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611期
2011年4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日本大地震的啟示
息災祈福
香港佛教界為日本東北地區、
中國雲南盈江及新西蘭基督城地震災難
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
致 詞 ◎釋覺光
拜訪通訊
中華佛教文化院代表團近日拜會
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
論  述
佛教文化要義淺論 ◎覺 醒
處世格言
印光大師法語的人生哲理 ◎慎 言
修行基礎
吃素即放生 ◎禪 悅
從六度 看人生 ◎蔣 鑫
佛教藝術
中國早期的佛教石窟藝術
—— 古西域(今新疆)地區石窟群
甘肅敦煌莫高窟
◎陸巧玲
佛教知識
何謂「衣鉢相傳」 ◎常 靜
拜佛的意義及其功德 ◎一鉢雲水
禪境趣談
禪的妙處 ◎秦孟瀟
孝親故事
孝親譜 ◎萬 千/ 文
程國英/ 圖
唐代高僧
玄奘大師小傳(七)上 ◎秦孟瀟 / 文
嚴以敬 / 圖
世出世法
轉變由心開始 ◎楊 釗
特  稿
欣逢《佛經選要》
香港出版五十週年誌慶
◎高永霄
新興寶剎
慈雲護佑 ◎觀 堂
千年古剎
千秋大業十三載 璀璨重光靜安寺 ◎寧 靜
短期出家
短期出家體驗心得 ◎頓 悲
生態環保
植樹造林 廣結善緣 ◎小 明
 

 
編者的話
日本大地震的啟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舉世震驚的世紀大地震,新聞媒體以驚人的速度,將當時發生的災難場面傳播於全世界。日本東北最大城市仙台等城鎮,遭遇了 罕見的的9級大地震,強烈的地震引發了10米高的海嘯,捲走了沿岸大量的船隻、民房、汽車,甚至整列火車等,地震又引發山泥傾瀉,核電站及練油廠相繼爆炸 起火,大批民眾失踪,傷亡慘重,美麗的沿岸城鎮傾刻之間化為廢墟。接著餘震一波又一波,核電站失控,無形的核輻射威脇,引發了世界各國的恐慌,人類面臨著 嚴重的生態環境災難。

地震、海嘯、核輻射雖然發生在日本,但這已不是一個國家的災難,而是地球上人類的共同災難。災難降臨,全球關注,人類命運相連,同舟共濟渡難關,世界各國 紛紛施予援手。中國政府以各種方式及時提供資金和物資投入救災,中國駐日使館、中國地震局、海事救援機構,國際救援隊迅速作出反應,民間更是自願展開各種 形式的救災行動。急人所急、雪中送炭、悲憫慈心、人間大愛。中國佛教界、香港佛教界於3月16日分別舉行了莊嚴的「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呼籲:「全港佛教四眾弟子,至誠懇切諷誦經咒,共同為大地震中遇難者祈禱迴向。希望大眾從災難中學習,學會珍惜生命。」祈福法會是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動之一, 通過合眾人之願力,在持咒過程中,心念集中,虔誠誦念。與諸佛菩薩產生一份感應,起到化解的作用。

近幾年來,世界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在觸目驚心生死存亡的自然災害面前,人們恐惧、焦慮與無奈。如何從災難中汲取教訓,去面對與轉化,我們要學會用智慧去觀照,去反思,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生存在地球上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佛教講世界是由「依正」兩 報組成,是相輔相成的。人類不能脫離環境而獨立存在,人類必須保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損害人類自身。由於人類對自然資 源需求無度,長期過度開發,不懂善待地球,違背了自然生態的規律,最終形成嚴重的生態危機,直接威脇到人類的生存。要避免災難的發生,我們必須愛護大自 然,愛護動物,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每個人要從自身做起,從內心開始,努力做到心靈環保,喚起現代人的共識,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維護生態的平衡,祇有這 樣,人類才能擁有平安幸福的美好世界。

 
 
香港佛教界
為日本東北地區、中國雲南盈江及新西蘭基督城地震災難
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

近來,新西蘭基督城、中國雲南盈江及日本東北部接二連三發生地震,其中日本東北部發生該國有史以來最強烈的9級大地震,地震觸發起滔天海嘯,瞬間淹沒多個 縣市,傷亡慘重,核電廠及地區設施遭受嚴重破壞,災民喪親毀家外,還備受核輻射威脅。為對災民表達深切的關懷,及向罹難者表達沉痛的哀悼,香港佛教聯合會 於3月16日晚上,在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舉行了「為日本東北地區、雲南盈江及新西蘭基督城地震災難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廣邀全港大德法師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祈求罹難者往生蓮邦,鼓勵災民堅強面對苦難,重拾生機。

法會由佛教界多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和法師親自主法,出席的有: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佛聯會董事大嶼山觀音寺方丈融靈長老、佛聯會副會長寶蓮禪寺方丈 智慧長老、愣嚴學處住持泉慧長老、東普陀寺方丈了知長老、佛聯會執行副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大和尚、佛聯會執行副會長觀宗寺方丈宏明大和尚等佛教界四眾弟 子。同時,民政事務局助理秘書長羅鶴鳴先生、中聯辦協調部處長褚有奇先生及日本駐香港副總領事松永大介先生(Daisuke Matsunaga)亦蒞臨法會,為罹難者蓮位獻花;參與法會的廣大善信達千多人。

法會開始時,全體先向罹難者默哀一分鐘,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在致詞時表示,希望大眾本著佛陀慈悲的精神,共發大悲心、大願力,為往生者超薦亡靈,為受災者加持庇佑,為美好的明天共同發願,讓佛陀的慈光護佑眾生,離苦得樂,災劫永離,社會安定。

獻花儀式後,日本駐香港副總領事松永大介先生表示,深受各位長老、法師及善信們的慈悲善行感動,相信今晚集合的正能量,定能被日本人民感受到。他亦誠摯感謝香港全體市民的關懷及捐助,將有助減輕受災人士的痛苦。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名《地藏經》,經文中的地藏王菩薩曾發下大誓願,以其不可思議的「願力」, 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最終成佛。佛教徒希望籍著誠心誦經禮佛,以眾人最慈悲的心願使災難中的罹難者解脫沉冤,脫離苦海,並依靠佛的慈航早登佛地。佛教徒相 信誦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功德最殊勝,在生者能消除業障,得諸佛菩薩保護,免受災難;對亡者,能解除冥中諸苦,仗地藏經的功德力量,使其宿世的禍殃及重 罪,得到解脫,超薦往生。

 
 
香港佛教界
為日本東北地區、中國雲南盈江及新西蘭基督城地震災難
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
大會會長 覺光長老 致詞

各位政府長官、中聯辦領導、日本駐港領事先生、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朋友:

三月十日雲南盈江發生五點八級地震,造成數十人遇難及重大生命財產損失。十一日,日本本州島海域發生九級特強地震,並引發海嘯及核電站爆炸大災難,震驚全 球!目前,已造成過萬人罹難和失蹤,人民家園盡毀,身心飽受創傷,損失慘重。災難遺留後患難以估量。浩劫如此,可謂天人同悲,感同身受!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災難面前,無分地界。香港佛教聯合會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 精神,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大法會。今晚香港佛教界緇素同仁虔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希望各位至誠懇切同懷悲心大願,集合四眾同仁之精誠,祈願不幸罹難的 人士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並將功德迴向倖存的受災者離苦得樂,重拾生命勇氣,振作精神重建家園。更藉法會功德祈願佛光普照風調雨順、災劫不起、寰球安寧、 共享太平。

同時也希望我們時刻感恩生命,珍惜擁有,回報社群﹗

最後,衷心祝福諸位蒙佛護佑,身體健康,平安如意﹗

 
 
中華佛教文化院代表團近日拜會
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

由全國政協委員楊釗會長率領的中華佛教文化院代表團在兩會期間分別拜會了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

3月4日上午,國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長會見以楊釗為團長的中華佛教文化院代表團全體成員,包括:潘宗光會長、陳義和會長、張國良主席、馬介璋名譽會長、林樹 哲名譽會長、寬運法師、李國強先生、王志遠副主席、謝詠禾副主席、洪麗孟總幹事。楊釗會長向王作安局長、蔣堅永副局長及各位司處領導對中華佛教文化院的支 持表示感謝!並向各位領導匯報了文化院一年來開展的各項工作,以及2011年計劃舉辦的系列佛教文化項目。王作安局長對香港中華佛教文化院代表團的來訪表 示熱烈的歡迎,並對文化院致力於兩岸三地弘揚佛教文化、開展佛教文化交流的規劃和願景予以高度的評價;特別指出2010年成功舉辦的「首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為當代中國佛教文化的進步作出了貢獻;並表示今後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允許範圍內,會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中華佛教文化院開展佛教的文化交流活動。蔣堅永副局長及各相關司處領導參加了會見。王作安局長設午宴款待代表團一行,雙方在席間進行了十分融洽的交流。

3月8日,楊釗會長及代表團成員以中華佛教文化院的名義宴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駐會副會長學誠法師、秘書長王健先生以及全體駐會部門領導共14 人,與文化院今年開展活動密切相關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協會長永信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西省佛協會長純一法師也特別應邀出席。楊釗會長 對中國佛教協會在首屆宗風論壇期間給予的支持深表謝意,並介紹了2011年文化院的發展計劃及正在推進的佛教建設合作項目。傳印法師對文化院的來訪表示熱 烈歡迎,對宗風論壇的成功舉辦再次致賀,並對楊釗會長在大陸寺院建設和僧才培養方面做出的貢獻表示讚歎。他希望今後繼續發揮中華佛教文化院在香港的獨特優 勢,更多加強兩岸四地的佛教文化交流。他認為在百丈寺舉辦開光法會和水陸大會是一件大事,同時應該注重理論研究,籌備一屆高規格的「百丈論壇」,把對「百丈清規」的繼承和弘揚推上新的歷史階段。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佛教文化院互贈了紀念禮品,宴會在法喜充滿、親如一家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佛教文化要義淺論
◎覺 醒

佛教作為世界性的佛教,具有浩瀚的教理典籍、豐富的哲理體系、系統的倫理規範,在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史上影響深遠,貢獻良多。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 組成部份,佛教文化中包含有:濟世利人的道德規範、慈愛和同的處世方式、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清淨恬淡的精神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的生態智慧等,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佛教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大多指的是精神、觀念層面的文化,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規 範等等。

我們認為佛教思想中契合時代需要的主要內涵在於明緣起、去我執、講誠信、興慈悲、行報恩、促和平、倡和諧等七個方面。

(一)明緣起

緣起法是佛教思想的精髓,佛教緣起思想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論是屬於自然界的,還是屬於生命界的,都無一例外地由種種關係結合而成,離開了各個結合 的關係,事物或現象將無法生成。就拿黃豆的生長和成熟來說:黃豆種子是主因;水土、陽光、空氣、肥料、人工等是助緣,主因和助緣有機結合在一起,黃豆方能 抽芽、開花、結果。如果將一粒黃豆,始終放在倉庫裡或離開必要的生長條件而將其置於石板上,那麼黃豆終究不過是一粒黃豆,不可能有抽芽、開花、結果的那一 天。所以佛教在解釋世間萬法的產生原因時,提出了「諸法因緣生」的概念,「諸法因緣生」的概念告訴我們:凡是從因緣生起的萬事萬物,彼此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聯,這種關聯,可以是時間上的也可以是空間上的。

一般人誤認為佛教宣揚本性皆空,是想讓佛教信徒逃避現實,走消極避世的道路。應該說,這是對佛教的一種誤解。佛教本質上是崇尚緣起,重視現實生活的。按照 世界緣起的法則,我們對現實世界的一切存在,不但不應該輕易否定,而且還要深刻認識它、轉變它,也就是所謂轉染成淨、轉凡成聖,從而真正找到生命的落腳點 和人生流轉的關節點。這種轉染成淨的方法,就是一般所說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問世事、閉目塞聽呢?當然不是。《大智度論》說:「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際,相當於哲學上的「範疇」)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菩薩摩訶薩(大菩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佛 教所主張的修行之道,重點在即世而出世,讓人們過一種隨順真理、遠離顛倒的正覺生活;那種悲觀厭世、無所作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 的。研究佛法的目的,在於通達緣起法,立足人間,正視現實,認識人生,淨化人生,莊嚴人生;認識世界,淨化世界,莊嚴世界。

根據佛教的緣起法則,人與人、有情與有情、有情與無情,彼此息息相關。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眾生一體的「大我」精神。雖然佛法的最高層次是要達到「無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獲得個人解脫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樹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利他思想。我們不但要在表面上實行財施、法施及無畏施的利他事業,還要透過理性的提昇,在實行利他行為時,能以 「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觀照,從而使得自己的利他事業能夠隨順法性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其次,從佛教的緣起法則,我們也能從理性上進一步體會到佛教的平等觀。身處生死流轉過程中的眾生,因為各自業力、習性、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表現為 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並不能掩蓋眾生生命本質上的同一,也就是眾生在理性上的平等。這種同一的生命本質,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來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張 「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強調有情眾生應和樂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無礙、法界圓融。


(二)去我執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捨棄了王者的尊貴和權位,勘破人間各種煩惱染著而出家。從解脫自我的束縛中,自覺覺他,自憫憫人,將自己的痛苦與眾生的痛苦連在一起,終於在深徹的慧照中,正覺緣起法性而成佛。《增一阿含經》中釋迦牟尼佛曾號召大家:「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這「為身忘世間」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忘卻我所有的世間,勘破自我,不從我的立場看世間,從而真正地理解世間,促進世間的和樂善生。佛法是要人從存在的現象背後去把握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瞭解現象界的緣起法。

儘管諸法從體性上講空不可得,但是現實生活中虛假現象所發揮的作用及其表現形態,並非空無所有。比如氫氧合成的水,有解渴、灌溉、洗滌等作用,有體積流動 的形態,因此從形態和作用來看,一般人就認為它是實有的。但是倘若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水的上述作用與形態,其實都是依靠各種關係和條件而虛假存 在的,一旦關係和條件起了變化,形態和作用也就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說:諸法之所以空,是因為自性不可得;諸法之所以有,是因為「相」「用」的存在。空和有的相反相成,祇有在緣起法的觀照下方能成立。

五蘊是組合有情生命的元素,由五蘊組合的生命,本是緣起的假現,在這生命的內在,要想求得一個實在的自我,是絕對不可能的。眾生不瞭解它的緣起假合,以為 內有一個實在自我,從而在內心生起堅固執著。因為眾生執有自我,所以一切苦痛即由此而生。人類的互相鬥爭,世界的苦難不已,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瞭解「我」本 無體,祇是假名而已。一般人不瞭解這個道理,祇知道重視自己,不知道尊重別人,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彼此間一旦為了利益之爭,誰 也不肯讓誰,於是大衝突最終爆發,即使是毀滅人類和地球,也會在所不惜!現實世界所上演的一幕幕違法案件及戰爭鬧劇,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有一個「我」字在作祟。所以佛法認為眾生的自我妄執,是世界的禍亂之源,是人生的苦痛之本,倘若不能擊破我們自心對自我的執著,世界將永遠不得和平,人生將終究不得安樂。

