要受持一次八關齋戒,就不會轉生於刀兵劫以及飢荒劫等苦難劫中。」

4、所求如願。《增一阿含經.高幢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王天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5、遠離惡趣、漸獲解脫。《十善戒經》云:「持此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法輪。」?

不僅供養純真的香具有很大功德,即使供養一花之香,也能獲得無量功德。《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意思是說,如果有人以散亂心在佛的畫像前供養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漸值遇無數如來。

關於供香所獲得的功德,在佛教史上有很多生動的事例。隋朝的時候,五台山有一位解脫和尚,他出家後精進修持佛法,後來在修行的境界中見到文殊菩薩而獲得證 悟。一次,解脫和尚到代州傳戒,回來的路上經過一處曠野,他忽然想要焚香供養諸佛菩薩,但當時身上甚麼供品都沒有。正在此時,空中傳來聲音:「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嘆香煙佈。」解脫和尚知道這是佛菩薩的開示,就依此作了供養。接著空中又發出聲音:「諸佛聞此香,尋聲求救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後來,解脫和尚的弘法事業日漸興盛,許多高僧大德紛紛向他求法,在他門下求法悟道者不可勝數。他的聲名遠播,住世弘法達五十年之久。

 
 
第一福田
◎通 德

同我們春天撒種於地,到秋天會收獲一樣,佛教中有八福田的說法。據《梵網經並菩薩戒義疏》載:「八福田者,謂佛聖人僧三種,名敬田;和尚阿闍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濟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名田也。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者,亦猶農之力田,則獲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覺道俱圓,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人能恭敬供養,豈但獲一切福,亦能滅一切罪,故名佛田。

(二)、聖人田,謂菩薩、緣覺、聲聞,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名聖人田。

(三)、僧田,僧,梵語具云僧伽,華言和合眾,謂處眾和同,敬順無諍,是佛弟子。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語鄔波遮迦,於闐國譯云和尚,華言力生,即教授師也。謂出家者,因師教誨之力,生長法身,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和尚田。

(五)、闍黎田,闍黎,梵語具云阿闍黎,華言正行。以能糾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師也,因依此戒得生禪定智慧,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闍黎田。

(六)、父田,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於長,教誡育養,其恩罔極,為人子者,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父田。

七)、母田,謂母始自懷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護持長養,愍念劬勞,其恩罔極,為人子者,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母田。

(八)、病田,謂見人有病,即當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與湯藥,則能獲福,故名病田。

這八種事都能令人福德生長,所以稱為福田。福田不是為求果報而佈施,是真正的出於慈悲心的佈施,是自然而然而得果報的。佛經云:「若能如是行佈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若求果施,市易無異。」不求果報,不管福田還是非福田,祇要是出於憐憫心對貧窮者行佈施,則能福報相集,如小牛隨母,福報自然常隨此人。如果是希求果報的佈施,恰如市場物物交換,如同買賣,當予排除。

在這八種福田中,以看病福田為第一。究其原因,《普賢菩薩行願品》中云:「諸 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 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 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即是說:一切諸佛菩提智慧都是依大悲心而起的,而大悲心的引發需要以眾生苦難為境緣。病苦為人生八苦之中最為難受之苦,受苦時間長而不定,一生當中隨時都 有受病苦的可能,一旦生病,輕則傷風感冒,渾身不適;重則糜胸爛足,疼痛難忍,倍受病魔折磨,其身苦痛不說,心亦惶惶不可終日。因此病苦為人生最為難受之 苦,生病之人最需要得到別人施與的關懷、照顧、安慰等精神上的撫慰,也是最為引發悲心之緣。若人對於病患能與看視,就能生起大悲之心,因大悲心而起求無上 正覺的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圓滿無上佛道。因此病苦眾生是最為引發菩薩大悲而成就一切智的增上緣,看病福田因此而為第一福田。

《出曜經》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昔日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舍衛國有一位長者請佛和比丘們應供。比丘們都到長者家裡去了。但佛陀沒有去,他祇是派侍者去取了齋飯。為甚麼佛祇派侍者去取齋飯呢?因為佛要去探望病人。

當佛陀看到比丘們都走完以後,就拿了鑰匙去打開一個房門,祇見一個比丘病情非常沉重,躺著拉屎拉尿,連翻身也不能夠。佛陀就很慈悲地問病比丘:「你有甚麼病啊,這樣躺著,不離床褥地大小便,連翻身也不行?」當時那個比丘由於生性質直,就很坦白地回答佛陀說:「我笨得很,我生性愚痴,自己一貫地懈怠和傲慢,平時同參道友們病了,從不去探望他們,所以我現在病了,也沒有人來看我。世尊啊!現在我實在是太可憐太孤獨了,一個人病在這裡,無所依靠!」

這時,佛陀就親自把那個病比丘抱出房門外去,除去屎尿等一切不乾淨的東西,並把他的坐具也洗了,又取清淨水來把他的身子洗乾淨,然後給他穿上乾淨的衣服,重新鋪好坐具,這才把他抱回房裡來,佛陀還「躬自舒手為枕」讓他安安寧寧地躺著。之後佛陀又告訴病比丘說:「你不努力求『增上法』(也叫做勝法、殊勝法,主要是指的涅槃法),這是很不好的,應該使自己沒有獲得的能獲得,沒有證到的能證到;你如果不從思想上接受我的教導,努力求得增上法,將來還要受更大的痛苦呢!」接著佛陀又繼續地給他說了一些很深刻的道理,用無數的方法勸他要勇猛精進地思惟佛法。佛陀這樣安慰、勉勵以後,起身出來,仍然把病比丘的門關好,馬上就到「普會講堂」去告訴侍者:「你迅速地召集舍衛城中一切現有比丘到這裡來,我有話說。」

當眾比丘都到齊後,佛陀慈祥而嚴正地宣佈:「你們這些比丘,無父、無 母、無兄、無弟,也沒有姊妹,也沒有自己宗族的五親,因為你們出了家啊!但是你們之間,互不照顧,彼此拋棄,各人都以為好像世間上就祇有自己一個人需要存 在一樣,這完全不是比丘所應該有的行為!你們這種做法,外道們是要鑽空子的,他們將隨時隨地嗤笑你們說:『釋迦牟尼的弟子們沒有絲毫慈悲心,沒有絲毫同道 的感情,把活生生的人當作磚瓦木石看待,同道中哪怕有病得要死的,也沒有誰去探望一下,讓他孤苦窘迫地躺著等死。釋迦牟尼那裡就是這麼壞,哪像我們這裡上 下和順,多有規矩呀!所以,我們的教法好,我們的教法妙,我們的教法高於釋迦牟尼。如果我們中間也有像釋迦牟尼的弟子那樣,我們就要受屈於釋迦牟尼,而我 們的教法也就不如他的教法了。』外道們這種嗤笑固然沒有用,但是事實卻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我現在告訴你們,從今以後,弟子要如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地侍候師 長至死不捨,師長要如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地照顧弟子至死不捨,同道之間要互相同情和幫助,無論甚麼時候,決不允許各顧各地互相拋棄;所有吃的穿的一切什物 要平等分配,如果沒有什物,應該首先勸大富多財的長者佈施修福,如果大富多財的長者愚痴頑固不信勸教,又應該到商業家或城市裡去乞食,特別重要的,還應該 將好的飲食給病人吃,自己吃比較壞的。」說到這裡,佛陀很慎重地告訴眾比丘:「你們不是都想看我的身相,說是能因看見佛身獲得很大的功德嗎?那麼你們就發心探望病人吧!探望病人跟看到我的身相是一樣的,所獲得的功德完全沒有甚麼差別!」

故事中,佛陀以他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他的慈悲。

之後佛在諸多佛教典籍中制定了不看病戒。如《梵網經菩薩戒》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菩 薩戒本經》中云:若菩薩,見羸病人、以瞋恨心,不往瞻視,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隨順病 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經理;若病數數發,若長病,若修勝業不欲暫廢,若暗鈍,難悟,難受,難持,難緣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窮苦亦爾。 《優婆塞戒經》說:「如行路時,若見病人,不往瞻視,不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得罪。」所以發心的菩薩,如見一切疾病人有生命危險時,不救濟供養而捨去者,犯輕垢罪。

、此戒具四緣犯:(1)是病人;(2)病人想;(3)不看心(瞋恨、懈怠);(4)應看不看,犯。

、善識開遮:若瞋心、懈怠不看、不救病人者,結罪。若起慈悲愍念心,但因力不及,不犯;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之人隨順病者;若知病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調理;若病數數發;若長病等。有以上情況不看病者不犯。

