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首頁
最新活動
認識佛教
六宗教交流
道場活動預告
清明思親法會
佛誕節吉祥大會
網上浴佛
6.15健康素食日
香港書展 - 佛教坊
心中藥 – 在逆境中關顧心靈的方法
【網上展覽】香港佛誕公眾假期實施25週年資料展覽
服務單位
安老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幼兒服務
專業佛法輔導服務
敬老護老愛心券2024
會屬學校
佛化教育
佛教青少年團團報
bodhi360 校園佛化教育平台
「覺醒禪修」計劃
香港佛教聯合會永義獎學金
全港佛教學校弟子規比賽
醫療單位
中醫服務
香港佛教醫院
營地單位
陳馬美玉紀念康樂營
沙田活動中心
香港佛教墳場
墓地
龕位
蓮位
「小小淨土」不足 24 週流產胎安放服務
「夢影花徑」撒灰服務
登記執行人
下載區
本會出版
香港佛教月刊
佛聯匯訊
大德行誼──近代香港佛教人物傳
佛學課本
會務報告
新聞發佈
新聞發佈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舉辦思想交談會
分享宗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的困擾
日期: 2019年12月7日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舉辦思想交談會
分享宗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的困擾
由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道教共同成立的「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於2019年12月7日假黃大仙嗇色園鳳鳴樓舉辦一年一度的思想交談會,並以「宗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的困擾」為主題,冀透過交談會中的分享,幫助大眾在面對社會變動時,有助解決情緒困擾,尋覓融和。
出席今年思想交談會的六宗教領袖代表包括天主教何家怡修女、孔教學院高百鳴副院長、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劉文亮牧師博士、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衍空法師、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以及香港道教聯合會道教青年團宣道部樊惟證道長。
天主教何家怡修女分享對「善」的追尋,不同宗教信仰都是導人向善的,幫助人重拾其心靈的渴望,好得到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上結出美果。參加社會運動的每一個人,對自身、對社會都有不同的夢想及渴望,相信他們每人的出發點也是出於一份「善」。由於不同人對「善」有不同理解,加上不同背景,從而激發行動的動機。宗教信仰陪伴人在各種迷失及困擾中尋回方向。了解人的行為、背後動機以及人所抱有的渴望的源頭,有助提升對人的同理心及聆聽的能力,從而陪伴人走過他們面對的困擾。
孔教學院高百鳴副院長代表院長湯恩佳博士分享其文稿,指出產生情緒困擾原因有兩方面:(一) 外因方面,當今世界,在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氛圍下,人際衝突普遍存在;(二)內因方面 - 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孔教儒學為解決情緒困擾提供了答案,包括「修身養性」、「保持心靈自由」、「存天理,致良知」、「進入善的生命境界」、「身心同治」,以及「用儒家經典滋養心靈」。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劉文亮牧師博士分享,基督教的道是歷練出來的生命之道,早期教會就充滿各式苦難,故相信今天的香港社會,靠主也必定能夠撐過來,但人們須有「心理預備」去面對信心危機,堅強自己的信與愛,隨時接受苦難的挑戰,無懼患難。因為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經歷深了,就有足夠心力安慰他人。
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衍空法師表示,連月來社會上衝突,香港人不分年齡、不分政治立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佛教認為,種種煩惱的產成根本在於「心」,佛教的修行就是修心,通過「找心」(認識自己的心)、「安心」(不任由心生種種妄念)、「淨心」(去除妄念還本心清淨)可去除煩惱。而面對紛爭,佛法中的無私、無我精神尤為重要,放下「我執」才有溝通商議的空間。
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認為,「怨氣」、「怒氣」積累久了會轉化為「戾氣」,一旦爆發出來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伊斯蘭信仰的道德核心能給「三氣」對症下藥:「怨、怒、忍、恕」皆出於心;「恕」是對待「怨」的最高境界。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平和的心對待「怨」,心平氣和的調高自己的容忍度,降低期望值,有利於自身平衡,也有助於人際平衡。
香港道教聯合會道教青年團宣道部樊惟證道長指出,信仰力量可以與醫學互補不足,道教教理的特點是一方面以宗教力量解決問題,一方面是以煉靜養氣來提昇自己的正能量。因此,面對情緒的不穩定,一方面是可以透過禮懺祈禱來加持力量,賜予信念及正能量,另一方面更重要是以「清靜」的宗旨來面對情緒的不安。遇上情緒困擾,身邊的人也需要提供心靈上的關懷、鼓勵與安慰,以及適當的醫療照護。如受困擾者有宗教信仰,在治療期間可獲得更大的身心安適。此外,道門有「靜則生智」之語,只有身、心、神達到常清常靜,智慧才會顯現。有了智慧,便會懂得管理情緒。
是次思想交談會書刊「宗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的困擾」編者天主教周景勳神父歸納指,六宗教都相信真正的和平與共融在於人與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互相信任與交談。因此,只要人人能決心尊重他人的存在,和生存的種種權利和財物,更尊重各民族、各邦國、各家庭的存在尊嚴,在生活中實踐博施濟眾的仁愛,致力推動人與人互助互愛的精神,人的社會才能建立和平。
背景資料:
成立於1978年6月的「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就共同關心的社會、民生及宗教問題交換意見,並藉著每年共同發表新年文告、舉行新春團賀、舉辦宗教思想交談會、慶祝國慶和組織宗教互訪等,呼籲政府和各界人士關注社會發展,改善社會風氣,令社會各界對各宗教理念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返回
網站地圖
友情連結
私隱聲明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