(三)講誠信

誠信是佛教徒的修學之基,為人之本。「誠信」這一命題,看起來是個老話題,其實是個極大的社會問題。從大的方面來講,「誠信」對於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興盛,密不可分,對內是社會安定、百姓幸福的基礎;對外是國際交往、與鄰為善的準則。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講誠信不守信用,說話不算數,那其他方面還有甚麼可說的呢?佛教同樣講「信為道源功德母」,認為具足正信,是修行最起碼的要求。因此,誠信是人類道德思想、品質素養的最基本體現,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生存共依的紐帶。

(四)興慈悲

慈善之舉能給人以快樂,悲憫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佛法中雖然一再重申「緣起性空」的道理,但是卻不主張以「四大皆空」為歸宿和最高要旨。講「空」 的目的在於解除人們對於自我的執著,以擴大心量,增長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教,將「空見」斥為「焦芽敗種」,祇有「不捨眾生」「自利利他」「無私無畏」「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才能成為眾生的福田,生命的橋樑和紐帶。所以,以悲憫之心,行慈善之舉,是佛教的優良傳統,是不教而化的社會實踐。

佛經中主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即無條件地實踐慈善事業,同體大悲是說以「人溺己溺」的 精神解除他人的苦難。在佛法看來,生命原本就是共同體,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異。傷害他人,破壞環境,就是傷害自己。我們沒有理由剝奪他人的生命,沒 有理由不讓其他人或動物生活在地球上。佛教戒律主張不殺生,其目的在於弘揚慈悲,但是理論依據卻在於把生命看成一個整體。它要求每個人學會自律和反省,沒 有任何強制性,完全基於對生命本身的尊重。佛教一貫反對暴力、戰爭,其根源就在於它深刻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五)行報恩

大乘佛法教導佛弟子應踐行菩薩道、報答四重恩,而報恩的四重對象廣攝父母、師長、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知恩報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諉的社會責任。菩薩道所指向的六度四攝,要求我們在深入眾生、利樂眾生中淨化自己,在祥和社會中展現自身的價值。

佛教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恆順眾生、利樂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義,既與現代社會的法律道德規範相通,又與人們了生脫死的終極關懷相吻合。佛法教 義可以協助世間法律,以最徹底的感恩報恩之心來面對每一個人,潛移默化地淨化社會大眾的心靈,從而共同創造社會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六)促和平

釋迦牟尼佛是倡導世界和平的使者。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摩羯陀國阿闍世王準備討伐鄰國跋祇族,派遣雨勢大臣拜訪佛陀。佛陀借此機緣說服並阻止了這場 戰爭。一次,釋迦族同鄰族克薩喇人因為使用灌溉水源問題而發生爭執,相持不下。佛陀得知此事後,即刻前往勸阻,解決了爭端,使兩族和睦相處。當琉璃王發動 戰爭攻打迦毗羅衛國的時候,釋迦牟尼曾安詳地坐在一株沒有枝葉的舍夷樹下,以大慈無畏的精神說服和感動了琉璃王,化解了一場殘酷的殺戮。「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這是佛陀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聖訓。

人人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但和平並不會從天而降。真正的和平應該建立在慈悲、智慧、平等、無我的磐石上,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不倚強凌弱、以大欺小;面對時有發生的紛爭與衝突,不以武力對抗,而應通過對話代替對抗、交流代替衝突的方式,維護世界的和平。

世界和平是以人類的心地和平為基礎,是一個止惡、行善、淨心的漫長過程。積極奉行五戒、十善,是促進人類和平的根本,是在尊重生命個體的神聖性、平等性,是在珍愛每一個有情生命,包括人類自身及所有飛禽走獸。有一首戒殺詩說:「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說的就是殺生是戰爭的因行,祇有堅持不殺生,世界才能得到和平。

和平是由善良、道德、真誠、仁愛等無數積極、健康、向上的條件和因素構成的。所以,締造和平不是某個人、某個家庭、某個民族、某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全世 界、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但是,我們絕不能把和平的責任推卸給他人,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從身邊的善事做起,從善行的感化中令他人感動做起,哪怕是一句關心 的話語、一份微薄的施捨、一次善意的救助、一點愛心的支持,都會匯集成一條通向和平的陽光大道。

(七)倡和諧

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的社會。佛教自創教一開始就破除古印度婆羅門種姓制度,提倡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體現了公平理念。

和諧社會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佛教五戒中有不妄語戒,八正道中有正語,強調的都是誠信。

和諧社會是一個穩定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前提和基礎是社會穩定。佛教的道德修養和倫理準則,在調節個人心理、激勵意志、安撫情緒、有效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和諧社會本身是一個系統的概念。理論上說,「是一個社會各階層和睦相處,社會各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社會;是人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全面發展的社會;是經濟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協調相處的社會。」總 起來說,和諧社會就是一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結晶,體現了人類共同的要求和美好願望。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形勢下,當和平世界 受到不平等、不和諧的威脅時,我們有必要:以平等為基礎謀求人類和諧;以智慧為依託創造永久和諧;以慈悲為出發點呵護世界和平;以全球為著眼點構建和諧世 界。

在營造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和諧世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心靈淨化做起,踏實踐行佛教的智慧、慈悲、平等、一體精神,以無私無畏的氣 概、以推己及人的胸襟,置身於社會洪流之中,自行化他、普度眾生,凝聚全社會之力,知榮明恥、共建和諧。我想這也正是佛教文化的立世之本與化俗初衷。

 
 
印光大師法語的人生哲理
◎慎 言

印光大師是現代著名高僧,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大師一生常以書信法語開示弟子,告訴弟子往生淨土的修證方法和為人處世的道理。通過書信法語往來的方式,印 光大師教化了數以萬計的弟子。他的很多弟子通過他的教化,都成為恪守人倫道德規範又具有虔誠信仰的佛子。印光大師有很多書信法語告訴學徒為人處世的道理, 給人以警醒作用,被後人奉為為人處世,修證成佛的格言。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印光大師的一則在佛門中最為流行的法語,來分析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大師的這則 法語為:

無 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 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一句佛號之外不起別念。或若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功夫,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 誇。祇管自家,不管人家。祇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此修行,必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則法語不僅適用於在家之人,也適用於出家之人。法語既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又告訴我們求生西方最簡便直截的方法。現在僅從大師這則法語的人生哲理方面談點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印光大師的這則法語主要包含以下幾點人生哲理。


一、尊老愛幼 和睦共處

印光大師是現代佛教史上對儒佛兩家都有很深研究的一代宗師,大師早年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對儒家的倫常思想十分重視。他曾提出儒釋合一的修道理論。大師曾說:「儒佛二教,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以世無一人不在倫常之內,亦無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倫常心性,而以佛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克己復禮,閒邪存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盡倫盡性,以去其幻妄之煩惑,以復其本具之佛性!」

大師認為,一個佛子首先要有一顆尊老愛幼的心,對老人一定要體貼尊敬,對年幼的孩子一定要關心愛護。大師所認為的尊老愛幼並不局限於對自己的親人,而且包括對我們周圍的人都是如此。要有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之心。這是一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品格。

大師法語第一句話雖祇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含有豐富的為人道理。我們都知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在家人如 此,出家人也不例外。對我們來說,幼年是我們的以前,我們愛護小孩就是將過去我們所得到別人的愛傳遞給下一代;老人是我們的將來,尊敬關心老人就是在關心 我們的未來。佛教講,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世事就是不斷在流轉變化中逝去的。也許你現在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要不了幾 年,你就會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在你髮白面皺,步履蹣跚之時,你會感覺到你是多麼需要別人的照顧。雖然,現在我們年輕,如果不為自己積聚善因,說不 定到老年的時候,你就會孤苦零丁,晚景淒涼。


二、難忍能忍 難行能行

印光大師在法語中勸人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是要求每一個人都應當具備忍辱謙讓的品格,難行能行的毅力。這是印光大師對一個人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

其實,一個人要想成為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並且受人歡迎的人,首先要具備一種忍辱、吃苦的精神。如果在遇到逆境時不能夠忍辱寬容,遇到困難時產生畏難情緒,你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作為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者尤其應當具備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先說忍辱,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會遇到各種各樣使你感到羞辱的事情。雖然你從不與別人為難,但卻有些好事之人總會找你的麻煩,讓你不得安身。當我們遭 受別人侮辱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要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報復對方,以解心頭之恨。這樣一來,你可能因發泄了心中的不滿,得到了一時之快,但同時又增加了對 方的憎恨之心。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你,使你因此受到更大的傷害。也有的可能會因雙方互不相讓,致使本來很小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釀成人們都不願看到 的悲劇。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若是不能忍受一時之辱,往往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既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了莫大的痛苦。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這種以怨報怨的方式,不但不能使是非恩怨 得到有效的化解,反而會使積怨越來越深,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與其兩敗俱傷,倒不如採取忍辱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這些無中生有,誹謗別人的人。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當你能以忍耐的心態來對待所遭遇的侮辱時,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過得平靜安樂,無憂無惱。
印光大師還告訴我們要行人所不能行。世界上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都需要人類付出一定的代價,有時甚至是生命的代價。你若想在某一方面取得超人的業績,你就 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勞動和風險。且不說俗世中取得偉大成就的人物,僅從佛教界來說,難行能行的事例比比皆是。唐代高僧鑒真和尚為了將佛法傳入日本,先後六 次東渡日本。前五次都因各種原因沒有成功,但他每失敗一次,卻又重新再來。儘管他在海上經歷了各種磨難,甚至為此雙目失明,但他赴日本弘法的決心始終不動 搖,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實現了他將佛法傳入日本的願心。唐代另一位高僧玄奘大師為了讓中國的佛教信徒能夠讀到印度原文經典,決心西行求法。由於環境 的險惡和西行的艱難,與玄奘一起的同道有的中途圓寂了,有的返回了,祇有玄奘大師不改初心,最終成功到達印度,經過在印度十多年的留學,終於取回了大量經 典。


三、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是一個具有悲心的人高尚品格的顯現。所謂「代人之勞」就 是指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己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一把,以減少別人的勞累和困難。比如,當你在馬路的上坡處看到一個拉著一車貨物的車夫在吃 力地拉車上坡,這時你祇要幫助他推一把,就可以使車夫順利地通過陡坡。你對車夫的幫助祇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車夫來說卻是莫大的幫助。所以,類似這樣代人 之勞的事情,我們應當經常做,把自己的一份愛心投向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代人之勞」相似的還有「成人之美」,所謂「成人之美」就是幫助別人實現意願或成全別人的好事。要做「成人之美」的事,需要一個人具有發自內心的樂於助人的愛心。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意 思是說,一個君子之人會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而小人正好相反。所以,你能夠不計得失地幫助別人,本身就說明你是一個極具愛心的君子之人。在 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做的成人之美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你的鄰居有一個上高中的孩子,在校學習成績很好,他一直夢想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但家境貧寒, 面臨失學的境地。這時,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你來說,祇要適當為他提供一點經濟上的幫助,就可以促成這位高中生完成學業。而對你來說,你所付出的祇不過 是十分微薄的幫助,但就是這點滴的幫助,就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你所得到的會是對方對你一生一世的感激。他們也會因為你的影響而變成一個十分有愛心的 人,並接著把你的這份愛心傳遞給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懷。

印光大師所提出的「代人之勞,成人之美」的理念,對提昇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人的慈悲心具有積極意義。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在國民中提倡這種「代人之勞,成人之美」的觀念,不僅可以淨化人心,使人人都能善待他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使我們更能夠與別人和睦共處,令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多姿多彩。


四、常思己過 不論人非

印光大師還提出為人處世所應當具備的重要品質是「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如果我們每個人平時都能反省自己的過錯,就會減少對別人的仇恨,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以為是的毛病,不管做甚麼 事,總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別人所作所為都是錯誤的。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們常常會看到別人的過錯,看不到自己的過錯,以至於與別人發生爭執,結下仇怨。 其實很多時候,過錯是在自己身上,而自己卻不能正確對待。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每天反省自己,看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有沒有過錯。如此,則能夠不斷修正錯 誤,養成寬厚待人的品格。我們應當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祇有這樣不斷反省自己,才能不斷進德修身。

印光大師勸人不僅要常思己過,而且還要不論人非。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總喜歡或有意或無意談論別人的是非。這些長舌婦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對自己看不慣的人常 會在別人面前進行語言攻擊,醜化對方的形象,以達到傷害對方的目的。其實,談論別人的是非,最終你所說的話會傳到你所誹謗的人耳中,他們會採取同樣的方法 來報復你,其結果是兩敗俱傷。縱使對方寬容了你,你見到對方時總會感到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譴責,常常會內心不安。所以,我們平時在與人聊天時,切記不要談論 別人的是非,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與人相處時,可說可不說的話,盡量不說,必須要說的話,思考以後再說,避免給自己帶來是非之禍。


五、見賢思齊 約束自我

印光大師在法語中還說:「祇管自家,不管人家。祇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幾句話不祇是讓人做一個好人,而且是讓人修菩薩行。一個人能夠做到「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的境界,我想,他本身就是一尊菩薩了。對一般人來說,要做到這些,的確很難。不過我們的修行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如果不能做到這樣,不用說成佛作祖,就是做到一個品格完美的人也很難。

印光大師的這幾句法語歸結起來就是要求我們見賢思齊,約束自我。大師讓我們祇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就是讓我們多看別人的優點少看別人的缺點。印光大師的觀點與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意在讓我們看到賢德的人要向他們看齊,看到品行低劣的人要不斷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缺點,如果有就趕緊改正,若沒有就警誡自己不要犯。因此,作 為一個修行人,我們始終要有一顆博大寬容的胸懷,平時從言行舉止上嚴格要求自己,不管別人所作所為是對是錯,我們自己一定要對。我們所生存的世間龍蛇混 雜,泥沙俱下。我們要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祇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學他人的缺點。要把別人的優點作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把別人的缺點作為反面教材,時刻警惕自 己慎勿觸犯。天長日久,你的人格修養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昇華。

印光大師的這則法語言簡義豐,涵蓋了世出世間一切人生哲理。從這則法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代祖師對後人道德品行的高度重視,能夠體會到祖師對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殷殷寄語。我們如果能夠按照印光大師的法語所說去為人處世,則一定可以現世為人師表,來世往生淨域,成就佛果了。

 
 
吃素即放生
◎禪 悅

佛教經典和歷代祖師都主張為佛弟子要戒殺素食,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培養慈悲心的需要,同時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己造作殺業。

素食之說在中國最早並不是來源於佛教,而是來源於中國的古聖先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孔孟思想」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由於儒家「仁慈」「孝道」思想的影響,如《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這是表示仁慈。根據儒家的孝道,當父親或母親去世後,子女要服喪。服喪期間斷一切肉,素食布衣,以表孝道。

佛教從漢代初年傳入中國時,所傳來的經典大都是小乘經典,由於戒律裡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為主,來到中國弘法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國的僧人與他們來自印度的師父一樣,也是非素食者。但是由於儒家「仁慈」「孝道」的影響,這時在中國僧人當中也有不少是素食者。如道安、慧遠等高僧都是素食者的代表。他們主要是出自個人的自願,並且他們把素食看成是一種苦行。

後來,以菩薩思想「慈悲為本」之大乘佛教經典傳入增多,如《涅槃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央掘魔羅經》等,還有《梵網經》與《首楞嚴經》等。這些經典當中都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眾生肉。《涅槃經》中迦葉菩薩問佛「云何如來不聽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問佛:「何故先食三淨肉乃至九淨肉?」佛告迦葉:「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網經》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佛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大乘入楞伽經》更進一步從因果輪廻的理論上闡明了食肉的過失。經中指出,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流轉於六道輪廻,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曾經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

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不殺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的不殺生,包括一切 眾生——有情識的生命。為甚麼呢?因為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既然眾生平等,眾生皆具佛性,如何能殺害同類呢?