、果報:不看病人,沒有慈悲心,失悲敬二田。將來自己得病,也無人看望;能看病人,則成就第一福田。

道宣律師在刪定《四分律》時,曾專門就寺院和僧人對外施藥施食等方面的行事做了規定:「若彼病者,慈心施捨,隨病所宜。若非隨病施食,得罪也。嬰兒、獄囚、懷妊等,慈心施之,勿望後報。」可見,慈心隨宜與不計回報的佈施才是真正的佈施,才是福田的本義。

我們這些學佛者,明白了「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的 道理之後,就應當學習佛陀的這種關心病人、照顧病人、護理病人無微不至的精神,在生活中,當我們周圍的人生病之時,不論親疏,不論有無恩怨,都要能夠不求 回報,不計得失,以利益他人的心前去探望,並力所能及的幫助那些病苦之人,從而給自己種植無上福田,培養和維護自己的慈悲心,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成就無上佛道。

 
 
不殺生戒與日常生活
◎延 德

入佛門的朋友們常有這些的疑惑:家裡的老鼠、蟑螂、蒼蠅等肆虐,如何是好?現如今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我們吃植物如白菜等算不算殺生?佛弟子如果參軍保家衛國扛起槍桿上前線算不算犯殺生戒?安樂死是殺生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知道甚麼是「不殺生」?不殺生戒的重心在不殺人。殺人則是重罪,殺其他的動物是輕罪。儘管眾生一律平等,但唯有人類可以造惡業而墮惡道或造善業而超昇。其他道的眾生一般祇是隨業受報自然行為而沒有心意的造作在內,所以人是道器,祇有人能修道,並能弘道,因此不殺生戒以不殺人為根本。

殺生戒的形成必備五個條件:一、是人道:以餘道非重罪故。二、作人想:意識清楚。三、有殺心:存心行殺,有意識地去殺人,而非失誤殺傷。四、起方便:籌劃 和運用殺人的手段和方法。如設殺策、備殺具、或教他殺等。五、前人命斷:前人——指被殺的那個人。命斷——被殺者身亡。雖有殺人的行為不犯殺生戒的情況 有:誤殺、無害心、痴痛所纏、以及佛未制戒時(以上戒罪雖無,但性罪不免。)

明白了不殺生的定義和範圍之後,再來看看我們的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為了維持環境衛生的原因,必須處理蟑螂、蒼蠅、螞蟻、蚊子乃至於老鼠等的問題,這在佛世時已有成例:當比丘們的浴室、浴池由於多日未用,滋生小蟲,負責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是好,故去請示佛陀,佛陀說:「除盡污水,清潔浴室。」比丘說:「會傷到蟲子。」佛說:「不為傷蟲,是為清潔浴室。」於是比丘們於言下釋然。這個故事說明為了維護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予以清掃,目的不是為殺傷蟲類,因此不算殺生。當然,不能用藥物噴殺蟲類,祇能以打掃清潔的方式來防止蟲蚊的進入,而經常保持環境整潔使蟲蟻沒有滋生繁殖的環境,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有說植物亦有生命有感情,人們吃菜算不算殺生這個問題?按《楞嚴經》中云:「人吃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輾轉互吃。」那麼吃菜是否也會人死為菜菜死為人呢?不會的,因為植物雖然也是「生命」,但他是「無情識的生命」而不是「有情識的生命」。 有情的生命屬於眾生界,無情的生命屬於器世間,不得故斷命是指有情的生命,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按照佛制的戒律去生活。佛制戒律是佛眼觀察 的結果,我們依戒生活自然是合理的,不算殺生。戒律中雖有禁止比丘砍伐草木,但那是為了慈悲鬼神,因為低級的鬼神依草附木,以草木為庇護,為了不破壞他們 的居處才不去砍伐草木,而不是因為草木不可殺。

佛弟子參軍保家衛國上陣殺敵亦不是犯殺生戒,因為我們是按國家的法律要求去做。佛陀當年制定了這樣一個原則:「佛法不違國法」即國家的法律規定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我們要按照國家的法律要求去認真履行做為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且戒律也有「隨方毘尼」即 如果佛制的戒律傳弘到某一個國家,與當時國家的法律相抵觸的時候,那麼就遵守那個國家的法律。相反,如果佛制戒律裡沒有某一規定而當地的國法卻有某種規 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按照那個國家的法律規定去做。根據這些原則,假如國家要我們上前線去殺敵衛國,我們佛弟子也要毫不猶豫地去做。我們要服從人 民的意志,服從國家的意志,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不必承擔殺生的罪業。打個比方說:「按 照國家法律規定,我們不能殺人,但在這種情況下,當法官和行刑的人該怎麼辦呢?他們判犯人死罪或者給犯人執行死刑,要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呢?當然不會了, 因為他們是根據國家的法律在履行人民的意志,他們不僅沒有違反國法,相反,他們保護了大眾的利益,維護了國法的尊嚴。所以,他們沒有責任,如果有,那將由 人民大眾來共同承擔。」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幸哈的將軍來到佛前向佛請示:「世尊,我是 一名軍人,我執行國王的命令為他戰鬥,而您卻教導我們,對一切苦難者要有無限的慈悲和憐憫。您是否同意我懲罰犯罪的人?您認為我們為了捍衛國家,保護妻 子、子女和財富而去作戰是錯的嗎? 您是否要我們不戰鬥就投降呢?我們是否應該歸順邪惡的侵略者,根據他們的意圖而屈服於他們或忍受他們的折磨,讓他們繼續以暴戾來威脅我們?您是否主張所有 的戰爭包括正義之戰也都應該禁止?」佛陀回答說:「應該處罰的就必須處罰,應該關照的就必須關照,不要傷及一切無辜的眾生,以公平和正義來看待戰爭,要充滿仁慈與關懷。」—— 佛陀的回答並不矛盾,人們因為自己的罪行而被懲罰,當一個殺人犯在謀害他人的生命時,就應該了解到他必須為他的罪行付出代價。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身受到 迫害乃至有生命危險,我們自衛也不算犯戒,因為我們捍衛自己的生命而鬥爭是一種自然反應,當自衛時,我們無意去傷害對方,所以,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然,蓄意則除外。

關於安樂死:很多人認為,一位動機是出於好意的人,殺生可以算作善行。但是佛教從來不認為安樂死會產生善業。因為殺生是意識產生的行為,注定會帶來不好的果報。

總之,佛教主張不殺生的重點是要養成慈悲心,不殺生戒是本著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好生惡死是一切眾生的天性,如果我們人人都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和諧、和平!這個世界一定會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間!南無阿彌陀佛!

 
 
禪境趣談
◎秦孟瀟

水清月現

禪師與禪師之間,由於用功不同,各自悟境程度也互異,表達的形亦隨之不同;從表面上看來似乎不一。

岩頭全豁禪師俗姓何,福建泉州人,幼年出家。在寺院里學經論、毗尼(戒學),更喜禪定。他隨首山禪師多年,未有成就。因此,他又轉入德山禪師門下,進步神速,終於證悟禪道真諦。

一天夜里岩頭與雪峰、欽山兩位禪師在院內談天說地。

雪峰突然指著一盆清水。欽山隨口說道:「水清月自現!」

這時,雪峰反駁道:「水清月不現!」

沒有料到,岩頭禪師猛然起身將水盆踢翻,一語不發,默默地回到禪房去了。

按禪門的觀念,所謂「水清月自現」是拂塵看淨的一種肯定說法;而「水清月不現」是離世覓菩提的思想,也是對「水清月自現」的否定;岩頭禪師將盆子踢翻,既不見水,也不見月;離開了「清」「不清」「現」「不現」的執著?超越「肯定」「否定」,離開「生滅法」的相對觀點。祇有一切寂靜,妄念不生才是真正的「自性」

世間上之所以有煩惱,皆由妄念生起,有「分別心」而有「執」著念頭。禪,就是旨在破除「執」著,不起妄念,這就是所謂「水清月自現」


何謂聖凡

在禪門中可謂「光怪陸離」,禪師們的「語言」「行為」使人感到怪異、迷惑,在日常生活中是難於見聞的現象。正由於如此,所以被人看為是:「禪境趣譚。」當你深入堂奧?這些怪誕「語言」「行為」卻是最純真、最自由、最活潑的。

一天岩頭禪師謁見德山長老,一進門就問:「是聖,還是凡?」

德山不發一言,祇是報以一聲呵喝!岩頭禪師也沒有再說甚麼,隨即合掌頂禮後走了出來。

這件事傳到洞山禪師的耳里,洞山說:「除了岩頭,沒有人能夠承擔得了啊!」

洞山的評語又傳到了岩頭耳里,岩頭便罵道:「洞山這個老和尚,真不識好歹,太把我輕視了!他不知道那時我正一手抬著他(指德山) ,一手按著他!」

禪師們認為「自性」(佛性)是沒有凡聖之分的。德山的喝,便是否定岩頭「凡」「聖」分別的問話。岩頭的行禮而退,一方面表示他尊師重道,另一方面是考驗德山的反應。

在當時,這位德山禪師卻理所當然似地接受了禮拜,表明德山心中仍把自己視為聖者。岩頭罵洞山禪師,在這里等於禮謝洞山。箇中玄妙之處,等閑之輩豈能知曉呢?

