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首頁
最新活動
認識佛教
六宗教交流
道場活動預告
清明思親法會
佛誕節吉祥大會
網上浴佛
6.15健康素食日
香港書展 - 佛教坊
心中藥 – 在逆境中關顧心靈的方法
【網上展覽】香港佛誕公眾假期實施25週年資料展覽
服務單位
安老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幼兒服務
專業佛法輔導服務
會屬學校
佛化教育
佛教青少年團團報
bodhi360 校園佛化教育平台
「覺醒禪修」計劃
香港佛教聯合會永義獎學金
全港佛教學校弟子規比賽
醫療單位
中醫服務
香港佛教醫院
營地單位
陳馬美玉紀念康樂營
沙田活動中心
香港佛教墳場
墓地
龕位
蓮位
「小小淨土」不足 24 週流產胎安放服務
「夢影花徑」撒灰服務
登記執行人
下載區
本會出版
香港佛教月刊
佛聯匯訊
大德行誼──近代香港佛教人物傳
佛學課本
會務報告
新聞發佈
新聞發佈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舉辦思想交談會
日期: 2023年12月16日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舉辦思想交談會
由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道教共同成立的「香港六宗教領袖 座談會」,於 2023年 12月 16日 (星期六 假黃大仙嗇色園鳳鳴樓舉辦一年一度的思想交談會。今年宗教思想交談會以 《 年輕人心中的環保與希望 》 為主題 透過六宗教 代表的分享, 引導男女老幼關注心靈環保、珍惜萬物、 與道偕行、和議共存 ,同時表 達宗教界對年輕一代的 關 心 ,透過信仰和教育 加強 青少年 的環保意識和希望。
今年宗教思想交談會的六宗教 講者包括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果毅法師 、 天主教蔡錦龍兄弟 、 孔教學院李文斌常務副院長 (代表湯恩佳院長 、 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 、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及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 講師莫介文博士 ,以及 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研究 員 吳有能教 授。
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果毅法師分享全球環境污染於1989年成為世界末日鐘的 「 末日指標 」 ,強調環境問題是人類「生與死」的問題引用佛教「整體論」與「無我論」帶出佛教「同體共生」生態觀, 說明人類應明白 眾生平等 愛惜一切生命 。 而佛教環保實踐可以 「 惜福、報恩、再生、利生 」 為主要方向 但環保要落實到位 最 終 仍 要歸向於人的心靈環保, 「心凈則行凈,行凈則眾生凈,眾生凈則國土凈 」, 即物質環境的污染不離人為,而人為又離不開人的心靈「 好心才有好世界」。
天主教蔡錦龍兄弟分享天主教將環境保護視為道德和宗教問題, 呼籲人們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活, 保護地球和未來世代。 天主教的神學觀,以上主為宇宙萬物的創造 者,人類被賦予保護和管理大自然的責任 「 環保是對上主創造的敬意,是對社會正 義和弱勢群體的關懷,對未來跨世代的愛和承諾。透過信仰的力量,教育的啟發,實 際行動和全球合作,努力實現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為地球和所有生命形式帶來希 望。 」
孔教學院李文斌常務副院長代表湯恩佳院長作出分享指出人類已偏離「正德、 厚生、利用」正道,走上天人對立的道路。人類中心主義、私己主義、 享樂主義和消 費主義氾濫,導致嚴重 生態危機。孔教 的 「民胞物與,天人合一」、「敬天 愛物,厚生 利用」生態文明觀,為人類未來指明 方向 ;從行動而言,「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道德修養、教育推廣」, 是必要而可行的實踐。「天人合一 思想正是人類與自然和諧 共生的基石。唯有通過深入理解和實踐這一思想,才能真正意識到人類與自然的關 係,從而為地球家園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我們尤其年青人的力量。 」
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分享 穆斯林最崇尚的顏色是綠色 :「創造主安拉造化 人類, 並且賦予在大地上的使命,包括和平 、 公正 、 健康 、 繁衍和環保等,這些使命 可見於《古蘭經》與聖訓的 教誨,穆斯林把所有這些生命的目標綜合成一種顏色為象 徵──綠色。 」 伊斯蘭的環保理念基於順從與敬畏 穆斯林通過學習《古蘭經》 認識 到 天地萬物都順從和敬畏安拉的,而且從順從和敬畏中得到生命的永恆 。 人類賴以生 存的一切物質都 歸安拉所有,人類只是享有安拉賦予的管理權利和擔負代治者的職 責。對物質的佔有貪得無厭,發動侵略戰爭掠奪土地和財富,都是罪惡的行為。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及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講師莫介文博士分享前人所造成的生態破壞,將由 Gen Z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出 生的人) 及其後的人承受 。他提出, 「 教會 學校 神學院 」 複合體 是塑造年輕 人的 世界觀、價值觀和精神特質的重要架構,有很大 潛 力可以 賦權 Gen Z,使他們更全面 地對抗氣候變化,建設 可持續的社會 。 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研究 員 吳有能教 授 從道教宇宙觀談起,進而說 明環保與希望之關係,並從自然環保、社會環保與心靈環保,說明道教思想與青年未 來的理論相關性 :「 道家的宇宙觀,展現同源共生,共存共榮的智慧,所以當追求的 不僅是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應進而求生態命運共同體,保有生態環境,就保存了眾生 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當然也就為子孫萬代保有永續發展的希望。 」
是次宗教思想交談會內容亦結集成書, 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主席 周 景勳神父 所編。周神父 於書中以 《感嘆中的禱告》 作結,帶出宗教界的願景:「讓基督大愛無私的精神拯救人心在贖世中為世界帶來和平讓孔子天道的仁愛 轉化 人心 在大同精神下推動和諧 讓老子慈儉讓的道為人帶來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安和讓佛祖覺悟的啟發感悟人心自覺地發出慈悲為世間創造和諧涅磐淨土讓穆罕默得的和平與清真 為世界帶來純潔和平安 化污染地為清潔的淨土 」。
背景資料: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於1978年6月,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就共同關 心的社會、民生及宗教問題交換意見,並藉著每年共同發表新年文告、舉行新春團賀、舉辦宗教思想交談會、慶祝國慶和組織宗教互訪等,呼籲政府和各界人士關注社 會發展,改善社會風氣,令社會各界對各宗教理念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返回
網站地圖
友情連結
私隱聲明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