我國的孔子最重恕道,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陀在《四不壞淨成就經》中說:「若有欲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戒。」

在《十善業道經》中,佛陀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一者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者常於眾生,起大悲心。三者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者身常無病。五者壽命長遠。六者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者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者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者無惡道怖。十者命終生天。」

佛教傳入我國,和我國文化相結合。我國儒家文化以仁愛為本,對於動物,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並且我國出家人不托鉢乞食,在寺院中自炊自食,所以「戒殺素食、培養慈悲心」的佛教素食觀念就逐漸在佛門中形成了。

不殺生這一觀念,在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中,更為重視。佛教以為不同空間的眾生,都在六道中生死輪廻。人道與畜生道,同是六道之一,畜生並不永遠為畜生,人 也並不永遠為人。基於此一認知,多生多劫以來,人與畜生之間,難免沒有父母妻子眷屬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人若殺害各種生命,往往有可能殺害前世的六親眷 屬。再者,我今生為人,殺害畜生——飛禽、魚蝦、雞鴨豬羊,未來生中我如墮入畜生道,別人——包括畜生道惡報受盡轉生為人的,也照樣會殺我。願雲禪師有詩 云:「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間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惡業招感,世界上連年戰爭不斷,社會上的殺人、放火、勒索、撕票,都是人類共業的後果所致。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則認為,食用眾生之肉的人,雖然沒有直接殺生,但是因為你的吃肉助長了他人的殺生,這其實是間接的殺生。印光法師在《普勸愛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減殺業說》一文中說:
「而諸惡業中,唯殺最重。普天之下,殆無不造殺業之人。即畢生不曾殺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殺生。以非殺決無有肉故,以屠者獵者漁者,皆為供給食肉者之所需,而代為之殺。」

印光法師認為,殺業是各種惡業中最重的惡業。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不造殺業。法師認為,即便是你自己能夠做到不親手殺生,但如果你天天食肉,就是在天 天殺生。因為如果沒人殺生就不會有肉,那些屠夫、獵人、漁人都是為了滿足食肉之人的需要,代替食肉者殺生而已。所以,印光法師認為,當一個人助長了別人造 作了殺業,他的行為就是殺生。

印光法師認為,食肉與吃素是一個人超昇或墮落的根源。如果一個人想愛惜自身及普天人民,想長壽安樂,不遭受意外災禍,就應當戒殺吃素,也是為挽回天災人禍的第一種妙法。印光法師在《普勸愛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減殺業說》一文中又說:

「然則食肉吃素一關,實為吾人昇沉,天下治亂之本,非細故也。其有自愛其身,兼愛普天人民,欲令長壽安樂,不罹意外災禍者,當以戒殺吃素,為挽回天災人禍之第一妙法。」

印光法師指出,一個人雖不殺生,但他吃肉助長了人的殺業,其實是犯了殺戒。祇有當一個人不親自殺生,堅持吃素的時候,他不僅不造作惡業,還能夠免除各種苦報,他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放生之舉。

 
 
從六度 看人生
◎蔣 鑫

佛法的修學不是孤立的,俗話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這也充分說明了,佛法的修學不是消極厭世的,那麼佛弟子的人生觀及生活態度該如何呢?我想還是應該以佛教的思想來指引人生。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應以六度四攝為綱,那麼作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理應以六度來攝受自己的人生,包括行事準則及處事心態。

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每個人的人生如果以這六種心態來行事,我想一定會是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充滿灑脫的人生。

佈施,包括錢財的佈施、佛法的佈施,其實我們對處於茫然當中的人們的每一個微笑, 對於那些正處在人生低谷和失敗當中的人們,施予一句慰藉的話語,又何嘗不是佈施呢。如此一來,我們佈施了我們的仁愛,別人也從中得到了快樂,這樣做,我們 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記得孟子就是提倡仁愛的一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對佈施的修學不太瞭解的人們可能祇認為佈施就是用物質上的,其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 人們,往往是精神上存在巨大的痛苦,例如我們每一位凡夫輪迴中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精神上不能解脫、思想上認識不了真實的道理,從而才導致今天肉體在痛苦中 淪落。

我始終喜歡一句話「生活的意義在於給予」,人活著就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無非是自己所貢獻的領域不同。停止了對外界的給予,人便沒有了真實的價值,那样的人生是空洞而無色的。慳貪的人內心難得快樂,真正的灑脫在於奉獻自己的所作所能。

持戒,主要是指依照戒律的要求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止息惡業、生發善業。聯 繫到生活當中,無非就是自己的行為及思想,要按照高尚的道德標準去約束自己的言行。佛教對於甚麼是真正的道德,有著非常豐富和詳細的標準可依,其實戒律就 是最好的行為軌範。依止戒律攝受身心,將會是一個至善的人。戒律可以始終讓身心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當中,生活的規律化、思想的健康化、行為的高尚化,都是 美好幸福人生的基石。人是有邏輯性的,是生活在大的群體當中的,不可能隨心所欲,否則便與低級動物沒甚麼兩樣了。想要造就氣質非凡,並且行為得體的形象, 非戒律莫屬。

忍辱,就是可以忍受別人無理的行為、言語等。俗話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 行,方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在生活中也需要時時用忍辱去觀照每一個細節,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存在著諸多誤會及矛盾,仔細想想,佛法是破除對輪迴的執著的, 甚麼都可以放得下,為甚麼還會為了甚麼事情都與人爭執不休呢?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實踐起來何嘗不是如此啊!忍耐就是可以包容人們的行 為,也是高素質有涵養的體現,祇有那些粗暴的人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大吵大鬧甚至於大動干戈。小時候,長輩經常告誡我,吃虧是福,後來慢慢接觸佛法我才更 加明白,其實在傷害我們的那些人,也同樣在受著煩惱的推動不能自拔,我們更應該生起憐愍之心來幫助那些人們,不應該反生瞋恨,怒罵相加。

精進,是指為了佛道的修行而努力勤快地廣學博聞佛陀教法,不放逸自己的行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修學佛法上。精進運用到生活中可以理解為對事物有著不屈不撓的追求和執著精神。世間上沒有哪一件事是輕而易舉可以辦到的。佛也曾經說過「多聞工藝精」, 無論是學習、經商、做官,都要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有所導向的去刻苦鑽研,才能有一天成為那個領域的大家名家。細數古今中外,凡是在各自的領域得大成就的人 們,無不都經過一番刻骨銘心的努力才達到巔峰。精進鑽研的前提,也一定要在身體狀況及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量力而行,通過健全而科學的方法作指導,掌握良好的 用功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禪定,指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上,達到一種很穩定的狀態。我認為最值得信任 類型的人就是性格穩定和做事專一的,那種整天心思漂泊不定的行事風格,必定會一事無成。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專一,祇要所選擇的行業或者領域,不違返國 家法律不違背道德倫理,那都是對社會和大眾有用的,或許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崗位與職業。有很多人都心裡浮躁,希望自己找到高薪的工作或者想一夜暴富,其實這 都是不現實的,無論甚麼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最好而且最快的成就方式,莫過於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份內事,這樣才能在那個事物上積累經驗,最終得到實 益。還有句話是說,熟能生巧,經常與一個固定的事物打交道,必然會對它了如指掌,工作也不過如此。

智慧,是指對佛法的深入瞭解,從中獲得的對宇宙人生的真實看法,對人生的透視,對 善惡因果的深信等等。美好幸福的人生,離不開智慧。智慧的作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為人處事需要善巧智慧,一個不分好壞、善惡不知的人,沒有人喜歡與他交 往。智慧不是狡詐,真正的智慧可以化解很多事業及生活中的衝突和誤會,我們學習佛陀的智慧也在於解決修行當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是一個多 麼脆弱無助的人啊。

佛法的圓融在於不死板,佛法之所以廣大,在於它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上聖下凡的一切,都在佛法裡面,祇要我們用智慧去分辨,加以運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心為了一切苦難的眾生得以解脫,都可以是在弘揚佛法。佛在《金剛經》中教導我們:「一切善法,皆是佛法。」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來源於佛法,讓我們思維並運用佛法來造就我們的未來吧!

 
 
中國早期的佛教石窟藝術
—— 古西域(今新疆)地區石窟群

◎陸巧玲

佛教藝術淵源於印度,但是釋迦牟尼佛在世以及去世相當一段時間,並沒有佛的具體形象,有著「佛相不可顯現」的傳統思想,到了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信奉佛教,對佛教、佛教藝術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印度的佛教最早經由古代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公元一世紀以後,隨著貴霜王國的駱駝商隊首先進入了西域(今新疆)地區,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通道,促進了中國和 西域的經濟交流,伴隨著經濟貿易的繁榮,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興盛,佛教藝術也悄然進入了中國,因此接受佛教影響最早的地區是新疆,這裡分佈著中國早 期的石窟藝術。

何謂是石窟,就是開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廟。石窟的開鑿起源於印度阿育王時期,中國石窟的類型主要有僧房窟、塔廟窟、佛殿窟和大像窟等。僧房窟,是僧人 居住、修禪和集合的地方。佛殿窟,是僧徒拜佛的場所,一般在窟中雕出佛的形象或在窟中壁上開龕,內置塑像,像前留有空地。塔廟窟,在佛殿窟內竪立中心塔, 又稱中心塔柱窟,塔內收藏佛舍利。大像窟,設置大型佛像的洞窟,也是僧徒禮佛的場所。此外,也有地方石窟還兼有安置「屍體的功能」,如甘肅麥積山石窟、河北響堂山石窟、河南龍門石窟等,稱「瘞窟」

新疆地區的石窟主要分佈在天山以南自喀什向東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線,比較集中的三個區域是:

1、古龜茲地區,開鑿時間約公元三世紀至八世紀,產生最早石窟拜城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

2、古焉耆區,七格星石窟開鑿於五世紀之後。

3、古高昌地區,吐峪溝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開鑿於五世紀一直到十三世紀。古西域石窟群一直發展擴大到了五六世紀形成高潮,進一步向東延伸,便到了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它的開鑿時間從公元五世紀延續到十四世紀,莫高窟是中國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石窟。

最能代表古龜茲(今新疆)地區早期的石窟拜城克孜爾石窟群,始鑿於公元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早期的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窟為主,此種窟平面為長方形,縱券 頂,有前後室,在後室後部設中心塔柱,塔柱正面一大龕,內置坐佛,中心柱窟的壁畫數量多,保存也較好,內繪本生故事或因緣故事畫,表現釋迦教化事跡,從克 孜爾石窟來看,有的故事多畫在窟頂菱形方格上,每一窟頂都畫有好幾十幅。壁畫用色方面,多以紅、綠、藍為主,隨著歲月的侵蝕,紅色逐漸變成今天所見的黑色 和棕色。在畫風上,是以粗放的線條為主,人物畫以極粗的線條勾勒輪廓線。在形體內以大塊面平塗表現全身,顯得較粗糙原始。以龜茲克孜爾為代表的早期石窟壁 畫,無論從構圖還是藝術手法,都顯現印度犍陀羅藝術,這種繪畫是印度早期的佛教藝術風格,明顯受希臘畫法影響。佛像臉橢圓形,眉細長,眼窩略凹,鼻子從額 頭筆直垂下,唇薄,頭髮呈波浪式,佛的面部表情深思內省,身披袈裟近似希臘長袍,衣褶厚重,赤足,這種繪畫特點比較集中於印度的犍陀羅地區,故被稱為犍陀 羅藝術。
龜茲地區石窟約佔新疆石窟總數的五分之三。主要有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和森木塞姆石窟等。古龜茲石窟集中體現了古西域早期的石窟群藝 術風貌。從繪畫題材看除了佛成道說法、遊化、乞食、涅槃等本行故事形象外,更多描繪的是佛本生與本行故事像。繪畫風格上人物形態用筆,著色也看不出有多大 變化,基本相近。明顯帶有早期的印度犍陀羅繪畫特點。從窟內流行的佛教題材看,也與當時古西域(今新疆)地區盛行小乘佛教思想是一致的。

此後,開石窟造佛像隨絲綢之路繼續東傳,沿著石窟長廊一直往東,便到了甘肅的敦煌,敦煌位居玉門關和陽關附近,處於古西域通往中原地區的要道口上,敦煌莫 高窟開鑿於公元五世紀,早期的敦煌藝術呈現兩種迥然不同的繪畫風格,即以十六國(北涼)及北魏前期的西域風格和北魏晚期,西魏,北周時期的中原內地風格。 敦煌莫高窟十六國,北魏前期的洞窟內容簡單,頗受龜茲石窟壁畫影響,題材多為佛本生,因緣故事和彌勒像,繪畫表現手法上還保留著西域和印度犍陀羅風格。北 魏晚期以後的敦煌莫高窟,表現人物形象,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帶,神采飄逸,由此而形成「秀骨清像」的風格,這時的繪畫題材,又受到內地的影響,一些中國民間神話傳說進而「堂而皇之」地 融入石窟佛殿。玉門關以內,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孳乳繁育之地,作為外來的宗教藝術,能更好地扎根生長、發展、延續。必須吸收融合中國本土的風土人情,思想 文化熏陶,所以這一時期出現的佛像,已經不是單純的外來西洋圖像了,具有了中國的民族風格,開始走上了獨立的發展道路。

敦煌是玉門關內重鎮,在古代異常艱險的交通條件下,對當時的旅行者(包括佛教徒)來說,「西出陽關」意味著生離死別,「生還玉門」則象徵著重歸故土。從敦煌西行就是茫茫荒漠,飛沙走石,氣候無常,進入其間死亡隨時都會來臨,那些「西出陽關」的商旅們,懷著對大自然的恐懼,對未來命運無法把持下,更多的是祈求佛的保佑,「生還玉門」滿載而歸,對他們來說,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佛的賜予。隨著商隊使節的進出玉門關、陽關,信仰佛教和開石窟造佛像,是人們追求幸福平安的一種表現,特別是生活在生死叵測之中的商旅們,這種宗教情感愈是強烈,他們以自己雄厚的經濟實力,大力擴大莫高窟的開窟規模。

莫高窟敦煌藝術高深圓融,魅力四射,在強大的磁場感應下,一直以來,敦煌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經久不衰。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直到明代的海上航 運繁榮之前,絲綢之路一直是中西貿易的主要路線,莫高窟開鑿於十六國歷經北魏、西魏、北周……至元等朝代,歷時整整一千年,是全國石窟中歷史最悠久、內容 最豐富、延續時間最長的石窟。

從印度抵達西域,從西域進入河西走廊進而傳入中原,佛教在茫茫戈壁,漫漫黃沙,崎嶇險峻的道路上,留下了傳播的軌跡——石窟。石窟是佛教弘揚佛法的場所, 是佛教徒的精神家園。這條傳播線路上的眾多石窟,不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瑰寶。屹立於千年之上的中國早期石窟,為這漫長的石窟長廊奠定了重要 的基礎,他對我們全面認識和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所包含的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起到了重要的推進和發展作用。

 
 