延年益壽

習禪的人,功夫深,有了「禪定」境界,就能延年益壽。近代高僧虛雲老禪師,活了一百廿多歲,平時到處講經說法,思維清晰,健步如飛,還能登高爬山,挑土擔泥!

凡是進入「禪境」的人,情況都相似;尤其僧人,生活淡泊,青菜蘿卜,粗茶淡飯,日子過得寧靜、舒暢、煩惱少。相反的,那些貪圖「口福」的人,餐餐山珍海味,看來營養極其豐富,事實上並未見得延年益壽。

台灣一位學者做了一份調查:有生卒可考的僧尼五百七十一人,其中百歲以上者十二人,九十歲以上者四十二人,八十歲以上者一百四十二人。七十歲以上者三百六十一人,佔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三點七。六十五歲以上者四百三十三人,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點八。

與歷代帝王比較,高僧長壽者所佔百分比,要高出帝王十倍以上。即以六十五歲以上者所佔百分之七十五點八的比例來說,也要比現代西方發達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佔百分之十五點六的比率,高出四或五倍。

僧尼們多長壽的原因,與他(她)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心理狀態等條件是有關係的。但主要得益於「坐禪」,這是毫無疑問的。

放下屠刀

有一位禪師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句警語足以使人深思!自古至今,能有多少人對「名」「利」「權」看得淡薄呢?又有幾許人放得下呢?

正由於「放不下」,煩惱多多,為了盲目追求目的物,甚至不擇手段,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旨在必得。得不到呢?昧著良知良能,做盡壞事!人間悲劇,層出不窮。

「放下屠刀」也者,就是勸告愚昧者,不可繼續作惡,如果能放下,不做懷事,一心向善,這個人,就是佛了。可是,人的私慾貪念,是無止境的,欲阻止這種貪念,徹底放下,談何容易啊!

過去,有一個修行的人,請問趙州和尚說道:「我已拋棄一切,兩手空空,又該怎麼辦呢?」

趙州和尚回答:「放下吧!」

這個修行人疑惑不解地說:「大師呀,我已兩手空空了,還有甚麼東西可放下呢?」

趙州和尚回答說:「那麼,再把一切挑起來吧!」

世間上的東西,好似沉重的包袱一樣,放下來,捨不得,感到痛苦!既放下,又重新挑起來,豈不是更痛苦?尹試問,到底是放下好呢?還是挑起來好呢?

沒有功德

「禪」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凡是「著相」的人,就離「禪」的境界太遠了。可是,世間上「著相」的人比比皆是,要他放棄「相」的觀念,太難了。所謂「相」,是一切事物的實體,誰能離得開它呢?凡是「著相」的人,很難進入「禪」的最高境界。

當年,禪宗初祖達摩禪師來到中國,與梁武帝會晤一席話,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信佛虔誠的皇帝,見到達摩禪師問道:「自我登位以來,建了不少廟,印了不少經,供養了不少和尚,是否有很大的功德呢?」

達摩回答說:「沒有。」

梁武帝奇怪地又問道:「為甚麼沒有呢?」

達摩回答說:「因為你所做的祇是一點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

梁武帝又問:「那麼,甚麼才是真功德呢?」

達摩回答說:「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

達摩發現梁武帝和他沒有緣分,便往嵩山少林寺去了。

由此例看來,梁武帝太「著相」了,一切煩惱,皆由執著而來,滿腦子執著「相」。試問,放不下「包袱」,怎能參禪悟道呢?

猶如掘井

看禪師《語錄》,是打開智慧門的一把金鑰匙。因為《語錄》載有不同禪師傳授的方法,啟示手法多樣化,從中可「悟」出道理來。

禪宗二祖慧可禪師將要離開少林寺時,其師便召集諸位弟子,要他們發表「悟境」

有一位僧人說:「依我的看法,我們應該不執著文字,也不捨棄文字,要把文字當作一種不求道的工具來運用。」

達摩聽了後便說:「你祇得我的皮。」

有一位尼師說:「依我所了解的,就像慶喜看到了阿閦佛國,一見便不再見。」

達摩回答說:「你祇得到我的肉。」

另一位弟子名叫道育說道:「地水火風等四大本來是空的,眼耳鼻舌身等五蘊也非實有,依我所見,整個世界沒有一個是實在的。」

達摩回答說:「你祇得到我的骨。」

最後,慧可行了一個禮,仍然站在那裡不動。達摩便對慧可說:「你已得到了我的髓。」

這些弟子們都是跟隨一位師傅,得授的也是「一個法門」;可是在「領悟」方面,各自不一。為甚麼會有殊異差別呢?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猶如掘井一樣,各自用力不同而已。

 
 
世出世法
◎楊 釗

企管須知

人有人的健康要素,企業有企業的健康要素。最近,在一個協會的聚會中,全部是企業管理高手,大家交流意見時,對一個團體或一個企業成功的因素,有很精闢的見解,特此記下與大家分享:

對於一個協會,其生存的條件有兩點,就是:

1、提供企業所需;

2、提供形勢所需。

其成功的標準,要做到兩個滿意:第一是會員滿意、第二是政府滿意。

成功方法又有兩點:

第一靠大家、第二為大家。

一個團體如果能做到以上的兩個所需、兩個滿意、兩個依靠,其一定是成功的團體。

對於成功的企業來說,其生存的條件在於提供顧客所需、員工所需,其成功的標準在於令顧客滿意、員工滿意、投資者滿意,稱之為三滿意。

其成功的方法也是兩個依靠,第一靠大家、第二為大家。

對於未來的形勢,企業的發展方向應該向哪裡?

哪些是上昇行業,哪些是沒有前途的行業呢?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甚麼類型的企業才有生命力?

適應當今的「創新經濟」,務必具備極強的「創新能力」

適應「綠色經濟」「低碳經濟」,這是世界發展的潮流,順則昌、逆則亡。

務必有效益或具有高效益,效益是檢驗一切企業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在現實的工作中,如何落實?哪裡是切入點?在於不搞形式主義、不搞花架子,應該由自己做起,由腳下開始,承擔自己的責任。最現實的做法,農民們稱之「回到自己的土地,種自己的田」,也就是我們香港流行的「做好自己呢份工」開始。

其次就是「對話與溝通」,協會和團體要做到令會員滿意、政府滿意,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強與政府的對話與溝通、與會員的溝通。在企業中,要形成團隊,要有凝聚力,「溝通與對話」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

另外,當前危機和陷阱是甚麼呢?那就是「虛擬經濟」大大地超過「實體經濟」,特別是金融業,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資料,現在西方金融體系的規模是實體經濟的16倍至17倍,其他行業也存在 着相當程度的泡沫。因此,產生了二零零八年的「金融海嘯」,其解決方法有三:

第一、虛擬經濟要「返樸歸真」,來一次較大幅度的調整,不能距離實體經濟太遠。

第二、實體經濟的加速發展,特別是靠新興市場的發展,例如: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展動機。

第三、創造更大的泡沫去掩蓋已經爆破的泡沫。把問題延遲,以後的問題是後人的事。其中會製造貿易衝突、政治衝突或局部的軍事衝突,以便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方便解決問題。

 
 
悉達寓言
◎秦孟瀟 / 文
梁 川╲圖

取 悅

有一個人想獲得國王的歡心,他就請教別人:

「你能告訴我,怎樣使國王喜歡我呢?」

一個年老的人說:

「你首先去看國王的形相怎樣,之後,你就去模仿他的樣子?他見了,一定會喜歡你的。 」

他聽了這些話,高興極了,便跑到王宮裡去,偷偷地去看國王的樣子。他見到國王的眼睛,正不斷地眨著,他暗地裡想:

「我裝成這個樣子,他不是會喜歡我了嗎?」

他就裝成國王的樣子,把兩隻眼睛眨閃不休,去見國王。國王見了他,便問:

「你的眼睛病了嗎?還是受了風沙?怎麼老是眨眼呢?」

他回答說:

「我的眼睛沒有病,也不是受了風沙,我想要討你喜歡,看見你不斷眨眼睛,所以我也裝成這個樣子。」

國王聽他這樣說,罵道:

「我病了,你還要嘲笑我?」

隨即叫人把他打了一頓,再驅逐出國境。

替國王剃鬍子

有一個國王,為了攻打強國,不得不御駕親征了。

在大戰中,國王受到敵人的包圍,後來被一個武士救出來,才脫離險境。

國王見他有卓越的武藝,很賞識地說:

「你喜歡甚麼東西,我可滿足你的要求!」

武士回答說:「我最大的期求,是想替陛下剃鬍子。」

國王點頭道:

「好,以後你常來好了。」

別人都笑他:

「他不向國王要別的東西,卻要那卑微的職司!」

昏 君

有一個國王,十分的昏庸無能。

一天,他聽到一句話:

「昏庸的暴君,不會料理政事。」

自從他聽了這句話之後,心裡一直不舒服,但不知是誰說的,所以他格外地忿恨!不幸,他誤聽了小人的讒言,竟移禍到一個好臣的身上。

國王隨即叫人拆他的脊骨,再割下他身上百兩肉,以贖他謗君的罪過。

有一個臣子對國王說:

「陛下,我敢斷言,這絕不是他說的啊。」

國王聽了,又異常的懊悔。命臣子給他千兩肉,要他補養起來。

夜間,被陷害的那個好臣,在床上輾轉呻吟,痛呼:

「我多苦啊!」

國王聽到了,走到床前說:

「你為甚麼還叫苦呢?我祇取了你百兩肉,現在已補償給你十倍了,你還覺得不滿足嗎?」

另一個臣子說:

「陛下,比如你殺了一個人的頭,後來說殺錯了,再給他幾千個頭又有甚麼用呢?他已經死了。現在你割了他身上的肉,雖然給他千兩肉補養,怎能解除他的痛苦呢!」

水泡做華鬘

從前有一個國王,很寶貝自己的女兒。

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地上積成無數小水潭,雨點打在上面,就有許多水泡出現。她見了,心裡非常高興,就對她父王說:

「我要那水泡,做成華鬘戴在頭上多好啊!」

國王笑著說:

「你真蠢呀,水泡怎能做華鬘呢?它是碰不得的呀!」

「不,我一定要它,不依我的話去做,我死好啦!」她嬌瞋地說:

國王見到女兒這樣說,不得不依了。隨即叫巧師們進宮來對他們說:

「你們是很聰明的匠師,我的女兒要水泡做華鬘,你們替我做一隻來。做不到的話,我可要你們的頭!」

巧師們聽了,低著頭說:

「陛下,水泡怎麼能做呢?」

有一個年老的匠師說:

「我能做!」

國王聽了,高興極了,連忙告訴女兒說:

「好了,有一個年老的巧師,他說會做。」

國王帶了女兒來看了。

那個老巧師正在雨水裡站著,作出要撈水泡的樣子,見國王帶著女兒來了,便對她說:

「公主,我向來是不會分好醜的,還是請你來揀吧,選好後我替你編織好了。」

她喜歡極了,跑到池塘邊,用手去撈水泡,但碰一個,就破了一個,弄了很久,一個都撈不到。她說:

「看上去是美的,怎麼碰不得呢?」

注1: 印度風俗,男女多取花朵以線相連貫,作為頭飾或身上的裝飾,稱為華鬘。也有作莊嚴佛前之用。

馬糞治傷口

有一個人犯了法,國王叫人用鞭子抽打;把他打得皮破肉裂,然後用馬糞敷在傷口上。另有一個人看見了,覺得很新奇,他想:

「咦,馬糞可以治傷口呢?」

他回到家裡,對自己的兒子說:

「你拿一根長鞭來,在我身上用力地抽打。」

他的兒子驚奇的問道:

「這是甚么意思呀?」

「我得了一個祕方,試一試,看靈驗否?」他說:

他的兒子雖然還是不明白,也祇好拿了一根鞭子,在他父親的身上抽打起來。

他還覺得不夠勁,大聲地說:

「再用力些!」

兒子直把他打得鮮血淋漓,於是停住了手,忙問:

「現在怎麼樣呢?」

「快拿馬糞來,替我敷在傷口上,不久就會好了,」他有氣無力的說。

醫駝背

有一個駝背的人,他常為自己的醜樣子而苦惱。

他見了醫生,說道:

「請你把我的駝背弄直了,我會給你很多錢的。」

那個醫生聽了,心想:

「我怎麼會醫這種『病』呢?但為了錢著想,也不得不試一下了!」

這個醫生用了兩塊木板,再敷上一些藥物,用那木板夾在他的前胸和後背上,大力一壓!

他的背雖直了,而他的眼珠也突了出來。

禿頭找醫生

有一個人,頭上沒有一根頭髮,冬天時,覺得份外寒冷;到了夏天,又感到非常烘熱。更苦的是:蟲蝨都來到他的頭上吮血,真是苦不堪言。

一天,他去找醫生,問道:

「我沒有頭髮,太苦了,你能醫治嗎?」

那個醫生聽了,隨即脫下了自己的帽子,回答說:

「你看看,我也是沒有頭髮的啊,假使能治你的禿髮,不如我先替自己治了。」

 
 
我的學佛因緣
◎天 香

轉眼之間,我學佛已經整整十年。在這十年中,我從一個對佛法一無所知的門外漢,逐漸變成一個聽經聞 法、讀誦經典的佛教信徒,並且還歸依佛門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這十年的學佛歷程,佛法給我帶來了諸多人生改變。佛法不僅讓我學會了善待他人,也讓我學會 了以慈悲寬容之心待人,更重要的是信佛學佛培養了我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每當回想起十年學佛歷程,我心中總是充滿了感激。我知道,如果沒有佛法對我的滋 養,可能我現在還處於迷茫之中呢。

年前的春天,我由於婚姻遇 到了挫折,情緒非常低落。為此,我變得非常悲觀,常常封閉自己,也不願跟別人接觸,每天過得非常壓抑。有時甚至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而到了白天又變得萎靡 不振。漸漸地,我感覺到我自己的性格變得有點古怪了。我感覺到這樣下去不僅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會危及到自己的未來生活。於是,我告誡自己一定要 從悲觀的情緒中解脫出來,重新過一種充滿生機的生活。但是,要想一下子從低落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嘗試著多與好友交流思想,尋求他們的 幫助;也曾在极度失望之中,去看心理醫生。雖然在與他們相處時,暫時擺脫了思想上的痛苦,可是,待到我一個人獨處之時,卻又感到十分孤獨。曾經有幾個月的 時間,我一直在為改變自已而戰,但都收效甚微。

在百般無奈之中,我想到了到寺院燒香拜佛。心想,燒香拜佛興許也能緩解一下自己的情緒呢。於是,我在一個星期天上午,獨自一人來到離家不遠的西園寺去燒香 拜佛,心中默默許下自己的心願。在大雄寶殿燒過香之後,我又來到被稱為江南最大的五百羅漢堂。在羅漢堂中,我緩步瞻仰了面目各異的五百羅漢像。還看到在電 視劇中廣泛播放的濟公塑像。當時感到佛教除了那些神聖之處外,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

參觀過五百羅漢堂之後,我沿著寺院的走廊轉了一圈。在佛學牆報前,我停了很長的時間,認真看了佛學文摘中所刊錄的佛教故事和佛教常識介紹,覺得很有人生哲 理。看過佛學牆報之後,我想了很多……然後,我又到寺院的放生池邊走了一圈,看著池中悠閒游動的各種魚類,覺得自己活得是那樣的不自在。

在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寺院周日對居士弘法的教室旁。當時教室內坐滿了聽經的居士,我站在邊上看了看。有一個居士站起來對我說:「你想聽法師講經嗎?可以到教室裡面去聽。」我 心想,反正自己也沒甚麼事幹,不如去聽一會兒。我清晰地記得,那位法師當時講的是佛教與人生的內容。他講到了佛教與現實人生的關係,講到了佛教與心理治 療,講到了佛教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作用……我當時聽得幾乎入了迷,他所講的內容正是治療我心病的良藥。聽過講座之後,我心情舒展了許多。