何謂「衣鉢相傳」
◎常 靜

「衣鉢相傳」是一個成語,最初來源於禪宗,禪門中指為了續佛慧命,把正眼法藏和衣鉢以單傳的方式授予弟子,這就是「衣鉢相傳」。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予衣鉢的儀式。如中國禪宗初祖至六祖師徒間傳授道法,常付衣鉢為信物,稱為「衣鉢相傳」。後來「衣鉢相傳」作為一個固定成語,泛指一般師徒間學藝上的繼承,也比喻思想、學問、技能等方面的師徒相傳。

「衣鉢相傳」中的衣鉢是指僧尼的袈裟和食器。《金剛經》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舊唐書•方伎傳•神秀》:「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鉢為記,世相付授。」在世俗中也有「衣鉢相傳」之說,唐宋時應試人員與主司名第相同稱「傳衣鉢」,如《宋史•範質傳》云:「舉進士時,和凝以翰林學士典貢部覽質所試文字,重之,自以登弟名在十三,亦以其數處之。貢闈中稱『傳衣鉢』。」清黃鷟來《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傳家鐵券文,直作衣鉢繼。」

佛教「衣鉢相傳」起源於世尊靈鷲山說法。據《五燈會元》卷一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這是禪宗史上的第一則公案,也是禪宗傳法的起源。世尊以拈花的方式示眾,看弟子中誰能明瞭他拈花的含義,祇有迦葉尊者,契合了世尊「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心法,所以佛陀將這一「以心印心」的微妙心法傳給了摩訶迦葉,同時還傳給迦葉衣鉢作為得法的信物,以此證明傳法的授受關係。
這裡所傳的「衣」指袈裟法衣,「鉢」指食器。釋迦世尊的心法在印度一直傳了二十八代祖師,到了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時,他的師父達摩多羅在傳法給他的同時,告訴他以後應當到震旦(中國)傳法,那裡有很多苦海眾生需要救拔。達摩大師遵從師父的教令,來到中國傳法救濟苦難眾生。

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弘法的過程並不順利,他先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因與梁武帝因緣不合,便獨自北上嵩山,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當時有神光禪師聽說達摩大師的 盛名,決定向達摩大師求法。但達摩並不理睬他,神光便站在雪地裡等待,為了表示自己求法的虔誠之心。神光禪師還咬牙砍去了自己的左臂。達摩大師為他的求法 精神所感動,便決定將心法傳付給他,並且還將神光改名為慧可。據《祖堂集》所載,達摩在傳法給慧可禪師時,同時付給代表接法信物的袈裟。對此,《祖堂集》 中有一段師徒之間的對話:

達摩云:「為邪法競興,亂於正法。我有一領袈裟,傳授與汝。」慧可和尚:「法既以心傳心,復無文字,用此袈裟何為?」大師云:「內授法印,以契證心;外傳袈裟,以定宗旨。雖則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於中三世諸佛遞相授記。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後代傳法者有稟承,學道者得知宗旨。斷眾生疑故。」惠可便頂禮,親事九年,晝夜不離左右。達摩大師乃而告曰:如來以淨法眼並袈裟付囑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付囑汝,汝聽吾偈曰:吾本來此土,傳教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由上段師徒問對可知,達摩大師在傳法給慧可的同時,還付給了他一領袈裟作為得法信物。達摩大師針對慧可的疑問指出,內授禪法是為了印證悟性;外傳袈裟是用 來確定禪旨。雖然袈裟不在禪法之上,禪法也不在袈裟之內,三世諸佛都是用這種方式來遞相傳付道法。達摩禪師也是用袈裟表明法信,使後代傳法的人有所秉承, 學道的人能確知宗旨,斷除疑慮。可見,袈裟是接法人得到正宗傳承關係的一個明證。如果一個禪者擁有了作為信物的衣鉢就可以得到信徒的認可。

由於衣鉢是確立禪宗學徒正宗地位的信物,因此,衣鉢在傳法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誰有了衣鉢,就代表自己擁有了禪門正宗地位。衣鉢也因此成為禪宗學 徒爭奪的對象。從這一點來說,衣鉢又成了招惹禍患的根源。擁有衣鉢的人在擁有禪宗正宗傳人身份的同時,也多了一分殺身害命的擔憂。禪宗的東土初祖達摩大師 在傳法給慧可大師之時就已經看出了這一點,但是,為了使他的心法得以傳播,並讓後人信服,他還是將衣鉢傳下去了。祇不過,他在傳法給慧可時,就預言,在他 入滅後二百年後,衣鉢就不再往下傳。關於這一點,他在與慧可的對話中表露無遺:

師(達摩)乃云:「一真之法,盡可有矣,汝善守護,勿令斷絕。汝傳信衣,各有所表。」慧可曰:「有何所表?」達摩曰:「內傳心印,以契證心;外受袈裟,而定宗旨,不錯謬故。吾滅度後二百年中,此袈裟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於後得道,還近千萬。汝所行道,勿輕末學。此人回志,便獲菩提,初心菩薩,與佛功等。」(《祖堂集•慧可傳》)
在上文中,達摩大師向弟子慧可解釋了袈裟所代表的意義。並明確指出,作為確定宗旨標誌的袈裟,在他滅度二百後,就不再傳承了,否則就會帶來更大的隱患。

作為接法信物的衣鉢在傳到六祖之時,出現了安全隱患。五祖弘忍已經預見到六祖接法的危險,所以就採取密室傳法的方式,而且傳過法之後連夜送惠能離開黃梅。 儘管如此,惠能還是遭到弘忍其他弟子的追殺。為了避免以後傳付衣鉢帶來更大的禍患,五祖弘忍在傳法給惠能時,就告訴他,袈裟是禪宗弟子確立正宗地位的爭 端,袈裟作為信物,祇傳到六祖惠能大師為止,此後,祇傳心法,袈裟祇作為鎮寺之寶,不再下傳。《六祖壇經》中對此有詳細的說明:

祖(弘忍)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佈將來,無令斷絕!」……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六祖惠能對衣鉢帶給接法者的禍患深有感觸,所以,他一直牢記弘忍禪師的教導,決定此後祇傳法,不再傳衣鉢,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所以他在傳法給青原行思禪師時說:
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心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師既得法,歸住青原。」(見《五燈會元》卷五)

惠能告訴行思,前代祖師衣法同時傳付,以法來印心,以衣表信物。以後祇要有真正的傳人,用不著擔心不被人信服。惠能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行思傳付衣鉢所 帶給人的災難。所以,惠能決定將衣鉢作為鎮寺之寶,而祇將心法傳付弟子,令其弘化一方。從此永遠斷絕了衣鉢所引發的爭端。

六祖以後的「五家七宗」的傳 法,一直沿襲了惠能的傳法方式,祇傳心法,不傳衣鉢。衣鉢也不再作為傳法的明證。取而代之的是採用法卷的形式作為證明。禪宗祖師所傳的弟子也不再是一代一 人,有的一代傳多人,以使禪門宗風迅速得到弘傳。這種以法卷為證明的傳法方式一直沿襲到現代,成為禪宗各宗派通用的傳法方式。

 
 
拜佛的意義及其功德
◎一鉢雲水

禮拜的種類,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記載,禮拜有十種,這十種禮拜分別是:

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詞句渾亂,如僧赴應,身不端肅,意不虔誠。
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
六、內觀禮,但觀內心,不觀外像。
七、實相禮,實相無相,內外一如。
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
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
十、無盡禮,普為法界,無盡無盡。

所謂我慢禮,謂人禮佛,身雖設拜,無有敬心,外睹似恭,內懷我慢,是名我慢禮。即是禮拜時毫無誠意,輕率不敬,外表看上去好像恭敬,其實內心裡還是認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我慢之意非常重,根本無誠意拜佛,祇是迫於某種需要,表面敷衍了事。

所謂唱和禮,即禮拜時,心散漫而口應和,如應聲蟲,別人說甚麼他祇是隨聲附和,心意根本不在上面,見人則身輕浮急禮,人去則身惰心疲,極具應付之意,並無誠心。

所謂恭敬禮,即五體投地,亦稱五輪著地,謂聞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無厭怠。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禮儀式。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意為以我最高之頂,捧佛最低之足,因此亦叫「接足禮」。如此禮敬 ,最為合法。
所謂無相禮,亦稱為「智淨禮」,智慧清淨的禮。無相是不著相,即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恭敬是對的,但是執著恭敬的相,還是不對的。也就是說要以智慧觀察能禮的人和所禮的佛,都是緣起性空,如幻如化,是真空無相的。故禮佛偈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所謂起用禮,亦稱「遍入法界禮」,謂自觀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佛我平等,今禮一佛,即禮法界諸佛。即由無相禮再進一步,觀能禮所禮,其性本空,緣起如幻,其中關係,交互相遍,所起種種的勝用,隨意所成,皆得感應。

所謂內觀禮,亦稱「正觀修誠禮」,即內心觀想淨境,不向外面攀緣妄情,直禮自性本具的法身真佛。佛法是心法,一切眾生,各有平等佛性,佛即自性,自性即佛,所以心外無佛。故謂禮自性佛,不緣想他佛。

所謂實相禮,亦稱「實相平等禮」,實相者,無相也,即觀內觀外,同一實相,而實相無相,其性本空。《仁王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念念和實相無相之理相應,無相無不相,這樣不妨礙你去拜佛,拜佛還沒有相。這樣禮佛,智境合一,內外冥然 。

所謂大慈禮,即觀眾生苦,心生憐憫,起大悲心,不為己求,志在利人,思惟自他同體之義,洞達物我不二之情,則我禮即一切眾生體,我和一切眾生渾然一體,等於說為他人事,即為自己事,願意代一切眾生懺悔,代一切眾生消災祈福。所以禮敬無盡,不覺疲倦。

所謂總攝禮,除了前面的我慢禮和唱和禮之外,於禮拜即時總攝前面三、四、五、六、七、八等六種禮法,在一禮當中前面所講的六種統統具足,由有相禮到無相禮,由外觀想到內觀想,使有無內外,圓滿不缺,成為事事無礙的境界。這總攝所有禮敬的意義、境界,在一拜當中統統現前,都包括了。

所謂無盡禮,亦是普賢行願,遍塵剎依正二報,能禮之身無盡,所禮之佛無盡。即各禮純熟,淨境圓通,每禮敬時,種種無礙功用,任運現前,如帝釋殿前的珠網,光光互徹,重重無盡。亦似華嚴所說:「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

這十種禮拜,其中前兩種是不如法的,不能夠施行的,後面八種是如法的,是值得我們取用的。這八種禮法,從淺至深,都是初學禮敬諸佛的人 ,所應思惟作觀,所應漸次練習的。

在佛門中,我們通常所見到的拜佛的禮儀如下:

1、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成八字形。於蒲團之前站好後,兩手(十指並攏)合掌(斜向上)當胸,收束雜亂的心意。

2、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

3、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以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4、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頭離蒲團由伏而起,然後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再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繼而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

拜畢後還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為「問訊」, 即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其躬),再以兩 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彌陀印即左手疊至右手上,余與三昧印同),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 已,手便撒開而退。
以上為一般拜佛之禮拜法,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蓮花部及金剛部」等之合掌與禮拜方法。行者皈依後,自有上師親傳,此處不贅。

拜佛是佛門中很重要的一項儀式,其真正意義就是見賢思齊,折伏驕慢的習氣,懺除業障,修平等心。六祖惠能大師說過,「禮本折慢幢」。即拜佛祇是一種幫助你懂得謙虛的儀式,並以此來折服自己驕傲的心,因此如果我們拜佛時,帶著傲慢的心,那麼拜佛就失去意義了。禮拜諸佛菩薩,除了能折服我們內心的貢高我慢之外,還讓我們得以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除去了業障,才能使我們真正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平等之心。這也是拜佛的真義所在。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記載,恭敬禮拜如來,可獲得五種功德:

1、端正,謂見佛相好而發歡喜、生渴仰之心,以此因緣,來世可得相貌端正。

2、好聲,謂三稱南無如來佛號,以此因緣,來世可得好音聲。

3、多財寶,謂以散華、燃燈等佈施供養如來,以此因緣,來世可獲大財寶。

4、生長者家,謂心無染著,合掌長跪,至心禮佛,以此因緣,來世得生長者之家。

5、生善處天上,謂由恭敬禮拜如來所獲之功德,來世得生善處及天上。

而真正恭敬禮佛,恭敬一切人事物,亦可得到尊重身的果報,就是一切眾生看到你自然會起一種恭敬心,尊重之心;並且可以斷煩惱,消業障,開智慧,容貌端莊,身心健康等。

禮拜諸佛時還有些注意事項:

1、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禮拜時不必立於中間,祇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即可,因為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祇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所以佛堂裡不要執著在甚麼位置上。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就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態度要虔謹、恭敬,才能感應道交。

4、拜佛時,應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或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或云「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讚嘆,億劫莫能盡。」 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凡有人拜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6、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總的來說,拜佛,即是以禮拜的形式,表達我們對佛的崇敬,同時也折服了我們心中的驕慢等習氣,並且也決定要向佛學習他的言行,從而增長我們的福慧,以至將來也可以成佛。

 
 
禪境趣談
◎秦孟瀟

禪的妙處

人與人之間相處,確很微妙!有些人相見,傾吐心聲,談得沒完沒了;有些人相見,愁眉苦臉,不吭不響。

有時禪師說法,滔滔不絕,有時閉目,不發一言。為甚麼呢?

以前從諗禪師有首偈語寫道:

四大由來造化工,有聲全貴裡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祇為宮商調不同。

這首偈語禪意甚深,發人深思。

在每一座寺院裡,在齋堂外懸掛著一條木製的長方形的魚梆,寺內有事召集僧人,有一專職僧人舉起木錘擊梆,響聲傳遍寺內各寮,紛紛聚集在殿堂上。

從諗禪師借用魚梆為喻,說魚梆為甚麼能發出聲響呢?道理全在於魚梆內部是空心,不著一物,空能發聲。佛理常說,有生於無,以及「有無相成」之妙。修道學禪,其實也在於緣起性空,重點在於一個「空」字上面,正因為是禪心空明活靈,所以能生智慧,由此而洞觀茫茫乾坤,擾紛世事,悟人所不能悟。

這種高深的禪理,不要責我不為凡夫俗子去說,祇是因為他們有一套人生道理和處事方法,這好比彈曲調,宮商不同,怎麼能合到一塊兒來呢?所謂「虛懷若谷」,就能通明事理,肚裡裝滿稻草的人,怎能通曉事理呢?禪的妙處,全在空明澄淨而不著一物。


詩人話禪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好佛,居洛陽,常往遊龍門山的香山寺,因自稱香山居士。他的詩清新婉麗,平易近人,老嫗都能看得懂;由於他時常親近凝公禪師,在禪道上悟境頗高。如他寫《僧院花》一首詩云: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這是一首極饒意趣的禪詩,詩中說,僧院栽花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入寺在欣賞花時,從中悟徹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佛理。

這裡的「色」「空」,不能理解為一般人心目中的男女關係和「空無所有」。從佛學的觀點來說,所謂「色」,即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所謂「空」,是指一切事物存在的空間;「事物」「空間」相互關係,即「色不離空,空不離色」,因而構成了宇宙和人生。但,這一切事物是因緣和合而成,如僧院裡的嬌艷花朵,它是由種子、土壤、雨水、日光等形成的,離開了這些條件或欠缺某些條件,花就會枯萎、消失,這不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嗎?