此後,每逢周日,我都會到西園寺去聽經。聽經之後,還從佛經流通處選購一些佛學初級的經典在家中閱讀。隨著對佛教知識瞭解的增多,我發現佛法不僅是一種理 論和信仰,而且還能解決很多現實人生的問題。從學習佛法中,我原來的悲觀失望的情緒得到很大的緩解。心情也慢慢變得開朗起來了,對人說話也有了笑臉。對學 佛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不久,我歸依了佛門,成為一名正式的居士。並經常在雙休日和佛菩薩聖誕等佛教節日到寺院中做義工,以便為佛門多做點事,來回報三寶的恩德。我覺得在寺院中,我的心靈才真正找到了寄託之所。我的心也因為信佛、學佛而安靜坦然。

在此後的日子裡,我除了為寺院做一些事情之外,還經常跟隨師父們一起做晚課,從中感受佛寺法會的莊嚴肅穆。有時,還跟在師父們一起參加念佛修行活動。在寺院中,我找到了心靈的家園,在修行中消除了內心的煩惱。

在參加寺院共修的同時,我還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閱讀了大量的佛教經典。近年來,我先後讀誦了《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百喻經》、《地藏經》、《藥師經》、《法華經》、《楞嚴經》、《六祖壇經》以及四種「阿含」經; 閱讀佛經之外,我還閱讀了佛教的許多論著,如《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百法名門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同時,我還閱讀了很多高僧的傳記,如 《五燈會元》、《高僧傳》、《宋高僧傳》、《虛雲和尚年譜》、《印光大師文鈔》等。通過閱讀經典,我不僅明瞭了佛教的教理,而且還能運用佛教思想來指導自 己修行,為別人和自己解決很多現實人生問題。

在閱讀高僧傳記的過程中,我深深被高僧大德虔誠禮佛的德行所感動。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歷經千辛萬苦,不惜為法忘身,在佛教史上樹立了一座座豐碑。如西行 求法高僧法顯和玄奘大師,為求法,差點付出生命的代價;高僧鑒真為將佛法傳到日本,百折不悔,六次東渡,甚至雙目失明仍矢志不渝;唐代高僧無著文喜禪師虔 誠朝拜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薩點化;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感動文殊菩薩為其送供。每每看到這些高僧的事跡,我總會為佛菩薩的感應感動得熱淚長 流。

在高僧事跡的影響下,我曾發願朝拜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這幾年,我利用假日的時間先後朝拜了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等名山,並三步 一拜朝禮了普陀山。除了普陀等四大名山之外,我還朝禮了國內一些以道風或禪風聞名的寺院。如蘇州靈岩山寺、揚州高旻寺、雲居山真如寺、莆田廣化寺等許多寺 院。每到一處,我都虛心就我遇到的佛學問題向法師們請教,都得到圓滿的回答。在朝拜名寺古剎的過程中,我還請了許多渴望拜讀的佛教書籍。回到家中,在閒暇 之餘,我會泡上一杯清香撲鼻的菊花茶,細心品讀這些佛教經典。沉浸在法喜之中,忘記了勞累和煩惱,感覺無上清涼。

學佛不僅使我有了真正的佛教信仰,而且也改變了我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提昇了我的思想修養。我認為經過十年的學佛,我在為人處世方面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 學會了善待他人。在學佛之前,我甚麼事都喜歡先為自己考慮,對其他的人則漠不關心。有時即使別人有求於我,自己即使有能力幫助他人,卻還是不太熱心幫助別 人。通過學佛,我知道了佛法勸人以十善業來對待他人,以四攝法來勸導眾生信奉佛教,以佈施來救濟眾生的貧苦,以慈悲心來對待眾生所遇到的各種痛苦與不幸。 通過這些佛教知識的學習,我的自私心理得到很大的改變。我不僅開始關注親朋好友的需求,而且還力所能及地幫助周圍的人。

其次,我學會了忍辱寬容。在沒學佛以前,我對那些曾經對我造成傷害或者背後誹謗中傷我的人,常常會毫不留情的以牙還牙,讓他們為自己的錯誤言行付出一定的 代價。如此,自己才會感到稍微舒服一點。但是佛教的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都勸告信佛之人,一定要以忍辱寬容的心態來對待別人。佛陀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經常 行忍辱的苦行。他為了救拔眾生的痛苦,曾經不惜捨身飼虎、割肉喂鷹。外道聽說佛陀說法吸引了大批信徒,心中很不高興,便對佛陀罵聲不止。但佛陀並沒有與之 對罵,待到外道罵完了,佛陀便以比喻來說明問題。佛陀說:「當你送別人禮物時,別人不接受,禮物是誰的?」外道說:「是我的。」佛又說:「你辱罵我,我不接受,自然也是你的。」外道啞口無言。

彌勒菩薩是佛教中忍辱寬容的代表。他面對別人的辱罵毆打,他非但不還手,還會以平常心來對待惡意攻擊他的人。他展現給人的是大肚能容,慈顏常笑的形象,意在讓我們在面對他人的人身攻擊之時,應當學會忍辱寬容。

歷代祖師也認為,作為一個佛子應當具備的品格,忍辱寬容是與人建立友善關係的基礎。如《百丈禪師警訓》中,百丈禪師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學問以勤學為入門。語言以減少為直截,煩惱以忍辱為菩提。」在《高僧傳》中,有很多高僧都是以忍辱寬容的行為受到後世的讚嘆。這些高僧不僅能夠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各種痛苦,而且還能夠寬容那些曾經惡意傷害自己的人的各種過錯,從而最終與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正是從佛菩薩和歷代祖師的忍辱寬容的事跡中,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有人說我的是非傳到我的耳中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報復別人,而是若無其事,不予理睬。天長日久,這些曾經中傷過我的人便再也不說我的不是了。我與人的相處也更加融洽了。

再次,我還在學佛過程中培養了知足常樂的思想。貪瞋癡三毒是障礙信徒修行的最大障礙,其中貪心居於首位,因為貪心,很多人會不惜勞苦,到處奔波;也有的人 會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佛陀住世時,一直強調為佛弟子一定要少慾知足。認為祇有這樣,人才能夠生活得樂觀開朗。佛教經典中也有很多因為貪 心而受到報應的故事,勸人要去除貪心。

從佛教少慾知足思想中,我得到很多啟示。以前的我,對於物質利益,常常心無厭足。因為這種心理,在別人心中常常沒有好印象。現在我從來不會再去與別人比 較,祇是在盡自己的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雖然自己過得並不富足,但是我的生活平安而穩定。在這種平淡的生活中,我時常在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不僅有一 份很好的工作,而且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擁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在我周圍,經常會有很多人關心我,使我感覺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我想,當一個人 對各方面的貪求減少時,他就常常感受到知足所帶來的樂觀心態。

十年的佛教熏染,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使我的人生觀得到很大的改變。通過學佛,我學會了善待他人,養成了忍辱寬容的品格,形成了知足常樂的思想。對人對 事,我都能以平常心來對待。在今後的學佛生涯中,我將認真將所學到的佛法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學佛所帶來的益處。

 
 
庚寅初夏聞《金剛經》有感
◎高志其

、夫佛法者,突破時空之法歟!無上甚深與微妙,不為常人所理喻。故謂宗教者有之;謂迷信者有之;謂無意義者亦有之。

惜哉!吾今哀其不幸,而憫其不悟也。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平等和合,融為一體,一體即無,無即一體,此為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為如來藏識。蓋為無彼無此,無生無滅,亦無所分別歟。

「三千大千即一合相,一合相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於意云何?無數為一,一即不可說,非有非無,超出有無,應作是觀。

蓋法相,非法相,有無皆不要。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晨起

、佛謂真空妙有,此妙有歟!整體之妙有,一體之妙有。心佛眾生,法性、法性土,物質與精神俱皆涵攝,俱皆相連、相關與相融。此即如來藏義矣。

故當下即法界,法界於當下,與生俱來,無有闕如。而惟乎人之不覺也。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午後散步喂鴿際
從鼻拉臍,涵攝丹田、全身,復持佛號、真言想到。

、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蓋無我人眾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者,不去不來,無形無相,惟是佛性遍滿虛空,充盈萬物,惟是佛光普照世界,在在處處。

二○一○年六月七日朝晨

、睹斯來者,有相無相,亦無無相。蓋乎有無,皆為虛妄,而非有非無也。

二○一○年六月七日
夜間散步,面前來人而有感焉。

、經云:無我人眾壽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味觸法;無眼界,亦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嗟夫!大千空空無一物,萬古空空無大千,既無萬古,也無大千。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二○一○年六月八日與卓瑪赴白塔寺途中

、《金剛經》何意?字字句句皆云相對境界與絕對境界。

云何相對與絕對?凡諸分別即為相對,無所分別即為絕對。

云何分別,無分別?旦起心動念,即分別心;無起心動念,即無分別心。

云何無起心動念?蓋乎大平等覺觀歟。

云何大平等覺觀?等視眾生皆光明曜耀之阿賴耶識。

云何眾生皆光明曜耀之阿賴耶識?迨夫眾生皆有佛性,復視眾生皆為佛。

然眾生之阿賴耶識有明澄暗昧之分?此亦假觀歟。假作真矣真作假,非假亦非真,跳出真假之相對。

當知是心,如斯觀照,假為性質,真為本質。此則本性如如而等視一切,漸入絕對境界矣!