白居易以「花」示禪,以「方便」之風為你吹開「智慧」之花,從而進入「真如」境界,不是禪就在其中嗎?


道法自然

惟政禪師是杭州人,他屬法眼宗一派後期的弟子,談吐非常幽默,行徑近似道家,逍遙自在,不拘形跡,但其思想卻浸淫於儒家的經典,特別是《論語》一書。

孔子曾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惟政曾模彷著說:「佛乎,佛乎!儀相云乎哉!僧乎,僧乎!盛服云乎哉!」

住在寺院中,他從來也不談禪。某次,有人問他說:「你不是禪師嗎?可是你卻沒有談過禪呢?」

惟政回答說:「為甚麼要浪費言語呢?我是太懶了,不願意那種機巧、紆迴的方法,祇求日夜順著萬象的變化發展。言語是有限的,而我這種應付的方法卻是無窮的,因為造物就是無窮的寶藏。」

這位禪師說自己「太懶」了,不願動腦筋,不要多說話。而是一切順著自然變化而變化,這正如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唯有「自然」才真實,是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凡是「人為」的一切,有違反自然。所謂一人為者,偽也」。

能夠打破「人為」的一切樊籬,就能夠進入「道法自然」的境界。


天地同根

不少哲人,其中包括理學家、藝術家、宗教家都強調他們嚮往崇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也就是要達到「主觀」「客觀」融化為一體的境界。

各家的說法,都有理論依據,是否真正能達到這一境界?很難斷言了。因此,聯想到南泉禪師和他的弟子陸亘居士一段故事。

陸亘曾問南泉有關僧肇禪師的兩句話:「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南泉禪師指著庭前的牡丹花說:「一般人看到這株花,好像在夢中」。地和我是同一本源,萬物和我共一體性,你便會如夢初醒,看到真切。這,就是禪師追求開悟的境界。

世間上萬物千姿百態,猶如百花競妍;花時「開」「謝」,這是「生滅相」;萬事萬物同花一樣,都有生滅相,這就是「同一本源」「共一體性」

看這株牡丹花猶如在夢中,表示夢醒來時,花已不復存在。因此說,看花猶如看萬物,不斷生滅,同一本源,皆屬共一體性。所以說,大夢方醒,才能看得真切——悟。


插秧哲理

有位大肚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高僧。他法名叫契此,號長汀子,浙江奉化人。他雲遊各地,笑口常開,居無定所,傳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度化世人。

某日,他來到農村在牆壁上寫有詩偈: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偈看起來很淺白,實則深蘊禪機佛理,真可謂是比喻貼切,要言不繁。

農夫種稻,手裡拿著滿把的青秧,低頭彎腰,倒退著身子,一步步順次地把秧插進水田。

當他在低頭彎腰,倒退著身子插秧時看到了甚麼呢?看到了倒映在水裡的青天。水裡的青天是那麼清淨明澈,使人恍然悟到,原來人們追求的道,就像水裡青天般的清淨明澈。

由此,可以想到人的心地,一旦清淨得一塵不染,那就獲得佛道,徹悟人生真諦了。

詩的末句,借插秧時的以「退」「進」,暗指為人處世,處處謙讓忍受,行「退一步」之法,就在求道的路途上,向前邁進多了。俗語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粉身碎骨」,而世間上確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義理,大有禪機在焉。


蒼蠅亂撞

宋代守端禪師是屬於楊岐派,是方會大師得意弟子,他曾住持過多間寺院,從法華寺、龍門寺、興化寺到承天寺,大興禪風,慕道而來者達千眾,影響深遠。

一日,他靜坐在丈室內,看見一隻蒼蠅在紙糊窗前嗡嗡地飛來飛去,一股勁地猛撞透光的紙窗,撞倒了,又撞上去,無數次飛撞過去,不知怎的,牠竟然撞著了剛才飛進來那條路,騰空而自在地飛了出去。他有感而寫了首詩:

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般;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這首詩寓有禪意很深。它說明那些僧人或俗人在求道參禪方面,猶如蒼蠅鑽紙窗尋光一樣,用眼睛盯著佛典經籍,或翻閱歷代祖師語錄,就以為入禪門登堂進室了。這恰恰是一種被眼欺瞞,終不能達到悟境,更談不上成佛了。祇有內觀默省,從靜慮上探索「禪法」,才是真正的「來時路」,也就是通向「禪」的堂奧境界。

在心路歷程上,往往看到那些追求光明,反而失落光明;追求真理,反而失落真理;追求幸福,反而失落幸福;追求生活,反而失落生活;追求禪趣,反而失落禪趣。為甚麼?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一點,就要考「功夫」了。

 
 
孝親譜
◎萬 千/ 文
程國英/ 圖

皇帝也認錯

周勃以「謀反」罪被投入天牢,還破口大罵漢文帝。這真是一個「老不熄火」的粗人啊!如此辱君犯上,文帝豈能容忍?不殺頭才怪呢。群臣惶恐又不敢出面諫阻;相國陳平想,祇有薄太后能救這個「老匹夫」了。

薄太后賢,文帝是最聽母后話的。自幼,母后叫他好好讀書,他就刻苦學習;教他寬厚待人,他就處處讓著別人;有了錯,他恭恭敬敬站在母后面前接受教訓,而且 認真改正。要他放棄皇宮的優裕生活,去鎮守邊疆,他就老老實實地把邊疆守住。登基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秦末大亂,楚漢戰爭,鎮壓內亂,對外抵禦敵國,兵連 禍接,田園荒蕪。面對如此局面如何制定國策?一些大臣主張嚴刑峻法,以鐵血鞏固統治;一些大臣主張擴軍備戰,以攻為守;而文帝卻根據母后的教導,以黃老之 術為治國方略,「與民休息」,省刑罰,薄稅斂,實行三十稅一,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讓百姓安居樂業,積極發展生產,在十數年間,社會就安定下來,繁榮起來,出現「文景」盛世…… 陳平於是設法把周勃被誣下獄的消息傳達給了薄太后。

一天夜裡,薄太后詔文帝前去侍宴。

文帝自己吃得很少,卻不斷給母后奉菜。

太后問:「皇上身體可好,何以食慾不振?可是為周勃的事煩心?皇上真相信周勃會謀反嗎?」

文帝一驚,趕忙離席,垂手,恭恭敬敬地站著:「請母后訓示。」

薄太后說:「當初,高祖宴駕後,你皇兄惠帝懦弱,太后呂雉和她的呂氏家族欲篡劉氏天下,是周勃聯絡陳平、劉璋等人一舉粉碎了呂氏的陰謀,才把你從邊陲迎回君臨天下的。如果周勃對朝廷不忠,那時他手握重兵,為甚麼不借此謀反?現在他年老了,早已沒有兵權了,他憑甚麼謀反?」

文帝無言以對。薄太后說:「皇上要殺周勃是不是別的原因?」

文帝委屈而憤激地說:

「周勃這個人居功自傲,粗暴跋扈,倚老賣老……」

「是的,周勃這人是有缺點,脾氣大,愛罵娘,還頂撞過皇上——你就計 較這些?所謂『欺君犯上』不在態度上嘛,要看他的心、他的行為。自古道,『君仁則臣直』,我一向是怎麼教訓你的?對人要寬宏大度嘛!你身為一國之主,可不 能意氣用事啊!如果誤殺一個大臣,會傷多少人的心?如果剛愎自用,誰敢批評你的錯誤?久而久之,那會有甚麼嚴重的後果?你想過嗎?」

聽了母后的一席話,文帝汗顏,也因此醒悟了——差點兒犯下嚴重的錯誤啊!他沉痛而誠懇地說:
「母后教訓的是,兒臣一定認真處理好周勃的事。」說著向太后拜了三拜,才退了出去。

所謂「周勃謀反」無疑是被誣的,問題出在他的脾氣臭,既然文帝接受了母后的訓導,把他放了出來,朝野也安定了。


孝泉水長流

川西壩子有泓清泉,汩汩流瀉,千年不絕,據說是因姜詩、妻三春、子安安「一門三孝」感動上天而形成的,故世稱孝泉。

媳婦三春因婆母的誤會被逐出家門,住在尼姑庵。小安安十分想念母親,書也讀不進去。娘傷心嗎?娘能吃飽飯嗎?他常常一個人發呆。一天,從缸裡舀米,準備背 去學校做飯,突然想到,為甚麼不多舀一點給娘送去?但他又想不能讓祖母見了生氣。他決定自己每天少吃一碗,把節省的米給母親送去。於是他每天上學,就抓一 把米藏在土地廟土地爺爺背後。一段時間之後,竟積了不少。安安每天雖然飢腸轆轆,人瘦了許多,卻毅然用麻袋裝起來向尼姑庵走去。

三春一見兒子又驚又喜。安安一邊叫娘,一邊恭恭敬敬把一袋米送到母親懷裡:「娘,兒子給您送米來了!」

三春接過米,動情地問:「好孩子,是爹爹叫你送來的?」安安不願說慌,咬了咬嘴唇,祇好說出實情。

三春見兒子的臉又黃又瘦,一把把他摟進懷裡,眼淚如泉水一般湧流。安安用衣袖不斷為母親拭淚,啞著嗓子說:「娘,您別傷心,兒子一定要叫爹爹接您回家!娘,過些天兒子再來給您送米!」

「傻兒子,你不能再做傻事了;快回家吧,別讓奶奶爹爹掛心。」

安安向山下走去。他一邊走,一邊回頭,遠遠地還傳來他的喊聲:

「娘——兒子一定要給您送米來——」

「送米——送米——送米——」山林田野久久地廻蕩著安安那稚氣而深情的喊聲。這喊聲,綿綿邈邈,千古不絕,廻響在孝泉鎮的上空,廻響在孝泉人的心裡……

 
 
玄奘大師小傳(七)上
◎秦孟瀟 / 文
嚴以敬 / 圖

(接上期)

七 在西域各國巡禮(上)

玄奘一行沿著海邊向西北行五百多里,便到了西突厥。在素葉城(今俄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伏羅省)遇到葉護可汗(Jabgou Khan)在此打獵。他拿出麴文泰的介紹信,去見葉護可汗(他的長子即高昌王的妹婿)。

這時,可汗身著綠綾袍,前額包著一丈餘長的素綢,兩端拖在背後;有二百多個官員,都穿著錦袍,拖著長長的髮辮,環繞在可汗的左右,還有許多穿著羊毛短襖的兵,各人拿著不同的武器,有的坐在馬上,有的跨在駱駝上,大大小小、彩色繽紛的旗子隨風飄揚,真是威風凜凜。

可汗見了麴文泰的信,知道大師往婆羅門國去求佛經,高興地說道:「我現在要到另外一個地方狩獵,兩三天之內就會回來,請大師暫時在我的帳篷等候一下!」

可汗說完這話,就吩咐達官答摩支,陪同玄奘到帳篷休息。

果然,可汗三天後回到帳篷來了。他邀請玄奘住進自己的可汗殿帳內。原來可汗的殿帳,是用一頂大帳幕搭成,帳篷內壁裝飾有黃金花紋,看起來金碧輝煌,燦爛奪 目。各達官分成兩列坐在殿帳前面的長席上,他們都穿著華麗的錦袍,帳幕的後邊站有雄姿威武的護衛兵士,可以看出一個遊牧君長的威風。當玄奘走到殿帳前面三 十多步時,葉護可汗親自到帳外恭敬地迎迓,邀玄奘入殿帳內。

突厥都是索魯雅斯德教徒,也就是信奉拜火教。他們由於崇拜火的緣故,因而不使用木床,因為木材能燃燒,意思也就是木內含火才不敢使用,僅在地面鋪上幾層草蓆。為了熱忱接待玄奘,特地架了一張鐵床,在床上還鋪墊了毛氈。

就在這時,可汗接見了唐使和高昌的使者,各使者走進可汗的殿帳之後,很有禮節地獻上國書和貢品;由可汗親自一一接見。可汗看了國書和貢品之後異常興奮,趕 緊為各使者讓座,并且下令賜酒奏樂,率領群臣和使者舉杯共飲。另外又為玄奘大師獻上蒲桃漿(葡萄汁),接著就開始了盛大宴會,席間酒杯交舉互相酬酢,演奏 名叫「僸侏兜離」之樂。雖然這是一種蕃俗音樂,卻有另一番格調,聽來也是很悅耳的,使在座的有心神舒暢的感受。

當奏完這一曲子之後就開始上菜,滿桌都是牛羊肉。為了供養玄奘大師,還備有素菜,其中包括有素餅、素飯、酥乳、石蜜、刺蜜、蒲桃(葡萄)等等。

在這歡樂的日子裡,有這麼多賓客來臨,為了在精神上獲得更大的安樂,可汗請大師說些佛法,大師說:「菩薩位中第二離垢地,即由十善成業:由戒壇增上成定,即深修十善,將身、語、意惡之極細者,亦究竟斷除,定心不散,亂而得安,即成十善行深進一層功夫。至於由定成慧,則是最後將無明邪見打破,無漏智慧發生,此即十善業的究竟道」……繼之,又宣講波羅蜜多(由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多而達到涅槃的彼岸)的解脫之業。

可汗聽了玄奘的講解佛經,舉手拍額,歡喜讚嘆不已。

玄奘大師在葉護可汗帳內駐留數日。可汗當時曾勸玄奘說:

「大師最好不要去婆羅門國,因為那裡非常炎熱,十月的天氣就像這裡的五月。我看大師的身體情況,就可猜出到那兒以後很可能會熱出病來。那裡的人皮膚都是黑色,相貌長得既難看、粗野,又沒有禮貌。」

玄奘立即回答說:

「這些我都無所畏懼,因為我所以要去天竺,祇是為了朝拜聖跡,以及求取我所仰慕的佛法和經典。」

可汗被玄奘一番話所感動!也不強留他了,祇說一句:

「好啦,你不妨在這裡多住幾天,看看各地方,然後再動身吧。」

玄奘覺得可汗一片熱忱,也就允諾下來了。

突厥民族逐水草而居,住在穹廬的帳篷裡,以畜牧或射獵為生。年老一輩衰弱的人,過著非常苦的生活,他們被鄙視為不中用的人;而年青強壯的人,被看成是了不起的、值得驕傲的。

在他們人與人之間,根本就沒有甚麼廉恥、禮義、仁愛或諸如此類的道德觀念。每個兵丁都是強悍的、勇猛的、殘酷的,真是「裘褐毳毛,槊纛端弓,駝馬之騎,極目不知其表」了。

他們很迷信,認為他們的老祖宗是牝狼生的,所以他們崇拜狼,還建有狼廟。

他們敬拜鬼神,對於不懂或困難的問題,都向巫士或神叩問,無論「禍」「福」都由他們決定。
更普遍的,就是崇拜「火神」。所以他們用木器。

他們用的刑法,也是特異的。比如反叛、殺人,都要受死刑;至於打傷了人,就要看輕重如何,罰物件來賠償;若是強姦了少女,或被判為死罪,或者將被強姦的少女娶回做妻子,同時還要罰財物賠償女家。

死了人,他們把屍身放在帳的外面,死者的子孫和親屬們,都要宰牛、羊於帳前作祭品。他們騎了馬環繞七圈,而後立在屍身的面前,用刀在面上輕輕地一碰,淌出鮮紅的血,表示哀慟得血淚都流出來了。以後,再找吉日,把死者生前所騎的馬和衣服等物,一齊焚化陪葬。

玄奘看到這些奇異的風俗陋習,既迷信,又落後和愚蠢;他起了憐憫心。有一天,他跟可汗說:

「你的百姓們,太崇尚迷信了!為甚麼不教化他們呢?」

可汗虔誠地回答說:

「願大師慈悲為懷,普施法雨 ……」(意思請他繼續講經)

玄奘弘法利生心切,祇好又耽誤自己時間,對他們開講「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之制戒)、「八正道」(指佛教中修道之法也,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處),完全是啟發他們的智慧,要他們捨棄邪教,要有正確的信仰;又說了些人生的可愛,要有慈悲心……許多頑愚的人,竟被他感化了。

他講了十多天的經,準備又要啟程了。

這時,可汗就通令全軍,選拔精通中國話和西域各國語言的人才,結果挑選出一個語言天才傑出的青年,他曾在長安住過很多年,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於是就任 命他為摩咄達官(翻譯官)。可汗又寫了多封介紹信給西域各國,此外又贈送玄奘徘綾袈裟一襲和絲絹五十匹,可汗率領群臣親自歡送玄奘十餘里路。

玄奘大師一行繼續往西走四百多里而到達屏聿,這裡又名千泉(Binghenl,在今西土耳其斯坦Merke附近)。這是一片幾百里方圓的沼澤區,在池沼之間生長有各種奇花異草,茂密的森林非常涼爽,是可汗的避暑勝地。

從屏聿再西行一百五十里就是怛羅斯城(Telas),再往西南走二百里是白水城(Chimkent),再往西南走二百里是恭御城(Kongo),再往南走五十里就到了奴赤建國(Nuikend)。

接著再往西走二百里是赭石國(Tashkend),再往西走一千多里是窣堵利瑟那國(Arad Sutrushna的音譯,即今Urantyube西南二六英里處的Shahtistan),該國東臨業之河,此河發源於蔥嶺之北流向西北。

再往西北就進入大沙漠,這裡沒有水草,經五百餘里才到達颯襪建國(Samar Kanda,即今撒馬爾罕)。該國的國王和臣民都不信奉佛教,而是信仰崇拜火的祆教。在這裡有兩座寺廟,卻沒有一個僧侶居住。每當有客僧寄居時,當地的教民就手舉火把追趕,不允許客僧在廟裡居住。

當玄奘會見撒馬爾罕國王時,國王的態度非常傲慢。玄奘在這裡停留幾天之後,經他為國王講解三世因果報應及施捨功德等等。國王才有醒悟,改驕傲為謙虛,並且請玄奘大師為他齋戒,從此就以殷勤的態度供養大師。

護送玄奘的兩名青年和尚,當他們去寺廟參觀時,跑來幾名波斯人用火把把他們趕跑,這兩名和尚回來之後,就向國王傾訴這一遭遇,於是國王下令逮捕那幾個人, 正準備砍斷他們的頭時,消息傳到玄奘那裡去了,他就勸國王要以慈悲為懷!因此國王才收回成命,而使他們免遭一場殺頭的厄運,改而把他們判處鞭笞重刑及放逐 首都之外。

自從這一件事發生以後,這一帶的人民都對玄奘大師肅然起敬。紛紛要求皈依佛門,於是玄奘就在當地舉辦法會,把幾名願意出家的人送進廟裡居住。

玄奘大師為了矯正人民的邪念,進而改良迷妄的風俗,在西域各國大致都是如此不懈的弘法利生,至今世代人民永誌不忘大師恩惠。(待續)

 
 
世出世法
◎楊 釗

轉變由心開始

今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十二.五」規劃的主綫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就是由過往的靠數量的增長轉變成靠質量的增長,由低效益轉變成高效益, 由做大轉變成做強,衹有這樣才有生命力,才能保持「持續的、健康的」發展, 否則將會出問題。要達到以上的目的,主要的方法是依靠「創新與科技」,創新可以開闢新的領域、新的市場,科技既可以協助創新又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終增加效益,增強競爭力。

其實,最關鍵的要點,在於「心態」的轉變,因為「創新與科技」,歸根結底是靠人。如果一間企業,衹有小部份的人去創新和利用科技,其效果是慢的,衹有很多人去「創新和學習、運用科學的知識」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所以說, 轉變必須由人開始、由心開始;我們經營企業的觀念務必領略和明白「企業成功靠大家、企業成功為大家」,如果離開這一條,企業的發展肯定會大打折扣。

最近在雜誌中看到一家成功企業的報導,值得研究與學習,特此介紹。

「海底撈」(公司名稱),全 國五十一家火鍋店中有一萬名員工,他們幾乎都是年輕民工。在他們眼中你看不到抑鬱、自卑與憤怒,你可以看到的是發自內心的質樸笑容、就像在家裡接待客人的 那種滿足與喜悅。董事長張勇承認,這些小孩(他喜歡這樣稱呼他的員工)沒怎麼接受培訓,因為端茶倒水不需要複雜的技術, 衹要你用心,怎麼做都對。

「海底撈」看來,熱情遠比能力重要。每天,在每一個「海底撈火鍋店」,你都可以看到排隊等待座位的客人。為了喚醒員工的熱情,張勇自然是善待了他的員工。比如說,員工食住全由店裡負責,「海底撈」規定必須給所有員工租住正式小區式公寓,不能是地下室,而且距離店面走路不能超過二十分鐘,因為太遠會縮短員工休息時間。讓員工更像城市人, 讓他們有尊嚴地生活,他們才會全力以赴地工作。

比點點滴滴人文關懷更重要的是,張勇在「海底撈」打造了一個共同發展的平台,叫做「雙手改變命運」「海底撈」的 員工都相信:誠實善良並且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得到客人認可;客人認可後,生意就能越做越大;生意做大了,大家的命運就能改變。具體地說,一 個火鍋店的員工衹要全力以赴地將自己的火鍋店發展成了A級店,他們就有資格去開新店;衹要開了新店,大家就有了晉昇的機會,大家的命運就能隨之改變。在「海底撈」,員工不是幫老闆發財的「木頭」,他們是共同成長的合作夥伴。

所以,張勇有信心地說,員工們都想把火鍋店先做好,再做大,這股熱情擋都擋不住。這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鼓勵員工親屬也加入公司,並鼓勵他們在同一個團隊中工作,也許正是為了保留「家」的文化,讓來自鄉村的員工在高樓林立的城市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而不至於迷失甚至怨恨。

不過,衹有溫暖而沒有商業成功,這份溫暖也很難持續。所以,必須將人文關懷融入商業邏輯中,將其變成一種組織能力,「社區式的企業」大門才會隨之打開。對於服務行業,這個道理容易理解。正如「海底撈」所感悟到的那樣,客人通過員工這個層面來感知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快樂的員工創造快樂的客人,快樂的客人最終造就快樂的企業,快樂的企業支撐著更多快樂的員工。這個良性的循環最終形成了一個滾雪球效應。

稻盛和夫曾說過:經營的每一天,就是提高心性的每一天。一位中國企業家接著說:對於員工問題的理解,就是對企業家或經營者心性的檢驗;誰解決了員工問題,誰就解決了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問題。

我們在此特別強調心性和境界,並不是想回到道德說教的老路上去。如果不能找到成功的經營方式, 再偉大的理想也會在現實的「遊戲規則」面前褪色。我們太多的企業過於強調商業邏輯,而忽略了人文關懷。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人文關懷與商業邏輯的雙輪驅動。

 
 
欣逢《佛經選要》
香港出版五十週年誌慶

◎高永霄

一、《佛經選要》編纂緣起

一九五七年三月,美國佛教藏密學者張澄基教授經港返美途中,路過香港,逗留多天,被本港佛教人士邀請在東蓮覺苑公開演講有關修行禪定的佛法。甚受聽眾歡 迎,後來被輯成為《佛學四講》,由金剛乘學會及三輪佛學社贊助出版。其中有聽眾表示佛典浩瀚,卷數繁多,令學佛者多為卻步,知難而退,故冀望有佛學專家能 將《大藏經》中選出要籍,編成綱要,擷採精華,縮龍成寸,藉以方便大眾人士容易閱讀和學習。

當時深得港中多位佛教知名人士,甚表贊同,更徵得香港名流如:李世華、馮公夏、高大添、韋達、顏世亮、劉銳之、施剛巽和邢述之等學者居士同意,於四月中組成「佛經選要編纂委員會」,推舉張澄基為會長,馮公夏、李世華為副會長,聘請羅時憲教授為總編輯,劉銳之,邢述之,江淑嫻為助理,經過了四年的時間,才告完成印刷,於一九六一年十月出版面世。

《佛經選要》全書共有十三篇:〈教主〉、〈有情與世界〉、〈因緣業果〉、〈諸法體義〉、〈唯識〉、〈真實義〉、〈人天乘〉、〈解脫道〉、〈菩薩行〉、〈佛 果〉、〈淨土〉、〈密乘〉、〈宗門法要〉。內容文字悉從佛教的重要典籍中選輯而成,共有80餘萬字,蔚為大觀,全部都是取材於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全 書共有1247頁,分為三大冊平裝及二大冊精裝印行,並由書法名家黃維琩先生題字,甚為莊重美觀。


二、《佛經選要》的倡議人──張澄基教授

張澄基教授(1920-1988)出生於湖北省安陸縣的一個官宦之家,辛亥革命成功(1911)後,他的父親被任命為上海警備司令,其後成為漢口市市長, 至1945年調任重慶市市長。1949年隨政府遷到台灣,至1958年病逝。張澄基自少從其母禮佛。1934年就讀中學時,開始研讀佛經,翌年停學。年十 六歲到江西廬山閉關。1941年西行到康藏高原,在西康貢噶山雪山寺,禮貢噶活佛為師,學習藏傳噶舉派佛教,前後八年,為六大金剛之一:滿空、普欽、張澄 基、陳健民、陳濟博及郤住頓拍(貢噶老人)。後者在台北創立貢噶精舍,弘傳白教,故張澄基精通藏文、英文,更在美國學梵文,澄基在西藏時,曾接受密宗「生起圓滿」的訓練,更專修定慧之「大手印」, 其後1945年他離開雪山寺回到湖北故鄉。1947年赴印講學(印度國際大學)。1948年與於右任幼女于念慈在漢口結婚。1949年赴印度。1951年 抵達美國,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科學院,其後轉入那不勒斯大學。1966年任教於賓州(賓夕凡尼亞)大學。1962年與應行久及應金玉堂夫婦組織「美東佛教研究總會」。1964年與樂渡法師、沈家禎、趙真覺等創立「美國佛教會」擔任總會之總編輯。1970年該會成立譯經院,冀能將佛經譯為英文,初期在台灣新竹印順導師之福嚴精舍內成立「美佛會駐台灣譯經院」,由沈家禎任院長,後在1973年由張澄基繼任院長。1978年改由聖嚴法師任院長,並將譯經院併入中華佛學研究所,在台灣期內,受張其盷的聘請,在文化學院任教,以後十餘年,不斷譯作著述,直至1988年離世為止。享年六十八。


三、《佛經選要》編纂會的組成及選輯經過

為了響應張澄基教授的建議,香港的學者居士們便經過多次商議後,決定組成了「佛經選要編纂會」,主理編輯、籌募、印刷、出版事宜。

該會的成員名單如下:

名譽會長:吳悟達,會長:張澄基
副會長:馮公夏、李世華
會員:高大添、韋達、顏世亮、奚玉書 、施剛巽、孫家良、金振玉
秘書:劉銳之,主任編纂:羅時憲
編纂:邢述之、劉銳之、江妙吉祥
校勘:謝卓如、勞建川
出版者:金剛乘學會
經售處:金剛刻經處
編纂處:香港堅道五十六號地下

有關選輯經過,可由羅時憲於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撰述之〈選輯後記〉中有云:「一 九五七年三月,佛教學者張澄基自美來港,於述學之餘,每嘆佛法博大精深,典籍浩繁,初學者卒難通曉,欲別闢途徑,從《大藏經》選取深入淺出之文,緝成綱 要,作入門之指引,以便學人。馮公夏、李世華、吳悟達、劉銳之等深然其說,乃於同年四月十七日,成立《佛經選要》編纂會。(中略)囑憲主其事,劉銳之、邢 述之、江妙吉祥共襄其事,然後就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內,依綱選輯,裁其煩重,補其未備,連綴成篇,(中略)至本年三月而書成。復承公夏、世華之囑,加 撰提要,總別共十四篇。(中略)自維譾陋,謬裁至教,妄綴深文,意誠不安,而《藏經》浩博,有簡要途徑,似易窺其藩籬;為後賢先路,竊不敢不盡其黽勉,世 有大德沙門、通經居士,或當恕其僭越也。」

《佛經選要》經過了四年的編纂及印刷,終於一九六一年十月出版面世,可喜可賀!誠為香港佛教出版的一件大事!


四、《佛經選要》的主要贊助人──李世華居士

《佛經選要》之主要出資贊助者乃李世華居士(1916-1975),佈施功德,誠為難得!兹將其傳記略述如下。

李世華先生廣東新會縣人,誕生於香港,西元一九一六年,祖父李陞,乃港地富商,以勤儉起家,經營填海工程致富,父寶光,居長,兄弟八人,念創業匪易,善於 守成,益加奮發,故家道日豐,迄今凡四代矣,其子孫為紀念其祖,有大坑李陞小學、西營盤李陞公立學校及九龍城李陞醫療診所等設立,以利貧苦。居士自幼聰 慧,長於思考,童年就讀於家塾,習漢文及國術,繼入皇仁書院肄業,學通英文。既卒業,在關祖堯律師樓習律,精通事法。既而投身後備警察,受嚴格訓練,上官 察其能,委以副警司職。港地有賽馬會之設,李居士加入為會員,習騎術,於快活谷場中,奮勇爭先,控制如意。居士更於遠東航空學校之設立,學習飛行,成績優 異,廼購置飛機,親自駕駛,翱翔太空。居士出入,嘗購英國勞斯萊斯名貴汽車代步,亦購置遊艇,駕駛出海,不畏風濤險惡。事業方面,創設興華置業公司,發展 地產。自一九四八年,香港人口激增,居士洞燭機先,在北角地段,建築高層大廈,分層出售,獲利匪淺,更投資其他行業,億則屢中。居士生而具佛根,兼明道 術,嘗迎高僧格賴活佛供養,修習密宗,觀想法輪,如如不動。繼之皈依荃灣棲霞淨苑明常法師,顯密相修,持戒不懈。於中西佛典,融會貫通。1960年間,居 士與馮公夏等組識香港瑜伽學會,邀請印度瑜伽大師施化難陀教導港人習瑜伽術,風行至今,增進港人健身運動。居士於一九五三年與劉銳之上師、高大添、李福衡 等組識「金剛乘學會」弘揚密宗(寧瑪派),並提倡密宗毘盧七支靜坐法,成績良好,可惜居士於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病逝於瑪麗醫院,享年六十歲,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五、《佛經選要》的編纂主任──羅時憲教授