二○一○年六月十日朝聞《金剛經》

 
 
「上海佛教界迎世博環保論壇」
在玉佛寺舉行

◎曹曙紅

全國各族人民喜迎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幕之際,四月十五日,上海佛教界主要團體和寺院負責人匯聚玉佛寺,召開「上海佛教界迎世博環保論壇」, 共商環保大計,就實施上海佛教環保八年規劃的八大步驟進行專題研討。本次論壇由上海市佛教協會主辦、玉佛寺承辦,得到了世界宗教與環保基金會等國際環保組 織的支持和響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市佛協副秘書長以上人員、各區縣寺院團體負責人,「世界宗教與環保基金會」秘書長彭馬田先生、「荷蘭生態管理基金會」創辦人阿拉德·斯提克博士等國際環保人士,以及部分宗教環保研究的專家應邀與會參與討論。市、區民宗部門的領導及護法居士約500人出席了當天的論壇。

與會佛教界人士紛紛從所在單位自身實際出發,就上海佛教環保八年規劃的八大步驟及相關主題發表了獨到的見解並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世界宗教與環保基金會彭馬 田秘書長、荷蘭生態管理基金會創辦人阿拉德·斯提克博士,就上海佛教環保如何納入國際環保大格局進行了富有意義的論述,為上海佛教界聯合世界其他宗教共同 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進步提供了有益的指導、搭建了友好交流的平台。

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就佛教「心淨則國土淨」的 深刻涵義、佛教與環境的關係、佛教視域下的環保思想、人間淨化與佛教覺悟的辯證關係、佛教哲學對於環境問題最具可操作性的實踐依據、緣起信仰與國際環保理 念的新建構等佛教與環保的熱點問題做了專題發言,指出當代中國人間佛教在環保問題上應當具有的宗教形象與文化責任,認為佛教界參與環保是新時期人間佛教的 重要內容,並對上海佛教界如何實踐八年環保規劃和世博會期間的環保角色擔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人類所面對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匱乏。按照佛教「境由心造」的理論,人類所面對的環境,是由人類的共業造成的。因此,要改變生存環境,就必須從改變我們的內心開始。如何在被消費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迷失的當代人心中,提升心靈境界和社會責任感,是世界宗教的共同職責,上海佛教界對此也應責無旁貸。

上海佛教界近年來的環保努力

隨著社會對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近年來,上海佛教界在倡導環保、參與環保、宣傳環保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1)、在全國率先倡導「文明敬香」,減少寺院無節制地燃燒香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對木結構建築物形成的安全隱患。

(2)、重視寺院環境的整治和美化,寺院無論大小都能做到綠樹成蔭、布滿盆栽、整潔衛生。

(3)、加強環保宣傳,聯繫佛教的心靈環保思想,培植信眾的社會環保意識。

(4)、結合時代要求,進行佛教生態文明思想的挖掘和弘揚,召開《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佛教與生態文明》等系列專題研討活動,集思廣益,共同推進佛教環保思想的發揚光大。

(5)、積極爭創文明健康寺院。全市數十家寺院先後榮獲「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動場所」稱號;上海玉佛寺等寺院還連續兩年被評為市、區兩級「健康寺院」;多所寺院多次榮獲「文明衛生單位(集體)」

(6)、定期舉行「放生法會」,以佛教的慈悲精神導引信眾樹立愛護生態、創造和諧生態環境的意識。

(7)、成立環保小組,定期組織開展社會公益環保活動。秉持「揚佛法之要,力倡環保;行環保善舉,廣結佛緣」的理念,以倡導心靈環保、提升社會環保意識為宗旨,二○○九年五月八日,「玉佛禪寺環保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該工作站,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志願者,在寺院法師的帶領下,定期組織有意義的環保實踐及宣傳活動。如:

* 每月第二周的周日舉行「關愛母親河(上海蘇州河)工程」

* 定期舉辦環保知識講座;

* 每年七月份舉辦「心靈禪修夏令營」

* 常年開展廢棄電池換環保袋、放生等活動。

根據規劃,上海佛教界今後八年,將從以下八個方面繼續開展環保工作:

1、選擇某一佛菩薩紀念日作為環保宣傳日,定期開展環保知識講座,舉辦專題研討活動,組織社會環保實踐。

2、創建環保網站,宣傳有關佛教與環保的思想及常識,介紹上海佛教界開展環保活動的相關信息,並與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ARC)等國際環保機構建立鏈接,從而推動中國佛教環保事業與國際接軌。

3、製作《佛教與環保知識手冊》,向全市佛教四眾弟子及社會各界廣為分發。

4、開辦心靈禪修體驗營,傳播佛教的心靈環保理念。積極弘揚佛教的戒殺護生思想,為保護生態平衡而努力。

5、繼續推進「文明敬香」活動,設計並在上海市所有寺院張貼「文明敬香」宣傳海報及標誌牌。

6、提高寺院綠化率、美化寺院環境。因地制宜,在寺院有限的空地上增加花草盆栽的數量;鼓勵寺廟節約能源,盡可能考慮用太陽能作為建築物的電能供給;減少污染排放;寺院產生的垃圾要實行分類盛裝,以便於處理;做好日常消耗品的回收利用。

7、積極與社會相關部門溝通,將寺院的環保行動納入政府組織的相關活動計劃中,與相關國際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8、營造素食餐館的文化氛圍,有條件的寺院可以設立「佛教靜修中心」,借助靜修、素食、講座、展覽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士參與社會環保事業。

覺醒大和尚在講話中指出,上海佛教界舉辦環保論壇的意義在於,深入發掘佛教思想和義理中,在自然、社會、人類自身心靈環保方面,具有雋永價值的理念和行持方法,勇敢承擔起對人類環保事業的責任,為推動自然、社會、人類心靈環保事業的發展,作出上海佛教界積極的努力。

在實際操作層面,覺醒大和尚要求全市各區縣佛協、各寺院道場都能夠按照《佛教環保八年規劃的八大步驟》,扎扎實實地推進自身的環保事業,進而貫穿到寺院的日常工作之中,成為寺院每一個成員的自覺行動,並由此向廣大信眾群輻射,使之成為社會環保事業的中堅力量。

 
 
世界佛教動態

妙法寺五百羅漢聖像

在香港,好些寺院住持大和尚以及諸山長老,在服務社會之同時,更把心血放在寺院的擴建及各項設備的添置上,這是為了讓善信有更好的禮佛及修行環境。

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妙法寺,近十多年來,更積極地投入擴展中去,一座像水晶大蓮花的新型佛殿,矗立在屯門藍地,繼大嶼山天壇大佛之後,已成為香港一個新景點,這佛門胜地,吸引了不少遊人信眾。

妙法寺綜合大樓落成慶典及蓮花大殿聖像開光後,前往參觀禮佛者越來越多。

信眾在禮佛之餘,看到大佛座鑲嵌上的五百羅漢像,型態生動而多姿采,驚讚不已,紛紛問詢如何供奉?

由三百餘位畫友合作繪寫五百羅漢圖,可以說是一項創舉。妙法寺住持修智大和尚表示:「我們是希望藉此而帶出大家一份心意,不論是繪畫者、供養者,大家同心協力,藉 着這平台,做一樁有意義之事。」

從籌備、組織繪寫到完成後裝裱鑲嵌,整整兩年時間;之後更邀請到世界各地諸山長老為這些聖像開光,十分難得,法緣殊勝!

善信發心,樂捐供養每尊港幣一萬元正,所有收入撥充妙法寺添置圖書館設備及文教發展經費。

當樂捐供奉五百羅漢聖像功德圓滿,妙法寺會出版畫冊贈予,且會把供奉者姓名列上以誌紀念。

樂捐 功 德 芳 名 功   德 善   款  

 

尊*10,000元=   0,000元

 
 尊*10,000元=   0,000元 
尊*10,000元=   0,000元
尊*10,000元=   0,000元
尊*10,000元=   0,000元

 

經手人: 總額:$
地 址:




日期:
電 話: 核收:

交付支票,請以「妙法寺」為抬頭並劃線。

郵寄:新界屯門藍地青山公路18號 妙法寺 電話:24618567

 

6•15健康素食之
環保健康嘉年華

甚麼叫6.15健康素食日

健康素食日由香港佛教聯合會司庫何德心先生提倡及發起。何先生有見香港市民長期大魚大肉,造成肥胖及很多健康問題,遂考慮教育市民由素食著手,養成多食蔬 菜、水果的健康生活習慣。6.15健康素食日就是希望市民於每年6月15日體驗食素一天,從中品嚐素食的真滋味。更進一步,通過這個體驗,領悟出慈悲戒 殺、環保護生生活意義。

6.15健康素食日自2006年推廣,迄今邁進第五個年頭,過去四年活動經費均來自支持者的贊助,因這項活動並宣傳任何宗教,其宣傳的對象不分宗教、年齡 和社會階級界限,祗是一群倡議者、支持者的慈悲和愛心付之實行惠澤社會,自此計劃推出得到近百個慈善及社會團體及工商單位支持,電子和報章傳媒亦熱心支持 予以報導,期盼各位傳媒界朋友繼續鼎力支持這一項有意義的保護地球之活動。

為何選擇6月15日為健康素食日

一年之中為6月,一月之中為15,故選6月15日。令人方便易記而已。

6.15健康素食日活動理念

1.鼓勵市民在6.15不論在家中或到外用膳,多食蔬果,提昌素食的飲食習慣,關心身心健康

2.教育巿民體驗蔬菜及水果等營養價值

3.養成健康的綠色生活,珍惜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生活態度

4.體會眾生平等,培養戒殺護生之慈悲心

5.吃素能減碳,有助抗暖化、救地球

 

蓮池寺舉行慈悲三昧水懺及瑜伽燄口法會

2010年5月29日(夏曆庚寅年四月十六日),蓮池寺舉行了由蓮池寺及準提閣佛學會聯合主辦的慈悲三昧水懺及瑜伽燄口法會。

本次法會由照品法師主持,出席善信有準提閣佛學會會友及福林精舍居士等72人。

一眾善信由照品法師的帶領下,於早上九時卅分在蓮池寺無量壽殿開始了拜懺,善信穿著海青,跟隨法師們唱誦慈悲三昧水懺經文。接著上供及拜懺。

下午四時三十分,開始瑜伽燄口法會。

晚上九時正,法會在熊熊的化寶燄火下圓滿。

拜慈悲三昧水懺,藉此廻向大眾消災延壽,身體健康,闔家平安。瑜伽燄口令冥陽兩利。

 

潼南大佛啟動第五次敷金慶典

重慶潼南大佛寺,位於潼南縣城西北一公里的定明山北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潼南大佛高達18.43米是我國最大的室內金身大佛。素有金佛之冠美譽的大佛,由唐代咸通元年(880年)開始鑿刻至宋代才鑿刻完成,距今已有1150多年歷史,比大足寶頂山石刻還早200多年。

據碑刻記載,大佛曾在宋紹興壬申年(1152),清嘉慶七年(1802),清同治九年(1870),民國十年(1921)共四次敷金。今次是潼南大佛歷史上第五次敷金盛典。

大佛兩耳垂肩,雙眉修長、臉頰豐滿、嘴露微笑、法相莊嚴、栩栩如生,渾然天成,乃國內罕見完整的鬼斧神工之作。大佛被世界性權威刊物,評為世界十大佛中的 第七大佛。經過歷朝歷代數次更迭,潼南大佛已失去昔日的光彩。佛像金身風化,損毀嚴重。為了保護這一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潼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邀請國 家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頂級專家制定了潼南大佛保護方案。此方案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正式批覆。在重慶市文物局的支持下,更得到中華佛光文化 慈善基金給予鼎力支持。潼南大佛的第五次敷設金身活動,由此得以順利展開。

當地領導極之重視這次敷金盛典。於5月26日上午十時恭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惟賢長老。中國佛協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山東佛教 協會會長明哲長老。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聯合主持洒淨儀式。並舉行祈福法會,祈求佛佑中華、國家富強、人民康樂。隨後正式啟 動大佛第五次重裝金身。先由三位長老按次進行為大佛敷設金身。繼由中華佛光文化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嚴超議博士及各領導也順序為大佛進行敷金儀式。在塲觀禮及 參拜者達萬餘人,盛況空前。

 

《觀音大藏經》徵稿和徵求助印啟事

為了弘揚觀音精神,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浙江千手慈善基金會正在組織高僧大德編纂《觀音大藏經》。
《觀音大藏經》分聖介、寶像、道場、法門、經咒、詮釋、論述、軼聞、詩詞、楹聯等十卷。由傳印長老、聖印長老、聖輝長老、珠康長老、覺光長老等分別擔任編委會名譽主任、總編,由一誠長老、星雲長老、淨空長老等題詞作序。

為使《觀音大藏經》資料更加翔實,內容更加豐富,能歷千年不被歷史風浪淘汰,與古《大正藏》一樣璀璨奪目,我們決定繼續向社會各界徵稿。

一、關於觀音道場的資料,包括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寺院規模、主要建築名勝古跡、鎮寺(庵)之寶、現任住持等,配五六張清晰數碼照片。

二、關於觀音聖像資料,自古至今各種質地、各種風格的觀音聖像,拍成數碼照片,加上簡單說明。

三、關於觀音楹聯資料,楹聯內容、撰寫作者,書寫作者,所在處所(如某地某寺某殿),最好拓片或照相,並加簡單說明。

四、關於觀音碑刻、匾額資料,碑刻、匾額內容,碑刻、匾額作者,碑刻、匾額年代,碑刻、匾額處所,最好拓片或照相,並加簡單說明。

五、關於觀音詩詞歌曲資料,古今各種關於觀音的詩詞歌曲,詩詞歌曲內容,作者姓名,作者年代,作者單位,聯繫方式。

六、關於觀音感應、傳說資料。感應事實,確切時間,當事者姓名,所在地(單位),聯繫方式。傳說概要,傳說地域,採錄者姓名,聯繫方式。

七、關於各種觀音著作和論文。

* 上述資料,請掛號寄到:浙江寧波市百東路1130號411室浙江千手慈善基 金會。郵編:315040 或電子郵件發到:sky108@126.com

* 一經選用,當以《觀音大藏經》相關卷相贈。

* 祈願高賢大德和善男信女,結緣助印。結緣助印者,將在鳴謝頁印上單 位或個人姓名,並贈送相應數量的《觀音大藏經》。

聯繫人:高老師、沈老師。

聯繫電話:0574-81978136 87303080 13858220800。


慈航普度千帆至 行願大千萬眾來
——日照法師率福建眾弟子普陀山朝拜記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全國最著名最殊勝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屢現瑞相,信眾求拜,靈驗頻顯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吸引了國內外無數的僧侶、居士、信眾前來朝拜。

已經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兩年時間完成三步一拜,朝禮四大佛教名山的日照法師,又於2010年5月31日,率領一百多人的福建眾弟子,前來 普陀山頂禮膜拜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這批福建信眾中年齡最大的七十多歲,最小的二十幾歲,她們是分批前來普陀山進香禮佛的一部分。她們幾乎是每年都來, 這次又是不顧路途遙遠,顛簸的辛勞,頭天晚上乘車趕到,第二天一早就隨日照法師行三步一拜禮佛,從普濟寺起拜,沿環山公路到法雨寺,然後順山間小路一直拜 上佛頂山的慧濟禪寺。現時雖然是初夏時節,山風習習,但日照法師和他的弟子們,行進在十幾里的山路上,卻是汗流浹背。其不畏艱苦,消除我慢,禮佛、學佛、 行佛,正是對佛弟子們修身養性,磨煉自己的考驗,經過近六個小時虔誠的頂禮叩拜,這支朝聖的大軍終於登上頂峰,恭敬虔誠地跪拜在了慧濟禪寺大殿裡的觀世音 菩薩面前。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無量的加持,內心一片法喜,殊勝無比!