羅時憲教授(1914-1993),廣東順德縣人,生於一九一四年,幼時在廣州修讀私塾,後考晉中山大學附中,成績優異畢業,一九三五年昇入中山大學,主 修中國語言文學,四年後,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名譽學位,羅居士繼續在大學文科研究院深造,兩年後完成碩士論文,獲頒授榮譽文學碩士銜。一九三八年日軍駐廣 州,教授避難來港,借讀於嶺南大學,後輾轉於雲南、粵北、坪石等地。一九四二年受聘於國立中山大學講師。一九四五年昇為副教授,直至大陸政權轉易為止。

一九四九年教授攜眷來港,擔任中學教席,並在專上學院、廣僑書院任教務主任。一九五六年起在新亞書院、香港聯合書院等任教,更於一九七九年被佛教能仁書院聘為哲學研究所所長及院長之職。

九六二年教授與邵黃志儒居士等創辦三輪佛學社,被選為副董事長。一九六五年與韋達碩士、梁隱盦校長等創立佛教法相學會,被選任為董事長,直至去世時為止。

教授對於佛學有深入經論研究,尤其是對唯識學的造詣甚為高深,故有一代宗師之稱,著述豐富,被輯成為《羅時憲全集》十二冊,內容充實,而教授所訓練之學生 甚眾,皆為著名學者、講師,能樹立弘法道場,獨當一面,此皆教授之教導功績也,羅教授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離世,享年八十歲。教授往生後,後人編有 《哀思錄》,出版紀念冊。

六、《佛經選要》之內容簡述

《佛經選要》全書分為十三篇,內容如下:

第一篇──〈教主〉,本篇乃敘述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世尊之一生事跡而編成,依據十一種契經、一種律、二種論的重要資料作為選錄的來源,內容質樸,故可讀性甚高。

第二篇──〈有情與世界〉,本篇乃敘述一切有情的身體,及其所住的世界都是他們的心識所變現的,因此身體是正報,世界乃依報,故世界實為人生的一部分,本篇取自五種經、二種律和五種論而組成。

第三篇──〈因緣業果〉,本篇說明「因」即主因,「緣」是助緣,「業」乃行為造作,體即思心所,「果」即因、緣、業、發生關係後的效果,本篇包括五種經、一種律,及六種論而成立佛家哲學理論。

因緣業果是佛學最精要的教理,無論大小乘、顯密宗,今古中外都是同樣的重要思想,此乃佛教之特徵也。

第四篇──〈諸法體義〉,本篇略述諸法體相及義用,內容是闡述佛家對於諸法的分類,例如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五法、三自性等方法去解釋。本篇錄自二種經、八種論,分析清晰,條理分明。

第五篇──〈唯識〉,本篇以佛家的一系大乘教理──唯識學為主要的思想體系,說明「遮無心外之境,表有內在之心」的哲理學問,是佛學的最高深論理,所以多為知識分子所樂於研究。本篇錄自一種經和五種論。

第六篇──〈真實義〉,大乘佛法分空有兩輪,佛滅後流為空有兩宗,空宗說真實,唯遮而不表,偏明勝義諦;有宗說真實,即用以顯體,因世俗而顯勝義,故雙明兩種真實,或兼明四種真實。本篇根據三種經、五種論而編成。

第七篇──〈人天乘〉,佛家說明諸有情為造下品善業,生於人趣。由造上品善業故,生於天趣。因此有情能保持人、天身,可免墮於三惡趣,故名人天乘;如在人天趣中修行,可以出世間成佛,但假如作十惡時,亦可墮落三惡趣。本篇錄自二十一種經、三種律及一種論。

第八篇──〈解脫道〉,解脫道者乃合聲聞乘法和緣覺乘法兩者而言,即小乘行法。佛家以有情的根基不同,乃施設不同的教法,本篇的解脫道,就是以聲聞乘和獨覺乘的教法施設而已。本篇選錄了八種論記,故讀本篇可明瞭小乘修道方法和各種果位相狀。

第九篇──〈菩薩行〉菩薩乃菩提薩埵的簡稱,譯為「覺有情」,即求無上覺的有情。本篇專明菩薩所修的行法,故稱菩薩行。本篇集六部契經、三部論,而以此篇敘述菩薩發心,明四無量,修六度萬行,兼明四攝,明止觀了義及大乘修行階次等,十分重要。

第十篇──〈湼槃〉本篇分三章說明佛果,以明學佛的究竟,三章乃是大湼槃、大菩提和法身。前者是無為法體性,體即真如,屬於斷德,後者係有為功德,乃以四智相應心品為體,屬於智德,前者是所證,後者乃能證,合此二果,總名法身,即是第三章所說,本篇錄自六種契經及六種論。

第十一篇──〈淨土〉,內容說明淨土的十八種圓滿相,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本篇錄自七種契經和一種論而已。

第十二篇──〈密乘〉,本篇分為二種密教,一者藏傳密教,二者東傳密教(真言密教),本篇乃由此宗學者劉銳之上師所編,因劉上師於二密皆有師承,故由劉上師執筆,羅教授潤飾。本篇錄自十九種契經、四種論及十四種儀軌。

第十三篇──〈宗門法要〉,本篇敘述有關禪宗所依據的佛祖傳承,到六祖慧能的語錄法要和五家(臨濟、雲門、曹洞、溈仰和法眼)的宗風。本篇錄自一種契經及六種論著。本宗屬於教外別傳,所以置於最後。

全書的十三篇大略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佛教的教主,釋迦世尊的傳記,屬於第一篇。第二部分是有關佛教的教理和見解,包括有情和世間、因果、諸法體 義,唯識道理,真實義,即從第二篇至第六篇共五篇。第三部分有關人天乘、小乘(聲聞、緣覺)和大乘(佛菩薩)的修行方法,即從第七篇至第九篇,共三篇。第 四部分是佛教修行的成果,即第十篇。第五部分是講及其他的佛教宗派,如第十一篇的淨土宗,第十二篇密宗和第十三篇禪宗等共三篇。


七、《佛經選要》的特色

佛經廣博,佛法無邊,《大藏》一經,已達數千卷,以人生有限之年,欲開發無窮之藏,殊非容易。佛學雖宗門各異,而殊途同歸。有應總總根性,現種種之身,說種種之法,去繁取精,靈活用功,乃有設立方便之法門也。

《佛經選要》亦循斯理而編成,是書取材,就《藏經》分章精選,以印度大乘法相唯識的主要義理經論而輯成,更參以《景德傳燈錄》、《密宗道次第論》等重要部分,分為十三篇,各附章、節、目等段,每篇附有提要,以廣該篇之重要旨趣,是真集群經之大成,而利於研究佛學者。

或有疵其為割裂聖經,毋乃罪過?律以科學治學之方,是深符整理歸納之道,如欲博覽無遺,自可詳考《大藏》,分章研讀。則是書具有誘導、啟發之益,門徑一闢,堂奧頓開,是乃功德,曷然罪過?

《佛經選要》之編纂,純以治學方式之處理,不含私見,不涉浮論,編選審慎精微,考訂尤為詳博,歷時三載始成,因緣和合而生,人力物力,雖耗不少,而各盡其宜,是誠學佛之新途徑。

誠如編者曾在本書之〈全書提要〉中指出本書的功用有四:一.初學佛法的人,可以用作讀本;二.研究哲學而非攻佛家哲學的人,如想要一本有確實根據的佛學概 論,本書可被採用(當然有待於今後佛學專家的補正);三.世務繁忙的佛教徒,可作隨時翻閱的手冊;四.其他的宗教的信徒,如想略知佛法的大概,本書亦足供 參考之用。


八、有關《佛經選要》的餘論

在《佛經選要》編輯完竣後,編纂會同人曾將《佛經選要》每篇的提要寄與港中及海外大德參閱,並希望能給以適當的批評,並賜以序文,作為倡導作用,用意良佳,深得釋筏可、釋印順等同意,實在令人鼓舞。

惟可惜者有位大德來函提出不同的意見,其理由則為:

《佛經選要》中尚有未列篇章者,有中國本土創立的天台宗(法華宗)、華嚴宗(賢首宗),印度傳入的重要宗派三論宗(性宗)及中國僧人所重視的律宗(南山宗),實在是未能包括中國佛教宗派的全貌,甚屬遺憾!

大德更主張文章應加入「懺悔法門」實屬重要,因中國歷代大德都注重懺悔業障,故此法為切要,不可忽視。

況且,大德更希望《佛經選要》中〈淨土篇〉以《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經文同時加入《佛說阿彌陀經》為宜,因後者經文簡賅懇切,而各大叢林已奉之為早晚課誦之用,較為方便諸佛教徒也。

而因為改編及編排時間關係有限,《佛經選要》編纂委員會回覆大德願將來於修正時作為借鏡之用。

出版者金剛乘學會同人初印行時,以有大德未表滿意,深感遺憾,但倡議人張澄基博士在初發起時,認為此類佛教聖經之作,祇求其有,不必責備求全,使後人繼 起,而改善之,此乃始創者之初衷也,故此《選要》自一九六一年印行以後,轉瞬已有五十年,諸編纂者同人多已離世,該書經絕版已久,而後繼者尚未見有人提出 再版,迄今佛教人士仍不斷以此期待也!實在馨香祝禱,祈求得以實現焉!

回憶一九六二年十月,當時三輪佛學社同人創辦首屆佛學星期班,廼由羅時憲教授、梁隱盦校長及劉銳之上師三位學者擔任導師,至翌年三月結業,學人忝列學員之 一。當時由李世華居士贈送每位結業同學一套《佛經選要》,作為獎勵,各位同學均喜形於色,不勝慶幸,同時均參加該社舉辦之佛經講習班,而羅教授則講授該 書,二年後結業,但羅教授則仍繼續於星期六晚上開設《佛經選要》講座,以致來學者日眾,直至羅教授移居加拿大時為止,計亦有十餘年之久矣。

學人得以聆聽羅教授親自集編者和講者於一身,使受業者深領教益,許多疑難問題都得到解釋,深感師恩,實在難能可貴!其後羅教授亦已於一九九三年往生兜率內院,授課之聲,已成絕響,令人嘆息不已!

本年適逢《佛經選要》出版五十週年之際,學人以報編者羅公時憲教導在三輪佛學社講解本書達十八年之久的恩惠,故特草此拙文,作為紀念羅公之厚意,敬請各界人仕不吝指導,則幸甚焉!

參考資料:
《現代佛教人物辭典》于淩波編撰 佛光出版社
《佛經選要》 金剛乘學會出版
《金剛乘學會三十五週年特刋》 金剛乘學會出版
《佛學四講》張澄基著 金剛乘學會、三輪佛學社出版
《羅時憲先生哀思錄》 羅時憲先生治喪委員會編
《三輪佛學社成立四十五週年紀念特刋》 三輪佛學社出版
《香港佛教源流》拙著 《法相學會集刋》第三、六輯
佛教法相學會出版

 
 
慈雲護佑
◎觀 堂

有情六趣,法華一乘。六道有情眾苦不一,佛陀說法亦隨而異,但皆不離佛道之次第,即《妙法蓮華經》之「一佛乘」也。《妙法蓮華》簡稱《法華》,係世尊晚年 所說圓教之經,圓融三諦,顯示人人皆可成佛,因譽為「經中之王」。天台宗奉《法華》為要典,為使佛子較易瞭解,將世尊一生所有講法分門別類,次第井然又一 以貫之,形成系統,即「一佛乘」也。因而天台特重學問,崇尚講習,在佛教歷史文化中別具高格,列為八宗之一,綿延至今。

佛法二寶,賴僧弘傳。菩提樂果,惟依圓教之住世,圓教昌弘,更須僧伽之培養。是故道場立則四眾遊,四眾遊則群生安。然三寶之住世,仰賴於僧俗共同之願心與 業力。方今滬上,同心所向,共業所感,既處江南繁華舊地,且逢國運昌盛前沿,聖教未絕,龍象猶存,何其幸也。又道場之設本為清淨修行,叢林之建亦在教化啓 蒙,然而今值末法,大眾多目為文物古跡,乃至旅遊勝地,佛教之弱化,亦可嘆也!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世紀相交之際,浦東開發,漸成熱土,善信之士,咸來積集。其時當代愛國高僧茗山、明暘長老之嫡傳弟子大熙法師駐錫此方,不忍商都人海 之塵,及鐘鼓梆磬之微,得政府匡助,於二○○○年開山法華學問寺,一新道風,迄今十年也。開山肇始,即宗奉天台法華,持守學問講習,以使僧俗皆可循序漸進 提昇心靈。故寺院堅持不事宣傳,不作經懺,而重沈潛聞思,清淨修持。大熙法師之志寄於書畫諸藝,見諸營造工程,既以復古為更新,又以遊藝為輔仁,法師之願 於法華學問寺,豈止浦東之文化標桿,實乃十方之純正叢林也。

篳路藍縷,慈雲瑞光。寺院開山奠基以來,正值浦東市政大興、世博張舉之時,寺院亦屢更地址,轉如飛蓬,最終方定此臨浦佳地。漫漫創業之路,熠熠菩提之心。 期間僧俗大眾初心不退,向道彌堅,既被佛力加持、國土昌盛以寧,更賴慈雲護佑、共種福田而成。十年之間,教界大德,垂慈指導,十方善信,悲心護持,大熙法 師願力所及,亦自遊藝書畫,義賣籌資。而今金堂已克完成,以佛陀聖號「正遍知」為名,其風既借鑒漢唐,高標古雅,又融合時尚,疏闊簡潔。寶殿聳立江浦,掩 映綠蔭,風格與浦東高樓,乃至上海諸廣廈,皆和而不同矣。殿初落成,即現瑞禎,夜見佛光於金堂之北,顯現為龍、蓮華、梵文三相,此亦法師夙願,僧俗共業, 見於物而感於天也。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大乘之道,要在生生不斷共同增上。今道場金堂初成,僅為其始,建寺立僧,仍待而興,任重而道遠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展望未來,琉 璃大悲殿,瓔珞六和塔,將陸續安立,寺內更有鴻儒談笑,袈裟飄舉,三千威儀,殷勤禱祈,惟願茫茫有情同趨菩提矣。今為繼往開來,既慶喜十週之年,答謝四重 之恩,且商量百年之計,展望千秋之景,法華學問寺特在新落之金堂舉辦書畫義賣,所得善資,一捐社會公益,一籌道場續建。廻向咸與和合,傳承圓滿之聖教,同 心同願,共成無上之菩提。

 
 
千秋大業十三載 璀璨重光靜安寺
◎寧 靜

記得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上海靜安寺隆重舉行了改建工程奠基儀式。儘管歲月如梭,光陰荏苒,但那一刻的激動依然徜徉在我們心中。算來至今,已經走過近13個年頭。

穿越13年思緒的時空隧道,回眸那四千五百多個日日夜夜,真的讓人感慨萬千!這其間凝聚著多少人的殷殷心血,又演繹了多少人的綿綿夙願啊!

感謝機緣的千載難逢,讓我們作為見證者,有幸目睹了靜安寺千年古剎千秋大業的滄桑巨變。


回眸千年古剎 感慨滄桑巨變

當敦煌莫高窟323窟珍貴的壁畫臨摹卷徐徐展開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吳人朱膺將浮於吳淞江上的兩尊石佛虔誠地迎請至滬瀆重元寺簡陋廟堂的場景,或許生活在 西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的人們不會想到:建寺一千七百六十四年後,當今靜安寺莊嚴雄偉的大雄寶殿內,安坐著一尊由15噸白銀整體鑄造的本師釋迦牟尼 佛像,是何等的氣勢恢弘。

當剛剛更名的永泰禪院低沉的晨鐘暮鼓和著悠揚的經誦禪曲、伴隨裊裊青煙昇騰的時候,或許大唐永泰大歷元年(公元765年)的人們不會想到:盛唐盛世鐘鼓齊 鳴的場景,與當今靜安寺金碧輝煌的鐘鼓樓裡撞響7.3噸重和平大鐘、擂動3.38米直徑牛皮大鼓之時,千頭攢動餘音繞樑的盛況相比,是何等的相形見絀。

當宋淳熙十年,宋光宗趙淳在東宮得知自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名靜安寺的廟宇香火日趨鼎盛,聲名遠播的喜訊,心緒大振,提筆御書「雲漢昭回之閣」碑文,仰天慨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時候,或許彼時的大宋皇帝不會想到:千年之後的靜安寺,雖然依舊彌漫著宋古遺風、但其巍巍殿宇,壯觀景色,已非同日而語。

當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寺廟舉行6千斤銅鑄大鐘鳴響儀式,在屢經風雨滄桑殘存的孤寂的大雄寶殿前,恭請當年上海知名詩人王逢唱誦百字銘文、祈禱 寺廟重鑄輝煌的時候,或許那時的人們不會想到:在等待了漫長的六百四十二個春夏秋冬以後,他們夢境中的廡殿重檐廟宇群落真的會在當今靜安寺顯現。

當歷經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寺內所有的佛像、法器毀於一旦,和尚還俗、寺舍被佔,尤其是一九七二年大雄寶殿失火焚毀,古寺徹底廢圮的時候,或許當時的僧眾們不會想到:黑暗過去就是黎明,一個嶄新的靜安寺即將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萌生著質的變化。

人們都說:靜安寺改建13年來薪火相傳,成就斐然,有目共睹,有口皆碑。那是因為史上古剎曾經有過的聖跡,如今都象鳳凰涅槃般地得到了復原,歷史上未曾有過的願景,今天的靜安寺也正在奇跡般地見證。


緊扣時代脈搏 加快建設步伐

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祖國大地,上海為建設經貿、科技、金融、文化、航運中心開始騰飛,靜安人果斷提出把靜安區建設成為高品位商業商務區 和高品質生活居住區定位為發展目標的時候,人們欣喜地看到:在慧明大和尚的主持下,靜安寺已經率先完成了改建工程所有的聽證和論證,把最具傳統寺廟建設的 宋代建築形式作為改建原則和規範的首選;與此同時,擯棄了原建築格局上寺廟主殿堂均偏於一隅的缺憾,誠聘了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來策劃整個改建工程的最佳設 計方案。

當前任區委書記陳振鴻、區長姜亞新多次強調,靜安區因靜安寺而得名,靜安寺是靜安區的一顆明珠、支持千年古剎的改建,也是發展中心城區、建設「雙高」神韻和文脈一個重要抓手的時候,人們欣喜地看到的是:靜安寺已經全面啓動了改建工程。但鮮為人知的是:為了把大雄寶殿建設得更加雄偉壯觀,此時,慧明大和尚正率領著工程技術人員遠赴緬甸,親自鑽進熱帶雨林,千辛萬苦地為找尋大口徑柚木而奔波。

當標誌著靜安經濟快速發展的顯著標誌——「金三角」梅龍鎮、中信泰富、恆隆廣場先後在南京西路上拔地而起的時候,人們欣喜地看到:在慧明大和尚的主持下,日新月異的靜安寺已經陸續建成的正法久住梵幢、極富特色的山門、鐘鼓樓、東西廂房、福慧寶鼎與高聳的大雄寶殿珠聯璧合、渾然天成,並使之與「金三角」交相輝映,勾勒出一道亮麗的靜安新貌輪廓線。

當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躺在北京醫院的病榻上,歡喜讚嘆地把事先寫好的《靜安寺石經》手稿和提議由靜安寺組織校勘《大藏經》的批示交到慧明法師的 手上的時候,雖然趙樸老未能看到最終結果,但承此大願的慧明大和尚以深入經藏續佛慧命為己任,不久便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大學,經過6年苦讀,順利完成歷史 學專業碩博研究生的全部課程,獲得了博士研究生學位,成為自上海開阜以來佛教界首位取得最高學歷的住持。與此同時,常隨佛學的慧明大和尚也使自己積澱了深 厚的佛經佛法理論底蘊。相信九泉之下的趙樸老可以笑慰:校勘《大藏經》的遺願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傳承。

當現任區委書記龔德慶、區長張仁良帶領全區人民為實現國際靜安戰略目標,更加注重中心城區整體品質的提昇,著力打造經典雅致的人文環境的時候,人們欣喜地 看到:在慧明大和尚的主持下,愚園路157號商業樓的置換改造以及靜安佛塔的建設,以最快速度提上議事日程,納入了迎世博重點工程。目前,這座凝聚著中國 佛塔建築精華和傳統內涵的靜安佛塔,已以其金碧輝煌的形象,矗立在靜安區「金五星」商業商務中心街區,成為上海市區又一處標誌性人文景觀。

靜安寺的改建工程之所以能夠功德圓滿地不斷向前推進,那是因為國家昌明之時,乃佛法興隆之日。那是因為充滿睿智、學識和魄力的住持慧明大和尚和他帶領的靜安寺僧眾,深知恭逢盛世,一定要與時俱進,緊扣時代脈搏,加快建設步伐,才能重鑄千年古剎今朝的璀璨與輝煌。


尊崇愛國愛教 力奉知恩報恩

當改建工地上打樁機的轟鳴聲,千斤塔吊起降聲,灌漿機的旋轉聲,工人們的號子聲響成一片、改建工程全面展開的時候,雖然寺廟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開支來確保 工程的順利進展,但是人們依然欣慰地看到:2006年,靜安寺毅然決定出資1000萬元,在上海佛教界率先設立了一個旨在支持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佛教福慧 基金。

當2008年的一場大雪過後,亞蘊、定慈等法師踏著厚厚的積雪,穿街走巷,代表慧明大和尚和靜安寺全體僧眾把一筆筆春節慰問金和大禮包送到孤老病殘人士手 上的時候;當一年一度重陽節來臨、周邊社區近千位耄耋老人應邀來寺廟吃長壽麵、長壽糕,盡享人間真情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受助者可能並不知道:近十年來,靜 安寺用於扶貧、濟困、敬老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專項捐贈,累計已經超過兩千餘萬元。

當生活貧困家庭的父母們為支付孩子的學雜費而苦惱,當滬上的外地學子為了求學生活而憂愁的時候,人們都能看到:慧明大和尚和靜安寺全體僧眾總是及時雨般地伸出援手,在每學年的開學之初,積極地組織「祝你學習進步」助學活動或是主動向大學的教育發展基金注資,以佛徒的慈悲和愛心真誠地激勵莘莘學子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刻苦攻讀。

當四川汶川地震、台灣水災、湖南雪災、西南乾旱、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告急……等等特大自然災害降臨的時候,寺廟工作人員常常會在深夜或是凌晨收到徹夜未 眠的慧明大和尚發來關於組織救災的指示,隨後人們也總會在第一時間看到:靜安寺捐贈的數十、百萬救災款或是成千上萬條新棉被,通過紅十字會、慈善基金會等 各種渠道緊急送到災區人民的手中。

當偉大祖國舉國歡慶建國60週年的時候,靜安寺專門定制了兩萬面小國旗免費分發給寺內外賓客,讓歡樂的人們傾情揮動。此時此刻相信大家看到了寺廟僧眾對祖 國的無限熱愛,同時,也一定會聯想到數年來寺廟援建的、分散在西藏、內蒙、甘肅、雲南、安徽、江蘇十餘所希望學校滿懷豪情的學生們搖動國旗、祈願祖國繁榮 昌盛的動人情景。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寺廟改建和不忘回報,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靜安寺新貌的又一個亮點,令人信服地展現了慧明大和尚和僧眾們深沉厚重的愛國情愫和大愛無疆的慈悲胸懷。

大願悉成滿,百福自莊嚴。

佛日昌隆際,福慧普光明。

千年古剎舊貌換新顏,靜安寺在鈎沉過往中濃墨重彩地書寫了歷史上最燦爛輝煌的一頁。

憶往昔,我們怎能不為千年古剎的滄桑巨變璀璨重光而感慨萬千!

看今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宏偉、更壯觀、更具規模、更和諧的佛教文化勝地,一定會以全新面貌和嶄新的姿態凸現於名聞遐邇的中華第一街上,為21世紀高速發展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增添一道絢麗多彩的新景觀!

 

 

佛教福慧基金
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靜安區分會捐款200萬元

◎寧 靜

佛教福慧基金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分會捐款200萬元捐贈儀式,於2011年2月17日上午,在上海靜安寺舉行。靜安寺住持慧明大和尚參加了捐贈儀式。靜安區民政局局長卜纓代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分會接受了這筆捐贈款。

辛卯兔年伊始,靜安寺寺務委員會為了進一步落實佛教福慧基金弘揚佛陀教義、發揚慈悲精神、化導修福修慧、利益社會眾生的宗旨,更好地開展2011年社會慈善方面的資助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年初就統籌規劃了今年全年的社會慈善捐贈工作。

近十年來,上海靜安寺始終堅持在抓緊寺廟改建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計向全國各地的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慈善款2千餘萬元人民幣。

靜安區民族和宗教事務辦公室主任徐寶安、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分會秘書長潘曉玲也參加了捐贈儀式。

 
 
禮佛禪寺第六屆短期出家體驗心得
◎頓 悲

作為人類的我們是宇宙間因緣和合的產物,也就是說我們是宇宙的一份子,這就決定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規律要受宇宙規律的制約,也就決定著我們所有的活動都必 須遵從宇宙固有規律,如果我們不遵從該固有規律,勢將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甚至會遭到自然的報應,現在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給我們人類作出不少抗議(海嘯、 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發)。那我們該怎麼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怎樣在這個世界上圓滿地生存?

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我們要瞭解的是宇宙萬物的運作固有規律是甚麼,我們很清楚宇宙自然的運作規律祇有一條,而邪見則有很多種,而這個規律的說法也可以有 很多種。經過本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發現者,而佛法就是解釋世間萬物運作的規律。但是佛法中的正知正見,與我們固有的知識相差比較遠,所以 凡夫就很難理解這些不可思議之法。老子《道德經》中就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為甚麼我們凡夫不能理解佛法呢?那是由於我們從無始以來就受到了「貪、瞋、癡」三 毒的侵害,蒙蔽了我們的自性,使我們不能清楚地覺察到真正的自我,從而落入邪知邪見中。佛法不是簡單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我們需要去修,需要通過自己的生活 中去踐行。短期出家生活體驗,用現代的科學術語來說,可以說是做一次佛理的試驗,通過自己的踐行,以驗證佛法的正確性。一旦我們從生活實踐中覺悟到了佛法 的真理後,我們就能對佛法生起不動搖的信念,這樣其他邪知邪見就不會再影響我們的知見。所以佛法的學習也是日常生活不斷實踐的過程。我們每天4點多起床, 素食、過午不食,這對我們固有的認識有很大的衝擊,也是對現代科學認識很大的衝擊,普通人是無法理解;但是經過我們這幾天的親自實踐,我們可以做到常人認 為不太可能的事情,我們早起做早課,一天祇吃兩餐白天還有比較高強度的學習,但是祇要我們內心清靜,身心和合,我們就不會感覺到累,而且身體也感覺到很健 康;另外寺院法師們健康強壯的身體也在另一個側面為我們提供了佛法有力的佐證。

在這幾天的學習生活中,寺院法師的言傳身教,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中,體會到該怎樣更好地做好生活中的事情;如行住坐臥都要有威儀,注意每一個細節,做到人天師表。

沙彌戒律,一聽這麼多嚴格的要求,普通人一聽也是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與我們現在社會上的反應是相反的。一生創建了3個世界500強企業的日本企業家道 盛和夫寫的《千法》一書,他講述了他創建京瓷公司的故事:他剛創建京瓷公司的時候,主要做松下公司的供應商,作為大企業的松下公司對他的所有供應商都要求 很苛刻,可以說把那些供應商壓得喘不過氣來,很多供應商都因為困難而與松下討價還價,但是道盛和夫所帶領的京瓷公司對松下所提出的要求全部無條件接受,而 他祇是通過改善自己公司的經營方式去解決問題,過了段時間松下公司所有供應商最後祇剩下京瓷公司,最終也成就了一個世界500強企業。佛法中就要求我們不 管甚麼事情都不要去抱怨環境,而要反省自己,多從自己內部下手去突破。道盛和夫的企業就是佛法道理在企業中的運用,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我們能把佛法 的理論應用到世間的工作生活中,就能創造不可思議之成果。

 
 
植樹造林 廣結善緣
博羅禮佛禪寺榮列造林綠化基地

◎小 明

為了響應國家綠化造林,打造生態和諧惠州,打造綠色博羅的號召,三月十一日,在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前夕,惠州市宗教局、博羅縣宗教局、博羅縣羅陽鎮政府、惠州市佛教協會、博羅縣佛教協會聯合一起,組織了一次大型的義務植樹活動。此次義務植樹地點位於禮佛禪寺大雄寶殿後山。

上午十時正,參加義務植樹的人員到達禮佛禪寺,一行近兩百人分別領取了植樹的工具和樹苗後,浩浩蕩蕩開向義務植樹區域。義務植樹區,一早已是彩旗飄飄,標 語招展,鋤頭鐵鍬、香樟樹苗已經分列兩邊。本次植樹活動的香樟樹苗,由博羅縣羅陽鎮林業站無償提供,總數為四千多棵,當日先行種植一千多棵。在義務植樹現 場,博羅縣人民政府張澤旺副縣長、惠州市宗教局朱觀榮副局長、縣政府班子成員林坤平、縣宗教局何偉強局長及市佛協常務副會長日照法師等和一眾法師、居士、 志願者們一起,親手在山上刨出一個個樹穴,將一棵棵樹苗放置、擺正、培土,在鐵鍬的揮動中,一棵棵樹苗昂首迎向山風,颯颯起舞。

植樹活動中,張副縣長說:「植樹是一件大好的事,既響應國家號召,亦可以鍛煉身體,最重要的,這是一件很好的公益事業,我們要持之以恒。」日照法師一股幹勁,亦不甘後人。他從山體中間集中點開始種植,一棵、兩棵、三棵……還不夠,一路種下去,整個山間都是他爽朗的言語,隨處閃現著他的身影。最後有人問法師共植了多少棵樹苗,法師用手摸了幾把額頭,汗津津的說:「多少棵啊,不記得了,反正一路種下的是慈悲的種子,越多肯定是越好。」當年法師以逾兩年時間,三步一拜一口氣叩拜四大佛教名山,僅僅是半天的植樹活動,怎能難倒他!

至午,前期千棵樹苗已種植完畢,大雄寶殿後山的植樹活動,將會持績舉行。當四千多棵樹苗全部播植,可覆蓋近50畝山地。明年漫山遍綠,迎來禮佛禪寺大雄寶殿開光大典。

在這次義務植樹活動,惠州市宗教局、博羅縣宗教局、惠州市佛教協會、博羅縣佛教協會,共同授予禮佛禪寺 「植樹造林基地」榮譽。功德圓滿,皆大歡喜!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