晚上拜山圓滿的弟子們又集中在三聖禪寺,由日照法師開示,日照法師用淺顯通俗的語言講解佛教典故: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弟子們行願大千,發菩提心,用愛、用善的菩薩願力來感召社會,來造就和諧社會才是我們的目的。

2010年6月1日,日照法師惜別福建的弟子們,要返回他所在的廣東了,依依不捨的眾弟子們十分懷念這次短暫的相聚,她們頂著烈日,列隊在碼頭,為日照法 師送行,日照法師也感恩福建的眾弟子們,沒有她們的護持,日照法師就不可能順利地圓滿他的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日照法師逐一地為她們加持,祝願她們吉祥 如意!希望來年再相聚普陀山,年年歲歲行願大千,世世代代皆做禮佛人……。

 

台灣佛教界世博參訪團到上海留雲寺參訪

5月7日上午,由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長老率領的台灣佛教界世博參訪團一行260人,到上海留雲寺進行參訪。中共嘉定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張敏,區佛教協會會長、留雲寺住持慧禪法師等熱情接待了淨良長老一行。

當天中午,由嘉定區佛教協會主辦、留雲寺承辦的招待午宴在留雲寺萬佛堂隆重舉行。在簡短而隆重的歡迎儀式上,慧禪法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張敏部長代 表嘉定區統戰部向淨良長老送上了極具嘉定地方特色的竹刻紀念品。淨良長老代表參訪團致答謝詞。他對嘉定區佛教界的發展表示讚嘆,並對嘉定區佛教界的熱情接 待表示感謝。他還表示,將積極推動和促進台灣和大陸佛教界之間的友好往來,互通有無,彼此共進。

淨良長老所率領的台灣佛教界世博參訪團是上海世博會接待的首個佛教界團體,他們的世博參訪活動可謂是兩岸佛教界的一件大事。該團成員大多是台灣各縣、市佛教會的負責人。這也是近年來留雲寺所接待的參訪人數最多、層次最高的佛教團體。

 

上海萬佛寺
「百僧禮懺感恩圓孝大法會」圓滿

 5月20日,以弘揚傳統孝道為目標的上海萬佛寺「百僧禮懺感恩圓孝大法會」圓滿。本次法會為期七天,共禮請108位法師參加,在大雄寶殿設「懺悔堂」,禮拜《三千洪名寶懺》,懺悔自身歷劫冤親債主;在觀音殿設「感恩堂」,諷誦《妙法蓮華經》,感恩家人、朋友、社會;在大雄寶殿設「圓孝堂」,諷誦《彌陀經》、《地藏經》、阿彌陀佛聖號,緬懷已故長輩、親人。法會期間還舉辦了佛供、放生、供天、放焰口(七大師)、普佛等活動。

 

山東省博山正覺寺將舉辦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聖像開光慶典法會

山東省博山正覺寺將於2010年農曆6月19(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舉辦慶祝文殊殿普賢殿落成暨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聖像開光慶典法會,佛七法會期間舉行「梁皇寶懺正覺行」「正覺小記者夏令營」活動。

博山正覺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自2002年修復建設以來,正覺寺在觀音殿地藏殿相繼建成的基礎上,又建成了文殊殿普賢殿。至此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均在正覺寺安坐供奉,機緣殊勝難得。

南北朝時梁武帝國師寶志公禪師在此出家,素有懺王美譽的《梁皇寶懺》是由寶志公禪師編撰而成。在博山正覺寺叩拜《梁皇寶懺》,自有其殊勝的加持和不可思議之功德。

正覺寺舉辦「梁皇寶懺正覺行」的活動內容有:叩拜《梁皇寶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聖像開光法會、佛學講座、觀世音菩薩成道慶祝法會、三皈五戒、傳燈、放生、齋天、焰口、誦《地藏經》、朝山、寺院巡禮、登禮萬佛寶塔、聯歡晚會等。

正覺寺舉辦「正覺小記者夏令營」的活動內容有: 誦《心經》、《孝經》、《弟子規》、唱《跪羊圖》,繞塔禮佛,朝山念佛,傳燈許願,放生護生,寺院巡禮,主題講座,影音欣賞,舞蹈排練,登山攝影,喝茶品果。身體健康,8-16歲的中小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注:自備相機)。

歡迎廣大善信積極參加,懺罪除障,增福增慧,法界有情,同證菩提。

祈願正法久住,國泰民安。

報名須知:

* 活動時間:2010年7月24日—7月30日(農曆6月13—19)
* 活動場所: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蓮花山正覺寺。
* 報名時間:即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2010年7月15日。
* 報名方式:請至正覺網 www.zhengjuesi.net下載報名表,填寫併發送至正覺寺 郵箱(zhengjuesi@163.com);
* 博山正覺寺電話:+86—533—4205918
* 香港電話:+852—53135931
* 深圳電話:+86—755—83378417

 

巢湖市鼓山寺第四屆(2010年)佛學夏令營 

夏令營主題:學習佛法、朝禮祖風;覺悟真理、普利群生。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將來臨,鼓山寺亦將如期在2010年7月29日—-8月5日舉辦第四屆佛學夏令營活動。希望有志尋求佛法真理和體驗佛教生活者,踴躍報名參加。

本次夏令營,我們將安排營員朝禮祖師道場,參學祖師風範,學習佛法知識,增進營員交流。期望讓更多的年輕學子能學習和瞭解佛教知識,正確認識佛教,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積極力量。 

營       期:           2010.7.30-8.05

地       點:           巢湖鼓山寺

主       辦:           安徽省佛教協會、巢湖市佛教協會。

承       辦:           巢湖鼓山寺

總  導  師:    妙安大和尚(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

指導老師:   紹雲老和尚(含山褒禪寺住持、虛雲老和尚弟子)、智文法師(安徽省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吳言生(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德音(中華慈善總會國學中心)宋萑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李亞銘老師(西安科技大學老師)

營員年齡:    8-40歲男女青年  ,大專以上學歷。

人       數:    100人

費       用:    在寺院期間食宿、教材、服裝、紀念品等費用全免(限在校學生),非學生者免食宿費,服裝及交通費用需繳納300元人民幣。

 

日程安排:

7.29    巢湖市鼓山寺報道,晚上營員舉行茶會,相互認識,介紹鼓山寺,及整個營期的作息和

            日程安排,介紹夏令營當中注意事項及寺院基本禮儀

7.30    上午開營儀式,大殿上供 。下午智文法師講《認識佛教》,

            晚上頌《普門品》。叩鐘偈 ,止靜

7.31    上午香港中文大學宋萑博士講座,下午李亞銘老師授課。

            晚上智文法師教唱唱贊叩鐘偈 ,止靜

8.01    上午,前往潛山二祖寺參訪,向紹雲法師問禪下午前往三祖寺參訪。

            晚上,寬容法師講座。叩鐘偈 ,止靜

8.02    上午返回鼓山寺途中參觀觀音寺,下午黃復彩教授講座,晚營員交流,叩鐘偈 ,止靜

8.03    上午皈依,八關齋戒,放生,下午佛教藝術交流,晚上祈福傳燈法會。       

8.04    上午吳言生教授講座、下午德音老師講座晚,營員聯歡晚會

8.05    上午驅車前往合肥明教寺,下午參觀開福寺,妙安長老開示,圓藏法師開示。散營儀式。 

 

報名方式:

1.請如實填寫「安徽省巢湖市鼓山寺第四屆佛學夏令營問卷」並及時通過快遞寄到鼓山寺客堂。

2.網上報名請下載報名表填寫,然後發至鼓山寺郵箱。E-mail:gushansi@163.com

 

錄取時間:7月15日前

錄取方式:請保證錄期期間,您在報名問卷上所填電話、E-mail 的暢通,我們將通過電話、E-mail 錄取並確認。

報到時間:憑錄取號碼和身份證7月28日—7月29日在巢湖鼓山寺客堂報到。由於食宿條件限制,恕不接待沒有錄取號碼的人員,以及營員的親友及子女。

聯繫地址:安徽巢湖鼓山寺 

網       址:www.cngss.com      www.ahfx.org

聯  繫 人:  果願法師   手機:13966395700 

                  徐永輝居士 手機:13955886560

咨詢電話:0565—2359010

傳       真:0565—2815433

注意事項:

1. 有傳染病和突發性疾病者,請勿參加。

2. 參加者到寺院後要遵守寺院規矩,不準抽煙、喝灑、食葷。

3. 日常生活用品自備。

4. 請寫清聯繫地址、電子郵件及電話(包含區號)以便聯繫。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